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及绿化康_慕_谊共12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7.08 MB
- 文档页数:120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一篇: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浅谈城市防护林建设摘要::城市防护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地系统规划中防护绿地的重要部分,也是大环境下绿化建设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
本文指出了城市防护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也介绍了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防护林绿化建设城市防护林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关键纽带,是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城市防护林建设也是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布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新理念。
1城防林在绿化建设上的地位从城市园林绿地组成上讲,城防林属整个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防护绿地,是具有多种不同防护功能的带状绿地,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土地平衡绿化用地的一部分,即包含有建成区部分又包含有未建成区部分。
从“实行大地园林化”角度讲,城防林是城乡大环境绿化及大范围国土绿化的生态屏障和依托基础。
城防林绿化建设意义:从建成区部分园林绿化上,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的绿化指标;从城市规划上,有利于增加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和托起在环境绿化建设的依托;从国家林业建设上,对增加森林覆盖率是一项有效途径;从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方面,清洁优美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塑造人们美的心灵,启发人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
2城市防护林的作用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协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鉴于林木的多种生态效益,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设城市防护林体系是一重要措施。
2.1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城市防护林对市区空气中Cu,与O2起着平衡的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lhm2阔叶林每天够吸收CO, 1 OOOkg,放出OZ 730kg(可供1 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 800万m3。
城市防护林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指报告期末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
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和风景林地面积。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报告期末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建成面积)×100%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各类公园、街旁游园,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其中居住区级公园应不小于1万平方米,街旁游园的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报告期末区域内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计算公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内公共绿地面积/区域内城市人口数城市人口平均没人居住面积:指按城市人口(市辖区的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平均居住面积。
其中的居住面积是指全部住宅中,专供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的房间面积,不包括客厅、厨房、厕所等附属面积。
居住面积按居住用房的内墙线计算。
无公害产品产值占主要农产品的比例:指区域内生产的,通过限制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而生产的农副产品创造的产值。
此类农副产品经通过有资质单位认证并取得相应无公害(包括绿色和有机)标志。
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森林面积是指郁闭度为0.2以上的乔木林地、经济林地和竹林地面积。
国家特别规定了灌木林地、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山旁、宅旁林木面积折算为森林面积的标准。
《森林法实施细则》推荐,山区一般达到70%以上,丘陵区一般达到40%以上,平原区一般达到10%以上的奋斗目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乡镇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与建成区常住人口的比值。
公共绿地,是指乡镇建成区内常年对公众开放的绿地(包括园林),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绿地除外。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乡(村)建成内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数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卫生填埋、焚烧、制造沼气和堆肥。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的建设、发展也在不断提升,城市里的绿化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多种功能,不仅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下面就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分别来进行阐述。
一、美化城市环境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城市绿化美化工程能够为城市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景观,让居民在美景中感觉到生活的愉悦和轻松,从而增加城市形象的美誉度。
二、提高空气质量城市中的园林绿地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形成类似于森林的新鲜空气,这对于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三、减小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的高楼大厦、路面等会在夏季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大气环境,这样会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城市园林绿地能够把大量显热转化为潜热,不仅能够降低城市峰值气温,而且能够提高城市空气湿度和质量,给人们带来带来舒适宜人的感觉。
四、调节城市水循环城市园林绿地能够减小城市的水循环负荷,防止城市内涝,提高城市的雨水自净能力,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园林绿地其丰富的景观、空气清新、舒适宜人的氛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疲惫、焦虑、压力等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自然绿叶带来的治愈和放松的效果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六、增加城市经济收益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因其具有美景、舒适、健康等多样性的功能,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的经济收益,吸引区域人流和旅游消费,增加城市的旅游收入,升值周边房产价值,提高附近居民购买力,让园林绿地正是城市的发展及其经济增长的方向。
总之,城市园林绿地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从空气质量、城市环境美化以及心理健康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都在不断地发挥其极大的价值。
因此,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更是为了造福城市居民,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软实力。
第二章园林绿地功能及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第一篇:第二章园林绿地功能及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第二章园林绿地功能及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城镇园林绿地系统是由一定量与质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绿色统一体。
它具有城镇其他系统不能代替的特殊功能,并为其他系统服务。
它的特殊作用是:改善城市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为市民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动的良好环境,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游憩功能和经济功能。
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一、生态功能城市园林绿化被人称为“城市的肺脏”,它既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又能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既能促进城市通风,又能减少风害,降低噪音。
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都能起巨大作用。
1.净化空气(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城市中,人口聚集,石化燃料消耗多,造成氧气消耗过多,二氧化碳大量增加。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氧气减少时,会威胁人的身心健康,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并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相应增加,所以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
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活动保持着生态平衡的关系。
(2)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及汞、臭氧等是城市的主要有害气体,对人体十分有害。
一些园林植物能够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大气中的有毒气体的浓度,因而能够净化空气。
植物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如槐树、银杏、臭椿对硫的同化转移能力较强;女贞、大叶黄杨等吸附能力较强;喜树、梓树、接骨木等树种具有吸苯能力;樟树、悬铃木、连翘等树种具有良好的吸臭氧能力。
另外,植物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还与叶片、年龄、生长季节、大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接触污染时间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有关。
(3)减少粉尘污染植物、特别是树林能减少粉尘污染,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一方面是由于树木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减慢,空气中携带的大量灰尘也会随着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树叶表面不平,多绒毛,且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