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安徽医科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格式:doc
- 大小:202.01 KB
- 文档页数:8
教高…2008‟2号关于公布安徽省第三批B、C类省级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有关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验收工作的通知》(教秘高…2007‟45号)和《关于开展省级重点学科增补工作的通知》(教秘高…2008‟4号)精神,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完成了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的验收工作,并对新申报的190个学科进行了初审、复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
经研究决定,现将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中通过验收直接认定为第三批B类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新评选产生的第三批B、C类省级重点学科的名单一并予以公布(见附件1),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我省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首次采取分类遴选和建设的方式,即分为A、B、C三类:A类为省级重中之重的学科,主要面向各类重点建设高校,目标为培育国家级重点学科,引领和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A类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和遴选工作将另文通知);B类为省级一般重点学科,主要面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目标是要形成我省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体系,打造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基地;C类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面向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是引导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强应用型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二、各有关高校要对入选的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予以政策倾斜和采取有效扶持措施,B类重点学科要努力建设形成富有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或研究方向;C类重点学科要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发展方向。
要积极遴选优秀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机制,支持学科带头人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享有人员聘用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三、各有关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将其纳入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
要认真制定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并填写《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任务书》(表式见附件2),于2008年10月15日前一式三份报省教育厅高教处审核。
1.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本专业学制七年,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达到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能掌握较坚实的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系统地掌握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独立担任临床工作,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能力,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危急病症,了解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及初步处理能力;具有获得本专业科学技术新发展、新动向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国际医学科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发展潜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扎实的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听、说、读、写,比较熟练的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能用英文撰写病史和论文。
本专业主要课程:外语、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心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等。
实习三年,毕业后授予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临床医学本专业是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学制五年,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基础知识雄厚、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需要、适应终身教育的高级医学人才。
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处理一般疑难急重病症;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阅读一种外文专业书刊;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卫生机构、医药卫生管理机构、药品生产及营销机构工作,还可在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就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等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书附件目录
一、附件列表1:中心的教学成果:
1.教学获奖
2.承担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3.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
4.编写的教材及讲义
5.大学生承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及获奖
6.大学生早期接触科研项目及开放性实验项目
7.发表及会议交流的教学论文
二、附件列表2:中心的科研成果:
1.科研成果及获奖
2.获得专利
3.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4.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
三、附件列表3:中心的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四、附件列表4:主要文件及管理规章制度
附件列表1:中心的教学成果
1.教学获奖
2.承担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3.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4.编写的教材及讲义
5.大学生承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及获奖
6.大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计划及开放性试验项目
7.公开发表及会议交流教学研究论文
附件列表2:中心的科研成果
1.科研成果及获奖
2.获得的发明专利
3.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关于开展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的通知各院(系、所):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提高我校整体办学实力、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根据《安徽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办法》和《安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总数为30个,第二批验收结果为优秀的6个学科直接进入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
本次重点学科遴选实行限额申报,基础医学院限报6个,人文学院限报3个,第一附属医院限报11个,附属省立医院限报8个,第二附属医院限报4个,第三附属医院限报4个,附属安庆医院限报4个,第四附属限报2个,其他各临床学院、各院(系、所)限报1个。
二、遴选条件1. 申报学科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2. 学科带头人明确,具有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学科组成员年龄、知识和职称构成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有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
3. 有多个稳定、明确的科研方向,有些方向与国内同级院校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研究方向与国家、我省科技发展方向一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目前承担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
4. 科研成果突出。
近三年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等成果较多,有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奖励,成果转化情况良好。
5. 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质量较高。
有系统、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有明确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明确的研究生指导组。
6. 相关专业的科技期刊和权威性的专著应齐备,学科带头人与国内外有关学科和实验室有密切的学术交流,每年均能参加若干学术会议,能经常举办关于本学科学术新进展的讲座,承办过国际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
7. 基本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齐全,有专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三、各院(系、所)要做好申报学科的推荐把关工作,尤其要注重对申报学科基本条件的把握,根据《安徽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办法》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遴选推荐工作。
一、安徽医科大学概况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座落在省会合肥市,其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内迁安徽,是安徽省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学校,是我省首家经国家批准招收博士研究生的省属高校,也是我省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省属高校之一,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学校占地1296亩,分为两个校区,建筑总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老年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免疫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6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MPH)授予权,还有1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临床医学),23个本科专业(方向),3个专科专业(方向)。
学校还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共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46个省、校级研究所,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有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建有安徽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学校现有研究生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立临床学院(附属省立医院)等20个直属教学机构,有91个教研室,19个教学实验室。
有教职医护员工4837人,其中正高职称471人,副高职称778人,教师中博士14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3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5人次,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76人次,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5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54人,教师中有49人次担任国家医药类本科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
现有在校生一万余人,其中博士生112人、硕士生1257人、港澳台研究生17人,另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6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600余人。
安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管理办法第一条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综合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战略性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安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决定继续遴选一批综合水平较高、特色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使其成为推动我省科技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
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带动我校整个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在提高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科研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
第三条根据重点学科的遴选条件,采取学科申报、院(部、所)遴选推荐、专家评议、校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的办法,择优确定校级重点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每5年遴选一次。
省级重点学科一般从校级重点学科中推荐。
省级重点学科不再兼做校级重点学科。
第四条重点学科实行学校、院(部、所)和学科点三级管理。
学校根据学科建设总体工作规划、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统一组织重点学科的遴选、评估和新增工作;院(部、所)根据学校有关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定和工作部署,指导各重点学科点制定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负责重点学科日常管理等工作;重点学科在院(部、所)的领导下,根据批准的学科建设目标和计划安排,完成各项学科建设任务。
第五条校各单位、各有关部门对重点学科要加强领导,大力支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实现。
一、加快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引进人才和学术梯队建设,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
发挥学术造诣深的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注重选拔和培养有前途的中青年骨干。
努力建设一支乐于奉献、素质优良、团结合作、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和技术骨干队伍。
