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系统标准精选(最新)
- 格式:pdf
- 大小:73.10 KB
- 文档页数:5
工业自动化标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遵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业自动化标准不仅可以统一产品和技术的规范,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从工业自动化的角度来看,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产品标准和系统标准。
产品标准主要针对各类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工控系统和传感器等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
这些标准规定了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指标、通信协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的互操作性和互通性。
而系统标准则更加注重整个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主要包括系统结构、通信协议、安全防护等方面。
通过遵循系统标准,可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工业自动化标准的制定过程通常由相关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化组织负责。
这些组织通过吸纳来自各方面的专家,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全球或国内需求的标准。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工业自动化标准的遵循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遵循标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次,标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可以降低工艺变化和调整的成本,减少生产误差和人为失误,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再次,标准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化的设备和系统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然而,工业自动化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因此,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工作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同时,由于各个国家和行业的差异,标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为了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和互通性,相关标准化组织需要加强合作,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认可,促进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自动化标准不仅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JB/T 5000.11-1998 JB/T 8775-1998JB/T 8832-2001JB/T 8896-1999JB/T 9182-1999JB/T 9268-1999JB/T 9895.1-1999 JB/T 9895.2-1999 JB/T 9928.1-1999 JB/T 9928.2-1999 JB/T 9934.1-1999 JB/T 9934.2-1999 JB/T 10080.1-2000 JB/T 10080.2-2000 JB/T 10269-2001JB/T 10270-2001JB/T 10271-2001JB/T 10272-2001JB/T 10273-2001JB/T 10274-2001JB/T 10275-2001JB/T 10276-2001JB/T 10388-2002JB/T 10389-2002JB/T 10390-2002JB/T 3051-1999JB/T 3208-1999HG/T 20507-2000 HG/T 20573-1995 HG/T 20636.8-1998 HG/T 20636.9-1998 HG/T 20636.10-1998 HG/T 20637.1-1998 HG/T 20637.2-1998 HG/T 20637.3-1998HG/T 20637.5-1998 HG/T 20637.6-1998 HG/T 20637.7-1998 HG/T 20637.8-1998 HG/T 20638-1998 HG/T 20639.1-1998 HG/T 20639.2-1998 HG/T 20639.3-1998 HG/T 20636.1-1998 HG/T 20636.2-1998 HG/T 20636.3-1998 HG/T 20636.4-1998 HG/T 20636.5-1998 HG/T 20636.6-1998 HG/T 20636.7-1998 GB/T 9362-1988 GB/T 9469.1-1988 GB/T 9469.2-1988 GB/T 9469.3-1988 GB/T 9469.4-1988 GB/T 9469.5-1988 GB/T 9469.6-1988 GB/T 9469.7-1988 GB/T 9469.8-1988 GB/T 9469.10-1988 GB 11005.1-1989 GB 11005.2-1989 GB 11005.3-1989 GB/T 11292-1989 GB/T 12177-1990 GB/T 12642-2001 GB/T 12643-1997 GB/T 12644-2001 GB/T 12646-1990 GB/T 13283-1991 GB/T 13423-1992 GB/T 14283-1993 GB/T 14284-1993 GB/T 14468.1-1993 GB/T 14468.2-1999 GB/T 14660-1993GB/T 15479-1995GB/T 15946-1995GB/T 16462-1996GB/T 16656.1-1998 GB/T 16656.31-1997 GB/T 16656.41-1999 GB/T 16656.42-1998 GB/T 16656.43-1999 GB/T 16656.44-1999 GB/T 16656.45-2001 GB/T 16656.46-1998 GB/T 16656.47-2001 GB/T 16656.49-2003 GB/T 16656.101-1998 GB/T 16656.105-1999 GB/T 16656.201-1998 GB/T 16656.202-2000 GB/T 16656.520-2002 GB/T 16657.2-1996 GB/T 16720.1-2005 GB/T 16720.2-2005 GB/T 16720.3-1996 GB/T 16720.4-1998 GB/T 16977-1997GB/T 16979.1-1997 GB/T 16979.2-1997 GB/T 17165.1-1997 GB/T 17165.2-1997 GB/T 17165.3-2001 GB/T 17165.4-1997 GB/T 17212-1998GB/T 17214.1-1998 GB/T 17214.3-2000 GB/T 17421.2-2000 GB/T 17421.4-2003 GB/T 17587.1-1998 GB/T 17587.2-1998 GB/T 17587.3-1998 GB/T 17645.1-2001 GB/T 17645.20-2002 GB/T 17887-1999GB/T 18271.1-2000 GB/T 18271.2-2000 GB/T 18271.3-2000 GB/T 18271.4-2000 GB/T 18272.1-2000 GB/T 18272.2-2000 GB/T 18272.3-2000 GB/T 18272.5-2000 GB/T 18400.6-2001 GB/T 18400.8-2001 GB/T 18726-2002 GB/T 18755.1-2002 GB/T 18755.2-2003 GB/T 18756.1-2002 GB/T 18756.2-2002 GB/T 18756.3-2002 GB/T 18757-2002 GB/T 18975.1-2003 GB/T 18999-2003 GB/T 19150-2003 GB/T 19399-2003 GB/T 19400-2003 GB/T 19532-2004 GB/T 19659.1-2005 GB/T 19660-2005 GB/T 19662-2005 GB/Z 18727-2002 GB/Z 18728-2002 GB/Z 18729-2002 GB/Z 19219-2003 GB/Z 19397-2003 GB/Z 19398-2003 GB/Z 19582.1-2004 GB/Z 19582.2-2004 GB/Z 19582.3-2004 GB 16655-1996GB 18192-2000GB 18568-2001GB/T 2612-1989 GB/T 2613-1989 GB/T 2625-1981 GB/T 3168-1993GB/T 3369-1989 GB/T 3370-1989 GB 4793.1-1995 GB/T 4439-1984 GB/T 4830-1984 GB/T 5691-1985 GB/T 5692-1985 GB/T 5693-1985 GB/T 5694-1985 GB/T 7521-1987 GB/T 7522-1987 GB/T 7523-1987 GB/T 8129-1997 GB/T 8870-1988 GB/T 9249-1988 SH/T 3018-2003 SH/T 3019-2003 SH/T 3082-2003 SH/T 3081-2003JB/T 10308.3-2005 JB/T 10308.8-2005 JB/T 8207-1999JB/T 8209-1999JB/T 9269-1999JB/T 8904.2-1999 JB/T 8904.3-1999 GB/T 9469.9-1988 ISO 230-2-1997 ISO 230-4-1996SJ/T 10247.1-1992 SJ/T 10247.2-1992 GB 11291-1997GB/T 19767-2005 GB/Z 19760-2005 GB/T 19769.2-2005 GB/T 19769.1-2005 GB/T 16977-2005 GB/T 19898-2005 GB/T 19892.1-2005 GB/T 17214.4-2005 GB/T 19899-2005 GB/T 17214.2-2005GB/T 19902.1-2005 GB/T 9061-2006 GB/T 14468.2-2006 GB/T 14468.1-2006 JB/T 10308.2-2006 JB/T 8804-1998JB/T 8904.1-1999 JB/T 8904.4-1999 JB/T 8904.5-1999 JB/T 9270-1999 GB/T 16720.1-1996 GB/T 16720.2-1996 GB/T 16721-1996 GB/T 18272.4-2006 GB/T 18272.6-2006 GB/T 18272.7-2006 GB/T 18272.8-2006 GB/T 20171-2006 GB/Z 20177.1-2006 GB/Z 20177.2-2006 GB/Z 20177.3-2006 GB/Z 20177.4-2006 GB/T 20438.1-2006 GB/T 20438.2-2006 GB/T 20438.3-2006 GB/T 20438.4-2006 GB/T 20438.5-2006 GB/T 20438.6-2006 GB/T 20438.7-2006 SN/T 1631.2-2005 JB/T 10308.3-2001 JB/T 10566-2006 GB/T 20540.1-2006 GB/T 20540.4-2006 GB/T 20540.2-2006 GB/T 20540.3-2006 GB/T 20540.5-2006 GB/T 20540.6-2006 GB/Z 20541.1-2006 GB/Z 20541.2-2006 DL/T 656-2006JB/T 8360.1-2006 JB/T 8485.2-2006 JB/T 9934.2-2006 JB/T 7416-2007JB/T 10702.1-2007 JB/T 10702.2-2007 GB/T 19659.2-2006 GB/T 19659.3-2006 GB/T 19659.4-2006 GB/T 19902.3-2006 GB/T 19903.10-2006 GB/T 20720.1-2006 GB/T 20720.2-2006 GB/T 20721-2006 GB/T 20722-2006 GB/T 20723-2006 GB/T 20730.1-2006 GB/T 15969.8-2007 GB/T 19769.4-2007 GB/T 20818.1-2007 GB/T 20819.1-2007 GB/T 20819.2-2007 GB/T 20867-2007 GB/T 20868-2007 GB/T 20957.1-2007 GB/T 20957.2-2007 GB/Z 20830-2007 GB/Z 20869-2007 GB/Z 20965-2007 GB/T 20957.4-2007 JB/T 10791.1-2007 JB/T 10792.1-2007 JB/T 10792.2-2007 JB/T 10793.1-2007 JB/T 10793.2-2007 GB/T 15969.1-2007 GB/T 15969.4-2007 GB/T 21099.1-2007 GB/T 21099.2-2007 GB/T 21109.1-2007 GB/T 21109.2-2007JB/T 6239.1-2007JB/T 6239.2-2007JB/T 6239.3-2007JB/T 6239.4-2007JB/T 6239.5-2007 GB/T 16462.1-2007 GB/T 16462.4-2007 GB/T 18400.9-2007 GB/T 21012-2007GB/T 19892.2-2007 GB/Z 21193.3-2007 JB/T 10825-2008GB/Z 21193.1-2007 GB/T 19903.11-2008 GB/T 19582.1-2008 GB/T 19582.2-2008 GB/T 19582.3-2008 JB/T 10702.1- -2007 JB/T 10889.1-2008 JB/T 10889.2-2008 JB/T 8357.2-2008JB/T 10894-2008ICS国际标准分类目录之25.040工业自动化系统址: 电话:400-7255 888 QQ:569872709 MSN/Email:csres@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配管机床用封闭式调整垫铁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机器人 验收规则喷漆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分散型控制系统 术语数控立式卡盘车床 精度检验数控立式卡盘车床 技术条件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 精度检验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 技术条件数控立式车床 精度检验数控立式车床 技术条件光栅数字显示仪表光栅线位移传感器数控机床直流主轴驱动单元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直流伺服驱动单元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直流主轴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直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交流主轴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交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交流主轴驱动单元 通用技术条件数控机床交流伺服驱动单元 通用技术条件带总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测控节点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可行性设计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可行性设计数控机床 坐标和运动方向的命名数控机床 穿孔带程序段格式中的准备功能 G 和辅助功能 M 的代码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附条文说明)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自控专业工程设计质量保证程序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校审提要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控制程序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和编制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仪表设计规定的编制仪表施工安装要求的编制仪表请购单的编制仪表技术说明书的编制仪表安装材料的统计仪表辅助设备及电缆、管缆的编号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典型表格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典型条件表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用标准目录自控专业的职责范围自控专业与工艺、系统专业的设计条件关系自控专业与管道专业的设计分工自控专业与电气专业的设计分工自控专业与电信、机泵及安全(消防)专业设计的分工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的任务自控专业工程设计的程序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实时FORTRAN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总论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功能要求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与工业过程数据公路的接口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工业过程数据公路链路控制(PLC) ?