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碳测定方法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58.98 KB
- 文档页数:1
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hj 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之一,对于了解土壤质量、农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对于研究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对于监测和评估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复杂、耗时且不灵敏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且精确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新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hj 615-2011标准所推荐的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探索其在测定土壤有机碳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一系列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与其他常用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供给科研工作者和实践者一个简单、高效且精确的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土壤质量及其环境响应,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能够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注意:全文内容仅作参考,请根据具体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修改补充)2. 原理及方法:2.1 重铬酸钾氧化法原理:重铬酸钾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有机碳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在高温下与重铬酸钾反应,使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硫酸作为媒介和硼砂作为指示剂。
重铬酸钾会被还原为Cr3+离子,并伴随着颜色的变化,由橙红色转变为绿色。
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从而得出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2.2 分光光度法介绍: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吸收或透射来测定其浓度。
对于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来说,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波长,以实现最佳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从表3—4 中,可以看出每种氧化还原指示剂都有自己的标准电位(E 0),邻啡罗啉 (E 0=1.11V ),2-羧基代二苯胺(E 0=1.08V ),以上两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标准电位(E 0),正落在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内,因此,不需加磷酸而终点容易掌握,可得到准确的结果。
例如:以邻啡罗啉亚铁溶液(邻二氮啡亚铁)为指示剂,三个邻啡罗啉(C 2H 8N 2)分子与一个亚铁离子络合,形成红色的邻啡罗啉亚铁络合物,遇强氧化剂,则变为淡蓝色的正铁络合物,其反应如下:[(C 2H 8N 2)3Fe]3++e [(C 2H 8N 2)3Fe]2+淡蓝色 红色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 3+的绿色,快到终点变为灰绿色,如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红色,表示终点已到。
但用邻啡罗啉的一个问题是指示剂往往被某些悬浮土粒吸附,到终占时颜色变化不清楚,所以常常在滴定前将悬浊液在玻璃滤器上过滤。
从表3-4中也可以看出,二苯胺、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变色的氧化还原标准电位(E 0)分别为0.76V 、0.85V 。
指示剂变色在重铬酸钾与亚铁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外。
因此使终点后移,为此,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加入NaF 或H 3PO 4络合Fe 3+,其反应如下:Fe 3++2PO 43- Fe (PO 4)23-Fe 3++6F - [FeF 6] 3- 加入磷酸等不仅可消除Fe 3+的颜色,而且能使Fe 3+/ Fe 2+体系的电位大大降低,从而使滴定曲线的突跃电位加宽,使二苯胺等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进入突跃范围之内。
根据以上各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性质及滴定终点掌握的难易,推荐应用2-羧基二苯胺。
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值得推荐采用。
3.2.1.2主要仪器 油浴消化装置(包括油浴锅和铁丝笼)、可调温电炉、秒表、自动控温调节器。
3.2.1.3试剂(1)0.008mol ·L -1(1/6K 2Cr 2O 7)标准溶液。
各种有机碳测定方法一、引言有机碳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体中。
准确测定有机碳的含量对于理解地球碳循环、评估环境质量、监测污染状况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碳测定方法被开发出来,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有机碳测定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有机碳测定方法1.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Combustion Oxidation-Non-Dispersive Infrared,CO-NDIR)CO-NDIR法是测定溶解有机碳(DOC)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有机碳燃烧成二氧化碳,然后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器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需要使用大量酸碱试剂,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2.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HPLC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有机物分离,然后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复杂有机混合物中的有机碳,但分析时间较长,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3.元素分析仪法(Elemental Analyzer,EA)EA是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样品中碳、氢、氮、硫等元素的仪器。
