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7
欧洲东部和北亚重点内容精讲一、范围和国家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是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包括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黑海沿岸国家中有乌克兰、俄罗斯。
二、俄罗斯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两大洲,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⑵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A处)(冰川作用形成),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B处)、中西伯利亚高原(C处)、东西伯利亚山地(D处)(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与山地)⑶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东西差异表现为西部东欧平原受西风带影响,海洋性强,中部西伯利亚大陆性显著,东部太平洋沿岸受季风影响显著。
[问题]奥伊米亚康—维尔霍扬斯克地区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①纬度较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②冬季日照时间短。
③海拔较高: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于同纬度的中西伯利亚高原。
④盆地地形更易形成寒冷中心:盆地地形,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⑷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深1600m,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淡水湖)。
[问题]凌汛及形成条件?河流凌汛是指每年春季开江时节,受日照,河道弯曲等因素影响,河流有些河段开江,有些河段封冻,在跑冰排过程中,上游下来的冰凌在中下游结冰地区被卡塞,逐渐加高成冰坝出现险情。
形成条件:①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②河流有结冰期。
多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季节。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中国的黄河、松花江某些河段均发生。
地理俄罗斯知识点总结地理俄罗斯知识点总结俄罗斯,位于东欧和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以下是有关俄罗斯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地理位置:俄罗斯横跨欧亚两大洲,东部与亚洲大陆相连,西部临近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
它与许多国家接壤,包括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和朝鲜等。
2. 面积:俄罗斯的总面积约为17,098,24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8。
3. 地形地貌:俄罗斯的地形多样,包括西部的欧洲平原、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高原、莫斯科盆地和远东地区的山脉和高原。
乌拉尔山脉分割了欧洲和亚洲两个大陆,被认为是地理上的分界线。
4. 气候:俄罗斯的气候取决于其广阔的土地范围和地势起伏。
北部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西南部的黑海沿岸气候温暖而湿润,而南部的高加索山脉地区气候温暖。
5. 主要河流和湖泊:俄罗斯拥有一些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和最大的湖泊。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全长约3,692公里。
其他重要的河流还包括莫斯科河、勒拿河和安格拉河等。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6. 自然资源:俄罗斯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和第八大的石油储量。
此外,俄罗斯还拥有煤炭、铁矿石、金、银、钻石、稀土和木材等重要的自然资源。
7. 人口和城市: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第九多的国家,人口约为142.8万。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超过1200万。
其他重要城市包括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和喀山等。
8. 经济:俄罗斯拥有多样化的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
工业方面,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日益发展,俄罗斯的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
9. 政治和行政区划: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2个共和国、9个州、46个州和3个联邦城市。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第八章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自主学习知识清单】一、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
陆上邻国众多。
(2)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地形特征(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1)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2)植被:分布有世界上最广的亚寒带针叶林。
4.河流特征(1)拥有欧洲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2)★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有凌汛现象。
①河流发生凌汛的时间:初冬(结冰);初春(融冰)。
②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纬度高,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3)★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多沼泽: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下有永久冻土层,水不易下渗;③地形平坦,水流不畅;④有凌汛,河水易泛滥;⑤没有水库蓄水。
5.自然资源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是世界上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主要有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二、俄罗斯的经济地理特征1.经济: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核工业、宇航工业占绝对优势),轻工业不发达;农业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2.农业:生产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①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温偏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的原因是:纬度相对较低,气候温和,热量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向阳葵、亚麻等。
③西伯利亚三条大河下游几乎没有农田,原因是: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沼泽广布,无法耕作。
欧洲东部和北亚1.范围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俄罗斯一、位置范围经纬度位置:40E—180E,50N以北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范围: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
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以平原、高原为主,海岸线漫长、曲折。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多冰碛丘陵,呈波状起伏),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湖泊众多,沼泽连片)、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以勒拿河为界)2.河流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流量丰富,有夏汛,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低,水能蕴藏量丰富。
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都发源于南部山地,注入北冰洋,这些河流水量充沛、水能丰富,但冰封期较长,有凌汛现象发生。
贝尔加湖: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山地的断裂构造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3.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阔,北部北冰洋沿岸为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小范围的温带草原气候,太平洋沿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黑海沿岸有狭小的地中海气候区,南部大高加索山地有高山气候分布。
三、居民和经济1.自然资源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田:库兹巴斯铁矿区:库尔斯克油和天然气:第二巴库、秋明水能资源:伏尔加河—开发比较充分森林资源:西伯利亚、远东和东欧北部(树种以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林为主)2.农业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水源充足限制条件: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温偏低分布:集中在气候相对温和的东欧平原以及纬度相对较低的南部顿河流域。
在西伯利亚各大河流的上游河谷两岸也有耕地分布。
3.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工业为钢铁、机械和化工等工业,特别是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主要工业区: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会考俄罗斯知识点总结1.地理知识俄罗斯坐落在东欧和北亚,东西横跨欧亚大陆,边界线的长度达到了6.8万千米。
东西最宽处为近1.7万千米,南北最窄处为近4千千米。
由于地域辽阔,俄罗斯拥有着丰富的地理景观,包括贝加尔湖、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伏尔加河等。
