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_刘涤尘_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
- 格式:pdf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145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谢树艺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二、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五、材料力学1. 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六、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1. 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结构化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1.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EELC3016学时:48 学分: 3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数学,电路,电机学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王锡凡主编,“电力工程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刘涤尘主编,“电气工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笙主编,“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气工程概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院级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基础知识。
目的在于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概况,对电气工程中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电气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基础,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基础,高、低压开关电器基本理论,电气主设备及主接线,高电压绝缘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用全局的观点去认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及相互关系。
3.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基本知识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4.了解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及电气工程领域的新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气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系统的构成1.电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近代电力系统的发展。
3.国内电力系统简介。
4.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1.电力线路、变压器参数、输电线路的方程及等值电路。
2.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电力系统运行调整。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1.无限大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计算。
2.三相短路电流实用计算。
3.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简介。
第四章开关电器及电气主接线1.开关电器原理与用途。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基本构成形式如何?1-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3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1-4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1-5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1-6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1-7 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1-8 根据发电厂使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主要有哪几种型式?1-9 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类别有哪些?1-10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各有什么特点?1-11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比较有什么特点?1-12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
1-13 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主要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14 试述我国电压等级的配置情况。
1-15 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16 某一60kV电力线路长为100km,每相导线对地电容为0.005 F/km,当电力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试求接地电容电流值(6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17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是怎样规定的?电力系统各类元件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有什么关系?1-18 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是怎样规定的?变压器的额定变化与实际变化有什么区别?1-19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1-20 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力系统负荷可以分为那几个等级?各级负荷有何特点?1-21 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1-22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较,有什么特点?1-23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1-24 我国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25 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的要求?1-26 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7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中,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各有什么特点? 1-28 什么是开式网络?什么是闭式网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29 你知道各种电压等级单回架空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的适宜范围吗?1-30 电力系统的部分接线示于题图1-30,各电压级的额定电压及功率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代码:0801758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开课学期:每学年上、下学期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学分:5 课程负责人:刘涤尘课程简介:(1)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熟悉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高电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各种过电压的形成及其限制措施;建立二次系统的概念,看懂二次接线图,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
(2)主要教学内容: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与模型;简单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控制与信号系统;电力系统常用的三种主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配电网自动化的构成及功能”。
掌握“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的物理特性及等值电路;标幺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各种操作过电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和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等电力系统常用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经典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对称和简单不对称故障的物理过程分析和计算方法;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雷害过程及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以及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3)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使用多媒体,但不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将教学实验逐步由基础性实验转化为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将课程认知实习多样化,让学生按实习大纲到水、火力发电厂,电力调度所、电力设计院和企业进行实习,克服原来单一场所的实习模式。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汪兴强张毅王磊毕锐编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1年5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总体要求:根据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参加设计指导课,独立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完成后上交给指导教师。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力系统中主接线设计、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等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主要参考书:《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熊信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电气工程基础》,刘涤尘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工厂供电》第5版,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温增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1996年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一、原始资料1、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将某大型水电站的电能送往某市区而拟建一变电所。
