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5 钓鱼的启示(第1课时)教学内容:新课讲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捕捉、鱼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抄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2、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我”钓到鱼和放回鱼的心理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与态度1、通过朗读体会“我”对鲈鱼的喜爱,感受放鱼时的恋恋不舍。
2、初步懂得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能站在父亲的角度考虑问题,明白这条鱼未到捕捞的时间是必须放的。
教学准备:教师:1、课件。
2、收集鲈鱼的资料和图片。
学生:1、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收集鲈鱼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1、(板书:启示)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准确地读出这个词。
(学生读)博学的你能说说这个词的理解吗?(生谈理解)你也一定有好多启示想和大家分享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一说。
)适时评价: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就是一本无字的书,虽然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本书的作者。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第四组课文,共同品读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
2、补充课题:(钓鱼的)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老师的字虽然不漂亮,但是老师会用心写好每一笔,相信你也一定会的。
同时引导学生区别“钓”和“钩”。
3、学生齐读课题。
想知道钓鱼给我们什么启示吗?瞧,有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开始读书了。
先别急,在读书前,谁能给大家的初读课文几个温馨提示。
(引导学生在读书时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学生说出:读通句子,读准字音等)。
【设计意图:由课题入手引入新课,课题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浓缩,理解课题是为学文作铺垫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学生结合预习,自读课文。
夯实基础 走进文本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上册13课《钓鱼的启示》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已有四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本课教学将通过朗读感悟、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切实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针对以上理解,本节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朗读、去感悟、去探究、去积累、去运用,以方法积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小心翼翼”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儿子不舍得放掉鲈鱼的原因”,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探究积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抓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父亲对儿子的教育中,使学生明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体会不舍的原因,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乐欣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方法积累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出课题 刚才大家都谈到自己的爱好。这个男孩叫詹姆斯(课件出示图片)他喜欢钓鱼,从钓鱼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还获得了人生的启示。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13课。(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大家看这个钓字(最后一笔是点,就像我们钓鱼时用的鱼饵。)课文里还出现了一个字,和钓字长得像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示田字格钩)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多形象啊!你有信心写好它吗?依据汉字的象形特点我们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字。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简洁导入直奔主题,由学生谈自己的爱好自然过渡到文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充分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问题中的“钓”字,引出生字“钩”,依据汉字象形这一特点进行识记,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汉字象形美。)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大家预习了吗?平时喜欢用什么方式读课文?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一)生字词教学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读?他读对了,大家就跟读。 出示:捕捞 鱼饵 鲈鱼 预习时你注意这个词了吗?这就是鲈鱼(出示图片),你了解它吗?)(预习时能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资料,多好的习惯哪!)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关于鲈鱼的资料,谁来读读,你有什么新收获?文中作者钓上来的就是——查找资料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大家要多多运用啊! 3、出示:鱼鳃 (鱼鳃是鱼的这个部位出示图片)刚才生字中还有一个带鱼字旁的?你还知道哪些带鱼字旁的字?(鲤、鳞、鲫、鲈、鲜、鱿)有什么规律?