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65
管理学第二章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结构框图管理组织一般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假设需求层次人际关系管理过程经验理论权变理论社会系统系统管理管理决策管理科学学习目标•(拓展)了解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掌握泰勒(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掌握霍桑实验及行为管理理论•了解法约尔及韦伯的管理理论•了解几种主要的现代管理思想及理论发展第一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管理实践工程管理:长城、大运河、都江堰等组织管理:中央集权统治质量管理:赵州桥、景德镇瓷器人力资源管理:科举制(选拔人才)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流派——(P27)•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1、儒家思想:中国主流文化•代表人物:孔子(“仁”)、孟子(“义”;性善论)、荀子(“礼”;性恶论)•“修己安人”、“举贤任能”、“任而能信”;“中庸”•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亚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2、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老子•“无为而治”3、墨家思想•代表人物: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4、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子、吴起、商鞅•“法”、“术”、“势”5、兵家思想•代表人物:孙子•《孙子兵法》中包含大量的谋略和用人之道➢未战庙算(经营谋略)“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上兵伐谋(企业竞争战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敌制胜,践墨随敌(博弈战略)“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致人而不至于人(先人一步)“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至于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化战略管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二、国外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P28)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观点。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论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科学管理产生以后,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
比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
他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管理原理》等。
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一般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
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
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第一次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他非常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提炼出十四项原则。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
3.行政组织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由于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梅奥及霍桑实验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是对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业革命的产生推动了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第二,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也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对组织和管理活动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阶段:传统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和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
传统管理理论阶段主要强调组织的结构和形式,重点研究组织内部的职权划分和管理层次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注重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和动机,强调员工对管理活动的参与和动力机制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员工动机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的系统性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和菲利普斯·塞尔茨的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森格的全员参与管理理论和亚伯特·邓宁的决策理论。
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将组织的管理扩展到全球范围,强调全球化经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加里·哈梅尔和库克·尼珀的全球卓越理论和福克斯和赫斯克特的跨文化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资本主义早期的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管理思想来源于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由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
管理的实践由来已久,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和印度的文献中,就有对公共事业进行管理并取得辉煌成就的记载。
不过,那时的管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处理事务,安排教会活动,指挥军事战役、治国施政方面。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从而引起了对工厂如何进行管理的需要,早期的管理思想就是伴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形成的。
18世纪后期,英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1769年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气机得到广泛采用,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工厂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代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
工厂制度的出现,要求对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必须采用新的科学的方法,那种依靠个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行事,显然不适应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始了对工厂管理的探索。
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理查德.阿克莱特于1769年和1771年设立的毛纺织厂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厂。
他们在连续生产、厂址选择、工厂纪律、劳动分工、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之间如何协调等方面都有创造。
1800年英国的索霍制造厂开始有了工作设计;按充分利用机器的要求进行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完善的工资支付办法;完善的记录和成本核算制等管理工作。
这一时期,尽管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也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由于工厂管理实践的结果,管理思想已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时,在西方特别在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管理思想家。
二、早期管理思想家及管理思想1.英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实行刺激工资的思想、工作方法研究、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
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的好处,这无疑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2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早期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管理理论就其发展的历史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传统管理阶段、古典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以及现代管理阶段。
一、传统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最长,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虽然没有产生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但是已经在不少方面出现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鲍顿及瓦特。
1.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1)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思想、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等思想。
老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简单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分工节省了由于工作变动所损失的时间;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又使得劳动进一步简化和减少,从而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2.查尔斯﹒巴贝奇1832年《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论述了专业分工和机器工具使用的关系,利润分配制度,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3.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1)他在工厂内推行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废除惩罚,强调人性化管理。
(2)他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他还主动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
(3)他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
他禁止他的工厂雇佣十岁以下的童工,并将原来雇用的童工送入学校学习。
4.鲍顿及瓦特以上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发展而产生的。
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古典管理阶段在西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