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7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交桩后复测报告批准:审核:复核:编制:2022年10月目录第一章技术设计书 (3)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既有资料情况 (3)2、复测的目的及任务范围 (4)2.1任务来源 (4)2.2任务范围、内容、预计工作量 (5)3、执行标准 (5)4、坐标及高程系统 (5)5、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 (6)5.1施工组织机构 (6)5.2人员配备计划 (6)5.3设备配备计划 (7)6、实施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7)6.1复测原则 (8)6.2平面控制网复测 (8)6.3高程控制网复测 (11)6.4成果资料 (14)7、保证措施 (14)7.1安全保证措施 (15)7.2质量保证措施 (15)7.3环境保证措施 (16)第二章技术总结 (17)1任务概述 (17)1.1任务名称 (17)1.2任务范围 (17)1.3任务内容 (17)2、工程概况 (17)3、既有资料情况 (18)4、交桩后复测主要技术依据 (18)5、交桩后复测技术方案执行情况 (18)5.1控制网选点原则 (18)5.2控制网点的补设 (18)5.3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19)5.4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处理 (20)5.5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5)6、技术结论及建议 (34)第三章本次复测成果表 (35)1、×××号线GPS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5)2、×××号线高程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6)第一章技术设计书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1.1工程概况×××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植被茂密,市区作业区车流量大,且车速快,高楼密集,市郊鱼塘、山体较多,交通不便,给外业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2既有资料情况根据×××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号线工程×××站至×××站段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2022年10月),×××号线共布设平面控制点60个,其中GPS控制网点56个,联测地铁××号线GPS平面控制网点2个(G551、G515),联测地铁2号线GPS平面控制点1个(GATS3(同GPS2-2))。
控制网复测报告一、概述1.工程概况:G342麟游至蒲村镇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麟游县城青莲路与麟眉路过境线交叉口,后利用既有城市路向南,经栗川、峡口,以隧道穿越黑山头后向南,在永安K12+100处至麟游、岐山界,而后进入岐山县延旧路经苜蓿河,在雪岭处翻越垭口进入曹家沟,向南经马家河、相子沟,与K24+600处偏离旧路拐向南,延地方道路堀山路继续向南,经徐家、蒲村镇,终点位于蒲村镇西南接S107(关中环线),其中麟游县境长13.050Km,岐山县境长17.362Km,线路全长30.412Km。
本合同段为LP-3标段,起止里程桩号为 K20+000 - K29+872.709,全长 9.512km;2.复测依据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图纸的交桩资料、开工前期复测资料、测量技术设计方案,设计点位及加密点已跨年及与路面标LP-4标交桩,需要进行再次复测。
3.测量时间、测量范围及测量内容1)测量时间(1)平面控制网:2016年3月11日至2016年3月14日;(2)内业数据整理及报告提交:2016年3月15日至2016年3月17日。
2)测量范围LP-3标段(K20+000-K29+872.709),导线长度约9km。
3)测量内容本次复测采用闭合导线路线,测量本项目原有控制点10个,点号为:DN01、DN03、DN04、DN07、GP06、TN01、TN02、TN06、TN07、TN08;原有加密点8个,点号为:二标接头、B5、B6、A1、A3、桥梁点、A10、 TN09-1、二标接头。
4.复测原则控制点复测采用附合导线的方法进行,DN01、DN02、TN08、TN09为已知坐标的高级控制点,分别组成起始边和终边。
观测全部导线边长和转折角,包括已知点上的连接角,通过坐标反算求出始终边坐标方位角,进行平差计算,推导出个导线点的坐标。
附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二、主要人员配置、仪器配备及交通配备1.人员组成为确保本标段的复测与加密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单位以成立了测测量小组,其测量组成员选派具有资质、经验丰富、层次合理的专业测量人员组成。
控制网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南洲站是广州地铁二号线与八号线相交的换乘站,位于海珠区东晓南路与南洲路交叉路口下。
两层结构,二号线在下,广佛线(八号线)在上,二号线呈南北走向,车站总长152.9m,宽22.9m,广佛线呈东西走向,车站总长145.6m,宽22.3m,主要工程内容为车站的土建工程及附属工程。
设计单位交给我方共六个GPS精密导线点,三个精密水准点。
其中EBCJ029、EBCJ030、EBCJ031、EBCJ032-1位于工程施工现场周围500m范围内的楼顶上,是一个互相通视的四边形,EBCJ028、EBCJ036离施工现场较远,仪器观测、设站比较困难,EBCJ028点有砌筑保护。
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EBCJ029、EBCJ030、EBCJ031、EBCJ032-1四个点(其中EBCJ30为广佛线导线点GFJ119,EBCJ31为广佛线导线点GFJ117)已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及我方站台施工实际要求,我方决定只对这四个精密导线点进行施工复测。
水准点Ⅱ广佛58、59、60三个点位于施工现场500m内的平地上,Ⅱ广佛58位于南洲名苑内,Ⅱ广佛59、60二个点位于桥墩基础上,我方按精密水准测量进行往返闭合复测。
全部平面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施工复测工作于2005年7月4日开始,2005年7月9日完成。
二、测量仪器、测量准备(一)精密导线测量1、仪器:徕卡702全站仪及配套基座棱镜组,仪器及棱镜均为新购,经有测绘仪器检定资质的权威部门检定合格,精度为±2″(2+2ppm),经施工自检合格,符合地铁测规要求,允许使用。
2、路线走向:由EBCJ032-1-EBCJ031-EBCJ029-EBCJ030-EBCJ032-1构成一个闭合导线。
3、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地铁测规进行。
4、人员配备:测站3人,前、后站各2人,共7人。
