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统茶馆文化及麻将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成都的八种传统文化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名城,其城市文化融合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现代气息。
如果你有幸走在成都的街头,一定会被以下八种传统文化所深深吸引。
一、茶文化成都人尤其爱喝茶,爱泡茶馆,点一杯茶打个盹儿或看闲书,要么就凑在一块儿斗地主,这就是我们的茶文化,而且,很多嗨生意就在茶馆谈成的!二、三国文化“三国文化”覆盖了全世界,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深入人心。
成都作为蜀汉古都,目前有全国规模最大保存在最完好的武侯祠、赵云墓等三国文化遗址,成为世界三国迷渴望打卡的地方。
三、麻将文化成都人爱麻将全国第一!对成都人来说,人生最快意之事莫过不受世事烦扰他打一下午的麻将,连杠三次最后再来一个“杠上花”。
坐飞机听到一阵麻将声,就知道到成都了四、道教文化道教创教地点在四川成都的鹤鸣山,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青城山和青羊宫,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五、蜀绣文化蜀绣又称川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秀之一。
羊年春晚,蜀绣文化传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轮美奂的《蜀绣》至今余音绕梁。
六、川剧文化川剧,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
川剧最著名的当属变脸,变脸享誉国内外,刘德华还专程为学习“变脸”到成都拜师。
七、酒文化四川名酒众多,被载入世界吉尼斯之最。
成都的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作为中国白酒的源头,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
八、火锅文化火锅,是成都人的家常便饭,也是外地人来成都必吃的美食,无辣不欢,无火锅不成都。
有什么事情不能用一顿火锅解决的,那就两顿嘛!。
成都茶馆现状文化研究报告成都茶馆现状文化研究报告摘要:茶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成都茶馆的现状进行研究,从茶馆的渊源与发展、经营模式、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成都茶馆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品味文化的重要场所。
1. 引言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馆作为传承和传播茶文化的场所,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一定的存在。
其中,成都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独特的茶馆。
本文将对成都茶馆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2. 成都茶馆的发展历程成都茶馆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唐代。
在明清时期,成都茶馆的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开始繁荣发展。
特别是在清朝时期,成都盛行茶文化,茶馆成为了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
3. 成都茶馆的经营模式成都茶馆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传统茶馆,传承古法制茶,以供应优质茶叶为主要经营内容;二是改良茶馆,注重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例如茶文化展览、品茶比赛等。
这些茶馆在经营上都有相应的特色和亮点。
4. 成都茶馆的文化传承成都茶馆在茶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通过传统茶艺表演、相关展览等形式,茶馆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结合起来,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此外,茶馆还积极开展茶道培训,传授茶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5. 成都茶馆的现状及问题尽管成都茶馆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茶馆面临的人员成本较高,导致茶馆的生存压力增加。
其次,传统茶馆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不足。
最后,茶馆的经营模式和服务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6. 成都茶馆的未来发展为了保护和发扬茶文化,有效推动成都茶馆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民众参与;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服务;鼓励茶文化研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其他茶馆的合作,形成联盟,共同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川,素来有天府之国之称,他还有一个名字,外界戏称为麻省。
成都理工亦背称为麻省理工。
接下来我们走进麻将的世界,伴着浓浓的茶香,嘈杂的声响,体会一股独特的文化。
我们应该记得一件,事情,麻将与茶是不可以分离的,孕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在四川的大街上,经常会听见哗哗搓麻将的声音。
无论在四川的哪个地方,麻将文化是比不可少的。
放眼望去,到处都有茶馆,品上一杯茶,竹叶青或者苦荞麦,抑或是最便宜的菊花茶,悠然自得地摸起来一张牌,可能下一句话就是:“哎呀!清一色带归,我先走了(走了的意思就是胡了)!”“杵杵叫我都摸得到啊,手气好!”或则是打出一张牌,别人走了:“哎呀,又放炮了,还放了个极品咔咔叫!霉挫挫的哦。