俄罗斯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2.历史知识俄罗斯历史悠久,从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到沙皇时代,再到苏联时期,俄罗斯的历史经历了多个重要时期。
俄罗斯历史上有着许多重要事件,如卫城堡之战、俄罗斯革命等,这些事件对俄罗斯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俄罗斯还是二战的关键参与国之一,俄军也与德国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3.文化知识俄罗斯文化源远流长,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都有着悠久的传统。
文学方面,俄罗斯有着许多著名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安东·契诃夫、亚历山大·普希金等,他们的作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音乐方面,俄罗斯有着丰富的音乐传统,如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等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而俄罗斯的绘画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如伊康·雷佐内、瓦西里·康定斯基等都是著名的俄罗斯画家。
4.政治体制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政治体制为半总统制。
俄罗斯总统具有很大的权力,负责国家的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的管理。
而议会则负责国家的内政、立法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积极进行政治改革,试图建设一个更加健全和民主的政治体制,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
5.经济发展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型国家,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是俄罗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同时,俄罗斯还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铝矿、钻石、黄金等。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发展经济,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知识点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主要是由其广阔的国土面积所决定的。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大部分都位于亚洲,只有西部的一部分在欧洲。
俄罗斯东连中国,南与北朝鲜、韩国接壤,西与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挪威接壤,北与挪威、芬兰、北极接壤。
俄罗斯的地理范围涵盖了广袤的土地、多样化的气候和地貌,包括了大草原、森林、河流、山脉等多种地形。
历史: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在古代,这个地区曾是斯基泰人、蒙古帝国等各大民族的领地。
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该地区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15世纪至16世纪,俄罗斯帝国逐渐崛起,并成为现代俄罗斯的前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帝国不断扩张,吞并了许多周边地区,最终形成了现今的俄罗斯联邦。
文化: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传统。
这个地区的民族构成十分丰富,包括了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芬兰人、波兰人等。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这个地区的文化相对复杂而多样。
这里有丰富的文学、音乐和艺术传统,如杰出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等。
此外,东正教也是该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
经济: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和工业。
由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矿等自然资源,使得能源产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庞大的军工、机械制造和化工等工业部门。
然而,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该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行结构性和促进创新发展。
总结:欧洲东部和北亚地区是一个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都非常丰富的地区。
从地理上看,这个地区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化的地貌。
历史上,该地区经历了多个民族的统治和扩张,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文化上,这里的多民族共存创造了多元化的文化传统。
经济上,该地区以能源和工业为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深入了解这个地区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欧洲东部和北亚这个重要的地区。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欧洲东部范围: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山脉之间的欧洲部分。
概况: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的1/4。
北亚国家:71、位置(三2欧洲部分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4、传统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二:地形:(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3)大河和山脉成为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
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分别以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为界三:河流与湖泊(1)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亚欧分界线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水能资源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
通航。
(2)泛滥。
(3)乌拉尔河亚欧分界线,注入里海(4)阿穆尔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
(5)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从成因上讲,贝加尔湖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属于构造湖。
四: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东),气)(1)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森林、矿产、水能资源尤为突出。
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3 以上,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
(2)俄罗斯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也很丰富。
水能蕴藏量仅次于中国,西伯利亚各大河中上游流经高原、山区,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建有大型水电站。
伏尔加河水能蕴藏量虽不及西伯利亚各大河,但开发利用较充分。
(3)俄罗斯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
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第二巴库和秋明油田社会经济特征一:农业(1)俄罗斯农业发展条件①有利条件: 是耕地面积广大。
短。
(2汛而泛滥(3,(1较强。
走进俄罗斯知识点总结俄罗斯,是一个东欧和北亚跨越两个大陆的国家,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人口第九大的国家。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多样民族和壮丽自然风光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得它在世界上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带领大家走进俄罗斯,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地理和经济知识点。
一、地理知识点1.地理位置: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东部,东部和北部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西部与欧洲大陆相接。
俄罗斯地理位置独特,东西宽度较大,南北狭长,跨越了九个时区。
2.地形地貌:俄罗斯地势起伏,地形复杂,丘陵、高原、平原等地貌类型各异,素有“七分平原、两分丘陵、一分高原”的说法。
乌拉尔山脉将俄罗斯分割成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
3.气候:俄罗斯气候类型多样,有寒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冷高山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东西部地域差异较大,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
4.水系: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涵盖了伏尔加河、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东西伯利亚河流等重要水系。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拥有重要的航运和水利资源。
二、历史知识点1.早期历史:古代俄罗斯早期是由斯拉夫人和蒙古人等各民族组成,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社会。
在10世纪,君士坦丁大帝统一了基辅罗斯,形成了基辅罗斯的统一国家。
2.沙皇时期:在中世纪和近代时期,俄罗斯历经了伊凡雷帝、彼得大帝等一系列沙皇时期的统治。
在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开始进行西化改革,逐步将欧洲文化引入国家,俄罗斯帝国开始崛起。
3.苏联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沙皇制度被推翻,苏维埃政权建立,苏联成立,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进行了工业化和集体化建设,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
