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28.83 KB
- 文档页数:9
海陆分布一、海洋的分布1. 海洋的分布范围世界上大约71的地表被海洋覆盖。
海洋分布在地球的各个大洋中,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极洋等。
2. 海洋的地理特点海洋由许多海域组成,包括海峡、海湾、海角和海岛等。
海洋的水深度不一,有的地方很浅,有的地方则非常深,甚至超过10,000米。
3.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另外,海洋中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用于生产淡水。
二、陆地的分布1. 陆地的分布范围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大片固体地面,主要包括七大洲以及岛屿等。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陆地的地理特点陆地地理特点多样,有高山、丘陵、平原、河流、湖泊、荒漠和森林等。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洲的五大湖等。
3. 陆地对人类的影响陆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
人类在陆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和村庄,开垦了许多农田和草场,发展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
陆地还是重要的资源供给地,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三、海陆交界处的特点1. 海陆交界处的地理特点海陆交界处有许多特殊的地形地貌,如沿海平原、海岸线、海角、海沟和海底山脉等。
2. 海陆交界处的气候特点海陆交界处的气候条件多样,受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靠近海洋的地区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靠近内陆的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3. 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特点海陆交界处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有各种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相结合的特殊生态环境。
这些地区也是各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总结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掌握海陆分布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海陆分布2.海陆比例: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3.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
但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三、四大洋1.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第二节世界的地形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2.陆地地形之最地形类型地形区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盆地刚果盆地二、海底地形1.五种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第三节海陆变迁一、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学说1.提出者: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主要依据:(1)大陆轮廓吻合(2)古老地层相似性(3)古生物一致性3.基本内容:几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三、板块运动1.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六大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3.板块运动:分为碰撞挤压和张裂;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运动时,形成山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知道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就东西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二.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特点。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能力和填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填图、拼图和绘图,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辨认七大洲的轮廓,辨别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热爱世界的情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而且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讲授新课)板书一、海洋与陆地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
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卫星图片,之后让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阅读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提问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讲述称它为地球是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
过渡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它们有什么分布特征呢?利用地球仪比较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利用东西半球挂图比较东、西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海陆分布
1、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5、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最小、最浅的大洋。
6、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7、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穿过的大
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欧洲。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洲:非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太空中看地球世界海陆面积比约为7∶3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地球上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
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大陆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岛屿半岛大洋近海海峡大陆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岛屿岛屿散布于海洋、湖泊、河流中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半岛半岛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域包围的陆地。
阿拉伯半岛大洋大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洋的主体部分。
近海近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分为边缘海、内海、陆间海。
海峡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123456说出下列数字序号所代表的陆地和海洋的具体名称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七大洲的名称、位置1 234 567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轮廓记忆(举例)大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洲分界线各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欧、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陆地与海洋七大洲四大洋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四大洋的面积、轮廓面积最大呈“S”型位于东半球面积最小四大洋的面积、深度比较1234567ABC D课堂小测:在空白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名称。
归纳总结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海陆分布七大洲四大洋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大陆、岛屿、半岛、洋、海、海峡大洲的定义七大洲的名称、面积、位置和轮廓大洲界线四大洋的名称、面积、位置和轮廓课后实践:学会绘制海陆轮廓略图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绘制步骤1.在白纸上绘上几条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2.观察各大洲的空间方位和面积大小,勾勒出各大洲的轮廓略图。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答案:(1)七分(2)三分(3)亚欧大陆(4)乌拉尔山、乌拉尔河(5)土耳其海峡(6)苏伊士运河(7)巴拿马运河(8)北冰洋1.海洋与陆地(1)海陆比例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面积约占29.2%,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如下图所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2)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如下图所示:世界海陆分布①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即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辨误区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即陆地面积东半球比西半球大。
析规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例1】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西半球陆地多于海洋解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从海陆分布看,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C2.七大洲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名称概念举例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台湾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朝鲜半岛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析规律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最小的洲——大洋洲。
辨误区大陆不同于大洲,地球上有六大陆,七大洲。
释疑点六大陆的名称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2)七大洲的名称、形状和面积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千米2)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地球?水球?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⑥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特点。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能力和填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填图、拼图和绘图,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辨认七大洲的轮廓,辨别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热爱世界的情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而且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洋与陆地
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
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卫星图片,之后让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阅读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提问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
讲述称它为地球是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地球”。
过渡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它们有什么分布特征呢?
利用地球仪比较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利用东西半球挂图比较东、西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
总结特征: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特征:分布不均,陆地——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
过渡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
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讲述根据课件介绍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等地理名词的意义。
练习观察图完成下表。
板书二、七大洲
1.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呢?
讲述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教师通过课件了解世界七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形状、位置。
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板书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课件掌握亚洲和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板书3.洲际分界线
小结主要大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北南:巴拿马运河学生活动:通过练习一笔画世界,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课堂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世界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分布,重要的大洲界线,同学们要重点掌握七大洲的分布情况和重要的洲际界线,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大洋。
• 板书设计
一、海陆分布及其特点
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陆地(71%)、三分陆地(29%)
2.海陆分布特征:分布不均,陆地——北半球、东半球,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二、七大洲
1.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2.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3.洲际分界线
教学反思:本节是在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不久后学习的,学生对一切新知识还很新鲜,学习积极性还很高,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通过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学、合作,最后得出结
论,与老师交流。
第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大洲,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的四大洋。
(讲授新课)
展示东西半球图,引导学生分析四大洋及四大洋与周围大洲的位置关系。
提问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板书三、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
四大洋面积比较
(单位:百万平方千米)
读《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太平洋)最小的是哪个洋?(北冰洋)知道这些大洋名称的由来吗?评价点拨学生议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并用顺口溜总结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继而对四大洋名称由来简要介绍如下。
(1)太平洋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来到这片海域(指图),当时天气格外晴朗,风平浪静,好美的一幅景象啊,因而他把这片海域取名为“太平洋”,这个名字起的吉利,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其实太平洋并不太平。
(2)大西洋“大西”一词,出自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
(3)印度洋当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非洲好望角(指
图)向东寻找印度大陆,将经过的这片海域(指图)称为“印度洋”。
(4)北冰洋北冰洋位于北极,终年冰层封盖,因此而得名。
讲述四大洋的概况:
(1)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
(2)大西洋也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3)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大陆北岸之间,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总结四大洋的特点:位置不同,面积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
板书2.洋、海、海峡的概念
列表区别洋、海、海峡的概念。
补充海峡的作用:沟通两个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使重要
的海上要道。
课堂活动学会绘制北美洲大陆海陆轮廓图。
课后活动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自制一副“全球海陆分布拼图板”,组织学生进行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游戏。
拼图板的制作可按以下步骤:
1.用红、蓝铅笔在硬纸板上绘制经纬网:赤道用红色,其他用蓝色。
2.参照样图所示,用硬纸板剪出各大洲轮廓略图(如能涂上颜色或用彩纸制作,效果更好)。
3.根据图板中的经纬网,将各“大洲”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四大洋的范围和基本轮廓也就展现在图板上了。
4.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一副大拼图板,使它的边长是样图的5-10 倍,供同学们进行拼图比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大家要熟记它们的分布位置及面积比较,逐步建立四大洋分布的空间概念,区分洋、海、海峡的概念。
板书设计
三、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及分布
2.洋、海、海峡的概念
教学反思: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己有的知识和方法,学习新知识、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新知识,新方法,又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