”麻将对于四川,犹如糖葫芦对于北京一样,被人们所熟知。
麻将在四川,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悠闲自然的生活,一种与世无争的意境。
懒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斜斜地靠在椅子上,和几个朋友、或者之前不认识的麻友打得风生水起;茶馆的老板笑呵呵地端着盘子送茶,站在旁边看看谁又做了一个“龙七对”,大家都怡然自得。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
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杀了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
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
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
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
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七十年打麻将之心得3成都成都麻将之都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休闲之都,也是美食之都,川菜誉满全国。
成都也是茶文化之都,解放前成都的茶馆在遍布大街小巷为全国之最。
成都人最爱打麻将,无论你走到那里(公园、农家乐、街道)到处都可以看见成都人打麻将。
有一个故事说:当飞机上能够听到打麻将的声音时,就是说飞机已经飞到了成都。
因此许多人都说:成都是麻将之都。
当前,全世界麻将组织已于2005年成立,世界麻将锦标赛已经举行了三届(两届在中国举行,一届在荷兰举行)。
全世界有26个国家成立了麻将协会,全球已经有六亿多人口参加了打麻将的活动,麻将牌已经成为全世界参加人数最多的第一运动。
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麻将产生地的中国政府的主管部门,因为怕打麻将会产生赌博的行为,因而,使国内的麻将运动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至今中国没有麻将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机构----全国麻将协会,致使全国的麻将运动还处于民间活动的低级阶段。
2011年5月,在成都市政府的支持下,成都市棋牌协会正式成立了,成都市民政局副处长罗乐代表成都市民政局,在成都棋牌协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成民审2011年42号文件。
这个文件要求协会要承担政府赋予社会团体的管理职责与服务职能,致力于组织科学研究、引导、宣传四川棋牌活动,发掘文化价值,规范与促进行业发展,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广地方休闲文化。
在全国许多人把打麻将视同赌博行为的当今,成都市政府敢于反潮流、敢于冒提倡赌博的罪名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由政府出面(而不是由体育主管部门出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政府主导的成都市棋牌协会,这是非常得民心,顺民意,有利于发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益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娱乐的大好事。
市棋牌协会会长施特凡先生,副会长崔桦先生在成立会上表示:棋牌协会的宗旨是引导棋牌活动进步,走向科学规范、健康的轨道,提高棋牌运动的技术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倡健康的棋牌竞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一节饮茶风俗饮茶习俗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茶馆、茶肆在蜀中历史悠久,谚语有说:天上青天少,地上茶馆多。
成都城市内外,大街小巷,大、小茶馆随处可见,堪称“锦城一绝”,也有这样的说法: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
成都茶馆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35年,成都卖得最火的《新闻报》载,成都当时有60万人口,共有667条街道,大大小小的茶铺有上千家;其中,有名号的茶铺就有599家。
也就是说,平均每条街都至少有一间茶铺。
那时的老茶铺大多是平民化茶铺,木桌,竹椅,盖碗茶,铜壶。
成都人喝茶,讲究的就是“休闲”二字。
不打麻将,不谈国事,老百姓管好自己就可以了。
茶水一般维持在四分钱一碗,白开水则更便宜,两分钱一碗。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成都人流行喝“三花”,6分钱1碗,这个价格一直维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此外,茶客可自带茶叶,那就只收白开水钱。
尽管现在成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步伐加快,许多街边小茶馆不复存在,但成都现有的茶楼、茶馆也有3000多家,从装修豪华的高档茶楼到路边的小茶馆应有尽有,消费从上百元到几元不等,生意都很不错,这在全国可是绝无仅有的。
据说当年华阳镇有一家茶铺,不知何故,生意就是不好。
茶铺老板于是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下联为:“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
自从这副对联挂上茶铺大门两旁,立即引起许多人的共鸣,人们纷纷慕名前来,生意从此就好了起来。
老成都人喝茶还非常讲究,“非河水茶不喝”。
因为当时城区人口相对密集,井离阴沟、茅房较近,井水冲茶总有一股不舒服的味道,河水茶就没有这种怪味。
但据老茶客回忆,由于薛涛井当时地处偏远的郊区,离锦江又很近,所以薛涛井水冲的茶有一种特别清香,十分好喝。
据说,重庆的茶楼都曾慕名前来挑薛涛井水回去冲茶。
成都人饮茶有其独特的盖碗茶具。
一张竹子制的靠椅,一张低低矮矮的小方桌子。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
