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语文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28.54 KB
- 文档页数:16
南昌市二校联考(南昌一中、南昌十中)高三试卷 语 文 命题:高三备课组 学校:南昌中审题人: 2012-12-4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节骨眼 挑拨事非 百炼成钢 B. 萎靡 毛骨悚然 陈词烂调 C. 真谛 首屈一指 军事部署 D. 贻误 金碧辉煌 甘冒不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生产所________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②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________。
③头昏目眩有可能是颈椎病的________。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案进审判,辩护律师竟将被告人的行为解释为激情杀人,并以其系初犯、偶犯为由,认为被告人罪不容诛。
C.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其中中国人取名字将汉字这一中华文化精髓发挥到极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黎圣母院》) B.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的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
贾母设宴招待,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
原来凤姐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要捉弄刘姥姥,欺她没见过世面,叫她这样说,以博取众人一笑。
(《红楼梦》) C.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然后投湖了。
南昌二中2024级高一新生入学测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语文实践任务1.下面是某同学为义卖品写的推荐语,对加点字读音或字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展区,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图书:精典的文学名著、有趣的动漫读本……有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奔驰的骏马、憨厚的小熊……各个自出新裁,别俱一格。
所有商品一律打折销售。
A.“惟妙惟肖”的“肖”读xiào,“打折”的“折”读“shé”B.“泥塑”的“塑”读“suò”,“憨厚”的“憨”读“hān”C.“精典”的“精”应写为“经”,“奔驰”的“驰”应写为“弛”D.“自出新裁”的“新”应写为“心”、“别俱一格”的“俱”应写为“具”2.班级准备制作义卖诗画书签,请你根据画面和寓意匹配诗文(4分)画面寓意诗文一朵洁净的莲花虽处浊世,亦保持高洁(1)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远山·菊花·诗人悠然闲适,热爱自然(2)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3.下面是对某同学写的活动邀请信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邀请信尊敬的家长您好!①感谢您于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的邀请信。
②山区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处心积虑帮扶山区教育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为了支援山区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我校将举行爱心义卖活动。
④活动将于5月18日下午2点在学校体育馆举行。
⑤届时将有学生制作的书签,泥塑作品和手工花卉出售。
⑥请您务必来参加。
光明中学学生会2024年5月11日A.第②句中应将“处心积虑”改为“想方设法”B.第③句中应将“培养”改为“树立”C.第⑤句中逗号应改为顿号D.第⑥句应该为“敬请您参加”4.义卖展台前,某同学询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呢”请你根据物理课代表提供的下列知识,用简洁的语言予以解答。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理综试卷本试题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23 A1 27 S 32 K39 Fe 56 Zn 65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现代生物科学研究有多种方法,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可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的行为变化B.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通过显微观察,提出了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通过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均减少B.癌细胞的增殖受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调控C.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彻底战胜癌症D.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3.下图表示某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 、b 、c 、d 时,在30℃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 2释放量和叶绿体O 2产生总量的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为d 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B.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到25℃,则乙图中c 对应的柱状体向右平移C.图中光照强度为b 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D.光照强度为c 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0单位的二氧化碳4.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 和400mmol/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min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书院自唐代兴起,至宋世获得发展并呈显赫之势。
元廷虽支持书院,却进行政策规划而使之官学化。
明代初期,朝廷重学兴教,以科举选士,而以讲学为主要内容的书院则仅仅维系而已;到中后叶,书院才振兴繁盛起来。
为什么明代中后叶书院会再度辉煌呢?明代中叶以来,由于科举与官学的一体化,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官方哲学蜕变为士子敲开科举之门的砖块,人们奔竞于科举仕途而变得不择手段,诚所谓“率天下而为利欲所迷之童子,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
而且,公然卖官的纳粟之例一开,“使天下以贷为贤,士风日陋”,愈益不可收拾。
这说明官学教育的失败,同时也提出重建新的理论以维系日益涣散、败坏之人心的任务。
同南宋乾淳之际的理学大师一样,以王阳明、湛若水为代表的杰出思想家出而批判、解构官方哲学,并从此入手,承担起建构新理论、重振纲常以维系人心的艰巨使命。
王阳明认为,在程朱理学普及,尤其是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人人必读官方教科书的同时,理学的精粹之处就已被淹没了,完全成了拘缚人们思想的僵死教条,而且程朱理学本身“言之太详,析之太精”,势必造成“章绘句琢”,以至废弃圣人之学的局面。
此外,他在镇压统治阶级内部宁王朱辰濠叛乱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和农民起义即所谓“破山中贼”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程朱理学的繁琐、无用,凭此而欲“破心中贼”委实不易。
