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分离器的检测原理

金属分离器的检测原理

金属分离器的检测原理

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

金属分离器的检测原理

金属分离器的检测原理:

卡索金属分离器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products_list/pmcId=23.html应用电磁感原理来探测金属。所有金属包括铁和非铁都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当金属进入探测区域将影响探测区域的磁力线分布,进而影响了固定范围的磁通。非铁磁类金属进入探测区域将产生涡流效应,也会使探测区域的磁场分布发生变化,通常金属分离器由两部分组成,即卡索金属分离器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products_list/pmcId=23.html与自动剔除装置,其中检测器为核心部分。检测器内部分布着三组线圈,即中央发射线圈和两个对等的接收线圈,通过中间的发射线圈所连接的振荡器来产生高频可变磁场,空闲状态时两侧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在磁场未受干扰前相互抵消而达到平衡状态。一旦金属杂质进入磁场区域,磁场受到干扰,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两个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就无法抵消,未被抵消的感应电压经由控制系统放大处理,并产生报警信号(检测到金属杂质)。系统可以利用该报警信号驱动自动剔除装置等,从而把金属杂质排除生产线以外

卡索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products_list/pmcId=23.html结合十多年专业的检测经验,研发并制定了多种适合注塑行业专业的金属检测设备:

卡索金属分离器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products_list/pmcId=23.html的特点:

1.设备的探测器采用先进的德国技术,专业为各行业量身定制,机器性能稳定可靠,能适应不同韩行业复杂的工

况,能做到准确检测和快速反应;

2.设备内外在结构设计紧凑,能有效避免振震动及噪音等外部因素的干扰,且能有效节省安装高度和空间,可直

接前后管道对接使用;

3.粉料,塑料专用的剔除系统,能快速剔除并能最大程度减少物料的浪费;

4.设备整机模块组装,拆卸简易,清洁方便;

5.机器有多种型号、口径可选,可满足现场使用的不同口径及精度要求;

6.机器精度高,检测性能稳定可靠,可24小时工作。

若对小编的解释还有不清楚的,欢迎登入我司金属分离器网页

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products_list/pmcId=23.html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期待您的咨询噢。

谈谈金属检测机的灵敏度

谈谈金属检测机的灵敏度 金属检测机其名字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检测金属杂质的机器,所以能否检测到足够小的金属杂质就是其最核心的技术指标,技术上称为灵敏度。金属检测机的灵敏度是由其核心部件金检头的灵敏度决定的。这里从技术角度谈谈灵敏度这个技术指标。 一、什么是灵敏度?用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在一个很噪杂的生产车间里面听车间外面发出的某个声响。在正常听力前提下,外部声响大就能听到,随着外部声响降低,人就听不到了,人勉强能够听到的那个声音的量就称为灵敏度,而噪杂的生产车间就好比是金检头,外部声响就如同金属杂质。很显然,要想听到外面更小的声响就必须降低生产车间的噪声。 二、就像噪杂的生产车间一样,电子设备内部也很噪杂,只不过它的噪杂是电磁噪声,每个电子元件都是噪声源,电子元件相互连接后又是新的噪声源等等。按照不同标准生产的金检头,其内部的电磁噪声强度及分布是有差别的,比如说,按照一般民用工业标准与军工标准生产的金检头,其品质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电磁噪声强度能够相差高达几十上百倍,这一切最终都会通过灵敏度指标反映出来。金检头内在品质只通过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三、电子元件是分等级的,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价格。不同等级的元器件其噪声是不同的。同样等级的元器件其指标还有差别,同样等级的元器件有没有经过预处理其指标有差别。金属材料的成分、预处理对噪声影响巨大,金属材料的预处理涉及专用工业磁处理设备(价格昂贵,国内大都不做处理)。这就好比在车间里面摆放同样功能不同档次的机器一样,都放置优秀的机器就很安静,反之则不然。 四、在同样成本前提下,灵敏度指标不是要做多高就可以做多高。灵敏度的高低是由其生产成本决定的,对于同样的通道口径,由于灵敏度的指标不同,其生产成本可以相差几甚至几十倍。低廉的成本是生产不出高灵敏度机器来的。 五、同一企业生产的金检头其灵敏度主要取决于通道尺寸,通道口径越小检测灵敏度越高。所以在选择金检头的时候,以实际物料能够顺利通过为前提,取最小通道口径。 六、选择比要求灵敏度指标有更大富裕量的机器有什么好处. 1、大幅度提高检测可靠性,有效降低漏检带来的风险。因为金检头的检测可靠性有这样的规律,在某灵敏度设置前提下,随着被检测金属球直径的减小,检测可靠性逐步下降。例如,金检头设置灵敏度为:直径1毫米铁球,用铁球直径0.9毫米检测,就会发现有时会漏检,用铁球直径0.8毫米检测,检测的可靠性就更低了,甚至检测不到,但如果用铁球直径1.5毫米检测,检测的可靠性就将大幅度提高。 2、金检头的稳定性是随着灵敏度设置的提高而降低的,降低灵敏度设置必然带来稳定性的提高,灵敏度高的机器有较大降低灵敏度设置的余地。所以同样检测要求前提下,灵敏度高的机工作更稳定。作为对金检头品质的主观判定,空机时,在最高灵敏度设置状态,长时间放置(没有测试块通过),不允许出现误报警,有误报警说明机器有缺陷。误报警越频繁机器越差。一个还有点诚信的供应商应该大胆承认误报警就是机器品质差,因为,如果有2部机,做个比较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金属零件表面缺陷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综述

