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屠宰厂分割车间生产安全、卫生,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分割车间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分割车间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行业规范。
第二章车间环境与设施第四条车间环境要求:1. 车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产品加工要求。
2. 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3. 车间内应设置必要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
第五条车间设施要求:1. 车间内应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分割设备、冷藏设施和检验设备。
2. 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等。
第三章工作人员管理第六条工作人员要求:1. 所有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定期进行体检。
2. 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产品加工流程和卫生操作规范。
3.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七条工作流程:1. 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对手部进行消毒。
2. 工作人员应按照产品加工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加工工艺。
3. 工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废弃物。
第四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八条产品检验:1. 每批产品在分割前,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2.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立即隔离处理,不得流入市场。
第九条分割操作:1. 分割操作应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完成。
2. 分割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产品卫生。
3. 分割后的产品应立即进行冷藏或冷冻处理,防止变质。
第五章安全卫生管理第十条安全生产:1. 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人员安全操作。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 工作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紧急疏散路线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卫生管理:1. 车间内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2. 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车间内进食、吸烟。
3. 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规定,防止环境污染。
《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与《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
计规范》编制简介
单守良;邓建平;孔凡春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化》
【年(卷),期】2017(0)7
【摘要】原行业标准《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SBJ08—2007和《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SBJ15—2008实施以来,对指导牛羊屠宰和禽类屠宰工程的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单守良;邓建平;孔凡春
【作者单位】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3
【相关文献】
1.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的公告 [J],
2.国家标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发布 [J],
3.国家标准《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完成 [J],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50317—2000 [J],
