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八髎穴配合摩腹治疗婴儿便秘60例
- 格式:pdf
- 大小:78.22 KB
- 文档页数:1
穴位加腹部按摩治疗脑血栓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罗三娇肖园花泰和县中医院343700【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和腹部按摩治疗脑血栓患者便秘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86例脑血栓病人便秘者分为两组各43例。
对照组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穴位和腹部按摩。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23例,好转18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19%。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穴位和腹部按摩有利于改善脑血栓患者的便秘。
【关键词】便秘;脑血栓;穴位按摩;腹部按摩便秘是脑血栓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便秘,患者出现腹胀、头痛、头晕心悸、纳呆、汗出气短、心烦、易疲劳,直接影响脑血栓病人的康复。
笔者在2008年2月~2009年10月间运用穴位和腹部按摩治疗脑血栓患者便秘43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内一科住院的脑血栓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0~79岁;观察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40~77岁;所选病例都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诊断依据,主要表现为排便时间延长,最短3天1次,最长者5天1次;粪便干燥坚硬;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或伴少腹胀满,胃纳减少,神疲乏力等症;并均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1)给予便秘的常规护理。
向患者说明便秘的危害,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并指导家属如何进行患者床上排便的护理,尽早习惯床上排便。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粗纤维饮食能刺激肠道,促进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如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使肠道保持足够的水分,有利于粪便的排出,多食用含B族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和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排便。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小儿顽固性便秘例1 病例患者甲,男,2岁,主诉(家属代诉):呕吐2天,便秘10余天。
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进食即呕吐。
每次量多少不均,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咖啡样液,无发热,无肢体抖动,无意识障碍,无昏迷,无双眼凝视、面色发绀,无口吐泡沫,无小便失禁。
10余天来出现大便硬、难解,每次量少,状如羊屎。
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片示:腹内容物较多;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经我院儿内外科会诊,考虑患儿便秘,胃肠道粪便淤积,导致消化不良,经用开塞露、灌肠及乳果糖口服溶液,方可勉强解出大便少许,遂求中医治疗。
查体:神清,精神不佳,腹胀,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胁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舌质红舌苔厚干,指纹紫。
辩证:燥热内结,气虚不运;治法:通调腑气,润肠通便。
中医治疗:1针刺治疗:取30号1寸毫针,取以下穴位:肺、肝、胆、脾、胃,大肠腧,合谷、公孙,以快针手法(即速刺不留针)刺激穴位;并在双天枢、照海、支沟穴贴上皮内针,嘱其隔天早上自行取出;2推拿治疗:以捏脊为主,并在肺、肝、胆、脾、胃,大肠腧一带加强捏提手法刺激,持续时间约两分钟。
连续治疗三天。
患者家属诉经第一次治疗,当晚即可自行解出大量大便,后隔数小时之内又解大便少量两次;第二天治疗即停止推拿手法,以针刺为主,依然可自行解出大量大便;至第三天已无呕吐,进食正常,大便顺畅,精神转佳。
后一周余随访家属,其告知每天已可正常排便。
2 讨论本例患儿从病史、舌诊及指纹情况可辩证为燥热内结、气虚不运之证,则治当通调腑气,润肠通便。
燥热内结于肠,气机不行,则取肝胆脾胃腧及公孙为木疏土之意,以木之疏泄来疏通壅塞之土;取合谷、大肠腧、天枢为调节大肠经气,加强其传导之功能,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下达,方有利于大肠传导,故取肺腧;速刺不留针手法亦取泄之意;取支沟照海为便秘之经验取穴,支沟理三焦气机以通腑气,照海养阴以增液行舟;[1]贴以皮内针以对穴位持续刺激,累积治疗量而引?l最终的治疗效应。
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作者:钟玉兰徐能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3期【摘要】小儿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儿科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干、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症状,且经常伴排便恐惧,肛裂便血等相关症状。
该疾病在我国国内发病率较高,儿童一旦患上该疾病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发育,所以在临床中我们给予积极的干预诊治。
