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边力的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0.62 KB
- 文档页数:2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箱体拉伸模的设计系别:XXX系学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XX学号:XX指导教师(签名):XXXXXXXX 年X 月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前言大学生活已近尾声,我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为检阅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校于5月初布置了这次毕业设计,而这也是一次给我们积累经验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设计期间,我查阅了大量的模具设计相关书籍,认真进行了计算和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这次设计任务。
在此期间,我得到了指导教师和广大同学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在设计是查阅了相关书籍,但是由于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所以设计中难免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恳请老师同学多多批评指正!XXX20XX年XX月目录一任务书及产品图二确定工艺方案三落料拉深模一)拉深二)拉深件毛坯展开尺寸与形状1、毛坯直径2、拉深件拉深次数的计算3、工作部分尺寸和形状1)凹模圆角半径2)拉伸件冲裁力,拉深力,压边力的计算3)工作部分尺寸4、定位零件5、导向零件6、压力机的选用:J21—40四整形落料模一)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凹模圆角半径2)落料部分工作尺寸五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确定如图所示零件的工艺方案。
该零件材料为08钢,中批量生产。
二、确定箱体拉伸模的加工工艺:箱体冲压加工工艺为:拉伸,整形切边。
工艺难点集中在拉伸工序上。
从箱体的工艺编排上看,拉伸后设置整形工序。
三、落料拉深模一)拉深拉深是以平板毛坯(或拉深半成品)通过模具制成圆筒形或其他断面形状空心件的冲压工艺方法。
拉深件毛坯展开尺寸与形状1、毛坯直径:D=1.13)33.0(72.1)43.0(42r H r r H B B +--+=1.13)1033.040(1072.1)1043.040(10041002⨯+⨯-⨯-⨯+ =1.13×154 =174㎜2、拉深件拉深次数的计算在设计模具以前,首先要确定拉伸件的拉伸次数。
纸箱边压强度计算公式
纸箱边压强度计算公式是确定纸箱的负荷载荷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有助于
准确评估纸箱的安全性。
纸箱边压强度计算公式的精确度取决于它的精准输入参数。
类似的,我们在建筑领域也有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及各种要求满足。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使用结构健壮性设计公式求取纸箱边压强度。
首先,我们
需要计算纸箱质量比重,以确定不同的健壮性测试规范。
其次,我们将参考下面的公式,根据不同的健壮性测试规范和结构的类型对应,以确定纸箱的负荷载荷能力:
F=P/A∙δ/1.3
F为抗压强度,P为纸箱承受的压力,A为纸箱节点处抗压面积,δ为安全系数,1.3为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使用静力学原理来进行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
在建筑结构
分析结果中, F系数作为衡量结构安全性的核心指标,可以轻松计算出满足规范
要求的最小抗压强度。
这项技术使得纸箱的安全性得以迅速检验,进而确保纸箱的耐有力性及便利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精确的纸箱边压强度计算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准
确地评估纸箱的安全性,建筑结构的安全评估将确保结构稳定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有助于我们着眼于建筑设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开始第一次计算时压边力可以设置成P=3Mpa,但是调整完成后应该根据计算的压边力设置成吨位,并尽可能使压边力小于实际80%的压机最大外滑块力的(双动)或最大下气垫力(单动),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真实可靠!!如果计算出的压边力大于实际80%的压机最大外滑块力的(双动)或最大下气垫力(单动),则需要调整其他参数,如料片大小/拉延筋的强度/拉延模型以减小压边力,不然就算模拟结果最好,而在实际的压机上实现不了。
1.autoform中设置常压边压力,如默认值为3,它的单位是MPa吗?2. 模拟结束后,查看压边压力的时间历程,单位显示为N/mm^2,按照单位换算:1MPa = 1N/mm^2,那么3MPa就意味着3N/mm^2,然而在后处理中,显示的最大压边压力为411N/mm^2,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3. 板料单元实际承受的最大压力是否可以超过设置的压力?一个是压强,一个是压力。
你的分清,压力的单位是N。
压强是N/MM2文中提到的“压力”指压强,这一点很明确。
AF中对压边圈载荷的描述也是通过压强来表示的。
我研究了一下,我提出的问题可以解释为:AF通过给定的压边圈压强p(N/mm^2)和压边圈下的板料面积A(mm^2),得出总的压边力F_holder = p * A;然后根据压边圈下单元与压边圈的接触状态和单元当前厚度,将总的压边力F_holder分配到当前承载压边力的单元或节点上。
