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内容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7
XXX学院课程标准课程编号: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制定时间:_________________专业负责人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系部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二、内容简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培养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销售岗位上从事与发动机机械系统相关的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职业能力,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做准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前导课程:《汽车机械基础》后续课程:《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三、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岗位群包括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服务经理、技术总监、汽车销售经理、索赔员等。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四、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机械系统的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构建知识,锻炼专业技能。
让典型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评价用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一一对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获得未来工作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总结一、前言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型的汽车类型,它采用了电池和燃油两种不同的动力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机械系统较为复杂,发动机检修难度较大。
本文将从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方面进行总结。
二、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介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主要由燃油发动机、电池组和电驱动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燃油发动机主要负责提供驱动力和充电功率;电池组则提供储能功能;电驱动系统则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驱动力。
三、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步骤1. 检查燃油发动机部分:包括点火系统、供油系统、冷却系统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供油系统时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2. 检查电池组部分:包括电池状态、充电状态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查充电状态时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3. 检查电驱动系统部分:包括电机、变速器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检查电机时需要检查其绝缘状态,并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试。
四、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燃油发动机无法启动:可能是点火系统故障,需要检查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
2. 供油系统泄漏:可能是油管老化或接头松动,需要更换或加紧接头。
3. 电池组容量下降:可能是电池老化或充电不足,需要更换电池或增加充电次数。
4. 电驱动系统噪音大:可能是齿轮损坏或轴承磨损,需要更换相应部件。
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保养建议1. 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确保燃油发动机正常工作。
2. 定期检查供油管路和接头是否松动或老化,防止泄漏现象的发生。
3. 定期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定期检查电驱动系统的齿轮和轴承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六、总结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需要对燃油发动机、电池组和电驱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养方面也需要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检查供油管路和接头是否松动或老化,以及进行电池组的充放电测试等。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参考学时:88适用对象: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课程定位1.《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习模块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各部件检修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检修计划,排除故障。
它是学生检修知识的深化,也是汽车汽车发动机知识的入门,是进一步学习《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等课程的基础。
2.倡导案例引导教学法。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
4.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5.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对中级技术工人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中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中职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遵循学生反复练习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多方面能力,掌握多方面知识、形成多方面技能,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
汽车机修工作内容
汽车机修工主要负责汽车机械部分的检修、维护和修理服务。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汽车发动机维修: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零配件,包括清洁进气道、更换空气滤清器、更换火花塞、更换机油、更换火花塞、更换油滤器等。
2. 汽车转向系统维修: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检查和修理,包括修理转向柱、更换转向球头、更换转向拉杆等。
3.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包括更换刹车盘、更换刹车片、维修或更换制动器等。
4. 汽车变速器维修:对汽车变速器进行检修和更换,包括更换齿轮组、替换离合器碟片、更换变速器油等。
5. 汽车电气系统维修:对汽车电气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包括更换开关、更换缆线、修理发电机、更换电池等。
6. 汽车底盘系统维修:对汽车底盘系统进行检查和修理,包括更换悬挂系统、更换轮胎、轮毂和刹车盘等。
以上是汽车机修工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对汽车进行系统的检修、维护和修理,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和技巧,掌握各种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2021版)学时:90学分:3.5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名称及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700206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概论》、《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零件测绘》、《金工实习》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轿车结构与维修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发动机机械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及零部件检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课程为学生获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证书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
二、课程基本理念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把知识点穿插在实例中进行教学,一方面启迪学生去思考实例是如何实现的,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实例的创作。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维修的技巧。
教师应重视实例的选择,要求实例能突出新知识点,同时也兼顾旧知识点,操作的难度要适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启迪和帮助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计思路及依据1.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首先用比较浅显、有趣的技法处理常见的汽车机械故障,使学生快速建立对本课程的兴趣,从而学生得以能快速入门,了解和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接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技巧;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汽车发动机维修技师人才的社会需要,制定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标准。
发动机机械部分维修说明发动机机械部分维修说明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机械部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进行发动机机械部分的维修保养是每个汽车维修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以下是关于发动机机械部分维修说明的详细内容。
1. 发动机的机械部分发动机机械部分主要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和机油泵等部件。
这些部件的工作协同作用,才能使发动机正常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这些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2. 维修前准备首先,需要确认发动机故障,并了解维修的具体要求。
其次,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备件,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准备措施。
在拆卸发动机之前,需要先将发动机附近的各类电线、管路和其他零部件拆卸,以保证后期的工作进展顺利。
3. 维修过程(1)更换气缸:当发动机出现漏气、爆缸和低压等问题时,需要更换气缸。
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气缸拆下,拆下气缸盖并清理旧垫片。
其次,需要使用正规的磨床对气缸内壁进行磨削,然后将配套的新气缸安装至原处。
最后,将气缸盖中的气门和凸轮轴等部件一一安装回去。
(2)更换活塞:当发动机出现油耗严重、缸体内部松动或杆损坏等问题时,需要进行活塞更换。
具体方法是:先拆卸活塞环,然后将活塞拆下,并注意清理配套的连杆。
接着,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新活塞进行更换,在安装时需要注意活塞杆与曲轴的配合度。
(3)更换凸轮轴、气门:当发动机出现凸轮轴磨损或气门失效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更换。
具体方法是:首先,拆卸汽缸盖,清理细小泥土与碎片。
然后,拆除曲轴皮带或链条,并拆卸凸轮轴。
接着,将新凸轮轴和气门等部件安装到就位。
(4)更换机油泵:当发动机出现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需要更换机油泵。
具体方法是:首先,拆下发动机下面的油底壳,并清理旧的机油泵。
接着,在更换新机油泵后,重新安装油底壳,并加入既定容量的机油,修正润滑系统。
4. 维修后的工作当机械部分维修后,需要做好相关检查和工作,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发动机动力不足检修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认知发电机的组成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组成:由汽缸体、汽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机件组成。