(二)精密水准测量1、仪器:采用水准仪苏光DSZ2+FS1测微器,仪器、铟钢尺一组,尺常数为 3.01550m,仪器为新购,经有测绘仪器检定资质的权威部门检定合格,精度为±0.5mm/Km,经施工自检合格,符合地铁测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允许使用。
xxxxxxxx工程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审核:编制: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目录一、任务目的................................................................................................................................................................... - 1 -二、测区概况................................................................................................................................................................... - 1 -三、已有资料................................................................................................................................................................... - 1 -四、编制依据................................................................................................................................................................... - 1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六、控制复测................................................................................................................................................................... - 2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一、任务目的根据xxxxx风电场总承包项目部、xxxxxx监理部要求,我项目部对本项目工程控制网进行测量,并编制本报告。
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01标段控制网复测编制:复核:审核:审定: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4月目录1、工程简述 (1)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2)3、控制网情况 (2)4、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5、复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4)5.1平面控制网复测 (4)5.2高程控制网复测 (6)6、控制网复测精度评定及平差计算结果 (9)6.1精密导线控制网复测 (9)6.2 高程控制网复测 (11)6.3 复测结论 (13)7、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 (14)8、控制网复测成果及其结论说明 (14)9、控制点成果表 (16)10、附件 (17)附件一、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7)附件二、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 (30)附件三、控制网示意图 (40)附件四、外业测量记录薄 (41)1、工程简述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3站3区间,即金海工业园区站、孔家营站和呼钢东路站,三间房车辆段(不含)~金海工业园站~孔家营站~呼钢东路站区间,线路沿新华西街呈东西走向布置,线路全长4062.557m。
金海工业园区站中心里程为YDK6+044.940,车站位于西二环快速路与新华西街交口处,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
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
车站主体长度277.650m,标准段宽度19.800m,结构底板埋深约16.830m,小里程端头宽度21.750m,大里程端头宽度22.250m,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3.0m。
孔家营站中心里程为YDK7+220.000,车站沿新华西街东西向布置,车站周边环境较好,道路开阔。
北侧为空地及民宅,南侧为呼市热电厂及大福星饭店。
孔家营站采用地下两层单柱两跨的结构形式。
车站主体长度191.000m,标准段宽19.700m,结构底板埋深约16.560m,小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24.300m,底板埋深约18.030m,大里程盾构端头段宽度24.300m,底板埋深约18.030m。
乐清湾铁路乐成隧道加密控制网(DK33+267〜DK42+135)复测报告中国铁建编制H : ______________复核: 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湾铁路 SG01标项目经理部年 月日目录、概述 (1)、工程概况 (1)三、作业技术依据..........................四、主要人员及仪器设备 (2)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六、平面控制网复测 (3)七、高程控制网复测 (8)八、复测结论 (12)九、附件 (12)乐成隧道加密控制网复测报告概述(一)任务名称及任务来源1、任务名称:乐清湾铁路乐成隧道加密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复测。
2、复测情况:2014年7月6至9日进行GPS静态测量,7月11至28 日进行三等水准贯通测量。
(二)复测工作量1、设计交桩CPI GPS控制点10个;2、加密GPS空制点5个;3、三等水准点11个;4、与相邻标段的贯通测量。
二、工程概况温州乐清湾港区铁路乐成隧道(DK33+267〜DK42+135旺线全长8868m,位于浙江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进口位于白石镇密川村,出口位于乐成镇浴潭沟谷,紧邻既有甬台温中雁荡山隧道。
因隧道属于特长隧道,为加快施工进度,分别在密川北和西山设置斜井,其中密川北斜井长度为955 米,坡度为10%左右,西山斜井长度为790米,坡度为10%左右。
为了保证乐成隧道贯通精度,在设计院交桩10个CPI控制点(其中CPI019-1为设计院补测)的基础上,为方便施工测量,我项目部分别在隧道进口、密川北斜井和西山斜井附近布设了2个、1个和2个加密点,确保布设的加密点与设计交桩的CPI控制点在隧道洞口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网状结构。
