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小学同学看的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外阅读资料森林里的数学故事森林公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大的树木,也有矮小花草,还有长长的青藤,一簇一簇的灌木。
森林公园里住着一群小朋友。
山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小猴子在树枝间蹦来跳去,小松鼠拖着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在树上玩游戏……主要人物:智慧树爷爷:年龄已经一千多岁了,见多识广,受到大家的尊敬。
熊猫博士:见多识广,知识渊博,担任森林学校老师。
狮王:森林之王。
花狐狸、大灰狼:狡猾、贪婪。
灰熊琪琪和黑熊贝贝:森林保护神,聪明好学。
猫警长卡卡:代表公正法制。
熊妈妈:慈祥,和蔼。
小猪胖胖:爱学习。
小狗汪汪:爱动脑。
小猴慧慧:聪明伶俐。
1.倒转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灰熊琪琪和黑熊贝贝最近学会了倒转数,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倒转数吗?把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同,那么得到的两位数还是它本身),那么这两位数就互为倒转数。
如:45和54就是一对倒转数,45的倒转数是54,54的倒转数是45。
在两位数中,倒转数有很多,如,27和72,35和53……下面有几对倒转数,请你先算出它们的差,然后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同学们个个都很认真,)21-12=9 32-23=931-13=18 75-57=1841-14=27 52-25=27同学们计算很快,可发现迟迟说不出来。
你发现了吗?智慧树爷爷:一对倒转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差几,这两个数相减得到的差就是几个9相加。
亲自试试吧!试一试:91-19= 95-59= 65-56= 73-37= 72-27= 66-55=43-34= 42-24= 54-45= 82-28= 76-67= 88-55=63-36= 94-49= 84-48= 85-58= 53-35= 55-22=96-69= 87-78= 62-26= 97-79= 81-18= 44-11=2.红孩儿斗法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红孩儿对孙悟空很不服气,他趁观音菩萨不在,就溜出来找孙悟空斗法。
数学绘本故事二年级在二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绘本故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教学方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直观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绘本故事。
第一本绘本故事是《小猫学数学》。
故事讲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在学校里学习数学的过程。
小猫遇到了各种有趣的数学问题,通过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小猫逐渐理解了加法、减法和简单的数学逻辑。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小猫的形象也非常可爱,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阅读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第二本绘本故事是《小鸡数学课》。
故事中的小鸡遇到了各种数学难题,比如算术题、几何题等等。
小鸡通过和朋友们一起努力,最终解决了这些难题,学会了数学知识。
这个故事通过小鸡的成长经历,向孩子们传达了学习数学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信息,同时也展示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本绘本故事是《小狗的数学游戏》。
故事中的小狗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学会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这个故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数学绘本故事,孩子们不仅能够在阅读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
数学绘本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数学绘本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多多运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故事会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趣味讲解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常常是他们最困扰的一门课程。
孩子们往往觉得数学既难懂又乏味,因此他们对学习数学缺乏积极性。
然而,如果能够用趣味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将数学融入到精彩的故事中去,那么将会大大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
这就是数学故事会的目的,通过有趣的故事来讲解数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易懂。
故事一:神奇的算盘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他非常喜欢数学。
有一天,小明得到了一个神奇的算盘。
这个算盘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还能解决复杂的乘除问题。
小明在学校里展示了这个算盘,同学们都感到很惊奇。
老师看到后,就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乘法题:47乘以15,小明很快就用算盘算出了答案:705。
同学们纷纷惊呼,虽然他们也会乘法,但是用算盘算起来真的很神奇。
从此以后,小明经常将这个算盘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分享数学的乐趣。
故事二:聪明的小麻雀有一天,小明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
他把小麻雀带回家,小心地照顾它。
过了几天,小麻雀好了,并且变得非常聪明。
一天晚上,小明在书桌上做作业的时候,小麻雀忽然飞到了他的肩膀上。
小麻雀用嘴巴取了一个纸条递给小明,纸条上写着一个复杂的数学题目。
小明惊讶地看着小麻雀,小麻雀似乎想告诉他,数学其实可以是一种乐趣。
小明跟着小麻雀一起解题,发现数学原来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想,就可以找到解答。
故事三:奇妙的数字世界小明有一台神奇的计算机,它可以带他进入一个奇妙的数字世界。
一天,小明坐在计算机前面,仔细观察着显示屏上的一串数字。
突然,他被吸入了计算机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到处都是数字。
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字守卫,守卫告诉他,只有解开了所有数学题目才能回到现实世界。
于是,小明开始思考并解决了一道道数学题目。
在这个数字世界里,他不再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反而觉得数学与自己息息相关,充满乐趣。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向小学生们讲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通过神奇的算盘故事,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加减乘除运算;通过聪明的小麻雀故事,我们可以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奇妙的数字世界故事,我们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这个故事是关于小明和小红的,他们一起做了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
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做数学实验。
