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营运车辆技术档案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6
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编号: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为实现营运车辆技术档案规范管理,加强车辆技术监管力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实现车辆从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管理,由专人保管、填写、记录;
二、车辆技术档案非经许可,不得随意转借,根据年检、年审随时更新;
三、车辆技术档案的内容:
档案内容应当主要包括:车辆基本信息,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等级评定或者年度类型等级评定复核、车辆维护和修理含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车辆主要零部件更换、车辆变更、行驶里程、对车辆造成损伤的交通事故等记录;档案内容应当准确、详实;
四、新购车辆登记注册、办理营运手续完成后,需将车辆行驶证、营运证、附加费证、购车发票、附加费收据复印件及车辆照片等有关行车资料交车技科或公交科,建立车辆基本情况档案;
五、车辆驾驶员要在每月25日前将车辆的月行程里程、保养维修、肇事情况上报公司安全科、车技科、公交科登记,由安全科、车技科、公交科负责人核实后填写车辆技术登记;
六、车辆技术档案由专人保管,未经主管经理批准不准外借;保存期为从车辆新购到车辆报废;。
编号:车辆技术档案车牌号码:车辆类别:车辆型号:建档日期:说明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交通部《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第6号令)和《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2005年第10号令)等配套规章的要求,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并妥善保管,作为车辆定期审验和监督检查的依据之一。
2、车辆基本情况登记表(表一)中部分项目填制说明:(1)运力来源是指新增、转籍或过户。
(2)经营组织方式是指公车公营、自营、承包、租赁或挂靠。
(3)经营范围分为国内客运、国内货运和国际运输。
国内客运又分为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市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县内包车客运、县际包车客运、市际包车客运、省际包车客运、县内旅游客运、县际旅游客运、市际旅游客运、省际旅游客运或出租客运;国内货运又分为普通货运、集装箱货运、冷藏保鲜货运、罐式容器货运、大型物件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或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国际运输分为国际定期班车客运、国际不定期班车客运、国际货物运输或国际危险货物运输。
(4)经济类型是指国有、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港资、澳资、台资或其它经济。
(5)变速器型式是指手动、自动或手自动一体化。
(6) 前照灯制式是指两灯制或四灯制。
(7) 防抱制动装置是指有或无ABS。
(8)驱动形式是指车辆车轮总数×驱动车轮总数(同一轮毂上安装两个轮胎(即双胎并装)的,按一个车轮计)。
3、车辆二级维护监管实行报备登记制度,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在规定的报备时间内,及时向核发《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备车辆二级维护结果。
班线经营客运车辆为至少每三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4次;农村客运车辆、包车客运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至少每四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3次;普通货物运输车辆为至少每六个月1次,一年不少于2次;上述各类车辆每年报备登记中1次应与车辆技术等级评定报备结合进行。
车辆“一车一档”技术档案内容
1、车辆基本情况(《机动车行驶证》、《道路运输证》复印
件及车辆照片、承运人责任险保险单复印件等);
2、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记录;
3、二级维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
4、技术等级评定记录;
5、车辆变更记录;
6、行驶里程记录;
7、交通事故记录;
8、车辆审验记录;
9、通讯工具及卫星定位系统的配备记录;
10、罐体检测合格证或检测报告复印件;
11、车辆技术参数档案;
12、符合JT719规定要求的燃料消耗量证明材料;
13、必备的应急处理器材、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清单;
14、符合GB13392要求,悬挂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标志
和标识的照片;
15、异地经营的,在经营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
案的材料;
16、其他按规定要求归档的材料。
技术档案内容记载及时、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更改。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版)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保证营运车辆技术质量,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公司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此制度:一、车辆档案管理1、新车行驶证、营运证、附加费证、购车发票、附加费收据复印件及车辆照片等有关行车资料交给公司,建立车辆基本情况档案;2、车辆驾驶员要在每月例保后将车辆的月行程里程、保养维修、肇事情况上报公司二保站登记,由二保站负责人核实后填写车辆技术登记;3、车辆重要部件或证件如有改动,应将改动情况报公司登记备案;二、车辆检查1、司机平时出车前后要做好检查,严禁带病营运,一经发现,视情况轻重罚100至500元;2、公司每季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以下标准:(1)车辆号牌齐全、清晰,安装位置正确,无遮挡物;(2)灯光、喇叭、雨刮器、观后镜等装置齐全有效;(3)发动机汽缸工作正常,无异响、漏油、漏水等现象;(4)转向装置操作灵活,无过紧或过松现象,高速行驶时车辆不会出现跑偏或摆头现象;(5)制动系统良好,符合国家制动规范要求,前后四轮的定位准确;(6)车辆各种线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7)轮胎保持良好,轮胎胎冠上的花纹深度不得少于3.2mm;(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车标准。
营运车辆技术档案制度
1.目的
为保证营运车辆管理规范化,保存车辆从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记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营运车辆。
3.引用文件
3.1《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3.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4.职责
4.1安技部负责制定和落实本制度,并监督车队的执行情况。
4.2车队按规定执行本制度。
5.内容及要求
5.1公司车辆均应建立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
5.2车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维护记录、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行车里程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详细的车辆技术档案。
5.3安技部负责车辆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督促和指导各个
1。
车辆技术档案资料一、引言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对车辆的技术性能、规格参数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的资料。
本文将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和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二、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重要性1.车辆管理依据: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车辆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车辆技术资料的分析,可以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
2.维护保养指南:车辆技术档案资料包含了车辆的维护保养记录,能够为车辆的日常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3.事故调查依据:在发生事故时,车辆技术档案资料可以作为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帮助确定责任和事故原因。
三、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内容要点1.车辆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品牌、型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等基本信息。
