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乌梅丸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
乌梅丸的组成包括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具有温脏安蛔、调和阴阳的功效。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乌梅丸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情反复,难以根治。
临床研究发现,乌梅丸能够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此外,对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乌梅丸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妇科疾病中,乌梅丸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月经失调、肥胖、多毛等症状。
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以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卵巢的正常功能,调整月经周期。
同时,在治疗痛经、带下病等方面,乌梅丸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乌梅丸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多属于“消渴”范畴。
乌梅丸能够滋阴清热、温阳补虚,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阴阳失调、寒热错杂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特别是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乌梅丸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减轻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乌梅丸对抑郁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抑郁症患者常存在肝气郁结、阳气不足等问题。
乌梅丸能够疏肝解郁,温补阳气,调整患者的情志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顽固性头痛、失眠等病症,乌梅丸也能发挥一定的疗效。
在皮肤科疾病中,乌梅丸可用于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病因复杂,常反复发作。
乌梅丸能够调和营卫,祛风止痒,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风团等症状。
当然,乌梅丸的临床应用并非局限于上述疾病,其在其他病症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和拓展。
但在使用乌梅丸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用药。
同时,对于乌梅丸的作用机制,现代医学也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 - 百度百科乌梅丸的概述乌梅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由乌梅为主要原料经精制而成。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被赋予了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1.润肺止咳–乌梅丸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乌梅丸可促进气道的扩张,增加肺活量,缓解呼吸道症状。
2.止泻–乌梅丸具有收敛肠道的作用,可用于腹泻、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乌梅丸还能够改善腹痛和腹胀等不适症状。
3.消食胃脘–乌梅丸可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乌梅丸还能够缓解胃胀、食欲不振等胃肠道问题。
4.止吐–乌梅丸有止吐作用,可用于晕车、晕船等导致的恶心和呕吐症状的缓解。
–乌梅丸还能够减轻孕妇晨吐的不适感。
适用人群乌梅丸适用于以下人群:•咳嗽痰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腹泻、消化不良、胃痛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晕车、晕船和孕妇等容易呕吐的人群;•食欲不振、气滞胃脘等胃肠道问题的人群。
用法用量乌梅丸的用法用量如下:•咳嗽痰多: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腹泻、消化不良: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晕车、晕船:口服,每次4粒,事先30分钟服用;•晨吐: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食欲不振:口服,每次4粒,每日2次。
注意事项:•乌梅丸不宜与中西药物同服,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病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禁忌乌梅丸在以下情况下禁用:•过敏体质者;•患有明显肾脏功能不全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重症神经衰弱患者;•已知对乌梅或其他成分过敏者。
不良反应乌梅丸在正确使用下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偶尔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如恶心、腹痛、腹泻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或过敏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乌梅丸的相关研究乌梅丸作为传统中药制剂,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其一定的药理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乌梅丸的抗氧化性质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乌梅丸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乌梅丸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等。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与功效1. 乌梅丸的概述乌梅丸是一种中药丸剂,主要由乌梅为主要原料制成。
经过科学配伍和炮制而成,乌梅丸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治疗各种疾病,并具有较好的疗效。
以下是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与功效。
2. 乌梅丸的主要功效•健脾开胃:乌梅丸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
•止血生肌:乌梅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对伤口具有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适用于外伤出血、溃烂等皮肤病变。
•化痰止咳:乌梅丸对化痰止咳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咳嗽痰多、痰黏稠等症状,适用于咳嗽痰多、气滞痰饮等肺脏疾病。
•润肠通便:乌梅丸可以润肠通便,缓解便秘,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除体内积聚的废物和毒素。
