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及锅炉失效管理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630.00 KB
- 文档页数:4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总则1.1 为保证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的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特制订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的设计、安装、生产、修造、材料供应及试验研究等部门。
1.3 各电业管理局(电力联合公司、电力总公司)、电力工业局、电力建设局应有专职工程师负责金属技术监督的组织领导工作。
各试验研究所(院)在主管局领导下负责本地区的金属技术监督工作。
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工程处)应设专职工程师负责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并设金属试验室负责本单位的金属试验工作。
1.4 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和修造企业由主管局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设专职工程师或兼职专业技术人员主管。
1.5 金属技术监督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
各地区可根据本规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监督制度或条例。
2 金属技术监督的体制、范围和任务2.1 金属技术监督的体制;2.1.1 金属技术监督实行在能源部领导下的电业管理局(电力联合公司、电力总公司),省(区)电力工业局(电力建设局),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工程公司)三级管理。
2.1.2 金属技术监督各级机构(或专职工程师)的职责。
2.1.2.1 电业管理局(电力联合公司、电力总公司)和省(区)电力工业局(电力建设局)金属技术监督机构的职责:a.贯彻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和下达的有关金属技术监督的各项指示;b.审批全局性的金属技术监督条例、规划、计划等;c. 组织召开金属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传达和布置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
2.1.2.2 电业管理局(电力联合公司、电力总公司)和省局(区)的电力试验研究所(院)金属技术监督机构的职责:a.贯彻执行部、局颁发的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制度和条例;b.组织制订全局性的金属技术监督条例、技术标准、试验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c.承担有关金属技术监督培训任务,负责归口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d.参加重大事故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工作;2.1.2.3 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关于金属技术监督的职责;a.组织贯彻上级有关金属技术监督规程、指示和规定,审批本单位的金属技术监督规章制度;b.督促检查金属技术监督实施情况。
ICS 27.100F20备案号:2631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The technical supervision codes for metalin fossil-fuel power pla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II)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2)4名词术语 (2)5 金属材料的监督 (3)6 焊接质量的监督 (3)7 主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及导汽管的金属监督 (4)8高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9)9 受热面管子的金属监督 (11)10 汽包的金属监督 (13)11 给水管道和低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14)12 汽轮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15)13 发电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16)14 紧固件的金属监督 (17)15 大型铸件的金属监督 (17)16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 (18)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和金属实验室的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站常用金属材料和重要部件国内外技术标准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站常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参考值 (23)附录D(规范性附录)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 (25)I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修订的。
本标准与DL 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相比,主要作了以下修订:——本标准修订后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标准。
——在章节的内容、编排顺序上作了大的调整。
——将原规程中“10 联箱和给水管道的技术监督”改为“高温联箱的金属监督”和“给水管道和低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将原规程中“11 汽轮发电机转子的技术监督”改为“汽轮机部件的金属监督”和“发电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将原规程的6个附录缩减为4个附录,取消了原规程的附录D、附录E和附录F。
电站锅炉金属监督管理一、金属技术监督的目的金属技术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监部件的检测和诊断,及时了解并掌握设备金属部件的质量情况和健康状况,防止由于选材不当、材质不佳、焊接缺陷、运行工况不良、应力状态不当等因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保证人身安全,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金属技术监督是电力生产、建设过程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要从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运行、停用、检修、设备改造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1.做好受监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在制造、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部件质量监督以及相应的金属试验工作。
2.检查和掌握受监部件服役过程中金属组织变化、性能变化和缺陷发展情况。
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爆、防断、防裂措施。
对调峰运行的机组,其重要部件应加强监督。
3.了解受监范围内管道长期运行后的应力状态和对其支吊架全面检查的结果。
4.参加受监金属部件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处理对策,并督促实施。
5.参与焊工培训考核工作。
6.参与新机组的监造和老机组更新改造工作,参加带缺陷设备和超期服役机组的安全评估、寿命预测和寿命管理工作。
7.采用先进的诊断或在线监测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判断受监金属部件寿命损耗程度和损伤状况。
8.建立和健全金属技术监督档案。
三、电站锅炉金属技术监督的范围1.工作温度大于和等于450℃的高温承压金属部件(含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联箱、阀壳和三通),以及与主蒸汽管道相联的小管道。
2.工作温度大于和等于435℃的导汽管。
3.工作压力大于和等于3.82MPa的锅筒。
4.工作压力大于和等于5.88MPa的承压汽水管道和部件(含水冷壁管、省煤器管、联箱和主给水管道)。
5. 300MW及以上机组的低温再热蒸汽管道。
四、电站锅炉金属材料的技术监督1、受监范围的金属部件的材料选用DL/T715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
发电厂中金属技术监督管理摘要:在现代发电厂企业中,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它所秉持的是全过程管理原则,充分掌握发电厂中不同设备的运行以及质量状况。
所以本文中所讨论的正是发电厂中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理论,指出其中管理问题,并对其管理工作优化对策进行了全面总结。
关键词: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发电厂;管理问题;优化对策当前,发电厂企业中电厂均采用到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体系,它对于发电厂整体的装置装备质量进行深度分析检查,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发电机组能够处理诸多技术故障问题,争取做到不断升级。
从某种程度来讲,要做到对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体系操控性能方面的升级,确保其在发电厂中安全运行诸多重要任务,解决监督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一、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的基本概述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发电厂企业中电力生产、人身生命财产绝对安全。
在生产期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核心方针,保证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如此才能体现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价值,做好相关工作。
一般来说,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运行范围为设备检修、材料供应以及检验等诸多环节。