成都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成都位于中国西南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地理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本文将介绍成都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地理特点。
一、成都的风俗习惯1. 剪纸艺术:成都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和形状。
成都的剪纸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常用于装饰和祝福。
在成都的春节期间,人们会用剪纸来装饰窗户和门上,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2. 茶文化:成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茶在成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喜欢聚集在茶馆里品茶、交流和放松。
成都出产的茶叶种类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四川名茶“蒙顶山”和“峨眉山”。
成都的茶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3. 川剧:川剧是成都的地方戏曲,被誉为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
川剧以其独特的变脸和快速的变化而著名,演员们通过不同的面具和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境遇。
成都的人们热爱川剧,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川剧演出和比赛。
二、成都的人文地理1. 历史古城: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成都可以找到许多古老的建筑,比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这些古建筑展示了成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2. 美食之城:成都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于世。
川菜是成都最有代表性的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香醇的口味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成都的人们热爱美食,常常聚集在小吃摊和餐馆里品尝各种特色菜肴,如火锅、串串等。
成都的美食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3. 自然景观:成都周边拥有许多自然景观,如青城山、都江堰等。
青城山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和古老的道教文化而著名。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保护了成都平原的灌溉和水资源。
成都的人们喜欢在周末或假期到这些自然景观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关于成都茶文化的介绍成都是一个美食之都,除了著名的火锅,茶文化也是成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成都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品类繁多,让人流连忘返。
一、成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都自古就有浓厚的茶文化底蕴,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当时成都的茶叶主要产自蒲江和龙泉山一带,是当时供上级官员品尝的贵重物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茶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同品种的茶叶也逐渐出现。
二、成都茶叶的品种介绍1.峨眉山茶:以峨眉山为产地的茶叶,具有清香幽雅、香气浓郁、汤色绿油亮丽等特点,是茶界公认的优质茶叶之一。
2.蒲江茶:以蒲江县为产地的茶叶,产量大、品质优,其中以蒲江龙井、太平猴魁最为有名。
3.都江堰惠山茶:以都江堰为产地的茶叶,其叶质肥腴、芽叶肥壮,具有清香高爽、回甘持久的特点。
4.青城山茶:以青城山为产地的茶叶,具有茶香幽雅、味醇回甘的特点,是经典的四川绿茶。
三、成都茶文化的代表性茶馆1.益田假日酒店茶楼:位于成都中心商务区,是一家集当地茶艺表演、名茶品鉴和茶具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茶楼。
2.合江亭:位于都江堰市,建于明朝,是蜀中茶文化的代表性场所之一,曾受到乾隆皇帝的赞誉。
3.成都迎宾馆:历史悠久,重视文化底蕴,经常有茶艺表演和专业的品茶活动。
四、成都茶文化的美食搭配成都茶文化与美食搭配得天衣无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经典组合。
1.茶叶蛋:将茶叶和鸡蛋煮在一起,茶香融入鸡蛋内部,营养丰富。
2.辣子鸡:辣子鸡是成都的传统美食之一,与清香幽雅的茶叶相结合,口感更佳。
3.火锅:成都的火锅文化是出了名的,与茶叶搭配品尝,可以中和油腻感,增加口感层次感。
五、成都茶文化的现代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化发展,茶文化也在不断更新与进步,现代人对茶文化的追求更注重健康、时尚和多样化。
很多新兴茶叶品牌逐渐崛起,茶饮市场也愈加繁荣。
总之,成都茶文化是成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艺表演、茶叶品鉴、茶叶文化衍生品等,都是成都茶文化的精髓所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成都茶文化的内容,不妨去品尝一杯正宗的成都茶叶,感受茶香之美。