通过燃烧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后分别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和热导检测器测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但仪器价格昂贵,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4.同位素分析法(Isotope Analysis)同位素分析法是通过测定有机物中碳同位素丰度来推算有机碳的来源和组成。
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能够提供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信息,但仪器设备昂贵,且对样品的要求较高。
三、各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表1 各种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方法优点缺点应用范围CO-NDIR 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需要大量酸碱试剂、操作繁琐溶解有机碳的测定HPLC 可分离复杂有机混合物分析时间长、样品前处理要求高有机碳组分的分离与测定EA 高精度、高灵敏度仪器价格昂贵、样品前处理要求高有机元素的同时测定同位素分析法高分辨率、提供有机碳来源信息仪器设备昂贵、样品要求高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多种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有机碳吸收紫外光的强度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测定大量样品的有机碳含量。
酸解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转化为甲烷,再测定甲烷的含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高,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炭化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炭化后测定炭的质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光合作用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在受光照射后产生的氧气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适用于测定低含量的有机碳。
热解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热解后测定热解气体中的甲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氧化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再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原子吸收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质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热力学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在受热或加热的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谱、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分子吸附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对分子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分离出来,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来测定其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原子荧光光谱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核磁共振法:这种方法通过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核磁共振信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内爆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沉积物中的有机碳爆炸,再测定爆炸产生的气体中的甲烷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几个主要测定方法的比较1.传统测量方法: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是采用湿燃烧法或干燥燃尽法。
湿燃烧法是将沉积物样品与氢氧化钠一起加热,使样品中的有机物燃烧生成CO2,通过测定CO2的体积或质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干燥燃尽法是将沉积物样品干燥,并在高温下燃尽有机物,从而得到有机物质的质量。
这两种方法在测定有机碳含量时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并且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较长的时间。
2.气体分析法:气体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气体分析仪器对样品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
红外光谱法是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定CO2的吸收峰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气相色谱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气相有机物,然后根据测得的相关峰面积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但由于仪器的限制,无法测定样品中固相有机碳的含量。
3.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利用样品中有机物的吸收和发射特性来测定有机碳含量,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样品中有机物的紫外吸收特性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中有机物的荧光特性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无需样品的预处理,但对样品的适用性有一定的限制。
4.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技术主要是利用核磁共振仪对样品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和测定,核磁共振法可以提供有机物的化学结构信息,对有机碳的测定准确度较高。
但由于核磁共振仪的高昂费用和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不同的测定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析时间、精度要求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
对于一般的常规分析,传统测量方法和气体分析法是较常用的方法;而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光谱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法则能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在今后的研究中,随着仪器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先进的测定方法的出现,从而更好地揭示海洋中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规律。