2、水电站以220kV电压把电能送往该变电所,该变电所的容量按规定240MV A考虑,cosφ=0.8,电能主要送往110kV电网。
3、该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
220kV进出线4回(两回出线两回入线),每回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为250MVA。
110kV出线8回,每回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为120MVA。
10kV出线20回。
4、变电所位于10kV的负荷中心,10kV供电对象为石油及轻纺工业,各回路负荷大小不等,但最大一回负荷不超过5000kW。
5、主变压器各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220kV侧和110kV侧取5000小时;10kV侧取4500小时。
6、系统电抗(以100MV A为基准):220kV系统为0.064,110kV系统为0.51,水电站为0.132二、设计任务1、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和本变电所的性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拟定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2、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课程名称:电路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材:《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电路分析基础》周宝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2、《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高教出版社1993年3、《电路基础》王定中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及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简单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模拟集成电路基础》(第二版)冯民昌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
2、《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张凤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数字电子电路及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与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基本逻辑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和器件构成简单数字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数字逻辑与系统》侯建军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2、《模拟电路实验》自编讲义3、《数字电路实验》自编讲义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简介:电力电子技术又称为电力电子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的变换。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教材第一篇: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教材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教材一、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1、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3、普通化学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刘国璞编.大学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4、理论力学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1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 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2 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5、材料力学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水利学教研室.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7、计算机应用基础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结构化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8、电工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罗守信主编.电工学(Ⅰ,Ⅱ).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下册).第三版(电学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9、工程经济傅家骥,全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 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二、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1、电路与电磁场邱关源主编.电路(上,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模拟电子技术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数字电子技术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电气工程基础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 汪国良.电机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解光润.电力系统过电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文远芳,高电压技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尚振球.高压电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8 范锡普.发电厂(电器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第二篇: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供配电基础上午段:高等数学 24题流体力学 12题普通物理 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10题普通化学 12题电工电子技术 12题理论力学 13题工程经济 10题材料力学 15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
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上册(刘笙著)课后答案下载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上册(刘笙著)课后答案下载第1章电力系统概述11.1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11.2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1.3发电系统21.3.1发电能源简介21.3.2火力发电31.3.3水力发电61.3.4风力发电91.3.5核能发电101.3.6太阳能发电141.3.7生物质发电171.3.8潮汐发电191.4电能的质量指标201.5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221.6变电站及类型23__小结24习题25第2章电力系统设备262.1汽轮发电机262.2水轮发电机262.3风力发电机272.4输变电设备292.5配电装置322.6高压电器362.6.1断路器362.6.2互感器402.7接地保护44__小结47习题47第3章电气主接线483.1电气主接线概念483.2电气主接线的形式483.2.1概述483.2.2有汇流母线的电气主接线493.2.3无汇流母线的电气主接线543.3主变压器和主接线的选择563.4工厂供电系统主接线573.5建筑配电系统接线593.5.1城网主接线603.5.2农网主接线61__小结62习题62第4章电气二次接线634.1二次接线基本概念634.1.1原理接线图644.1.2安装接线图654.2控制回路674.2.1对控制回路的一般要求684.2.2控制回路的组成684.2.3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操作过程分析70 4.3信号回路724.3.1位置信号724.3.2事故信号724.3.3预告信号724.4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734.4.1变电站自动化的含义734.4.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历程73 4.4.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特点734.4.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功能74 4.4.