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PLC-MAC接口和服务规范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媒体送取控制(MAC)子层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数据公路 MAC-物理层接口和规范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单信道相位连续FSK物理(PHY)层及其与媒体接口的规范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工业过程数据公路管理DDZ-Ⅲ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计算器DDZ-Ⅲ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调节器DDZ-Ⅲ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配电器数字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出2000型记录辅元素(后置处理命令)数子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出 逻辑结构工业机器人 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工业机器人 词汇工业机器人 特性表示数字控制机床的数控处理程序输入基本零件源程序参考语言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点焊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机器人 圆形机械接口工业机器人 轴形机械接口数控坐标镗床 精度制造业自动化 术语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程控测量设备的标准数字接口数控卧式车床 精度检验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部分 概述与基本原理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 第31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基本概念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描述与支持原理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2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几何与拓扑表达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和交换 第43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材料工业自动化系统和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显示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7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形状变化公差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49部分: 集成通用资源: 工艺过程结构和特性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01部分:集成应用资源:绘图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105部分:集成应用资源:运动学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201部分:应用协议:显式绘图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 第202部分:应用协议:相关绘图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520部分:应用解释构造:相关绘图元素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1部分:服务定义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2部分:协议规范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3部分:机器人伴同标准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4部分:数值控制用伴同标准工业机器人 坐标系和运动命名原则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1部分:服务定义 补充件1:数据交换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2部分:协议规范 补充件1:数据交换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 第1部分:基本术语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 第2部分:模糊控制单元性能检测一般要求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 第3部分:可编程控制器 模糊控制编程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 第4部分:洗衣机模糊控制基本性能检测要求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术语和定义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工作条件 第1部分:气候条件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第3部分:机械影响机床检验通则 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机床检验通则 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圆检验滚珠丝杠副 第1部分:术语和符号滚珠丝杠副 第2部分:公称直径和公称导程 公制系列滚珠丝杠副 第3部分:验收条件和验收检验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 第1部分:综述与基本原理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零件库 第20部分:逻辑资源:表达式的逻辑模型工业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自动更换系统 词汇和特性表示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1部分:总则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能的评定 第1部分:总则和方法学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2部分:评估方法学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3部分:系统功能性评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估 第5部分:系统可信性评估加工中心 检验条件 第6部分:进给率、速度和插补精度检验加工中心 检验条件 第8部分:三个坐标平面上轮廓特性的评定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自动化编程环境(MAPLE)功能体系结构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自动化编程环境(MAPLE)--第2部分: 服务与接口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MMS)一般应用基础专规 第1部分:用于MMS的关联控制服务元素(ACSE),表示层和会话层协议规范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MMS)一般应用基础专规第2部分:通用MMS要求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MMS)一般应用基础专规 第3部分:专用MMS要求工业自动化系统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需求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流程工厂(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设施)生命周期数据集成 第1部分:综述与基本原理工业自动化系统 企业模型的概念与规则零件库术语工业机器人 编程和操作图形用户接口工业机器人 抓握型夹持器物体搬运 词汇和特性表示包装材料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 第1部分:通用的参考描述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术语企业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实施规范制造业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功能结构技术规范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和性能评估准则-指南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离散部件制造设备在工业环境中的工作条件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指南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3部分:Modbus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指南工业自动化系统 集成制造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液体仪器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加工中心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DDZ-Ⅱ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DDZ-Ⅲ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工作信号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数字控制机床 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直流电流信号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直流电压信号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 振动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数据处理用的模块化仪器系统 CAMAC系统CAMAC术语的定语CAMAC多机箱系统结构分支信息公路和A1型CAMAC机箱控制器规范CAMAC系统中的块传送多个控制器在-CAMAC机箱中CAMAC串行信息公路接口系统CAMAC子程序工业自动化系统 机床数值控制 词汇机床数字控制 点位、直线运动和轮廓控制系统的数据格式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自动平衡式记录仪和指示仪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8:INTERBUS规范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电源电压工业过程控制用电动和气动输入输出模拟信号调节器 性能评定方法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安装环境条件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K型压力指示调节仪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L型液位指示调节仪分散型过程控制系统用工业过程数据公路 单信道同轴电缆总线媒体层技术机床测验规则.第2部分:定位用数字控制轴的精度和重复性的测定机床试验规程.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循环测试音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 系统通用规范音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设备通用规范工业机器人 安全规范基于微处理器仪表的评定方法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2部分 软件工具要求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1部分 结构工业机器人坐标系和运动命名原则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应用软件文档集批控制 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第4部分: 腐蚀和侵蚀影响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二进制直流电压信号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 第2部分: 动力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部分:概述和基本原理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 第1部分:框架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机器人 机械接口 第2部分:轴类工业机器人 机械接口 第1部分:板类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2:Control Net和EtherNet/IP规范工业 PC 控制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KF 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 KFD 型差压指示调节仪KF 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 KFT 型温度位力指示调节仪KF 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 KFP 型压力位力指示调节仪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系统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模板试验检查方法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一部分:服务定义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第2部分:协议规范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协议子集规范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4部分:系统性能评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6部分:系统可操作性评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7部分:系统安全性评估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 第8部分:与任务无关的系统特性评估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第1部分:协议规范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电力线信道规范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第3部分:自由拓扑双绞线信道规范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第4部分:基于隧道技术在IP信道上传输控制网络协议的规范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1部分: 一般要求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2部分: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要求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3部分: 软件要求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4部分: 定义和缩略语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5部分: 确定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示例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6部分: GB/T 20438.2 和GB/T 20438.3 的应用指南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7部分: 技术和措施概述进出口机床产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数控机床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第3部分:Profibus规范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 洗衣机模糊控制基本性能检测要求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1部分:概述和导则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4部分: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服务定义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5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3:PROFIBUS规范 第6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10:PROFINET规范 第1部分:应用层服务定义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10:PROFINET规范 第2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数控滚齿机 第1部分:精度检验数控剃齿机 第2部分:精度检验数控立式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数控坐标镗床技术条件数控小型排刀车床第1部分:精度检验数控小型排刀车床第2部分:技术条件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 第2部分:基于ISO 11898的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 第3部分:基于IEC 61158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 第4部分:基于以太网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 第3部分:接口服务、协议及能力模板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0部分:通用工艺数据企业控制系统集成 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企业控制系统集成 第2部分:对象模型属性自动导引车 通用技术条件激光加工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弧焊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两位或多位输出仪表 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8部分: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4部分:一致性行规指南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素 第1部分:带模拟和数字输出的测量设备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控制器 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控制器 第2部分: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工业机器人 安全实施规范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实施规范精密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1部分:卧式和带附加主轴头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水平Z轴)精密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2部分:立式或带垂直主回转轴的万能主轴头机床 几何精度检验(垂直Z轴)基于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规-PROFIsafe工业机器人 用于机器人的中间代码控制网络HBES技术规范 住宅和楼宇控制系统精密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带刀具自动交换装置的刀库 第1部分: 技术条件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 第1部分:精度检验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 第2部分:技术条件高精度加工中心 第1部分:卧式机床 精度检验高精度加工中心 第2部分:立式机床 精度检验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1部分:通用信息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4部分:用户导则过程控制用功能块 第1部分:系统方面的总论过程控制用功能块 第2部分:功能块概念及电子设备描述语言的规范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1部分:框架、定义、系统、硬件和软件要求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2部分:GB/T 21109.1的应用指南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3部分:确定要求的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指南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第1部分:共模、串模抗扰度试验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源电压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电源电压低降抗扰度试验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电源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源快速瞬变单脉冲抗扰度试验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检验条件第1部分:卧式机床几何精度检验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检验条件第4部分: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检验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第9部分:刀具交换和托板交换操作时间的评定精密加工中心技术条件批控制第2部分:数据结构和语言指南矿物燃烧蒸汽发电站第3部分:蒸汽温度控制工业机器人 