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90.15 KB
- 文档页数:8
简述餐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餐饮业作为一个永恒的行业,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餐饮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从技术创新、消费习惯、健康意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餐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简述。
一、技术创新1. 自动化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设备在餐厅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智能点餐机、自动厨房设备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人力成本。
2. 无人配送:无人配送车辆和机器人将成为未来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无人配送,可以提高配送效率,并减少人员接触,适应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需要。
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就餐体验,顾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品。
二、消费习惯1. 线上订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订餐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就餐方式之一。
未来,线上订餐将进一步发展,包括更加智能化的点餐系统和配送服务。
线上评价和推荐也将对消费者选择餐厅产生重要影响。
2. 外卖市场:外卖市场的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消费者对于方便、快捷的外卖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餐厅需要适应外卖市场的需求,并提供优质的外卖服务。
3. 社交媒体营销:社交媒体成为推广和宣传餐厅的重要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加品牌曝光度,并吸引更多顾客。
三、健康意识1. 健康食材: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材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有更高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使用更加健康、天然、有机的食材,减少使用化学添加剂和人工合成物。
2. 营养搭配:人们对于饮食营养搭配的需求也在增加。
餐厅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菜品选择,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营养需求的追求。
3. 膳食特殊需求:随着人们对膳食特殊需求的关注,例如素食、无麸质等,餐厅需要提供更多适应不同需求的菜品选择,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四、环境保护1.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简述餐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餐饮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未来的餐饮业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如下所述。
一、健康餐饮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健康餐饮成为了餐饮业的新方向。
未来,餐厅将更加注重提供健康、营养丰富的菜品。
包括有机食材、无添加剂、低糖低盐等特点的餐饮产品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针对特殊人群的饮食需求,如素食、无麸质食品等也将得到更多关注。
二、智能化餐饮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餐饮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人们将能够通过手机APP或智能终端进行在线点餐、预订座位等操作。
同时,智能厨房设备的引入将大大提高厨师的工作效率和菜品的质量。
无人化餐厅、智能配送等新模式也将逐渐出现。
三、文化融合餐饮趋势餐饮业将更加注重文化融合,打造独特的餐饮体验。
未来的餐馆将提供更多地道的各国菜品,让消费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此外,餐厅将通过装修、音乐、表演等方式,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体验。
四、绿色环保餐饮趋势环保意识的持续增强将推动餐饮业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餐厅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
同时,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将贯穿整个餐饮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个性化定制餐饮趋势消费者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餐饮业也将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未来,餐厅将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菜单选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
同时,餐厅将更加注重与顾客的互动和沟通,通过顾客反馈来改善服务质量。
六、多元化经营餐饮趋势未来的餐饮业将呈现出多元化经营的趋势。
餐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就餐功能,而是通过拓展餐饮配套服务,如外卖、订餐等,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此外,餐厅还可以结合其他业态,如影院、书店等,打造综合体验场所。
总结起来,未来的餐饮业将以健康餐饮、智能化、文化融合、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和多元化经营为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餐饮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观念的提升,餐饮业将持续创新,提供更多优质的餐饮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简述餐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餐饮行业正在逐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许多餐馆开始通过网上订餐平台接受订单,同时提供外卖服务。
这种方式既能扩大餐厅的销售渠道,又能提升顾客体验。
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餐饮行业的主流发展模式。
二、健康饮食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饮食已成为一种趋势。
未来,餐饮行业将更加注重提供健康、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
许多餐馆将推出更多的低糖、低盐、低脂肪等健康菜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定制化服务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餐饮行业未来将更加注重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的餐饮服务,包括口味、营养搭配、餐点搭配等方面。
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吸引顾客的重要竞争优势。
四、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将日益普及。
未来,许多餐馆将引入智能点餐系统、智能厨房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使餐饮行业更加高效、便捷。
结语
综上所述,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线上线下融合、健康饮食、定制化服务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餐饮行业将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在餐饮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1. 餐饮业现状1.1 行业概况哎,说起餐饮业,这真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呀!想想咱们每天都要吃饭,这就让餐饮业成为了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行业。