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75__小结77习题77第5章电力系统的负荷795.1电力系统负荷的分类795.2电力系统负荷曲线805.3电力系统负荷的计算825.4电网损耗的计算885.5用户负荷的计算905.6尖峰电流的计算915.7功率因数的确定与补偿925.8电力系统负荷的特性955.8.1负荷的静特性与动特性955.8.2负荷的综合特性97__小结98习题99第6章电力网络的稳态分析1006.1输电线路的参数计算与等值电路1006.1.1参数计算1006.1.2等值电路1036.2变压器的参数计算与等值电路1046.2.1双绕组电力变压器1046.2.2三绕组电力变压器1066.2.3自耦变压器1096.2.4分裂绕组变压器1106.3电力网络元件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111 6.3.1输电线路1116.3.2变压器1136.4电力网络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1146.4.1无功功率调整1146.4.2中枢点电压管理1176.4.3电力系统调压措施1196.5潮流计算1246.5.1同电压等级开式电力网络1246.5.2多电压等级开式电力网络1266.5.3两端供电电力网络功率分布1276.5.4考虑损耗时两端供电电力网络功率和电压分布128 6.6直流输电简介1296.6.1艰难的发展史1296.6.2独特的功能1306.6.3两端直流输电系统1306.6.4直流输电特点及应用范围1316.6.5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1326.6.6光明的前景133__小结133习题134第7章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1357.1电力网络短路故障概述1357.2标幺值1377.3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网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1417.4有限容量电力网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1467.5电力系统各序网络的建立1547.6不对称短路的计算1587.7电力网短路电流的效应159__小结162习题162第8章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1648.1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1648.1.1继电保护的任务1658.1.2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1658.2继电保护原理1678.3常用保护装置1678.4电流保护1698.4.1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1698.4.2多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174 8.4.3大电流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1768.4.4小电流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1808.5距离保护1838.5.1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1838.5.2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部分1848.5.3影响距离保护正常工作的因素及其防止方法1848.5.4距离保护的整定1918.6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保护1968.6.1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1978.6.2变压器的电流和电压保护2008.6.3变压器的瓦斯保护2038.7电力电容器的保护2058.8线路的自动重合闸2098.8.1自动重合闸的要求和特点2098.8.2单侧电源线路的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2108.8.3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2118.8.4具有同步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自动重合闸2138.8.5自动重合闸动作时限选定原则2148.8.6自动重合闸与继电保护的配合2158.8.7单相自动重合闸2168.8.8综合自动重合闸简介2188.8.9自动重合闸在750kV及以上特高压线路上的应用218 __小结219习题220第9章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2219.1防雷保护2219.1.1雷电的基本知识2219.1.2防雷保护装置2229.1.3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2259.1.4发电厂的防雷保护2299.1.5变电站的防雷保护2319.2绝缘配合2349.3电气装置的接地236__小结237习题238第10章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23910.1电气设备选择遵循的条件23910.2高压电器的选择24010.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高压电气设备240 10.2.2按短路条件校验24110.3低压电器的选择24210.4高压断路器的选择24510.5隔离开关及重合器和分段器的选择24610.6互感器的选择24710.6.1电流互感器的选择24710.6.2电压互感器的选择24910.7限流电抗器的选择24910.8电力系统母线和电缆的选择252 10.8.1母线的选择与校验25210.8.2电缆的选择与校验254__小结255习题256第11章电力工程设计25711.1电气工程绘图基本知识25711.2电气设备图形符号26011.3电力工程CAD介绍26911.3.1软件工程术语26911.3.2系统环境26911.4工厂供电设计示例27311.4.1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273 11.4.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274 11.4.3设计内容及步骤27411.4.4负荷计算及功率补偿27511.4.5变压器的选择27711.4.6短路计算27711.4.7导线、电缆的选择28011.4.8高、低压设备的选择28111.4.9变压器的继电保护28111.4.10变压器的瓦斯保护28311.4.11二次回路操作电源和中央信号装置284 11.4.12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视装置28711.4.13防雷与接地28811.5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290__小结292习题292第12章电力系统运行29312.1有功功率及频率的调整29312.2无功功率及电压的调整29612.3系统运行的稳定性30612.4电网运行的经济性308__小结311习题311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上册(刘笙著):内容简介点击此处下载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上册(刘笙著)课后答案电气工程基础第二版上册(刘笙著):目录电气工程基础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力工程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2006.11第一章电力工程基础一、重点和难点1.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以及核电站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它们在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厂用电率和机组启停速度方面的区别。
2.现代电力系统的概念(了解反映电力系统常用的基本参数);变电所的分类。
3.负荷的分级和供电要求。
★★4.电力系统的质量指标。
★★5.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6.我国交流电力网和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7.电压等级的选择尤其是供电电压的选择。
二、作业1.确定图中(略)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和所有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分析:作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①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指的都是线电压。
因此变压器的变比一般都是线电压和线电压之比,单位kV。
②对于某些电压等级国家规定的其1.05倍的电网额定电压往往取的是整数值,如380×1.05=400V,以后的短路电流计算中常用的35kV和110kV电压等级的平均额定电压分别是37kV和115kV。
③如果同时标出相电压和线电压其形式如:220/380V,即220V为相电压,380V 为线电压。
答案: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10.5kV,即电网额定电压的1.05倍;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为10.5/38.5kV;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为35/6.6kV;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为10/0.4kV;三、课外学习1.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能源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2.查找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详细资料并了解其能量的转换原理以及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生产过程,并了解整个发电厂的组成。
★2.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2.了解现代新型发电形式以及目前的情况和发展前景。
3.了解世界各国电压等级的频率的情况,寻找电压等级确定的规律。
4.查找各级负荷的实例并分析它们的供电情况。
5.查找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概念、指标以及目前各国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情况。
电气入门基础知识书籍
电气入门基础知识是每个电气工程师和电气技术工人必备的基本功。
电气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电气入门基础知识之前,需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是一些电气入门基础知识书籍的参考内容,供大家参考。
1.《电气基础》(王建信等著)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权威的电气基础知识教材,涵盖了电路、电磁场、电机、变压器、发电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对于初学电气的人来说,建议先从本书开始学习,逐步掌握电气基础知识。
2.《电力系统分析》(Grainger & Stevenson著)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书中详细解释了电力系统的构成、运行方式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
3.《电工实用手册》(黑田鉚士著)
本书是一本电气实用技术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电气工程中的各种实用技巧和方法。
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建模、电工计算、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仅适合电气工程师,也适合电气技术工人学习。
4.《电气控制技术》(陈景秋等著)
本书主要讲述了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书中详细介绍了电控开关、接触器、继电器、PLC等电气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电气技术工人来说都非常实用。
除了上述四本书籍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电气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例如《电路基础与分析》、《变压器与电机基础》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书籍学习。