•凉血解毒:乌梅丸可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疮疖肿毒、咽喉肿痛等。
3. 乌梅丸的适应症乌梅丸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消化不良:乌梅丸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缓解胃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外伤出血:乌梅丸具有止血作用,适用于各种外伤引起的出血,如刀伤、擦伤等。
•咳嗽痰多:乌梅丸对于改善咳嗽痰多、痰黏稠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便秘:乌梅丸可以润肠通便,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热毒症状:乌梅丸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对于热毒引起的症状,如疮疖肿毒、咽喉肿痛等有一定疗效。
4. 乌梅丸的用法和注意事项4.1 用法口服,每次3-5丸,每日2-3次。
4.2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乌梅丸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不要超过剂量。
5. 乌梅丸的副作用乌梅丸一般情况下副作用较少,但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
6. 结语乌梅丸作为一种中药丸剂,具有健脾开胃、止血生肌、化痰止咳、润肠通便、凉血解毒等功效。
28、厥阴病基础方:乌梅丸厥阴病基础方:乌梅丸乌梅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它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乌梅丸主要由君臣佐使药物组成,药性归经药味各不相同,其功能作用和主治病症也因此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详细阐述乌梅丸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及其作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乌梅丸方剂的组成。
乌梅丸的君药是乌梅,它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作用。
乌梅的酸涩性能够收敛肠道,起到止泻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凝血止血,对于一些出血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乌梅丸的臣药是黄连,它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黄连寒凉性能,可以清热燥湿,对于一些湿热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乌梅丸的佐药是薄荷和大黄,薄荷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宣肺的作用,而大黄则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功效。
根据药性归经药味,乌梅丸方剂在功能作用和主治病症方面有所不同。
乌梅的涩肠止泻作用,使得乌梅丸在治疗脾虚泄泻等病症时有良好的效果。
黄连的清热燥湿作用,使得乌梅丸在治疗湿热病症如痢疾等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薄荷的疏风解表作用,使得乌梅丸在治疗风寒感冒等病症时有一定的疗效。
大黄的泻下通便作用,使得乌梅丸在治疗便秘等病症时有显著的效果。
乌梅丸方剂的重要性在于其中的君臣佐使药的合理配伍。
君臣佐使药的配伍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们之间相互协同,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君药乌梅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而臣药黄连则能够清热燥湿,佐药薄荷和大黄则能够辅助乌梅和黄连的功效。
这种配伍方式使得乌梅丸方剂在治疗相关病症时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结来说,乌梅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君臣佐使药物的合理配伍使得其具有涩肠止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等多种功能作用。
乌梅丸在治疗脾虚泄泻、湿热病症、风寒感冒、便秘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君臣佐使药的配伍对于中药方剂的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配伍可以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
因此,研究和理解中药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重要性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乌梅丸之临床适应证探析
乌梅丸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渴、消食化积的功效。
在中医
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临床适应证的角度探析乌梅丸在中医临床中的作用。
1. 消化系统疾病
乌梅丸具有降火解毒、润燥化积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热毒积滞、消化不
良等疾病。
乌梅丸可作为中成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同时也可在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疾病中应用。
2. 心脑血管疾病
乌梅丸具有降血压、镇静安神、降脂减肥等作用,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
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乌梅丸还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
乌梅丸具有润燥化痰、祛风散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乌梅丸可在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
4. 免疫系统疾病
乌梅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炎抑菌、抗肿瘤等作用,适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
乌梅丸可在肝炎、结核病、感染性疾病等中应用。
5. 神经系统疾病
乌梅丸具有镇静抗惊厥、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乌梅丸可在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等疾病中应用。
综上所述,乌梅丸在中医临床中的临床适应证较为广泛,可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
但乌梅丸并非适合所有人,仍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出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成药》。
2.出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军区医学中心:《临床中医药学》。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与作用及禁忌功能主治乌梅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功能主治包括: - 调整肠胃功能:乌梅丸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并能缓解消化不良、胃胀、胃酸过多等症状。