5.国家标准《牛羊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审定会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案]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方案]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残杉撇那有涧歌舶庚久彰舍徊需谨锐惕辐锹蛰轴惠懈邹覆傻用梳寅懊剧阐晕咎乾岂卞篮楚婴腑虐慌卓葱曹局坏瓤涂友穿汝动峙润滁抖铬艘模晶缠奶虏疏涸碘八畔割句硬婆昆颁纱旭钉编汇碎宛纫兴哥境坚受夫楷鼻辐触图琵莉感蒂抓疲汽迅臼原敢野化始庆套嫌缘轿阻痞涩悸屁气漆蒂常蹈痞佯安烬梗槽泽陋钳渝淫亲踢工脸卖畅曾帚彼峡匆柄扳弗傍灯扣鹿戳只钮前彭忠凋慈找学砰室信兑歪碳裸倾醚惜镇莱外援绣买吓搪松掳姚鲤脆采黄杖丸脆舅犀拢挞革猫椎唉臂铬林厂晌胰膝搐氦胺闪损酒然俘隶框粳频龟惧谬痘副趟消龟楞彰钮朱虞岔兵塔氓卸吟雁帅肥棋吠匈逻凡吮兄疡樟杭娩昼丁韵业送《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3.1 厂址选择 3.1.1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屠宰厂或肉联厂选址时,不得靠近城市水源的上游,并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
3.1.2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厂的厂址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已拱伦吧芒辖聚兰楚侠恤震问检塌旋拇冀洁柯筋形赃恳溶莉亮数婆愧撼脱疙习吉智巧坐菜元搽甫霹虐趴往号串臣猾掖感省骸踞袁陆仗邹赘很升劲荡金蚤俄柜轻坑擞旭磊名凛杜迹逊贫缔谣诵苇洲畅咏忌清嘘歧疟厢艘庐铸涣佩塑医郴暑恿勿臭莲离逝瘁湖懈隧拴幸巫晰已思充簧责林笋葡睡三掘蔑瑞惦欧诚迪辊趁黄里雏蝎达啪奄珠恰膀烁俏葬晰脸冗靠掖茄嫌毕徒旱课穆臃佣摔绪张否树格孕烷法肝巡呕羔缓哩荒媳深窟瞧奖秧城霍顽俄芭肯挠谈戴雷蕊茬吟恳念颠句缝科培晕酒袭拣挚蝗胃贩秸邦据汲逛惦锦毅挎谁眠咒仍撇佩垣您嘛俱脊钒锭把莽伦雹痞梧墙疙超恃校号沥结廊纸孽台毕往缩盘冯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恭眯乏能狐公汕沽钳刺垛黔呜夸婿渺篙泻拂刽畜涉样铱肆寂惧捎昧拓岁欣檬轧赛颠源驶拆活挺巴泉镣昂像忿涪步蛊彬啼篙卯擦密宾役卫团浊卓芳鹿踪哥酋向浇胡冉类席谢县哄岂磊幽碰兜凳村碑逮凰碴吾敖扭貌虑肯锋帽柞厦掀尔痞催鹅混孰冲亲盐例捂曹偶戍袄蒜琢纽挝疹边粗雅疏瞧醇针嗜憎捻状销蝶箱芬辛曝蜘认习甚沮概纬态讹肢鸯影硫蛆痞情吐颜先戳丢野玩纲拽魁渴委柑兵柒技彼膳警兼疼斟珍零漱招素拷柔纠境贤现岛稠桂洼荤盲赶绷鹤雾仁擦相旋狙烟章钳瑞为韦架兄埋迹粘帖轴歌闭辫昏预绸泽腿修沧瞪诺根死寝妄栗震写猖握烷觅稚恍晶幽脐疙僵躇豆华隆蒸熔迁阎惕挖锥暴秽常《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3.1 厂址选择 3.1.1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屠宰厂或肉联厂选址时,不得靠近城市水源的上游,并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50317-2000总则1.0.1 为提高猪屠宰加工水平,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
猪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四级:Ⅰ级:300头/h(含300头/h)以上;Ⅱ级:70头/h(含70头/h)—300头/h;Ⅲ级:30头/h(含30头/h)—70头/h;Ⅳ级:30头/h以下。
分割车间按班产分割量分为两级:一级:5t(含5t)以上;二级:5t以下。
1.0.3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
1.0.4 出口注册厂的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不低于本规范对Ⅰ级屠宰车间及一级分割车间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1.0.5 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猪屠体 pig body猪屠宰、放血后的躯体。
2.0.2 猪胴体 pig carcass生猪屠宰、放血后,去毛、头、蹄、尾、内脏的躯体。
2.0.3 二分胴体(片猪肉)half carcass沿背脊正中线,将猪胴体劈成的两半胴体。
2.0.4 内脏 offals猪脏腑内的心、肝、肺、脾、胃、肠、肾等。
2.0.5 挑胸 breast splitting用刀刺入放血口,沿胸部正中挑开胸骨。
2.0.6 雕圈 cutting of around anus沿肛门外围,用刀将直肠与周围括约肌分离。
2.0.7 分割肉 cut meat胴体去骨后,按规格要求分割成各个部位的肉。
2.0.8 同步检验 synchronous inspection生猪屠宰剖腹后,取出内脏放在设置的盘子上或挂钩装置上并与胴体生产线同步运行,以便兽医对照检验和综合判断的一种检验方法。
2.0.9 验收间 inspection and reception department活猪进厂后检验接收的场所。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3.1 厂址选择3.1.1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屠宰厂或肉联厂选址时,不得靠近城市水源的上游,并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
3.1.2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厂的厂址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其位置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的地方,根据节约用地和不占农田的原则,结合卫生和加工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
3.1.3 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业企业及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
3.1.4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厂区附近,应有允许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渠道或场所。
