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五上《循环小数练习》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循环小数是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本的例8,出现了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一个数字,而余数也总是出现某组数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循环小数。
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子,呈现出“商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重复依次不断出现一个数字或者某几个数字”。
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从而引出无限小数与有限小数。
学情分析1.我们班5(4)共有57名学生,我是这个学期才接手的,从这二个月的相处中知道,学生间的基础相差很大,两极分化很严重。
平时和学生聊天中也知道,他们对数学课是比较感兴趣,苦就苦在成绩无法提高,为什么呢?我从学生上课的情况来看,认真听课的学生不是很多。
交上来的作业大多书写都是很差的,甚至有不愿交作业的现象,而交上来的呢,有部分都不知道他们在写什么。
考试的'时候只求把试卷做完就行了,而不是求做得对做得好,常常粗心大意,不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2.考虑到学生的这些情况,我想在教《循环小数》的时候,就先以讲故事开关引出循环的现象,从中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从学习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下,又让生自己思考并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让生以组为单位自己编循环小数,让生学以致用,从而让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中也可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学生认知障碍点: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展开成省略记法的时有点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求商,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循环小数练习|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循环小数练习。
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循环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材中包含了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以及循环小数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以及能够对循环小数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简写方法,难点是循环小数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以及循环小数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循环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与演示:我会通过黑板和粉笔,详细讲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简写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孩子们能够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以及循环小数的分类。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就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行巩固。
5. 循环小数游戏:我会组织一个循环小数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含循环小数的定义,简写方法,以及分类。
七、作业设计2. 请孩子们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循环小数。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循环小数练习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概念是理解循环小数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一段数字无限重复的小数。
例如,1/3=0.3333,其中3无限重复,这就是一个循环小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5 循环小数(除得尽吗)-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除法运算中产生的循环小数现象,并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学生将通过实例观察,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并学会如何判断一个除法是否会产生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并能够识别循环小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
2.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的掌握。
3. 判断除法是否会产生循环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循环小数的定义、例子及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发学生对循环小数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循环小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循环小数的特征。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更多的循环小数的例子,并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4. 活动二: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并让学生尝试运用简便记法进行计算。
5. 巩固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循环小数的概念、特征及简便记法。
板书设计1. 循环小数(除得尽吗)2. 定义:循环小数是一种位数无限,且从某一位起,后面某一位或几位数字循环出现的小数。
3. 特征:循环小数的位数无限,循环节是指循环出现的数字序列。
4. 简便记法:将循环节的数字上面加一横线,表示循环。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循环小数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循环小数现象,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并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和简便记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确保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理解和掌握。
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给出故事情境。
(PPT课件适时演示。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什么呢?(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
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
(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三个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①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识别循环小数及其循环节。
2.学生能够掌握小数除法中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探究循环小数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对数学的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
•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简便记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周期性。
•熟练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练习纸和笔,供学生记录和计算使用。
•实物或图片,用于模拟小数除法中循环小数的产生情境。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循环小数的计算过程和简便记法。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循环小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循环小数的相关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在除法计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如1÷3)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演示循环小数的产生过程:以1÷3为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除法计算中余数不断重复出现导致商的小数部分也呈现周期性重复的现象。
•讲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在循环小数中,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些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
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的上方各记一个圆点,表示这个循环节。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优秀3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篇一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以及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和读法。
2.初步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
教学准备:教师在小黑板上准备多题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你们最喜欢星期几啊?师:一个星期七天的出现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一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日总是不断地出现。
(板书:不断、出现)师:有规律吗?生:是按照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的顺序重复出现的。
(板书:重复)/ 7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出现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师:像一个星期七天总是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
(板书:循环)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循环现象吗?你能举例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数学里的循环。
(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究(一)初步认识循环小数师出示8.4÷4(用竖式计算)师:这道题同学们算得快又对,那么敢挑战下面两道题吗?(出示10÷3,49÷22)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为什么会重复出现“3”呢?师:这么说10÷3的商里有多少个“3”呢?师:既然是无数个,可以怎么表示呢?生:我认为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有无数个“3”。
(板书:10÷3 = 3.3333……)师:第3题的商又有什么特点呢?(除到商是五位小数时,要求停笔)师: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 7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生:商会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2”和“7”。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呢?生:因为余数重复出现“6”和“16”,所以商就会重复出现“2”和“7”。
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商。
生:49除以22等于2.22727等等。
师:“等等”用什么符号表示?能不能不写省略号?为什么?生:不能不写省略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课程目标本节课希望学生能够:1.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2.通过数学运算将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3.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性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循环小数的概念2.告知学生将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的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循环小数举例,找到其中的规律教学难点1.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概念与方法2.让学生理解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可形成回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什么是循环小数?2.如何将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3.循环小数有什么规律?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打开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循环小数》(2)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小数和分数的概念,由此引出“循环小数”。
第二步:概念讲解(1)通过PPT、黑板等工具,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循环小数,即非整数的小数在小数位上出现的有限次数后,后面的小数按一定的循环方式不断重复的小数。
(2)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比如2/3=0.666…,0.666…就是2/3的循环小数表示法。
(3)提问,让学生回答:循环小数能否化为分数?为什么?第三步: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1)通过举例,讲解如何将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
以4/11为例:4 ÷ 11 = 0 (3)30 ÷ 11 = 2 (8)80 ÷ 11 = 7 (3)30 ÷ 11 = 2 (8)...可以看出,2/11=0.1818…,即4/11=0.36(以下加点表示)。
(2)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在上述计算中,较小的被除数乘以10再除以除数,所得的商记下来作为小数部分的一位,将所得余数乘以10后再除以除数,所得的商又记录下来作为小数部分的一位,以此类推。
(3)让学生通过练习将其他分数转换成循环小数。
第四步:发现规律(1)继续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找到循环小数的规律。
比如1/3=0.333…,2/3=0.666…,这类分数的循环小数表示形式是基本的,学生可以根据此类循环小数找到规律。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通过对循环小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确定。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循环小数的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循环小数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提问学生: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讲授新课讲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讲解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循环小数可以用简便方法表示,即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小圆点。
讲解循环节的概念: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举例说明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确定方法。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循环小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循环小数的特点和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利息、测量长度等。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循环节的确定方法等。
强调循环小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研究。
1. 2. 3. 1. 2. 1. 2. 3. 1. ◦ ◦ 2. ◦ ◦ ◦ ◦ 3. ◦ ◦ 4. ◦ ◦ 5. ◦ ◦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循环小数的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循环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循环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循环小数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循环小数,会根据需要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求循环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在括号里打“×”:1.452452 …… ( ) 4.5333……( )
0.474747 …… ( )0.16666 ……. ( )
0.14581458 …… ( )
二、新授
1.借助于复习题学习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1.452452 保留二位小数
0.474747 保留三位小数
0.14581458 保留三位小数
由学生独立回答,并说出保留的方法
2.练习
将下面各循环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0.5166…… 2.77……7.2727……
1.5833……0881818……26.135135……
三、巩固练习
1.用简便方法来表示下列循环小数:
3.8787…记作( )
0.666…记作( )
1.2909909 …记作( )
0.6543214321…记作( )
2.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3.8787 …循环节是( )
0.666…循环节是( )
1.2909909 …循环节是( )
0.6543214321…循环节是( )
3.判断:
1)6.45的另一种写法是6.4545。
()2)8.57272…的循环节是72 。
()3)1.37260260…可以记作1.37260 ()4) 8.267是循环小数。
()5) 3.777大于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