二、开展科研工作,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要把能否取得国家级科研课题,能否培养出高规格、高质量的研究生,能否取得高水平、高效益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学科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
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2010级七年制及本科各专业外文课表表1—1、上课地点:校本部表1—2、上课地点:南校区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4月3日-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
4月30日-5月2日为劳动节放假。
6月4日-6月6日为端午节放假。
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09级七年制及本科各专业外文课表表2—1、上课地点:校本部表2—2、上课地点:南校区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医学英语54学时,每周三节课的班级共18周课,每周四节课的班级共14周课,遇节假日顺延。
4月3日-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
4月30日-5月2日为劳动节放假。
6月4日-6月6日为端午节放假。
表3、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临床医学院2010级外文课程表上课地点:南校区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4月3日-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
4月30日-5月2日为劳动节放假。
6月4日-6月6日为端午节放假。
表4 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临床医学院09级外文课程表上课地点:南校区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医学英语54学时,每周三节课的班级共18周课,每周四节课的班级共14周课,遇节假日顺延。
4月3日-4月5日为清明节放假。
4月30日-5月2日为劳动节放假。
6月4日-6月6日为端午节放假。
表5、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2010级专升本外文课表表6、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10级本硕口语课表表7、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08级本硕日语课表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日语每班共54课时,第18周课程结束。
表8、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08级卫管课表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第18周课程结束表9、安徽医科大学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医学英语课表~备注:本学期教学周为19周, 2月21日正式上课。
安徽大学校政秘…2008‟196号关于批准实施200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各院、系、教学部,校直机关各部门: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秘高…2008‟46号)精神,学校于2008年4月27日启动了2008年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推荐和遴选工作,经专家评审和公示,学校研究,决定“法学”等6个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等5个教学团队、“大学语文”等10门精品课程、“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等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新闻传播学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等32项教学成果,共计57个项目为200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见附件)。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简称“质量工程”)是国家和我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1—措,也是我校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评建成果、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希望各项目负责人和所属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建设实施,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成效,学校将根据“安徽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对有关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
对项目检查验收优秀的,将加大经费支持,并在申报省级和国家级“质量工程”相应项目上优先推荐;对项目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将予以通报、停止拨付并追缴建设经费及取消此后的申报资格。
特此通知。
附件:200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安徽大学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九日—2—附件:2008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一、特色专业(6个)二、教学团队(5个)—3—三、精品课程(10门)四、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4—五、教学成果奖(32项)—5——6—。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一)正文:----------------------------------------------------------------------------------------------------------------------------------------------------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8〕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规划和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要求,在有关学校和单位推荐基础上,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等691个专业点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
项目承担学校和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点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进专业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要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所属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的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管理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执行。
【安徽医科大学排名】安徽医科大学特色专业-安徽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
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
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
1952 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
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师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校训,弘扬“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倡导践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医院)、卫生管理学院、生命科学院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巢湖临床学院(附属巢湖医院)、第四临床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麻醉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医学美容系、皮肤病与性病学系、乳腺病学系等24个直属教学机构。
学校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附属巢湖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方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解放军306医院、解放军307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建立临床学院,目前临床学院达50余所,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区。
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2008年审批)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北京大学世界历史北京大学考古学北京大学预防医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北京联合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中华女子学院学前教育清华大学英语清华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车辆工程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对抗技术北京科技大学矿物资源工程北方工业大学自动化北京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车辆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安全工程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物理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北京农学院园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工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市场营销中央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北京工商大学金融学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工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院英语国际关系学院传播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中国戏曲学院表演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南开大学哲学南开大学历史学南开大学化学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天津大学制药工程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天津科技大学包装工程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天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天津商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河北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河北北方学院药学华北电力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河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河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河北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燕山大学金属材料工程燕山大学旅游管理防灾科技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河北农业大学农学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河北医科大学药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康复治疗学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河北经贸大学法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育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管理山西大学生物科学太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太原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山西农业大学农学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长治医学院护理学山西师范大学化学山西大同大学物理学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内蒙古大学物理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自动化内蒙古科技大学预防医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辽宁大学哲学大连大学小学教育大连理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大连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辽宁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工程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大连海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工业设计沈阳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大连水产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科学辽宁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东北财经大学财政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大连民族学院日语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学吉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吉林大学物理学吉林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吉林大学制药工程延边大学汉语言长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长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吉林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长春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北华大学机械类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市场营销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白城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英语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吉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黑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哈尔滨学院小学教育黑河学院俄语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哈尔滨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大庆石油学院油气储运工程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东北农业大学园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哈尔滨医科大学麻醉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大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绥化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品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制药工程复旦大学哲学复旦大学物理学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上海大学美术学上海杉达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同济大学工业设计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同济大学工程管理同济大学德语