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试题(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研习+课后拓展探究) 新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5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照年代顺序,叙述了从到的历史(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词是宋代的组要文学形式,出现于,宋代的杰出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三位词人的风格分别是:气势豪迈,;风格委婉,清新自然;豪放2、元曲元曲由和组成最优秀的剧作家是代表作是《》(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绘画(1)张择端的《》,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的景象(2) 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话被称为“”2、书法宋元盛行随意挥洒的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米芾、蔡襄元朝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二、儿歌记忆《资治通鉴》司马光,战国—五代编年详。
苏轼豪迈评“赤壁”,清照委婉又感伤,弃疾作品多豪放,汉卿剧作善恶扬。
择端《清明上河图》,孟頫书画人崇尚,书法人称“宋四家”,苏、黄、米芾和蔡襄。
三、知识拓展动脑筋:1.你能从历史上找出一两件......你也找找看。
答:他们举的例子很好。
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经验与项羽失败的教训归为一个问题就是:对人才的态度。
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发现人才并大胆使用人才才是成功的关键,嫉贤妒能最终必定要失败。
文帝、景帝“以德化民”促成“文景之治”,显示统治者认识到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决定着民心所向,决定着统治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他们注重节俭,这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想想看,在现代的诗词里......你能不能举例说明?答:有。
毛泽东诗词,风格豪放,气魄宏伟,像他的《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等,都是这种风格。
练一练:B四、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B、散文C、词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 D米芾5、《窦娥冤》的艺术表现形式属于A、唐诗B、宋词C、元曲 D小说6、下列人物,能读到活字印刷技术印刷的《资治通鉴》一书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 D明太祖7、被称为是北宋成城市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长卷的是A、《富春山居图》B、《游春图》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8、元杂剧中最负盛名的作家是A、司马光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9、在一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豪迈奔放,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由此,我们可知“他”是A、杜甫B、苏轼C、李清照D、辛弃疾10、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1、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单项选择题1.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A.司马迁 B.司马光 C.孔子 D.班固2.下列属于编年体通史的是()A.《后汉书》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汉书》3.《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按年代顺序,叙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A.从五代到元朝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C.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从隋朝到元朝时期的历史4.词这种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哪个朝代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明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
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A.黄道婆 B.班昭 C.李清照 D.武则天6.看下图,这是谁的诗句()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文天祥7.两宋时期绘画的一个显著特色是()A.山水、人物、花鸟画富有情趣B.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C.宫廷画的壁画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D.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8.《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A.苏轼 B.郭守敬 C.赵孟頫 D.张择端9.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A.苏轼 B.赵孟頫 C.郭熙 D.张择端10.宋朝著名“宋四家”是指頫()A.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B.苏轼欧阳修米芾蔡襄C.欧阳修郭熙李公麟蔡襄D.欧阳修米芾展子虔蔡襄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三、问答题13.两宋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一个孱弱的王朝,科技和文化却出现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习题)一、选择题:1、《资治通鉴》记述历史长河中的哪段历史()A.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B. 战国到五代C.春秋到五代D. 传说中的黄帝到五代2、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A. 《水经注》B. 《三国演义》C. 《史记》D. 《资治通鉴》3、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出现的是()A. 武王伐纣B. 齐桓公称霸C .班超经营西域D. 焚书坑儒4、北宋司马光编写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A. 秦始皇B. 张骞C. 玄奘D. 岳飞5、北宋词人苏轼的代表作是()A.《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B.《破阵子•里挑灯看剑》C.《声声慢•寻寻觅觅》D. 《念奴娇?赤壁怀古》6、辛弃疾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名句是()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A.南宋临安的繁华景象B.元大都的繁华景象C.北宋汴河流域的繁华景象D.南宋汴河流域的繁华景象8、元朝时期,被人们称颂其画属于“神品”的画家是()A. 苏轼B. 赵孟頫C. 李清照D. 关汉卿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
”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
该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B .苏轼C .关汉卿 D .李白10、悲剧《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 )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关汉卿二、材料题:1、这本书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了战国到五代1300 多年的历史,将近300 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了写这部书,作者前后用了19 年,仅采用的资料就达到300 种,连草稿也没有一个字写的潦草。
请回答:(1)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部书?谁主持编写的?哪个朝代的人?(2)该书是一部什么体例的历史著作?根据材料,说一说该书的内容。
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1.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3.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 )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D.苏轼4.元朝最著名的画家是(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頫D.黄庭坚5.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 )。
A.李清照B.辛弃疾C.王安D.曾巩6.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7.《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A.唐都长安B.北宋都城东京C.南宋都城临安D.元大都8.南宋时期曾经参加过北方抗金斗争的人是( )。
A.司马光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9.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
A.吴道子B.张择端C.赵孟甫D.顾恺之10.“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A.李清照B.辛弃疾C.苏轼D.欧阳修11.辛弃疾和苏轼的相似之处是( )。
A.南宋时的文人B.主张抗金,收复失地C.渴望祖国统一D.词风属豪放派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的是( )。