因此,当前时刻,压边圈下单元所受压边圈的压强会超过process中设置的压强值压边力该用什么公式算啊??压边力跟最大拉深力有关的,,,压边力的计算也可以从各经验公式得出,,如福开,吉田经验公式得出最小单位压边力P,然后由F=A*P得到压边力,,,A为压边圈面积。
其实成型过程中,压边力大小是应该随着成型阶段不同而不同的,即合理的压边力是应该变化的(随压边力需求而变化的),所以通过上述等公式计算得到的值,都不是最佳值。
所以,现在很多人在搞变压边力技术。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球型凸缘件拉深模设计哈哈小学出版社院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目录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31、毛坯尺寸计算-------------------------------------------------------------------------32、判断是否可一次拉深成形-------------------------------------------------------- 33、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4、凹凸模圆角半径的计算------------------------------------------------------------45、确定工序内容及工序顺序---------------------------------------------------------4二、确定排样图和裁板方案------------------------------------------41、板料选择--------------------------------------------------------------------------------42、排样设计--------------------------------------------------------------------------------4三、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1、工艺力计算----------------------------------------------------------------------------62、压力机的选择-------------------------------------------------------------------------6四、模具设计1、模具结构形状设计------------------------------------------------------------------72、模具工作尺寸与公差计算--------------------------------------------------------7五、工作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落料凹模板----------------------------------------------------------------------------82、拉深凸模--------------------------------------------------------------------------------93、凹凸模-----------------------------------------------------------------------------------9六、其他零件结构尺寸1、模架的选择----------------------------------------------------------------------------92、凹凸模固定板的选择--------------------------------------------------------------103、磨柄的选择---------------------------------------------------------------------------104、卸料装置-------------------------------------------------------------------------------105、推荐装置的选择------------------------------------------------------------------1 16、销、钉的选择---------------------------------------------------------------------117、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11七、参考目录------------------------------------11零件图:材料:A3钢厚度:t=1mm一、零件冲压加工工艺性分析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低碳钢,拉深工艺性较好。
1、冲裁力:F=LTσbL:切边线长度T:料厚σb:材料的抗拉强度一般冲裁力是选择机床公称压力的60-70%2、拉延力:一般来讲拉延力是很难计算出来的,以前的话只好由技术人员的经验来估算:拉延力和压边力,然后选择冲床:大概的经验公式:压边力:F=APP:单位压边力:2.5-3 (20#、Q235为例,单位MPA)A:压边面积拉延力:F=KLTσb (圆筒件)K:系数:0.9-0.7 零件越简单取越低L:凸模周边长度T:料厚σb:材料的抗拉强度----但是对于零件的拉延力精确计算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形状复杂的零件,不过可以用有限元模拟来得到一个大概的数值如AUTOFORM、DYNAFORM等,可以说还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一般来讲选择压机时候,拉延总工艺力(压边力+拉延力)是其80%左右,当然你也可以取得更高。
冲孔模具所需压力吨位计算切断面积与材料的抗拉强度的乘积可以近似的视为冲裁力。
切断面积=板材厚度*冲切线长。
还要加上压边、退料的力。
再加约20%富裕量冲裁力计算公式:P=K*L*t*τP——平刃口冲裁力(N);t——材料厚度(mm);L——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按照Q235材质粗算:切断力大约0.3*0.0015*400000000=180000牛=约18吨如果漏料设计,压边力尽量小,25吨的冲床勉强可以用。