借助偏旁给汉字归类,能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 4、出示:溅起 操纵(这两个字是平舌音,我们再读一次) 5、 沮丧 嘴唇(唇这个生字你有什么给大家提醒的?写这个字的时候千万注意半包围,撇要长)诱惑 皎洁、小心翼翼(这个词有什么特点?你还积累了哪些同样的词?)学习语文一定要注意积累呀! 6、翼是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写的时候注意什么?你观察的真仔细,羽自作头没有钩,像这样的字还有“翠、耀、羿”这些字在书写上都体现了书法中的“避让”,原则。指的是有些字做偏旁时原本写的舒展的笔画发生变化,写得短小精悍。为了给其他笔画让出空间,让整个字舒展漂亮。中国汉字,博大精深,还蕴含着谦让的传统美德呢!大家一定写好它。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识字教学环节,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偏旁表意的特点,记忆字形。运用顺口溜的方法识记“唇”,夯实字词基础,使学生逐渐具备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并在教学中依据书法原则进行情感教育。) 7、单个词大家读得不错, 这三个词你能一下子都读对吗?出示:抉择、告诫、实践 这三个词藏在一话中,谁能读好它?出示: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了解内容 1、文中是与非的问题到底是怎样的问题呢?请同学拿起语文书,我们分自然段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的真简洁,老师听出来了,你是结合题目来概括的。其实将课题具体化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出示字条:题目扩展)我们把它积累下来。(贴在黑板上) 3、你按作者的写作顺序,把每部分段意连在了一起,这种段意连接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4、你真会学习,抓住了事件的六要素,就轻而易举的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你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出示字条:要素归纳) 5、其实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也是归纳主要内容的好方法。这些是我们刚刚读过的词语,你能试着选出几个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出示字条:抓关键词。我们也把这种方法放在积累园中) (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在四年级初步学习抓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方法,积累渗透,为以后学习有法可依。) 三、细读感悟、走进文本 1.听着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作者34年前钓到的鲈鱼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样的大鲈鱼你们愿意把它放掉吗?作者愿意吗?文中有一个写出了我的不情愿,谁找到了?(依依不舍)找的对吗?知道它的意思吗?(依依不舍就是不舍得离开,不愿放手。)请你读出这种恋恋不舍吧。(课件出示句子1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你们生活中有过这种不舍的感受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太深刻了,请你带着感受到的这种不舍再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事例感受作者的依依不舍。先抓重点词,再理解词语、试读体会、联系实际、朗读感悟,层层深入与读者对话,体会情感。) 3.看来,你有你的不舍,作者也有他的不舍,出声读读课文(1—3自然段),找到作者不舍的原因。(课件:句子2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4.谁听懂了,他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不舍的原因?我们理解课文时,可以联系上文,也可以联系下文,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为联系上下文。 5.在这段话中从哪能具体看出我的不舍呢?看看抓关键词不仅可以归纳主要内容,还能理解课文内容,那就请同学们好好的运用它。 6.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鲈鱼。我的心情怎样?(惊讶)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你的惊讶吗?这样一条大鲈鱼属于我了,惊讶之余还会?(高兴)读出你的高兴?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是我钓到的,此时我还会有怎样的心情?(自豪)没错,多自豪啊!你能神气十足地读一读吗!(指名读)这么多的感受,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板书:得意) 7.这条漂亮的大鲈鱼,正是作者的得意之作,相信此时同学们一定能够体会到他的这份不舍了。就让我们饱含深情的一起把它读出来吧!(课件出示:句子1) 8.其实依依不舍的情绪还藏在文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8自然段,把这种依依不舍画出来。写出你的感受并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课件出示要求) 9.汇报。(课件句子3)说的太好了。(板书:急切)正因为不舍才会急切地质问,男孩子一起急切地问问爸爸。 10.还从哪能看出不舍? 11.汇报。(课件句子4)(板书:争辩)孩子们什么情况下你会大声争辩?能具体说说吗?声音?语速?请你把这种情绪读出来吧!读出了那份理直气壮。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不放掉鲈鱼是有理的呢?现在,我就是父亲,你们就理直气壮地与我争一争。(课件:四次对话) 12.从父子的对话中看出放掉到手的大鲈鱼真的是----争辩不行,我想到了什么办法?(板书:乞求) 13.为了留住这条大鲈鱼,我从急切追问到大声争辩再到小心乞求,可最终的结果仍是(生:依依不舍地放掉了它)。从我这一系列情感变化中,不难看出放掉鲈鱼是不舍,但更多的是不易啊!。 四、拓展练笔、情感升华 1、同学们在这个如水的夜晚,詹姆斯为了留下心爱的大鲈鱼,只做了这些吗?他还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试着下来。 五、小结延伸、布置作业 1、孩子爸爸理解你的舍不得,但纵有百般理由依依不舍,却不得不舍,一定要舍,必须得舍。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作者舍弃漂亮的大鲈鱼,他得到了什么?对他今后人生有怎样的启示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后请同学完成: 2、 作业超市:(1)摘录课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 (2)推荐阅读:《忍住一份甜》 五、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得意 急切 争辩 乞求 依依不舍 方法积累
题目拓展 要素归纳 抓关键词
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