2.技术性能参数:包括车辆的动力性能、燃油消耗、排放标准等参数。
3.维护保养记录:记录车辆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维修项目、维修人员等信息。
4.事故记录:记录车辆的事故情况,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经过等信息。
5.保险记录:记录车辆的保险情况,包括保险公司、保险金额、保险期限等信息。
四、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方法1.建立完整档案:及时更新和完善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分类存档:将车辆技术档案按车辆编号或车辆类型进行分类存档,便于查询和管理。
3.定期检查和审核:定期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安全保密:对车辆技术档案资料进行安全保密,防止信息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五、结论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是车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车辆管理效率、保障车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整、准确的车辆技术档案资料,才能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和长久使用。
以上是关于车辆技术档案资料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车辆技术档案
目录
一、照片 (1)
二、填写说明 (1)
三、车辆基本情况 (1)
四、二级维护记录 (1)
五、维修记录 (1)
六、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1)
七、车辆事故记录 (1)
八、车辆变更情况记录 (1)
填写说明
一、本技术档案是运输车辆使用、维修、检测的重要技术资料,运输经营者应认真填写、妥善保存。
二、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填写时应使用钢笔。
三、照片设置、要能直观反映车辆的基本外貌和特征,采用车辆正面45度角4寸彩色照片;
四、车辆建档前情况记录,主要记录车辆的改装、改造情况,增设附加装置情况;
五、表一百车公里油耗是指车辆原厂说明书的油耗数据,对进口车,应换算后填入;
六、表二、表三中里程表示值指车辆里程表显示值,或车辆行驶总里程(里程表损坏时);
七、表二、表三维护修理记录,主要记录二级维护、主要总成和车辆大修情况,并附有维修质量检测评定表,二级维护出厂合格证;
八、表三的“更换总成及主要零部件”栏,主要填写发动机、离合器、车厢、驾驶室、转向机、变速箱、前桥、后桥、车架等总成部件的更换情况;
九、表四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记录,应附车辆检测报告表;客运车辆还应填写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十、表六变更记录,主要记录“车属单位、地址、车辆牌照号、营运证号”等表一所列内容的表更情况,同时,在表一所对应项目上应注有“变更”标记;
十一、各表填满后,可将相应续表附于后。
车辆基本情况
车属单位:地址:许可证号:
二级维护记录
维修记录
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车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
车辆事故记录
车辆变更情况记录。
2024年车辆技术档案管____年车辆技术档案管理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____年,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从数字化管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驾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指将车辆技术档案从纸质形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并进行电子化管理。
____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将实现全面数字化。
通过将车辆技术档案与车载设备和云平台进行连接,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和性能数据,并将数据反馈到车辆技术档案中。
1.1 数据采集与传输车辆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将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和其他设备采集车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数据包括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转向角度、燃油消耗量等。
同时,还可以采集车辆外部环境数据,如道路状况、气候等,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1.2 数据存储与管理云平台将承担车辆技术档案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工作。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车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检索。
同时,可以建立多级权限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1.3 数据分析与应用通过对车辆技术档案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为车辆维护、安全管理、燃油消耗优化等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
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指利用车辆技术档案中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知识和规律。
____年,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车辆性能和行驶状态的深入理解和优化。
2.1 数据建模与建立模型通过对车辆技术档案中的数据进行建模,可以建立起车辆性能和行驶状态的数学模型。
根据模型,可以预测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和行为,包括油耗、排放、驾驶舒适性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模型的优化,提升车辆的性能和节能效果。
2.2 故障检测与诊断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和预测车辆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XXX: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实现营运车辆技术档案规范管理,加强车辆技术监管力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技术档案实行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实现车辆从购置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管理,由专人保管、填写、记录。
二、车辆技术档案非经许可,不得随意转借,根据年检、年审随时一时更新。
三、车辆技术档案的内容:(一)车辆基本情况:1、车辆基本情况,包括车型、车号、技术等级、发动机号、底盘型号、行驶证、营运证号等。
2、二级维护保养记录。
3、行驶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
4、其它。
(二)车辆保险内容:1、所有营运车辆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保险、承运人责任险、企业规定第三者责任险。
2、保险期限及险种、保值。
3、保险公司及赔付情况。
(三)驾驶员档案内容:驾驶员基本情况及平安行车公里及奖罚记录。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公司所有车辆者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做到一车一档,不准遗漏。
2、设专人负责车辆技术档案登记、管理、保管等工作,要求档案登记、保管人掌握技术档案管理业务知识。
3、建立车辆技术档案时应按要求做到清晰、准确、真实、全面,能反映车辆的实际技术状况。
4、车辆技术档案分类保管,方便查询。
5、车辆在保用中因保养、维修使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应及时更新车辆技术档案的内容。
6、车辆技术档案管理职员要有调度的义务心,采集车辆技术信息应当真、及时、准确,妥善保管好技术档案。
7、公司驾驶员人员应及时报告车辆技术状况变化情况。
8、公司负责人定期对车辆技术档案的登记、保管工作进行检查,以保证车辆技术档案的完好有效。
9、借阅、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应管理相关手续,用完后应及时归还。
10、保管档案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档案损坏。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公司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保持客车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客运车辆的性能和降低运行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客运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合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进程综合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