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上海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上海海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东华大学轻化工程东华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上海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华东师范大学化学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英语上海海关学院税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学上海金融学院金融学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南京大学英语南京大学物理学南京大学大气科学苏州大学纺织工程苏州大学档案学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南通大学英语扬州大学化学扬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江苏科技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土木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河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江南大学纺织工程江苏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江苏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常熟理工学院自动化金陵科技学院会计学南京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制剂徐州医学院药学南京师范大学动画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徐州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盐城师范学院英语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南京财经大学统计学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江苏警官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南京艺术学院绘画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浙江大学生物科学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浙江大学自动化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浙江大学教育学宁波大学英语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浙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浙江林学院林学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杭州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湖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绍兴文理学院生物科学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浙江万里学院新闻学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安徽大学英语安徽大学考古学安徽大学生物科学皖西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合肥学院生物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合肥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徽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安徽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自动化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规划安徽农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安徽医科大学药学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安徽师范大学经费自筹安徽师范大学化学安庆师范学院表演安庆师范学院化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黄山学院旅游管理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安徽财经大学财政学集美大学财政学福州大学车辆工程厦门大学法学厦门大学历史学厦门大学海洋科学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福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学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福建师范大学英语福建师范大学物理学南昌大学通信工程南昌大学医学影像学华东交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江西农业大学林学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学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江西师范大学英语井冈山大学汉语言文学赣南师范学院历史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江西财经大学市场营销山东大学英语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中国海洋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烟台大学应用物理学青岛大学纺织工程青岛大学临床医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应用化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勘查技术与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应用物理学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山东建筑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山东轻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潍坊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山东师范大学物理学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聊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鲁东大学汉语言临沂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山东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山东艺术学院绘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动画郑州大学历史学郑州大学物理学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郑州大学行政管理河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河南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工程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原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河南科技学院农学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园林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河南大学生物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信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武汉大学哲学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武汉大学化学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长江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长江大学农学湖北大学物理学湖北大学生物科学江汉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三峡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孝感学院化学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物理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勘查技术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湖北工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武汉工程大学制药工程武汉科技学院纺织工程武汉工业学院动物科学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工程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咸宁学院药学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湖北师范学院化学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襄樊学院物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湖北经济学院市场营销湖北警官学院侦查学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中南民族大学生物技术湖北民族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湘潭大学材料物理湘潭大学行政管理吉首大学生物科学南华大学矿物资源工程南华大学预防医学湖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湖南大学化学中南大学应用化学中南大学自动化中南大学精神医学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南大学交通运输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湖南科技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长沙理工大学会计学湖南工业大学自动化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湖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化学邵阳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山大学历史学中山大学预防医学中山大学会计学暨南大学经济学类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类汕头大学法学汕头大学临床医学广州大学给水排水工程深圳大学工商管理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华南农业大学农学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制药工程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广东医学院护理学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华南师范大学英语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湛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营销广东商学院法学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广州美术学院绘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星海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广西大学轻化工程广西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广西工学院土木工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桂林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广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广西师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广西艺术学院广告学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海南大学法学海南大学植物保护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西南大学化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南大学农学西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重庆三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重庆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重庆大学土木工程重庆大学生物工程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重庆师范大学旅游管理重庆文理学院园林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四川大学历史学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川大学药学四川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川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成都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成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西南科技大学自动化西华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四川理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交通运输院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四川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四川师范大学工商管理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保险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表演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西南民族大学法学贵州大学汉语言文学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贵阳医学院药学遵义医学院麻醉学贵阳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贵州财经学院会计学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学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昆明医学院口腔医学大理学院药学云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云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云南艺术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西藏大学临床医学西藏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西北大学历史学西北大学物理学西北大学中药学延安大学生物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西安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西安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管理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长安大学资源勘查工程长安大学土木工程陕西科技大学应用化学西安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西安工程大学轻化工程陕西理工学院物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西北政法大学哲学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西安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兰州大学化学兰州大学地理科学兰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兰州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兰州交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甘肃中医学院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河西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甘肃政法学院侦查学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青海大学资源勘查工程青海民族学院旅游管理宁夏大学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