产品验收实施规范矿物燃烧蒸汽发电站 第1部分: 限幅控制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1部分:铣削用工艺数据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1部分:Modbus应用协议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 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指南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3部分:Modbus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指南数控小型排刀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第1部分:精度检验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第2部分:技术条件数控立式钻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注塑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1998/12/1 1998/12/1 2001/12/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1/1 2000/6/1 2000/6/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1/10/1 2003/4/1 2003/4/1 2003/4/1 2000/1/1 2000/1/1 2001/6/1 1996/3/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2001/8/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99/1/1 1988/10/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89/1/1 1990/1/1 1990/1/1 1990/1/1 1990/1/1 1990/8/1 2002/5/1 1998/4/1 2002/5/1 1991/10/1 1992/8/1 1992/1/2 1993/1/2 1993/1/2 1993/1/2 2000/5/1 1994/7/11995/10/1 1996/8/1 1997/2/1 1999/6/1 1998/4/1 2000/5/1 1999/6/1 2000/5/1 2000/5/1 2001/10/1 1999/6/1 2001/10/1 2003/12/1 1999/6/1 2000/1/1 1999/6/1 2000/8/1 2003/1/1 1997/7/1 2005/6/1 2005/6/1 1997/7/1 1999/6/1 1998/4/1 1998/4/1 1998/4/1 1998/1/2 1998/1/2 2001/8/1 1998/1/2 1998/10/1 1998/10/1 2001/8/1 2000/6/1 2004/6/1 1999/9/1 1999/9/1 1999/9/1 2001/10/1 2002/10/1 2000/5/12001/8/1 2001/5/1 2001/5/1 2001/8/1 2001/8/1 2001/8/1 2001/8/1 2002/3/1 2002/3/1 2002/12/1 2003/1/1 2003/1/2 2003/1/1 2003/1/1 2003/1/1 2003/1/1 2003/8/1 2003/12/1 2003/12/1 2004/5/1 2004/5/1 2004/12/1 2005/6/1 2005/6/1 2005/6/1 2002/12/1 2002/12/1 2002/12/1 2004/1/1 2004/5/1 2004/5/1 2005/3/1 2005/3/1 2005/3/1 1997/7/1 2001/3/1 2002/8/1 1990/4/1 1990/1/1 1982/3/1 1994/3/11990/4/1 1996/10/1 1985/4/1 1985/1/1 1986/10/1 1986/10/1 2000/12/1 1986/10/1 1987/1/2 1987/1/2 1987/1/2 1998/4/1 1988/7/1 1989/1/1 2004/7/1 2004/7/1 2004/7/1 2004/7/1 2005/11/1 2005/11/1 2000/1/1 2000/1/1 2000/1/1 1999/7/1 1999/7/1 1989/1/1 1997/12/15 1996/1/1 1992/12/1 1992/12/1 1998/4/1 2005/12/1 2005/12/1 2005/12/1 2005/12/1 2006/2/1 2006/4/1 2006/4/1 2006/4/1 2006/4/1 2006/4/12006/4/1 2006/8/1 2006/9/1 2006/9/1 2006/8/16 1998/12/1 1999/7/1 1999/7/1 1999/7/1 2000/1/1 1997/7/1 1997/7/1 1997/7/1 2006/11/1 2006/11/1 2006/11/1 2006/11/1 2006/11/1 2006/12/1 2006/12/1 2006/12/1 2006/12/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7/1/1 2006/2/1 2002/3/1 2006/10/1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3/9 2006/10/16 2007/3/12007/5/1 2007/5/1 2007/5/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7/1 2007/8/1 2007/6/1 2007/6/1 2007/6/1 2007/6/1 2007/8/1 2007/8/1 2007/11/1 2007/11/1 2007/8/1 2007/8/1 2007/10/1 2007/12/1 2008/3/1 2008/3/1 2008/3/1 2008/3/1 2008/3/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2008/3/1 2008/3/1 2008/3/1 2008/3/1 2008/3/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 2007/12/1 2008/5/1 2008/5/1 2008/7/1 2008/5/1 2008/11/1 2008/9/1 2008/9/1 2008/9/1 2007/7/1 2008/11/1 2008/11/1 2008/11/1 2008/11/1。
自动化仪表标准精选(最新)G777《GB/T 777-2008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模拟气动信号》G2613《GB/T 2613-200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G3369.1《GB/T 3369.1-2008 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 第1部分:直流电流信号》G3369.2《GB/T 3369.2-2008 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 第2部分:直流电压信号》G3386.1《GB/T 3386.1-2007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和气动模拟图纸记录仪:性能评定方法》G3386.2《GB/T 3386.2-2007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和气动模拟图纸记录仪: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G4213《GB/T 4213-2008 气动调节阀》G7353《GB/T7353-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柜、台、箱》G8355《GB/T 8355-2008 船舶用电动测量和控制仪表 通用技术条件》G9249《GB/T 9249-200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自动平衡式记录仪和指示仪》G13283《GB/T 13283-200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测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G13639《GB/T 13639-200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数字式指示仪》G14068《GB/T14068-1993 DDZ-I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Q型操作器》G15969.1《GB/T 15969.1-2007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1部分:通用信息》G15969.2《GB/T 15969.2-2008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G15969.3《GB/T 15969.3-2005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3部分:编程语言》G15969.4《GB/T 15969.4-2007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4部分:用户导则》G15969.5《GB/T 15969.5-2002 可编程序控制器第5部分:通信》G15969.7《GB/T 15969.7-2008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7部分:模糊控制编程》G15969.8《GB/T 15969.8-2007 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8部分:编程语言的应用和实现导则》G17165《GB/T 17165-2008 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性能评定方法》G17165.3《GB/T17165.3-2001 可编程控制器模糊控制编程》G17165.4《GB/T17165.4-1997 模糊控制装置和系统:洗衣机模糊控制》G17212《GB/T17212-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术语和定义》G17213.1《GB/T17213.1-1998 工业过程控制阀:控制阀术语和定义》G17213.2《GB/T 17213.2-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流通能力 安装条件下流体流量的计算公式》G17213.3《GB/T 17213.3-2005 两通球形直通控制阀法兰端面距和中心至法兰端面的间距》G17213.4《GB/T 17213.4-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 第4部分:检验和例行试验》 G17213.5《GB/T 17213.5-2008 工业过程控制阀 第5部分:标志》G17213.6《GB/T 17213.6-2005 定位器与控制阀执行机构连接 定位器在直行程执行机构上的安装》G17213.7《GB/T17213.7-1998 工业过程控制阀:控制阀数据单》G17213.8《GB/T17213.8-1998 工业过程控制阀:噪声的考虑》G17213.9《GB/T 17213.9-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流通能力 试验程序》G17213.10《GB/T 17213.10-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流通能力 固有流量特性和可调比》G17213.11《GB/T 17213.1l-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尺寸角行程控制阀(蝶阀除外)的端面距》G17213.12《GB/T 17213.12-2005 工业过程控制阀:尺寸对焊式两通球形直通控制阀的端距》G17213.13《GB/T 17213.13-2005 定位器与控制阀执行机构 定位器在角行程执行机构上的安装》G17213.14《GB/T 17213.14-2005 噪声的考虑实验室内测量液动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G17213.15《GB/T 17213.15-2005 噪声的考虑空气动力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预测方法》G17213.16《GB/T 17213.16-2005 噪声的考虑液动流流经控制阀产生的噪声预测方法》G17213.17《GB/T 17213.17-2010 工业过程控制阀:流通能力 流体流经级间恢复多级控制阀的计算公式》G17214.1《GB/T17214.1-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气侯条件》 G17214.2《GB/T 17214.2-200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动力》 G17214.3《GB/T17214.3-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机械影响》 G17214.4《GB/T 17214.4-200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工作条件:腐蚀和侵蚀影响》G17563《GB/T17563-1998 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G17614.1《GB/T 17614.1-200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17614.2《GB/T 17614.2-200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2部分:检查和例行试验方法》G17614.3《GB/T 17614.3-2013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G18271.1《GB/T18271.1-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总则》 G18271.2《GB/T18271.2-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参比条件下的试验》G18271.3《GB/T18271.3-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影响量影响的实验》G18271.4《GB/T18271.4-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评定报告的內容》G18272.1《GB/T18272.1-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特性的评定:总则和方法学》G18272.2《GB/T18272.2-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特性的评定:评估方法学》G18272.3《GB/T18272.3-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特性的评定:系统功能评估》G18272.4《GB/T 18272.4-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系统性能评估》G18272.5《GB/T18272.5-200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特性的评定:系统可信性评估》G18272.6《GB/T 18272.6-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系统可操作性评估》G18272.7《GB/T 18272.7-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系统安全性评估》G18272.8《GB/T 18272.8-2006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系统评估中系统特性的评定:与任务无关的系统特性评估》G19582.1《GB/T 19582.1-2008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Modbus 应用协议》G19582.2《GB/T 19582.2-2008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Modbus 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指南》G19582.3《GB/T 19582.3-2008 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Modbus 协议在TCP/IP上的实现指南》G19767《GB/T 19767-2005 基于微处理器仪表的评定方法》G19769.1《GB/T 19769.1-200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1部分:结构》G19769.2《GB/T 19769.2-200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2部分:软件工具要求》G19769.3《GB/T 19769.3-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3部分:指导信息》G19769.4《GB/T 19769.4-2007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功能块 第4部分:一致性行规指南》G19870《GB/T 19870-2005 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G19892.1《GB/T 19892.1-2005 批控制 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G19892.2《GB/T 19892.2-2007 批控制 第2部分:数据结构和语言指南》G19898《GB/T 19898-2005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应用软件文档集》G19899《GB/T 19899-2005 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二进制直流电压信号》G20171《GB/T 20171-2006 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规范》G20217《GB/T 20217-2006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G20540.1《GB/T 20540.1-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概述和导则》G20540.2《GB/T 20540.2-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PROFIBUS规范: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20540.3《GB/T 20540.3-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PROFIBUS规范:数据链路层服务定义》G20540.4《GB/T 20540.4-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PROFIBUS规范: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G20540.5《GB/T 20540.5-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PROFIBUS规范:应用层服务定义》G20540.6《GB/T 20540.6-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PROFIBUS规范:应用层协议规范》G20541.1《GB/Z 20541.1-2006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应用层服务定义》G20730.1《GB/T 20730.1-2006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输入两位或多位输出仪表:性能评定方法》G20818.1《GB/T 20818.1-2007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带模拟和数字输出的测量设备》G20819.1《GB/T 20819.1-2007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控制器:性能评定方法》G20819.2《GB/T 20819.2-2007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控制器: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G20830《GB/Z 20830-2007 基于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规-PROFIsafe》G21099.1《GB/T 