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年疾病谱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5
医疗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成果报告一、引言医疗卫生统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医疗卫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为制定政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医疗卫生统计与数据分析的研究,总结分析成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统计报表等。
通过与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涵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2 数据方法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医疗卫生领域的指标和结论。
三、医疗卫生统计现状分析2.1 医疗服务供给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医疗服务供给总体充足,但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人力资源短缺、设施设备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2.2 医疗卫生投入在医疗卫生投入方面,虽然我国的卫生支出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应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2.3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整体上有所提高,但在医疗纠纷、服务态度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四、医疗卫生数据分析结果3.1 医疗费用分析通过对医疗费用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人均医疗费用逐年上升,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较快,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3.2 健康资源配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我国的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存在差距。
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存在建设不足的问题。
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3.3 疾病谱分析通过对不同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医疗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普洱市2016年1月-12月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分析发表时间:2017-02-15T15:06:28.95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8期作者:袁云芝[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
普洱市思茅区妇幼保健院云南普洱 665000【摘要】目的:对普洱市2016年1月-12月乙型肝炎(乙肝)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为乙肝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对我市2016年1月-12月乙肝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16年1月-12月我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1080例,年发病率为41/10万。
市所辖各地区均有发病,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男性患者720例,女36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2∶1。
乙型肝炎病例以15~62岁人群为主,15岁以下的人群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年龄、性别、地区以及职业均是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15~62岁的成人是普洱市乙型肝炎发病的主要对象。
因此,应尽快制定出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方案,对乙型肝炎高发病状态给予及时抑制。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趋势【中图分类号】R512.62;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18-0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其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而发病,以肝脏的损害为主,传染后期可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乙型肝炎作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发病现况,这就给乙型肝炎实际发病水平的评估及疾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阻碍[1]。
为了解乙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发病水平,本文对2016年1月-12月年我市乙型肝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做如下报告。
1 材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乙肝疫情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12月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以及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相关人口资料来源于我市统计局统计年鉴;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来源于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报表。
某院2016-2020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发布时间:2021-05-12T16:08:24.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5期作者:杨柳红[导读] 目的对某中医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了解病种变化。
杨柳红雅安市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对某中医医院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了解病种变化。
方法以ICD-10为标准,将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构成分类、汇总、分析。
结果前10位疾病分别是: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损伤中毒、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影响健康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统、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肿瘤、神经系统等十大系统类疾病,占总出院数的92.86%。
结论根据疾病构成变化情况,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专科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优质高效中医药健康服务。
【关键词】住院患者疾病谱前10位分析通过对某中医医院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谱进行分析,掌握住院患者病种变化规律,为医院科学规划住院诊疗工作、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提供数据支持[1]。
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该院病案科2016-2020年出院患者疾病顺位年报表,疾病编码以ICD-10为标准,仅统计第一诊断,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采用Excel进行排序、分析[2]。