有机碳测定方法
有机碳是指在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存在的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碳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土壤肥力评价、水质评价等具有重要
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之一是高温燃烧法。
该方法是将
样品在高温下燃烧,使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适当的装
置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吸收或捕集起来,最后通过化学分析确定有机
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有机
碳样品。
其次,另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是湿氧化法。
该方法是将
样品与含有氧化剂的溶液混合,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反应,将有机碳
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确定二氧化碳的含量,
从而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机质较多的样品,
如土壤、沉积物等。
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是光谱法。
光谱法是利
用有机碳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特性进行测定,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
波长下的吸光度,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确定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需样品的预处理,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最后,还有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有机碳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然后通过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但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有机碳进行准确测定。
综上所述,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验的要求来确定。
希望本文介绍的有机碳测定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机碳是指存在于有机物中的碳元素,通常被用作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碳的测定方法:1. 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是通过测定有机样品中碳的含量来确定机碳的测定方法。
使用该方法时,有机样品首先被干燥和研磨成粉末,并将样品置于燃烧器中进行燃烧。
通过测定被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碳含量。
2. 光度法:光度法是通过测定有机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机碳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常用于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已知机碳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机碳含量。
3. 捕收法:捕收法是通过使用特定的吸附剂来捕集有机物质中的机碳,然后再进行定量分析。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甲苯磺酸锂,有机样品与吸附剂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反应,机碳会被捕集在吸附剂上。
然后,吸附剂与有机物质分离,并通过测定吸附剂中机碳的质量来计算机碳的含量。
4. 火焰光谱法:火焰光谱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机碳的方法,通常用于有机物样品的质量检测。
该方法通过将有机样品喷入火焰中,使其燃烧产生特征的光谱信号。
这些光谱信号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样品中的机碳含量。
5. 湿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样品与高氯酸或高氧化钾溶液反应来测定机碳。
反应过程中,有机物质被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可以通过蒸发和收集测定,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冷凝和适当的吸收剂捕集来测定。
综上所述,机碳的测定方法有元素分析法、光度法、捕收法、火焰光谱法和湿法氧化法等多种。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有其适用性和限制性,根据测定的目的和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机碳测定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是一种测量土壤、水体、沉积物等样品中有机碳的方法。
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有机碳含量能够反映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变化。
因此,测定这些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对环境研究和环境保护都非常重要。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常用于环境监测、土壤质量评估和农业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总有机碳测定方法。
1.燃烧法。
燃烧法是测定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有机碳含量的传统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分别燃烧成CO2和H2O,再通过测定释放的CO2体积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适应性较好,但需要高温燃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
2.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程度来测定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测定微量的有机碳含量,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研究和水土保持等方面。
但该方法需要精密仪器,并且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3.恒流量滴定法。
恒流量滴定法是利用电化学滴定的原理来测定土壤、水体、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对硫酸盐、铁和硫等干扰物的影响较小,且反应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无机碳的样品,但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4.蒸馏-滴定法。
蒸馏-滴定法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碳含量的方法之一,通过样品中的氢氧化物反应蒸馏,并将蒸馏液中的CO2与BaCl2反应,生成BaCO3,然后通过滴定计算样品中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测定含有较低有机碳浓度的水体样品。