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 本模板供统招硕士和同等学历硕士使用 (2005年12月制订) 一、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A4,正文部分可双面印刷 ●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右2.5cm,装订线:0cm ●页眉:1.6cm,页脚:1.5cm ●文档网格:无网格(设置文档网格后无法达到模板格式要求!) 二、字间距 无特别说明时均采用标准字间距。 三、小技巧 1、设置标题、段落格式时请学会使用格式刷; 2、一段文字中既有中文又有英文(含数字),中英文采用不同字体时,可先选中这段文字,设定中文字体后再设定英文字体; 3、采用插入分节符(下一页)的办法强行换页; 4、如果对自动编号的格式设置不十分熟悉,建议不要使用自动编号。 四、其他 1、本模板中的内容来自于不同的资料,上下文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 2、报告中有图、表、公式时,其格式要求与“学位论文”相同,可参见“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板”。

铁路货车滚动轴承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 与识别技术研究 学 号: 20020390010101 姓 名: XXX 导 师: XXX 教授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故障诊断 年3月 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 二、货车滚动轴承表面缺陷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的研究现状 (1) 1、常用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1 2、滚动轴承表面缺陷自动识别的研究现状 ................................. 2 3、相关的研究 ......................................................... 2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2 四、技术方案 .............................................................. 3 五、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 .................................................... 3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 3 七、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 3 八、课题研究计划进度 ...................................................... 3 九、研究经费预算 .......................................................... 3 十、主要参考文献 .......................................................... 4 文献阅读报告:金属零件表面缺陷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综述 (5) 1 金属零件表面缺陷检测的必要性 ........................................ 5 2 检测表面缺陷的常规方法 .............................................. 5 3 …… ................................................................ 5 …… 8 5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部分课后作业答案 2-8. 标称电阻为100Ω的应变计贴在弹性试件上。设试件的截面积 S=1×10-5m 2,弹性模量E=2×1011 N /m 2,若由1.0×104N 的拉力作用,使应变计的电阻相对变化为1%,试求此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 解:∵灵敏度系数ε R R K /?= ,又已知 %1=?R R ,F=1.0×104 N ,S=1×10-5m 2, ∴ )/(101101100.129254m N m N S F ?=??==-σ 由εσ?=E ,可得3 2 1129105) /(102)/(101-?=??==m N m N E σ ε 所以,灵敏度系数2105% 1/3 =?= ?= -ε R R K 2-9. 将4片相同的金属丝应变片贴在实心圆柱形测力弹性元件上,如题2.9图所示。设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K=2,作用力F=1 000kg 。圆柱形横截面半径r=1cm ,弹性元件的杨氏模量E=2×107N /cm 2,泊松比μ=0.285。求: (1)画出应变片贴在圆柱上的位置图及相应测量电桥的原理图; (2)各应变片的应变ε; (3)若测量电路采用电桥电路,设供电桥电压E =6V ,桥路输出电压U o 为多少? (4)这种测量方法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能否具有补偿作用?试说明原因。 解:⑴将R 1~R 4四片应变片按图2-9(a )所示粘贴,其中R 1、R 3沿轴向粘贴,测量轴向应变,R 2、R 4沿径向粘贴,测量径向应变。 测量电桥为全桥测量电路, R 1与R 3置于电桥的一对角线上,R 2与R 4置于电桥的另一对角线上,如右图2-9(b )所示。 题2.9 图 ⑵∵ ) (1500105.1) /(102)01.0(14.3/8.9100032 722 μεπσ ε=?=???=== = -cm N m N E r F E A F E