2、结果与分析2.1疾病构成及顺位 2016-2020年该院共有出院患者46756人次,2020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出院人次降幅较大;前10位疾病合计43416人次,占总出院人数的92.86%;其中:前五位分别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共35473人次,占出院总人数的77.53%。
2.2疾病谱变化情况 2016-2020年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累计占出院总人次的27.9%,居疾病谱第一位,其中仅2016年排第2位,其余年份均占第1位,除2020年外,其余年份例数逐年上升,主要收治疾病为关节病、结缔组织病、背部病等;排疾病谱第二位的是损伤中毒类,占出院总人次的24%,2016年度排当年疾病谱第1位,2017-2020年均排当年疾病谱第2位,主要收治各类骨折、损伤及中毒病人;循环系统5年来一直居于疾病谱第3位,累计居第三位,占总出院数的12.28%,主要收治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排疾病谱第四位,占总出院人数的6.32%,2016年和2017年居第4位,随后三年排位有所降低;疾病谱排第五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总出院数的5.36%,2019年排当年疾病谱第4位,其余年份均排第6位;影响健康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排第六位,占总出院数的5.32%;排第七位的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总出院数的4.88%;排第八、第九、第十位的分别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总出院数的2.91%、2.69%和1.19%。
疾病谱分析实施方案
疾病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疾病监测和预防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更好地了解特定地区或人群的疾病发病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实施疾病谱分析,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完整的疾病谱数据收集系统。
这包括建立疾病报告和监测网络,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和实验室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各类疾病病例。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确保收集到的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
其次,制定统一的疾病谱分析标准和方法。
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分析指标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疾病谱分析报告格式,便于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比对。
再者,加强疾病谱分析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疾病谱分析涉及到统计学、流行病学等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解读。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同时,还需要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
最后,建立健全的疾病谱分析应急响应机制。
在疾病爆发或流行的情况下,需要能够迅速启动疾病谱分析应急响应机制,对疫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为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疾病谱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整的数据收集系统、制定统一的分析标准和方法、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疾病谱分析工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疾病谱排序分析xx 人民医院2016 年-2017 年一、居民就医情况2016 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3381 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293 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妊娠状态NOS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扁桃腺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NOS ,急性胃肠炎,急性咽喉炎,腹痛,腰腿痛,占总就医例次的29.09%, 。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正常分娩NOS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胎儿和新生儿受剖宫产的影响,新生儿脐绕颈(胎儿和新生儿受脐带绕颈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伤寒肺炎,占总就医例次的 1.61% 。
2017 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2708 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647 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龋齿,骨折,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NOS ,腹痛,高血压,新生儿支气管炎,占总就医例次的31.98% 。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新生儿支气管炎,高血压,毛细管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NOS,占总就医例次的2.32%。
二、就医情况统计(一)2016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二)2017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三、报告病例分析2016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674例次,其中门诊23381例次,住院1293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全年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
从2016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分组分析,怀孕人数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剧增,院方积极改建了妇产科,拓展妇产科的业务,新增了新生儿洗浴中心和新生儿游泳项目。
某院十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统计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改革发展及重点特色科室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某院2001--2010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对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进行分析。
结果前10位疾病分别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结论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1],增强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
【关键词】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统计分析某院位于广西省南宁市,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专科医院。
通过对某院2001-2010年住院病人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掌握10年来少数民族自治区专科医院疾病谱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少数民族自治区社会对专科定点医院的医疗需求,以探讨医院的疾病的监控重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现对某院2001-2010年住院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某院病案统计室2001-2010年出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疾病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标准进行分类,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理汇总。