因此,阳明以“破心中贼”为目标,创建起以“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心学思想体系。
与之同时,陈献章的得意弟子湛若水,指出朱熹的《大学章句》只可用于科举考试,而不足以作为修身指南。
他修正、发展师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命题。
主张动静、心事合一,承时随地去发现“本心”、践履“天理”。
尽管王、湛之说在表述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如阳明所说,二者乃“殊途同归”,亦如若水所说是“皆圣贤宗旨也”。
正是经过他们的大力提倡,心学蔚然成潮。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名篇名句默写专练12一、【成都市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描写莲洁身自好、质朴庄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俶尔远逝(2). 往来翕忽(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 濯清涟而不妖(5). 此中有真意(6). 欲辨已忘言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中,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后,多年来一直早起晚睡,忙碌操劳。
(3)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剪不断,理还乱,_______,_______。
”【答案】(1). 人非生而知之者(2). 夙兴夜寐(3). 靡有朝矣(4). 渺沧海之一粟(5). 是离愁(6).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三、【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含答案(本试卷共5页,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一上·山西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如果非要分类不要的话,我们应该把历史,也就是过去的故事,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如果不分类,让历史停格在这两类书之中的话,那么通常我们会承认,历史比较接近小说。
这并不是说历史学家在捏造事实,就像诗人或小说家那样。
其实,我们不能说这些艺术家都是在编造事实,我们可以说他们在创造一个世界。
这个新世界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非截然不同—事实上,最好不是—而一个诗人也是人,透过人的感官进行自己的学习。
他看事情跟我们没什么两样,虽然角度可能比较美好或有点不同;他的角色所用的语言也跟我们相同。
当然,一个好的历史学家是不会编造过去的。
他认为自己对某些观念、事实或精准的陈述责无旁贷。
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的是,历史学家一定要编纂一些事情。
他不是在许多事件中找出一个共通的模式,就是要套上一个模式。
他一定要假设他知道为什么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会做出这些事。
她可能有一套理论或哲学,像是上帝掌管人间的事物一样,编纂出适合他理论的历史。
或者,他会放弃任何置身事外或置身其上的模式,强调他只是在如实报导所发生的事件。
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总不免要指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行为的动机。
不想采取这个或那个立场,就得假设人们不会故意为某个目的而做一件事,或者就算有目的,也难以察觉—换句话说,历史根本就没有模式可循。
托尔斯泰对历史就有这样的理论,虽然,他只是个小说家;而许多历史学家也有同样的观点。
托尔斯泰认为,造成人类行为的原因太多,太复杂,而且动机又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某些事。
因为关于历史的理论不同,因为历史学家的理论会影响到他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因此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事件或时期的历史,就很有必要多看一些相关的论著。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京东大鼓是发源于河北省的汉族说唱艺术。
它早期主要在农村演出,演出方式为赶庙会、赶堂会等。
京东大鼓曲调简单,易记。
表演形式最初为木板击节,后改为铁片、铜板。
演唱者右手击书鼓,左手击板,站立演唱;弦师弹大三弦伴奏。
在最初撂地说书阶段,曾有一种自弹自唱的演唱形式:演员坐抱三弦,边弹边唱,其右脚踩一鼓楗击鼓,左腿上绑“节子板”,以司节奏。
京东大鼓的源起要追溯到乾隆中叶,河北省南皮县木板大鼓名家李文通从家乡逃荒来京东行艺。
他吸收了京东各种民歌小调,增加了京东乡音,丰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人称这种京东风味的木板大鼓为“小口”木板大鼓。
后来李文通的弟子邓殿奎吸收了一些京剧唱腔,得到了民众的首肯。
活跃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于七广泛吸收民歌小调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吸收了京东南部香河、宝坻、安次一带的田歌,丰富了京东大鼓的唱腔。
这种田歌系农夫下田劳作间歇时,聚集在一起,一边击打农具,一边即兴编唱的民歌,称“乐乐停停”,或“乐停调”或“乐亭调”。
此后,其他艺人又对京东大鼓的板式和唱腔做了进一步加工。
但当时仍使用“大鼓”“杂曲”“乐亭调”“乐亭大鼓”等名称。
京东大鼓在北方,尤其在天津演唱十分普及,但直到1935年,这种新腔去北京演唱时,因是京东乡音,被京城人称作京东大鼓,才算正式定名。
不过,由于行腔板眼均不甚考究,鼓词文字也较粗糙,20世纪40年代末期,该曲种日趋衰落。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京东大鼓艺人编演宣传抗日救国的段子,以卖艺为名宣传抗日,但因为战乱,京东大鼓发展基本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京东大鼓得到空前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东大鼓发展出现了高峰期,许多新演员成长起来,天津市演员董湘昆以普通话革新演唱,并在三弦伴奏的基础上,加上了扬琴伴奏,这种以普通话演唱的新的京东大鼓开始进入专业剧场,在民间更是空前普及,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江西省南昌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4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葛水平①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更远处四散而去。
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
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
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②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
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
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
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③它魅惑了天地两界。
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④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⑤河谷两岸没有人烟。
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
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
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
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
“源”至此而出。
⑥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
