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O静态解算操作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38
TGO静态解算操作流程1、新建项目在左侧项目栏中,点击新建项目快捷方式.在显示的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并选择模板.确认后将自动弹出项目属性对话框,可对项目属性进行编辑.2、导入数据从项目栏选择导入,显示的对话框列出了可导入的文件格式和仪器类别.此次操作中导入GPS数据文件.dat.输入点信息:在数据导入检查对话框中,选定使用复选框,名称中输入测站的名称,如果需要高程则要在天线高中输入天线高度,天线类型选Micro-centered L1/L2,测量要选槽口底部.确认后,如果没有选定坐标系统,软件自动弹出缺省投影定义对话框点击确认即可.若选择了坐标系统,将不出现该对话框.点标记:完成数据的导入后,系统将观测情况用图形方式显示出来.在视图中的点标记中选择名称,可在图中显示点的名称.3、基线解算选择基线:点击选择中的全部,或用鼠标器将全部基线画框选中,即选中所有的基线进行基线解算.处理形式设定:如果需要,在测量中选定GPS处理形式可设定进行GPS基线处理时的一些控制参数.主要是设置卫星高度角限制、星历类型、解算类型.点击高级的按钮,编辑质量验收标准、对流层天顶延迟等.处理基线:在测量中选择处理GPS基线.处理完毕可以看到基线长度,解算类型固定才可,否则要重新处理星历,比率,参考变量,均方根等因子.“使用”复选框选定,说明根据验收标准基线处理结果为“通过”或“标记”;若复选框为空,则处理结果为“失败”.按下保存,仅将选定了“使用”的解保存到项目中.查看报告:在报告中点击GPS基线处理报告,查看基线处理报告.通过基线报告分析,记录有关残差较大的卫星和时段,点击视图中的timeline,可对卫星和时段进行取舍.从报告工具条下查看GPS环闭合差报告,可以获得有关闭合环的闭合差信息.同时在设置里可以设置要显示的项目.4、无约束平差基准选择:在平差菜单下选基准/ WGS-84坐标系.平差形式选择:在平差菜单下可选平差形式进行平差形式的设定,一般选择95%的置信界限.执行平差:点击平差.查看报告:在报告中看网平差报告,如果通过则继续进行约束平差,失败则要进行加权平差.加权平差:在平差中选加权策略设定观测值的加权策略.将纯量类型改为“交替的”.再次进行平差,查看报告,直到通过为止.保存校正坐标:选择平差菜单下的校正坐标,保存,可将点在WGS-84基准下的坐标储存下来.在没有其他测量数据的情况下,这些坐标只用于决定点的位置,保存它们仅是为了校正.5、GPS点校正完成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后,如果各项质量指标达到要求,即可开始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龙泉山GPS控制网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已知点资料所属坐标系的椭球参数以及投影中央子午线未知,因此采用点校正的方法.点校正:选择测量菜单下的GPS点校正.出现GPS点校正对话框,选择校正组成.三参数转换法是计算从WGS-84椭球的中心到地方投影椭球的中心沿X、Y、Z轴的平移量,一般用于小范围的基准转换80km x 80km.在此默认三参数.本次只进行二维处理,所以不进行“垂直平差”,选择“更新缺省投影起点”和“水平平差”.不选“设置比例尺为”,通常不将比例因子设为1,以检查计算的比例因子是否接近于1.点列表:点击点列表.在弹出的点列表对话框中,用鼠标选择GPS点,输入点名,网格点中输入当地坐标.确认后回到界面.点击计算,计算GPS校正参数.点击点另存为,取名称.此时就可以得到WGS84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统的参数关系.单击报告,浏览校正计算的详细报告.此报告显示计算的所有参数及当前计算的控制点坐标与其已知位置和各残差值的比较.最后点击确认退出.查看报告:选择报告菜单下的附加报告,选择“点”然后确认.就可以看到计算后的各点坐标.第五章数据处理GPS测量的外业实施GPS点位选埋1、选点GPS外业测量选点时,测站点之间不要求一定通视,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因此,点位选择比较方便.但考虑GPS测量的特殊性,并顾及后续测量,选点时应着重考虑:1每点最好与某一点通视,以便后续测量工作的使用.2点周围高度角15°以上不要有障碍物,以免信号被遮挡或吸收.测站上应便于安置GPS接收机和天线,可方便地进行观测.3点位要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电线等,以免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4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交通方便、有利扩展、易于保存的地方,以便观测和日后使用.2、标志埋设GPS网点一般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以利长久保存和利用.