但可能存在部分有机碳无法蒸馏出来的问题。
总之,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种类繁多,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所和限制。
在进行有机碳测定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实验要求和样品特点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标准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一、原理在外加热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
校正系数为1.1,计算有机碳量。
二、试剂1、0.8000mo l L-1(1/6K2Cr2O7)标准溶液。
称取130℃烘干的重铬酸钾(K2Cr2O7,GB642-77,分析纯),39.2245g溶于水中,定容至1L。
2、H2SO4,浓硫酸(H2SO4,GB625-77,分析纯)3、0.2 mol L-1 Fe2SO4溶液,称取硫酸亚铁(Fe2SO 4 ·7H2O,GB664-77,化学纯)56g溶于水,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4、指示剂2-羧基代二苯胺(邻苯氨基苯甲酸,C13H11O2N),称取0.25g试剂于小研钵中研细,然后倒在100mL小烧杯中,加入0.1 mol L-1NaOH溶液12mL,并用少量水清洗研钵残留试剂于100mL烧杯,水浴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至250mL,放置澄清或过滤,用其清夜。
5、Ag2SO4,硫酸银(Ag2SO4,HG3-945-76,分析纯),研成粉末。
6、SiO2,二氧化硅(Q/HG22-562-76,分析纯),粉末状。
三、步骤1、称取100目的风干土样,(有机质高于50g/kg,称取0.1g,20~30g/kg,0.3g,小于20g/kg,0.5g以上),精确到0.0001。
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用移液管准确加入重铬酸钾标液5mL(若含氯化物,加入Ag2S O40.1g),,再用注射器注入5mL硫酸,小心旋转摇匀,管口盖上弯颈小漏斗,以冷凝蒸出水蒸气。
2、将试管放置在自动控温的铝块管坐中,维持温度170-180,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min,取出。
总有机碳检测方法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土壤、岩石、化石燃料等中所含的所有有机碳的总量。
检测TOC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全自动气相色谱法(AutoGC): 样品经气相色谱仪分离后,通过燃烧检测器或者双吸收器检测器测定总有机碳的含量。
2. 光度测定法:包括高温氧化法、紫外光催化氧化法等。
高温氧化法是将样品在高温下氧化,然后通过光度法测定溶液中产生的气态CO2的含量,从而确定总有机碳的含量。
紫外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紫外光催化剂催化样品中的有机物氧化生成CO2,然后通过红外光谱仪或者气相色谱仪测定出CO2的含量,再计算出总有机碳的含量。
3. 高温燃烧法:样品在高温下被完全燃烧氧化为CO2,然后通过传感器测定CO2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总有机碳的含量。
4. 白钛吸附法:将样品中的有机碳吸附在白钛剂上,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通过热重分析仪(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 TGA)测定样品中的有机碳的含量。
5. 有机元素分析法:将样品在高温下燃烧,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或者元素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碳、氢等有机元素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总有机碳的含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不同领域和要求下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总有机碳的检测。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测定CO2法:将土样中有机碳高温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CO2的量。
2. 湿烧法: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碳)与铬酸、磷酸溶液在160℃下进行消煮,氧化有机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连接在烧瓶上的截流装置中的氢氧化钾所吸收,形成的碳酸盐用氯化钡溶液沉淀之,过量的标准氢氧化钾,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酸回滴,即可从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钾量求出土壤有机碳含量。
3. 高温灼烧法:风干土壤样品在燃烧炉中加热至900℃以上,样品中有机碳
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用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后剩余的氢氧化钡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由空白滴定和样品滴定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差计算二氧化碳产生,根据二氧化碳产生量计算
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一、原理在外加热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
校正系数为1.1,计算有机碳量。
二、试剂1、0.8000mol L-1(1/6K2Cr2O7)标准溶液。
称取130℃烘干的重铬酸钾(K2Cr2O7,GB642-77,分析纯),39.2245g溶于水中,定容至1L。
2、H2SO4,浓硫酸(H2SO4,GB625-77,分析纯)3、0.2 mol L-1 Fe2SO4溶液,称取硫酸亚铁(Fe2SO4 ·7H2O,GB664-77,化学纯)56g溶于水,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4、指示剂2-羧基代二苯胺(邻苯氨基苯甲酸,C13H11O2N),称取0.25g试剂于小研钵中研细,然后倒在100mL小烧杯中,加入0.1 mol L-1NaOH溶液12mL,并用少量水清洗研钵残留试剂于100mL烧杯,水浴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至250mL,放置澄清或过滤,用其清夜。
5、Ag2SO4,硫酸银(Ag2SO4,HG3-945-76,分析纯),研成粉末。
6、SiO2,二氧化硅(Q/HG22-562-76,分析纯),粉末状。
三、步骤1、称取100目的风干土样,(有机质高于50g/kg,称取0.1g,20~30g/kg,0.3g,小于20g/kg,0.5g以上),精确到0.0001。
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用移液管准确加入重铬酸钾标液5mL(若含氯化物,加入Ag2SO40.1g),,再用注射器注入5mL硫酸,小心旋转摇匀,管口盖上弯颈小漏斗,以冷凝蒸出水蒸气。
2、将试管放置在自动控温的铝块管坐中,维持温度170-180,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min,取出。
(注意时间)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倾倒至250mL的三角瓶,用水清洗试管内部及小漏斗,三角瓶中液体约为60-70mL,保持混合液中硫酸浓度为2-3 mol L-1,加入12~15滴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定,颜色由棕红色-紫色-暗绿(灰蓝绿色)。