加密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埋设,标志采用不锈钢材质,上刻“十”字字样,平面坐标和高程共点三、作业技术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设计院成果及点之记;6、设计图纸及业主相关文件。
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LNTJ-1合同段(K0+022.399~K5+000)控制测量网复测报告测绘资质证书:丙测资质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精测队2011年5月河南洛阳项目名称: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LNTJ-1合同段测量单位:中国中铁航空港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精测队等级及编号:丙测资字61105068计算:复核:审核:目录第一章: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LNTJ-1合同段测量网复测报告 (6)一、测区和控制网情况 (6)二、技术依据 (7)三、测量人员及设备 (7)四、坐标系统 (7)五、导线控制网观测 (7)六、观测数据后处理及精度分析 (8)七、导线控制网复测结论 (8)八、施工注意事项 (9)第二章、导线测量平差网报告 (10)一、控制网概况 (10)二、[方向观测值成果表] (11)三、[平距观测值成果表] (13)四、[点位误差统计成果表] (15)五、[点间误差统计成果表] (15)六、[坐标成果表] (16)附件: (18)第一章: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LNTJ-1合同段测量网复测报告一、测区和控制网情况郑州至卢氏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是河南省2010年计划开工的重点高速公路项目。
项目起于九朝古都洛阳,向西经宜阳,全长68.92公里。
建设项目与区域内洛阳绕城高速、郑少洛高速、二广高速互联成网,并先后与多条省道、县道相交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布设。
本标段为该项目工程NO.1标,建设高速路线位于洛阳市高新开发区孙旗屯五龙沟村东,洛阳市九都路和孙辛路交叉处,路线起点接九都路横跨G36宁洛高速洛阳绕城段。
主线总体呈东-西走向,以路基桥梁相结合形式组成,挖方245万方,填方66万方,圬工防排12万方,全线大中桥2座长685米,K0+599.5~K1+104.5后五龙沟大桥、K4+808~K4+988上姚沟大桥,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预应力砼组合箱梁。
水准点、导线加密控制点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审核:审批:河南省中原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道G353大岩洞至雷波县城段改建工程B合同段项目部2016年4月7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设计文件提供测量控制点完好情况: 0三、复测技术依据及方案: 0四、导线点高程复测方案: (2)五、附件: (4)1、控制导线测量示意图 (3)2、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 (7)3、导线点平差计算表 (21)4、水准测量原始记录表 (23)5、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56)6、导线点成果一览表 (59)7、人员名单及资质 (63)8、全站仪、水准仪清单 (65)9、测量仪器校检登记表 (66)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大岩洞至雷波县城段改建工程,主建单位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承建单位河南省中原路桥有限公司---G353大岩洞至雷波县城段改建工程B合同段项目经理部,起止桩号K46+780-—K80+000。
本标段路线起于大岩洞,终于雷波县城段,路线全长33公里,主要控制点:雷波县城,汶水镇.本项目设计路段全长33.223公里,K46+780—K76+840路基宽度7。
5m,K76+840—K80+000路基宽度8。
5m。
采用双向两车道,行车道为2×3。
5m,路肩宽0。
75m(局部受限制路基宽度7。
5m)。
二、设计文件提供测量控制点完好情况:根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导线测量控制点(根据招标文件)共有27个点,并且G04、G09、G10控制桩被车碾压,高程不可用。
经过我项目部测量队有关技术人员进场对标段测量控制点寻找对点发现控制点D13在防护栏下边,仪器无法架设,D10控制点被破坏.三、复测技术依据及方案:1、以四川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文件及相关图纸控制点为主要依据。
2、根据总监办文件要求,控制点测量精度为1级导线和四等水准。
采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的有关要求.但是结合道路实际线形情况,道路大多为曲线形,导线通视很受限制,无法保证一级导线长度4公里,平均边长O。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精密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编制:复核:审核:技术负责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2014年5月目录1 完成任务情况 (1)1.1 任务来源 (1)1.2 测区概况 (1)1.3 工作内容 (2)1.4 执行的技术依据及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1.4.1 执行的技术依据 (2)1.4.2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1.5 施测单位 (3)1.6 完成工作的起止日期 (3)1.7 完成的工作量与相邻标段联测的桩点 (3)2 坐标系统及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2.1 坐标系统 (5)2.2 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3 复测方案执行情况 (5)3.1 仪器检定 (5)3.2 精密控制网复测 (5)3.3 GPS观测操作及手簿填写 (6)3.4 GPS网数据处理 (7)3.5 水准复测 (8)3.5.1 水准点的观测 (8)3.5.2 水准复测数据处理 (8)4 项目质量检查 (9)5 提交的成果资料 (9)6 附件 (9)附件1:CP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0)附件2:CPI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3)附件3: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20)附件4:水准网闭合差 (24)1 完成任务情况1.1 任务来源根据中铁二十五局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对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测量工作的要求,对本标段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及三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工作。