老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些彩色的小球,让他们用这些小球做加法和减法的实验。
小明拿到了5个红色的小球和3个蓝色的小球,他想知道这些小球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个。
于是,他开始数小球,一边数一边说,“5个红色的小球加上3个蓝色的小球,一共是多少呢?”小红看到了,她笑着说,“小明,我们可以把红色的小球和蓝色的小球分开来数,这样更容易算。
”于是,他们把红色的小球和蓝色的小球分开来数,最后得出了答案,5个红色的小球加上3个蓝色的小球,一共是8个小球。
接着,小红拿到了9个绿色的小球,她想知道如果减去4个黄色的小球,还剩下多少个小球。
于是,她开始数小球,一边数一边说,“9个绿色的小球减去4个黄色的小球,还剩下多少个呢?”小明看到了,他笑着说,“小红,我们可以先数一下绿色的小球,然后再减去黄色的小球,这样更容易算。
”于是,他们按照小明的方法做了减法实验,最后得出了答案,9个绿色的小球减去4个黄色的小球,还剩下5个小球。
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小明和小红更好地理解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他们发现,用彩色的小球做实验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上,老师还告诉我们,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数学的影子。
比如,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算账、买东西、做游戏等等。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彩色的小球做加法和减法实验,还懂得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我们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热爱数学,勇敢地面对数学,用心去体会数学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数学小能手,用数学的智慧让生活更加精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5篇【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全部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期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5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数字是数学世界里的基本元素,每个数字都是一个小精灵。
这不,1~9这九个数今天凑到了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数字“4”说话了:“我们兄弟几个难得今天凑到一起,不如我们来做游戏吧!”其他人听了“4”的提议都纷纭表示赞同,可是做什么游戏呢?大家又不知道了!正在它们都难堪的时候,“8”说:“不如这样吧,我们一共9个人,我们就用这9个数字组成三个算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但最后大家都能被用上。
而且只答应邀请加号和乘号来参加。
看看能不能列出这样的式子来!”听了“8”的话大家都表示同意,都跃跃欲试。
于是它们请来了加号姐姐和乘号妹妹,大家就开始想怎么组式子了。
小朋友,你能组成上面“8”说的三个式子吗?写写看吧!(1)1+7=8(2)4+5=9(3)2×3=6你想到了吗?【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故事九月,从第一颗葡萄成熟开始,硕果累累的秋天也就来了。
一只可爱的小蜗牛爬到一个像伟人一样高的葡萄树下,心想:多好的葡萄呀,我要把它从树上摘下来,作为过冬的食品。
于是他背侧重重的壳,一步一步、渐渐地往上爬。
这时,一群小鸟唱着歌儿飞过。
他们看见了小蜗牛缓慢地向上爬,就叽叽喳喳嘲笑他。
一只小鸟说:“小蜗牛呀,小蜗牛。
这棵高大的葡萄树有10米高呢!像你这样每小时向上爬3米,往下滑2米,每小时其实才爬1米,要整整爬10个小时才能到顶啊。
”“现在正好八点整,可再过10个小时,天都黑了。
”另一只小鸟说道。
我们会在天黑之前把葡萄都吃完的!”其他小鸟也都众说纷纭,“等你爬上来的时候,还能尝到又大又甜的葡萄吗?你还是趁早打回吧。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二年级学生。
小明是一个聪明而好奇的孩子,尤其对数学感兴趣。
一天,他在学校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故事中说,有一只小猪和一只小鸭在大草坪上玩耍。
小猪对小鸭说:“我有5个苹果,你有3个梨,我们一起把它们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呢?”小鸭聪明地算了一下,回答道:“一共有8个水果!”小猪和小鸭高兴地合作,把水果分了一半,每个人都有4个水果。
小明听完故事后,觉得很有趣。
放学后,他决定做一个类似的问题来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明发现自己口袋里有7个巧克力,桌子上有2个糖果。
他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小食品。
小明开始认真地计算,最后得出结果:一共有9个小食品。
小明感到非常满意,他学会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故事让小明更加热爱学习数学,他觉得数学不再那么难了。
从此以后,小明在学习数学时更加认真和努力,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这个简单的数学小故事,小明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乐趣,也学到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他明白了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关于世界的奇妙探索。
数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想象力,也可以引领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小明在数学的旅途中坚定地前行,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等待着更多数学的故事,更多关于数学的精彩发现。
数学,就是这样一个神奇而美妙的领域,让我们在其中尽情享受智慧的乐趣,让我们在数学的世界里感受无穷的快乐和成就。
数学,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
数学小故事二年级小明是一个非常喜欢数学的二年级学生。
他每天都会在学校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到家里也会做一些数学题来练习自己的能力。
今天,让我们跟随小明一起来听听他的数学小故事吧。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小华一起去买水果。
他们在水果摊前看到了一筐苹果和一筐梨。
小明对小华说,“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一筐苹果和一筐梨哪个重。
”于是,他们找了一个称重的地方,把一筐苹果和一筐梨分别放到了两个天平上。
经过称重,他们发现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斤。
小明好奇地问小华,“如果一筐苹果和一筐梨一共重10斤,那么一筐苹果和一筐梨各有多重呢?”小华想了想,然后用数学知识算出了答案。
小明听了很高兴,他们一起买了一些水果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小明突然看到了一块空地上有一些小朋友在玩游戏。
他们在地上画了一些数字,然后跳着踩。
小明觉得很有趣,就跑过去问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原来,他们在玩一个叫“数数游戏”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从1开始,每次跳一下,就数一个数,然后跳到相应的数字上。
小明很快就明白了规则,他也加入了他们的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小明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能力,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回到家里,小明还在思考刚才的问题。
