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和人权保障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就业歧视,保障人权

关键词:就业歧视、侵犯人权、法治建设

摘要:

当今我国法律体制正在转轨和经济正在转型,就业格局、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这些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牵扯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就业歧视问题。根据国际劳工大会1958年通过的《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就业歧视所作的界定,就业歧视是指“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就业歧视,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表现形式不同的就业歧视使被歧视者正常的就业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扭曲了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浪费了人力资本,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更是对人权的一种藐视。

正文:

现在的社会上突然间刮起了一股大学生的“参军热”。从2001年2000余名大学生入伍,到2009年13万大学生进军营,年度总量扩大了近60倍。今年更是火爆,还开通了网上报名参军的程序。就其深沉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社会上的就业太难,存在太多的就业歧视,在就业优惠政策的鼓励下,想要参军的大学生蜂拥而至,希望在这个就业歧视严重的年代,通过走优惠政策的道路来减少就业的阻力。

与此相反,最近通过网络揭露了福建宁德人事局发生的“史上最强政府工作人员招考”的事件。具体事件是宁德的一个人事局发布了如下一条招聘广告: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在25周岁以下。网友纷纷质疑“如此苛刻”的招聘广告条件根本就是为人“量身定做”的。最后被证实确实是为某人量身定做的,并且此人是“官二代”,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完全不把其他的职位竞争者的平等权放在眼里,简直就是对人权赤裸裸的一种藐视。在当今社会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些人利用公权力去操纵一些就业程序,而侵犯了大部分就业竞争者的人权的事件已经不稀奇了。

当下中国就业歧视日趋严重。就业歧视的名目花样翻新,举凡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年龄歧视、乙肝歧视、相貌歧视、基因歧视、身高歧视、学历歧视、血型歧视、姓名歧视……不一而足,不少人的就业平等权遭到莫明其妙地侵犯。就业歧视渐渐凸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的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就业的问题时,温总理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这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知道就业意味着什么,是生计与尊严的集中体现;所以它才是中国人的最大“人权”。因为你没有就业的话,实际就是生计没有着落;所以也就没有尊严。“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所以说我们社会最大的“人权”应该是“就业公平权”;使大家在“生存权”上处于平等。

然而我们现在不仅没有就业的岗位满足,更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看我们政府千方百计买来的就业岗位,实际最后还是被人垄断了;所以中国人就业最大的不公不是岗位太少,而是竞争的不公平,就业歧视太严重。还是以公务员竞争来说,首先入门考试的确显得很公平;然而最后入门还是权力者说了算,并不是高考以分数定输赢的公平原则。其次是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后,更是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全部是领导定考核成绩的过程,末位淘汰制实际是针对那些不听领导话的人而设置的送出机制。如果没有领导的淘汰,我们的公务员能一直干到

退休;基本没有任何竞争的环境。所以外面的人想进公务员队伍,除了相当复杂的入门考试;其它竟然没有任何公平竞争的可能了。

在现代人权观念中,劳动就业权作为生存权的基础,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确保劳动者健康地生存,有保障地生活,这是劳动权的生存理念。”日本著名学者大须贺明先生认为:“生存权的目的,在于保障国民能过像人那样的生活,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确保人的尊严;其主要是保护帮助生活贫困者和社会经济上的弱者,是要求国家有所‘作为’的权利。”对一个健康正常的成年人而言,只有劳动就业权得到保障,其生存权、发展权才有保障。近年来,随着人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就业歧视问题渐渐凸现,并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这一认识,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都高度关注民众的就业问题,并且努力依法禁止就业歧视,实现公民就业的公平。

我国现在也有很多关于避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的监管性差,更像是一种宣言。解决就业歧视需要长时期的坚持和努力,绝非一己之力、一时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制度到观念不同层次的完善和转变,解决就业歧视问题,需要国家的公平规制,也需要企业的理性用工,更需要培育就业者权利,在三方的互动中才能使问题得到缓解。就企业用工而言,需要与政府政策相协调。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政策。就培育就业者权利而言,需要组织化的支持。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反就业歧视的举报、诉讼等制度,需要得到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助。这就要求这些团体和社会组织能够切实进行自身改革,实现群众化和民主化,帮助各类劳动者实现劳动就业的合法权益。

但是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是首当其冲的,因为有了一定的规范,一切行动才会有准则,反就业歧视才能真正进行并贯彻。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但相关的立法也有涉及平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规定。我国《宪法》有关就业平等权的规定缺乏规范效力,受歧视的劳动者无法获得宪法救济。《宪法》应该是具有最高规范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但由于没有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很多侵犯公民宪法平等权的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和制止。所以总结一下我国目前反就业歧视立法的不足主要有三方面:1.就业歧视界定过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2.司法、行政和宪法救济途径不完善3积极行为存在不足,有的甚至加剧了就业歧视。所以我们应当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专门的就业歧视法完善消除歧视的积极行为的立法,同时为劳动者提供积极性保障措建立相应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为受害者提供司法救济。只有真正从法律上去制定公平的规范,提供有效地救济,反就业歧视的付出才能真正得到回报,公民的就业平等权才能真正得到保障,对于中国的人权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1、我国2004年修订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和尊重人权”。在我国近年来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公约中,平等权和劳动权都是一项基本人权。

2、国际劳工大会1958年的《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

3、周兢:《劳动力就业的歧视问题探析》

4、喻术红:《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

5、娄耀雄:《我国“就业歧视”的理性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