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背古诗文重点知识测试:《登高》、《琵琶行》、《锦瑟》(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9.65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八课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文言现象】【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目录: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二、登高/杜甫三、琵琶行/白居易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原文】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翻译】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
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精编(附答案)高考64篇必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精编本文档总结了高考必背的64篇古诗词及其理解性默写练题,并附有答案。
通过默写练,有助于学生记忆古诗词,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以下为本文档的目录:目录唐诗1. 《登高》王之涣2. 《将进酒》李白3. 《春夜喜雨》杜甫4. 《春夜喜雨》杜甫(古文)5. 《望岳》杜甫6.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7.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8. 《静夜思》李白9. 《悯农》李绅10.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1. 《江雪》柳宗元1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3. 《苏幕遮》唐·无名氏14. 《长恨歌》白居易15. 《池上》白居易16. 《秦时明月汉时关》张养浩17. 《滁州西涧》韦应物18. 《登高壮观》王之涣19. 《黄鹤楼》崔颢20.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陆游21. 《观书有感》韩愈22.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上元丹丘作》白居易23. 《春望》杜甫24. 《枫桥夜泊》张继2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26.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7. 《游子吟》孟郊28.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29. 《相思》王维30.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3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2.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33. 《拟行庭赋兼怀故人》欧阳修34.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5. 《清明上河图》张懋修36.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3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煜39. 《临江仙·满庭芳》杨万里4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1.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王季正42. 《圆舞曲·功名梦》陆游43. 《浪淘沙令·北戴河》曹禺44. 《夜雨寄北》杨万里4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王之涣46. 《金缕衣·元夕》唐寅47.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48. 《夜泊牛渚怀古》杜牧(古文)49.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0.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宋词5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2. 《减字木兰花·紫骝金鞍》刘克庄53.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 《卜算子·咏梅》55. 《八声甘州·寄张济之广州刘郎中》李清照56.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文)57. 《庐山谣》宋·杨万里58. 《满江红·登吴趋府寄宣州李使君》岳飞59. 《·赤壁怀古》苏轼60. 《长恨歌·自京城至吴门水陆》白居易61. 《·过洞庭》杨万里62. 《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杜牧63.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6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古文)练题每篇古诗词附有理解性默写练题,通过默写来检验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登高》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理解性默写: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登高》和《锦瑟》练习题附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锦瑟()峥嵘()渚清()崔嵬()惘然()抚膺长叹()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萦绕B.渚清沙白艰难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涯沦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3.《登高》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登高》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5.《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6.《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7. 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8.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
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予以阐述。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1.略2.A3.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4.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
部编版高一上册第八课古诗三首习题及答案《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班级:姓名:《梦游天姥吟留别》【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天姥.(mǚ) 天台.(tāi) 渌.水荡漾(lǚ)B.剡.溪(shàn) 熊咆.(páo) 訇.然中开(hōng)C.瀛.洲(yíng) 虹霓.(ní) 殷.岩泉(yǐn)D.魂悸.(jì) 长嗟.(jiē) 水澹.澹(dàn)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依据 B.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C.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D.栗深林兮惊.层巅惊:惊动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缺霹雳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②仙之人兮列.如麻④自可断来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选出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 )A.向天横.(遮断)势拔.(超出)五岳B.因.(因为)之梦吴越清.(凄清)猿啼C.列缺.(缺少)鸾回.(回旋)车D.觉.(睡觉)时向来.(助词,不译)6.选出与其它三个用法不同的一项( )A.栗深林兮惊层巅 B.云青青兮欲雨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虎鼓瑟兮鸾回车7.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A.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
C.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是与丑恶现实完全对立的。
D.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部编版高中语文杜甫必修上《登高》必修下《登岳阳楼》选修下《蜀相》《客至》《登高》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5.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6.《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江水浩荡奔流的壮阔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身患数疾,年老孤单的悲苦之情。
7.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雄阔,给人视通万里、山河尽览的感受。
9.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登高》中,国难当头,仕途坎坷,面对眼前所见所闻,无限悲凉之意自然袭上心头,杜甫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之音。
第02练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1.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谢灵运住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写山泉声音震耳欲聋的句子是“________”。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又回到现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云压天,仿佛要下雨的句子是“________”,写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就像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相似的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登高》杜甫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高一期末考试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一、《梦游天姥吟留别》1.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同时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精神的两句诗4.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二、《琵琶行》1.《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2.,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3.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琵琶行》中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音乐间歇时诗人的感受的诗句5.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
