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与意大利蜂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蜂种的选择蜂的种类有哪些蜂的种类有哪些呢?我国现在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以下品种,可根据当地的气候、蜜粉源和病敌害等条件,择优饲养。
(1)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头、胸黑色,腹部黄褐色明显,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
它耐寒又耐热,越冬、越夏都比较安全,采集勤奋,行动灵活,飞行迅速,嗅觉灵敏,容易躲避天敌,善于发现和利用零星蜜粉源,最适合南方广大山区定地饲养。
但性情暴燥,易骜人,蜂王产卵力弱,分群性强,也容易互相偷盗蜂蜜,影响产量的提高。
(2)意大利蜜蜂
头、胸、腹黄色明显,是欧洲引入的蜂种,在我国饲养很普遍。
它采集力和繁殖力比中蜂强,分群性弱,容易维持强群,产量较高,性情比较温驯。
但耐寒性不如中蜂,一般要在13℃以上才能出巢,早春或冬季在南方山区,采集蜂常在野外被冻死;而夏秋由于它行动不够灵敏,容易被天敌捕食。
意蜂很适于我国广大平原地区或转地饲养。
(3)东北黑蜂
体色偏黑褐色,能保持大群,耐寒性强,适合我国东北、西北夏季气温变化大、冬季长而冷的地方饲养。
但性情较凶,好螫人,且较痛,不耐热,生产性能不及意大利蜜蜂。
其他的蜂种,有一百多种。
如: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腹蜂、胡蜂、节腹泥蜂、砂泥蜂、大头泥蜂、黄斑蜂、切叶蜂等。
而刺入的蜂都是雌蜂(工蜂)。
雄蜂不伤人,因为它无毒腺及螫针;雌蜂的尾部则有与毒腺相连的螫针,毒刺上并长有逆钩。
蜜蜂养殖技术及基本知识蜜蜂是蜜蜂科数种资源昆虫的统称,因能采花酿蜜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利用,事实上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开始所有蜜蜂,历史学家推断我国是从殷商时代开始养蜂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技术及基本知识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产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比较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产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比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养殖。
二、蜂群结构1、蜂王:蜂王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主要作用是产卵来繁殖新蜂并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秩序。
2、工蜂:工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雌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主要作用是负责几乎所有的劳作,例如采集食物、修筑蜂巢、哺育幼虫等。
3、雄蜂:雄蜂是卵细胞发育成的雄性蜜蜂,正常情况下一个蜂群中有数百至上千只雄蜂,主要作用是与新蜂王交尾且交尾后很快便会因生殖器官脱落而死亡。
三、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群体由工蜂、雄蜂和蜂王构成,其中工蜂负责群体内外几乎所有的劳作,雄蜂专门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蜂王则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
2、分蜂性:蜜蜂利用分蜂来繁育种群,分蜂多发生在蜜源丰富且气候适宜的春季,分蜂时老蜂王和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并另觅新址筑巢,原蜂巢则留给即将出房或已出房的新蜂王。
3、变态性: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蜂这四个阶段,其中蜂王从卵到蜂大致要16天,工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0天,而雄蜂从卵到蜂大致要23天。
4、排他性:蜜蜂依靠群味来辨别异同,除了雄蜂以外群味不同的两只蜜蜂将大大出手,同时蜂群的巢门口也有守卫蜂在守卫蜂巢,若他群蜂靠近巢门便会受到守卫蜂驱赶或攻击。
中蜂与意蜂的摆放要领
中蜂学名中华蜜蜂,又称土蜂,是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