资料真实可靠。
2 结果与分析近10年来某院住院病人前l0位疾病构成及顺位见表1。
2001-2010年某院出院病人共45795人次,前10位疾病42377例,占出院病人总数的92.54%。
其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6981例、呼吸系统疾病8891例、妊娠分娩和产褥期7233例、消化系统疾病例3753、肿瘤2252例,分别占出院病人总数的37.08%、19.41%、15.79%、8.20%、4.92%。
因此,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应列为该院医疗工作的重点。
表1 2001-2010年某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及顺位3 讨论近l0年来,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一直居于前3位。
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病例疾病谱分析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内科留院观察病例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留观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38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居住地、疾病谱、转归、死亡时间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特征性分布。
结论急诊留观患者疾病谱广、病情重、死亡风险高,必需高度重视。
标签:急诊;留院观察;流行病学急诊内科留院观察(以下简称留观)对象多为病情诊断不清或较危重者,对这类患者疾病谱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本文对此进行调查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本研究涉及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本院急诊内科就诊留观的所有病例。
1.2 方法收集三年内急诊内科留观病例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诊断、转归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人口学特征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内科共接诊60772人次,留观2038例(3.4%)。
其中男1196例(58.7%),女842例(41.3%);年龄14~90岁,平均(51.5±19.9)岁;城镇居民940例(46.1%),农村人口1098例(53.9%);经留观后回家1045例(51.3%),住院569例(27.9%);死亡382例(18.7%),死亡时间0.7~432 h,平均(29.2±54.6)h。
2.2 主要留观疾病分布留观病例共2038例,其中16种疾病百分比超过百分之一,共1732例(合计84.9%)。
比例最高的是脑卒中(24.6%),除农药中毒、急性冠脉综合征、化学品中毒、高血压危象及严重过敏5类疾病外,其余病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脑卒中、药物中毒、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冠脉综合征及严重心力衰竭5类疾病外,其余病例居住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1· E-mail:zgqkyx@·论著· ·中国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浙江省某县级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舒桂琴【摘要】 目的 了解县级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旨在探讨综合性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于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的1 323例次患者的疾病诊断、多病共存、转归情况。
结果 住院诊断包括呼吸系统疾病(473例次,36.75%)、神经系统疾病(172例次,13.00%)、泌尿系统疾病(166例次,12.55%)、心血管统疾病(136例次,10.28%)、消化系统疾病(123例次,9.30%),风湿免疫疾病63例(4.76%),其他190例次(14.36%)〔其中未分类疾病如发热待查及水肿待查58例次(4.38%)〕等。
出院诊断只有1种疾病者48例次(3.63%),其余患者均合并有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
经全科诊治后,需转入专科或上级医院治疗者79例次(5.97%),自动出院11例次(0.83%),死亡3例(0.23%),余患者均在全科医学科治疗好转或痊愈。
结论 县级综合性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包括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以及未分化疾病,多病共存现象常见,其疾病谱构成类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示县级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学科除了弥补专科化服务的不足、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更重要的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轨,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对社区群众进行慢性病及常见病知识普及。
【关键词】 住院病人;全科医学;疾病谱【中图分类号】 R 195.4 【文献标识码】 A作者单位:314200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兴专业,也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由国外引入我国,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但对于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仍在逐渐摸索阶段。
湖北省某三甲医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金 律1,龚晓莉2,钟 勇3,张凌杰3【摘要】 目的 分析湖北省某三甲医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的疾病谱构成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5-2019年住院患者的病种分布,采用 Excel 2010和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住院患者148 274例,疾病顺位前十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28.28%),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8.84%),呼吸系统疾病(8.72%),消化系统疾病(7.7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7.32%),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6.45%),损伤和中毒(4.6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64%),恶性肿瘤(4.45%),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3.92%);循环系统疾病始终排在第一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则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恶性肿瘤从2016年开始进入疾病顺位前十,2019年上升至第7位,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男女在不同疾病上表现有所不同,大部分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应结合疾病谱变化和人群性别、年龄的特点,调整医疗资源和服务方向,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加大对恶性肿瘤的关注情况。