一张图看懂金属检测机的投资回报率_梅特勒-托利多

了解更多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md-pve-info 谷类和粮食 干果 零食食品 干配料 – 粉末与颗粒 糖果 坚果 金属检测机 梅特勒托利多 提高操作安全性 明显减少高空作业的必要性 无需横跨生产线设备进行性能监控测试 Emulation 利用虚拟网络计算 (VNC) 客户端技术,通过联网设备(手机、Pad 、电脑等)远程访问和控制金属检测机人机界面。如果设备安装在不便的位置,则该技术极为适用,可改进质量过程和提高操作安全性。 迷你案例研究 使用“简化测试”模式的结果:每年多生产 2500 万个包装, 每年节省 4200 人时 *受隔离期与现场操作条件制约 一家普通的零食食品生产企业拥有 24 条称重机/制袋机生产线,每分钟平均处理 100 只包装。该生产厂目前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性能监控(每天 12 次)。每次测试用时 3 分钟,并且导致生产线停产。 对生产的影响 每 2 个小时测试一次* (当前) 每 12 个小时测试一次*(采用“简化测试”模式运行) 每天损失的生产时间: 3 分钟 x 12 次/天 x 24 条生产线= 864 分钟 3 分钟 x 2 次/天 x 24 条生产线 = 144 分钟 每天损失的产品包装:144 分钟 x 100 包/分钟 = 14k 包864 分钟 x 100 包/分钟= 86k 包每年损失的产品包装: 14400 包 x 350 天 = 5m 包 86400 包 x 350 天 = 30m 包 生产效 率 O E E 测试 可安装自动测试系统 (ATS) 补 充手动测试过程。 通过提高对各种可用类型金属的测试重复性改进过程质量。 每条生产线的实际测试时间减少至 30 秒以下,并且提高测试重复性 “减少测试”模式监测金属检测机的性能,以确保其始终按照甚至高于所需参数运行。随着信心的增强,操作人员可减少测试频率(受隔离期制约)。 性能测试频率减少高达 83% 测试量/日测试量/日 新 eDrive TM 技术可使检测球体金属精度提高达 20%。这意味着诸如网筛之类的明显较短不规则形状金属污染物现在也可被检出,从而加强品牌保护。 检测大体积、干产品中不规则金属污染物的精度提升 50% 金属检测机 梅特勒-托利多 Pro?le 金属检测机测试需要您公司的花费为多少? 了解如何使用用于干性产品的最新梅特勒-托利多金属检测机释放生产潜能、改进质量和提高操作安全性

(完整word版)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三相分离器的工艺流程 所有来油经游离水三项分离器分离再添加破乳剂进入换热器加热升温至70~75℃然后进入高效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器压力控制在0.15~0.20Mpa,油液面控制在80~100cm、水液面控制在100~120cm,除油器进出口压差控制在0.2Mpa,处理合格后的原油含水率控制在2%左右经稳定塔闪蒸稳定后进入原油储罐,待含水小于0.8%后外输至管道。 2.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 各采油队来液由分离器进液管进入进液舱,容积增大,流速降低,缓冲降压,气体随压力的降低自然逸出上浮,在进液舱油、气、水靠比重差进行初步分离。分离后的水从底部通道进入沉降室。经过分离的液体经过波纹板时,由于接触面积增加,不锈钢波纹板又具有亲水憎油的特性,再进行油、气、水的分离。随后进入沉降室,靠油水比重差进行分离;通过加热使液体温度增加,增加油水分子碰撞机会,加大了油水比重差;小油滴和小水滴碰撞机会多聚结为大油滴和大水滴,加速油水分离速度;油上浮、水下沉实现油、水进一步分离;油、气和水通过出口管线排出。 2.1重力沉降分离 分离器正常工作时,液面要求控制在1/2~2/3之间。在分离器的下部分是油水分离区。经过一定的沉降时间,利用油和水的比重差实现分离。 2.2 离心分离 油井生产出来的油气混合物在井口剩余压力的作用下,从油气分离器进液管喷到碟形板上使液体和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向上,而液体(混合)比重大向下沉降在斜板上,向下流动时,还有一部分气体向气出口方向流去,当气体流到削泡器处,需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气体比重小,在气体中还有一部分大于100微米的液珠与消泡器碰撞掉下沉降到液面上,同时液面上的油泡碰撞在削泡器,使气体向上流动,完成了离心的初步气液分离 2.3碰撞分离 当离心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分离器上面除雾器,气体被迫绕流,由于油雾的密度大,在气体流速加快时,雾状液体惯性力增大,不能完全的随气流改变方向,而除雾器网状厚度300mm截面孔隙只有0.3mm小孔道,雾滴随气流提高速度,获得惯性能量,气体在除雾器中不断的改变方向,反复改变速度,就连续造成雾滴与结构表面碰撞并吸附在除雾器网上。吸附在除雾器网上油雾逐渐累起来,由大变小,沿结构垂直面流下,从而完成了碰撞分离。