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打开了数学书,找到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开始认真思考。
经过一番努力,小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写下了解题的步骤和答案。
他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
小明的数学小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同时,数学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小明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相反,它可以充满乐趣,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像小明一样,热爱数学,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数学小能手吧!。
二年级数学故事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二年级学生,他喜欢数学,特别是喜欢用故事来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让我们跟随小明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数学的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五只小猫和三只小狗。
他们非常喜欢玩耍,经常一起在田野里奔跑。
有一天,他们一起去采摘水果,小猫们采摘了9个苹果,小狗们采摘了6个梨子。
他们把采摘的水果放在一起,一共有15个水果。
小猫们很高兴,说,“我们采摘的苹果比梨子多3个!”小狗们也很开心,说,“我们采摘的梨子比苹果少3个!”小明听了,立刻用手指头算了一下,他发现小猫和小狗一共采摘了15个水果,而且小猫采摘的苹果比小狗采摘的梨子多了3个,这样一来,小猫采摘了9个苹果,小狗采摘了6个梨子,数学真有趣啊!小明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他学会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小猫和小狗采摘的水果数量,让小明学会了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问题。
他知道小猫采摘了9个苹果,小狗采摘了6个梨子,所以他们一共采摘了15个水果。
小明还学会了用图形来表示这个问题,他画了一个圆圈代表苹果,一个三角形代表梨子,然后用加号和减号来表示小猫和小狗采摘的水果数量。
这样一来,小明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小明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他发现,数学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学习,就能够轻松掌握。
小明觉得,数学就像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用心去听,就能够学到很多知识。
小明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学习,就能够发现数学的乐趣。
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像小明一样,用故事来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美丽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数学小能手吧!。
⼩学⼆年级数学知识⼩故事11篇⼩学⼆年级数学课外阅读资料森林⾥的数学故事森林公园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的树⽊,也有矮⼩花草,还有长长的青藤,⼀簇⼀簇的灌⽊。
森林公园⾥住着⼀群⼩朋友。
⼭上有许多可爱的⼩动物,⼩鸟在天空中⾃由⾃在的飞翔,⼩猴⼦在树枝间蹦来跳去,⼩松⿏拖着⼀条蓬松的⼤尾巴在树上玩游戏……主要⼈物:智慧树爷爷:年龄已经⼀千多岁了,见多识⼴,受到⼤家的尊敬。
熊猫博⼠:见多识⼴,知识渊博,担任森林学校⽼师。
狮王:森林之王。
花狐狸、⼤灰狼:狡猾、贪婪。
灰熊琪琪和⿊熊贝贝:森林保护神,聪明好学。
猫警长卡卡:代表公正法制。
熊妈妈:慈祥,和蔼。
⼩猪胖胖:爱学习。
⼩狗汪汪:爱动脑。
⼩猴慧慧:聪明伶俐。
1.倒转数⼆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灰熊琪琪和⿊熊贝贝最近学会了倒转数,⼩朋友,你知道什么是倒转数吗?把⼀个两位数⼗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位置,得到⼀个新的两位数(如果⼗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同,那么得到的两位数还是它本⾝),那么这两位数就互为倒转数。
如:45和54就是⼀对倒转数,45的倒转数是54,54的倒转数是45。
在两位数中,倒转数有很多,如,27和72,35和53……下⾯有⼏对倒转数,请你先算出它们的差,然后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同学们个个都很认真,)21-12=9 32-23=931-13=18 75-57=1841-14=27 52-25=27同学们计算很快,可发现迟迟说不出来。
你发现了吗?智慧树爷爷:⼀对倒转数⼗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差⼏,这两个数相减得到的差就是⼏个9相加。
亲⾃试试吧!试⼀试:91-19= 95-59= 65-56= 73-37= 72-27= 66-55=43-34= 42-24= 54-45= 82-28= 76-67= 88-55=63-36= 94-49= 84-48= 85-58= 53-35= 55-22=96-69= 87-78= 62-26= 97-79= 81-18= 44-11=2.红孩⼉⽃法⼆年级上册第⼆单元红孩⼉对孙悟空很不服⽓,他趁观⾳菩萨不在,就溜出来找孙悟空⽃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故事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一些故事吧!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小明和小红去买水果的。
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水果摊上买了一些水果,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梨子,小红买了4个梨子和1个桃子。
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呢?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简单的加法和数量的概念。
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接下来是一个有关小猫咪的故事。
小猫咪家里有一些鱼和一些奶酪,它每天都吃一些鱼和一些奶酪。
如果小猫咪一共吃了5份食物,其中3份是鱼,那么它吃了多少份奶酪呢?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简单的减法和分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小朋友们一起分糖果的。
小明、小红和小华一共有12颗糖果,他们要平分这些糖果。
如果小明拿了4颗糖果,小红拿了3颗糖果,那么小华能拿到几颗糖果呢?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简单的除法和平均分配的概念,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小兔子家的胡萝卜。
小兔子家有一些胡萝卜,它每天都吃一些胡萝卜。
如果小兔子一共吃了8根胡萝卜,其中有5根是红色的,那么黄色的胡萝卜有几根呢?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简单的乘法和对比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孩子们在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更加喜欢数学,更加喜欢学习!。
二年级简短数学故事(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数学故事介绍2.故事情节分析3.故事的意义和启示4.总结篇1正文一、数学故事介绍二年级数学故事是一则关于数字和图形的小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明在数学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故事以小明为主角,通过他的经历,展示了二年级数学课程中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知识点。