【关键词】 疾病谱;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中国图书分类号】 R19;R47Analysis of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inpatients in a third grade class-A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from year 2015 to 2019JIN Lv 1, GONG Xiaoli 2, ZHONG Yong 3and ZHANG Lingjie 3.1. Infection Management Office,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cord Statistics, 3. Medical Department, Hubei Integr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uhan 430015,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ZHANGLingjie,E-mail:***************【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and trend of disease spectrum of inpatients in a third grade class-A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 from year 2015 to 2019,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strategies of disease control. Methods The disease distribution of in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Excel 2010 and SPSS 19.0. Results A total of 148,274 in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op ten diseases were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28.28%),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8.84%),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8.72%),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7.75%), urogenital system diseases (7.32%), endocrine,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diseases (6.45%), trauma and poisoning (4.64%),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4.64%), malignant tumors (4.45%), factors affecting health status and associating with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3.92%);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always ranked first; the number of inpatients with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declined year by year, while that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P <0.001). Malignant tumors have entered the top ten list since 2016, and rose to the seventh place in 2019,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year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in different diseases, and the incidence in men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Conclu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direc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lignant tumors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disease spectru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der and age of the population.【Key words 】 disease spectrum; inpatient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20.08.010作者单位:430015 武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 感染管理办 公室,2. 病案统计科,3. 医务部 通信作者:张凌杰,E-mail:***************疾病谱是指某一地区危害人群健康的诸多疾病中,按照人群患病率的高低排列而成的顺序,能反映某地区危害人群疾病的变化情况。
疾病谱疾病谱:由固定的谱阶组成的疾病过程。
⼈群疾病的谱阶为:①⾮病⼈。
检查时只具遗传上固有的属性或差异;②⾮病⼈,但对危险因⼦处于敏感状态的⼈。
检查时有⽣物化学指标的改变;③发病前兆者(precursor)。
检查中可有物理和⽣化改变;④前期症状者(presym- ptomatic),或前临床病⼈(preclinical);⑤临床病⼈。
如得不到控制,可发展到下⼀个谱阶;⑥死亡。
各谱阶间界线互相交错,并⾮截然分开。
疾病⼀般由前阶向后阶发展,谱阶演替过程的速度与病种、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在前期阶段,如采取某种防治措施或去除环境危险因素后则可抑制或逆转上述演化趋势和⽅向。
此外,疾病谱的另⼀含义是,某⼀地区危害⼈群健康的诸多疾病中,可按其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成疾病谱带。
如某地死亡率占第⼀位的疾病是癌症,第⼆位是⼼⾎管病,第三位是恶性传染病……,不同的地区,疾病的谱带组合情况不尽相同。
疾病的这种排列如同光谱谱带⼀样,能反映某地危害⼈群疾病的组合情况,可指导有关部门针对性地部署防治常见疾病谱内科 top呼吸科(16):感冒肺⽓肿慢性⽀⽓管炎肺⼼病哮喘⽀⽓管扩张肺炎呼吸衰竭呼吸解剖⽣理肺结核肺脓肿间质性肺疾病肺癌⽓胸其他⼼内科(13):动脉粥样硬化⾼⾎压其他类⼼脏病⼼衰⼼律失常先天性⼼病冠⼼病⼼脏瓣膜病⼼内膜炎⼼肌疾病雷诺综合征⾎栓性脉管炎其他代谢科(9):糖尿病肥胖低⾎糖⾼脂⾎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痛风⾻质疏松其他理化因素所致疾病(14):⾼原病淹溺冻僵电击昆⾍咬伤农药中毒酒精中毒⾷物中毒⼀氧化碳中毒中暑溺⽔常见急性中毒草⽊毒菌其他消化科(20):其他疾病消化解剖⽣理⾷道癌胃炎胃液反流胃癌肠炎肠结核肠癌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胰腺炎胰腺癌腹膜炎消化道出⾎胃⾷管反流病消化道溃疡其他免疫科(5):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性关节炎其他泌尿系统(5):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其他内分泌科(12):甲状旁腺垂体瘤侏儒症尿崩症甲状腺肿物甲亢甲减甲状腺炎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功能减退其他神经内科(15):中风精神分裂⽼年痴呆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炎短暂性脑缺⾎脑梗塞脑出⾎癫痫偏头疼重症肌⽆⼒抑郁焦虑症神经衰弱其他⾎液(6):⾎友病贫⾎⽩⾎病紫癜 DIC 其他⼉科 top 休克⼉童保健其他多动症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接种⼩⼉性早熟结缔组织病(4):⼩⼉类风湿风湿热过敏性紫癜川崎病急症处理(5):⼼肺复苏⼩⼉休克⼩⼉惊厥⼩⼉充⾎性⼼⼒衰竭急性颅内压增⾼症神经系统疾病(4):病毒性脑炎脑性瘫痪化脓性的脑膜炎急性中毒性脑病新⽣⼉的常见疾病(14):新⽣⼉肝炎新⽣⼉颅内出⾎新⽣⼉肺炎新⽣⼉破伤风新⽣⼉低⾎糖症新⽣⼉黄疸新⽣⼉肺透膜病新⽣⼉硬肿症新⽣⼉窒息新⽣⼉溶⾎病新⽣⼉缺⾎缺氧性脑病新⽣⼉出⾎症新⽣⼉败⾎症新⽣⼉胆红素脑病呼吸系统疾病(6):⼩⼉哮喘正常的解剖⽣理⼩⼉感冒急性⽀⽓管炎急性呼吸衰竭⼩⼉肺炎循环系统疾病(5):先天性⼼脏病⼩⼉⼼脏瓣膜病风湿热病毒性⼼肌炎正常解剖⽣理造⾎系统疾病(4):原发性⾎⼩板减少性紫癜⼩⼉贫⾎造⾎和⾎液特点⾎友病遗传代谢疾病(3):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愚型急性中毒⼩⼉结核营养性疾病(5):其他维⽣素的缺乏营养不良⼩⼉肥胖症微量元素的缺乏⼩⼉肠炎消化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解剖⽣理婴幼⼉腹泻⼝腔粘膜疾病⼩⼉肠炎泌尿系统疾病(5):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正常的解剖⽣理⼩⼉肾炎内分泌疾病新⽣⼉的正常⽣理外科 top泌尿外科(20):附睾炎男性节育前列腺增⽣⽣殖器发育异常尿路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膀胱癌尿毒症肾囊肿膀胱炎肾癌精索静脉曲张包⽪包茎睾丸鞘膜积液阳痿(4) 