本文探讨了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点按揉八髎穴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治疗结果十分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八髎穴;小儿功能性便秘;推拿捏脊治疗;小儿便秘在临床上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类,中医所指的便秘为功能性便秘,是指肠道未发现明显器质改变,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便秘。
有调查小儿慢性便秘结果发现,功能性便秘占62.7%。
西医相关研究表明引起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有性别、年龄、饮食因素如饮水量少、蔬菜水果摄入量少等,不良排便习惯,精神因素,家族史,运动量少等。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通过回顾研究发现心理行为、调整饮食、西药缓泻等方法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远期效果欠佳,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敷贴药物和中医中药在远期效果上优于西医,治疗效果佳。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治疗上标本兼顾,从脾治疗,分寒热虚实证,兼顾肺、肾、大肠等脏腑,中医药治疗小儿便秘具有一定优势,但需指出的是多数治疗为个人治疗经验,应进一步结合小儿体质学说,形成标准化的辨证分型及形成一证一方一药,达到中医中药剂量标准化、剂型使用方便化、提高用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
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的选取本研究选取了自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于普洱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及儿科门诊患者的22例患者,经我院儿科确诊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经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表现不佳后转针灸科就诊,22名患者中女性14名,男性8名;年龄范围在0.5岁—6岁之间的婴幼儿及儿童,平均年龄(2±1.3)岁,病程最短 3 个月、最长 3年,平均(214±0.2)年。
八髎穴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
曲牟文李国栋洪子夫智建文何颖华景建中寇玉明
【摘要】:目的观察八髎穴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STC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八髎穴埋线2周1次,共2次。
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共4周。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性状评分、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和排粪造影结果,并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性状评分、每周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48h和72h残留标记物数目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八髎穴埋线治疗STC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大便性状、增加肠道的排便次数,降低排便残留。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
【关键词】:八髎穴穴位埋线慢传输型便秘
【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资助项目(JJ2011-85)
【分类号】:R246
【正文快照】: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 TC)是以结肠动力减弱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是一种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功能性肠病。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研究显示STC已经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之一[1]。
目前临床以药。
电针八髎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陈晓雪1ꎬ隋㊀楠2∗(1.辽宁中医药大学ꎬ辽宁㊀沈阳㊀110032ꎻ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ꎬ辽宁㊀沈阳㊀110003)㊀㊀㊀㊀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ꎻ电针ꎻ八髎穴ꎻ麻仁软胶囊㊀㊀㊀㊀中图分类号:R256.35㊀文献标识码:D㊀文章编号:1006-978X(2019)06-0038-02㊀㊀慢传输型便秘(STC)是指便意感弱㊁排便困难ꎬ属于慢性便秘分类中的一种ꎬ长期便秘则会导致痔疮㊁肛裂等病ꎬ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复杂ꎬ主要与人们的饮食结构㊁情志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有关[1]ꎮ本病治疗方法众多ꎬ其中电针不但能减轻患者不适症状ꎬ且副作用小ꎬ极具中医特色ꎮ本研究选取30例患者运用电针八髎穴治疗STCꎬ观察患者症状以及结肠传输情况ꎬ现报道如下ꎮ1㊀临床资料1.1㊀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肛肠医院2017年9月份~2018年9月份住院诊治的60例STC患者ꎬ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ꎬ男13例ꎬ女17例ꎻ平均年龄(46.10ʃ14.30)岁ꎻ平均病程(7.60ʃ2.34)aꎮ对照组30例ꎬ男14例ꎬ女16例ꎻ平均年龄(47.90ʃ12.23)岁ꎻ平均病程(6.56ʃ2.06)a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ꎬ具有可比性ꎮ1.2㊀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Ⅳ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及中华外科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2013年颁布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进行诊断ꎬ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ꎬ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①至少符合a~f中两项:a.