A.发明活字印刷术B.指南针用于航海C.火药用于军事D.《资治通鉴》13.五代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成就突出体现在哪几种画的创作中?(①年画②风俗画③花鸟画④人物画⑤写意画⑥山水画A.②③⑥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答案】1.B 2.A 3.D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1)苏轼(2)三国时的吴国将领周瑜曾在赤壁与曹操大战,结果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自测试题一、单选题。
(共150 分)1. ( 2分)下列叙述与科举制度无关的是[]A.开始于隋朝,唐朝时增加了考试科目B.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C.选举科技人才D.选拔官吏的权力集权到中央2. ( 2分)从960年到1279年,中国社会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经济上高度繁荣B.对外交往频繁C.文化上有了很大发展D.政治上分裂,政权并立3. ( 2分)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世界闻名,其中赵州桥堪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
下列关于赵州桥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又名安济桥②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③至今已有1300多年④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4. ( 2分)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5. ( 2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 ( 2分)很多医院门口都有李时珍的塑像,你知道他生活在哪个时代吗?[]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 ( 2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A.开皇B.贞观C.开元D.天宝8. ( 2分)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不包括[]A.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B.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C.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D.开始接受一些西方先进科技9. ( 2分)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欣赏江南美景B.为了开发江南C.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D.为实现对全国的统一10. ( 2分)以下有关宋代城市风貌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临安等大都市人口接近百万B.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C.固定的娱乐场所大的可以容纳数千人D.蹴鞠盛行,玩法分为两种11. ( 2分)元朝和清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了全国的政权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以行省作为地方统治机构D.实行了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12. ( 2分)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A.李白B.白居易C.柳宗元D.韩愈13. ( 2分)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反击外来侵略紧密相联B.西方殖民者利用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和叛乱C.中央开始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物的专职机构D.通过册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4. ( 2分)科举考试创立并完善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5. ( 2分)宋朝手工业中的哪一行业水平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A.棉纺织业B.制瓷业C.采矿业D.造船业16. ( 2分)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之所以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是因为[]①淡泊名利,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工作②长期坚持科技实践,积累丰富经验②摆脱了八股取士的诱惑④继承前人科技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17. ( 2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比现行公历确定早[]A.200年B.300年C.400年D.600年18. ( 2分)宋代词人层出不穷,下列不是宋词杰出代表的是[]A.苏轼B.李煜C.李清照D.辛弃疾19. ( 2分)“常有大批蒙古贫民流浪到大都、通州、澈州等地,有的被卖到汉、回之家作奴婢。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成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学习过程】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2)根据72页“动脑筋”: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处?(3)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拓展延伸案1.、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2、怎样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系统总结】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3、绘画和书法【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B、散文C、词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年的历史,将近300卷。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考点1:《资治通鉴》1、(2010·湘潭中考)2009年,青年历史学者袁腾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两宋风云》。
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答案】选C。
2、(2009·恩施中考)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B.《资治通鉴》C.《金刚经》 D.《窦娥冤》【答案】选B。
3、(2009·烟台中考)《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4、(2007·淄博中考)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西汉时发明了纸;活字排版印刷最早是在北宋时期;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在清朝。
●考点2:宋词1、(2010·青岛学业考试)辛弃疾(如右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知识讲述】在北宋史学成就这一重点内容中,以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为代表,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他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后周灭亡,前后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体大思精、录事全面可信,且通古今之变,拾遗补缺,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必读之书;又因该书考评前朝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使《资治通鉴》一书更具特色。
鉴于《资治通鉴》的重要参考价值和司马光的巨大贡献,人们将他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并称为“两司马”。
【能力拓展】《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史记》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秋》为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初一历史灿烂的宋元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頫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词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在文学上主要是词的繁荣,主要的代表有:婉约派——柳永《雨霖霖》、李清照;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①③④符合题意,关汉卿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赵孟頫是宋朝的书画家,排除②⑤,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宋词2.大型史诗电视剧新《三国》因为剧中出现“坦克”“直升机”“矿泉水瓶”等穿越镜头,迎来网友们的“板砖”一片,假如新《水浒传》电视剧组,请你作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是()A.官军向农民军放射火箭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C.宫员们在玩踢足球D.农民军在元旦时进攻官府【答案】B【解析】火箭即火药武器,宋朝已经存在;足球即蹴鞠比赛是宋代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
元旦就是农历正月初一,我们今天的春节,是宋代最重大的节日。
玉米大约在16世纪,也就是明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所以宋代不可以出现玉米,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四大发明3.“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
下列示意图中,在他们的著作中都能查阅到的史实是()【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据此分析可知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均能在他们的著作中查阅相关史实,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