金属材料外观缺陷的检验与处理

金属材料外观缺陷的检验与处理 金属材料外观缺陷的检验 钢材表面缺陷:结疤、裂缝、气泡、夹杂(非金属夹杂)、折叠、麻面、分层、拉裂、辊印、粘结等不得超出相应标准规定。 有色金属材料表面缺陷:裂缝、起皮、起泡、针孔、夹杂、起刺、压折、划伤、擦伤、斑点、凹坑、压灰、辊印等不得超出相应标准规定。 金属材料形状缺陷:弯曲、波浪弯、镰刀弯、瓢曲、扭转、外缘斜度(工字钢)、弯腰挠度(工字钢、槽钢)、椭圆、凹面(钢管)、剪切偏斜,锯齿形边(钢板)、剪切宽窄、塌肩(槽钢)、厚薄不均、厚边(钢板)、缺角(钢板)等不得超出相应标准规定。 金属材料外观缺陷的处理 金属材料的外观缺陷,在验收中除根据相应标准判别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文字记录,必要时照像摄影留存,作为综合判断处理的依据。 金属材料的锈蚀 金属材料锈蚀的分类 分轻锈(浮锈)、中锈(迹锈)、重锈(层锈)、水渍、粉末锈、破锡(锌)锈 金属材料锈蚀的计算 板材锈蚀的计算:两面锈蚀在相对的同一部位,按较重的一面锈蚀面积计算,不在同一部位的,按两面锈蚀面积之和计算。 管材锈蚀的计算:内外壁锈蚀在相对的或同一长度的同一部位,按较重的一面锈蚀长度计算,不在同一部位的或不在同一长度内的,按两面锈蚀之和计算。 型材锈蚀的计算:按锈蚀长度计算,在已计算的长度内,各点、段处不重复加以计算。金属材料锈蚀等级的划分

金属材料锈蚀的处理 一般一、二级锈蚀要根据情况做贬值处理,三级锈蚀的材料拒收。贬值处理后入库的材料要及时做好除锈、防锈处理,以免锈蚀程度增加。 部分常用金属材料的外观质量检验 圆钢、方钢、条钢、槽钢、工字钢、角钢、扁钢的外观质量检验 圆钢、方钢、工字钢、角钢不应有扭转、弯折。条钢表面用肉眼检查,不应有裂缝、折迭、结疤和夹杂,两端不应有分层和6mm以上的毛刺。扁钢不应有显著的扭转,侧边不应有显著弧形凸起或凹入。 线材的外观质量检验 盘条表面不能有裂缝、折迭、结疤、分层及杂夹。钢筋表面不应有裂缝、结疤和折迭;钢筋表面可有凸块,但不应超过螺纹筋的高度,钢筋的螺纹筋与纵筋应相连接。 钢板、钢带的外观质量检验 钢板、钢带的表面不应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和夹渣;不应有分层;表面可有深度和高度小于或等于厚度公差之半的折印、麻点、划伤、小拉痕,以及氧化铁皮脱落所造成的表面粗糙等局部缺陷;表面的局部缺陷,可用修磨方法清除,但清除深度小于或等于钢板、钢带厚度公差之半。 无缝钢管的外观质量检验 钢管的外表面不应有裂缝、折迭、轧折、离层、发纹和结疤等缺陷,缺陷清除深度不能超过公称壁厚的负偏差,清除处的实际壁厚大于或等于壁厚的最小值。 焊接钢管的外观质量检验 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应有折迭、裂缝、分层、搭焊等缺陷,表面可有不超过壁厚负偏差的划道、刮伤、焊缝错位、烧伤和结疤等缺陷存在,允许焊缝处壁厚增厚和内缝焊筋存在。 镀锌钢管的外观质量检验 镀锌钢管的内外表面应有完整的镀锌层,不应有未镀上锌的黑斑和气泡存在,局部可有微小的粗糙和不明显的锌瘤存在。 套管、油管的外观质量检验 套管、油管的管体内外表面及接箍外表面不应有折迭、发纹、离层、裂缝、轧折和结疤等缺陷;套管、油管及其接箍外表面应有一层透明光滑、致密、防锈的涂层;管体、接箍不能有碰伤变形、管体弯曲;从靠近接箍的管体表面查漆印、钢印,识别钢级、查壁厚;成捆油管拆捆后不应有明显弯曲。 钻杆的外观质量检验 杆体表面外观检验与套管、油管要求相同;所有加厚钻杆的管体表面加厚过渡段结构应平整,不应有直台肩、折皱、表面凹凸尖角。 钻铤的外观质量检验 钻铤管体内外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结疤等缺陷,若有缺陷应修磨消除。修磨处与钻铤表面呈圆弧过渡。钻铤表面的任何部位不能焊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 一、填空:(20分) 1,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2分) 2.霍尔元件灵敏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在单位磁感应强度相单位控制电流时的霍尔电势大小。 4.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是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和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组成的,其表达式为Eab (T ,To )=T B A T T B A 0d )(N N ln )T T (e k 0σ-σ?+-。在热电偶温度补偿中补偿导线法(即冷端延长线法)是在连接导线和热电偶之间,接入延长线,它的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考端移至离热源较远并且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以减小冷端温度变化的影响。 5.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机械力作用下,其内部产生机械压力,从而引起极化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某些铁磁物质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负压电效应。(2分) 6.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2分) 7.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① 相对误差 ② 绝对误差 ③ 引用误差)来表示的(2分) 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① 变面积型 ② 变极距型 ③ 变介电常数型)外是线性的。(2分) 1、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当衔铁移动使磁路中空气缝隙的面积 增大时,铁心上线圈的电感量(①增大,②减小,③不变)。 2、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值之间的关 系中,(①变面积型,②变极距型,③变介电常数型)是线性的关系。 3、在变压器式传感器中,原方和副方互感M 的大小与原方线圈 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副方线圈的匝数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与回路中磁阻成(①正比,②反比,③不成比例)。 4、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 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

