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抢救
- 格式:ppt
- 大小:525.50 KB
- 文档页数:26
急性肺水肿患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当患者出现肺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
(二)镇静,遵医嘱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患者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
困难。
(三)吸氧,加压高流给氧6~8L/min,可给25%~35%酒精湿化后用鼻导管吸入,从而改善通气。
(四)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min换一侧
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min,放松5min,以保证肢体循环
不影响。
(五)利尿,遵医嘱应用利尿剂,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钾血症和低
血容量。
(六)血管扩张剂,遵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要注意勿引起低血压。
(七)强心药,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
(八)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九)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应做到: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后6h内据实、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通知医生→镇静→吸氧→减少静脉回流→利尿→应用血管扩张剂和强心药→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应急预案输液是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患者迅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康复。
但有些患者在接受输液过程中会出现肺水肿的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致力于阐述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应急预案。
一、肺水肿简介肺水肿(pulmonary edema)是一种表现为肺泡和尘管之间充血的病症,通常与肺血管内压力升高有关。
肺水肿表现为肺部积水,患者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等症状。
肺水肿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可发生在心脏病、中毒等多种因素之下,而在输液过程中也可能出现。
二、肺水肿与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注射液渗透压过高或注射速率过快,将会引起血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肺水肿的发生。
此外,剂量过大和过快的输液也可能导致肺水肿,所以,在输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速率。
三、输液过程中应急预案1.切断药液,开放氧气在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的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且切断药液的输入,尽快开放氧气,帮助患者正常呼吸。
2.紧急处理肺水肿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加强氧气供应,利尿等,以缓解症状。
此时,要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清醒状态,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转至ICU在发现患者出现严重肺水肿症状时,应当尽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ICU)接受加强治疗。
在ICU中,医生可以采取更加严密的治疗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避免肺水肿发生方法1. 控制输液速率控制输液速率,使其符合患者耐受范围,避免因输液过快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肺水肿。
2. 注射液选择选用渗透压适宜的注射液,避免使用浓度过大的注射液,以免引起肺水肿。
3. 患者体检在进行输液治疗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肺功能测试和过敏试验,以预先排除出现肺水肿等并发症的患者。
总之,肺水肿是输液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因此,输液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剂量和速率控制,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一旦发现出现肺水肿等迹象应及时采取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1.发现输液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并立即通过呼叫铃通知办公班,请协助。
2.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置于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抬高床头至半坐卧位。
3.办公班或值班护士报告医师、在班护理人员及护士长。
4.给予20%~30%的酒精湿化氧气吸入,氧气流量6~8升/分。
5.启动科室抢救预案,积极抢救患者。
6.加强巡视,床头交接班。
7.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做好护理记录。
8.如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发生该事件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9.如为夜班,两名护士应相互配合,一人床旁处理,另一人负责通知和配合。
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流程。
肺水肿应急预案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会造成肺部充血和液体积聚,导致呼吸困难和心脏病发作。
肺水肿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预案进行抢救处理。
下面介绍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一、肺水肿的症状1.呼吸急促或气喘2.气息沉重或喘鸣声3.嘴唇或指甲床发青4.胸部压迫感和疼痛5.咳嗽或吐血二、肺水肿的处理步骤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患者症状及所在地点。
2.将患者安置在高处或半坐位状态,这些位置可减轻肺部充血和减轻呼吸急促。
3.提供氧气,如果缺氧严重,使用呼吸机和低氧气浓度面罩等辅助呼吸设备。
4.给患者口服药物,如利尿剂、冠脉扩张剂、氧化钙等,以减轻症状和处理疾病。
5.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随时记录,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三、处置患者肺水肿的抢救措施1. 喝冰水或单纯的水浸泡水中的温度低既能刺激呼吸,抑制喉痙攣,又能降低胃肠道张力,还可以使得胆囊收缩,引流肝脏的血液。
患者应慢慢饮水,一次喝高不超过200ml,以避免增加负荷。
2. 立即使用呼气通呼吸通常较为困难时,有些患者往往需要喘气;这时将患者头向下,以鼻子呼吸或口呼吸(避免喉部喉痉挛)吸气,熟练应用呼气通祛痰剂,这一过程就可以解决。
3. 使用腹式呼吸患者应改变呼吸方式,加强腹式呼吸,这有助于鼓舞患者的自信,增强呼吸能力。