用35吨冲床比较安全合理。
一般情况下是用周长×厚度×抗拉强度×0.8(千牛),算出来是冲裁力此时还要考虑到压料力,卸料力,根据经验最后选择冲床的时候用冲裁力的两倍就可以了,根据计算你这个冲裁力是(45+25)×2×7×450×0.8=352.8千牛即你要选择80吨左右的机床最佳答案冲压力的计算在冲裁过程中,冲压力是指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总称。
冲压力是选择冲压设备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模具所必须的数据。
冲压工考试题及答案1、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
A、应完全一致B、应基本一致C、可不一致答案:B2、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的作用点。
A、最大分力B、最小分力C、合力D、以上都不对答案:C3、压边力的经验公式Q=Aq中,q代表 ,单位为A、单位压边力,NB、单位压边力,MpaC、压边面积,mm²D、压边面积,m²答案:B4、冲压中心也称为冲压工艺基准点。
一般而言,冲压中心的选择在。
A、模具中心B、机床压力中心C、零件几何中心D、其他答案:C5、弹性变形发生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是的A、线性不可逆B、线性可逆C、非线性不可逆D、非线性可逆答案:B6、相对半径r/t越大,则表示弯曲变形程度,回弹A、越大,越大B、越大,越小C、越小,越小D、越小,越大答案:D7、汽车用钢板折边胶的主要作用是。
A、密封防漏水,减噪B、粘接及固化后提高扣合强度作用C、减振D、加强车体强度答案:B8、板材在压弯时,所能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与有关。
A、压弯力的大小B、弯曲角的大小C、弯曲线的方向答案:C9、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时,冷冲模凸、凹模材料可选。
A、T8AB、Cr12MoVC、45.0D、Q235答案:B10、弯形加工所用的材料,通常为()较好的材料。
A、刚性B、塑性C、变形答案:B11、手工排除废料的分块不宜太小,一般不超过块A、4.0B、3.0C、2.0D、5.0答案:A12、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有()等方法。
A、机械矫正法B、火焰矫正法C、电磁锤矫正法D、机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电磁锤矫正法答案:D13、通常情况下,拉延模的压料面间隙模具的型面间隙。
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答案:C14、根据图样展示的形状和尺寸,按1:1的比例直接在样板料上放样划出,通过剪切分离来制取样板,这样的方法称为()。
A、移出法B、过样法C、直接放样法D、剔样法答案:C15、对于大型覆盖件模具,压料器几种常见的限位装置如下,一般优先选用哪种A、安全螺栓B、安全压板C、侧销答案:C16、在铆接结构中,板料的强度与铆钉的屈服强度相比应()。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绪论毕业设计是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我们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
冲压模具设计通过收集资料、工艺分析、工艺计算、确定冲模的结构设计,各个零部件的设计、绘制模具总装配图、零件图,最后完善和书写设计说明书,终于完成整个的设计过程。
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形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先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作为现代工业领域内重要的生产手段之一,更加体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冲压产品正朝着复杂化、多样化、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模具也正朝着复杂化、高效率、长寿命方向发展。
一、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加强冲压变形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提供更加准确、实用、方便的计算方法,正确地确定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解决冲压变形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冲压件的质量。
研究和推广采用新工艺,如精冲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超塑性成形工艺以及其他高效经济的成形工艺等,进一步提高冲压技术水平。
二、模具先进制造工艺及设备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形成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如下方面:1.高速铣削加工普通铣削加工采用低的进给速度和大的切削参数,而高速铣削加工则采用高的进给速度和小的切削参数。
如何计算冲床的吨位1、计算冲床的吨位:按照Q235材质粗算:切断力大约0.3*0.0015*400000000=180000牛=约18吨;如果漏料设计,压边力尽量小,25吨的冲床可以用。
用35吨冲床比较安全合理。
2、冲床的计算:公式:冲芯周长(mm)×板材厚度(mm)×材料的剪切强度(kn/mm2)=冲切力(KN);换算成公吨:用KN除以9.81;冲芯周长-任何形状的各个边长相加;材料厚度----指冲芯要冲孔穿透的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剪切强度-板材的物理性质,由板材的材质所决定,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到。