21099.1-2007 过程控制用功能块:系统方面的总论》G21099.2《GB/T 21099.2-2007 过程控制用功能块:功能块概念及电子设备描述语言的规范》G21109.1《GB/T 21109.1-2007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框架、定义、系统、硬、软件要求》G21109.2《GB/T 21109.2-2007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 21109.1的应用指南》G21109.3《GB/T 21109.3-2007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确定要求的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指南》G21547.1《GB/T 21547.1-2008 VME总线对仪器的扩展:TCP/IP仪器协议规范》 G21547.2《GB/T 21547.2-2008 VME总线对仪器的扩展:TCP/IP-VXI总线接口规范》G21547.3《GB/T 21547.3-2008 VME总线对仪器的扩展:TCP/IP-IEEE488.1 接口规范》G21547.4《GB/T 21547.4-2008 VME总线对仪器的扩展第4部分:TCP/IP-IEEE488.2仪器接口规范》G22112《GB/T 22112-2008 工业自动化仪表 接线端子的排列和标志》G25126《GB/T 25126-2010 大容量交叉式电磁四通换向阀》G22135《GB/Z 22135-2008 过程工业中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在调试中的标记和活动》G22136《GB/T 22136-200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评估用自适应控制器分类》G22137.1《GB/T 22137.1-200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阀门定位器:气动输出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G22137.2《GB/T 22137.2-2008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阀门定位器:气动输出智能阀门定位器性能评定方法》G22162《GB/T 22162-2008 盘装和架装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盘面和开孔尺寸》G25474《GB/T 25474-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公称通径值系列》G25475《GB/T 25475-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 术语 温度仪表》G25477《GB/T 25477-2010 防腐磁性翻柱式液位计》G25479《GB/T 25479-2010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无纸记录仪》G25921《GB/T 25921-2010 电气和仪表回路检验规范》G25922《GB/T 25922-2010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用安装在充满流体的圆形截面管道中的涡街流量计测量流量的方法》G25925《GB/T 25925-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 公称工作压力值系列》G25926《GB/T 25926-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 接线接管图的绘制方法》G25927《GB/T 25927-2010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 盘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G25928《GB/T 25928-2010 过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出厂验收测试(FAT)、现场验收测试(SAT)、现场综合测试(SIT)规范》G26325《GB/T 26325-2010 控制技术 测量仪表的命名规则》G26802.1《GB/T 26802.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G26802.3《GB/T 26802.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3部分:设备用图形符号》G26802.4《GB/T 26802.4-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4部分:文字符号》G26802.5《GB/T 26802.5-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5部分:场地安全要求》G26802.6《GB/T 26802.6-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通用规范 第6部分:验收大纲》G26803.1《GB/T 26803.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总论》G26803.2《GB/T 26803.2-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系统外部总线 串行接口通用技术条件》G26803.3《GB/T 26803.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线:系统外部总线 并行接口通用技术条件》G26804.1《GB/T 26804.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处理器模板通用技术条件》G26804.3《GB/T 26804.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板通用技术条件》G26804.4《GB/T 26804.4-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板性能评定方法》G26804.5《GB/T 26804.5-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板通用技术条件》G26804.6《GB/T 26804.6-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功能模块模板: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模板性能评定方法》G26805.3《GB/T 26805.3-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软件 第3部分:文档管理指南》G26805.4《GB/T 26805.4-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软件 第4部分:工程化文档规范》G26805.5《GB/T 26805.5-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软件 第5部分:用户软件文档》G26806.1《GB/T 26806.1-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基本平台:通用技术条件》G26806.2《GB/T 26806.2-201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基本平台:性能评定方法》G26815《GB/T 26815-2011 工业自动化仪表术语 执行器术语》G28469.1《GB/T 28469.1-2012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仪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28469.2《GB/T 28469.2-2012 电磁感应式数字化仪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28470《GB/T 28470-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和气动模拟计算器性能评定方法》G28471.1《GB/T 28471.1-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隔离式安全栅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28471.2《GB/T 28471.2-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隔离式安全栅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28472.1《GB/T 28472.1-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配电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28472.2《GB/T 28472.2-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配电器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28473.1《GB/T 28473.1-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温度变送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28473.2《GB/T 28473.2-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温度变送器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28474.1《GB/T 28474.1-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压力/差压变送器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28474.2《GB/T 28474.2-2012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压力/差压变送器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28475.1《GB/T 28475.1-2012 工业炉窑控制装置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28475.2《GB/T 28475.2-2012 工业炉窑控制装置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G29247《GB/T 29247-2012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G29618.1《GB/Z 29619.1-2013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8:INTERBUS规范 第1部分:概述》G29619.2《GB/Z 29619.2-2013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8: INTERBUS规范 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29619.3《GB/Z 29619.3-2013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 类型8:INTERBUS规范 第3部分:数据链路服务定义》G29820.1《GB/T 29820.1-2013 流量测量装置校准和使用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1部分:线性校准关系》G29821《GB/T 29821-2013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仪表可靠性技术报告编写导则》G29823《GB/T 29823-2013 试验用空气焓值法试验装置检验方法》G30093《GB/T 30093-2013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评审程序》G30245.1《GB/T 30245.1-2013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30245.2《GB/T 30245.2-2013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 第2部分:性能评定方法》G30438《GB/T 30438-2013 支持模块化设计的数据字典技术原则和方法》G30439.1《GB 30439.1-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1部分: 总则》G30439.2《GB 30439.2-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2部分: 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安全要求》G30439.3《GB 30439.3-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3部分: 温度变送器的安全要求》G30439.4《GB 30439.4-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4部分: 控制阀的安全要求》G30439.5《GB 30439.5-2013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5部分: 流量计的安全要求》G30439.7《GB 30439.7-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7部分:回路调节器的安全要求》G30439.9《GB 30439.9-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9部分: 数字显示仪表的安全要求》G30439.10《GB 30439.10-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 第10部分: 记录仪表的安全要求》G30992《GB/T 30992-2014 工业自动化产品安全要求符合性验证规程 总则》G50093《GB 50093-201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50131《GB50131-2007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J5440K《GJB5440-2005 K 模块测试与维护总线(MTM总线)协议》J1397《JB/T1397-1991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接线接管图的绘制方法》J1574《JB/T1574-1992 工业自动化仪表盘用接线座》J5051《JB/T5051-1991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模板及子系统型号命名方法》J5222《JB/T5222-1991 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附加自动PID控制器》J5234《JB/T5234-1991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J5235《JB/T5235-1991 工业控制实时软件文档管理指南》J5236《JB/T5236-1991 工业控制实时软件工程化文档规范》J5238《JB/T5238-1991 分散型控制系统功能模板钎焊工艺》J6239.1《JB/T 6239.1-2007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共模、串模抗扰度试验》J6239.2《JB/T 6239.2-2007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电源电压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J6239.3《JB/T 6239.3-2007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电源电压低降抗扰度试验》J6239.4《JB/T 6239.4-2007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电源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J6239.5《JB/T 6239.5-2007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 电源快速瞬变单脉冲抗扰度试验》J7352《JB/T 7352-2010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J8207《JB/T8207-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电源电压》J8209《JB/T8209-1999 工业过程控制用电动和气动输入输出模拟计算器性能评定》J8212《JB/T8212-199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动圈式指示调节仪》J8213《JB/T8213-199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XCT型动圈式指示调节仪》J8214.1《JB/T 8214.1-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调节器》J8214.2《JB/T 8214.2-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继动器》J8214.3《JB/T 8214.3-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定值器》J8214.4《JB/T 8214.4-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指示记录调节仪》J8214.5《JB/T 8214.5-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计算单元》J8214.6《JB/T 8214.6-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差压变送器》J8214.7《JB/T 8214.7-1999 QDZ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压力变送器》J8215《JB/T8215-1999 QDZ-III系列气动单元组合仪表指示调节仪》J8216.1《JB/T8216.1-1999 DDZ-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计算器》J8216.2《JB/T8216.2-1999 DDZ-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调节器》J8216.3《JB/T8216.3-1999 DDZ-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温度变送器》J8216.4《JB/T8216.4-1999 DDZ-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力平衡式差压变送器》J8216.5《JB/T8216.5-1999 DDZ-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力平衡式压力变送器》J8217.1《JB/T8217.1-1999 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液位仪表》J8217.2《JB/T 8217.2-1999 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压力仪表》J8217.3《JB/T 8217.3-1999 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差压仪表》J8217.4《JB/T 8217.4-1999 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温度仪表》J8217.5《JB/T8217.5-1999 B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三笔记录调节仪表》J8218《JB/T8218-1999 执行器术语》J8219《JB/T8219-199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执行机构》J8220《JB/T8220-1999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位式控制器性能评定方法J8221《JB/T8221-1999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时间比例控制器性能评定方法》 J8222《JB/T8222-1999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电动和气动模拟计算器性能评定》J8592《JB/T8592-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磁四通换向阀》J8904.1《JB/T 8904.1-1999 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D差压指示调节仪》J8904.2《JB/T 