意蜂即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条件适宜时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但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则适应性较差。
这两种蜜蜂的品类不同,在蜂群的摆放上也有一定区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蜂与意蜂的不同摆放要领。
中蜂摆放要领
由于中蜂适应能力强,采集零星花能力突出,疾病较少,在管理上面工作量相对较少。
蜂群的摆放遵循以下几点便可:
1、尽可能蜜源集中的山坡上面,散养摆放。
同时要考虑自然条件对养蜂人的便捷性。
2、也可以放在家里院子里,将蜂箱支离地面25cm以上,经常需要打扫,防止蚁兽。
3、平地分散放置,每箱间隔1m以上。
4、集中排列,这种需要3-4群一组,背对背的放置。
意蜂摆放要领
摆放遵循便于管理,利于生产,和不易引起盗蜂为原则。
同时要考虑本身蜂群的大小,场地的大小,以及季节的自然因素,由于意蜂主要靠花期采集集中蜜源,应该最大化的发挥蜂群采集能力。
1、蜂群忌将蜂箱口对着垂直墙体,不利于采集。
2、蜂群应置于离蜜源最近的场地,整体排列要整齐。
3、冬季应采取2箱一组排列,前后错开;各箱紧靠成一字型排列。
4、场地较小的时候,可以按圆形,方形排列。
或按巢门向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箱一组的排列方法。
养蜂的朋友可以按照上述要领进行蜂群摆放,只有正确地进行蜂群管理,蜂群才会繁殖的越来越旺,才会创造更多收益。
蜜蜂的分类与品种蜜蜂的分类与品种如下:1. 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别称中蜂、土蜂、野蜂等,属我国独有蜜蜂品种,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最常见,具有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强、采蜜期长、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等优点。
2. 意大利蜜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别称意蜂、西蜂、洋蜂等,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具有繁殖速度快、分蜂性弱、性情温驯、产蜜及产浆能力强等优点,引入我国后广泛饲养于长江下游、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大部分地区,在我国养蜂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东北黑蜂:是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优良蜂种,各项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世界四大名蜂,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饶河县,起源于乌苏里江东岸的西方蜜蜂(远东黑蜂),远东黑蜂又是乌克兰蜂(卡尼鄂拉蜂并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与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
4. 新疆黑蜂:是欧洲黑蜂适应新疆的气候和蜜源特点后形成的黑蜂品系,1925~1926年由俄罗斯人从哈萨克斯坦带入新疆伊宁市,经几十年的传播逐渐由伊宁市发展到特克斯、昭苏、霍城、新源、尼勒克、巩留等地及北疆的阿勒泰地区,目前全新疆约有25000群,尤以尼勒克县和新源县最多。
5. 卡尼鄂拉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俗称卡蜂、喀蜂等,原产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我国曾多次引进卡尼鄂拉蜂用于科学研究和蜂种改良,特点是性情温驯、不怕光、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弱、在高纬度地区越冬性能良好、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高抗幼虫病。
6. 高加索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全称灰色山地高加索蜂,简称高蜂,原产于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山区,特点是性情温驯、不怕光、采集能力强、善于采集深花冠蜜源植物,既能利用大宗蜜源,也能利用零散蜜源,造脾能力强,耐寒能力强,越冬性能优于意大利蜜蜂,但低于卡尼鄂拉蜂。
蜜蜂的种类(Ⅱ)四、东方蜜蜂的亚种五、我国的东方蜜蜂亚种六、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的主要区别四、东方蜜蜂的亚种⒈蜜蜂品种的概念通常所说的蜜蜂品种,实际上是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同一种蜜蜂,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亚种,因此也称为地理品种(geographycal race)或自然品种(natural race )或原始品种(original race)。