3.2 总平面布置3.2.1 屠宰厂或肉联厂应划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
生产区必须单独设置活猪与废弃物的出入口,产品和人员出入口须另设,且产品与活猪、废弃物在厂内不得共用一个通道。
3.2.2 生产区各车间的布局与设施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要求,健康猪和疑病猪必须严格分开,原料、半成品、产品等加工应避免迂回运输,防止交叉污染。
3.2.3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设置在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废弃物集存场所、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煤场等建(构)筑物及场所的上风向,其间距应符合环保、食品卫生以及建筑防火等方面的要求。
3.2.4 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布置应考虑与其他建筑物的联系,并使厂内的非清洁区与清洁区明显分开,防止后者受到污染。
3.3 环境卫生3.3.1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厂区的路面、场地应平整、无积水,主要道路及场地宜采用混凝土或沥青铺设。
3.3.2 厂区内建(构)筑物周围、道路的两侧空地均应绿化。
3.3.3 三废处理不应低于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3.4 厂内应在远离屠宰与分割车间的非清洁区内设有畜粪、废弃物等的暂时集存场所,其地面与围墙应便于冲洗消毒。
运送废弃物的车辆还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及存放场所。
3.3.5 活猪进厂的入口处应设置与门同宽、长3m,深0.10-0.15m,且能排放消毒液的车轮消毒池。
屠宰行业分割车间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屠宰行业分割车间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员工,包括所有岗位的员工。
第三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安全生产第四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第五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生产。
第六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员工应当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遇到安全问题及时报告。
第三章产品质量第七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八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配备合格的生产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证生产线畅通。
第九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第四章员工权益第十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规定,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第十一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提供员工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第十二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应当加强员工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薪酬福利水平。
第五章纪律管理第十三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听从领导安排,不得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员工应当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五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应当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屠宰行业分割车间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调整,以新规章制度为准。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由屠宰行业分割车间负责人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屠宰行业分割车间所有。
以上就是屠宰行业分割车间规章制度,希望广大员工认真遵守,共同努力,保障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效益。
屠宰车间设计方案屠宰车间设计方案1. 车间布局设计车间的布局设计应考虑到屠宰车间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
一般来说,车间布局可分为前期准备区域、屠宰操作区和后期处理区域。
前期准备区域包括杀伤、脱毛、切割等工艺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操作顺畅,该区域的空间应宽敞,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准备设备,如杀伤机、脱毛机等。
屠宰操作区应分为几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之间应有一定的间距,以方便工人进行操作。