8904.2-1999 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K压力指示调节仪》J8904.3《JB/T 8904.3-1999 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L液位指示调节仪》J8904.5《JB/T 8904.5-1999 KF系列气动基地式仪表:KFP压力指示调节仪》J9233《JB/T9233.1~24-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通用试验方法》J9234《JB/T9234-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公称通径值系列》J9235《JB/T9235-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公称工作压力值系列》J9236《JB/T9236-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型号编制原则》J9237.1《JB/T9237.1-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腐蚀和浸蚀影响》 J9237.2《JB/T9237.2-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动力》J9250《JB/T9250-1999 工业过程测量用带电接点控制装置的自动平衡式记录仪和指示仪》J9251《JB/T9251-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用记录笔》J9252《JB/T9252-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指针指示部分的基本型式、尺寸》J9253《JB/T9253-1999 工业自动化仪表标度的一般规定》J9267.1《JB/T9267.1-1999 DDZ-I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型谱系列》J9267.2《JB/T 9267.2-1999 DDZ-I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温度变送器》J9267.3《JB/T9267.3-1999 DDZ-III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力平衡式变送器》 J9268《JB/T9268-1999 分散型控制系统术语》J9269《JB/T9269-1999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安装环境条件》J9270《JB/T9270-1999 工业控制微型计算机过程输入通道模板试验检查方法》 J9487《JB/T9487-1999 仪表用轴尖》J9488《JB/T9488-1999 仪表用轴座》J10233《JB/T 10233-2001 符合HART协议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通用技术条件》 J10308.2《JB/T 10308.2-2006 测量和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Control Net和Ether Net/IP规范》J10308.3《JB/T 10308.3-2005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Profibus规范》J10308.8《JB/T 10308.8-2005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INTERBUS规范》J10387《JB/T10387-2002 符合FF协议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通用技术条件》J10388《JB/T10388-2002 带总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测控节点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J10389《JB/T10389-2002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评审》J10390《JB/T10390-2002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设计方法》J11048《JB/T 11048-2010 自力式温度调节阀》J11049《JB/T 11049-2010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HG20505《HG20505、20507~20508-2000 化工自控设计规定(1)》HG/T 20505-2000 过程测量与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HG20509《HG20509~20515-2000 化工自控设计规定(2)》HG/T 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10-2000 仪表供气设计规定HG/T 20511-2000 信号报警、安全连锁系统设计规定HG/T 20512-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514-2000 仪表及管线伴热和绝热保温设计规定HG/T 20515-2000 仪表隔离和吹洗设计规定HG20516《HG20516、20699~20700-2000 化工自控设计规定(3)》HG/T 20516-2000 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定HG/T20699-2000 自控设计常用名词术语HG/T20700-2000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20573《HG20573-95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SH3005《SH3005-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6《SH3006-1999 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SH3019《SH3019-1997 石油化工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SH3081《SH3081-1997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2《SH3082-1997 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3126《SH3126-2001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保热和隔热设计规范》SH3521《SH3521-1999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B-Z01《SHB-Z01-1995 石油化工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图深度导则》SHB-Z02《SHB-Z02-1995 仪表符号和标志》SHB-Z03《SHB-Z03-1995 过程用二进制逻辑图》SHB-Z04《SHB-Z04-1995 分散控制/集中显示仪表.逻辑控制及计算机系统用流程图符号》SHB-Z05《SHB-Z05-1995 仪表回路图》SHB-Z06《SHB-Z06-1999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B-Z07《SHB-Z07-2001 自控设计安装材料编制导则》CJ188《CJ/T188-2004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保障生产安全。
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现状,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确立符合国情的标准体系。
这就需要对国内工业生产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其次,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紧密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殊要求和技术特点。
例如,对于制造业而言,自动化生产线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控制是关键,而对于能源行业而言,自动化监测和调控系统的标准化则是重中之重。
因此,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另外,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充分考虑国际标准的趋势和发展动态,与国际接轨,以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和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工业自动化标准之间的互认和一致性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标准与国际接轨。
最后,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注重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标准意识和执行力。
只有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才能真正发挥标准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之,工业自动化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协调,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如此,才能为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推动我国工业生产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
工业自动化模块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工业自动化是现代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造业自动化的基础。
它包括各种专门的自动化机器、设备和系统,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软件和控制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模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工业自动化模块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标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工业自动化模块。
一、工业自动化模块的性能指标1. 响应时间工业自动化模块的响应时间是指模块对输入信号做出响应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模块的响应时间越短,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反应速度越快,性能也就越好。
2. 精度精度是模块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
精度越高,模块的性能越好。
3. 稳定性在长时间运行状态下,模块的输出稳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它决定了模块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输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越高,模块的性能越好。
4. 静态误差静态误差是模块在工作中所存在的误差,通常体现在模块的开关精度上。
静态误差越小,模块的性能越好。
5. 动态特性动态特性是指模块在工作时对时间和频率的响应能力。
动态特性越好,模块对复杂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6. 温度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是指模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能力。
温度稳定性越好,模块的工作性能越稳定可靠。
7. 抗干扰能力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模块的抗干扰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它反映了模块对外界环境干扰的抵抗能力。
抗干扰能力越强,模块适应性越好。
二、工业自动化模块的评价标准1. 可靠性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模块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
它反映了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可靠性越高,模块的性能越好。
2. 可维修性模块的可维修性是指模块出现故障后的维修难易程度。
可维修性越好,对于维修成本和时间的控制也就更加容易。
3. 兼容性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模块的兼容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
它决定了模块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是否顺畅。
兼容性越好,模块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过程控制标准草案(第六版)》《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过程控制标准草案(第六版)》是一本关于过程控制标准的草案。
过程控制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等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了规范和统一过程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布了过程控制的标准和规范。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过程控制标准草案(第六版)》是在前几版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完善的。
该草案主要涵盖了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技术标准、系统架构、设备要求等内容。
草案中还包含了一些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供读者参考。
以下是对草案中的几个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和介绍。
首先,草案对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等,这些原理是过程控制技术的基础。
草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向读者介绍了这些基本原理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次,草案提出了过程控制技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过程控制技术涉及到许多方面,如传感器技术、仪表设备、控制算法等。
这些方面都需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确保过程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草案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标准和规范,如ISO标准、IEC标准等,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和说明。
此外,草案还介绍了过程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原理。
过程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人机界面等组成,这些组件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草案通过图表和文字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系统架构方面,草案提出了一些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最后,草案还对过程控制设备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过程控制设备是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草案指出了过程控制设备的要求,如精度、可靠性、稳定性等。
草案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过程控制设备,如PLC、DCS等,并对其功能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协议与标准随着工业发展的日益加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自动化系统涉及到许多方面,如机械、电气、软件等,而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络,离不开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控制设备间的通讯规则,不同厂商的控制设备间需要相应设置的通信协议或标准。
一、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不同的设备需要相互沟通,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应用。
而要进行系统集成,一定程度上需要制定一些标准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不同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种规则。
其中集成得比较好的通信协议有Modbus、Profibus、CAN协议等。
1. Modbus通信协议Modbus是一种开放的通信协议,主要应用于控制设备的连接。
它是由Modicon公司开发的,目前已被成千上万的厂商所采用,被许多传感器、PLC及其他自动化设备采用。
Modbus协议分为两种:RTU和ASCII,RTU的通信速率可以达到19.2kbps至115.2kbps。
2. Profibus通信协议Profibus是一种用于现场总线场合下的通信协议,可以用于工厂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方面。
该协议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其优势。
Profibus协议系列中包括了Profibus PA和Profibus DP两种,分别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工厂自动化领域。
3. CAN协议CAN协议是一种用于内部通讯的串行通信总线,适用于大部分现场总线和工厂自动化系统中。
该协议具有高度安全性、实时性等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中。
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标准1.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的缩写,是一家国际标准制定组织。
其制定的标准文件通常与国际标准组织(ISO)协调,比较常用的有IEC61131、IEC61400等。
2. ISA(美国仪器仪表协会)标准ISA是美国仪器仪表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的缩写,是美国一家自动化技术标准制定组织。
工业自动化中的电气安全标准工业自动化是指通过机械设备、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对工厂、设备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电气安全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旨在确保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工业自动化中的电气安全标准,并分析其对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工业自动化中的电气安全标准概述工业自动化中的电气安全标准是指用于规范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电气安全性的一系列标准、规程、规范和指南。