说点麻将———以成都麻将文化为例摘要:成都人喜欢泡茶馆打麻将,现在,麻将已成为成都人休闲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麻将是我们的国粹,其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一种现在最为大众化的娱乐性体育活动,它的历史却鲜为人知,从最初的博戏到成熟的马吊牌再到现在的现代麻将,经历了多个演变时期。
麻将可以娱乐身心但也常跟赌博联系在一起,如此,我们就应该将麻将引向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麻将牌骰子成都正文:麻将,已经成为成都人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外地人到成都,都有三个感叹:一是成都人吃得太丰富了;二是成都的茶馆太多了;三是成都人太悠闲了,大街小巷都在打麻将,而且是麻将(工作)两不误。
现如今,麻将几乎成为了成都人的代名词,公园里的麻将大阵,挨家挨户的麻将声声;休息的时候在打,吃饭的时候在打,就连家里涨了洪水,把脚跷在凳子上也要打。
于是乎外地人对成都这种气势汹涌的娱乐既畏又妒,末了只得酸溜溜地说上一句“成都人好玩乐,时间都用到打麻将上了。
”麻将在四川,确切的说在成都,确实风行盛世。
在成都,麻将与茶馆紧密相连,早已经没传统意义上的茶馆了,甚至说没麻将桌的茶馆,不是真正的茶馆活着赚钱的茶馆。
如今没有哪个成都人敢打包票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打过麻将,因为在成都,这是极不现实的。
大到官场,小到市井,联络感情,沟通消息,打通关节的最好方式就是打麻将。
请客聚友,酒足饭饱之后不打麻将绝对是留不住人的!殊不知,小小麻将却包含大文化。
一.麻将的历史1.麻将的由来麻将最早来自中国,而且还走向世界,东南亚一带也打起麻将来!具体到哪个朝代发明的麻将,很难考订。
但总之,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说是“血缘”关系。
据《史记》记载和其他相关文字记载,至少在殷纣王之前,博戏产生。
传说在夏朝,就有一种叫“巴林”的牌。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成都传统茶馆文化及麻将文化
作者:彭俊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09期
摘要:茶馆是成都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成都成为茶馆产生和发展的典型,茶馆浓缩了成都的地域文化特征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同时也承载着成都人对传统休闲文化的理解与认可,随着成都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成都传统茶馆文化也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例如麻将文化,这不仅丰富了成都市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使传统茶馆的发展融入了新的生命力,从而促进茶馆经济的发展。
本文主要依据成都茶馆的历史讲述成都传统茶馆的产生、特点以及发展,即麻将文化与茶馆文化的完美融合等。
关键词:成都传统茶馆;休闲文化;麻将文化;茶馆经济
一、成都传统茶馆的历史
1.成都传统茶馆的产生
传说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家茶馆就开在成都,时间至少在一千多年以前。
传说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无水旱灾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庄稼喜获丰收,人民无所事事,便邀约一起上山采一种叶子,然后揉弄一番就拿来从早到晚泡水喝,久而久之大家经常端着茶碗聚在树下或街沿闲谈。
于是就有聪明的人看见这是一个不用播种也能挣钱的附带生意,便搭了棚子,摆开方桌和竹椅,让人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坐着“摆龙门阵”,花不了几个钱,也不用自己上山采叶子了,还有人专人来添茶水,指甲长了有人剪,头发长了叫人来理,饿了叫声老板煮碗抄手,花点碎银子,可以惬意的呆上一整天。
可见在那个时候,茶馆的服务已经很到位。
这就是传说中成都茶馆的起源,虽然只是传说,但是有一些历史资料表明成都茶馆的起源确实很早。
四川是我国茶叶的起源地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饮茶十分普遍,故四川也是茶馆的发源地,《茶经》中有“蜀妪作茶粥卖”的记载,可见一千多年前的四川就已经有茶馆和茶摊。
四川茶馆可以说是中国茶馆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茶馆的产生自然是比其他地方更早。
2.成都传统茶馆的数量
在四川,人们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
”作为四川省省会的成都,简直就是茶馆的世界:“一去二三里,茶馆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据晚清宣统年间付樵村所著《成都通览》所载:1909年,成都有街巷514条,茶馆就达454家,平均每条街巷就有茶馆0.88家。
1935年,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成都有街巷667条,茶馆
599家,平均每条街巷0.9家。
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成都市茶业同业公会记载的茶馆数目为598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一家茶馆了。
截至目前,成都茶馆数量为9708家,为全国第一。
二、成都传统茶馆文化的特点
成都传统茶馆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简朴随意,极具民俗风情。
无论是风景名胜,禅寺道观,还是公园市井,寻常巷陌,总有茶馆的栖身之地。
成都盛产竹子,传统茶馆的椅子多用竹椅,禅寺道观或公路沿线的茶馆周围也种植着许多竹子,炎炎夏日,在竹林中喝茶闲谈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茶馆多以建筑形式命名,“园”、“楼”、“亭”、“阁”、“驿”等,如具有西洋风味的“华华茶厅”,借古驿站地址开设命名的“包馆驿……除命名外茶馆的内部陈设也是十分惬意,方桌竹凳,随地一摆;铜壶盖碗,茶香四溢,这才叫“茶香不怕巷子深”。
讲究些的,进门是假山,墙角摆上盆景,花木透香,清幽又显高雅。
有的利用剧场绿化地带开设茶座,几张或方或圆的桌子挨次排着,四周放着藤椅,顶上一半遮着天棚一半葡萄架。