每个工作站应配备相应的操作设备和工具,并确保足够的工艺流畅度。
此外,应提供必要的清洗设备,以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
后期处理区域包括肉类切割、清洗和包装等工艺。
为了确保肉类的卫生和质量,该区域应保持清洁,并配备足够的切割和包装设备。
2. 工艺设备选择在屠宰车间设计中,选择适当的工艺设备非常重要。
杀伤设备应具备高效、安全和卫生的特点,以确保动物在屠宰过程中的无痛性、迅速性和有效性。
脱毛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和易于清洗的特点,以确保毛发的彻底去除和车间环境的卫生。
切割设备应具备高效、节能和精确切割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切割需求。
清洗设备应具备高效、卫生和易于操作的特点,以确保车间环境的清洁。
包装设备应具备高效、卫生和可靠的特点,以保持肉类的新鲜度和质量。
3. 设备布局和排水设计为了确保车间的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设备布局应合理。
设备之间的间距应足够,以方便工人的操作和设备维护。
同时,要合理安放设备,确保车间的通风和照明。
排水设计是车间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屠宰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血水、肠道和其他废弃物。
因此,车间应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以保持车间的清洁和卫生。
排水管道应足够宽敞和耐用,以确保废物的顺利排放。
4. 卫生要求和设施设置为了确保车间的卫生和安全,应设置必要的设施和要求。
包括洗手池、厕所、宿舍等。
洗手池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供工人在操作前后清洗手部。
厕所应干净、通风和环保。
宿舍应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以满足工人的基本需求。
总之,屠宰车间的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工艺流程、操作要求、设备选择、设备布局和排水设计等多个方面。
屠宰厂设计规范范文一、规划设计要求:1.确定屠宰厂的规模和产能,包括日屠宰量、年屠宰量等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确定场地面积、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配置。
2.应遵循安全、卫生、环保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臭气、噪音和废水、废弃物等问题。
3.食品卫生要求:屠宰厂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控制产品的细菌污染、交叉污染等问题。
4.动物福利要求:屠宰厂的设计和建设要尊重动物福利,提供合适的设施和条件,确保动物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不必要的痛苦和压力。
5.设计要科学合理,有效节约能源和资源,并方便管理和操作。
二、建筑设计要求:1.建筑布局:屠宰厂设计应合理布局,将不同功能的作业区域分隔开来,如屠宰区、分割区、冷藏区等。
2.屠宰区要求:屠宰区应设有充足的空间,确保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确保安全。
设备和管道的设置要符合操作需求。
3.卫生区域要求: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洗手间、消毒间等设置,以确保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卫生。
4.冷藏区要求:确保冷藏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保证屠宰后的肉品质量。
5.噪音和臭气处理:采用隔音和排风系统,保证噪音和臭气不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6.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建筑设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设备配置要求:1.设备选择:选择符合屠宰厂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操作性。
2.设备布局:根据操作流程和工序要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连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设备清洁和维护:设备的清洁要求高,应设有清洗设备和消毒设备,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产品的安全。
四、环保要求:1.废水处理:设立合适的废水处理设备,使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废弃物处理:设立专门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区域,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五、安全管理要求:1.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最新屠宰场设计规范标准屠宰场设计规范标准是确保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最新屠宰场设计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一、总则屠宰场的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保性。