排便费力ꎻb.便质为干球粪或硬粪ꎻc.有便不尽感ꎻd.有肛门直肠堵塞感ꎻe.排便需手法协助(a~e各项每4次排便至少出现1次)ꎻf.每周不足3次排便ꎮ②不使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软大便ꎮ③IBS诊断依据不充分ꎮ1.3㊀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ꎻ②年龄18岁~70岁ꎻ③近3个月未行针灸治疗ꎻ④近期未使用促肠道动力药物ꎬ如莫沙必利等ꎮ1.4㊀排除标准①肠镜检查发现息肉㊁结肠炎等疾病ꎻ②身体状况差ꎬ有严重的脏器损坏等ꎻ③耻骨直肠肌痉挛或内括约肌失弛缓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ꎻ④不能完整参与本次试验ꎬ无详细资料者ꎻ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ꎮ2㊀治疗方法2.1㊀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ꎮ选取络属于膀胱经的八髎穴:上髎㊁次髎㊁中髎㊁下髎ꎮ①患者暴露下半身ꎬ采取俯卧位ꎬ以枕头置于患者腹部使臀部抬高ꎬ躯干和下肢的角度在30ʎ左右ꎮ②确定中髎∗通讯作者ꎮ具体位置:骶骨上缘和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两侧各旁开1横指ꎮ中髎向上各约一㊁二横指ꎬ分别为次髎㊁上髎ꎬ向下约一横指为下髎位置ꎮ③上述穴位皮肤常规消毒ꎬ采用40mm的直径3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上海华谊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生产)针刺八髎穴ꎬ行平补平泻法ꎬ待患者有向前阴放射感ꎬ选用并连接好G6805-2A型脉冲电针治疗仪ꎬ上髎㊁次髎㊁中髎㊁下髎各连接一对电极ꎬ调档位至低频疏密波ꎬ频率为10次/分ꎬ输出为方形波ꎬ正脉冲波峰峰值50Vꎬ波宽为500usꎬ负波脉冲峰值为35Vꎬ波宽250usꎬ强度以可见局部肌肉轻微颤动及患者感觉可耐受为度ꎮ每次20minꎬ每日治疗1次ꎬ7次为1疗程ꎬ共4个疗程ꎮ2.2㊀对照组给予1.2g麻仁软胶囊(生产厂家: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ꎬ规格0.6g/粒ꎬ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40031)口服ꎬ2次/dꎬ饭前15min温开水送服ꎮ3㊀疗效分析3.1㊀观察指标3.1.1㊀便质㊁每次排便时间㊁排便费力情况评分[3](见表1)表1㊀便质㊁每次排便时间㊁排便费力情况评分比较观察指标0分2分4分6分便质正常先干后软腊肠状羊屎状或带血每次排便时间正常15min~20min21min~30min30min以上排便费力情况正常劳累后发生时有发生经常发生3.1.2㊀结肠传输试验参与试验者口服含有20粒不透X线的Mark胶囊ꎬ于72h后拍摄腹部立位片以记录标志物的残留情况ꎮ如能排出80%标志物ꎬ则为正常ꎮ记录残留标志物具体情况ꎮ3.2㊀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判定ꎮ痊愈:2d以内排便1次ꎬ便质转润ꎬ解时通畅ꎬ短期无复发ꎻ好转:3d内排便ꎬ便质转润ꎬ排便欠畅ꎻ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ꎮ有效率=(痊愈数+好转数)/总例数ˑ100%ꎮ3.3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ꎬ计量资料用t检验ꎬ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计数资料用χ2检验ꎬ以%表示ꎬ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3.4㊀治疗结果3.4.1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ꎬ观察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ꎮ见表2ꎮ83 JournalofExternalTherapyofTCMDec2019ꎬ28(6)表2㊀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0424293.33对照组30220873.333.4.2㊀两组治疗前后便质㊁每次排便时间㊁排便费力情况评分比较治疗前ꎬ两组积分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ꎮ经过治疗ꎬ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ꎬ表明电针疗效更显著ꎮ见表3ꎮ表3㊀便质㊁每次排便时间㊁排便费力情况评分(xʃs)组别便质每次排便时间排便费力情况观察组治疗前3.60ʃ1.614.26ʃ1.143.73ʃ1.26治疗后1.40ʃ1.401)1.33ʃ1.091)1.00ʃ1.011)对照组治疗前3.53ʃ1.634.40ʃ1.323.47ʃ1.28治疗后2.20ʃ1.692.13ʃ1.041.73ʃ1.26注:1)与对照组比较ꎬP均<0.05ꎮ3.4.3㊀两组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比较治疗前ꎬ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ꎮ经过治疗ꎬ两组残留标志物数量均减少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但治疗后两组比较ꎬt=-0.706ꎬP=0.486ꎬP>0.05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见表4ꎮ表4㊀两组治疗后结肠残留标志物数量比较(xʃsꎬ粒)组别72h残留标记物数量观察组治疗前3.67ʃ2.34治疗后2.20ʃ1.881)对照组治疗前3.83ʃ2.20治疗后2.60ʃ1.79注:1)与对照组比较ꎬP<0.05ꎮ4㊀讨㊀论慢传输型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病已被大众所熟识ꎬ其形成原因复杂ꎬ主要是与人们长期不良饮食习惯㊁精神压力过大㊁体质虚弱所致ꎮ嗜食肥甘厚腻之物ꎬ胃肠积热ꎬ结于肠道ꎬ粪便干硬难以排出ꎮ情志因素多为气机瘀滞无法调达ꎮ体质虚弱则机能下降ꎬ脏腑失于调和ꎬ气血不足使胃肠功能减弱ꎬ大肠传导失常ꎬ最后形成便秘[4]ꎮ便秘的发生主要在大肠ꎬ又与肝㊁脾㊁肺㊁肾密切相关ꎬ属本虚标实ꎬ所以治疗本病应从整体出发ꎬ标本兼顾ꎮ本研究通过电针八髎穴与口服麻仁软胶囊两组间的对比可得出:电针治疗能运用中医辨证ꎬ从患者整体出发ꎬ使脏腑之气得以调达ꎬ恢复大肠功能ꎬ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ꎬ从而提高生活质量ꎬ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具有特色ꎬ更有大量报道充分证明电针八髎穴治疗便秘有其独到的优势ꎮ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八髎穴的论述ꎬ八髎穴之名最早见于«素问 