- 改善便秘:乌梅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有效缓解便秘问题。
- 护肝解毒:乌梅丸中的乌梅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肝脏解毒,改善肝功能。
- 净化血液:乌梅丸中的乌梅具有祛暑解毒作用,可以清热解毒,净化血液。
- 调节血糖:乌梅丸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禁忌乌梅丸虽然具有多种功效,但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包括: -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禁用:乌梅丸中的成分可能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些人群应禁止使用。
- 腹泻者不宜服用:乌梅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在腹泻症状明显的情况下,应暂停使用。
- 慎用于体质虚寒者:乌梅丸属于寒凉性质的药物,体质虚寒者慎用或遵医嘱使用。
- 对乌梅过敏者禁用:对乌梅过敏的人群应禁止使用乌梅丸。
在使用乌梅丸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遵循使用说明。
乌梅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但请记住,不同的人身体状况会有所差异,药物使用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在使用乌梅丸期间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请勿擅自更改剂量或频率,并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以上是对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作用以及禁忌的介绍,请在使用乌梅丸之前注意相关事项。
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以确保使用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缓解风湿痛乌梅丸风湿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缓解风湿痛的药物,但其中一种备受推崇的中药——乌梅丸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乌梅丸的相关信息,包括其药材组成、作用原理以及临床应用等。
一、乌梅丸的药材组成乌梅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由乌梅、丁香、葛根等多味中药材组成。
其中,乌梅是该丸剂的主要成分,它具有散寒止痛、滋润肠道、改善血液循环等功效。
丁香则有祛风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可以加强乌梅的作用。
葛根则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作用,有效缓解风湿痛症状。
二、乌梅丸的作用原理乌梅丸的主要作用原理是通过中药成分的相互作用,达到缓解风湿痛的效果。
乌梅可以暖肾散寒、活血化瘀,改善身体的微循环。
丁香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痛引起的关节疼痛。
葛根则可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减轻病痛。
三、乌梅丸的临床应用乌梅丸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缓解风湿痛症状。
它可以减轻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乌梅丸的用法和剂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3-6克,一日2-3次。
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
乌梅丸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仍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在使用乌梅丸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四、乌梅丸的潜在风险和副作用虽然乌梅丸在缓解风湿痛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但使用中仍需注意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乌梅丸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消化系统不适或其他不正常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乌梅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缓解风湿痛的作用。
它通过提高血液循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多种途径,减轻疼痛和不适症状。
在使用乌梅丸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地缓解风湿痛。
然而,乌梅丸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由乌梅和其他草药组成。
乌梅丸有以下几个主要功效与作用:
1. 健脾开胃:乌梅丸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脾胃功能不佳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胀等。
同时,它还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2. 止泻固肠:乌梅丸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减少腹泻次数和粘液排泄量,改善腹泻症状。
它还可以缓解腹痛和腹胀,并促进肠道健康。
3. 润肺止咳:乌梅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并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它可以舒缓咳嗽、痰多和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
4. 清热解毒:乌梅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发热、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
同时,乌梅丸还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
总之,乌梅丸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制剂,具有健脾开胃、止泻固肠、润肺止咳和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一些脾胃功能不佳、腹泻、咳嗽和发热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但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
乌梅丸配方导语: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它以乌梅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炮制和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了乌梅丸。