在影剧正式开始前找个座位,来上一碗茶,忙里偷闲,亦是一乐。
成都传统茶馆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对泡茶水十分讲究。
成都传统茶馆为了说明好水泡好茶,把“河水香茶”四个字写在纱灯上,红黑相间挂在门上招揽客人。
为了获得像泉水一样的水,他们创造了“砂钢滤水法”,即在茶馆的阴凉处,从低到高错落有序地排列着数口水缸,缸内有干净的细砂和卵石,缸面上盖着白绢帛,缸下部有特制的小孔和,一只竹筒贯入孔内,取来的水倒入最上面的缸内,通过竹筒依次流入到最后一个缸,这样层层过滤,水变得清澈透明。
成都传统茶馆的第三大特点便是雅俗兼具,不仅是人们“摆龙门阵”,旧社会“袍哥们”谈公事,乡绅、保长断纠纷,来往商人进行经济贸易的地方,更是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胜地。
有不少文人作家专到茶馆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也有许多学生在茶馆里聚会,吟诗、作画、谈心,成立一些文学活交友社什么的,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观赏到传统茶艺、川剧、金钱板、扬琴、评书还有木偶戏等精彩的四川传统民间艺术,各种风雅之气在这里交汇。
三、成都传统茶馆文化的发展——麻将文化的融入
成都传统茶馆发展到现今成都市历来在巴蜀文化圈中居于中心地位,2006年被评为“中国休闲之都”,这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成都市深厚的休闲文化积淀和氛围。
热爱惬意生活的成都人自然是不满足于茶馆中传统的一些活动项目,因此麻将文化在成都传统茶馆中盛行也不足为奇了。
麻将对于成都,犹如糖葫芦对于北京一样,被人们所熟知。
麻将在成都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一种与世无争的意境。
1.麻将的起源及演变
相传麻将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麻将的基础花样源于明代的纸牌“马吊”,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
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另一方面,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几筒就表示几支火药枪。
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虽然麻将主要是由宁波创造和传播,但是传播到四川则由成都人加以改进,形成了成都人特有的打法——成都麻将。
2.麻将文化与成都传统茶馆文化的融合
麻将在成都传统茶馆中的盛行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当飞机进入成都上空之后,空姐问乘客们:“现在你们听到了什么吗?”乘客们齐声回答:“听到了哗哗哗麻将的声。
”“这就是说亲爱的旅客朋友们,飞机即将在成都降落,请拿好你们随身的骰子。
”通过这个笑话我们可以看出麻将对于成都的意义,既然麻将和茶馆都在成都这么流行,二者合二为一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打麻将益处颇多,对老年孤独症、痴呆症、神经紧张等,皆有缓解作用。
《论语》有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
由此可见,孔老夫子亦认为“博弈”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惶惶不可终日者多矣。
特别是对于年长者,体力脑力皆在逐渐衰退之中,疾病增多,痴呆症又是在老年人中高发病种。
年老者虽然可养花钓鱼以修身养性,打拳散步以舒筋壮骨,但是对于心志的磨砺、脑力的保持,人际的交流十分缺乏。
但是在茶馆中打麻将却可以数人相聚而行方城之戏,期间不仅可以眼观六路还要左思右想,充分调动各个神经,不仅要专心看牌场,对手之间还得闲谈家常,可谓一心多用也。
场面其乐融融,不分男女老弱,无论贵贱贤愚。
四、当今成都传统茶馆中麻将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正是由于麻将文化的渗透,成都传统茶馆的内容变的越来越单一,由原来的各种传统文化百花齐放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麻将文化一枝独秀,各种成都传统茶馆中原来盛行的传统文艺表演,如茶艺、曲艺、评书等逐渐流失,现在走进成都传统茶馆,很难再看到茶馆大厅搭着戏台的,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棋牌桌,来往的宾客不再是以喝茶聊天为主,而是以打麻将的居多。
为什么麻将文化会将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的传统文化的地位取而代之呢?成都传统茶馆中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流失难道单单是因为受到了麻将文化的冲击吗?事实并非如此,传统文化要想得到继承和发展,单靠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行为是不够的,这些只是一种保护的手段,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
成都传统茶馆未来的发展除了依靠目前最主要的麻将文化,不妨试着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元素,提升茶馆的服务质量,依托城市发展的旅游业,从而推进茶馆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小竹.成都茶馆一市居民半茶客[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07).
[2]吴旭霞.中华茶文化丛书《茶馆闲情》[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赵英立.名茶馆特色茶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邬相栋.麻将诞生在宁波[N].宁波日报,2000.06.08.
[6]陈牧.成都独特的休闲文化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08.
作者简介:彭俊(1994- ),女,四川内江,本科生,研究方向:成都传统茶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