6.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7.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8.《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9.本诗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将琵琶女的命运与10.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三、《登高》理解性默写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杜甫《登高》中表明诗人心中郁积的凄苦之情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句子是四、《劝学》 1. 2.荀子在《劝学》中,用“青出于蓝”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 , 。
高考必背古诗文重点知识测试:《登高》、《琵琶行》、《锦瑟》《登高》重点知识检测一、重点实词释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简要赏析填空《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的景致。
后四句抒情,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之情。
通篇,一二句尚有,被誉为“”。
三、易写错的字填空1.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霜(),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理解式名句默写1.杜甫在《登高》开篇写自己登高见闻,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六种意象自然成对,视觉、听觉融为一体。
2.杜甫《登高》中“,”两句寓情于景,不仅描写了落木萧萧、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中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3.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眼前秋景,百感交集,以“,”两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着笔,概括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愁苦生活。
4.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
杜甫《登高》中用“,”两句写出了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两鬓白发日多,悲愁难遣的状态。
5.(2016年高考北京卷)《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参考答案】《登高》重点知识检测一、重点实词释义风急天高猿啸哀(叫声凄厉),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犹言一生,借指晚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极,极其)恨(遗憾)繁(作动词,增多)霜鬓(白发,如鬓边着霜雪),潦倒(衰颓,失意。
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浊酒杯。
二、简要赏析填空《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前四句写景,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后四句抒情,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被誉为“七律之冠”。
四、理解式名句默写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无边落不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高考必背古诗文重点知识测试(8):《锦瑟》《锦瑟》重点知识检测一、重点实词释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简要赏析填空作者在诗中借用、、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的深思。
全诗词藻华美,,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三、易写错的字填空1.锦()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海月明珠有泪,()田日暖玉生烟。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然。
四、理解式名句默写1.《锦瑟》中李商隐以“,”两句借锦瑟起兴,追忆青春华年往事,感叹年华盛景已逝。
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远大的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无限伤感的句子是“,”。
3.李商隐在《锦瑟》中用“,”两句描绘了一个物我混同的朦胧意境。
4.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的句子是“,”。
5.李商隐在《锦瑟》中以“,”两句回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无可奈何和怅惘若失的苦痛心情。
6.(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锦瑟》重点知识检测一、重点实词释义锦瑟无端(何故,无来由,怨怪之词)五十弦(作者原意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引用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又名子规。
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号曰望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归隐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眼泪变成明珠),蓝田日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这里化用其意,表示美好愿望终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二、简要赏析填空作者在诗中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三、理解式名句默写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6.(1)小楼昨夜又东风(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高考必背古诗文重点知识测试(9):琵琶行一、重点实词释义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易写错的字填空1.()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
2.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半遮面。
3.转轴()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弦弦()()声声(),似诉平生不得志。
5.轻()慢()()复挑,初为(《》)后《六幺》。
6.大弦()()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7.间关莺语花底滑,()()泉流冰下难。
8.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9.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银瓶()破水()迸,铁()突出刀枪鸣。
11.曲终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2.东船西()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13.沉吟放()插弦中,整顿衣裳起()容。
1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15.()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6.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泪红()干。
1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18.同是天()()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9.我从去年辞帝京,()居卧病浔阳城。
20.岂无山歌与村笛?()()()()难为听。
21.感我此言良久立,()坐促弦弦转急。
22.()中泣下谁最多?江()司马青衫湿。
三、理解式名句默写1.《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其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把琵琶女拘谨腼腆、欲露还藏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4.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象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从前人说:‘,。
’”(用《琵琶行》中的名句)5.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现,令人眼花瞭乱,耳不暇接。
6.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中有“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写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婉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通感的手法描写琵琶女拨琵琶时声音凝聚不散、流动不畅,以至于暂时停止不发的名句是“,”。
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
10.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11.《琵琶行》中琵琶女回忆年轻时人们对她的态度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良多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13.《琵琶行》中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14.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就是写琵琶女在梦中回味往昔的快乐,而梦醒又回到现实,表达出无限的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