譬如,通常所称的中华蜜蜂和印度蜜蜂即是东方蜜蜂种下的不同亚种或地理品种。
可见,“品种”一词,在蜜蜂上的含义,并不同于其他家养的动物。
在猪、羊、牛或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上,品种是人类有目标、有计划的选育种的产物;而蜜蜂的地理品种,则是原产地自然选择的结果。
蜜蜂的物种进化,由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 Hong)到现代的蜜蜂至少已有2,300万年的历史;而智人,仅在数十万年前,才由生活在非洲大脑较小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
由于,在物种的进化上,蜜蜂远比人类更古老,再加上它是以再生营养─王浆哺育其幼虫,其差异甚微;而且,蜜蜂必须在广阔的空中进行交配,人类难以控制其交配行为,因此,其现存的各种类型,在发展上受到人类的影响甚少。
这是蜜蜂和其他家养动物之间的基本差别。
蜜蜂的地理品种,虽能适应原产地的环境条件,但却往往不符合养蜂业的经济要求。
所以,还必须加以人工改造,在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地理品种,仍然是育种上的原始材料。
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蜜蜂的不同地理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代表着不同的遗传型,适应于不同的环境。
甚至在一个地理品种内,尚存在着适应于特殊环境条件(气候、蜜源和病敌害等)的不同生态类型(ecotype)。
譬如,中华蜜蜂亚种下尚可分为华南生态型、华北生态型等。
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引种或育种方案,都必须充分重视遗传上的变异,以保证取得最佳的效果。
为了保存这些宝贵的育种资料,许多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建立了蜜蜂的基因库。
深入了解关于蜜蜂地理品种和生态型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中蜂和意蜂有哪些不同,能一样养吗?中蜂在我国也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而意蜂的人工喂养史甚至还不如中蜂久。
为什么中蜂还是处于半野生状态,而意蜂离开人就活不了了,是什么原因呢意蜂从发现到人工喂养,其喂养方式一直在不断改进,蜂种也在不断优化,有了许多不同特性的蜂种。
而中蜂,除了桶的改变,取蜜的改变,我真不知道进步了多少,我一直想知道如果同意蜂一样提纯蜂种,可不可以向意蜂一样放养呢?我知道意蜂的蜜王,浆王等许多优秀蜂种都是人工优化提纯,不断杂交培育出来的,本不是天生就有这些特性。
而中蜂爱发蜂,不能维持强群,不能转场放养,这些特性难道就该不了吗?我知道,有蜂友说他的中蜂能有八九脾蜂,能产一两百斤蜜,而有的蜂友三脾蜂就要分,十几斤就不错,这是什么原因,不是蜂种的原因吗?都说中蜂不能转场,可我也听说有大型中蜂场的人也在砖地养蜂啊?他们的蜂怎么可以?所以,我要说的还是,养中蜂的朋友,一定不要满足只取一二十斤土蜜,要向上百斤奋斗,你只要记住的是。
一,要用奖励饲喂糖浆的方法繁蜂,要在花期来临前的一个月就要培育采集蜂。
不会因为喂白糖影响蜂蜜品质的。
春繁秋繁要认真对待。
二,要用优质的蜂王。
可以互相交流,发现优秀蜂种要用此蜂王的卵虫培育新王。
别只在自家的蜂群里自生自灭的繁育蜂王,近亲繁殖会让蜂种退化。
优秀的蜂王就是财富,大家没注意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一箱能产几十斤蜜,一箱却没有呢?观察蜂王的特性,把那些繁殖迅速,分蜂性差,产蜜量高的蜂王找出来,一代代提纯就可以改变中蜂的品质。
三,别固守一年取一次蜜。
在花期前培育了大量采集蜂,在蜜源期储蜜丰富,要及时取出来,否则蜜压子脾会让蜂王无处产子,影响繁殖。
尽量用箱养活框摇蜜,这样的蜂蜜更干净,也对幼虫巢脾无损伤。
要勤于管理,摸索新进的养殖方法。
四,要遵从中蜂的特性,不要盲目照搬意蜂的养殖方法。
中蜂不能频繁可箱,能箱外观察最好。
意蜂怕惊扰,不能转场,这也得注意,但是我真的听说有中蜂也在转场赶蜜,不知道有蜂友试过吗?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可将要发布的信息,通过文章底部的右下角“写留言”,进行留言,格式:出售或求购、求职或招聘:地址+姓名+手机+中蜂/意蜂(品系)+群数+……,核实后大家就能马上看到你的信息了!。