4. 心脏按压、呼吸复苏如果患者呼吸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快速进行复苏。
一旦出现肺水肿的紧急情况,必须保持冷静,按照之前的程序迅速处理。
在紧急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安静:肺水肿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保持安静,以避免病情恶化。
2.保持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提供氧气,给患者口服药物。
3.及时处理: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生应急救援团队。
4.注意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随时记录,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总之,肺水肿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采取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输液过程中发生肺水肿抢救流程
(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同时,湿化瓶内加入50%的乙醇湿化氧气,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
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方法,但应慎用,如有贫血则禁忌采用。
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关键词】急性肺水肿;抢救;护理急性肺水肿是肺淤血在临床最典型的表现,主要由左心功不全所致。
当肺毛细血管内压超过肺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时,血清即从毛细血管渗入组织和肺泡内引起肺水肿[1]。
急性肺水肿在临床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护理人员要做到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2010年,我院共收治急性肺水肿患者16例,成功抢救13例,其中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心律失常2例。
女性5例,男性8例。
年龄在45~81岁,平均年龄63岁。
1.2典型病例患者,男,46岁,反复胸闷一周,急诊以“冠心病、左心功不全”收治入院。
患者主诉:近日活动量稍大即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休息后症状缓解。
入院查体:T36℃,P84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查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肺部查:阴性。
心音低钝,律齐,无杂音。
经过一周的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入院第11天,患者因情绪激动,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半小时后突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烦躁,面色灰白,大汗,口唇紫绀,咳嗽剧烈,咳粉红色泡沫痰,脉搏增快130次/分,被迫半坐位,即判断为急性肺水肿。
经过及时抢救,4小时后症状缓解,P98次/分,BP110/70mmHg,心律齐,能平卧,紫绀减轻,咳少量白色泡沫痰,肺部湿罗音减少,15天后好转出院。
1.3诊断标准本组6例急性肺水肿的诊断均符合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APE的诊断标准[2]。
2护理措施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急性肺水肿病情发作时,立即将患者置于ICU室,迅速安置好心电监护仪和生命体征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体温、血压情况,缺氧状态有无改善。
置患者于半坐位,双下肢下垂,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6~8升/min,湿化瓶内放置30%浓度的酒精,以减少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除,改善缺氧症状和通气功能2.2用药护理2.2.1镇静药物的应用对5例不伴有休克、昏迷、痰液过多者皮下注射吗啡10mg,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吗啡不但有镇静作用,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一、引言急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脏骤停。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肺水肿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患者死亡率,我院于近期组织开展了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演练。
现将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二、演练背景本次演练背景设定为一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
患者,男性,68岁,慢性心力衰竭,因病情需要接受输液治疗。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自行将输液开关调至最大,导致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诱发急性肺水肿。
三、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肺水肿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2. 规范医护人员在急性肺水肿发生时的抢救流程;3. 优化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4. 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四、演练过程1. 发现患者症状: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剧烈咳嗽等症状,怀疑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
2. 立即报告:责任护士立即向当班医生报告患者症状,并启动应急预案。
3. 抢救措施: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抢救。
具体措施如下:(1)将患者置于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3)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湿化氧气,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4)遵医嘱给予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阻断静脉血流,保证动脉血流。
4. 救治过程:经过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成功脱离危险。
5. 总结分析:演练结束后,全体医护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演练总结1. 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急性肺水肿的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2. 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默契,抢救流程规范;3. 发现了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完善预案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