功能: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
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组成:由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挺杆、凸轮轴传动机构等组件等组成。
功能: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发电机的功能是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功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的动力来自发动机。
发电机的类型按所用的燃料分类:可分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等)和气体燃料发动机(如天然气发动机、液化石油气发动机等)。
按发火方式分类: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与点燃式发动机。
柴油的特性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其自燃点比汽油的自燃点低,因此采用压燃式(自燃式)发火。
一般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柴油直接喷入发动机的气缸内,在气缸内与压缩空气均匀混合后,在高温下得以自燃,这种发动机称为压燃式发动机。
汽油的特性是其自燃的温度比柴油的要高,因此常采用点燃式发火。
利用火花塞发出的电火花强制点燃汽油,使其发火燃烧,这种发动机称为点燃式发动机。
按工作循环的冲程数分类:凡活塞往复四个单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单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内容简介
本书为任驱动的项目式教材,内容包括认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拆装与调试等九个项目。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运用技术、汽车运用工程等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本科及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辅教材,还可供汽车维修、汽车运输等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作为参考用书。
前言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将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汽车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
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行业人才输送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称为美好的“朝阳行业”。
为适应目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势,中南大学出版社召集了全国20多所院校的骨干教师于2010年10月在中南大学组织召开“高职高专汽车类“十二五”规划/精品课程教材”研讨会,确定了本套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计划,并于2011年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套教材的主编会,讨论并通过了本套教材的编写大纲。
本套教材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旨在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的特点:
1.教材是目前较先进的任务驱动项目式,适用于高职、技工、成人大专、本科汽车类学生学习;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为载体,按学习目标、案例引入、项目描述、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项目小结、复习思考题等要求进行编写。
2.教材突出实用性、新颖性,操作性,注重“项目内容”、“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等内容编写, 旨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内容安排采用案例引入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兼顾技能抽考和技术等级考核。
3.教材编排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由浅入深,深浅适度,便于读者学习把握。
本书参加编写工作人员有: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刘敏、邓交岳;湖南科技经贸职院彭文武;湖北省创业技工学校李禧旺;长沙大学扬兴发;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云贵、黄鹏;……………,全书由衡阳技师学院邹龙军担任主编。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经验有限,本套教材难免存在着错误和不足,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11年3月18日
目录
项目一认识汽车
项目内容
任务一汽车概述
任务二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考核
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汽车总体认识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汽车总体认识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二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项目内容
任务一发动机的类型与总体构造
任务二发动机专业术语和型号编制规则
任务三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任务四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项目实施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项目考核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与工作环境
任务二机体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活塞连杆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曲轴飞轮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一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检验和调整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盖的拆装与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气缸磨损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磨损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磨损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活塞环“三隙”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活塞环“三隙”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活塞环“三隙”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配缸间隙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五: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测与调整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曲轴径向和轴向间隙的检测与调整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六活塞连杆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四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配气机构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任务二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一配气机构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检修
项目实施三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及气缸压缩压力的测量项目考核
考核项目一气门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气门传动组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气门传动组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气门传动组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五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类型与组成
任务二冷却系统主要零件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冷却系统的维护
项目实施二冷却系的拆装与检查
项目考核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节温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六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认识润滑系
任务二润滑系主要零件构造与维修
项目实施
润滑系的拆装与检查
项目考核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机油泵拆装与检修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七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进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二进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排气系统的构造与维修任务五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与维修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电喷发动机拆装
项目实施二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
项目实施三电喷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
项目实施四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项目实施五电喷发动机辅助系统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水温传感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更换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三节气门体的清洗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节气门体的清洗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节气门体的清洗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四汽车解码器的使用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汽车解码器的使用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汽车解码器的使用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八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内容
任务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基本知识
任务二柴油机低压供油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三柴油机高压供油装置的构造与维修
任务四柴油机电控燃料供给系
任务五汽车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拆装
项目实施二喷油器、喷油泵及调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一:喷油器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喷油器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喷油器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考核二:喷油泵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喷油泵的拆装评分标准
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喷油泵的拆装操作工单
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
项目九发动机拆装与调试
项目内容
任务一发动机的拆装
任务二发动机的磨合
任务三发动机竣工验收
项目实施
丰田5A-FE发动机的整体拆装
项目考核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
附件1:评分标准(老师用)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评分标准附件2:操作工单(学生用)
丰田5A-FE发动机的拆装操作工单项目小结
思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