1.2 测区概况新建九景衢铁路江西段JQJXZQ-2标。
起讫里程为DK15+700~DK66+100,正线长度50.4km。
本标段共有特大、大中桥梁28座19.207km,框架式小桥3座59.37m;隧道6座4.078km;盖板涵5座241.86横延米,框架涵120座2789.37横延米,倒虹吸6座156横延米;路基27.3km,挖方147.67万方,填方237.14万方;本标段设都昌、油墩街2个站。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精编WORD版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
通过本次复测,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控制点加密的安全性。
二、测试方法1.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检查控制网的连接情况,确保网络连接畅通。
-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
-对控制点进行多次复测,并比对各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对比复测结果和原始测量数据,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修正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确保其与复测结果一致。
2.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使用专业的加密设备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对加密后的控制点进行解密,比对解密结果和原始控制点数据。
-重新加密解密后的控制点数据,比对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是否一致。
-评估加密解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三、测试结果1.控制网复测结果:经过多次复测,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一致性良好,各次测量结果偏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网连接情况良好,网络连接畅通。
综合评估,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
2.控制点加密复测结果:加密后的控制点数据解密结果与原始数据一致性良好,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一致性高。
加密设备运行稳定,加密解密过程准确可靠。
综合评估,控制点加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四、结论通过对控制网和控制点加密的复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控制点加密准确性和安全性高,可以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3.建议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4.建议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五、改进措施1.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3.定期更新控制点加密算法和密钥,以提高控制点数据的安全性。
六、附录1.控制点复测数据表格2.控制点加密复测数据表格3.控制网连接测试记录4.加密设备运行记录以上为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供参考使用。
从化至东莞高速公路工程十三标段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一、任务内容1、由于本标段桥梁已准备进入施工上部结构及部分路基已成形,加上近来连续受雨水天气影响,部分导线水准点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测量精度、施工,所以对本标段水准点及导线点进行复测、加密,以便于后期施工测量控制工作。
2、本次测量复测工作于2013年4月14日开始,4月26日完成。
参加复测人员均由测量监理及其他四名测量人员组成。
3、本次水准复测加密, 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设计水准点GE32(12标界内)联测到水准点GD156-1(原设计给的点东深二路桥上).从中根据施工控制所需在本标段内加密施工水准点.总计24个点,其中第一条线加密新点9个,原有水准点8个;第二条以水准点GE33为起点和终点的闭合水准网,围绕塘厦互通共计7个水准点。
4、本次导线加密复测,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导线点GE32和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ZX2、K3、K5、K6、K7-1、GE37-5、GE37-2、GE37-4、GE37-3、GD33-1、K9 、FG8、GD33-2共13点,附合至原导线点GD156-1和GD155-1;第二条以主线导线点GE32和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ZX2、K3、TX1、TX6、GE36-4、K4-1、K4共计6个点,闭合至主线导线点GE33。
二、主要作业技术依据及其成果分析。
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严格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对测量成果整理并进行导线平差计算后,测量精度导线符合一级导线、水准符合四等水准精度要求(精度数据见后面各表:主线进行的近似平差,其中测角闭合差12.93″<10√15=38.7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22406,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塘厦互通进行的严密平差,其中测角中误差为3.3″<5″,相对闭合中误差为1/198943,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五合同段项目部控制网复测报告编写:金创邺审核:批准: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第五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十九日目录1.交桩点记录表2.导线点、水准点加密说明3.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报告4.复测成果4.1导线点与加密点测量成果4.2测量成果对照表5.导线点复测5.1导线点平面示意图5.2导线观测原始记录5.3导线点平差过程6.水准点复测6.1水准点平面示意图6.2高程观测原始记录6.3水准点平差过程7.人员分工及仪器设备8.仪器鉴定证书导线点、水准点加密说明为了满足施工精度的需要,我项目部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网进行了加密和复测,复测过程严格按照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及设计图纸所要求的步骤和方法进行。