乌梅丸凭借其独特的药效和口感,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乌梅丸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一、原料准备制作乌梅丸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 乌梅:乌梅是乌梅丸的核心原料,一般采用新鲜的乌梅子。
2. 冰糖:冰糖是乌梅丸的糖分来源,能够提高其口感。
3. 盐:盐能够增加乌梅丸的口味和保持其质量。
4. 草木樨:草木樨是一种中药辅料,能够增加乌梅丸的香味。
二、制作方法1. 乌梅的炮制:将新鲜乌梅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晾干。
接下来,将乌梅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翻炒均匀,使乌梅变软。
然后将炮制好的乌梅晾干备用。
2. 制作草木樨糖:先将草木樨置于火上烘烤,释放出香味。
然后将草木樨和适量的冰糖放入锅中,小火煮化。
待冰糖完全熔化后,取出草木樨,将制作好的草木樨糖略微晾凉备用。
3. 乌梅丸的制作:将炮制好的乌梅放入研磨器中研磨成粉。
然后将乌梅粉和草木樨糖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最后,将混合好的乌梅和草木樨糖搓成小丸子,即可得到乌梅丸。
三、注意事项1. 乌梅丸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工具,以免造成污染。
2. 制作乌梅丸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添加适量的香料,如陈皮粉、甘草粉等,增加其口感特点。
3. 在保存乌梅丸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乌梅丸的质量和口感。
四、功效与禁忌乌梅丸以乌梅为主要原料,具有消食、化痰、润肠通便等功效。
常食用乌梅丸可以帮助消化、改善便秘,并且对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是对于肠胃虚弱、胃酸过多的人群,以及孕妇和婴儿,应禁止食用乌梅丸。
结语:乌梅丸是一种具有独特药效和口感的中药制剂,通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搭配配方,使乌梅具有更好的药效。
制作乌梅丸需要准备乌梅、冰糖、盐和草木樨等原料,并且需要注意卫生和保存条件。
乌梅丸具有消食、化痰、润肠通便等功效,但对于特定人群需要禁忌食用。
乌梅丸标准配方
乌梅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健脾开胃、涩肠止泻的功效。
以下是乌梅丸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
1. 乌梅,500克。
2. 甘草,100克。
3. 炙甘草,100克。
4. 蜂蜜,适量。
二、制作方法:
1. 将乌梅洗净晒干,研细为细末;
2. 将甘草和炙甘草研细为细末;
3. 将乌梅末、甘草末和炙甘草末混合均匀;
4. 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成丸。
三、注意事项:
1. 制作乌梅丸时,应选择质量上乘的乌梅,并确保干燥无虫;
2. 甘草和炙甘草应研细为细末,以便与乌梅充分混合;
3. 加入蜂蜜时,应适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药效。
四、药效功效:
乌梅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等症状,具有健脾开胃、涩肠
止泻的功效。
常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泄泻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有一定的疗效。
五、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10-15克,分2-3次温开水送服。
六、保存方法:
制作好的乌梅丸应放置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潮湿,以免影响药效。
七、注意事项:
1. 乌梅丸不宜与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
2. 孕妇、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就是乌梅丸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呢1. 乌梅丸的简介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它以乌梅为主要原料制成。
乌梅是指将鲜梅或青梅晒干而成的梅子,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
乌梅丸作为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2. 乌梅丸的功能•温中散寒:乌梅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寒凉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涩肠止泻:乌梅丸有收敛涩肠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大便稀溏、脱肛等症状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止咳化痰:乌梅丸中的乌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和有机酸,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对于慢性咳嗽、痰多、喉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消食化积:乌梅丸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胀胃闷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润肺止渴:乌梅丸中的乌梅具有润肺止渴的作用,适用于口干咽痛、咳嗽痰黄等症状。
3. 乌梅丸的主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脾胃虚弱引起的大便稀溏、脱肛等肠道症状。
•慢性咳嗽、嗓子疼痛、痰多等呼吸系统症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胃闷等相关消化系统症状。
•口干咽痛、咳嗽痰黄等呼吸系统症状。
4. 乌梅丸的用法和用量•成人一次服用3-4粒,一日2-3次。
•儿童酌情减量,可服用0.5-2粒,一日2-3次。
•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最好配合温水服用。
5. 注意事项•对乌梅过敏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幼儿、小孩、体虚者及病情较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服用乌梅丸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
•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如遇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结语乌梅丸是一种具有温中散寒、涩肠止泻、止咳化痰、消食化积、润肺止渴等多种功能的传统中药制剂。
主要用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一些常见症状的改善。
在使用乌梅丸时,应遵循医嘱,注意用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乌梅丸。
乌梅丸的配方揭秘:传统中药方剂的研究与应用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其配方和制作方法在中医界有着悠久的历史。
乌梅丸的主要成分是乌梅,辅以其他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功效。
本文将对乌梅丸的配方进行揭秘,探讨其研究与应用。
一、乌梅丸的配方揭秘乌梅丸的配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中药材:乌梅:乌梅是乌梅丸的主要成分,具有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等功效。
