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四边形作业单
- 格式:docx
- 大小:78.49 KB
- 文档页数:1
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可打印免费(9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可打印免费【篇1】一、填空。
1、四边形有()条边,()个角。
2、一只枕套长6分米,宽4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3、绕着一个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跑道走一圈,走的路程是()米,合()千米。
4、周长是32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厘米。
二、判断对错。
1、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长度的和。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边长就是20厘米。
()3、用一条铁丝先围成一个正方形,再围成一个长方形,它们周长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36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可打印免费【篇2】一、口算。
1.2+3.2+0.8=1.2×2.5×4=3.01+1.7+0.99=1×0.66÷6=2.7-2.7÷2.7=0.1-0.047=0.29÷2.9=3.4×0.2=0.57÷19=二、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93+2.7+2.07+7.3(0.25+2.5+25)×0.45-0.9×0.2+1.8÷0.5[0.783+0.75×(0.55-0.15)]÷196.4×3.28+4.6×3.28-3.280.78×99+0.78三、求未知数x0.56×x=8.462.1÷x=0.03x+0.92=1.23.02-x=0.98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可打印免费【篇3】一、我是计算小能手。
6×9= 54÷6= 7×8= 35÷5-4=540+80= 2400-600= 320+70= 56÷7+30=530-290= 6540-540= 52-(22+9)= 30+400=二、我会填。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1三角形和四边形一、单选题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从下面再选一根小棒,与这两根小棒正好围成三角形,你的选择是()A. 2厘米B. 3厘米C. 5厘米D. 9厘米2.关于三角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B. 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C. 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焦形,钝角三角形D. 5厘米,5厘米,10厘米长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3.拿两根小棒,分别长10cm和12cm,如果拿其中的一根小棒截成2段,和另一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对所拿出小棒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任拿一根小棒都行B. 只能拿10cm的小棒C. 拿12cm的小棒肯定行D. 拿12cm的小棒,任意截可能不行二、判断题4.任意三条线段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
5.下面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1)1cm,2cm,3cm(2)3cm,4cm,6cm(3)2cm,5cm,7cm(4)5cm,7cm,11cm6.有三条线段分别长2dm、7dm和8dm,它们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7.判断对错.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正方形.三、填空题8.三根分别长2厘米、5厘米、7厘米的小棒首尾相连________(填“能”或“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9.如图,有________个三角形,其中包含阴影部分的三角形有________个.10.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长是________厘米.11.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三角形。
________个四、解答题12.看图回答13.小林去上学有几条路线?哪条路最近,哪条路最远?最近的路与最远的路相差几千米?五、综合题14.在方格图上画三角形.(1)画一个高是4厘米,底是3厘米的锐角三角形,并标上1.(2)画一个等腰钝角三角形,并标上2.六、应用题15.三根长都是8厘米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6﹣3<第三边<6+33<第三边<9所以可以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故选: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三角形不易变形,此选项说法正确.B、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此选项说法正确;C、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此选项说法正确;D、5+5=10(厘米),不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内有一个角是直角就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就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答案】D【解析】【解答】解:如果截10厘米的,那么这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一定小于12厘米,不能组成三角形;如果截12厘米的,这两根小棒的长度一定大于10厘米,但是不能任意截,例如12厘米的截成11厘米和10厘米就不能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D【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并选择即可.二、判断题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只有三条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只有满足这个条件的3条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5.【答案】(1)0(2)1(3)0(4)1【解析】【解答】解:(1)1+2=3(cm),不能围成三角形;(2)3+4>6(厘米),能围成三角形;(3)2+5=7(厘米),不能围成三角形;(4)5+7>11(厘米),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错误;正确;错误;正确【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用最短的两边相加,如果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如果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就不能围成三角形.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8-2<7,2+7>8,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1.填空题。
5厘米=()毫米43毫米=()厘米()毫米90毫米=()厘米3厘米6毫米=()毫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长2();(2)铁钉长8();(3)小华身高135();(4)粉笔长75()。
3.画一画。
(1)画一条长3厘米5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长24毫米的线段。
第二课时作业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一支铅笔长20();(2)语文书的厚度是18();(3)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开动脑筋算一算。
1米—9分米=()分米 1厘米+2毫米=()毫米2厘米—8毫米=()毫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49厘米—39厘米=()厘米=()分米17分米+14分米=()米()分米1.判断对错。