4.俄罗斯联邦: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立,俄罗斯开始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俄罗斯逐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大国。
三、文化知识点1.宗教文化: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东正教国家,东正教是俄罗斯的主要宗教信仰。
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欧洲东部
范围: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大高加索山脉之间的欧洲部分。
概况:面积占欧洲的一半;人口占欧洲的1/4。
北亚
范围: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
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
概况:面积约占亚洲的1/4,人口仅占亚洲的1.2﹪
国家:7个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东欧平原三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
跨亚欧两大洲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
经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北寒带(50ºN-70ºN),30ºE-180º
海陆位置:西临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等国接壤。
(三面临海但航运不发达: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大部分港口有结冰现象且封冻期长)
2、范围:
欧洲部分1/4,人口3/4;亚洲部分3/4,人口1/4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4、传统的欧洲国家,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
二:地形:
(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以平原、高原为主,较为平坦。
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3)大河和山脉成为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
主要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分别以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为界
三:河流与湖泊
(1)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亚欧分界线
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水能资源丰富,河上建有大型水电站。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2/3。
有母亲伏尔加之称。
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①结冰期短;②支流众多,流量丰富;③流经东欧平原,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稳,利于通航。
④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里海、亚速海、黑海、波罗的海、白海),⑤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
(2)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它们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
河流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但结冰期长,易发生凌汛,航运价值不大。
水文特征:①径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和春汛。
②落差大,水能丰富③结
冰期长,有凌汛。
④航运价值小。
河流下游多沼泽原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冻土层影响下渗。
④河流有凌汛,河水泛滥。
凌汛现象条件:①气温低,有冰期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凌汛出现季节:秋末春初
(3)乌拉尔河亚欧分界线,注入里海
(4)阿穆尔河(黑龙江),注入太平洋。
(5)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从成因上讲,贝加尔湖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属于构造湖。
四: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①东欧平原: 西部受大西洋影响明显,气候比较温和,属于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带; 东部大陆性相对增强,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北部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西伯利亚地区: 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冬季气温很低( 奥伊米亚康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气温年较差大。
大部分属于亚寒针叶林带,南部属于温带草原带。
③北冰洋沿岸: 是终年气候寒冷的极地气候,属于苔原带。
④太平洋沿岸: 为温带季风气候,属于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带。
⑤黑海沿岸: 为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⑥高加索山区: 为高山气候,为高山植物区。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原因:
①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②冬季日照时间短③海拔较高(大约2000米)
④盆地地形(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
⑤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四:自然资源
(1)俄罗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森林、矿产、水能资源尤为突出。
俄罗斯森林资源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3 以上,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
(2)俄罗斯淡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也很丰富。
水能蕴藏量仅次于中国,西伯利亚各大河中上游流经高原、山区,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建有大型水电站。
伏尔加河水能蕴藏量虽不及西伯利亚各大河,但开发利用较充分。
(3)俄罗斯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
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第二巴库和秋明油田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俄罗斯农业发展条件
①有利条件: 是耕地面积广大。
②不利条件: 最大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冬季漫长气温偏低,农作物生长期短。
(2)农业分布
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
在西伯利亚各大河流的上游河谷两岸也有分布。
为什么西西伯利亚平原几乎没有农田,而形成了大片沼泽地?
气候严寒,多为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流下游因凌汛而泛滥
(3)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
俄罗斯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
二: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1)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特点
①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划分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因而经济实力仍然较强。
②工业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
钢铁、机械、化学、核工业、宇航等工业是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但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轻工业发展缓慢。
③工业布局以“煤铁复合型”为主。
俄罗斯各种自然融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这些资源丰富地区形成了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④工业分布不平衡,有向东扩散的趋势。
(2)四大工业区
三:交通
铁路: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主要的铁路干线:
西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东部:西伯利亚大铁路
1、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
①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
③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2:俄罗斯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水运不占主要地位的原因
①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矿产资源多分布在东部西伯利亚地区,国内运输货物主要流向为东西向。
②河流众多,但结冰期长,通航里程短,且多为南北走向。
俄罗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河流众多,请分析水运不发达的原因?
(1)俄罗斯虽然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不发达,原因是①北冰洋临海区封冻期长,
不冻港少。
②除北冰洋外其他各海区重要港口与外洋联系都要经过别国海域与外洋联系
(2)、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伏尔加河航运价值较高外,北亚三河内河运输价
值都不高,原因是①纬度高河流封冻期长,且有凌汛,通航期短。
②河流南北走向为主,与主要货运方向不一致,③沿岸地区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经济不发达。
四:城市
①莫斯科:首都,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政治和文化中心。
②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
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第一亚欧大陆桥的端点。
④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