乌梅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陈皮:陈皮是乌梅丸的辅助成分,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
陈皮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橙皮素、柠檬酸等成分,对消化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甘草:甘草是乌梅丸的辅助成分,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酸、甘草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山楂:山楂是乌梅丸的辅助成分,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降脂减肥等功效。
山楂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薄荷:薄荷是乌梅丸的辅助成分,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散热、止痛消肿等功效。
薄荷中含有丰富的薄荷脑、薄荷酮、薄荷醇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蜂蜜:蜂蜜是乌梅丸的辅助成分,具有润肠通便、滋阴养血、解毒养颜等功效。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乌梅丸的研究与应用1. 乌梅丸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乌梅丸的药理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发现,乌梅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乌梅丸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2)抗炎作用:乌梅丸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调节肠道功能:乌梅丸中的乌梅和蜂蜜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功能,预防便秘。
(4)降血脂作用:乌梅丸中的山楂和陈皮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乌梅丸是一种中药饮片,是由乌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制剂。
乌梅丸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主要功效之一是益气补血。
乌梅丸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能够增加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促进造血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贫血状况。
乌梅丸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维生素C,能够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预防和延缓衰老。
乌梅丸还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
乌梅丸能够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乌梅丸还具有提高肠道蠕动的作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改善消化问题。
此外,乌梅丸还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维护肠道健康。
乌梅丸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乌梅丸中含有一定量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助于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乌梅丸还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痈肿、疮疖等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乌梅丸还可以调节肠胃功能。
乌梅丸中的有机酸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繁殖,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此外,乌梅丸还能够增加肠道中的粘液分泌,润滑肠道,预防便秘和痔疮的发生。
乌梅丸还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
乌梅丸中含有一种叫做γ-氨基丁酸的物质,能够减轻神经系统的兴奋,促进神经的松弛和调节,改善睡眠质量。
乌梅丸还含有一定量的镁元素,能够调节神经传导,缓解焦虑和抑郁,有助于调整情绪和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乌梅丸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乌梅丸中的乌梅酸等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癌症。
乌梅丸还具有一定的抗放射线作用,可作为辐射损伤的辅助药物使用。
此外,乌梅丸还具有拯救厌食症的功效。
乌梅丸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恢复厌食症患者的食欲,促进体重的增加。
乌梅丸的使用方法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制成汤剂、丸剂、散剂等剂型。
乌梅丸总结引言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追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乌梅丸以其独特的味道和药效,在中医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乌梅丸的概述、制作方法、药理作用、应用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乌梅丸的概述乌梅丸是由乌梅和其他药材制作而成的丸剂。
乌梅是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一种梅类果实,具有酸甜可口的风味。
乌梅丸是将乌梅研磨成粉末,并与其他药材混合后制成的丸剂。
乌梅丸有很多不同的制作方法和配方,而每种方法和配方都会影响其风味和药效。
乌梅丸的制作方法乌梅丸的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优质的乌梅,并洗净、晾干。
2.将乌梅磨成细粉,一般可以使用石磨或者机械研磨。
3.选择适量的其他药材,并将其研磨成粉末。
4.将乌梅粉末与其他药材粉末混合均匀。
5.将混合后的药材粉末加入适量的饴糖或蜂蜜,调成糊状。
6.将调好的糊状物分割成小丸,然后晾干备用。
7.最后将晾干的丸剂进行整理、包装等,即可制成乌梅丸。
乌梅丸的药理作用乌梅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包括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活性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乌梅丸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乌梅丸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便。
2.抗氧化作用:乌梅丸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攻击,保护细胞健康。
3.润肺止咳:乌梅丸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多种活性物质,可以保持呼吸道内的湿润,缓解咳嗽症状。