空骨论»ꎬ其云: 腰痛不可以转摇ꎬ急引卵阴ꎬ刺八髎与痛上ꎬ八髎在腰尻分间ꎮ 而«针灸甲乙经»对于八髎穴的主治是这样论述的ꎬ 大便难ꎬ飧泻ꎬ腰尻中寒 ꎻ«千金要方»中有 大小便不解灸八髎 之说[5]ꎮ八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ꎬ与足少阴肾经彼此内外ꎬ且与足厥阴㊁足少阴㊁足少阳互为会结ꎬ可以看出八髎穴治疗范围广泛ꎬ并在泌尿系㊁生殖系㊁妇科等方面颇有建树[6]ꎮ中医理论认为ꎬ八髎穴统筹一身气血ꎬ调节全身气机ꎬ并与全身各器官神经有所关联ꎬ可以起到调理下焦和通经活络之功效ꎬ激活并调理膀胱及肾司开阖之功能ꎬ促进二便恢复正常[7]ꎮ现代医学认为ꎬ八髎穴的深部主要是第1㊁2㊁3㊁4骶神经之走行ꎬ而骶神经根走行于椎管内ꎬ电针八髎穴可以刺激骶神经ꎬ增强直肠感觉功能ꎬ增加肠道蠕动ꎬ肠液分泌增多ꎬ促进肌肉协同运动ꎬ从而使排便更加顺畅ꎮ常君等[8]认为ꎬ骶神经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盆底组织和低位肠段ꎬ尤其是左半横结肠㊁降结肠和直肠肛管ꎬ直接刺激骶部的脊髓低级排便中枢ꎬ从而产生便意ꎮ高希言教授采用针灸八髎穴治疗腹泻㊁便秘患者ꎬ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ꎬ且无不良反应[9]ꎮ陈朝明等[10]研究了排便协同不足及排便传输缓慢对于针灸的敏感性ꎬ结果表明针灸对于改善排便协调方面短时间内有较好疗效ꎬ而对于长期来说ꎬ更偏向于加快其传输速度而达到排便顺畅的目的ꎮ陈璐等[11]通过选取35例慢传输型患者ꎬ给予骶神经电刺激疗法ꎬ经过系统治疗后ꎬ一些排便困难症状得到有效缓解ꎬ结肠传输实验也明显优于治疗前ꎬ与35例健康受试者相比ꎬ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ꎮ综上所述ꎬ慢传输型便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ꎬ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ꎮ本研究选用骶神经刺激疗法ꎬ恢复肠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ꎬ通过脑-肠轴的作用关系ꎬ减慢结肠传输时间ꎬ收缩力增强ꎬ达到排便的目的[12]ꎮ电针八髎穴简单易行ꎬ且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ꎬ针对病机选取穴位ꎬ利用脉冲电流直接作用于毫针ꎬ增强了穴位局部刺激ꎬ并从人体生理及心理两方面进行调节ꎬ具有中医特色优势ꎬ操作简单ꎬ费用低廉ꎬ临床疗效确切ꎬ值得推广ꎮ参考文献:[1]㊀钟㊀峰ꎬ曹㊀越ꎬ罗㊀容ꎬ等.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功能性便秘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ꎬ2018ꎬ36(4):185-187.[2]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12:18.[3]㊀于永铎ꎬ陈㊀萌ꎬ辛世勇ꎬ等.化瘀通便颗粒治疗慢传输型便秘4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ꎬ2013ꎬ20(9):71-72. [4]㊀曲牟文ꎬ李国栋洪子夫ꎬ等.八髎穴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ꎬ2013ꎬ54(19):1663-1665. [5]㊀刘经州ꎬ刘宝林ꎬ高英杰ꎬ等.电针八髎穴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ꎬ2018ꎬ16(18):110-112.[6]㊀王玲玲ꎬ金㊀洵.重新认识八髎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4ꎬ30(1):4-7.[7]㊀张㊀川ꎬ陈步高ꎬ张相安.电针八髎穴联合秘宝康治疗血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ꎬ2018ꎬ10(6):108-110.[8]㊀常㊀军ꎬ贺㊀平ꎬ冷兴川ꎬ等.骶神经刺激治疗便秘的研究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ꎬ2016ꎬ36(3):62-64. [9]㊀徐翠香ꎬ高㊀崚.高希言教授八髎穴临床应用举隅[J].中医学报ꎬ2012ꎬ27(10):1279-1280.[10]㊀陈朝明ꎬ金㊀洵ꎬ蒋亚文ꎬ等.针灸对女性排便功能障碍两个亚型的治疗作用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ꎬ2008ꎬ27(6):3-5.[11]㊀陈㊀璐ꎬ孙建华ꎬ韩桂华.深刺天枢㊁腹结穴配合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ꎬ2016ꎬ35(3):287-290.[12]㊀张㊀波ꎬ郑建勇ꎬ崔㊀露ꎬ等.骶神经刺激对慢性功能性便秘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观察[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ꎬ2018ꎬ7(6):552-556.作者简介:陈晓雪(1993-)ꎬ女ꎬ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在读ꎬ医师ꎮ研究方向:中医外科肛肠ꎮ收稿日期:2019-04-17修回日期:2019-05-09本文编辑:李㊀昕93中医外治杂志㊀2019年12月第28卷第6期。
2792017.04妇幼保健推拿配合点刺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对照疗效观察吕 瑶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摘 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点刺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门诊及儿科会诊的6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儿随机分为推拿配合点刺组、单纯推拿组及单纯点刺组各20例。