早泄遗精男性不孕不育症其他⾻科(20):颈椎病⾻性关节炎腱鞘炎淋巴⽔肿关节脱位滑囊炎半⽉板损伤腰扭伤⾻折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折静脉炎静脉曲张动静脉瘤⾻质增⽣⾻结核⾻坏死关节炎补钙常识其他普外科(42):甲状腺癌⾎管瘤肛裂淋巴炎颅脑损伤乳房肿物其他脾外伤肠套叠⼤肠癌肾衰胆囊炎乳腺炎脓胸腹外疝痔疮胆囊结⽯呼吸窘迫综合征肠扭转肛瘘直肠息⾁破伤风狂⽝病甲沟炎肝外伤阑尾炎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脂肪瘤乳腺癌⽓胸⾷道癌⼼脏病胃⼗⼆指肠穿孔休克多器官衰竭颅内⾎肿脑部肿瘤烧伤乳腺增⽣脑积⽔妇产科 top计划⽣育(4):避孕药物节育⼿术⼥性避孕⼥性不孕不育妇科(32):葡萄胎宫颈癌盆腔炎附件炎⼦宫肌瘤⼦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疾病⼦宫癌输卵管疾病绒⽑膜癌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殖器发育异常⼦宫脱垂外阴⽉经闭经痛经功⾎⽉经不调经前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经期综合征乳腺炎乳腺增⽣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阴道痉挛性冷淡产科(5):流产妊娠期疾病产褥期疾病妊娠的⽣理变化异位妊娠五官科 top⼝腔科(18):⼝腔的外伤龋齿(9) ⼝腔溃疡智齿冠周炎(9) ⼝臭(6) ⼝吃三叉神经痛(7)⽛周病(5) ⽛髓炎(9) ⾯神经痉挛⼝炎(9) 颞下颌关节脱位⽛龈炎(9) 腮腺炎(9) ⾆下囊肿⽛痛(6) ⽛斑其他眼科(26):近视⽩内障结膜炎(8) ⾓膜炎(8) 青光眼(8) 沙眼(9) 视⽹膜病变视神经炎视盘⽔肿散光(6) 远视(6) 斜视弱视(7) 眼眶疾病麦粒肿(6) 霰粒肿眼外伤眼睑内翻与外翻⾼⾎压眼病糖尿病眼病重症肌⽆⼒眼病泪囊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病其他⽿⿐喉(36):⿐部肿瘤外⽿道疖⽿源性脑炎⿐息⾁(7) 喉炎喉梗阻⽿⿐喉外伤⽿⿐⽓管异物上颌窦癌⿐咽癌喉癌梅尼埃病(7) ⽿聋咽炎咽部异物扁桃体炎(8) ⽿源性脑脓肿外⽿道炎⿐疖⿐前庭炎⿐炎(5) ⿐窦炎(4) ⿐出⾎(7) ⿐部囊肿会厌炎喉⿇痹乳突炎(8)耵聍栓塞中⽿炎(8) ⿐腔异物⿐外伤⿐中隔偏曲(7) 声带息⾁⽿鸣鼾症其他其他 top ⽪肤(23):⼿⾜癣⽜⽪癣银屑病带状疱疹⽪炎⽩发湿疹痤疮疣1958年6⽉30⽇,《⼈民⽇报》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吸⾍病重点流⾏区域之⼀的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吸⾍病。
某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疾病谱分析屈明玥,胡红芳,苏璞,于楠,吕进,邓致荣*,郭宝石*(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10008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疾病谱,掌握部队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疾病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指导部队卫生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搞好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㊂方法收集某部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发病统计资料,查阅某部涉电磁辐射岗位人员住院病案资料,对其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按照人员类别㊁年龄分布㊁疾病系统分布㊁病种分类就发病统计资料进行分析㊂结果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比例相比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明显增高;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㊁泌尿系结石,而导致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为椎间盘疾患和肛周疾病;非电磁辐射作业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主要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而电磁辐射作业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主要在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㊂结论官兵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电磁辐射作业环境的影响㊂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为椎间盘疾患和肛周疾病,可能与电磁辐射作业人员长时间的体位保持有关㊂电磁辐射作业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主要在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提示我们需要关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的运动防护和营养支持㊂ 关键词: 电磁辐射; 作业人员; 疾病谱 中图分类号:R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20)10-0016-03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No.16QNP034)作者简介:屈明玥(1980-),男,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㊂从事军事预防医学研究工作㊂*通信作者E-mail:dengzhr@;yn15777@ 根据我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强军兴军战略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战争多元化特点,我军各技术兵种逐渐完善,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各种电子装备在军事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更多的尖端技术被应用到军事作业中㊂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涉及多种先进的电子设备,涵盖通讯㊁雷达㊁指挥自动化系统㊁电子对抗等多个专业兵种,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电子装备的引入,使官兵的作业岗位暴露于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㊂我们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通讯㊁电子对抗㊁信息自动化处理等部队作业人员的部分岗位电磁辐射暴露水平超出国家和军队标准限值(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GJB 5313A-2017)㊂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涉电磁技术的装备类型和数量也相应提升,电磁辐射岗位作业的官兵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㊂特别是近年来实战化训练要求的背景下,官兵训练强度不断提升,其电磁辐射暴露时间㊁暴露强度不断升高,电磁辐射环境对作业官兵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了多方面不可忽视的影响〔1-2〕㊂涉电磁辐射岗位的作业人员主要是指在雷达㊁电子对抗㊁通信等部队,其工作岗位暴露于电磁辐射环境的军事作业人员㊂涉电磁辐射岗位的作业人员是部队特殊的群体,年龄结构㊁人群体质与一般部队人员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工作性质㊁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等方面有别于一般部队人群㊂为便于对涉电磁辐射岗位的作业官兵实施健康监测和相关健康管理,我们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研究报道,将在通讯㊁雷达㊁电子对抗㊁指挥自动化等涉及高强度电磁辐射环境岗位,且每年在该岗位累计工作时间超过3个月的作业官兵,归纳定义为电磁辐射作业人员㊂大量实验数据显示,长期接触高强度电磁辐射可产生头晕㊁头痛㊁乏力㊁记忆力减退和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3〕㊂电磁辐射产生的热效应以及非热效应对机体有累积损伤作用,视觉器官㊁血液系统㊁心血管系统㊁内分泌系统㊁生殖及免疫系统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6〕,导致机体听力㊁血液㊁心血管㊁免疫㊁生殖等多种组织和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7-9〕,作业人员的心理㊁神经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0〕㊂疾病谱是指按人群健康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包含多种疾病的谱带,它能反映某一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的相关人群各种疾病的发生频度㊁疾病的种类和疾病的变动等情况㊂通过分析部队官兵疾病谱及其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以维护和促进各部队官兵健康㊁减少卫生减员㊁提高卫勤战备水平㊁提升部队战斗力㊂为了正确的认识电磁辐射危害,了解其致病规律,做好电磁辐射防护,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本文对某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疾病谱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该部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疾病谱,推测潜在病因差异,为有针对性做好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部作为调查单位,覆盖该部指挥㊁政工㊁后勤保障等全部部门,包括指挥员㊁导弹操作号手㊁通讯兵㊁雷达操作员㊁电子对抗装备号手㊁后勤保障人员等部门全体官兵㊂1.2 