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养蜂是指人工饲养蜜蜂以获取蜂蜜等蜂产品,实际上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饲养蜜蜂了,虽然过去蜜蜂养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些年在回乡创业的热潮下养蜂也火热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蜜蜂养殖知识及技术大全吧!一、蜂种知识1、中蜂: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不但是我国独有的优良蜂种,同时也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蜂种,优点是对我国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缺点是采蜜性能不如意蜂且易自然分蜂和弃巢迁飞。
2、意蜂:意蜂全称意大利蜂,不但是蜜浆兼产型理想品种,同时也是生产花粉和蜂胶的理想蜂种,优点是群势强大且采蜜性能远远强于中蜂,缺点是对我国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中蜂。
二、生活习性1、社会性:蜜蜂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整个蜂群由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其中蜂王主要负责产卵来培育新蜂,雄蜂主要负责与新蜂王交尾,而工蜂则承担群内几乎所有的劳作。
2、筑巢性:蜜蜂是典型的筑巢性昆虫,事实上蜂群不管是哺育幼虫还是储备食物都离不开蜂巢,而蜂巢则是工蜂用腹部蜡腺所分泌的蜂蜡修筑成的,另外蜜蜂对筑巢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3、群居性: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性昆虫,但除了雄蜂以外蜂群与蜂群之间并不来往,而蜂群内部则靠独有的“群味”来辨别异同,若群味相同则可在蜂巢内自由通行,但若群味不同则将大大出手。
4、排他性:蜜蜂是典型的储食性昆虫,蜜源丰富时工蜂会大量采集花粉和花蜜并存储在蜂巢中(蜂蜜是蜜蜂用花蜜酿制成的),若外界蜜源匮乏或天气不适宜工蜂采集时蜂群便以储备的食物为生。
三、养蜂场地1、蜜源丰富:蜜蜂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蜜源的支撑,若附近蜜源匮乏蜜蜂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指望能通过养蜂来获取蜂蜜和花粉了,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蜜源丰富且相对连续的地方。
2、气候适宜:蜜蜂对气候虽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在小气候适宜的地方饲养蜜蜂更利于蜂群的发展,例如温度不适时蜂群为了调控温度会增加负担,因此养蜂场地一定要选择小气候适宜的地方。
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区别?意蜂(意大利蜂)和中蜂(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最多的蜂种,两种蜂各有各的优点,一般在蜜源比较集中的平原地区养意蜂的比较多,而在蜜源分散的山区则养中蜂的比较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意蜂和中蜂有什么区别吧!一、体色区别中蜂根据类型不同有的偏黄而有的偏黑,但整体上以灰黑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意蜂在外观上以黄色为主,背部具黄色环带,但黄色区域的大小和色泽深浅有很大变化,有的宽而浅,而有的窄而深,浅色种有黄色的小盾片,特浅色种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
二、体型区别中蜂的体型相对于意蜂来说要小一些,蜂王体长为13~16毫米,工蜂体长为10~13毫米,雄蜂体长为11~13毫米,意蜂的体型相对于中蜂来说要大一些,蜂王体长为16~17毫米,工蜂体长为12~13毫米,雄蜂体长为14~16毫米,因此从体型来看偏瘦小的一般是中蜂。
三、环带区别中蜂的黑色环带均匀,非黑色环带呈土黄色且较均匀,意蜂的黑色环带不均,靠背部的黑色环带较少,靠尾部的黑色环带较为明显,靠头部的非黑色环带为橙黄色,靠尾部的非黑色环带偏白色,因此身上环带黑黄均匀的一般是中蜂,身上环带以黄色为主的一般是意蜂。
四、尾尖区别中蜂尾尖最后一节只有一小点,意蜂尾尖最后一节黑点大,尤其是意蜂的特浅色类型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简单来说就是最后一节黑点比较小的一般是中蜂,最后一节黑点大的一般是意蜂,但这以不是绝对的,因为中蜂有很多类型,而意蜂也有很多杂交种。
五、扇风区别中蜂在巢门口扇风时采取的姿势是头部朝向巢外将风鼓进蜂箱,意蜂在巢门口扇风时采取的姿势是头部朝向巢内将风抽出蜂箱,不管中蜂有多少个类型,也不管意蜂有哪些体色,其扇风姿势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从扇风姿势就可以简单明了的区别到底是中蜂还是意蜂。
注:本文只讲述了如何从外观上区别中蜂和意蜂,对于意蜂和中蜂其他如产育能力、生产性能、抗病能力、采集能力等方面的区别就不作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本站其他相关内容。
中蜂与意蜂的区别有哪些?