流体 酱料 果酱专用金属探测器 金属检测机20180712

流体(酱料、果酱)专用金属探测器/金属检测机 一.应用范围 检测产品: 液态及糊状物料,检测泵抽输送或填充应用中的果酱、巧克力、汤汁或酱汁等流体物质. 安装于: 泵送系统 适用行业: 食品行业,化学行业,医药行业 二.性能特点 1.金属分离系统可以从泵抽的液体或糊状产品中剔除磁性或非磁性的金属杂质(钢,不锈钢,铝等);2.检测到金属后,剔除阀便会将受污染的物料剔除到废料箱中。弧阀剔除装置专为粘稠物料设计。气动球阀特别适用于含颗粒产品的填充应用; 3.金属分离器配货时接合在不锈钢机架上,是用于桌面或墙壁安装。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将其安装到可移动、高度可调整的支架上; 4.通过使用快速连接器可方便地整合到现有的管道系统中; 5.相当小的安装体积; 6.高强度不锈钢材质,清理简单; 7.具有自学习功能,多达100种产品储存功能. 东莞市卡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外景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服务热线:400 8789 886

PEC2005流体(酱料、果酱)专用金属探测器/金属检测机 东莞卡索金属分离器部分产品展示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001197843.html,服务热线:400 8789 886 东莞卡索简介: 东莞市卡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30日,位于制造业发达的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知名的专业从事检测设备生产、研制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已为国内外众多客户提供了各种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数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选定的检测设备供应商。 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检测设备主要为金属检测设备、金属分离设备、重量分选设备和X射线检测设备。

气液分离器的原理

气液分离器采用的分离结构很多,其分离方法也有: 1、重力沉降; 2、折流分离; 3、离心力分离; 4、丝网分离; 5、超滤分离; 6、填料分离等。 但综合起来分离原理只有两种: 一、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 1、2、3、6)。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相同体积下气体的质量比液体的质量小。 二、利用分散系粒子大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方法4、5)。液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与气体的分子聚集状态不同,气体分子距离较远,而液体分子距离要近得多,所以气体粒子比液体粒子小些。 一、重力沉降 1、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 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重力沉降的优缺点 优点: 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 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 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 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也就是降低流速,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 1)设计简单。 2)设备制作简单。 3)阻力小。 缺点: 1)分离效率最低。 2)设备体积庞大。 3)占用空间多。 3、改进 重力沉降的改进方法: 1)设置内件,加入其它的分离方法。 2)扩大体积,也就是降低流速,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

优点:4、由于气液混合物总是处在重力场中,所以重力沉降也广泛存在。由于重力沉降固有的缺陷,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开发更高效的气液分离器,于是折流分离与离心分离就出现了。 二、折流分离 1、折流分离的原理简述 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2、折流分离的优缺点 优点: 1)分离效率比重力沉降高。 2)体积比重力沉降减小很多,所以折流分离结构可以用在(高)压力容器内。 3)工作稳定。 缺点: 1)分离负荷范围窄,超过气液混合物规定流速后,分离效率急剧下降。 2)阻力比重力沉降大。 3、改进 从折流分离的原理来说,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快,其惯性越大,也就是说气液分离的倾向越大,应该是分离效率越高,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 1)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分离负荷越重,混合物在分离器内停留的时间越短。 2)气体在折流的同时也推动着已经着壁的液体向着气体流动的方向流动,如果液体流到收集壁的边缘时还没有脱离气体的这种推动力,那么已经着壁的液体将被气体重新带走。在气液比一定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物流速越大,气体这种继续推动液体的力将越大,液体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

金属表面喷涂检验规范(涂装规范细则)

1.0目的 规定了金属零部件喷涂标准的朮语、技朮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其最终目的在于满足最终客户对视觉、触觉的要求 2.0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喷粉生产质量检验。 3.0定义 3.1 A级表面:能直接正视的外部表面和全部需丝印的表面; 3.2 B级表面:不明显的外部表面和开启门后能看见的内部表面; 3.3 C级表面:不易察看的内部和外部表面; 3.4起泡:涂层局部粘附不良引起涂膜浮起; 3.5针孔:涂层表面上可看见类似针刺成的微小孔; 3.6桔皮:喷涂涂料产生的凸凹,象桔皮一样的斑点; 3.7异物:空气中灰尘,喷涂机污物等杂物; 3.8凹痕:喷涂前基材上的伤痕使涂装后该处出现凹陷; 3.9浅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但看不见底层表面; 3.10深划痕:涂层表面有伤痕,且伤及底层表面; 3.11厚边:喷涂时在产品边缘或内折弯角处的涂料堆积现象,包括因局部保护不良而产生的毛边; 3.12流挂:喷涂时涂层流动产生的堆积; 3.13露底:局部无涂层或涂料覆盖不严等现象,常见于内折弯角处/孔的边缘截面,基材切口边缘截面 等部位; 3.14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离上涂层,或涂层完全脱离基材的现象; 3.15缩孔:涂层干燥后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图形小坑现象; 3.16开裂:涂层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开裂变化,通常由于涂层老化而引起的; 3.17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多种漆基的降解及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疏松附着细粉。 4.0输入 4.1 金属零(组)件的粉末喷涂技朮规范 4.2金属零(组)件的喷漆技术规范 5.0输出