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
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
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
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
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
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
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
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
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
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
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C.“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
D.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收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宋凤英1863年新年的第一天,法国巴黎诞生了一个男婴。
这个名叫皮埃尔•德·顾拜旦的小男孩,在成年之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
因为就是他,创办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顾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体育有广泛的兴趣,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运动。
入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饶有兴味地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
在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一口气读完了都德的小说。
当他读到那个沦陷区的老师在上完最后一堂法语课,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不禁泪流满面。
对战争的痛恨、逃亡的悲苦,让少年顾拜旦暗下决心,迟早有一天要让祖国复兴,但并不是通过战争的手段。
中学毕业后,顾拜旦先进入法国著名的圣西尔军校就读。
不久,他从军校退学,进入巴黎政治学院。
此时,整个法国仍然笼罩在战败的阴影中。
法国正积蓄各种力量,伺机对德国复仇。
他希望古代奥运会的“神圣体战”传统能在复活的奥运会上得到传承,以激发人们的和平意愿,壮大世界的和平力量。
对于古希腊奥运会,顾拜旦充满憧憬之情。
特别是古希腊人在奥运会开始前,火炬手一边高举火炬奔跑,一边高呼“停止战争,去参加奥运会”。
顾拜旦感到,要让法国复兴,就应该走体育强国的道路,“用体育唤醒法国”。
不久,顾拜旦又前往英国留学,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撰写过有关18世纪英国儿童教育家汤姆士·阿诺特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
阿诺特有一句名言:“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
”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
当时,他还考察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
那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来振兴法国。
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
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一样,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
当时他曾写道:“德国人发掘了奥林匹亚的遗址,可是法兰西为什么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顾拜旦对英国体育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考察。
1887年,他作了《法国和英国中等教育制度对比》的报告,对英国将户外竞技游戏纳入教育内容给予很高评价,主张在法国学生中也开展竞技游戏,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
1888年5月,顾拜旦针对学生因学业过重而过分劳累的问题提出:“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让孩子们游戏。
”189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
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
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
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890年,受法国政府委托,顾拜旦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
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
通过调查,顾拜旦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
这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
他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
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
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
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
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8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生名誉主席。
1937年9月2日,顾拜旦因心脏病在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
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奥林匹亚。
他期望即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相关链接:①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②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
会议一致通过复原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质朴无华,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主要经历,也展示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缘起。
B.11岁生日那天,顾拜旦读了都德的小说并为之感动,于是下定决心通过体育教育振兴法国。
C.在顾拜旦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英国教育对他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他曾在英国留学。
D.为了解体育领域内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顾拜旦借帮助法国政府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之际,发出了许多体育状况调查表。
5.促使顾拜旦走向体育之路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6.顾拜旦为什么要创办现代奥运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借给你的温暖江文胜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