中蜂是亚洲特有的东方蜂种,在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有很多亚种。
中蜂抵抗力强,耐低温高温,产量相对意蜂较低,中蜂蜜质量好。
中蜂为土生土长蜂种,既耐寒又耐热。
在天然树洞里能度过-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严冬,在10摄氏度的气温下就可出巢飞翔采集,在
气温40摄氏度时,还能照常采集、造脾和繁殖。
意蜂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蜂种,蜂蜜王浆,花粉产量比较高,作为良种从西方引进,目前成为中国饲养的一种主要蜂种。
意蜂不能抵抗中国的一种害虫蜂螨,必须要有人类的帮助防螨才能正常繁殖。
意蜂在中国的野外不能独自生存,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消亡。
中蜂蜜和意蜂蜜的区别
A:意蜂在造巢脾到一半的时候,分泌部份蜂胶在里边,采集的蜂蜜经过含有蜂胶的巢脾,花香味会打折扣。
土蜂则不产胶,所以,从花香味上来讲,中蜂蜂蜜花香味要比意蜂蜜要浓。
B:意蜂喜好采集大面积的蜜源,碰到小面积的蜜源,往往开始偷懒怠工;而中蜂对一丁点的蜜源都不会放过。
所以现在专业的养蜂机构,都是饲养意蜂,因为采集的量大。
从口感上,中蜂蜂蜜比意蜂蜜蜜味更浓,更香甜。
营养成份也更全面,但由于中蜂的个头小体力差了点,都是一些传统蜂农小规模饲养,这些人,不是养着玩,就是信息不发达,跟不上全球化的浪潮……这也是直接导致了现在市场上好蜂蜜不多的原因。
C:意蜂病虫害多,经常需要用抗菌素及杀螨药物,所以药物残留量要大;而中蜂则很少甚至不用任何药物,不要因为中锋个头小就认为它们弱,其实意蜂才是真正的外强中干。
所以中蜂蜜更安全,更天然。
D:意蜂如果有几天天气不好,就得喂食,就是用白糖水;所以,产出的蜂蜜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庶糖含量。
而土蜂对于零星的蜜源从不轻易放过,天气不好的时候,也不需要喂食白糖,所以只含果糖和葡萄糖,庶糖含量为0。
不过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如果是冬末春初这样的梅雨天气,中蜂如果群数大,也是需要喂养白糖的,因为连续下一个月雨,一丁点花都见不着,蜂群可是都会饿死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冬天搜刮了蜂群为了应付过冬而储存的“冬蜜”了,总不能把人家吃的都搜刮干净了,让它们去喝西北风吧。
而意蜂就不用说了,天气冷得喂白糖、一直喂到天热。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蜜蜂主要区别
意大利蜂是外来生物,是入侵物种,它的竞争力强,和中华蜜蜂一起饲养的话,中华蜜蜂会逐渐被它淘汰掉,最后没有了,所以蜜蜂饲养者要保护和爱护好我国现有的中华蜜蜂资源。
中华蜜蜂:体色暗,唇基表面具三角形黄斑,后翅中脉分叉。
体型较小,体长10~13毫米。
意大利蜜蜂:体色黄褐,唇基表面黑色,无具黄斑,后翅中脉不分叉。
体型较大,体长12~14毫米。
图a 中华蜜蜂后翅;b 意大利蜜蜂后翅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蜜蜂在形态、蜂巢结构、群势、习性、行为、抗病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方面的主要区别如表1 所示。
中蜂与意蜂的区别图片土蜂也叫中华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
土蜂蜜就是中华蜜蜂所产的蜜,也叫中华蜂蜜,简称中蜂蜜。
意蜂蜜就是意蜂所生产为的蜂蜜,也叫意蜂蜜。
只采集单独一的花,例如洋槐蜜、油菜花蜜等单一的花蜜。
今天我来教区分中蜂和意大利蜂。
