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经营劳动光荣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下面是促进法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策支持第三章公平就业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章就业援助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第六条国务院建立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第七条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第八条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2讲《生产、劳动与经营》2.2知识梳理:框题二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1)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以________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提供的。
(3)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________________和合伙企业,其中__________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营利个人独资企业公司制2.公司的类型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公司的组织形式(1)公司的组织形式总经理及助手监事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2)公司制的优点和作用:公司制具有独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和科学的管理结构等优点。
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____________。
4.公司的经营与发展(1)公司经营目的:获取________。
(2)公司经营的措施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____________。
②公司要提高________________,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____________,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法人地位有限责任主导作用利润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能力诚信经营【特别提示】公司经营,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5.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规模实力风险意识社会资源【特别提示】企业兼并和联合不一定就能经营成功,企业兼并和联合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发挥企业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企业是否经营成功。
关键看其产品的市场需求,以及正确的经营策略、良好形象等。
二、劳动者1.劳动与就业(1)重视就业的原因(2)党和政府重视促进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____________,扩大____________,改善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生产、劳动和经营4、生产与经济制度(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发展生产力】原因: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措施: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原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纲原文】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收益与**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相关政策或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考查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例题】(2022·浙江文综)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
这告诉我们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B.深化**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答案】B【解析】股份合作制以合作制为基础,使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而材料中是将615万元入股视角2 以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为载体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例题】(2022·新课标Ⅱ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2022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022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 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高一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高一上册必备政治知识点归纳很多学生在高一上册的政治时都觉得很吃力,很多知识概念都记不清楚,考试也不理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政治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一上册必备政治知识点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1)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3.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4、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①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②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最新考纲审析1、高考考点(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2、考查重点(1)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维护劳动者权益3、关注热点(1)根据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关注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我国就业政策,认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必要性(3)运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知识,分析安全生产、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二、核心考点梳理考点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1)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企业的类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其中,国有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
(3)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出资者对公司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
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能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3.公司的组织形式(1)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名称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及助手监事会性质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职能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2)公司制的地位和作用: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国企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4.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2)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011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纲考点】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一一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 融资【备考策略】根据近年高考命题特点,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本专题各课内容相对独立,可以从生产、消费、基本经济制度、企业、劳动者、投资等关键词入手,扩展、补充具体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认识我国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解扩大内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必要性。
3.结合具体企业状况,理解公司制两种形式的区别,认识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4.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继续关注物价、环境、教育、就业、消费等问题。
5.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创新型和探究性。
特别注重在就业、投资等领域的探究创新。
【构建主干体系】【核心要点突破】考点一生产与经济制度【主干知识】1.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是主体,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4.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等,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题05 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企业经营与企业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一、企业及其经营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角度阐释经营战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竞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诚信经营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兼并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社会责任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其他措施企业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1.从经济生活看,我国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原因(1)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我国重视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解决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从深层次看,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2)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应积极调节就业。
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