研究方法1.2.1 资料收集 通过部队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部住院人员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㊂1.2.2 资料分类 通过自行设计信息调查表收集整理每名住院人员个人资料,包括所在单位㊁实际工作岗位及工作时间㊁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㊁性别㊁身份类别等)及疾病诊断等相关信息㊂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将住院患者分为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和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㊂人员分类依据:在通讯㊁雷达㊁电子对抗㊁指挥自动化等高电磁辐射环境岗位每年累计工作时间3个月以上的作业官兵,定义为电磁辐射作业人员;该部其它岗位官兵,定义为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㊂1.2.3 资料分析 疾病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原则进行,就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㊁病种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㊂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GraphPad Prism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疾病分布特征;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住院情况 由表1可见,2017年,该部总人数3803人,其中,该部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共计3156人,住院人数348人,占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11.03%,同期该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647人,住院人数136人,占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21.02%;2018年,该部总人数3802人,其中,该部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共计3143人,住院人数272人,占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8.65%,同期该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659人,住院人数114人,占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17.30%;2019年,该部总人数3775人,其中,该部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共计3149人,住院人数317人,占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10.07%,同期该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626人,住院人数109人,占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总人数的17.41%㊂经统计学分析,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人数占其总人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比例,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㊂2.2 住院人员疾病类型分布情况 由表2可见2017-2019年该部住院疾病谱及其构成比情况,其中,椎间盘疾患㊁肛周疾病㊁溃疡及胃炎㊁上呼吸道感染㊁泌尿系结石㊁尿路感染㊁外伤㊁骨折㊁精索静脉曲张㊁脂肪瘤是2017-2019年该部导致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的前10种疾病,其中椎间盘疾患㊁肛周疾病㊁溃疡及胃炎的住院比例占所有疾病的50%以上㊂上呼吸道感染㊁泌尿系结石㊁支气管炎㊁骨折㊁肛周疾病㊁溃疡及胃炎㊁外伤㊁尿路感染㊁椎间盘疾患㊁急性阑尾炎是2017-2019年该部导致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的前10种疾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㊁泌尿系结石㊁支气管炎的住院比例占所有疾病的50%以上㊂2.3 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情况 全部调查对象疾病诊断分布包括运动系统㊁消化系统㊁泌尿系统㊁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㊂其中,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发生率占据前三位的依次为呼吸系统㊁泌尿系统和运动系统,分别为332例(35.43%), 227例(24.23%)和151例(16.12%);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发生率占据前三位的依次为运动系统㊁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分别为121例(33.70%),109例(30.36%)和58例(16.16%)㊂见表3㊂表1 某部官兵2017-2019年度住院情况分组2017年总人数住院人数(住院比例%)2018年总人数住院人数(住院比例%)2019年总人数住院人数(住院比例%)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3156348(11.03)3143272(8.65)3149317(10.07)电磁辐射作业人员647136(21.02)659114(17.30)626109(17.41) P值<0.01<0.01<0.01<0.01<0.01<0.01 *此处 住院比例”为该部住院人数占同期该部总人数的比例表2 住院人员疾病类型分布情况序位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疾病病例数构成比(%)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疾病病例数构成比(%)合计疾病病例数构成比(%) 1上呼吸道感染17218.36椎间盘疾患8824.51上呼吸道感染20015.43 2泌尿系结石16617.72肛周疾病5715.88泌尿系结石18714.43 3支气管炎14415.37溃疡及胃炎4311.98支气管炎14411.11 4骨折869.18上呼吸道感染287.80肛周疾病13010.03 5肛周疾病737.79泌尿系结石21 5.85椎间盘疾患1148.80 6溃疡及胃炎58 6.19尿路感染18 5.01溃疡及胃炎1017.79 7外伤39 4.16外伤17 4.74骨折977.48 8尿路感染35 3.74骨折11 3.06外伤56 4.32 9椎间盘疾患26 2.77精索静脉曲张9 2.51尿路感染53 4.09 10急性阑尾炎60.64脂肪瘤5 1.39精索静脉曲张90.69 11其他13214.09其他6217.27其他20515.82合计9371003591296表3 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情况,例数(构成比,%)分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其他合计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151(16.12)142(15.15)227(24.23)332(35.43)19(2.03)66(7.04)937电磁辐射作业人员121(33.70)109(30.36)58(16.16)36(10.03)12(3.34)23(6.41)359 P值<0.01<0.01<0.01<0.01<0.01<0.01<0.013 讨论 