4.促进血液循环:乌梅丸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健康。
乌梅丸的应用范围乌梅丸在中医传统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消化不良:乌梅丸可用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消化不良和胃胀等症状。
2.便秘:乌梅丸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缓解便秘问题。
3.咳嗽:乌梅丸可用于缓解咳嗽和润肺止咳。
4.血液循环问题:乌梅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一定辅助作用。
乌梅丸运用体会
乌梅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主要成分是乌梅,因此具有止泻的功效。
我最近感到肠胃不适,经常腹泻,于是试着服用了乌梅丸。
服用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药丸用温水送服即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我发现乌梅丸确实有效。
每次服用后,肠胃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腹泻次数也明显减少。
与常见的西药相比,乌梅丸有以下几个明显优点:首先,它是纯中药制剂,用药过程中不会对身体产生负担和副作用;其次,它不仅仅可以止泻,还能够帮助调理胃肠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当然,乌梅丸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不宜一次服用过量,过量服用有可能会引起腹泻;如果服用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乌梅丸是一种可以安全使用的中药,但在使用时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功能主治:乌梅丸是一种中药丸剂,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以下是乌梅丸常见的功能主治:1.调理肠胃:乌梅丸有良好的肠胃调理作用,可缓解胃肠道不适、胃胀气、腹痛等症状。
2.消食导滞:乌梅丸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减轻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3.止泻止痢:乌梅丸对于腹泻和痢疾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腹泻和腹痛,并有镇定肠道的作用。
4.补血养颜:乌梅丸中的乌梅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铁含量,有助于补血;乌梅中的抗氧化物质对皮肤具有护肤作用,有助于养颜美容。
5.调节肠道菌群:乌梅丸中的乌梅具有抗菌作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健康。
用量:乌梅丸的用量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按照以下用法使用:1.成人一次2~3丸,一日2~3次;2.儿童的用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一般建议儿童用量为成人量的一半。
注意事项:1.在使用乌梅丸之前,应先向医生咨询或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自己没有禁忌症。
2.使用乌梅丸时应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并注意用量和用法的正确性。
3.如果在使用乌梅丸期间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乌梅丸是中药丸剂,属于非处方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结论:乌梅丸是一种功能主治广泛的中药丸剂,主要用于调理肠胃、消食导滞、止泻止痢、补血养颜和调节肠道菌群。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如果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乌梅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以乌梅为主要成分,经加工制成丸剂形态。
乌梅丸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以及日常保健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乌梅丸的功能主治,并为您列举详细的条目。
功能主治1.缓解消化不良症状:乌梅丸有助于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特效。
2.止咳化痰:乌梅丸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咳痰黏稠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调节肠胃功能:乌梅丸能够增加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腹胀、胃胀、腹泻等症状。
4.改善贫血状况:乌梅丸含有丰富的铁质,能够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提高血液中的铁含量,对于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抗菌消炎:乌梅丸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6.补肾壮阳:乌梅丸有益肾气、壮阳的作用,对于肾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7.改善肥胖问题:乌梅丸具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能够降低血脂、减少脂肪堆积,对于肥胖问题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如何使用乌梅丸•儿童常用剂量:一次服用3~6粒,一日2次。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服用6~9粒,一日2次。
•一般可以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服用,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服用时间。
•建议咀嚼后用温水送服,服用时不宜用凉水。
注意事项•敏感体质或已经过敏的人群慎用乌梅丸。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乌梅丸。
•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症状或持续时间过长,请咨询医生。
•乌梅丸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服,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乌梅丸。
总结乌梅丸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其主要功能包括缓解消化不良症状、止咳化痰、调节肠胃功能、改善贫血状况、抗菌消炎、补肾壮阳以及改善肥胖问题。
在使用乌梅丸时,需要遵循正确使用方法,并注意适应人群和注意事项。
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后进行使用。
乌梅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乌梅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
以下是乌梅丸的主要功能主治:1.解表开窍:乌梅丸能够通过调理气血,解决体内湿气、痰湿等问题,有助于驱散风寒,解表开窍。
