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空气的组成和含量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112
第七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答案1. 土壤空气组成有哪些特点?(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5)土壤空气的组成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2. 土壤热量主要有哪些来源?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因素包括哪些?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的辐射能、生物热、地球内热。
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因素包括太阳的辐射强度、地面的反射率、地面有效辐射。
3 土壤热容量与导热率有何区别?土壤热容量是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的热量。
在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中,水的热容量最大,气体热容量最小,矿物质和有机质热容量介于两者之间。
土壤导热率是在单位厚度(1cm)土层,温差为1℃时,每秒钟经单位断面(1 cm2)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固体部分导热率最大,空气导热率最小,水的导热率介于两者之间。
4 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与气温有何不同?土温的四季变化与气温的变化类似,通常全年表土最低温度出现在1-2月份,最高温度出现在7-9月份。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年变幅范围逐渐缩小,最高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亦逐渐推迟。
土壤温度的日变化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与气温相比,土温最高最低温度存在滞后现象,土温的昼夜变幅随深度的增加而缩小,而且最高、最低温度出现时间亦逐渐推迟。
土壤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受纬度、海拔高度及地形等因子的影响。
随着维度增高,土壤温度和气温均逐渐降低。
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温度和气温均降低,但是高山上的土温比气温高。
地形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影响表现主要在坡向与坡度方面。
大体表现为北半球的南坡(即阳坡),土温比平地要高,北坡(即阴坡)的情况与南坡则相反。
坡度越陡,南、北坡向的温差就越大。
5 土壤水、气、热的主要调节措施包括哪些?(1)通过耕作和施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2)灌溉和排水措施(3)混交、间种措施(4)采用人工覆盖物措施6 土壤水、气、热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土壤水、气、热是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三者是互为矛盾,又互相制约的统一体。
空气土壤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空气知识点总结1.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地球围绕在地球上的一层气体,主要由氮气(N2)(占78%)、氧气(O2)(占21%)、氩(Argon)、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组成。
气体主要成分含量:氮气约78.084%,氧气21.012%,水蒸气0~4%,二氧化碳0.036%,氩0.934%,俯冲〉0.001%。
2. 空气的物理属性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形状和压力,具有流动性。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的密度和比热容是固定的。
3. 空气的运动和大气环流地球上的空气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地运动着,这种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对流、扩散、地转偏向和螺旋上升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
4. 空气的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日益增加,主要包括废气、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质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环境。
5. 空气污染的防治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如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工业废气排放、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低碳生活方式等。
二、土壤知识点总结1. 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固体表面层,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土壤的结构主要包括颗粒结构、结构单元、孔隙度和孔隙类型等。
2. 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颗粒大小和形状、密度、孔隙度、渗透性、压实性、保墒性和散结性等。
这些性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通透性。
3. 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离子交换量、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性等。
这些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和污染情况。
4. 土壤的养分循环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包括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铁循环、钾循环和镁循环等。
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土壤空气是土壤中的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土壤空气的组成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氧气含量较高:土壤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20%~30%。
氧气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气体,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都需要氧气进行生命活动。
氮气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氮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氮气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养分,但土壤中的氮气通常含量较低。
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需的气体,也是植物光合作用
的原料。
水蒸气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占总气体的1%~2%。
水蒸气是土壤中的潜在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他气体含量较低:土壤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氢气、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这些气体对土壤中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含量较少。
简述土壤空气的特点
土壤空气是指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
与大气空气相比,土壤空气具有以下特点:
1. 氧气含量低:由于土壤孔隙小,水分多,通气性差,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
2. 二氧化碳含量高: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繁多,分解有机物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得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3. 湿度大:土壤中水分含量高,土壤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也较高。
4. 温度变化小:由于土壤是较好的热传导介质,土壤空气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5. 具有微生物活动: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繁多,土壤空气中也存在着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6. 具有特殊功能:土壤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综上所述,土壤空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
生态平衡和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