这些标准在定义电气设备的参数、设计原则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评估方法,保障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工业自动化中的电气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设计标准:明确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包括设备的外壳、绝缘、耐压和耐热性能等。
这些标准保证了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
2. 设备安装标准:规定了设备的安装地点、固定和接地方式等。
这些标准确保了设备安装的稳定性和接地的可靠性。
3. 设备操作标准:规定了设备的操作要求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
这些标准保障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4. 设备维护标准:明确了设备的维护方法和周期。
这些标准确保了设备长期运行的安全性。
5. 电气安全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工业自动化中电气安全标准的重要意义1. 保障人身安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标准检测和评估,存在着电击、火灾等人身伤害的风险。
通过遵守电气安全标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风险,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提高设备可靠性:电气设备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遵循电气安全标准可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减少因电气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遵循电气安全标准,可以减少意外事故导致的生产停机和维修成本。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第1章引言 (4)1.1 范围 (4)1.2 参考文献 (4)1.3 术语和定义 (4)第2章系统设计基础 (5)2.1 设计原则 (5)2.1.1 可靠性原则 (5)2.1.2 安全性原则 (5)2.1.3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原则 (5)2.1.4 经济性原则 (5)2.2 设计要求 (5)2.2.1 系统功能要求 (5)2.2.2 功能要求 (5)2.2.3 系统兼容性要求 (6)2.2.4 用户体验要求 (6)2.3 系统架构 (6)2.3.1 硬件架构 (6)2.3.2 软件架构 (6)2.3.3 网络架构 (6)2.3.4 数据架构 (6)第3章需求分析 (6)3.1 用户需求调研 (6)3.1.1 用户背景分析 (6)3.1.2 用户需求收集 (6)3.1.3 需求分析整理 (6)3.2 系统功能需求 (7)3.2.1 生产过程控制 (7)3.2.2 物料管理 (7)3.2.3 质量管理 (7)3.2.4 设备维护与管理 (7)3.2.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7)3.3 系统功能需求 (7)3.3.1 系统稳定性 (7)3.3.2 系统实时性 (7)3.3.3 系统可扩展性 (7)3.3.4 系统安全性 (7)3.3.5 系统经济性 (8)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 (8)4.1 控制器选型 (8)4.1.1 控制器类型 (8)4.1.2 控制器功能指标 (8)4.2 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 (8)4.2.1 传感器选型 (8)4.2.2 执行器选型 (8)4.3 通信网络设计 (9)4.3.1 通信协议 (9)4.3.2 网络结构 (9)4.3.3 通信设备选型 (9)4.4 驱动与电源设计 (9)4.4.1 驱动设计 (9)4.4.2 电源设计 (9)第5章系统软件设计 (9)5.1 控制策略与算法 (9)5.1.1 控制策略概述 (10)5.1.2 常用控制算法 (10)5.1.3 控制算法的实现 (10)5.2 软件架构设计 (10)5.2.1 软件架构概述 (10)5.2.2 层次化软件架构 (10)5.2.3 分布式软件架构 (10)5.3 人机界面设计 (10)5.3.1 人机界面概述 (10)5.3.2 界面布局与交互设计 (10)5.3.3 数据可视化设计 (10)5.4 数据存储与处理 (10)5.4.1 数据存储概述 (11)5.4.2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11)5.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第6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1)6.1 硬件集成 (11)6.1.1 硬件选型与配置 (11)6.1.2 硬件安装与接线 (11)6.1.3 硬件调试 (11)6.2 软件集成 (11)6.2.1 控制策略与算法设计 (11)6.2.2 软件开发与配置 (11)6.2.3 软件调试与验证 (11)6.3 系统调试与优化 (12)6.3.1 系统集成测试 (12)6.3.2 故障排查与修复 (12)6.3.3 系统优化 (12)6.3.4 系统验收 (12)6.3.5 培训与技术支持 (12)第7章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12)7.1.1 物理安全防护 (12)7.1.2 电气安全防护 (12)7.1.3 软件安全防护 (13)7.2 故障分析与处理 (13)7.2.1 故障检测 (13)7.2.2 故障处理 (13)7.3 系统可靠性评估 (13)7.3.1 可靠性指标 (13)7.3.2 评估方法 (13)7.3.3 提高系统可靠性措施 (14)第8章系统实施与验收 (14)8.1 实施计划与组织 (14)8.1.1 实施计划 (14)8.1.2 组织架构 (14)8.2 系统安装与调试 (14)8.2.1 安装准备 (14)8.2.2 系统安装 (15)8.2.3 系统调试 (15)8.3 系统验收与交付 (15)8.3.1 系统验收 (15)8.3.2 交付 (15)第9章培训与售后服务 (16)9.1 用户培训 (16)9.1.1 培训目标 (16)9.1.2 培训内容 (16)9.1.3 培训方式 (16)9.1.4 培训时间及地点 (16)9.1.5 培训师资 (16)9.2 售后服务与支持 (16)9.2.1 技术支持 (16)9.2.2 零配件供应 (16)9.2.3 故障处理 (17)9.2.4 维护保养 (17)9.3 服务质量评价 (17)9.3.1 评价指标 (17)9.3.2 评价方法 (17)9.3.3 评价结果应用 (17)第10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7)10.1 系统维护策略 (17)10.1.1 维护目标 (17)10.1.2 维护原则 (17)10.1.3 维护内容 (17)10.1.4 维护周期 (18)10.2.1 升级目标 (18)10.2.2 升级原则 (18)10.2.3 升级内容 (18)10.2.4 升级流程 (18)10.3 备件与技术支持 (19)10.3.1 备件管理 (19)10.3.2 技术支持 (19)第1章引言1.1 范围本章主要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规范的整体框架,明确了本规范所适用的范围。
自动化接线标准规范最新版自动化接线是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其标准规范对于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以下是自动化接线标准规范的最新版内容:1. 引言自动化接线标准规范旨在为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电气连接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指导,以确保接线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自动化设备的电气接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等。
3. 术语和定义- 自动化接线:指在自动化设备中,按照既定规范进行电气连接的过程。
- 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气线路的接口部件。
- 接线规范:指导接线工作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操作标准。
4. 接线材料要求- 电线应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老化能力。
- 接线端子和连接器应选用耐用材料,确保长期稳定工作。
5. 接线设计原则- 接线设计应遵循简洁、清晰、易于维护的原则。
- 应避免交叉接线,减少电磁干扰的可能性。
- 接线路径应尽量短,减少电阻和电压降。
6. 安全要求- 接线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所有接线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防止短路和过载。
7. 接线操作流程- 接线前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 接线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确保接线的牢固和准确。
- 接线完成后应进行测试,确保电气连接的正确性和功能性。
8. 接线检验标准- 接线完成后,应按照既定的检验流程进行检验。
- 检验内容包括接线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9. 维护和更新- 定期对自动化接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 随着技术的发展,应及时更新接线标准规范,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应用需求。
10. 结语自动化接线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确保自动化接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自动化接线标准规范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ks c iec 60478-1-2002摘要:1.引言a.我国制定《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第1 部分:概述和规范》的背景b.本标准参照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478-1-2002 标准2.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相关术语和定义a.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概念和组成b.相关术语和定义3.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规范和要求a.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b.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要求c.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测试和维护要求4.标准的适用范围a.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应用领域b.标准适用的相关技术和产品5.结论a.《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第1 部分:概述和规范》对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发展的意义b.对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指导作用正文:【引言】我国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478-1-2002 标准制定《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第1 部分:概述和规范》,旨在规范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为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推动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用于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优化。
本标准对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统一的交流语言。
【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规范和要求】本标准对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设计和实施要求、测试和维护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有助于确保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满足生产过程对自动化控制的需求。
【标准的适用范围】《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第1 部分:概述和规范》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测试、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对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系统的整体水平。
工业自动化系统标准精选(最新)G2900.56《GB/T2900.56-2002 电工术语自动控制》G3454《GB/T 3454-2011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G8129《GB/T8129-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床数值控制词汇》G11292《GB/T 1129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机床数值控制 nc处理器输出 后置处理命令》G13730《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15312《GB/T 15312-2008 制造业自动化 术语》G16642《GB/T 16642-2008 企业集成 企业建模框架》G16656.1《GB/T 16656.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概述与基本原理》G16656.21《GB/T 16656.2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实现方法:交换文件结构的纯正文编码》G16656.31《GB/T16656.31-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数据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G16656.32《GB/T16656.32-1999 工业自动化系统: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G16656.34《GB/T16656.34-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协议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G16656.41《GB/T16656.41-1999 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描述与支持原理》G16656.43《GB/T 16656.43-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G16656.44《GB/T 16656.44-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G16656.45《GB/T16656.45-2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通用资源材料》G16656.47《GB/T 16656.47-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集成通用资源:形状变化公差》G16656.49《GB/T16656.49-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工艺过程结构和特性》G16656.501《GB/T 16656.50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应用解释构造:基于边的线框》G16656.502《GB/T 16656.50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应用解释构:基于壳的线框和基本原理》G16656.503《GB/T16656.503-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几何有界二维线框》G16656.513《GB/T16656.513-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基本边界表达》G16656.520《GB/T16656.520-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相关绘图元素》G16656.1001《GB/T16656.1001-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应用模块外观赋值》G16656.1006《GB/T16656.1006-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应用模块基础表达》G16657.2《B/T16657.2-1996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16720.1《GB/T 16720.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1部分:服务定义》G16720.2《GB/T 16720.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2部分:协议规范》G16978《GB/T16978-1997 工业自动化词汇》G16979.1《GB/T16979.1-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服务定义数据交换》G16979.2《GB/T16979.2-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协议规范数据交换》G16980.1《GB/T16980.1-1997 工业自动化车间生产:标准化参考模型和确定需求的方法论》G16980.2《GB/T16980.2-1997 工业自动化车间生产:标准化参考模型和方法论的应用》G17563《GB/T17563-1998 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G17645.1《GB/T 17645.