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资源调查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2.18 KB
- 文档页数:6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2012)一、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北京境内由西向东共分布有5大水系,分别是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河蓟运河水系。
除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外,其他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区。
为了支撑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北京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务建设。
先后建设了88座水库,300余座大中型闸坝,30多座大中型自来水厂,30多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历了30多年长期、快速的发展时期。
跨入新世纪以来,更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以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标志,北京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京的水资源就处于长期入不敷出的状态: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连续干旱更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为保障城乡用水需求,我们不得不大量动用水库蓄水和超采地下水,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代价。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务部门积极应对持续干旱,努力挖掘水资源潜力,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年均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由于自然禀赋不足、连年干旱和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
以下四方面来看北京的水资源状况:(一)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首先,从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分析。
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降水特点:年内6月-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的几场暴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积水。
降水年际间丰枯交替,连丰、连枯时有发生。
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近4倍。
水资源:根据最新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年-2000年),全市降水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5.6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亿立方米)。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情况调查分析1、问题:北京市水资源供需情况现状是怎样的?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2、收集数据:北京市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95mm,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7.72亿m³,地下水资源25.59亿m³,扣除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2亿m³,当地自产天然水资源总量为37.39亿m³。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是世界人均的1/30。
2000年北京市地表用水13.25亿m³,地下水27.15亿m³,总用水量40.40亿m³。
其中农业用水量16.49亿m³,占水资源总量的40.8%;工业用水10.52亿m³,占总用水量的26.0%;生活用水13.39亿m³;占总用水量的33.14%。
3、选择方法:选择综合平衡法4、计算WA=(SW+IW-EW) η+UW+RW(7)WCA=IWC+GWC+LWC+TWC+EWC(8)γ=WA/WCA(9)WSPVA=WCA/SPVA(10)其中:WA为水资源可供应总量;SW为多年平均资产水资源量;IW为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EW为多年平均出境水资源总量;η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UW为应急供水量;RW为再生水回用量;WCA 为水资源需求总量;WC为旅游业需水量;EWC为环境需水量;γ为水资源供求比;WSPVA为万元社会总产值用水量。
5、分析需水预测包括农业需水;工业需水;生活需水;旅游业需水和环境需水。
农业需水包括灌溉用水及牲畜饮水。
工业需水是指工业各行业用于净化、洗涤、加工、制造、冷却等方面的水。
生活需水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日常生活用水、住宅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城建用水等。
旅游业需水量是指游客在北京期间所需的水资源量。
环境需水主要指河湖环境用水。
北京市水资源可供应总量预测情景一情景二亿/m³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及利用效率预测表情景一情景二。
北京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压力实证分析概述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大城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市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本文将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水资源压力的定量分析。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北京市的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年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是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最少的城市之一。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7.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16.6亿立方米,总量有限。
水资源利用北京市的水资源主要供应于地下水和引水工程。
地下水主要利用于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而引水工程则主要是调水南水北调工程。
此外,北京市还大力节约使用水资源,推广水资源回用。
水资源供需矛盾由于北京市的人口增长快速和工业发展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北京市面临着水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北京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水资源压力实证分析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北京市经济保持着高速发展,GDP不断增长。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对水资源的更多需求,例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生活用水等,导致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加。
水资源污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市的水资源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排放增加,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使得水资源净化成本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数量。
水资源利用效率北京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虽然政府大力倡导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回用等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浪费和低效的现象。
比如,农业灌溉中存在着浪费严重的情况,城市生活用水中的浪费也较为常见。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北京市的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压力将继续加大。