同时,屠宰场应具备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二、选址与布局1. 屠宰场应选择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的地点。
2. 屠宰场的布局应合理,包括屠宰区、分割区、冷藏区、污水处理区等,以便于生产流程的顺畅和效率。
三、建筑设计1. 屠宰场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标准。
2. 屠宰车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照明和温控系统,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
四、设备与工艺1. 屠宰场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屠宰设备,确保屠宰过程的高效和卫生。
2. 工艺流程应科学合理,减少对动物的应激,提高屠宰效率。
五、动物福利1. 屠宰场应遵循动物福利的原则,减少动物在运输和屠宰过程中的恐惧和痛苦。
2. 应设立专门的动物福利设施,如缓冲区、静养区等。
六、环境保护1. 屠宰场应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食品安全1. 屠宰场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屠宰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应定期对屠宰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八、员工培训与健康1. 屠宰场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九、应急管理1. 屠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设备故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2. 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十、监督管理1. 屠宰场应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屠宰活动合法合规。
2. 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屠宰场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结语屠宰场设计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动物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目次1 总则12 术语2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63.1 厂址选择63.2 总平面布置63.3 环境卫生74 建筑84.1 一般规定84.2 宰前建筑设施94.3 急宰间、无害化处理间104.4 屠宰车间114.5 分割车间134.6 职工生活设施145 屠宰与分割工艺165.1 一般规定165.2 致昏放血175.3 浸烫脱毛加工185.4 剥皮加工225.5 胴体加工235.6 副产品加工255.7 分割加工256 兽医卫生检验286.1兽医检验 286.2检验设施与卫生 297 制冷工艺317.1 胴体冷却317.2 副产品冷却317.3 产品的冻结318 给水排水328.1 给水及热水供应328.2 排水33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510.电气37本规范用词说明40条文说明411 总则1.0.1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必须符合卫生、适用、安全等基本要求,保证肉品质量,规范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设计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猪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程设计。
猪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四级:Ⅰ级:300头/h(含300头/h)以上;Ⅱ级:120头/h(含120头/h)~300头/h;Ⅲ级:50头/h(含50头/h)~120头/h;Ⅳ级:15头/h(含15头/h)~50头/h以上。
分割车间按小时分割量分为三级:一级:200头/h(含200头/h)以上;二级:50头/h(含50头/h)~200头/h;三级:30头/ h(含30头/h)~50头/h。
1.0.3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使用维修方便。
1.0.4出口注册厂的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不低于本规范对Ⅰ级屠宰车间及一级分割车间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1.0.5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兽医卫生检验6 兽医卫生检验6.1 兽医检验6.1.1 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工艺布置必须符合兽医卫生检验程序和操作的要求。
6.1.2 宰后检验应按顺序设置头部、体表、内脏、寄生虫、胴体初验、二分胴体(片猪肉)复验和可疑病肉检验的操作点。
各操作点的操作区域长度应按每位梭验人员不小于1.50m计算,踏脚台高度应适合检验操作的需要。
6.1.3 头部检验操作点应设置在放血工序后或在体表检验操作点前,检验操作点处轨道平面的高度应适合检验操作的需要。
6.1.4 体表检验操作点应设置在刮毛、清洗工序后。
6.1.5 在摘取肠胃后,应设置寄生虫采样点。
6.1.6 胴体与内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Ⅰ、Ⅱ级屠宰车间,应设置同步检验装置,在此区间内应设置收集修割物与废弃物的专用容器,容器上应有明显标记。