总之,只有掌握了电气入门基础知识,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电气技术。
《电气工程基础(上)》读书笔记第一章概论一、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次能源: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能源,如:电能等。
电力工业:把一次能源转换成供人们直接使用的电能产业。
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民经济每增长1%,电力工业要相应增长1.3%~1.5%才能为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的快速发展提供足够动力。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划分相关概念:电力网:由各类降压变电所、输电线路和升压变电所组成的电能传输和分配的网络。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电力网和负荷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动力系统:由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发电机、升压变电所、输电线路、降压变电所和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
三,发电厂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的工厂。
按所用能源将发电厂划分如下几类:⑴火力发电厂⑵水力发电厂⑶核电厂⑷风力发电厂⑸地热发电厂⑹潮汐发电厂⑺太阳能发电厂四,电力网电力网作用:输送、控制和分配电能。
⑴电力网电压等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等级:3、6、10、20、35、63、110、220、330、500、750和1000kV,均指三相交流系统的线电压。
高压输电的原因:当输送的功率一定时,线路的电压越高,线路中通过的电流就越小,所用的导线截面积就可以减小,用于导线的投资就减少,而且线路中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就会相应降低。
⑵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①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网的额定电压要一致。
为使电气设备有良好的运行性能,国家标准规定各级电网电压在用户出的电压偏差不能超过±5%.②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由于发电机总是在线路的首端,所以它的额定电压应比电网额定电压高5%,用于补偿电网 的电压损失。
③变压器的额定电压a 、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但是,当变压器一次绕组直接与发电机的出线端相连时,其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
发电厂与变电站设备课程设计题目3: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xx姓名:xx学号:xxxx日期:2014年12月28日目录1 设计任务解析 (1)1.1原始资料 (1)1.1.1设计任务 (1)1.1.2设计成品 (2)1.2 负荷解析与计算 (2)1.2.1负荷解析 (2)1.2.2负荷计算 (3)1.3主接线方案解析与选择 (4)1.3.2主接线方案一 (4)1.3.3主接线方案二 (4)1.3.3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4)1.4变压器的选择 (5)1.4.1绕组的选择 (5)1.4.2容量的选择 (5)2 短路电流计算 (6)2.1基准值的设定 (6)2.2系统的等效网络图 (6)2.2.1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6)2.3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6)2.3.1 d1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6)2.3.2 d2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7)2.3.3 d3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7)2.3.4 d4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8)2.3.5 d5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8)2.3.6 d6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8)2.3.7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汇总 (9)3 电气主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9)3.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9)3.1.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9)3.1.2 高压断路器的校验 (10)3.2 高压隔走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11)3.2.1 高压隔走开关的选择 (11)3.2.2 高压隔走开关的校验 (11)3.3 110kv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11)3.3.1 110kv母线的选择 (12)3.3.2 110kv母线的校验 (12)3.3.2 35kv和10kv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12)4 电气设备工程概算 (13)5 参照文件1设计任务解析1.1原始资料1)电力系统接线简图:2)系统情况:待设计变电所于系统联系的110kv单回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均不大于80MW。
3)负荷情况:35kV负荷数据见下表名称P max (KW) φcos 线长(km)回路数供电方式变电所A 10000 0.9 40 1 架空线路变电所B 10000 0.9 40 1 架空线路钢铁厂2000 0.8 15 2 架空线路化肥厂5000 0.8 20 1 架空线路机器厂6000 0.85 10 1 架空线路合计33000t max10kV负荷数据见下表名称P max (KW) φcos 线长(km)回路数供电方式配电站甲2000 0.85 10 1 电缆配电站乙3000 0.85 9 1 电缆配电站丙2000 0.8 8 1 电缆水厂2000 0.8 6 1 电缆t max110kV负荷同时率为0.8 ,负荷年增添率5%1、环境条件地区年最高温度40℃,年最低温度-14℃,年平均气温 17℃,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1℃,海拔 34.6m ,年平均气压 760mmHg。
《电力工程基础》自学指导书说明:⑴使用教材:《电能系统基础》单渊达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⑵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电气专业类学生对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网及电能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学会电能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理论及从事该领域的生产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⑶计划学时数:自学90学时,面授30学时,各章自学学时分配见自学周历表。
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实际自学时数应是表中计划自学时数的2-4倍。
书后附习题供选做寄交。
第一章电能系统概论重点了解电能生产过程,电力负荷的性质与分类,日负荷曲线、年持续负荷曲线、负荷曲线的特性系数。
电压等级划分,我国电压等级的划分标准、三相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
电力输电线路的种类,架空输电线路结构,电缆线路结构。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系统简述、电气主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电能系统的连接图,高压输电网及配电网络的接线方式,电能系统的运行特点与基本要求。
发电厂变电所运行监视与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监视与控制,电力系统的故障与继电保护。
第二章电力系统元件及其参数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学习电力系统数学模型:三相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与电纳、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变压器非标准变比的等值电路,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自耦变压器的等值电路。
同步发电机稳态运行的基本方程式,等值电路及参数,同步发电机定子回路突然短路的瞬变过程,同步发电机暂态参数,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
负荷特性,不同特性负荷的数学模型。
多级电压电力系统标么值,电力系统元件标么值的计算,全系统标么值计算电路的形成。
第三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要求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内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简单输电系统中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传送,电压降与电压调整、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
电力网的等值电路,电力网的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节点阻抗矩阵、电力网的简化方法。
电气工程基础
(FundamentsofE1ectricPowerEngineering)
总学时:40 理论40实验(上机、实习等)
学分:2.5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类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包括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网的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短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一次和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稳定、远距离输电技术、配电网自动化,并附有电气设计和设备选型技术参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能生产、输、供配电的电气工种基础,具有一般电力工种设计、建设、运行的知识。
先修课程:《电机与电机拖动》、《电路分析基础》。
适用专业:自动化
教材:
刘涤尘.《电气工程基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o
教学叁考书:
[1]熊信银.《电力系统工程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