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目测试说明一、身高身高标准体重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应在正常的范围。
它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
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
如果你所测得的身高标准体重数值小于或大于同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体重的范围,就说明你身体的匀称度欠佳,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增加肌肉组织或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
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的比例,它可以十分准确地评价人体的胖瘦状况。
通常用体脂百分比,即总体重中体脂的比例来表示。
身高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水平。
使用身高计测试,精度为0.1厘米。
测试时,受试者赤脚、呈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挺直,上肢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身高计的立柱接触,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二、体重反映人体发育程度和营养状况。
使用体重秤测试,精度为0.1千克。
测试时,受试者自然站在体重秤中央,站稳后,读取数据。
记录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
注意事项:测试时,受试者尽量减少着装;上、下体重秤时,动作要轻缓。
场地器材:身高体重仪。
测试方法与步骤:(1)先输入学号按确认键,再将测试卡插入插卡曹。
(2)脱鞋,立正姿势(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站在身高体重议的底板上,身体勿晃动,待水平压板下滑触及头部时自动停止下滑测试完毕。
(3)待测试仪屏幕显示“数据保存成功”后拔卡。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
(2)水平压板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3)测量时身体勿晃动。
(4)测量前受试者不应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三、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确定测试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需要测试的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准备测试器材:根据测试项目,准备相应的测试器材,如身高计、体重秤、肺活量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等。
确定测试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培训测试人员:对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试项目、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测试。
二、测试阶段
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测试:在测试前,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测试场地,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在测试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记录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测试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身
体出现异常情况,如晕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束阶段
整理测试数据:在测试结束后,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反馈结果: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四年级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是为了评估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一项测试,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以下是四年级学生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1. 体重指数(BMI):
- BMI =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 正常范围:18.5 ≤ BMI ≤ 24
2. 身高:根据男女生的不同年龄段,具体的标准可参考国家身高发育标准。
3. 肺活量(单位:毫升):
- 男生:≥ 1500mL
- 女生:≥ 1200mL
4. 50米跑(单位:秒):
- 男生:≤ 9.5秒
- 女生:≤ 10秒
5. 立定跳远(单位:米):
- 男生:≥ 1.9米
- 女生:≥ 1.6米
6. 坐位体前屈(单位:厘米):
- 男生:≥ 1厘米
- 女生:≥ 5厘米
7. 单足站立(单位:秒):
- 男生:≥ 8秒
- 女生:≥ 6秒
8. 800米跑(单位:分钟):
- 男生:≤ 4分钟30秒
- 女生:≤ 5分钟30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为参考,具体的测试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将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试内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800米跑、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跳远、篮球运球、铅球投掷和身体健康状况自评等项目。
1.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最基本的身体指标。
学生体测之前需要量身高、体重,并计算出每位学生的BMI指数,了解学生身体发育情况。
2.肺活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按不同年龄、性别分别测试,测试方法为学生深呼吸后再尽量长时间内尽量用力呼气,可通过呼吸计测量。
3.跑步项目跑步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包括50米短跑和800米长跑两项,按照时间比较计分,以反映学生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情况。
4.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主要考察学生的柔韧性,测试方法为学生坐在地上,膝盖伸直,腰椎弯曲,以身体前倾尽量伸展手臂的距离作为测试指标。
5.引体向上和跳远引体向上主要考察学生的上肢力量,以每分钟完成引体向上次数计分。
跳远主要考察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以距离计分。
6.篮球运球和铅球投掷篮球运球主要考察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完成指定次数计分。
铅球投掷主要考察学生的力量和技能,以投掷距离计分。
7.身体健康状况自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包括身体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睡眠时间、运动时间等方面,以了解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
二、测试评分标准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体质状况,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采用百分制,即根据各项测试项目的成绩综合计算每位学生的得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身高和体重:根据BMI指数标准进行评分。
2.肺活量:按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标准值和实际值,得出标准成绩和实际成绩,再根据计算成绩得出评分。
附件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及评分标准说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具体在高校中的测试指标、权重及标准如下:
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二、评分表
(一)单项指标评分表
表1体重指数(BMI)单项评分表(单位:千克/米2)
表5立定跳远单项评分表(单位:厘米)
减少的秒数所对应的分数进行加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一.身高、体重测试目的: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
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
要求: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二.肺活量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测试方法:测试者将所发吹嘴套平稳的插在吹嘴上,不必紧张,深吸气后屏住气对准吹嘴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要求:测试时口紧贴吹嘴,避免从嘴角漏气,测试中不能二次吸气,否则成绩只计到二次吸气时的数据。
提示:测试时嘴要张开个小口,还要能够明显听到气流通过的声音,但吹气速度不能过大。
三.坐位体前屈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坐在测试仪器上两脚赤足贴紧档板,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匀速推动滑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要求:两腿不能弯曲,禁止用力加速向前推进,加速推或中途稍有停顿者将会得负分。
四.立定跳远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试跳两次,计最好成绩。
要求:发现第一次犯规后,应遵守规则认真测试;可以赤足,但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提示:测试时保持室内安静,踩线时能听到仪器的报警声;女生一般在踏板中间起跳、男生一般在踏板后端起跳(前、后起跳点选择以能否跳过2米为依据);落地后向前或从侧面离开仪器,成绩为距起跳点最近的接触点,因此不能后退。
特别注意:落地时双脚一定要落在中间摩擦力较大的落地区域,否则,可能会身后滑倒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五.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了不同的评分标准。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常见测试项目的评分标准:
1. 身高体重测量:
- 身高:按年龄、性别分段评估,身高评分分为三级:优秀、达标、未达标。
- 体重:按年龄、性别、身高分段评估,体重评分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
2. 肺活量测试:
- 根据年龄、性别,使用标准的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测试
方法,评估肺活量。
- 肺活量评分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
3. 心肺耐力测试:
- 运动员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800/1000米跑、50米跑等
测试项目,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评分。
- 评分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
4. 灵敏度测试:
- 包括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三项测试,根据完
成情况给予评分。
- 评分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
5. 50米跑测试:
- 根据时间成绩给予评分,评分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很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年份发布的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常见的评分标准。
实际评估时应参考最新版本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评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标准。
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学生的体重、身高、体能、视力、听力等方面综合评估,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
1. 体重评分标准:
- 体重过低:评分0-100。
- 正常体重:评分100。
- 超重:评分0-100。
2. 身高评分标准:
- 偏低:评分0-100。
- 正常身高:评分100。
- 过高:评分0-100。
3. 体能评分标准:
- 优秀:评分90-100。
- 良好:评分80-89。
- 合格:评分60-79。
- 不合格:评分0-59。
4. 视力评分标准:
- 正常:评分100。
- 弱视:评分80-100。
- 严重弱视:评分0-79。
5. 听力评分标准:
- 正常:评分100。
- 轻度听力障碍:评分80-100。
- 中度听力障碍:评分60-79。
- 重度听力障碍:评分0-59。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体质评分标准的示例,具体评分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文件要求、年级等因素有所不同。
学校和教育部门一般会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解释和说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说明
为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并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
只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
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
2.本标准的修订坚持健康第一,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
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
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
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分及以上为优秀,~分为良好,~分为及格,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附表1~6)。
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
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
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
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0.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附表7),存入学生档案。
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1.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
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