(1)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2)电线杆高6千米()(3)教室黑板长5分米()(4)小明身高是133厘米()2.填一填。
3000米=()千米 5千米=()米5米=()分米 800分米=()米5000米—2千米=()千米 3000米+2000米=()千米3.排排队。
(从大到小)6000分米 60米 6千米 600厘米第四课时作业1.我会填。
3千米—800米=()米 400米+600米=()千米()千米—14千米=26千米 6407米=()千米()米5千米—3千米400米=()千米()米2千米+3千米500米=()千米()米500米+800米=()千米()米2.一根2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多少?1.在○里填上>、<、=。
6厘米○60毫米 2米○19分米 5千米○400厘米15千米○1500米 2000米+3千米○4900米1分米—8厘米○3厘米 700厘米○70分米2.填一填。
6000米=()千米 410米+590米=()千米20分米=()米 10毫米=()厘米10厘米=()分米 2米÷4=()分米第六课时作业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50();(2)小兰体重约25();(3)一头大象重约4();(4)一袋水泥重约50()。
小学三年级四边形的认识练习题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四边形的认识
一、选择题
1. 矩形有几条边?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四边形的是:
A. 圆形
B. 三角形
C. 正方形
D. 椭圆
3. 一个四边形的两条边是平行线,另外两条边不平行,则这个四边形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四边形
4. 下列四边形中,对角线相等的是:
A. 平行四边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菱形
二、填空题
1.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是一种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是既没有对边平行也没有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3. 两条相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
4. 正方形有_________个对角线。
三、解答题
1. 画出一个矩形,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2. 找出你身边的物体中的一个矩形,画出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3. 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4. 找出你身边的物体中的一个长方形,画出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4. 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5. 找出你身边的物体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画出并标明它的边和顶点。
以上是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四边形认识练习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学问点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
(三角形不简单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教学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p34——-p48【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包括五局部内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量。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
它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根底。
2、本单元内容编写编写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图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等几何初步的教学。
特点之二是既留意挖掘几何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供应了大量与空间观念亲密相关的素材,从儿童学习数学的客观规律动身,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开心的学习。
特点之三是充分运用了直观手段来教学,特备注中学生的动手力量的培育,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加活动,积存感性熟悉,进展看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一、根底性目标:1、进一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摸一摸、量一量理解周长的含义,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进展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一、数与代数。
1. 时、分、秒。
- 知识点:- 认识钟面,时针、分针、秒针的特点。
时针最短最粗,分针比时针长一些,秒针最细最长。
- 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 = 60分,1分 = 60秒。
-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
例如,小明8:30开始写作业,9:10完成,经过时间为9时10分 - 8时30分 = 40分。
- 分层作业示例:- 基础层:- 填空:钟面上分针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 单位换算:3分 = ()秒,120秒 = ()分。
- 提高层:- 解决问题: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拓展层:-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7:30到校,他最晚什么时候从家出发?如果他早上7:10从家出发,他会提前多少分钟到校?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知识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例如,35 + 24,可以先算30+20 = 50,再算5+4 = 9,最后50+9 = 59;48 - 25,可以先算40 - 20 = 20,再算8 - 5 = 3,最后20+3 = 23。
-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 分层作业示例:- 基础层:- 口算:23+32 = ,56 - 34 = 。
- 笔算:340+120 = ,450 - 230 = 。
- 提高层:- 解决问题:商店里一个篮球230元,一个足球18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一共多少钱?如果给售货员500元,应找回多少钱?- 拓展层:- 在一个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是340,和是62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如果这个加数减少50,和是多少?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知识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例如,345+278,个位5+8 = 13,向十位进1,十位4+7+1 = 12,向百位进1,百位3+2+1 = 6,结果是623;500 - 123,个位0 - 3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0 - 3 = 7,十位0被借走1剩 - 1,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10 - 1 - 2 = 7,百位5被借走1剩4,4 - 1 = 3,结果是377。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四边形的【题干】下列图形是四边形的是()。
1①②③④【答案】②④【解析】四边形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所以是四边形的是第二个图和第四个图。