伴随信息化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以电磁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设备逐渐被各个国家所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其完善作战结构㊁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电磁辐射源,形成电磁辐射污染,对军事作业环境中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构成无形的威胁〔11〕㊂有研究表明,电磁辐射所产生的包括生物效应在内的多种效应均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㊁多方面的伤害〔12-13〕,中枢神经方面首当其冲,表现为头痛㊁睡眠障碍㊁记忆力减退㊁性格异常及神经衰弱等多种症状〔14〕;血液系统中主要表现为血象的变化,尤其是对白细胞总数㊁粒细胞比例的渐进性破坏,导致恶心贫血和免疫力低下;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男性性机能下降,女性月经周期紊乱㊁妊娠致畸率增加〔15〕;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是导致心肌纤维微结构重构,大血管内膜粗糙;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和加重哮喘;运动系统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张力下降,肌纤维有轻微溶解可能㊂本文回顾性调查分析中,表1可见某部官兵2017 -2019年度住院情况中,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比例相比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明显增高,提示我们官兵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电磁辐射作业环境的影响㊂表2可见2017-2019年该部住院疾病谱及其构成比情况,非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㊁泌尿系结石,而导致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为椎间盘疾患和肛周疾病,这可能与电磁辐射作业人员长时间的体位保持有关㊂表3可见非电磁辐射作业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主要在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而电磁辐射作业住院人员疾病系统分布主要在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提示我们需要关注电磁辐射作业人员的运动防护和营养支持㊂通过调查分析〔16〕,电磁辐射作业人员易受到电磁辐射危害影响存在以下因素,(1)缺乏对电磁辐射的检测评估㊂基层部队缺乏专业监测设备,无法及时有效的对电磁环境进行评估,无法掌握数据资料㊂(2)电磁辐射作业人员作业时间安排不当,营养支持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防护装备和方法㊂(3)对一线官兵教育提醒力度不够㊂心理应激影响人体机能,电磁辐射发生于无形,不易察觉,部分官兵存在心理恐慌,心理负担过重,影响人体机能,导致疾病发生㊂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7〕:(1)系统评估电磁辐射空间分布和时间规律㊂针对新型装备跟进监测评估手段,全面掌握电磁辐射时空特征,提供数据支持㊂(2)重视电磁辐射医学研究㊂各科研院所应投入精力,针对电磁辐射引起的特殊生物学效应进行课题立项,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专业卫勤防护㊂(3)广泛开展教育宣讲和心理支持㊂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部队服务,普及电磁专业知识,为官兵答疑解惑,消除内心顾虑㊂随着信息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以电磁技术为核心的武器装备被广泛应用,其形成的电磁辐射污染对军事作业环境中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无形的威胁㊂我们调查统计了电磁辐射作业官兵住院的疾病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法,旨在减轻电磁辐射对官兵的健康危害㊂参考文献:〔1〕 李景刚,蒋正杰,刘辉,等.电磁辐射对相关特种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7.〔2〕 高一丹,张雪,崔笑笑,等.复杂电磁环境下卫勤保障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2):164.〔3〕 崔鹂,于碧鲲.高频及超高频电磁辐射所致神经行为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8,34(17):2427.〔4〕 郭里,吴晓鸣,吴建惠,等.手机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生殖激素㊁褪黑素及精液质量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17(5):401.〔5〕 刘洋,侯建成,魏雪苗,等.电磁辐射对儿童智力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3):212.〔6〕 崔鹂,于碧鲲,金佳纯.超高频电磁辐射对作业工人感知觉影响的配对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9,35(7):877.〔7〕 罗小莉,钟时勋,章碧云,等.1800MHz电磁辐射对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17(3):388.〔8〕 邬凌峰,何屹,吴建惠,等.手机电磁辐射对雄性大鼠精浆生化及精子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12):1616.〔9〕 吕朝辉,张文鸾,耿德军,等.复杂电磁环境下电磁辐射对大鼠肝脏的影响〔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18(1):40.〔10〕 孙立君,高艳,郭颖,等.高频电磁辐射对小鼠情绪-认知行为的损伤作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8,28(3):15.〔11〕 屈明玥,廖远祥.军事作业环境电磁辐射的健康危害与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4):592.〔12〕 祝青鸾,李俊堂,高春芳.电磁辐射对生物体损伤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5,2(2):441.〔13〕 何微.浅谈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460.〔14〕 侯鹏飞,屈明玥,朱晓博,等.电磁辐射对暴露人群神经功能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7,33(7):999.〔15〕 陈涣涣,蔡芬.战场环境暴露对女兵生殖毒性及子代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5):496.〔16〕 李佳,王琛,陈振中,等.某通信部队官兵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6,59(6):560.〔17〕 郝娜,程红缨,任为,等.电磁辐射损伤机制与防护〔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3):2568.(收稿日期:2020-05-13;修回日期:2020-08-20)。
疾病谱排序分析xx人民医院2016年-2017年一、居民就医情况2016年排序前十位得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3381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293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与其她慢性阻塞性肺病扁桃腺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NOS,急性胃肠炎,急性咽喉炎,腹痛,腰腿痛,占总就医例次得29。
09%,、住院前十位得疾病排序顺次为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胎儿与新生儿受剖宫产得影响,新生儿脐绕颈(胎儿与新生儿受脐带绕颈得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经选择性剖宫产术得单胎分娩,伤寒肺炎,占总就医例次得1.61%、2017年排序前十位得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2708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647例次、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龋齿,骨折,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与其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NOS,腹痛,高血压,新生儿支气管炎,占总就医例次得31.98%。