喷涂检验日报表6.0工作程序

6.1主要检验工具 6.1.1 色差仪。 6.1.2涂层测厚仪。 6.1.3本公司标准样板。 6.1.4透明杂物判定表。 6.1.5 切刀及透明胶带(采用3M公司生产的Scotch 250# 胶带)。 6.1.6 100%工业酒精。 6.1.7白色棉质软布(或脱脂棉)和端面直径为6.3mm,长40mm的圆柱形木棒。 6.1.8冲击试验器和4倍放大镜。 6.2检视条件 6.2.1光度:200?300Lx(相当于40W日光灯750mm远)。 6.2.2如条件许可,检验者目视方向应与光源方向成450,如下图图1所示:(接下页) 6.2.3检验者沿目视方向与待检表之间的距离如下: A级表面:400mmB级表面:500mmC级表面:800mnr t 6.3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 6.3.1试验及试片要求 a.试片要求 材料:符合GB 9271 的铝板或马口铁板 尺寸:80 X 125X( 0.5 ~ 1.0)mm 表面粗糙度:Ra < 1 mm 表面预处理:铝为硫酸阳极氧化 马口铁板按GB 9271进行溶剂清洗 喷涂:喷涂用涂料应与DKBA0.400.0001中任一标准样板所对应的涂料产品相同;且 应在表面预处理后24小时内进行喷涂操作。试样必须两面全喷涂、且应保证 边缘质量。 b.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复习题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是(B)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调理电路 2、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D) A.幅频特性 B.阻尼比 C.相频特性 D.灵敏度 3、属于传感器时域动态特性指标的是(A) A.阶跃响应 B.固有频率 C.临界频率 D.阻尼比 4、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C) A.量程 B.灵敏度 C.阻尼比 D.重复性 5、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D)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分辨力越高 6、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是(A) A.重复性 B.稳定性 C.线性度 D.灵敏度 7、一般以室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输出的差异来表示传感器的(C) A.灵敏度 B.线性度 C.稳定性 D.重复性 8、传感器的线性围愈宽,表明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且传感器的(A) A.工作量程愈大 B.工作量程愈小 C.精确度愈高 D.精确度愈低 9、表示传感器或传感检测系统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的量为(B) A.线性度 B.灵敏度 C.重复性 D.稳定性 10、在明确传感器输入/输出变换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标准器具产生已知的标准非电量输入,确定其输出电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称为(C) A.校准 B.测量 C.标定 D.审核 11、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以下传感器不属于能量转换型的是(D) A.压电式传感器 B.热电式传感器 C.光电式传感器 D.压阻式传感器 12、某温度计测量围是-20℃~+200℃,其量程为(B) A. 200℃ B. 220℃ C. 180℃ D. 240℃ 13、某温度测量仪的输入—输出特性为线性,被测温度为20℃时,输出电压为10mV,被测温度为25℃时,输出电压为15mV,则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为(D) A. 5mv/℃ B. 10mv/℃ C. 2mv/℃ D. 1mv//℃ 14、热电偶的T端称为(C) A.参考端 B.自由端 C.工作端 D.冷端 15、随着温度的升高,NTC型热敏电阻的电阻率会(B) A.迅速增加 B.迅速减小 C.缓慢增加 D.缓慢减小 16、有一温度计,测量围为0~200o C,精度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A) A.1 o C B.0.5 o C C.10 o C D.200 o C 17、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B) A.压电效应 B.热电效应 C.应变效应 D.光电效应

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及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研究