3、举例:在3.00mm厚的低碳钢板材上冲孔,形状方形,边长20.00mm冲芯周长=80.00mm 材料厚度=3.00mm 剪切强度=0.3447kn/mm2 8.00×3.00×0.3447=82.73KN;82.73KN÷9.81=8.43公吨扩展资料:1、普通冲床压力计算公式:冲裁力计算公式:p=k*l*t*τ;p—平刃口冲裁力(n);t—材料厚度(mm);l—冲裁周长(mm);τ—材料抗剪强度(mpa);k—安全系数,一般取k=1.3。
冲剪力计算公式: f=s*l*440/10000;s—工件厚度;l—工件长度;2、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
连杆和滑块之间需有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接点,其设计上大致有两种机构,一种为球型,一种为销型(圆柱型),经由这个机构将圆周运动转换成滑块的直线运动。
冲床对材料施以压力,使其塑性变形,而得到所要求的形状与精度;因此必须配合一组模具(分上模与下模),将材料置于其间,由机器施加压力,使其变形,加工时施加于材料之力所造成之反作用力,由冲床机械本体所吸收。
纸箱耐破、边压、环压、抗压、戳穿强度单位和计算公式1.耐破强度:BST(Bursting Strength Test)耐破强度是静态破裂强度,单位千帕(Kpa)。
耐破强度可由耐破强度测试仪测定。
瓦楞原纸和箱纸板等原料的耐破强度符合相关标准,瓦楞纸板的耐破强度可以由所用的原料推测得出,它等于各层箱纸板的耐破强度之和再乘以系数0.95,与瓦楞层无关。
例如,单瓦楞纸板和双瓦楞纸板的耐破强度分别计算如下:单瓦楞纸板(耐破强度)BST=(面纸BST+里纸BST)×0.95双瓦楞纸板(耐破强度)BST=(面纸BST+夹芯BST里纸BST)*0.95因为瓦楞纸板各层箱纸板之间有空隙,缓冲能力增加了,但是更容易被各个击破,所以上述公式中,各层箱纸板的耐破强度之和再乘以系数0.95得到的结果,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耐破强度与瓦楞层无关,是因为:一方面,瓦楞层的耐破强度比箱纸板低得多,另一方面,由于耐破强度是静态耐破裂强度,瓦楞层的缓冲更大,从而大大降低其耐破强度,以至于可忽略不计。
推荐仪器:HK-201耐破强度测试仪2.边压强度ECT(Edge Crush Test of Corrugated Fiberboard)和环压强度RCT(Ring Crush Test)边压强度即瓦楞纸板的边缘压缩强度,单位牛/米(N/m)。
环压强度RCT主要是指箱板纸和瓦楞纸的横向压缩强度,单位牛/米(N/m)。
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与箱板纸和瓦楞纸的环压强度RCT有关,计算公式如下:单瓦楞纸板边压强度ECT=面纸RCT+里纸RCT+瓦楞纸RCT×楞率双瓦楞纸板边压强度ECT=面纸RCT+里纸RCT+夹芯纸RCT+*层瓦楞纸RCT×相应楞率+第二层瓦楞纸RCT×相应楞率%国外有一些包装科研机构通过大量研究工作,归纳出一系列的计算公式,芬兰一家包装科研机构做出了大量测试,得出的成果具有代表性,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1. 引言1.1模具的发展前景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工艺装备之一,也是发展工业的基础。
在现代工业界,“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模具就是产品质量”,“模具就是经济效益”,“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成为公理。
据统计,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700万辆,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模具工业的产销量也大幅度增长,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006年对中国模具行业来说,可以说是艳阳高照,从国内看,机械、汽车及电子信息产业等模具需求大户的持续发展是中国模具行业高速发展的最大助力;从国际看,一方面是我国的中低端模具有着较大的竞争力,国际采购商到我国采购的比例逐年增大,促进了发展。
我国模具业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就国内市场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模具市场发展最为集中的两大地区,就中外模具业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国内模具业大多数集中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
而在冲压模具方面,中国有完整的冲模设计制造技术人员和编程人员,有熟练得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钳工装配和模具调试人员。
今后模具的发展趋势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发展高效模具;(2)发展简易模具;(3)发展多功能模具;(4)发展高寿命模具;(5)发展高精度模具。
因此在今后模具的加工中,除了进一步发展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床外,还要发展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等高新技术。
所以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展前景是非常远大的。
1.2冷冲模的发展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冲压零件日益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工人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更多地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店家工艺及其他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