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 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 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 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 否下降。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记出入量幻灯
引言
液体是组成人体物质的体液部分,它 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常体液保持着恒定的动态 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人体出现 呕吐、腹泻、高烧、大汗、创伤、手术、感染、 禁食、胃肠减压等各种病理现象时,均可能出现 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
学习内容
记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记出入量的适用范围 出入量的定义 记出入量的尿
无尿
正常成人24h尿量为1000-2000ml
记出入量的方法
•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记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 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记出入量的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 生命的重症患者 , 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 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出入量的定义
• 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 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