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及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研究 摘要:新的时代不断的涌现出新的科技和工艺,引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巨大 改善。新材料的出现预示着新工艺的产生,对新材料的各种物理表征的监测都引 起了广大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检测技术都会对材料进行损害,因此无损检测技术 的出现,更为满足现代人的生产需求。无损检测技术就是指在不破坏检测材料的 基础上,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以及工艺性能、安全性能的检测。 关键词:激光超声;无损检测;金属材料;表面缺陷;残余应力 一、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和残余应力检测概述 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材料变形,并且会在材料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这部分残余应力会造成材料出现开裂以及变形的情况,与此同时也会严重影 响到材料疲劳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材料的工艺性能与强度,所以,检 测金属材料残余应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金属质量以及 工艺标准的重要保证。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水平的持续发展,金属材料残余 应力无损检测手段也出现了多种类型,包括了电学法、X射线法、磁测法以及光 学法等,可是相较而言,利用激光超声技术检测金属材料的表面波是成本最低, 同时也是最为精确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激光与超声的有效结合,对声波渡越时 间进行测量,从而探测残料表面缺陷以及残余应力。 二、扫描线光源缺陷检测机制研究 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已经在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一般都是分析反射信号的脉冲回波或者是信号衍射的渡 越时间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利用激光源来激发超声波而不是利用压电 换能器,这样就具备了非接触式检测法以及远距离激发超声波的优点,而且激发 光源还可以自由的进行移动,奠定了对大面积的工件进行高效率无损害的检测的 坚实基础。在早期的研究中,仅仅是利用了表面波的透射、折射、反射等依据, 并没有将激光声源的优势真正的发挥,然而提高激光声源的利用率是一个艰难的 研究。21世纪以后,激光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高效率的实现了无损检测,这就是扫描激光源技术。扫描激光源技术就是对样品的表面利用激光源进行扫描检查,如图1所示,超声探测可以选择传统的接触式压电换能器,也可以选择光学检测法;对于超声探测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着光源一起移动,只要保持激光 源和探测位置的距离是固定的就可以,当激光源扫描到缺陷位置的时候,探测到 的材料表面波就会发生变化。扫描激光源技术会出现以下三种特征的结果:图1扫描激光源法缺陷探测示意图 1.当检测样品的表面没有缺陷或者是激光源与缺陷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探 测到的表面波的波幅几乎保持不变,如果出现缺陷,则反射回来的表面波的信号 就会减弱(样品表面有微小缺陷的情况下); 2.当激光源扫描到样品上的缺陷时,探测到的声波信号会很明显的放大; 3.当激光源的扫描位置移动到缺陷位置的后面时,由于散射现象,到达探测 点的信号就会减小。根据探测点收到的回波信号的时间和幅度,可以对材料表面 的缺陷位置和深度进行探测。 三、无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缺陷精准定量以及精准定性领域当中,现存的超声检测技术比方说 A 型脉 冲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精准的将缺陷找寻出来,但是对缺陷的定量及定性

油气计量分离器原理

第一节 计量站 一、计量分离器 二、量油、测气操作

图5-3 储集管量油示意图 2)测气方法主要有:节流式流量计测气和垫圈流量计测气两种: A)节流式流量计测气(图5-4):V1*A1=V2*A2 气计量公式: 在不精确考虑Fx,Fy,Fz时, 图5-4 测气流程示意图(1-出气管线;2-挡板;3、4-上下流管;5-上流阀;6-下流阀;7-平衡阀;8、9-防空阀;10-U型玻璃管) B)垫圈流量计测气 垫圈流量计由测气短节和“U”形管组成(图5-5),它的下流通大气,下流压力为大气压,上流测出的压差H即为上下流压差。 气量计算公式:

图5-5 垫圈测气原理图 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一、油气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的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力分离器; 2) 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分离器; 3) 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 4) 旋转膨胀型: 2、对分离器工作质量的要求 1)气液界面大、滞留时间长;油气混合物接近相平衡状态。 2)具有良好的机械分离效果,气中少带液,液中少带气。 二、计量分离器 1、结构:如图所示

1)水包:分离器隔板下面的容积内装有水,其侧下部焊有小水包,小水包中间焊有小隔板,小水包中的水与分离器隔板以下的大水包及玻璃管相连通。 2)分离筒:储存油气混合物并使其分离的密闭圆筒。 3)量油玻璃管:通过闸门及管线,其上端与分离器顶部相通下部与小水包连通,玻璃管与分离筒构成一个连通器供量油用。 4)加水漏斗与闸门:给分离器的水包加水用。 5)出气管:进入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进行计量时天然气的外出通道。 6)安全阀:保护分离器,防止压力过高破坏分离器。 7)分离伞:在分离筒的上部,由两层伞状盖子组成。使上升的气体改变流动方向,使其中携带的小液滴粘附在上面,起到二次分离的作用。 8)进油管:油气混合物的进口 9)散油帽:油气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喷洒在散油帽上使油气分开,还可稳定液面。 10)分离器隔板:在分离器下部油水界面处焊的金属圆板直径与分离筒内径相同,但边缘有缺口,使其上下连通,其面上为油下面为水,中间与出油管线连通。