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综述与基本原理》G17645.24《GB/T17645.24-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零件库:逻辑资源:供应商库的逻辑模型》G17645.26《GB/T17645.26-2000 工业自动化系统零件库:信息供应商标识》G17645.42《GB/T17645.42-2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构造零件族的方法学》G17645.101《GB/T 17645.10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参数化程序的几何视图交换协议》G17645.102《GB/T 17645.10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符合GB/T 16656一致性规范的视图交换协议》G18725《GB/T 18725-2008 制造业信息化 技术术语》G18726《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18727《GB/Z18727-2002 企业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实施规范》G18728《GB/T18728-2002 制造业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功能结构技术规范》 G18729《GB/T 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G18755.1《GB/T18755.1-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MAPLE功能体系结构》G18755.2《GB/T18755.2-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自动化编程环境(MAPLE):服务与接口》G18756.1《GB/T18756.1-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表示层和会话层协议规范》G18756.2《GB/T18756.2-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通用MMS要求》G18756.3《GB/T18756.3-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专用MMS要求》G18757《GB/T 18757-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需求》G18784《GB/T18784-2002 CAD/CAM数据质量》G18786《GB/T18786-2002 承包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G18789《GB/T18789-2002 自动柜员机(ATM)通用规范》G18975.1《GB/T18975.1-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流程工厂:综述与基本原理》G18999《GB/T18999-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企业模型的概念与规则》G19114.1《GB/T19114.1-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制造管理数据第1部分:综述》G19114.31《GB/T 19114.3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资源信息模型》G19114.32《GB/T 19114.3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资源应用管理:资源应用管理数据的概念模型》G19114.42《GB/T 19114.4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时间模型》G19150《GB/T 19150-2013 零件库术语》G19219《GB/Z19219-2003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G19398《GB/T19398-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离散部件制造设备在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条件》G19659.1《GB/T 19659.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通用的参考描述》G19659.2《GB/T 19659.2-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ISO 11898的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59.3《GB/T 19659.3-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IEC 61158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59.4《GB/T 19659.4-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以太网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60《GB/T 19660-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G19662《GB/T 1966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术语》G19902.1《GB/T 19902.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框架》G19902.2《GB/T 19902.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建规方法论》G19902.3《GB/T 19902.3-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接口服务、协议及能力模板》G19903.1《GB/T 19903.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概述和基本原理》G19903.10《GB/T 19903.10-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通用工艺数据》G19903.11《GB/T 19903.1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铣削用工艺数据》G19903.12《GB/T 19903.1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2部分:车削用工艺数据》G19903.111《GB/T 19903.111-201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11部分:铣床用刀具》G19903.121《GB/T 19903.12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21部分:车床用刀具》G20719.1《GB/T 20719.1-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过程规范语言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G20719.13《GB/T 20719.13-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过程规范语言:时序理论》G20719.44《GB/T 20719.44-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过程规范语言:定义性扩展 资源扩展》G20720.1《GB/T 20720.1-2006 企业控制系统集成 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G22032《GB/T 22032-2008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G22270.1《GB/T 22270.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测试应用的服务接口:概述》G22270.2《GB/T 22270.2-2012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测试应用的服务接口:资源管理服务接口》G22281.1《GB/T 22281.1-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1部分:总则》G22454《GB/T 22454-2008 企业集成 企业建模构件》G24463.1《GB/T 24463.1-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1部分:互操作性体系结构》G24463.2《GB/T 24463.2-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2部分:用户界面与功能要求》G24463.3《GB/T 24463.3-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3部分:公共源数据库要求》G24639《GB/T 24639-2009 元数据的XML Schema置标规则》G25103《GB/T 25103-2010 供应链管理业务参考模型》G25109.1《GB/T 25109.1-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1部分:ERP术语》G25109.2《GB/T 25109.2-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2部分:ERP 基础数据》G25109.3《GB/T 25109.3-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3部分:ERP 功能构件规范》 G25110.1《GB/T 25110.1-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G25110.2《GB/T 25110.2-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混合通信总线》G25110.3《GB/T 25110.3-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配电总线》G25111《GB/T 25111-2010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资源分类》G25459《GB/T 25459-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ASP平台测评规范》G25460《GB/T 25460-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ASP平台功能体系结构》G25469《GB/T 25469-2010 制造业产业链协作平台功能规范》G25470《GB/T 25470-2010 制造业信息化共性技术资源服务平台功能规范》G25483《GB/T 25483-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企业集成平台测评规范》G25484《GB/T 25484-2010 网络化制造ASP工作流程及服务接口》G25485《GB/T 25485-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执行系统功能体系结构》G25486《GB/T 25486-2010 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G25487《GB/T 25487-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应用实施规范》G25488《GB/T 25488-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集成模型》G25489《GB/T 25489-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功能规划技术规范》G25507《GB/T 25507-2010 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G25508《GB/T 25508-2010 制造企业ASP服务评测规范》G25509《GB/T 25509-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齿轮参考字典》G25510《GB/T 25510-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滚动轴承参考字典》G25511《GB/T 25511-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链、皮带和键参考字典》G25844《GB/T 25844-2010 工业用现场分析小屋成套系统》G25845《GB/T 25845-2010 工业用γ射线料位计》G25846《GB/T 25846-2010 工业用γ射线密度计》G26220《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26327《GB/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G26333《GB/T 26333-2010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26335《GB/T 26335-2010 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G27758.1《GB/T 27758.1-2011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诊断、能力评估以及维护应用集成第1部分:综述与通用要求》G29826《GB/T 29826-2013 云制造 术语》G30264.1《GB/T 30264.1-2013 软件工程 自动化测试能力 第1部分:测试机构能力等级模型》G30264.2《GB/T 30264.2-2013 软件工程 自动化测试能力 第2部分:从业人员能力等级模型》G31131《GB/T 31131-2014 制造业信息化评估体系》J6987《JB/T 6987-1993 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原型法软件开发规范》J8383《JB/T 8383-1996 工业PC及其模板型号编制》。
工业自动化术语标准一、工业自动化基础1.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和监控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2.自动化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组成的,用于实现工业自动化功能的整体。
3.自动化水平:衡量工业自动化程度和程度的指标。
二、控制器与执行器1.控制器:用于控制和调节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
2.执行器:接收控制器的指令,执行具体的操作,如电动机、气动阀等。
3.控制策略:控制器的算法和规则,用于决定如何控制执行器。
三、传感器与变送器1.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的装置。
2.变送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更易于处理的信号,如电流或电压。
3.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传感器能准确测量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范围。
四、工业网络与通信1.工业网络:用于连接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的网络。
2.通信协议: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3.实时性:通信数据在规定时间内传输的特性。
五、工业安全与防护1.安全防护:为防止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人员和环境受到损害而采取的措施。
2.安全标准:衡量工业自动化系统安全性能的指标和准则。
3.安全控制:采用控制策略和技术,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
六、工业软件与平台1.工业软件:用于控制和监控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软件。
2.工业控制平台:提供了一个集成环境,支持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3.软件工程:应用于开发、维护和升级工业软件的工程学科。
七、工业数据与集成1.数据采集:从各种设备和系统中获取数据的过程。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3.数据集成: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提供统一的数据视图。
4.数据可视化:将数据以图形或图表的形式展示,便于理解和分析。
八、工业能源管理1.能源管理: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对能源的生成、转换和使用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
2.能效:设备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所消耗的能源量。
工控自动化分级标准工控自动化分级标准是一种对工业自动化系统进行分类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工控自动化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工控自动化分级标准是根据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控制能力来进行分类的。
根据国际标准,工控自动化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基本控制、过程控制、批处理控制和连续控制。
下面我们将对这四个等级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基本控制基本控制是指对简单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能力。
这种控制通常是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来实现的,例如开关、电机和气缸等。
基本控制通常用于控制简单的生产线,例如装配线、包装线和物流输送线等。
2.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复杂机械设备进行控制的能力。
这种控制通常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计算机来实现的,例如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
过程控制通常用于控制化工、石油、电力、水处理和制药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3. 批处理控制批处理控制是指对批量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能力。
这种控制通常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例如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程序对物料进行称量、混合和加热等处理。
批处理控制通常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4. 连续控制连续控制是指对连续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能力。
这种控制通常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例如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程序对物料进行输送、加工和包装等处理。
连续控制通常用于钢铁、石化、纸浆和造纸等行业的生产过程。
以上四个等级是根据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控制能力来进行分类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自动化系统等级。
例如,如果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过程控制或批处理控制等级;如果需要对连续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连续控制等级。
总之,工控自动化分级标准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类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先进性:以先进、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支持数据、语音和视像等多媒体应用,能确保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几年内基本满足应用的需求。
要求采用的系统结构应当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采用的设备、技术应当是业界先进的;采用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以保证系统的科学性。
实用性:由于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及调度任务、各职能部门之间业务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网络为基础,而安全、生产监控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很高。
因此,在设计上应保证网络的处理能力和带宽越大越好。
开放性:网络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与其他网络有很好的互连性。
高可靠性:实时监控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在网络设计中(尤其是网络主干)必须考虑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在一个节点出现意外时整个系统仍能运行。
因此,在硬件选型、线路、支撑环境及结构上都必须高质量,并保证核心网络设备具备冗余。
同时,采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保证系统的安全。
可扩展性: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要有能力和将来的技术融合,同时要保护现有投资,保证网络系统随时加入新的设备,保证有关软件的顺利升级和扩充。
要求:网络规模的可扩展性,包括网络的地理分布、用户数。
网络容量的可扩展性,要求整个网络系统随着用户规模和应用的扩展,网络的传输容量也必须能相应的提高。
灵活性:整个网络系统必须满足便于安装、便于管理、便于维护、便于使用的要求。
安全性:网络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安全保密措施,来保证网络的性能。