在基岩露头地区,也可直接在基岩上嵌入金属标志.资料有:①点之记;② GPS网的选点网图;③土地占用批准文件与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④选点与埋石工作技术总结.外业观测目前接收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只需作好以下工作即可:1各测站的观测员应按计划规定的时间作业,确保同步观测.2确保接收机存储器有足够存储空间.3开始观测后,正确输入高度角,天线高及天线高量取方式.4观测过程中应注意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和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 5同一观测时段中,接收机不得关闭或重启;将每测段信息如实记录在GPS 测量手簿上.6进行长距离高等级GPS测量时,要将气象元素,空气湿度等如实记录,每隔一小时或两小时记录一次.GPS基线处理GPS基线处理分析TGO进行基线处理后,龙泉山控制网的网形图如下:图5-1 龙泉山GPS控制网点击每条基线,可以查看基线解算报告,主要查看内容:1 基线解算质量的三个恒量标准,即基线的比率、参考方差、RMS等是否超过设置标准.2卫星的连续动态跟踪:良好的观测情况应该是连续跟踪和观测,而不应经常中断.3残差图:残差绝对值大小应该在载波相位波长的1/10之内.如果系统发现处理结果中存在异常,将显示提示信息.出现的重新计算报告,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判断基线是否合格的依据.GPS基线处理报告见表5-1:表5-1 基线处理报告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基线比率均大于标记值3,达到“通过”状态;各基线参考变量小于标记值10,达到“通过”状态.各基线RMS均小于标记值,达到“通过”状态.查看各基线的卫星相位跟踪总结和残差图,没有残差过大的卫星和时段.因此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GPS环闭合差报告GPS环闭合差报告见表5-2:表5-2 GPS环闭合差报告从报告的这一部分可以看出,各项均符合有关规定.无约束平差查看网平差报告,在平差报告的“平差后的观测值”部分,给出了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残差和精度,根据这些数值,可以判断基线向量观测值质量的优劣.查看平差报告中有关基线向量精度的部分,确定未超出规范的相应要求.在平差报告的“协方差项”这一部分,给出了基线向量观测值的精度,其中的距离中误差和相对距离中误差是判定网是否达到规范中对相应等级网的要求的指标.表5-3 无约束平差协方差项根据上表,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其中最弱边的相对中误差是1:29837.GPS点校正固定不同两点对精度的影响为了研究固定不同的两个点对精度的影响,下面按其分布分为三类,代表性的选其中两个点进行分析.1 固定点均匀分布的数据处理结果固定I26、I28两点,经过GPS校正后的点坐标和已知坐标间的残差差异:表5-4 检核点平差值与已知值比较表按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m=2 固定点分布于一侧的数据处理结果固定I26、I32两点,经过GPS校正后的点坐标和已知坐标间的残差差异:表5-5 检核点平差值与已知值比较表按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3 固定点分布于中间的数据处理结果固定I36、I32两点,经过GPS校正后的点坐标和已知坐标间的残差差异:表5-6 检核点平差值与已知值比较表按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由以上三种固定不同分布的两点得出的中误差大小,可以看出,固定均匀分布的两点I26、I28后得出的中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固定一侧分布的两点I26、I32后得出的中误差最大,精度最低.由此可得出如下结论:进行约束平差时,控制点均匀分布所得到的成果精度最高.固定点的个数对精度的影响均匀分布.由于龙泉山控制网较小,测点数量有限,在研究固定点的个数对精度的影响时,只代表性的选择分别固定2个点、3个点、4个点时对网精度的影响.