金属表面处理检验规范

金属表面处理检验规范 金属表面处理检验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电镀、氧化、化学处理、喷塑、喷漆、喷砂、拉丝等金属表面处理的检验。 2 术语和定义 2.1 A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 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2.2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的左右侧 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品。 2.3 C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如:面壳的底面,底壳或后壳的底面, 内部零件表面)。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2.4 金属表面:包括电镀、氧化、钝化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非喷涂表面。 2.5 基材花斑:电抛光、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 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2.6 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 光泽、光亮区域。 2.7 浅划痕:镀(膜/塑/漆)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镀(膜/塑/漆)层表 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数控冲床加工中机床台面对板材的摩擦产生的轻微痕迹属于此类划痕。 2.8 深划痕:镀(膜/塑/漆)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其它无镀(膜/塑/漆) 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2.9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2.10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 感觉。 2.11 烧伤:拉丝、电抛光、电镀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2.12 水印:电镀、氧化或电抛光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2.13 露白:镀锌钝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新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钝化膜现象,呈 现为区别于周围颜色的白色。 2.14 修补: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 2.15 色点:由材料、模具、环境或设备中的灰尘或夹杂物等影响,在表面处理层中形成不同色的 斑点。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专升本)

河南工程学院 2017年秋《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试卷 批次专业:2016年春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课程: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专升本)总时长:180分钟 1.( 单选题) 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 )来表示的。(本题 2.0分)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使用误差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2.( 单选题) 下列不是电感式传感器的是( )。(本题2.0分) A、变磁阻式自感传感器 B、电涡流式传感器 C、差动变压器式互感传感器 D、霍尔元件式传感器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3.( 单选题) 常用于制作超声波探头的材料是( )(本题2.0分) A、应变片 B、热电偶 C、压电晶体 D、霍尔元件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0 4.( 单选题) 下列不可以直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是( )。(本题2.0分) A、金属应变片式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光纤传感器 D、热电偶传感器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5.( 单选题) 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 )。(本题2.0分) A、静态的力或压力 B、动态的力或压力 C、速度 D、加速度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6.( 单选题)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 )。(本题2.0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能判断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单选题) 在车间用带微机的数字式测温仪表测量炉膛的温度时,应采用( ) 较为妥当。(本题2.0分) A、计算修正法 B、仪表机械零点调整法 C、冰浴法 D、冷端补偿器法(电桥补偿法) 学生答案: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0 8.( 单选题) 下列几种误差中,属于随机误差的有( )。(本题2.0分) A、仪表未校零所引起的误差 B、测频时的量化误差 C、测频时的标准频率误差 D、读数错误

旋风分离器工作原理

旋风分离器的作用 旋风分离器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除去输送介质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达到气固液分离,以保证管道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原理 净化天然气通过设备入口进入设备内旋风分离区,当含杂质气体沿轴向进入旋风分离管后,气流受导向叶片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筒体呈螺旋形向下进入旋风筒体,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储液区,从设备底部的出液口流出。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净化天然气室,再经设备顶部出口流出。 性能指标 分离精度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在设计压力和气量条件下,均可除去≥10μm的固体颗粒。在工况点,分离效率为99%,在工况点±15%范围内,分离效率为97%。压力降正常工作条件下,单台旋风分离器在工况点压降不大于0.05MPa。设计使用寿命旋风分离器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少于20年。 结构设计 旋风分离器采用立式圆筒结构,内部沿轴向分为集液区、旋风分离区、净化室区等。内装旋风子构件,按圆周方向均匀排布亦通过上下管板固定;设备采用裙座支撑,封头采用耐高压椭圆型封头。设备管口提供配对的法兰、螺栓、垫片等。通常,气体入口设计分三种形式:a) 上部进气b) 中部进气c) 下部进气对于湿气来说,我们常采用下部进气方案,因为下部进气可以利用设备下部空间,对直径大于300μm或500μm 的液滴进行预分离以减轻旋风部分的负荷。而对于干气常采用中部进气或上部进气。上部进气配气均匀,但设备直径和设备高度都将增大,投资较高;而中部进气可以降低设备高度和降低造价。 应用范围及特点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油分离器与集油器 (一)油分离器的作用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且排汽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则排出的润滑油越多。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蒸发表面上附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多耗电11~12%。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总结起来,油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有: 1.确保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储油槽中,防止压缩机由于润滑油的缺乏而引起故障,延长压缩机适用寿命。 2.流动速度减小和流动方向变化的互相作用引起润滑油的聚集,这样在高温下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被集中收集,并自动返回到曲轴箱中,提高效率。 3.防止压缩机产生液击。 4.更好的发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效率。 5.减小系统高压端的震动和噪音。 6.同时这些特点还可以会使得系统的电费用降低。 (二)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大家都知道,汽流所能带动的液体微粒的尺寸是与汽流的速度有关。若把汽流垂直向上运动产生的升力与微粒的重量相平衡时的汽流速度称为平衡速度,并用符号ω表示。则显然当汽流速度等于平衡速度时,则微粒在汽流中保持不动;如果汽流速度大于平衡速度时则将微粒带走;而当汽流速度小于平衡速度,微粒就会跌落下来,从而使油滴微粒制冷剂汽流中分离出来。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利用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油分离器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 (三)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 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进汽管由筒盖中心处伸入至筒下部的氨液之内。进气管的下端焊有底板,管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