2.调理肠胃:乌梅丸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能够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促进食欲,改善胃肠功能。
对于消化不良、胃寒、食欲不振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3.润肺止咳:乌梅丸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和天然氨基酸,能够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对于慢性咳嗽、咳痰量多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4.止泻固肠:乌梅丸具有收敛止泻、固肠的功效。
对于腹泻、脾虚便溏等问题有一定疗效。
5.明目退翳:乌梅丸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能够滋养眼睛,改善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
用量乌梅丸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成人用量:一般成人每次口服乌梅丸6-9克,一天3次,饭前或饭后均可。
如果需要增加药效,可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2.儿童用量:儿童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具体用量需遵循医生的建议,不宜自行调整。
3.服药时间:乌梅丸一般饭前或饭后30分钟口服,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4.服药注意事项:服用乌梅丸期间,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应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5.用药疗程:乌梅丸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周以上,疗程应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乌梅丸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乌梅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医嘱使用:乌梅丸属于中药制剂,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2.过敏反应:对于乌梅丸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3.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乌梅丸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乌梅丸方剂组成乌梅丸方剂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乌梅、白芍、山楂、甘草等药材组成。
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乌梅丸方剂的组成和功效。
乌梅是指经过处理的乌梅果实,它具有酸甜可口、滋补养颜的作用。
乌梅富含有机酸、维生素C、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的功效。
乌梅还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对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帮助。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血养颜、调经止痛等功效。
白芍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的作用。
在乌梅丸方剂中加入白芍,可以增强方剂的益气补血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有一定的帮助。
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消食健胃、降脂减肥的作用。
山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乌梅丸方剂中加入山楂,可以增强方剂的消食化滞功效,对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一定的疗效。
甘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解毒止痛的作用。
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于调节肠胃功能、缓解疼痛有一定的效果。
乌梅丸方剂中加入甘草,可以增强方剂的舒肝理气功效,对于治疗脾胃虚弱、胃痛腹胀有一定的帮助。
乌梅丸方剂是将乌梅、白芍、山楂、甘草等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中药方剂。
它具有健脾开胃、增食助消化、舒肝理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乌梅丸方剂通常以丸剂的形式出现,方便携带和服用。
服用时,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乌梅丸方剂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乌梅、白芍、山楂、甘草等药材组成。
它具有健脾开胃、增食助消化、舒肝理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脾胃功能失调的人群来说,乌梅丸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选择。
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乌梅丸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物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
其主要成分是乌梅、大黄、花椒、枳壳等中药材,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首先,乌梅丸具有调整肠胃功能的作用。
乌梅丸中的乌梅是一种具有酸味和涩味的水果,可刺激胃液分泌,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
同时,乌梅丸中的大黄是一味具有泻下作用的草药,可帮助排除体内积聚的毒素,减少胀气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这些成分结合在一起,对于肠胃功能紊乱、腹胀、痛和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次,乌梅丸还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乌梅和大黄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可增加大肠内的水分和柔软度,使排便更顺畅。
此外,乌梅丸中的花椒和枳壳等成分还具有杀菌和消炎作用,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预防感染。
另外,乌梅丸可帮助降低血压和血脂。
乌梅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等,可以帮助清除血管内的自由基,减少血管的氧化损伤,进而降低血压和血脂。
此外,乌梅还有利尿作用,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调节水盐平衡。