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必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水资源污染,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加强水资源管理。
结论北京市的水资源现状较为严峻,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回用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北京市水资源(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
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2.北京的水资源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
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
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
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47.6亿立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3.北京的地下水源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
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
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4.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
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北京缺水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缺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众多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球人口密集的城市之一,北京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北京的缺水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缺水现状水资源供给紧张目前,北京的主要水源是由南水北调工程引入的外部水源。
然而,受到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这一供给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北京周边的自然水源有限,不足以满足该市庞大的人口需求。
地下水资源过度采集由于地下水资源对北京的供水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北京一直依赖于地下水抽取。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质量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的加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在北京市,城乡供水差距较大。
城区供水相对较稳定,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长期的不足。
此外,一些部门和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未能合理利用和管理。
影响因素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北京的降雨量和水源的可用性受到影响。
研究表明,北京的降雨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降雨变得更为集中,可能导致干旱和水灾的风险同时增加。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用水需求的增加。
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很多地表水被覆盖,影响了水资源的补给。
另外,城市排水系统未能有效处理废水,导致水资源被浪费。
水资源管理不善北京的水资源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使得部分企业和个人乱排污水,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应对策略多元化水资源供应为了解决北京的缺水问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水资源供应策略。
除了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开启更多的水源引入通道,例如卫星云水系或地下水回灌等。
此外,可以增加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的灵活性,确保可持续供水。
加强水资源节约和管理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是缓解北京缺水问题的关键。
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制定和实施,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一、北京市水资源(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
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2.北京的水资源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
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
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
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47.6亿立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3.北京的地下水源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
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
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4.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
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密云水库是一座特大型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库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相应水面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北京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压力实证分析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和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受到水资源压力的困扰。
本文将对北京水资源的现状及水资源压力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
北京位于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上相对干旱,水资源大多依赖于外部调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北京总用水量约为33亿立方米,平均用水量约为320立方米/人。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人均水资源应当在1000立方米以上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的水资源供应存在较大的问题。
其次,我们来分析北京水资源面临的压力。
首先是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由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100万。
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冲击加大。
其次是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加剧。
随着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工业用水量呈上升趋势。
同时,农业用水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城市周边的蔬菜基地等农业用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再者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气候变化使得降水不均,干旱情况增加,北京的水资源供应更加紧张。
针对以上问题,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水资源压力。
首先是加大水资源调配和水源开发力度。
北京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等,引水来解决本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加强节水意识和节水措施的推广。
