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_刘涤尘_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
- 格式:pdf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145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谢树艺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二、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3. 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
五、材料力学1. 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六、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1. 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结构化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1.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号:EELC3016学时:48 学分: 3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先修课程:数学,电路,电机学等。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王锡凡主编,“电力工程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刘涤尘主编,“电气工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刘笙主编,“电气工程基础”(上、下册) 科学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电气工程概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院级基础课,课程内容涉及电气工程学院各专业基础知识。
目的在于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概况,对电气工程中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电气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基础,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基础,高、低压开关电器基本理论,电气主设备及主接线,高电压绝缘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过电压,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有全面的了解,用全局的观点去认识、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相关领域及相互关系。
3.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基本知识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4.了解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及电气工程领域的新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电气技术的发展及电力系统的构成1.电气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近代电力系统的发展。
3.国内电力系统简介。
4.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1.电力线路、变压器参数、输电线路的方程及等值电路。
2.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电力系统运行调整。
第三章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1.无限大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计算。
2.三相短路电流实用计算。
3.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简介。
第四章开关电器及电气主接线1.开关电器原理与用途。
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基本构成形式如何?1-2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3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1-4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1-5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1-6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1-7 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有哪些?1-8 根据发电厂使用一次能源的不同,发电厂主要有哪几种型式?1-9 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类别有哪些?1-10 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各有什么特点?1-11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比较有什么特点?1-12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
1-13 为什么要规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主要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14 试述我国电压等级的配置情况。
1-15 电力系统各个元件(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16 某一60kV电力线路长为100km,每相导线对地电容为0.005 F/km,当电力线路末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试求接地电容电流值(60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17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是怎样规定的?电力系统各类元件的额定电压与电力网的额定电压有什么关系?1-18 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的分接头是怎样规定的?变压器的额定变化与实际变化有什么区别?1-19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电力系统运行有哪些基本要求?1-20 根据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电力系统负荷可以分为那几个等级?各级负荷有何特点?1-21 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是什么?1-22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较,有什么特点?1-23 电力系统的结构有何特点?比较有备用和无备用接线形式的主要区别?1-24 我国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25 电能质量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各有怎样的要求?1-26 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27 电力网的接线方式中,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各有什么特点? 1-28 什么是开式网络?什么是闭式网络?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29 你知道各种电压等级单回架空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的适宜范围吗?1-30 电力系统的部分接线示于题图1-30,各电压级的额定电压及功率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代码:0801758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开课学期:每学年上、下学期授课对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学分:5 课程负责人:刘涤尘课程简介:(1)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熟悉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高电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概念、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各种过电压的形成及其限制措施;建立二次系统的概念,看懂二次接线图,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力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
(2)主要教学内容: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与模型;简单电力系统稳定的基本物理概念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远距离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与电压分布;发电厂、变电所常用的控制与信号系统;电力系统常用的三种主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配电网自动化的构成及功能”。
掌握“电力系统主设备元件的物理特性及等值电路;标幺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各种操作过电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同步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和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等电力系统常用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
重点掌握“电力系统经典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对称和简单不对称故障的物理过程分析和计算方法;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的雷害过程及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以及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3)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开展教学方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和优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使用多媒体,但不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将教学实验逐步由基础性实验转化为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将课程认知实习多样化,让学生按实习大纲到水、火力发电厂,电力调度所、电力设计院和企业进行实习,克服原来单一场所的实习模式。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汪兴强张毅王磊毕锐编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1年5月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总体要求:根据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参加设计指导课,独立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完成后上交给指导教师。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力系统中主接线设计、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设计等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主要参考书:《发电厂电气部分》第四版,熊信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电气工程基础》,刘涤尘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工厂供电》第5版,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电力系统分析》,何仰赞、温增银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1996年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一、原始资料1、由于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将某大型水电站的电能送往某市区而拟建一变电所。
2、水电站以220kV电压把电能送往该变电所,该变电所的容量按规定240MV A考虑,cosφ=0.8,电能主要送往110kV电网。
3、该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
220kV进出线4回(两回出线两回入线),每回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为250MVA。
110kV出线8回,每回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为120MVA。
10kV出线20回。
4、变电所位于10kV的负荷中心,10kV供电对象为石油及轻纺工业,各回路负荷大小不等,但最大一回负荷不超过5000kW。
5、主变压器各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220kV侧和110kV侧取5000小时;10kV侧取4500小时。
6、系统电抗(以100MV A为基准):220kV系统为0.064,110kV系统为0.51,水电站为0.132二、设计任务1、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和本变电所的性质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拟定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2、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课程名称:电路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类(强电、弱电)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材:《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电路分析基础》周宝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2、《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高教出版社1993年3、《电路基础》王定中等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电路及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简单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模拟集成电路基础》(第二版)冯民昌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
2、《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张凤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数字电子电路及实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与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基本逻辑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和器件构成简单数字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数字逻辑与系统》侯建军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2、《模拟电路实验》自编讲义3、《数字电路实验》自编讲义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简介:电力电子技术又称为电力电子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的变换。
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教材第一篇: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参考教材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教材一、注册电气工程师公共基础1、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室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3、普通化学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刘国璞编.大学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4、理论力学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1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 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2 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5、材料力学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水利学教研室.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7、计算机应用基础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潭浩强,田淑清编.FORTRAN77结构化程序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8、电工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罗守信主编.电工学(Ⅰ,Ⅱ).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下册).第三版(电学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99、工程经济傅家骥,全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 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二、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1、电路与电磁场邱关源主编.电路(上,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模拟电子技术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数字电子技术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电气工程基础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 汪国良.电机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解光润.电力系统过电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文远芳,高电压技术.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尚振球.高压电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8 范锡普.发电厂(电器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第二篇: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基础考试供配电基础上午段:高等数学 24题流体力学 12题普通物理 12题计算机应用基础 10题普通化学 12题电工电子技术 12题理论力学 13题工程经济 10题材料力学 15题合计120题,每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