由于我标段所施工的区域位于东莞市常平镇,沿线民房、工厂极多,通视能力比较差,考虑到前期施工放样的需要,根据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则,导线点沿厂区道路布设。
由于GD89-1与GD90不通视,经实地考察,在GD89-1和GD90之间增设501共一个导线点;同理,由于GD90与GD91不通视,增设502,503,504,505共4个导线点,GD91和GD92之间虽然通视,但是距离过长,影响导线前进布设控制点,故增设导线点GD91-1,GD92和GD93之间506,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 ,518,519,520共15个导线点,GD93和GD121之间增设GD93-1,522,523,524,525,526共6个导线点。
以上所增设的点已基本满足本合同段施工放样的需要。
由于本标段导线点加密密度较大,完全满足水准点密度要求,同时也为了节约资源,不至于造成过多浪费,本标段采取导线点与水准点公用,不另外单独增设水准点。
综上所述,增设的导线点及水准点基本上满足前期施工的要求。
导线点水准点加密报告一、工程概况1、由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从莞高速合同,起点桩号为K12+284.3,终桩号为K16+400.0,全长4.045km。
施工控制网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新郑南端工程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市境内,本标段为新郑南段第二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位于SH(3)120+500~SH(3)127+200,标段长度6.7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0座,其中排水倒虹吸3座,公路桥4座,生产桥3座。
十里铺东南公路桥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十里铺村东南,为总干渠与省道S103 的路渠交叉建筑物,总干渠设计桩号SH(3)123+932.548。
桥宽16.5m;桥长173.3m,设计高程线与道路设计中心线重合,桥周边交通方便,施工条件好。
桥梁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该桥座落在省道S103公路上,是郑州通往禹州的一级公路,采用下承式钢管拱结构,主跨160m完全跨过水面线。
上部结构为1-160m下承式系杆拱,下部结构为薄壁式桥台,桥台为桩基接承台,单跨,箱梁20片。
桥梁所在道路路基宽16.5m,路面宽15m,桥梁行车道净宽16.5m,两侧各设0.5m宽防撞护栏,桥面双向横坡为2%,纵向上下坡均为2.56%。
该桥桥面高程131.088m,渠底高程117.033m,渠堤高程126.192m,地面高程126.20m,桥头两端各做2.56%的引道与原路面相连,引道路基宽度17.5m,双向横坡2%。
总干渠一级马道从桥头两侧预留的5m×4.5m的通道绕行保持交通。
边坡采用总干渠边坡防护方式。
二、测量我单位2012年5月对十里铺东南公路桥进行了加密控制点的静态观测。
施工控制网复测采用GPS施测,依据D级GPS控制网要求测量。
1、执行的规范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41-2001)设计、监理部门的其它技术要求。
2、坐标系的选择GPS网的坐标系统选用挂靠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独立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
控制网测量报告范文一、引言控制网测量是指为了准确测量和定位地表物体或地下物体而在地表或地下预先布置的一系列基准点或控制点,通过对这些控制点进行测量来进行精确测量定位的技术。
本次测量任务是在市区内进行的一次控制网测量,目的是建立一套精确的控制网,为后续工程测量提供准确的基准。
二、测量任务本次测量任务的目标是建立50个控制点,并确保测量精度在±1mm以内。
控制网的布点区域涵盖了整个市区范围,主要包括建筑物、道路、河流等不同地物类型的区域。
三、测量方法与仪器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GPS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全站仪可以测量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角度和距离,适用于建筑物等高程测量;GPS测量仪器则主要用于测量地面上的平面位置信息。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了卫星定位技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控制点的布设为了满足测量任务的要求,我们按照规定的间距在目标区域布设了50个控制点。
布设控制点时,我们选择了地势较高的地点,避免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树木对测量的干扰。
每个控制点都经过精确的测量与计算,以确保其坐标和高程的准确性。
五、测量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所有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测量精度符合要求,高程精度在±1mm以内,平面坐标精度在±3mm以内。
除了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外,我们还绘制了控制网的网络图,并计算了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以备后续的工程测量使用。
六、数据分析通过对控制点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市区范围内控制点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没有明显的规律。
并且个别控制点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误差,经过排查后发现是由于周围的电磁干扰和地面不平坦造成的。