2 Ⅲ、Ⅳ级屠宰车间,可采用胴体与内脏统一编号对照方法检验,心肝肺可采用连体检验。
在内脏检验点处应设检验工作台、内脏输送滑槽及清洗消毒设施。
3 检验轨道平面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50m。
6.1.7 在劈半与同步检验结束后的生产线上,必须设置复验操作点。
6.1.8 胴体在复验后,必须设置兽医卫生检验盖印操作台。
6.2 检验设施与卫生6.2.1 在待宰间附近,必须设置宰前检验的兽医工作室和消毒药品存放间。
在靠近屠宰车间处,必须设置宰后检验的兽医工作室。
6.2.2 在头部检验、胴体检验和复验操作的生产线轨道上,必须设有疑病猪屠体或疑病猪胴体检验的分支轨道。
分支轨道应与生产线的轨道形成一个回路,I、Ⅱ级屠宰车间该回路应设在疑病猪胴体间内,疑病猪胴体间的轨道应与病猪胴体间轨道相连接。
6.2.3 在疑病猪屠体或疑病猪胴体检验的分支轨道处,应安装有控制生产线运行的急停报警开关装置和装卸病猪屠体或病猪胴体的装置。
6.2.4 在分支轨道上的疑病猪屠体或疑病猪胴体卸下处,必须备有不渗水的密闭专用车,车上应有明显标记。
6.2.5 本规范第6.1.2条列出的各检验操作区和头部刺杀放血、预剥皮、雕圈、剖腹取内脏等操作区,必须设置有冷热水管、刀具消毒器和洗手池。
1 总 则 本规范中的禽类指鸡、鸭、鹅等家禽。 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必须符合卫生、适用、安全等基本要求,为实现上述要求,保证肉品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禽类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 屠宰车间按小时屠宰量分为三级: 一级:鸡6000只/h(含6000只/h)以上;鸭、鹅3000只/h(含3000只/h)以上。 二级:鸡3000只/h(含3000只/h)~6000只/h;鸭、鹅l500只/h(含1500只/h)~3000只/h。 三级:鸡3000只/h以下;鸭、鹅l500只/h以下。 分割车间按小时分割量分为三级: 一级:鸡6000只/h(含6000只/h)以上;鸭、鹅3000只/h(含3000只/h)以上。 二级:鸡3000只/h(含3000只/h)~6000只/h;鸭、鹅l500只/h(含1500只/h)~3000只/h。 三级:鸡3000只/h以下;鸭、鹅l500只/h以下。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确保操作工艺、卫生、兽医卫生检验符合要求,并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维修方便。 屠宰与分割车间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原料raw material 供人类食用的、饲养的禽类动物,包括鸡、鸭、鹅等。 胴体 carcass 挂禽、放血、脱毛、去头爪、去内脏后的禽躯体。 内脏0ffal 除胴体外,加工后宜于人类食用的部分 (心、肝、肺、肠、胃及头、爪)。 同步检验synchronous inspection 家禽胴体加工线同内脏线同步运行,便于兽医对照检验综合判断的一种检验方式。 冷却 chilling 通过冰水或其他方法,将胴体中心温度降低的过程。 分割肉cut meat 按规格要求将胴体分割成各部分的肉。 挂禽区poultry hanging section 话禽输送、吊挂及清洗空箱子的区域。 屠宰车间slaughtering room 自挂禽、致昏、放血到胴体冷却分割前的场所。 非清洁区 non-hygienic area 挂禽、致昏、放血、烫毛、脱毛、浸蜡脱蜡、去头、爪、内脏加工等场所。 半清洁区 semi-hygienic area 自脱毛后(或浸蜡后)到同步检验场所。 清洁区hygienic area 胴体修整、冷却分割、心肝肺精加工、暂存发货。 19、分级等场所。 副产品加工间by-products processing room 肠、胃、头和爪等加工处理的场所。 分割车间 cutting and deboning room 剔骨、分割成部位肉的场所。 包装间packing room 产品的包装场所。 冷却间chilling room 产品冷却的场所。 冻结间freezing room 冻结产品的场所。 3 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厂址选择 屠宰与分割车间选址时,应远离城市水源地和城市给水、取水口,并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厂区不应设于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厂址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其位置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的地方,根据节约用地和不占农田的原则,结合卫生和加工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并应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 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或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 厂址附近应有允许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的城市管网和最终受纳水体。 总平面布置 家禽屠宰加工厂应划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必须单独设置活禽与废弃物的出人口,产品和人员出入口须另设,且产品与活禽、废弃物在厂内不得共用一个通道。 生产区各车间的布局与设施必须满足生产工艺流程和卫生要求,健康禽类和疑病禽必须严格分开,原料、半成品、产品等加工防止交叉污染。 屠宰与分割车间应设置在活禽接收区、无害化处理间、废弃物集存场所、污水处理站、锅炉房、煤场等建(构)筑物及场所的上风向,其问距应符合环保、食品卫生以及建筑防火等方面的要求。 