安全措施应包括: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可管理性:网络的建设必须保证网络运行的可管理性。
要求可发现网络拓扑、实时监控网络性能、管理维护设备配置,并可迅速简便地进行网络故障的诊断。
bs 1414标准
BS 1414是一个标准,它涉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特别是关于控制系统的设计。
这个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发布,旨在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一套指导原则,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
BS 1414标准涵盖了一系列的主题,包括:
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控制系统的组件和设备;
控制系统的集成和调试;
控制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石油、天然气、电力、食品和饮料等行业。
BS 1414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设计和实施控制系统,以满足特定的工业需求。
请注意,BS 1414是一个英国标准,但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这个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以反映技术进步和工业实践的变化。
因此,对于最新的BS 1414标准内容,建议直接查阅BSI发布的官方文件或与BSI联系获取最新信息。
1。
工业自动化系统标准精选(最新)G2900.56《GB/T2900.56-2002 电工术语自动控制》G3454《GB/T 3454-2011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G8129《GB/T8129-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床数值控制词汇》G11292《GB/T 1129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机床数值控制 nc处理器输出 后置处理命令》G13730《GB/T13730-2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G15312《GB/T 15312-2008 制造业自动化 术语》G16642《GB/T 16642-2008 企业集成 企业建模框架》G16656.1《GB/T 16656.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概述与基本原理》G16656.21《GB/T 16656.2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实现方法:交换文件结构的纯正文编码》G16656.31《GB/T16656.31-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数据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G16656.32《GB/T16656.32-1999 工业自动化系统: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G16656.34《GB/T16656.34-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协议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G16656.41《GB/T16656.41-1999 工业自动化系统:产品描述与支持原理》G16656.43《GB/T 16656.43-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G16656.44《GB/T 16656.44-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G16656.45《GB/T16656.45-2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通用资源材料》G16656.47《GB/T 16656.47-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集成通用资源:形状变化公差》G16656.49《GB/T16656.49-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工艺过程结构和特性》G16656.501《GB/T 16656.50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应用解释构造:基于边的线框》G16656.502《GB/T 16656.50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应用解释构:基于壳的线框和基本原理》G16656.503《GB/T16656.503-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几何有界二维线框》G16656.513《GB/T16656.513-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基本边界表达》G16656.520《GB/T16656.520-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相关绘图元素》G16656.1001《GB/T16656.1001-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应用模块外观赋值》G16656.1006《GB/T16656.1006-200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应用模块基础表达》G16657.2《B/T16657.2-1996 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16720.1《GB/T 16720.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1部分:服务定义》G16720.2《GB/T 16720.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 第2部分:协议规范》G16978《GB/T16978-1997 工业自动化词汇》G16979.1《GB/T16979.1-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服务定义数据交换》G16979.2《GB/T16979.2-1997 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报文规范:协议规范数据交换》G16980.1《GB/T16980.1-1997 工业自动化车间生产:标准化参考模型和确定需求的方法论》G16980.2《GB/T16980.2-1997 工业自动化车间生产:标准化参考模型和方法论的应用》G17563《GB/T17563-1998 可程控测量设备标准数字接口的标准代码、格式、协议和公共命令》G17645.1《GB/T 17645.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综述与基本原理》G17645.24《GB/T17645.24-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零件库:逻辑资源:供应商库的逻辑模型》G17645.26《GB/T17645.26-2000 工业自动化系统零件库:信息供应商标识》G17645.42《GB/T17645.42-2001 工业自动化系统:构造零件族的方法学》G17645.101《GB/T 17645.10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参数化程序的几何视图交换协议》G17645.102《GB/T 17645.10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零件库:符合GB/T 16656一致性规范的视图交换协议》G18725《GB/T 18725-2008 制造业信息化 技术术语》G18726《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18727《GB/Z18727-2002 企业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实施规范》G18728《GB/T18728-2002 制造业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功能结构技术规范》 G18729《GB/T 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G18755.1《GB/T18755.1-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MAPLE功能体系结构》G18755.2《GB/T18755.2-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自动化编程环境(MAPLE):服务与接口》G18756.1《GB/T18756.1-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表示层和会话层协议规范》G18756.2《GB/T18756.2-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通用MMS要求》G18756.3《GB/T18756.3-2002 工业自动化系统:专用MMS要求》G18757《GB/T 18757-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论的需求》G18784《GB/T18784-2002 CAD/CAM数据质量》G18786《GB/T18786-2002 承包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G18789《GB/T18789-2002 自动柜员机(ATM)通用规范》G18975.1《GB/T18975.1-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流程工厂:综述与基本原理》G18999《GB/T18999-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企业模型的概念与规则》G19114.1《GB/T19114.1-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工业制造管理数据第1部分:综述》G19114.31《GB/T 19114.3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资源信息模型》G19114.32《GB/T 19114.3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资源应用管理:资源应用管理数据的概念模型》G19114.42《GB/T 19114.4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制造管理数据:时间模型》G19150《GB/T 19150-2013 零件库术语》G19219《GB/Z19219-2003 工业自动化--时限通信体系结构--时限通信系统的用户需求和网络管理》G19398《GB/T19398-200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离散部件制造设备在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条件》G19659.1《GB/T 19659.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开放系统应用集成框架:通用的参考描述》G19659.2《GB/T 19659.2-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ISO 11898的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59.3《GB/T 19659.3-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IEC 61158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59.4《GB/T 19659.4-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基于以太网控制系统的参考描述》G19660《GB/T 19660-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坐标系和运动命名》G19662《GB/T 1966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 制造报文规范 术语》G19902.1《GB/T 19902.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框架》G19902.2《GB/T 19902.2-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建规:建规方法论》G19902.3《GB/T 19902.3-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接口服务、协议及能力模板》G19903.1《GB/T 19903.1-2005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概述和基本原理》G19903.10《GB/T 19903.10-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通用工艺数据》G19903.11《GB/T 19903.1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铣削用工艺数据》G19903.12《GB/T 19903.1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2部分:车削用工艺数据》G19903.111《GB/T 19903.111-201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11部分:铣床用刀具》G19903.121《GB/T 19903.12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物理设备控制 计算机数值控制器用的数据模型 第121部分:车床用刀具》G20719.1《GB/T 20719.1-2006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过程规范语言 第1部分:概述与基本原理》G20719.13《GB/T 20719.13-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过程规范语言:时序理论》G20719.44《GB/T 20719.44-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过程规范语言:定义性扩展 资源扩展》G20720.1《GB/T 20720.1-2006 企业控制系统集成 第1部分:模型和术语》G22032《GB/T 22032-2008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G22270.1《GB/T 22270.1-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测试应用的服务接口:概述》G22270.2《GB/T 22270.2-2012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测试应用的服务接口:资源管理服务接口》G22281.1《GB/T 22281.1-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1部分:总则》G22454《GB/T 22454-2008 企业集成 企业建模构件》G24463.1《GB/T 24463.1-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1部分:互操作性体系结构》G24463.2《GB/T 24463.2-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2部分:用户界面与功能要求》G24463.3《GB/T 24463.3-2009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第3部分:公共源数据库要求》G24639《GB/T 24639-2009 元数据的XML Schema置标规则》G25103《GB/T 25103-2010 供应链管理业务参考模型》G25109.1《GB/T 25109.1-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1部分:ERP术语》G25109.2《GB/T 25109.2-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2部分:ERP 基础数据》G25109.3《GB/T 25109.3-2010 企业资源计划 第3部分:ERP 功能构件规范》 G25110.1《GB/T 25110.1-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G25110.2《GB/T 25110.2-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混合通信总线》G25110.3《GB/T 25110.3-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工业应用中的分布式安装:配电总线》G25111《GB/T 25111-2010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资源分类》G25459《GB/T 25459-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ASP平台测评规范》G25460《GB/T 25460-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ASP平台功能体系结构》G25469《GB/T 25469-2010 制造业产业链协作平台功能规范》G25470《GB/T 25470-2010 制造业信息化共性技术资源服务平台功能规范》G25483《GB/T 25483-2010 面向制造业信息化的企业集成平台测评规范》G25484《GB/T 25484-2010 网络化制造ASP工作流程及服务接口》G25485《GB/T 25485-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执行系统功能体系结构》G25486《GB/T 25486-2010 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G25487《GB/T 25487-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应用实施规范》G25488《GB/T 25488-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集成模型》G25489《GB/T 25489-2010 网络化制造系统功能规划技术规范》G25507《GB/T 25507-2010 工业基础类平台规范》G25508《GB/T 25508-2010 制造企业ASP服务评测规范》G25509《GB/T 25509-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齿轮参考字典》G25510《GB/T 25510-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滚动轴承参考字典》G25511《GB/T 25511-2010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链、皮带和键参考字典》G25844《GB/T 25844-2010 工业用现场分析小屋成套系统》G25845《GB/T 25845-2010 工业用γ射线料位计》G25846《GB/T 25846-2010 工业用γ射线密度计》G26220《GB/T 26220-2010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机床数值控制 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26327《GB/T 26327-2010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实施指南》G26333《GB/T 26333-2010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26335《GB/T 26335-2010 工业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规范》G27758.1《GB/T 27758.1-2011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诊断、能力评估以及维护应用集成第1部分:综述与通用要求》G29826《GB/T 29826-2013 云制造 术语》G30264.1《GB/T 30264.1-2013 软件工程 自动化测试能力 第1部分:测试机构能力等级模型》G30264.2《GB/T 30264.2-2013 软件工程 自动化测试能力 第2部分:从业人员能力等级模型》G31131《GB/T 31131-2014 制造业信息化评估体系》J6987《JB/T 6987-1993 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原型法软件开发规范》J8383《JB/T 8383-1996 工业PC及其模板型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