比如说对发电生产过程中承压金属部件工作温度的监督、汽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发电机风叶、护环的转动过程监督等等。
大体来讲就是要求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实施到位,满足施工质量监督、材料监督、金属测试监督等多项工作的监督要求,确保发电厂设备生产运行质量提升。
二、发电厂中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困境难题发电厂企业采用金属技术监督管理体系优化实施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是有必要的,它对于发电厂装置装备的整体质量改善帮助较大。
而作为发电厂企业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其在具体的技术监督管理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诸多困境难题的,下文具体来谈:(一)技术监督管理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我国发电厂企业基本遵循《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相关要求,即建立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
就目前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其中大量发电厂企业都希望围绕这一工作展开调研,在调研工作中就发现诸多缺陷问题。
火力发电厂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火力发电厂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在金属材料选择方面,常见问题包括材料耐热性能不足和不合格材料使用,应对策略为加强供应商管理和技术评审。
焊接工艺监督方面,常见问题为焊缝质量差和焊接质量控制不到位,解决方法是加强工艺规范培训和质量抽检。
防腐保护方面,常见问题有防腐层脱落和防腐质量不达标,应对策略是加强涂层检测和定期维护。
管道安装监督中常见问题为安装质量差和接口处漏洞,应做好施工监管和质量验收。
设备运行监督中常见问题包括设备老化和运行故障,应加强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
加强技术监督对于确保火力发电厂机炉外管道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持续改进监督措施,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常见问题、对策、金属材料选择、焊接工艺监督、防腐保护、管道安装监督、设备运行监督、技术监督重要性、对策实施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火力发电厂是以燃煤、燃油、天然气等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利用热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工业设施。
机炉外管道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流体介质的功能,其中金属材料选择、焊接工艺监督、防腐保护、管道安装、设备运行等技术监督环节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金属材料选择不合理、焊接工艺不规范、防腐保护不到位、管道安装质量低劣、设备运行监督不到位等常见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
加强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解决常见问题,提升监督水平,已成为当前火力发电厂管理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火力发电厂机炉外管道金属技术监督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旨在加强对金属材料选择、焊接工艺监督、防腐保护、管道安装监督以及设备运行监督等方面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解读培训一、前言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是为了保障发电设施的安全运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管理规程。
对于每一位从事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的人员,都应该对规程内容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次培训旨在对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程内容。
二、规程内容概述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规范性基础:规定了金属技术监督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项监督工作的责任、权限和程序。
2. 设备技术监督:对设备的材料、制造、安装、维护和检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了监督工作的任务分工和操作流程。
3. 检测技术监督: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和管理进行了规定,强调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记录与资料管理:要求对所有监督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资料归档,确保监督活动的追溯性和可溯源性。
5. 质量管理和改进:强调了对监督工作的质量进行持续的监督和改进,确保监督工作始终保持高水平。
三、规程解读要点1. 规范性基础规程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责任和权限,以及各项监督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位监督人员都要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到尽职尽责,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2. 设备技术监督设备技术监督是金属技术监督的核心内容,涉及到设备的材料选用、制造和安装等方面。
在进行设备技术监督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对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3. 检测技术监督检测技术监督是确保设备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要求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和管理。
在进行检测技术监督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4. 记录与资料管理记录与资料管理是对监督工作进行追溯和总结的重要手段,要求对所有监督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资料归档。
火电企业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厂(以下简称电厂)火电企业金属技术监督管理,规范金属技术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严格贯彻执行电力行业以下规程、规定:《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技术导则》(DL/T 939-2016)。
严格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以下规程、办法:《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部分:金属技术监督》(Q/CDT 101 11 003.01-2019)、《火电厂机炉外管道监督管理办法》(大唐集团制〔2005〕152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泄漏管理办法》(大唐集团制〔2006〕6号)、《火电机组防止承压部件管座和套管焊缝开裂反事故措施》。
第三条《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燃煤火力发电厂技术监控规程第1部分:金属技术监督》等标准、规程中的主要内容在本管理办法中不再重复,各企业应严格执行第二条所列各项标准、规程。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电厂系统火电企业金属技术监督的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各火电企业应成立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做好日常金属技术监督工作。
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第一级为总工程师、第二级为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第三级为生产相关部门、专业、班组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物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员。
第三级金属技术监督网络成员应包括:设备管理部(检修部)的金属、汽机、锅炉、电气、化学、热工专业相关人员,发电部汽机、锅炉、电气、化学专业相关人员,物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等。
第六条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各级人员应按照金属技术监督管理的相关要求,认真履行金属技术监督方面的职责,各级人员的职责如下:(一)总工程师的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电厂有关的制度、标准、规程、技术措施等,全面负责金属技术监督工作;2.组织建立健全金属技术监督管理体系,落实金属技术监督责任制,组织审批有关金属监督制度、标准、规程、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监督项目等;3.经常督查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确保金属技术监督三级网络有效运作;4.组织开展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研究解决金属技术监督重大技术问题和疑难问题;5.组织召开年度金属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总结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对金属技术监督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6.审批金属技术监督工作专项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