为了降低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后续的测量过程中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控制网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增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电磁干扰以及地面不平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测量意识;3.定期对全站仪和GPS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准确性。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GPS观测
GPS网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天线高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保证天线高读数的准确无误。
外业记录包括:测量员、点名、点号、时段名、数据文件名、观测日期、观测起止时间、天线高、卫星状况等基本要素。
根据原控制网为带状线形布设的特点,为保证取得高精度的观测成果,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接和网连接相结合的方式:
① 每个点有3条及以上独立基线相连接;
② GPS独立基线传递必须是边连接,组成大地四边形或多边形连接;
③ 在选取独立基线构网时,以邻近点之间的短边传递,每一时段中尽量不选择太长的边。
二〇一〇年四月
CPII复测与原测坐标成果比较表。
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卓子山隧道进出口控制三角网测量技术报告包头市绘宇测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七年四月资质证书编号: 乙测资字 1 5 1 02 0 0 7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卓子山隧道进出口控制三角网参加复测人员:监理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技术科长:现场技术负责人:雎志毅测量人员:刘磊杨培龙郭帅张冬勇目录1、技术说明……………………………………………………………(2~4)2、GPS控制网解算精度……………………………………………… (1-33)3、GPS控制网测量示意图 (34)技术说明包头市绘宇测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受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大-包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部委托,于2007年4月至5月进行了卓子山隧道进出口控制三角网测量,现说明如下:一、工程概述进出口控制三角网是卓子山隧道贯通测设的专用控制网,其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保证隧道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符合设计,准确就位,便于使用。
二、测量作业技术依据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4.《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5.甲方的有关资料及技术要求。
三、测量仪器设备中海达GPS HD8200接收机(6台套);TC1100徕卡全站仪四、选点及埋石在隧道入口附近埋设S1,S2,S3与设计提交的JD166-2组成隧道入口三角网。
在隧道出口附近埋设S4,S5,S6,S7与线路中线点YH点组成隧道出口三角网五、施测方法及技术要求隧道控制三角网是隧道施工的主要依据,在选好并埋石的隧道进出口控制桩上采用经过检定符合规范要求的6台中海达HD8200型GPS卫星接收机进行观测。
观测前根据GPS布网图进行同步观测环图形设计和时段设计,编制出作业计划进度表,依据作业计划进度表进行同步观测。
野外作业均按以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1)、GP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不超过5;(2)、每条边不得少于1个观测时段,每个时段观测时间不少于1小时;(3)、每测站有效星跟踪时间不少于1小时;(4)、卫星高度角大于15度;(5)、数据采样间隔时间为15秒;(6)、观测前后各量取一次天线高,最后取平均值;(7)、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结束一测站观测,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目录一、概述..................................................................2㈠工程概况.............................................................2 ㈡现有测量资料.........................................................2 ㈢测量时间.............................................................2 ㈣测量单位.............................................................2二、执行的技术标准........................................................2三、复测控制网精度控制....................................................2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3五、平面坐标系统..........................................................4六、外业数据采集..........................................................41、控制点情况.............................................................42、星历预报及时段计划....................................................43、重复设站次数..........................................................4七、二维约束平差....................................................5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62、控制点坐标..............................................................7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7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95、平差后站点目标坐标系坐标(NEU)..........................................96、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10九、复测成果对照表........................................................11十、仪器鉴定证书..........................................................11 十一、施测人员证书........................................................11S104济微线微山留庄至微山北环路口段大修工程(路基、小桥涵)控制网复测报告一、概述㈠工程概况S104 济微线起自济南市长清区,途径泰安市、济宁市和枣庄市,止于济宁市微山县,是山东省五条省会放射线之一。