北京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提高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节水意识,并推广应用水-saving技术和设备,以减少用水量。
再者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分配。
北京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实行差别水价政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综上所述,北京的水资源现状面临较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加剧了水资源压力。
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如加大水源开发力度、强化节水意识和推广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合理分配等。
然而,北京的水资源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仍需进一步努力来更好地保障城市的水资源供应。
【数模资料】北京市水资源状况分析摘要: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同时北京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成为北京市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水资源;缺水;节水。
Abstract:Beijing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 our country,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t the same time ,while Beijing is also a city of severe water shortage, Water become an important obstacle of Beijing's development, I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s based on the numbers of Beijing.Key words: Beijing; water resource; water shortage ; water saving.前言:水资源危机是继石油危机以后,在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水资源问题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等原因, 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分析2009年北京市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1],比2008年降水量638mm少30%[2],比2007年降水量499mm少51mm[3],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23%,是一个典型的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42%。
论文题目: 农村水资源问题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
学 号:************
班 级:文法学院社工2班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6年5月24日
(一)计划书
实习课题:北京市农村地区水资源问题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走访当地居民,访问当地水利及环境部门。
之后,通过对比的方法,调查城区内污染河流
的治理,简要说明治理过程,并提出建议。
实习计划:1·应用一天时间安排行程,设计行动路线,搜集文本资料,必要时制作调查问卷。
2·用四天时间分别调查两地河流沿岸的卫生
状况,观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以及沿岸居民的
用水状况。
3·整理资料,完成实习论文
4·完成汇报,必要时对问题做出解答
内容简述:
水源对人类是必要而宝贵的,但在北京,水资源有限,且大量的河流存在污染,有些已经失去生机,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地区,大量生活垃圾被人为排放进河流中,不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对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作为北京农学院的学生,本应就该对自然环境有更多地关注,何况是作为社工系的学生,自然应对关注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故从农村生态问题中的水资源文体为切入点,完成这次小学期调研。
(二)基础背景:
北京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1988—2007年20年间,北京水资源总体亏损3214000000平方米,多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07年地下水位已到21.6米,同时西北部山区水资源相对较少,东南部较多,虽然平原地区开采地下水严重超标,但山区水资源有限,不宜进一步开发。
北京地区无一富水乡镇,而严重缺水乡镇有84个绝大部分乡镇都到了缺水的地步,同时以山区为代表的乡镇超采现象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对水资源的收费也参差不齐,虽然北京市内有明确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价格,但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地下水井中的水资源没有特别明确的收费标准,多为集体所有,村镇级政府进行管理,定价十分随意。
这也使得一些定价较低或免费供水的地区出现了一定量的浪费行为。
近年北京农村地区水质有一定改善,大量对周围水质有些影响的工场都已搬迁到较远的省市,污水的排放行为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整治,中水的处理系统也日益完善。
但受制于资金、基础设施等原因,水污染防治问题依旧存在,全市10个郊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仅48%,大部分村庄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光地表水,地下水也污染严重,牲畜养殖的污染比重最大。
下面是我调查得出的数据。
(三)调查情况:
1.大峪沟村:居民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饮用水大多是桶装水,村民表示,井水的污染问题并不严重,但水质并不好,水碱很多,喝水还是桶装水好,村民表示以前山泉水水质最好,但并没有抱怨现在的水质,因为该村井水免费供应,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户,比较方便,村名也没有抱怨,该村总体水资源状况较好。
2.西辛峰村:该村以井水供应为主,每吨水收费2元,根据村民反应,该村水污染主要是供水管道老化,泥沙多,水碱多,且该村自供水,没有通自来水,却收水费,村民并不满意,水资源收费不透明,且有人为干预的迹象,目前村民饮水多为桶装水,井水多为生活用水。
3.燕子口村:该地临近十三陵水库,本以为会有河流资源,但百般寻找只找到了一条干枯的河床,可见北京地区水资源近年的流失程度,河流已经消失,污染更无从谈起。
居民使用镇政府调给的自来水,与城市自来水并无不同。
4.七里渠南村:该村位于学校附近,现在处于拆迁状态,附近有一条小河,生活废水长期排放使该流域的水质受到极其严重的污染,该地区居住成分复杂,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私人旅店等,再加上当地拆迁,是大量建筑废料被倾斜于河内,每到夏天,蚊虫滋生,对附近的环境卫生极为不利,河边有回龙观水务局设立的禁止倾倒垃圾的标示,但并没有实质上的效果,调查了解到,当地居民曾
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该问题,但均以拆迁安置为由被应付。
这着实让人感到无奈。
(四)结论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确实并不富裕,居民的水资源能够保证,主要是因为地方的保护和调配,但过度开采地下水也是严重的问题。
同时,各村对水资源的开采没有统一规定,没有明确的收费指标,管理松散,对河流、地下水的保护力度也不够,这都是目前北京市所面临的水资源难题。
我有以下建议,首先国家应加大支持和管理力度,投资水利、供水设施,同时统一开采地下水,并做到统一调配。
其次细化水资源的收费标准,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双重标准,规定限额,超额累计收费,同时同名收费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最后要做好节水的宣传工作,宣传节水爱水,拒绝浪费。
目前河流污染主要是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城乡结合地区,水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加大惩罚力度,而是提高人口素质,水资源部门有相关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中国作为一个水资源并不算丰富的国家,并没有浪费这种珍贵资源的条件,而生活在首都的我们,则更要意识到我们是靠这优惠的政策和政府不计成本的巨大工程才使我们有足够的、廉价的水资源,以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希
望北京的水资源问题不再困扰乡村及城市的居民,实现山清水秀的首都形象
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