二、故事情节分析故事开始于小明在数学课上学习加法,他学会了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结果。
回到家里,他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他妈妈让他去买糖。
小明计算出需要买两袋糖,每袋糖的价格是2元。
他一共需要支付4元钱。
这个例子中,小明应用了加法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接下来,小明又遇到了乘法问题。
他需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他计算出自己需要完成10个任务,每个任务需要花费1分钟。
他决定合理安排时间,分配任务,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这个例子中,小明应用了乘法知识来规划和管理时间。
最后,小明遇到了除法问题。
他需要将一些糖果分给他的朋友。
他计算出他有20块糖果,需要分给4个朋友。
他决定将糖果平均分配给每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到5块糖果。
这个例子中,小明应用了除法知识来公平地分配资源。
三、故事的意义和启示二年级数学故事的意义在于展示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应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故事还强调了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的重要性。
篇2 目录一、二年级简短数学故事1.介绍2.故事情节3.故事教育意义4.总结篇2正文一、介绍二年级简短数学故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小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数学难题的故事。
二、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难题:1+2+3+4+5+6+7+8+9+10=?。
小学生小明看着这道题,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法,他通过将这个等式拆分成两个部分,从而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先计算了前半部分的和,然后将其乘以2,再将结果加上后半部分的和,最终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有三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小明、小红和小亮。
有一天,小明、小红和小亮一起去买水果。
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买了2个梨子,小亮买了4个香蕉。
他们三个把水果放在一起,想一起分享。
这时,他们发现水果的数量正好可以平均分给每个人。
老师问我们,小明、小红和小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呢?我们算了一下,3个苹果加2个梨子再加4个香蕉,一共是9个水果。
然后老师又问,他们三个人每个人分到了几个水果呢?我们又算了一下,9个水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到了3个水果。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明白了数学中的除法。
当我们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时,就需要用到除法。
这样,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接着,老师又讲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猫咪。
小猫咪有一天去买鱼,它买了6条鱼,但是它只能一次拿走3条鱼。
于是,小猫咪决定分两次拿走鱼,第一次拿走3条,第二次再拿走3条。
老师问我们,小猫咪一共买了多少条鱼呢?我们算了一下,小猫咪一共买了6条鱼。
然后老师又问,小猫咪第一次拿走了多少条鱼?我们算了一下,小猫咪第一次拿走了3条鱼。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学会了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
小猫咪买了6条鱼,但是它分两次拿走,这就涉及到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两个运算的概念和运用。
在数学课上,老师还讲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数学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对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数学小能手!。
小学数学的趣味故事从前,有一位小学生叫小明,他对数学非常感兴趣。
尽管其他同学普遍认为数学很枯燥无味,但小明却深信数学可以是有趣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小明开始了一段有趣的数学故事之旅。
第一站,小明来到了一个神奇的算术王国。
这个王国里的人们生活在数字中,他们的脑海中一直充满着计算和推理的快乐。
小明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加法大师。
加法大师手持一把斩仙刀,他能在瞬间把两个数字相加。
小明向加法大师发起了挑战,看看自己能不能胜出。
他们开始了一个刺激的加法竞赛,小明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是不敌加法大师。
然而,小明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因为他发现了许多新的学习加法的技巧。
接着,小明来到了减法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小明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学公式,叫做相反数的相加等于零。
这个公式让小明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什么两个数字相减后会得到一个新的数字。
他和减法大师一起探讨了如何运用相反数来解决各种减法问题。
他们一起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小明感觉自己的数学水平在不断提高。
在乘法国度,小明结识了乘法大师。
乘法大师可以在眨眼间算出两个数的乘积。
小明向乘法大师请教如何快速计算乘法,得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方法。
乘法大师告诉小明,只要记住一张乘法口诀表,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乘法问题。
小明兴奋地学习了乘法口诀表,并立即开始尝试运用它。
他发现,通过口诀表,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乘法计算,这让他感到非常满足。
最后,小明来到了除法王国。
在这里,他结识了除法大师。
除法大师通过一种神奇的方法,能够在心中计算出两个数字的商。
小明向除法大师请教如何正确地进行除法运算,除法大师告诉他一个简单的原则:当除数是1时,商和被除数相等;当除数是0时,商无穷大。
小明对此很感兴趣,他开始思考如何运用这个原则来解决各种除法问题。
他和除法大师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这段有趣的数学故事之旅,小明不仅深刻理解了加减乘除的原理,还掌握了一些解题技巧和口诀表。
他发现,数学并不枯燥无味,只要用心去学,就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篇一: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关于九九歌,汉代燕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设立招贤馆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应征。
过了一年后才来了一个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觉得很可笑,就说: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这个人回答说:九九歌确实够不上什么才学,但是您如果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礼相待的话,那么还怕比我高明的人才不会接连而来吗?齐桓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把他接进了招贤馆。