南水北调影响区北汝河1标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批准审核编制河南省水利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四日一、工程概况北汝河系淮河流域沙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豫西伏牛山区嵩县外方山跑马岭,流经河南嵩县、汝阳、汝州、郏县、襄城等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岔河口汇入沙河,流域面积6080km2,干流河长250km。
北汝河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山区支流建有玉马、虎盘、安沟、马庙、腾口、涧山口等6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25km2。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修建,造成北汝河及其邻近支流在洪水期间相互串流。
北汝河串流片南起岭湾北沟南侧,北至北汝河北侧,区域内包括北汝河、石河两条交叉河流和岭湾北沟、肖楼北沟两个左岸排水,总干渠以上流域面3926.03km2,其中石河、岭湾北沟、肖楼北沟属宝丰和郏县设计渠段,北汝河属于北汝河属于倒虹吸设计段。
根据南水北调总干渠与北汝河、石河交叉断面附近河道现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治理的重点是解决防洪排涝标准低、河道行洪断面不足险工段危机岸边村庄安全、水利排水设施缺乏及生产桥水毁严重的问题。
1、根据工程规划,对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北汝河两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堤防加固段河道桩号为83+750~81+250,加固堤防总长度为4.39km,其中左岸2.05km,右岸2.34km。
堤防加固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工程等级为4级。
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和加固左、右堤防长4.39km,右岸险工护岸长900m、新建西王楼排涝闸1座、新建引汝大牛灌渠闸1座、穿堤涵洞3座、临时工程等。
3、工程施工范围: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2.5km,河道桩号83+750~81+250.二、复测的目的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一、任务目的
根据xxxxx风电场总承包项目部、xxxxxx监理部要求,我项目部对本项目工程控制网进行测量,并编制本报告。
实际完成工作量:
1、控制点3个点,分别为:BG01、BG0
2、GB0
3、BG0
4、BGO
5、BG06;
2、新增控制点10个,分别为:C1、C2、C
3、C
4、C
5、C
6、C
7、C
8、C
9、C10。
二、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xxxxx风电场。
三、已有资料
本测区有设计提供的点位:BG01、BG02、GB03、BG04、BGO5、BG06共计6个点,经实地踏勘点位保存良好,控制点位数据已交我部。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GB/T 18314一200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1、仪器软件和人员的配置
(1)GPS 南方RTK银河6双频2台、数据处理软件及配套设备;
(2)南方开思数字测图软件1套;
(2)计算机1台;
(4)作业车辆1辆;
(5)作业人员4人。
2、作业仪器的检验
(1)项目使用的GPS银河6已经过仪器检定部门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使用状态良好。
(2)其他使用的辅助设备和工具都保持良好状态。
六、控制复测
1、主要技术指标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2、GPS网选点及埋石
(1)结合测区实际情况,GPS点沿项目区主要道路布设,GPS点之间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
(2)GPS点刻石规格为10cm×10cm在固定埋石上,采用刻画、喷涂标志。
3、GPS网复测
GPS控制网观测使用GPS南方银河6以网络RTK的方式进行复测。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使用GPS南方银河6进行测量,共施测加密点10点。
在放样时满足以下要求:
(1)图根点标志采用石刻标准,特殊地方采用埋石的方式;
(2)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坐标系的坐标;
(3)RTK图根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使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大于10个;
(4)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图上±0.07mm;
(5)RTK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不大于1/12等高距。
(6)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采用连续观测30秒,所得坐标为最终成果。
2、GPS RTK碎部测量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RTK碎部点测量时,正确获取了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2)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均小于图上±0.1mm。
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均小于1/10基本等高距;
(3)RTK碎部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采用固定高度对中杆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大于5个;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见附表一
附表一
控制网测量成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