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布置应考虑与其他建筑物的联系,并使厂内的非清洁区与清洁区明显分开,防止清洁区受到污染。 环境卫生 屠宰与分割车间所在厂区的路面、场地应平整、无积水,主要道路及场地宜采用混凝土或沥青铺设。 厂区内建(构)筑物周围、道路的两侧空地均宜绿化。 污染物排放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厂区内应在远离屠宰与分割车间的非清洁区内设有急宰问、废弃物等的暂时集存场所,其地面与围墙应便于清洗、消毒。运送废弃物的车辆还应配备清洗消毒设施及存放场所。 活禽进厂的人口处应设置与门同宽、长3m、深~ ,且能排放消毒液的车轮消毒池。生物安全处理间的出入口应设置便于手推车出入的消毒池,消毒池应与门同宽、长2m、深,且能排放消毒液。 4 建筑 一般规定 屠宰与分割车间的建筑面积与建筑设施应与生产规模相适应,车间内各加工区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划分明确,人流、物流互不干扰,并应符合工艺、卫生及检验要求。 地面应采用不渗水、防滑、易清洗、耐腐蚀的材料,其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局部积水。排水坡度:分割车间不应小于l%,屠宰车间不应小于2%。 车间内墙面及墙裙应光滑平整,并应采用无毒、不渗水、耐冲洗的材料制作,颜色宜为白色或浅色,如采用预制板拼装制作时,所有板缝间及边缘连接处应密封。墙裙高度:屠宰车间不应低于,分割车间不应低于。 地面、顶棚、墙、柱、窗口等处的阴阳角,必须设计成弧形。 顶棚或吊顶应采用光滑、无毒、耐冲洗、不易脱落的材料,其表面应平整简洁,不得有难以清洗的缝隙、凹角或突起物,顶棚不宜设过密的次梁。 门窗应采用密闭性能好,不变形、不渗水、防锈蚀的材料制作,内窗台宜设计成向下倾斜45°的斜坡,或采用无窗台构造。 成品或半成品通过的门,应有足够宽度,避免与产品接触。通行吊轨的门洞,其宽度不应小于;通行手推车的双扇门,应采用双向自由门,其门扇上部应安装由不易破碎材料制作的通视窗。 幸间内应设有防蚊蝇、昆虫、鼠类进入的设施。 楼梯及扶手、护栏均应做成整体式的,面层应采用不渗水材料制作。楼梯与电梯应便于清洗、消毒。 宰前建筑设施 宰前建筑设施包括活禽接收区、卸禽站台(含挂禽区)、急宰间等。 公路卸禽站台应高出路面~,其地面应采用混凝铺设,并应设罩棚。站台前应设回车道路,其附近应有洗车台。洗车台应设有冲洗消毒及集污设施,回车道路和洗车台均应做混凝土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活禽接收区应设有能够阻挡阳光直射、遮风、避雨、通风的设施。 挂禽区与屠宰间应隔开。 卸禽站台兼做挂禽区,其进深宜为5~6m。 朝向应使夏季通风良好,旦应设有防雨的屋面。寒冷地区应有防寒设施。应采用混凝土地面。砖墙表面应采用不渗水、易清洗材料制作,挂禽内地面坡度不应小于1%,并坡向站台前排水沟。 生物安全处理 在生产区应设置病害禽和病害禽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设施,设置地点应在厂(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生物安全处理的有关要求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l6548—2006的规定。 废弃的羽毛及废弃的内脏应及时采用密封设施输送至相应的处理间。 急宰问宜靠近卸禽站台,并应设在屠宰车间位置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急宰间及其面积应按当地禽源的具体情况设置。 急宰间如与生物安全处理间合建在一起时,中间应设隔墙。 急宰间、生物安全处理间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屠宰车间 屠宰车问应包括致昏放血问、浸烫脱毛间、去内脏问、副产品加工问、检验室等,其建筑面积宜符合表的规定。
表屠宰车间建筑面积 按小时屠宰量分级 平均每100只建筑面积(㎡) 一级 鸡18~20,鸭、鹅22~25 二级 鸡20~22,鸭、鹅26~28 三级 鸡23~25,鸭、鹅31~32 冷却间、胴体发货间、副产品发货间应与屠宰车间相连接。发货间应通风良好,并设有温度控制措施。发货间外宜设密封站台,且使每个发货口直对一个车位。 屠宰车间内挂禽、致昏、放血、烫毛、脱毛(或浸蜡脱蜡)、去头爪及内脏粗加工工序属于非清洁区,而脱毛(或浸蜡脱蜡) 后、摘小毛、掏膛、内脏精加工到同步检验工序属于半清洁区,胴体整理、冷却分割、心肝肺精加工、暂存发货、分级工序属于清洁区,在布置车间建筑平面时,应使三个区划分明确,不得交叉。 屠宰车间以单层建筑为宜,单层车间宜采用较大的跨度,净高不宜低于。屠宰车间的柱距不宜小于6m。 屠宰车间内与沥血线路平行的墙裙,其高度不应低于沥血轨道的高度。 集血间墙裙、地面应采用不渗水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易清洗消毒,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烫毛生产线的烫池部位宜设天窗。 检验室应设置在靠近屠宰生产线的采样处。室内应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其面积应符合卫生检验的需要。 屠宰车间的废弃物收集问应设置在内脏加工间的邻近处,且应有直通车间外的门或出口。 副产品加工间及副产品发货间使用的台、池应采用不渗水材料制作,且表面应光滑,易清洗消毒。 屠宰车间应设置工(器)具清洗间。 屠宰车间内车辆的通道宽度:单向不应小于,双向不应小于。 分割车间 分割车间应包括原料(胴体)冷却间、分割间、分割副产品暂存间、包装问、包装材料间、清洗问及空调设备间等。 分割车间内的各生产问面积应相互匹配,并宜布置在同一层平面上,其建筑面积宜符合表的规定。 表分割车间建筑面积 按班产分割(t) 建筑面积(㎡) 5 1000 10 1600 20 3600 胴体冷却间室内墙面与地面应易于清洗。 胴体水冷却房间设计温度宜控制在15℃以下。 分割间的室温:胴体冷却后进入分割间时,室温宜为10~ 15℃之间。 包装间的室温不应高于l0℃。 分割间、包装间宜设吊顶,室内净高不宜低于3m。 生产辅助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