现在,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高档商场,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餐馆,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你看,有的地方专做川菜,香辣的火锅,简直让人流口水;而有的地方则主打健康餐,什么无糖无油,吃得我直打饱嗝。
可见,餐饮市场需求真的是大得出奇,谁还敢说这行不行呢?1.2 消费趋势再说说如今的消费趋势,真是一个大变样!以前咱们吃饭,想着就是饱肚子,没啥花样。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家都追求体验。
你去个餐馆,不光是吃饭,简直就是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听说有些地方为了吸引顾客,连菜品都开始讲故事,什么“这道菜是祖传秘方”之类的,顿时就让人觉得特别有魅力。
此外,外卖的崛起更是让人不得不提,现在只要一部手机,轻轻一按,热腾腾的饭菜就能送到你家,简直懒人福音!2. 未来发展趋势2.1 数字化转型说到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绝对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哇,听说现在很多餐馆都开始用智能点餐系统,顾客可以自己在平板上点菜,省去了和服务员沟通的麻烦。
再加上大数据分析,餐厅老板能清楚了解顾客的偏好,随时调整菜品,简直是神了。
而且,线上线下的融合也是个大趋势,许多餐馆通过社交媒体吸引顾客,让吃饭变得更有趣。
要说现在的餐饮业,真的是“与时俱进”,简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2.2 健康饮食当然,未来的餐饮行业,健康饮食也是个重要方向。
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健康,什么低脂、低糖的餐品越来越受欢迎。
有的餐馆还推出了“健康套餐”,标榜着绿色、自然,简直让人感到这就是一场饮食革命!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的品质也得跟上,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填饱肚子,而是追求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
咱们要的可不止是吃饱,还是要吃得开心呀!3. 小结3.1 行业前景所以说,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简直是一场华丽的变身。
餐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餐饮行业的现状餐饮行业是指以提供食物和服务为主的商业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餐饮行业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快捷的解决方案。
然而,餐饮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餐饮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权。
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也在增加,餐饮企业需要提供更加高质量和健康的食品。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对餐饮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餐饮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人力资源,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二、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1. 健康餐饮的兴起健康餐饮是指提供健康、营养和低脂肪食品的餐厅。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餐饮市场正在迅速兴起。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状况。
餐饮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健康食品和菜单选择,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2. 网络订餐的普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订餐逐渐成为餐饮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站进行订餐,实现便捷的外卖服务。
这种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同时也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3. 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新零售模式是指餐饮企业结合线上线下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方式提供服务。
通过线上渠道开展销售,以及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的互动,可以提高销售额和用户粘性。
新零售模式为餐饮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 科技的应用科技在餐饮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移动支付、智能点餐系统、人脸识别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餐饮企业的便捷性和效率,提升顾客体验。
同时,科技的应用还可以帮助餐饮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5. 网红餐厅的崛起网红餐厅是指因其独特的装修风格、菜品创意或服务方式而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餐厅。
网红餐厅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消费者,成为人们追逐新鲜、独特和热门的消费选择。
餐饮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餐饮行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餐饮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餐饮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
本文将分别就餐饮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一、餐饮行业的创新1. 线上外卖如今随着外卖平台的兴起,很多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实现线上外卖,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提升企业的业务和知名度。
2. 线下店铺升级现在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店铺升级,比如提供更为舒适的装潢设计、更为合理的空间规划、更多讲究的餐具并且更适配不同的人群等等,让顾客进店之后便能有更好的用餐体验。
3. 定制化服务很多餐饮企业已经开始倡导定制化服务,这样能够让顾客全方位的享受到更好的用餐体验,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二、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现如今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很多企业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为顾客提供更多种类、更多风味的美食。
比如将主打西餐的企业增加中餐、日餐、韩餐等多元化产业等。
2. 现代科技的借力现代科技在人们生活中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速,餐饮行业也不例外。
人们的餐饮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代科技的借力也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例如:智能无人餐厅、餐饮机器人等等。
3. 环保方向现如今社会亟需进行环保改革,餐饮行业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贡献。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材料、节省用水等等,让餐饮行业既能满足顾客需求也能做出贡献。
总结:无论是创新还是发展趋势,餐饮行业都在不断的变革中,企业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紧跟社会潮流,把握顾客需求,才能保持行业的领先地位。
同时,餐饮企业也需要积极响应环保呼吁,发挥自身的力量改善环境,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努力。