总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总有机碳(TOC)是描述放射性污染物的重要参数,其含量直接反映了土壤、地下水、水体中的有机物的种类及比例。
准确的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对于环境监测及其他相关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总有机碳测定方法1.学漂白法:化学漂白法是一种常用的总有机碳测定方法,主要通过化学方法产生C-H键的破坏,将有机物质漂白为水。
然后通过计算漂出物的量以及漂出物的恢复数量来测定总有机碳的含量。
2.氧化氢法:过氧化氢法通过过氧化氢将有机物质氧化,产生甲醛、甲醇、水及其他有机物质。
然后通过测定水分质量,并将总有机碳计算出来。
3.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量总有机碳的含量,该方法主要是将溶液中有机物质分子暴露在激发源处,利用几种激发源造成分子激发,然后将发出的光利用探测器放大,换算为实际的有机碳含量。
二、总有机碳的利用1.态系统监测:总有机碳含量可以反映其是否受到有害污染物的影响,因此,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对环境监测、土壤污染物的调查、水体污染的控制和防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质评价:总有机碳含量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此来评估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
3.药测定:由于农药残留量的监测对确保人体健康及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也一直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总有机碳测定方法在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上也被广泛应用。
三、总有机碳测试设备1.有机碳计:总有机碳计是一台专用于总有机碳含量测定的仪器,它能够在十几分钟内完成总有机碳测定。
总有机碳计主要由恒温恒流泵、采样循环管线、高压回收管线等组成,能够满足各类环境中的总有机碳测定要求。
2.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在总有机碳测定中的应用也是比较多的,它将含有有机物质的溶液进行混合并热处理,将有机物质气化,然后通过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结合回收因子的计算,来测量总有机碳的含量。
四、总有机碳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总有机碳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精确度高、测定速度快、操作简便、范围广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化学漂白法和过氧化氢法所耗费液体较大,而且有害物质也会有残留。
有机碳重铬酸钾外加热法(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一、原理在外加热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
校正系数为1.1,计算有机碳量。
二、试剂1、0.8000mol L-1(1/6K2Cr2O7)标准溶液。
称取130℃烘干的重铬酸钾(K2Cr2O7,GB642-77,分析纯),39.2245g溶于水中,定容至1L。
2、H2SO4,浓硫酸(H2SO4,GB625-77,分析纯)3、0.2 mol L-1 Fe2SO4溶液,称取硫酸亚铁(Fe2SO4 ·7H2O,GB664-77,化学纯)56g溶于水,加浓硫酸5mL,稀释至1L。
4、指示剂2-羧基代二苯胺(邻苯氨基苯甲酸,C13H11O2N),称取0.25g试剂于小研钵中研细,然后倒在100mL小烧杯中,加入0.1 mol L-1NaOH溶液12mL,并用少量水清洗研钵残留试剂于100mL烧杯,水浴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至250mL,放置澄清或过滤,用其清夜。
5、Ag2SO4,硫酸银(Ag2SO4,HG3-945-76,分析纯),研成粉末。
6、SiO2,二氧化硅(Q/HG22-562-76,分析纯),粉末状。
三、步骤1、称取100目的风干土样,(有机质高于50g/kg,称取0.1g,20~30g/kg,0.3g,小于20g/kg,0.5g以上),精确到0.0001。
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用移液管准确加入重铬酸钾标液5mL(若含氯化物,加入Ag2SO40.1g),,再用注射器注入5mL硫酸,小心旋转摇匀,管口盖上弯颈小漏斗,以冷凝蒸出水蒸气。
2、将试管放置在自动控温的铝块管坐中,维持温度170-180,液体沸腾发生气泡时开始计时,煮沸5min,取出。
(注意时间)3、冷却后,将试管内容物倾倒至250mL的三角瓶,用水清洗试管内部及小漏斗,三角瓶中液体约为60-70mL,保持混合液中硫酸浓度为2-3 mol L-1,加入12~15滴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标定,颜色由棕红色-紫色-暗绿(灰蓝绿色)。
总有机碳采样方法
总有机碳(TOC)的采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差减法:将水样分别导入高温燃烧管和低温反应管中,高温燃烧管中的水样经过催化剂和氧气的作用,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低温反应管中的水样经酸化后,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二氧化碳。
然后,将所生成的二氧化碳依次导入非色散红外线检测器,测定总碳(TC)和无机碳(IC),二者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
2. 直接法:在水样中加入酸性溶液,使水样酸化至PH值小于2,并通入氮气进行曝气,促使无机碳酸盐转为二氧化碳被吹脱去除。
之后将水样注入高温燃烧管,得出总有机碳含量。
但此法在应用中由于通氮气吹脱无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挥发性有机物也受到损耗,因此,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样尽可能避免使用此法。
3. 加热氧化法:在小型燃烧炉中加入待测水样,将温度加热至℃,利用铂金属作催化剂氧化有机污染物,得出二氧化碳含量,利用对应关系,获取TOC值。
但由于该方法只允许进样量,需在进样前将水样均匀化且通过滤膜过滤后测定,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4. 紫外照射-过硫酸盐氧化:用紫外光照射含K2S2O8的混匀水样,从而得出相对结果。
但由于此法的测定仪相对价格低廉,目前使用率和普及率相对较高。
5. OH自由基氧化:利用O3和NaOH在反应室内生成的OH氧化剂氧化较大量水样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得出结果。
6. 直接电导率检测方式:将有机物完全氧化的二氧化碳通入检测室,利用二氧化碳的特征吸收光得到吸光度。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采样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有机碳测定方法有机碳(TOC)是指水体中的有机物所含的碳元素总量,是水体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有机碳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水质评价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机碳的准确测定方法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
一、高温燃烧法。