其中推拿配合点刺组采取推拿特定穴位配合支沟、四缝穴点刺出血治疗;单纯推拿组仅采取推拿特定穴治疗;单纯点刺组仅采取支沟、四缝穴点刺出血治疗。
观察并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推拿配合点刺组总有效率95%,单纯推拿组总有效率90%,单纯点刺组总有效率80%。
总有效率推拿配合点刺组最佳。
结论:推拿配合点刺对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有效性高,疗效确切。
【关键词】推拿;点刺;四缝穴功能性便秘,也称习惯性便秘,主要病症表现为排便困难且周期延长、粪质干结,而无器质性病因。
然而近年来随着对儿童喂养不周处理不当等问题的频频出现,儿童发生功能性便秘的情况亦日趋增多。
在治疗方面,因儿童口服药物不配合、肛塞药物争议广泛、输液打针易哭闹等多重原因,使得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亦成为症结[1]。
相较之下,中医对此治疗方案多样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其中尤以推拿和针灸最为推崇。
本文所述即采用推拿配合点刺的方法对6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儿分组进行治疗,并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门诊及儿科会诊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6岁,最小5个月;病程最短3天,最长2周;按照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推拿配合点刺组20例、单纯推拿组20例以及单纯点刺组20例。
三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以及病情轻重上无任何差异(即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4岁之下的小儿按Loening 所提便秘的诊断标准:①排便时伴有疼痛感;②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③腹部可触及粪块;④直肠粪便堵塞,上述4项中凡满足1项者即可诊断。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832016 年12月B 第3卷/第21期Dec.B 2016 V ol.3 No.21针刺八髎穴联合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对OOC 的治疗作用郭 鑫,崔亚萍,马莉莎(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目的 观察经针刺八髎穴联合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 )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6例OO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八髎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刺八髎穴联合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治疗OOC 疗效更为显著。
【关键词】便秘;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针刺【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21.083.02OOC 又称直肠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是指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的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占慢性便秘的60%左右[1]。
治疗通常采取经肛门直肠粘膜脱垂术,但在临床中此法仍然具有一定的失败率。
近年来随着对OOC 研究和认识的不断增多,发现八髎穴对于OOC 患者的肠动力学具有一定影响[2],能够降低直肠肛门收缩反射的刺激阈值,增加直肠壁收缩力。
本研究采用针刺八髎穴联合经直肠粘膜脱垂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横向纵向双管齐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肛肠科O C C 患者7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
观察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5~79岁,平均(54.3±17.5)岁;病程1~23年,平均(7.32±6.71)年。
灸八髎穴联合灌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enema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Methods: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herbal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enema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Key words: Baliao point; Tubal inflammatory inferti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摘要: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灌肠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灌肠治疗,观察组用隔药饼灸联合灌肠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隔药饼灸联合灌肠治疗不孕症疗效更佳。
关键词:八髎穴;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中药保留灌肠;不孕症属于妇科常见疾病,据统计显示,全球不孕症的患病率约占育龄期女性的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