餐饮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餐饮行业正迎来一系列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餐饮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趋势展开论述。
一、品牌化经营趋势近年来,餐饮业品牌化经营趋势日趋明显。
品牌化经营不仅能够提高餐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帮助餐厅树立起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形象。
品牌化经营还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以抢占市场份额并提高竞争力。
二、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饮食趋势在餐饮业中也日渐兴起。
消费者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新鲜度,对于有机食材和健康餐饮形式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推出健康饮食产品,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和新鲜的原材料,吸引越来越多的健康意识消费者。
三、外卖与线上订购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外卖与线上订购趋势在餐饮业中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提供外卖服务,并通过在线平台接受消费者的预订。
这种趋势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用餐便利性,也帮助餐饮企业增加销售额和曝光度。
然而,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餐饮企业需要在外卖和线上订购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四、创新与体验趋势在餐饮业发展中,创新和体验趋势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餐厅的重要因素。
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引入创新的经营理念、菜品和服务方式,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创新包括菜品创新、服务创新,以及餐厅环境创新等方面,通过不同的创新手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五、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趋势也对餐饮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开始引进国外优秀的餐饮品牌和经营模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同时,外国游客及留学生市场也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企业需要根据国际化趋势提供更为多元化和符合国际口味的菜品,以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餐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品牌化经营、健康饮食、外卖与线上订购、创新与体验以及国际化等趋势。
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附加数据参考文献资料: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2011-5-7 14:49:59 行业部2010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我国坚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整个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良性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2010年,餐饮业跌宕起伏,历经物价上涨、人员短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考验,但在产业结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上有了全面提升,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期间餐饮业繁荣经济、服务民生、展现文化的历史使命。
“十一五”期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从2006年的103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21000亿元(见表1)。
自2010年1月起,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将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调整为餐饮收入。
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达17648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我国餐饮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餐饮消费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表1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住宿餐饮业发展状况年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状况说明200610345.517.013.5首次突破10000亿元,新增1000亿元200712352.019.413.9新增2000亿元200815404.024.714.2新增3000亿元200917998.016.814.4新增2500亿元2010※2100016.713.4新增3000亿元注:为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根据历年来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的同比增幅,预估2010年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21000亿元。
2010年底,中国烹饪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开展2010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调查。
统计分析显示,2010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395.84亿元,比2009年度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长了11.69%,占2010年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91%(此处百强企业营业额占比用的是餐饮收入指标,如继续采用占住宿餐饮业零售额指标,则2010年百强营业额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的比例约为6.65%)。
2010年度百强企业直营店资产总额346.36亿元,直营店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直营店从业人员约28.74万人。
一、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占社会餐饮收入比重提高在通胀的压力下,餐饮行业的经营成本上升明显,行业利润不断下降,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
(一)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十一五”期间,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与上年餐饮百强相比)除2009年外,呈现逐年减慢态势,平均增速为15.71%。
在国内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作用下,2009年的餐饮百强营业额实现大幅增长,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0年在通胀的压力下,餐饮百强营业额虽然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放缓明显,略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水平(见图1)。
图1 2006-2010年度百强餐饮业营业额情况(单位:亿元)(二)餐饮百强入围门槛平稳上升2010年入围百强的门槛由2009年的2.95亿元提高到3.77亿元,增长了27.81%,增速不仅高于2009年水平,也明显高于19.57%这一平均增幅,是“十一五”期间增速最高的一年(见图2)。
图2 2006-2010年度餐饮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比较(单位:万元)(三)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餐饮百强营业额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010年为餐饮收入)的比重,在2004年至2010年间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