最后,乌梅丸还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乌梅丸中的花椒、枳壳等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炎的功效,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腹泻、便秘和肠胃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此外,乌梅丸还含有较多的糖分和维生素,具有补充能量和营养的作用,对于体虚、食欲不振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总体来说,乌梅丸是一种具有调节肠胃功能、润肠通便、降低血压和血脂以及抗菌抗炎作用的中药制剂。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是不同的,所以在使用乌梅丸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乌梅丸
《伤寒论。
【组成]乌梅三百枚(30g)细辛六两(3g)干姜十两九g)黄连十六两六g)当归四两
(6g)附子炮,去应,六两六g)蜀椒炒香,四两(五g)桂枝六两(6g)人参六两(6g)黄柏六两
六g)
【用法) 上十昧,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即酸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
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处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九(6g八日三
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食生冷滑物,臭食等。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1蛔厥证。
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
亦治久痢久泻。
【方解1本方治证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
蛔虫喜温而恶寒,蛔虫寄生肠内,因其胃热肠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不时上窜胃中,故腹痛,烦闷/吐,甚则吐出蛔虫。
由于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
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乃致四
肢厥冷发为蛔厥。
证属寒热错杂,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之法。
柯琴说:“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为君药。
蛔动因于
胃热肠寒,蜀椒、细辛味辛性温,辛可伏蛔,温能温脏祛寒,共为臣药。
黄连、黄柏味苦性寒,
苦能下蛔,寒能清胃热。
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助其温脏祛寒之功,且辛可制蛔2当归、人参补养气血,扶助正气,且合桂枝,养血通脉,调和阴阳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
蜜甘缓和中,为使药。
综观全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共奏温中清热,安蛔补虚之功。
因方中乌梅酸涩,可涩肠止泻;黄连、黄柏苦寒,能清热燥湿止痢;附于、干姜、桂枝*]h
椒、细辛皆温热之品,可温肾暖牌而助运;人参、当归益气补血而扶正。
诸药相合,还具有温中补虚,清热燥湿止痢之功。
因此,对于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泻、久痢亦可奏效。
【运用1
1.本方主治上热下寒之蛔厥证。
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证治要点。
久泻、久痢属寒热错杂,正气虚弱者,亦可用之。
2.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力较弱,临床运用时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
增强驱虫作用。
若热重者,可去附于、干姜;寒重者,可减黄连、黄柏;无虚者,可去人参、当
归2呕吐者,可酌加吴英、半夏以和胃降道而止呕;腹痛甚者,可酌加木香、川楝子以行气止痛;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摈榔以泻下通便。
3.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肠炎、慢性菌痢等属寒热错杂而正虚者,均可加减使用。
【附方]
1.理中安蛔汤以万病回春时人参七分(二g)白术一钱三克)茯苓一钱三g)川楝三
分三g)乌梅三分六g)干姜炒黑,五分二克水煎服。
如合丸,用乌梅浸烂,蒸熟(去核)捣如
泥,入前药末,再捣如泥,每服十丸(3g人米汤吞下。
功用:温中安蛔。
主治:蛔虫腹痛。
便
溏尿清,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苔薄白,脉虚缓。
2.连梅安蛔汤郊通俗伤寒论>>胡黄连一钱三g)川楝炒,十粒二克白雷丸三钱九g)
乌梅肉二枚(五g)生川柏八分(2g)尖槟榔磨汁冲,二枚(或切片随药入罐煎,10
g)水煎,一剂煎三
次,早晨空腹时服两次,下午空腹服一次。
功用:清热安蛔。
主治:虫积腹痛。
不思饮食,食则吐蛔,甚或烦躁,厥逆,且有面赤,口燥,舌红,脉数身热等症。
乌梅丸、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三方均为安蛔驱虫之剂,均可治疗蛔虫证,但因蛔虫证的病机不同,制方亦各异。
乌梅九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蛔厥重证,故方中寒热并调,邪正兼顾,以温下寒为主,兼清上热而安蛔;理中安蛔汤属中焦虚寒之蛔虫证;故方中以温阳祛寒而驱蛔;连梅安蛔汤是肝胃热盛之蛔虫,故方以清降肝胃之热兼而驱蛔。
【文献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日:“火旺则水亏,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气有余便是火
也2木盛则克土,故饥不欲食;虫为风化,饥则胃中空虚,蛔闻食臭出,故吐蛔。
仲景立方,皆
以辛甘苦味为君,不用酸收之品,而此用之者;以厥阴主风木耳。
<<洪范》日:本日曲直作酸。
<<内经》日:木生酸,酸入肝。
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2配黄连泻心而除疼,佐黄柏滋肾
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肝欲
散,细辛、干姜辛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归引血归经也;寒热杂用,则气味不和,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九,少与而渐加之,缓则治
其本也。
蛔,昆虫也,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药亦寒热互用,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
是寒因热用也。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信为化虫佳剂。
久利则虚,调其寒热,酸以收之,下利自止/
临床报道:用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2科例,治愈率为97.6% ,有效率为100领。
225例
分为偏寒型、寒热错杂型、偏热型,均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
偏寒型,用乌梅15~30g,槟榔、
川楝于各十五克,花椒、桂枝、熟附子各六克,细辛、干姜各三克,小儿酌减; 寒热错杂型,上方加
黄柏九g,桅于九g,黄连6g;偏热型;照寒热错杂型去桂枝、附子、干姜、细辛,均获满意疗效
(湖南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资料选编,1971:1.
实验研究:乌梅九具有抑制蛔虫的活动,麻醉蛔虫,使其失去吸肠壁的能力;能促进肝脏分泌胆汁,改变胆汁的PH值;能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福建中医药, 1960;6:29. 还能
促进胆囊收缩,且加大乌梅剂量时此作用更为明显,单味药不如复方作用大(中成药研究,1986;3:33)。
【方歌1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