高温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碳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将水样中的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完全燃烧成CO2,再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对CO2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大多数水样的有机碳测定。
二、紫外光氧化法。
紫外光氧化法是利用紫外光照射水样中的有机物,产生活性氧,使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再测定CO2的含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水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是对于水样中的部分有机物可能无法完全氧化,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再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对CO2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广,但是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四、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再测定CO2的含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水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是对于水样中的部分有机物可能无法完全氧化,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样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有机碳测定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总有机碳测试标准
一、测试方法
本标准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测定总有机碳。
二、样品处理
样品应预先进行干燥、破碎和研磨,以便更好地进行燃烧氧化反应。
三、仪器设备
1.燃烧氧化装置:由燃烧炉、氧化剂和气体管道组成。
2.非分散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样品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
3.气体采样器:用于采集样品燃烧后的气体。
4.干燥器:用于干燥样品和收集气体。
5.研磨器:用于将样品研磨成细粉。
6.天平:用于称量样品。
四、试剂与材料
1.高纯氧气:用于燃烧氧化反应。
2.纯碳酸钠:用于吸收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3.纯硅胶:用于干燥气体和吸收水分。
4.滤膜:用于过滤样品中的杂质。
5.采样瓶:用于收集气体样品。
6.实验室纯水:用于制备标准溶液和清洗仪器。
五、实验条件
1.测试环境:室内温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以减少误差。
2.气体流量:燃烧炉中的氧气流量应保持稳定,以控制燃烧程度。
3.采样时间:每次采样时间应保持一致,以便准确测定气体浓度。
4.校准仪器:非分散红外光谱仪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测量气体浓度。
5.安全措施: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高温和有毒气体的危害。
6.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应记录所有数据,包括样品名称、采样时间、气体流量等参数,以便后续数据分析。
7.标准物质:使用已知总有机碳含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试,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8.数据处理:通过软件计算总有机碳含量,并生成相应的图表和报告。
总有机碳测定方法标准
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体或土壤中的有机碳总量,包括溶解态有机碳(DOC)和非溶解态有机碳(NDOC)。
TOC的测定方法标准对于环境监测、水质评价、
土壤肥力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TOC测定方法标准,以供
参考。
首先,常用的TOC测定方法之一是高温燃烧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燃烧将样品
中的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有机碳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TOC测定方法是紫外光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紫外光照
射样品溶液,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通过检测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低,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此外,还有一种TOC测定方法是化学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样品
中的有机碳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吸收法或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样和土壤样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最后,还有一种TOC测定方法是微生物氧化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对样品中
的有机碳进行氧化分解,然后通过测定氧化产物的含量来计算有机碳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碳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
综上所述,不同的TOC测定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测定。
在进行TOC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TOC测定方法标准对您有所帮助。
轻组先用75 mL 0.01 mol·L−1 CaCl2 洗涤, 再用至少75 mL 蒸馏水洗涤.
土壤轻质有机碳(LFOC)的测定:称取风干土样12.5 g于50 mL离心管中,每个土样称2份(原本应该称取风干土样25 g 于100 mL 离心管中),然后加入比重为1.7g·cm-3的NaI 溶液25 mL,于200 r/min 条件下振荡1h。
然后以3000×g 转速下离心10 min,将浮在NaI 表层的轻质部分倾倒于装有0.45 um 纤维滤膜的过滤器中进行抽滤。
随后向该离心管中再加入25 mL质量浓度为1.70 g·mL-1 的NaI 溶液进行第二次浸提,按同样步骤再次分离、离心和收集重组物质( 重复2 3 次)。
沉积于离心管底的重组加入0.01mol·L−1 CaCl2, 充分搅拌后,离心10 min, 倒掉上清夜后重复5~ 6 次至无I- 反应( AgNO3 溶液检验, 黄色絮状沉淀) , 再以蒸馏水
离心1 次, 将盛装重组的离心管于60 下烘干、称重.在60℃下烘干(24h)称重。
得到轻组物
质占整个样品质量的比例。
烘干的轻质有机质用玛瑙研钵研细过0.15 mm 筛后保存,用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测定。
轻组被提取后,加25mL蒸馏水于离心管中,振荡10 min。
在3000×g 条件下离心15 min, 弃去上清液. 重复洗涤3次. 冷冻至干燥后称重,减去离心管的重量后即为重组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