2004年到2007年,百强所占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是一个谷底,从2009年开始,百强所占比重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百强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回复到“十五”期末的水平,略高于“十一五”期间百强占比的平均水平(平均值为7.43%),但仍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峰值水平(见图3)。
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经营情况分析报告2011-5-7 14:49:59 行业部图3 2004-2010年度餐饮百强企业营业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的比重二、企业规模进一步提高,增幅及盈利能力分化明显(一)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餐饮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差距逐渐拉大,百强餐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已从2009年26家增加到36家,甚至有4家餐饮企业营业额超过50亿元(见表2)。
其中前10强餐饮企业营业额达到667.22亿元,同比(与2009年前10强企业比较)增长了5.3%,占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总营业额的47.8%。
表2 百强企业按营业额划分营业额企业数(个)>=50亿元410-50亿元325-10亿元30<5亿元34(二)百强企业分布日益向成熟业态聚集,发展越来越理性从经营业态来看,餐馆酒楼、快餐送餐以及火锅类企业依然是百强榜单中的主力军,占据了84个席位,与2009年度相比多了4个席位。
前10强涵盖了除西餐外的所有业态,火锅类企业依然是前1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占据4个席位,紧随其后的是餐馆酒楼和快餐,但从前50强来看,餐馆酒楼类企业多于火锅类企业。
快餐类企业虽然从前10强和前50强的席位数来看,不及火锅及餐馆酒楼类企业,但上榜企业的营业额总和高居榜首,占百强企业营业额的比重接近40%,比餐馆酒楼和火锅类企业的占比约高出了15个百分点。
(见表3)。
表3 2010年百强企业中各经营业态基本情况表业态企业数(个)前10强企业数(个)前50强企业数(个)营业额总和(亿元)占百强营业额比重餐馆酒楼36217346.4424.82%快餐送餐27212551.8939.54%西餐30219.54 1.4%火锅21414321.2623.02%宾馆餐饮71391.08 6.53%休闲餐饮61265.63 4.7%在经营模式上,餐饮企业越来越理性,从百强企业各业态的直营占比(直营门店营业收入./所有门店营业收入)来看,相较于2009年,三大主流业态的直营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快餐送餐类企业直营占比提升幅度最大,餐馆酒楼和火锅业态次之(见图4)。
这充分说明,餐饮企业在扩张规模,增加门店数量、抢占市场的发展中,越来越注重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充分挖掘餐饮连锁化、集团化、标准化经营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做强品牌,如何做实企业,谋求长远利益和长期发展。
图4 百强餐饮企业各业态直营占比(三)百强区域分布逐渐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集聚圈入围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的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逐步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餐饮集聚圈。
京、津、沪、渝所在的华北、华东、西南区域成为餐饮消费最旺盛,餐饮业绩最好的区域。
这些区域的上榜企业超过了80家,营业额约占百强企业营业总额的90%。
其中以华东地区表现最为抢眼,在上榜企业数量、营业额总量和营业额增幅均排在各区域之首;以北京为首的华北地区入围企业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3个席位,但营业额增幅相比2009年有所放缓;西南地区上榜企业集中在重庆和四川,云贵藏无一家入围百强,而且营业额增幅也比2009年略所放缓;中南地区上榜企业有13家,虽然企业数量和营业额总量不及华东、华北和西南,但营业额增幅相较2009年有了较大提高;东北地区入围企业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1家,营业额增幅相较2009年有了较大的突破;西北地区实现零的突破,终于有1家企业跻身百强之列,但规模总量上还有待提升(见表4)。
表4 2010年度百强企业按区域划分地区企业数(个)营业额同比增长幅度营业额(亿元)营业额占百强营业额比重华北2529.85%325.3024.62%华东4031.7%656.7049.69%中南1315.2%92.13 6.97%西南1722.2%196.6914.88%西北130.3%9.680.73%东北225.2%13.19 1.00%注:百强中有2家企业注册地分别在香港和国外,未纳入区域划分中。
从城市分布来看,尽管餐饮企业经营的地域界限在逐步模糊,企业的市场竞争范围往往横跨多个经济区域,涵盖大中小不同城市圈,但市场经济成熟、消费需求旺盛、餐饮特色明显、经济发达的区域依然是餐饮企业创业、餐饮品牌培育的首选之地,这也充分表明餐饮集聚圈是以直辖市为圆心向外辐射,进而形成的特定区域。
三、餐饮百强企业业绩综合表现为全面研究餐饮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分析百强餐饮企业经营实力和业绩表现,更好地实现餐饮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在现代服务业产值中的比重的目标。
中国餐饮百强在提炼原有分析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国资委各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餐饮行业自身的特点,将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运营质量、经营增长水平、管理运营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
考虑到餐饮行业连锁加盟的特点,为保证经营数据的科学客观,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运营能力和综合实力水平,在对百强餐饮企业分析时,我们将以企业直营门店经营数据为准。
(一)百强餐饮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偏弱由于2010年CPI高涨,在通胀压力下,餐饮企业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餐饮企业无法通过提价方式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行业利润不断下降。
营业利润率为27.41%,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5%。
而且出现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指标数值好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说明餐饮企业在实行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尽管达到了降低经营成本、分散风险的目标,但由于综合运营能力偏弱和外界抗干扰能力有限,使得营业利润率的整体表现不佳。
(二)百强餐饮企业资金运营使用效率高由于餐饮消费结算一般都是现收现付,资金流动量不大而且速度快,平均收账周期很短,一般都采取现结的方式,存在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普遍来看,餐饮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百强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83.38次,远远高于餐饮业全行业绩效评价的优秀值。
(三)百强餐饮企业经营发展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后劲在前述分析中,我们提到百强餐饮企业在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上分化明显,但总体来看,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速都在良好值之上,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提速,餐饮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依然有着持续增长的后劲和动力。
(四)百强餐饮企业主营业务优势明显,运营能力有所提高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每平米劳效为9279.05元,略高于2009年的每平米劳效(9205.75元),比国家统计局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数据计算得出的全国餐饮业人均劳效水平(5251.21元)增加了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