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士都接踵而至了。
镜子题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
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
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
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
小学生数学小故事小学生数学小故事小学生数学小故事(精选11篇)数学作为多种学科的基础,在生活、科技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数学的身影,为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数学是兴趣,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小学生数学小故事(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小学生数学小故事1为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数学是兴趣,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精编数学故事,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最大最大不会超过999。
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
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最大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
只有3种可能:999+997=1996,998+998=1996,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小学生数学小故事2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
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你见识少了。
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
5 个数学小故事【篇一:5 个数学小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 加至100 与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100+99+98+97+96+ . +4+3+2+1=101+101+101+ .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 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2 便得到答案等于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 度28 分,所有的锐角为70 度32 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 毫米,误差极少.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 “人”字形的角度是110 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 度44 分8 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 度44 分8 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篇二:5 个数学小故事】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小故事14篇1、趣味数学小故事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趣味数学小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3、趣味数学小故事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4、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5、趣味数学小故事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6、趣味数学小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小学同学看的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小学同学看的》的内容,具体内容:多了解一些数学小故事,能够让我们大家在欢乐中,增加对于数学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数学学习意识。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1:阿拉伯...
多了解一些数学小故事,能够让我们大家在欢乐中,增加对于数学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数学学习意识。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1: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问问题的孩子。
有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
于是他就去问他的当数学老师的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么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妈妈对吗?
妈妈摇摇头,说:阿拉伯数字实际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以前,印度人就已经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可以写成。
后来,由于各国之间的接触,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它们很简单,于是在自己的国家开始广泛使用并且把他传到全欧洲。
就这样,它们慢慢地就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
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种数字方面,起的作用很大,人们也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
伯数字。
小明高兴地说:原来是这样。
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小明和妈妈都笑了。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2:自己身体的计算器
我们身体真的很奇妙,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器。
最常见的手的计算是9的倍数计算。
家长可能不理解,但是很多小孩子很快就能学会。
计算9的倍数时,将手放在膝盖上,像下表中所示,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
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9的倍数,假设这个乘式是7×9。
只要像上图所示那样,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
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6,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根数是3,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3
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于是就找法老。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
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
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4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
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篇5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