故答案为:②④【题型】xxxx【难度】基础【答案】B、C、D A【解析】假如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A、周长是8;B、周长是10;C、周长是10;D、周长是10,即周长最长的是B、C、D,最短的是A 故答案为:B、C、D A【题型】xxxx【难度】基础【答案】12【解析】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2+2)厘米,宽是2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即(2+2+2)×2=12(厘米)故答案为:12【题型】xxxx【难度】中档3 周长的应【题干】如图的长方形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答案】4 1 10【解析】长方形的长是:4×1=4(厘米),宽是1厘米,周长是:(4+1)×2,=5×2,=10(厘米)故答案为:4 1 10【题型】xxxx【难度】中等2 周长的应【题干】如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厘米,最多能裁出()块这样的玻璃。
【答案】24 2【解析】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最短边,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据此利用边长×4即可求出它的周长;再利用长方形的长一宽,列式计算即可求出最多能裁出多少块这样的玻璃,即:6×4=24(厘米) 12-6=2(块)周长的计【题干】王小明利用一面墙,用栏杆围成一块长方形花园(如图),2 这块花园长30米,宽20米,竹篱色的长度是()。
A.70米B.100米C.60米【答案】A【解析】栏杆的长度是长方形三条边的长度,即20×2+30=70(米)故答案为:A【题型】xxxx【难度】中等2 正方形和【题干】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四边形》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四边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了解不同类型的四边形及其特点;3. 学会运用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请同学们根据课堂讲解,整理关于四边形的概念、特征及常见类型四边形的笔记,加深理解。
2. 填空题:以下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请标出正确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例如,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邻边垂直等。
3. 选择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或者给出理由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有四个直角的性质。
4. 判断题:下列关于四边形的判断是否正确,请选择“是”或“否”。
例如,所有的四边形都有四条边。
(是的)5. 画图题:请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并标出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6. 解决问题:请运用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何用四边形拼成更大的图形,如何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制作简单的伸缩门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不要相互讨论或询问他人;2. 高质量完成:同学们需要认真对待作业,不仅要完成题目数量,还要确保质量;3. 提交答案:同学们需将作业答案上传或提交,以便老师检查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方式:老师将逐一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并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2. 评价标准:评价将基于作业完成质量、正确率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反馈机制:对于同学们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老师将及时反馈,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同学们收到的反馈将包括对作业的整体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断巩固和深化对四边形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在课后随时向老师咨询有关作业的任何问题。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 加深对四边形概念和特征的理解;2. 掌握不同类型的四边形的特点和性质;3. 能够运用四边形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认识数1. 数字0-100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数字0-100。
银行的存款利率、购物的价格标签、学校的考试成绩等等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数学中,0-100的数字也有特定的含义和用途。
2. 数的排列和拆分在学习数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数的排列和拆分的问题。
一个三位数的排列方式有多少种?一个两位数可以拆分成几个相加的数?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练习和思考来掌握。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1. 加法口诀表加法口诀表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加法算式的工具。
通过背诵加法口诀表,我们可以在不借助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完成简单的加法运算,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2. 减法的借位和不借位减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借位和不借位是减法中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减法运算中的借位和不借位的技巧,提高我们的计算准确性。
第三单元:图形1. 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的认识在学习图形时,我们需要认识各种常见的图形形状,比如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
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辨认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 图形的边和角图形的边和角是图形学习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图形的边和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结构和属性,从而应用到解题和计算中。
第四单元:乘法和除法1. 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工具。
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在不借助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完成简单的乘法运算,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2.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整除和余数是除法中常见的计算结果。
通过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除法运算中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我们的计算准确性。
这是我们三年级上册一到四单元数学小报的内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多做练习,多思考,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五单元:数学运算的应用1. 数学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运算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知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