住院前十位得疾病排序顺次为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新生儿支气管炎,高血压,毛细管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NOS,占总就医例次得2、32%。
二、就医情况统计(一)2016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得比值表1(二)2017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得比值表2三、报告病例分析2016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674例次,其中门诊23381例次,住院1293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得疾病就是: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全年住院排名前三位得疾病就是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
从2016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分组分析,怀孕人数与呼吸系统疾病得病人剧增,院方积极改建了妇产科,拓展妇产科得业务,新增了新生儿洗浴中心与新生儿游泳项目。
体检人群不同年龄组疾病谱变化情况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健康查体中心在几年的时间里如雨后春笋一样快速发展,全国已成立不同规模的体检中心5000多家。
我体检中心在成立的四年的时间里,体检量逐年增加,体检流程逐渐完善,体检软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完成体检人员自动分组,疾病自动统计等功能。
为了了解体检人群不同年龄组疾病变化情况,为今后更能针对性提出健康管理方案,本文统计了近一年来我中心体检人群的疾病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收集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体检总人数50003人,其中男性30200人,女性19803人。
利用体检软件的自动统计功能,导出详细统计表,因疾病统计中血常规异常和尿常规异常包括一些生理性改变或一过性改变如血液浓缩、尿浓缩等,所以将此两项从统计疾病中删除。
将疾病按发病人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不同年龄组均取前20种组成新的统计表,男性和女性分别统计。
2结果见表1和表23讨论女性体检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多的是乳腺增生和妇科炎症,妇科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糜烂等炎性表现,乳腺增生为外科触及乳房的不同形态的结节样、条索样增生或红外线乳腺透照发现的增生样不透光区。
21-50岁年龄段以乳腺增生和妇科炎症的发病率最高,51-60岁女性乳腺增生和妇科炎症的比例仍较高,而61-80岁年龄断段得女性这两种疾病的比例则明显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与女性内分泌有关。
21-50岁年龄段的女性正处于生育期,雌激素水平较高及性生活比较活跃。
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加强自身的保健,注意生理卫生,保持乐观向上的性格,积极锻炼身体很重要。
学会乳房自查并经常检查也很重要。
21-30岁男性超重占比例最高,脂肪肝第二,31-60岁男性脂肪肝占比例最高,而超重第二,61-80岁男性超重和脂肪肝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但仍处于前五位。
高脂血症和血压偏高也位居前五位范围内。
由此可见,在男性人群中代谢性疾病是多么的普遍。
疾病谱排序分析
xx人民医院2016年-2017年
一、居民就医情况
2016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3381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293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扁桃腺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糖尿病NOS,急性胃肠炎,急性咽喉炎,腹痛,腰腿痛,占总就医例次的29.09%,。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胎儿和新生儿受剖宫产的影响,新生儿脐绕颈(胎儿和新生儿受脐带绕颈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支气管炎,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伤寒肺炎,占总就医例次的1.61%。
2017年排序前十位的疾病门诊就医数为22708例次。
报告居民住院就医患病数1647例次。
门诊前十位疾病排序顺次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龋齿,骨折,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NOS,腹痛,高血压,新生儿支气管炎,占总就医例次的31.98%。
住院前十位的疾病排序顺次为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新生儿支气管炎,高血压,毛
细管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糖尿病NOS,占总就医例次的2.32%。
二、就医情况统计
(一)2016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
表1
(二)2017年前十位疾病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比值
表2
三、报告病例分析
2016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674例次,其中门诊23381例次,住院1293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妊娠状态NOS,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全年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脑梗塞。
从2016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分组分析,怀孕人数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剧增,院方积极改建了妇产科,拓展妇产科的业务,新增了新生儿洗浴中心和新生儿游泳项目。
积极宣传呼吸系统疾病的有关知识,增加户外锻炼,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反复。
2017年疾病谱排序报告工作上报居民就医24355例次,其中门诊22708例次,住院1647例次。
全年门诊排名前三位的疾病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龋齿。
全年
住院排名前三位的疾病是多发性脑梗塞,正常分娩NOS,腰椎间盘突出。
从2017年疾病谱排序上报年龄分组分析及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呼吸系统疾病剧增,院方积极单独开设了儿科,建立了新生儿室。
指导家长对患儿合理喂养,加强营养,积极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改善呼吸功能。
嘱家长给儿童定期做健康检查,引导家长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患儿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顺利接受各种治疗,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防止病情反复。
四、2018年的工作重点:
疾病谱排序工作,是落实省卫生厅实施公共卫生‘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是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
建立疾病谱排序和流行病学分析机制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工作,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需要。
为了更准确的反应疾病就诊和住院情况,确保我院2018年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为了满足周边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分别给内二科购进了一台无创呼吸机、动脉血气分析仪,拓展新业务,更加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
将为儿科购进小儿排痰仪和儿童健康体检仪并增加了5张,进一步拓展儿科的业务发展。
还大力改建了口腔科,更换了所有设备,新增了曲面断层片,开展了全景片检
查、畸形牙隐形矫正和现代化根管治疗等项目,并开设了2张住院床位,以利于科室发展。
质控科
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