中华蜂蜜与意蜂蜜的区别1、从蜂蜜的外观来看,土蜂蜜是凝固粘稠状态,是混合蜜,混合有花粉、蜂胶、蜂腊等所有成份为一体,而市场上的意蜂蜜稀而透明、水分大、成份单一2、口感上,刚采割的土蜂蜜有较浓的中草药味,有酸甜苦辣四味,而意蜂蜜口感普通,口味单一,很甜.3、从结晶和色泽上看,土蜂蜜结晶后颗粒细微,细如脂,润如奶油,而意蜂蜜结晶时有较大的可见颗粒物。
从色泽上看,土蜂蜜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4、产量及价格:营养价值高,物以稀为贵,意蜂在中国的养殖数量远远大于中蜂的数量,且单群产量远比中蜂高,加上中蜂蜜香味更浓,更营养。
所以中蜂蜜比意蜂蜜价格相对要高。
特别是大多的中蜂蜜都不取低浓度的蜂蜜去人工加工出售,饲养过程几乎不使用蜂药,少药物污染,更得消费者的青睐。
:中蜂与意蜂对照图片中蜂与意蜂对照图片:中蜂与意蜂对照图片中蜂与意蜂区别中锋在我国已生存了几千年,采集百花经充分酿造而成,封盖成熟的土蜂蜜,蜜色深黄、口味独特、香味醇厚且浓度高,此蜂蜜与超市所卖的意蜂蜜不同,不养蜜蜂的人可能不知道,蜜蜂有很多种,在我国大局部用于商业养殖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那种蜜蜂便于大量饲养,产量高,其产量是同等条件下中国蜜蜂的几倍到十几倍,所以国内养蜂场绝大局部都是饲养意蜂。
所谓中蜂,既是中国蜜蜂的简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很大局部是野外生存。
中蜂所产蜂蜜即中蜂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亦为?本草纲目?记述之蜂蜜,药效佳,是药引的首选蜂蜜,是超市和商店所卖的那种意蜂蜜所不能比的。
因为真正的中蜂人工大量养殖难度大,产量低,而且不产蜂王浆,所以养殖量很小,但质量却大大高于意蜂! 四、野生土蜂蜜的特点1、状态不同土蜂喜欢采集零星蜜源,其酿造过程无人工干预,自然而成。
中蜂和意蜂的区别
中蜂学名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土蜂等,是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
意蜂即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条件适宜时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但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则适应性较差。
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嗅觉灵敏、勤劳,在外界有少数零星蜜源开花时便能采集,维持蜂群正常繁殖。
在同样情况下,意蜂蜂群就需要补充饲喂,否则就会处于饥饿状态。
中蜂飞行灵活,不易被胡蜂、燕子、麻雀、蜻蜓等捕食。
在山区胡蜂很多时,中蜂也可以活得很好,有天然的抗螨和抗美洲幼虫病的能力,而意蜂则没有。
中蜂适应能力强,抗寒、抗病敌害能力都要优于意蜂,出工采集时间也远大于意蜂,冬季也要晚于意蜂进入越冬状态,可以采集到一些高质量的冬季蜜,如琵琶蜜等,春季又早于意蜂进入工作和春繁。
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西方蜜蜂,中华土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客观上为各类植物传花授粉,为维护植物特别是一些深山区的珍稀植物繁衍作出了特殊贡献,对促进生态平衡有不可替代作用。
而西意蜂由于基本上不采集零星蜜源,因此对生态环境远没有中华土蜂那么大的贡献。
中蜂外形上通体以灰黑色为主,有黄色环相间,而意蜂尾部前半黄色明显,后半黑色,比中蜂大。
蜂场摆放上中蜂必须散开,巢门交错摆放,意蜂则可以一字排开,整整齐齐,紧密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