由上面结论得知固定均匀分布的两点进行GPS网约束平差的精度最高,所以所选点均为均匀分布,以减少分布差异造成的误差.1 固定两个点进行约束平差的数据处理结果在中已经分析并得出固定均匀分布的两点I26、I28的中误差,在此直接应用其结果,不再计算.2 固定三个点进行约束平差的数据处理结果固定I26、I36、I28三点,经过GPS校正后的点坐标和已知坐标间的残差差异:表5-7 检核点平差值与已知值比较表按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在固定三个点的约束平差中,由于这三个点的坐标有一定的误差,会出现固定点坐标平差前后发生变化,但相差不大,对整个网的精度影响不大,可以忽略.3 固定四个点进行约束平差的数据处理结果固定I26、I36、I28、I32四点,经过GPS校正后的点坐标和已知坐标间的残差差异:表5-8 检核点平差值与已知值比较表按中误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在固定四个点的约束平差中,由于这四个点的坐标有一定的误差,会出现固定点坐标平差前后发生变化,但相差不大,对整个网的精度影响不大,可以忽略.由以上三种固定不同分布的两点得出的中误差大小,可以看出,固定三个点I26、I36、I28后得出的中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固定两个点I26、I28后得出的中误差最大,精度最低.从而得出结论,固定均匀分布的三个点时龙泉山GPS控制网的精度较高.第六章结论1、TGO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结果可靠.但是在数据检核部分只按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W 与W 合在一起进行环闭合差的检验,平差计算后输出网的信息与现行规范要求也不一致,这使大多用户很难掌握其精度指标.2、对龙泉山GPS网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分别研究固定不同分布的两点和固定点的个数对精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固定相同个数的点时,选择均匀分布的点时GPS网精度较高;相同的分布状况下,固定均匀分布的三个点时GPS 网的精度较高.3、在研究固定点个数对GPS网精度的影响时,固定三个点和固定四个点时的中误差非常相近,可能是由于本次龙泉山GPS控制网测点数量有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点个数对网精度影响的分析结果.参考文献1 刘小春. GPS 技术简介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举例. 高校理科研2 徐绍铨, 张海.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 .武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3 马耀昌, 辛国. GPS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 地理空间信息. 第2 期4 黄劲松.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5 李征行,黄劲松.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6 吴俐明. GPS网数据的质量控制J .测绘通报, 2000 9 : 18~207 张述清. 全球定位系统的数据处理系统——TGO功能扩展应用. 测绘通报. 2006. 第10期8 魏二虎,黄劲松. 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9 李全信. TGO软件中环闭合差的检核问题. 工程勘察. 2006. 第7期10 王文彬.新疆东天山地区C级GPS网的布设和精度分析. 地矿测绘. 2006. 第2 期11 陈中新, 奚长元. 吴江市D级地籍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 期。
TGO 静态控制测量解算过程1、新建项目进入软件,点击右图“新建项目(N)… Ctrl+N”。
出现下图界面,在“名称”部分可填写项目名称,如“13”,“模板”选择“Metric”,“新建”选择“项目”。
键入名称后,点击“确认”。
出现下图,“项目属性”里一般各项内容均不需改动,点击“确认”。
2、数据导入点击如下,进入导入界面点击“导入”后,出现下图,在下图个导入方式里,我们通常用:a、“GPS数据文件(*.dat)”———自电脑中导入数据(电脑中的数据即为已经自接收机中导入电脑里保存的数据,其扩展名为—*.dat )b、“测量仪器”———直接自5700接收机中导入数据A、当点击“GPS数据文件(*.dat)”后出现下图,导入的数据通常保存在某个工程的如下目录下“C:\Trimble Geomatics Office\项目\某工程\Data Files\Trimble Files”,选择所需数据,点击打开B、当点击“测量仪器”,出现下图,选择“GPS Recvr-5000 Series: COM1”,同时打开仪器电源后,点击打开,进行数据选择、导入数据导入后,出现下图,根据外业记录,输入“名称”、“天线高度”、“测量”完成输入后,点击确认,出现下图点击确认,出现点位图,如需显示点名,按如下两图操作点击确认后,显示如右图3、基线处理处理前最好,检查卫星信号,点击“Timelin(I)”,进入如下图第1号卫星质量不好,即可删除,处理完毕后,再点击右图“Timelin(I)”,关闭下图处理界面接下来,点击右图“处理GPS基线”图标,进行基线处理如下图处理结果中,“解算类型”为“**固定”解时,即解算通过,为“浮动”解时,及解算失败,需要对失败边进行重新观测,观测时要任选通过边和其联测通过后,选择保存4、无约束平差先进行加权策略,见右图进入选择下图“纯量类型”中“交替的(T)”,其余项目不做改动,点击确认点击右图“调整”图标进行无约束平差,点击完毕,通过点击下图“网平差报告(N)”,即可显示平差报告5、点校正(坐标转换、约束平差)点击右图“GPS点校正(S)”进入显示下图,如作三维平差责作如下选择,点击“点列表”如只作水平平差,则不选择“垂直平差”显示下图在“GPS点”部分用鼠标双击选择输入已知当地坐标的点,在“网格点”部分输入该点的当地坐标“北坐标”、“东坐标”、“高程”,输入完毕后,点击确认,显示下图,在下图点击“计算”即出现“最大平面残差”,如果有4个点的高程即可出现“最大高程残差”。
静态数据内业处理Trimble Geomatics Office后处理软件系统是Trimble公司GPS后处理软件,是基于Micro-soft Windows 的多任务操作系统。
可以进行GPS 数据后处理以及RTK 测量数据处理。
它可以处理所有Trimble GPS 的原始测量数据和其他品牌的GPS 数据(RINEX)还有传统光学测量仪器采集的数据以及激光测距仪的数据。
整个软件包由多个模块构成。
包括:数据通讯模块、星历预报模块、静态后处理、动态计算模块、坐标转换模块、网平差模块、RTK 测量数据处理模块、DTMlink模块、ROADlink模块。
TGO静态数据处理流程↓↓↓↓↓↓,把残差大的卫星删掉或补测通过不通过通过↓↓第一节:数据传输Trimble数据传输Data Transfer软件全中文操作,是Trimble所有产品共用的通讯软件,包括GPS接收机、手簿控制器、全站仪、电子水准仪、以及GIS数据采集器。
1.各按钮说明,点击此按钮时,PC机开始与所选设备硬件连接。
,点击此按钮时,PC机断开与所选设备的连接。
,表示建立连接后,外部所选设备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内。
,表示建立连接后,计算机内部数据传输至所选设备内。
2.连接设备(以GPS5700为例)使用串口连接使用USB连接3.各设备名称对应表在设备选项中提供Trimble所有硬件产品的名称,建立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时,应该选择相对应的设备名称;否则不能建立与计算机的连接。
注:5700控制器TSCe和5800控制器/ACU通过USB建立连接前,应该先使用微软的ActiveSync同步软件建立桌面连接。
4.添加要传输的数据文件建立连接后,点击添加其中5700—022*******是仪器主内存的名称,打开此文件后,静态观测数据显示出来,可点击细节按钮查看具体内容。
目标:是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后,数据存放的地址,可通过浏览进行设置。
5.数据传输选中要传输的数据后,点击全部传送6.自添加设备名称点击,添加所需的设备名称。
高等应用测量报告说明:本次在东区化石林实习,采用Trimble R6进行静态测量,主要是学习用TGO进行静态平差。
由于此次数据没有已知点,为了达到尽可能学习TGO的功能,本人采用他人提供的数据进行实验。
以下是静态测量过程中记录的仪器、点号及相关信息:以下是现介绍TGO平差的具体步骤:步骤1:建立椭球,坐标转换等(准备工作)由于新安装的TGO还没有北京54和西安80等坐标系,所以需要新建“椭球”,“坐标转换”,“坐标系”。
在没有打开任何工程的情况下:A. 首先新建椭球,在空白处点击右键,然后“添加新椭球”:只输入名称,长半轴和扁率的分母,短半轴和偏心率会自动算出。
添加成功之后,如图:B. 点“坐标转换”,在左边的空白处点右键,然后选择Molodensky:出来新界面后,选择“从-WGS84”,如图:完成后会在“坐标转换”出现下面的界面:C. 添加坐标系统。
选中左边的”Beijing54”坐标系统组,然后在右边栏的空白出点右键:这时要注意选择刚才新建的“坐标转换”Beijing54后,基准方法会自动出现Molodensky,如下图:点“下一步”后出现下面的界面:点“下一步”后出现设置中央子午线的界面,如果想设置1114度30分30秒等,先设置成114,以后可以再编辑修改,如图:“下一步”:现在可以重新修改中央子午线了:在TGO主界面下,新建项目:新建项目工程之后自动弹出项目属性:如下只修改上面的“坐标系统设置”中的“改变”按钮,下面的“当地点设置”不用改变:点击“完成”之后:步骤3:导入*.dat数据导入完成后会提示检查天线高等(此处的名称最好改为点名,输入相应点的仪器高):在使用工具条下选择需要的数据,名称中根据文件名输入测站的名称,如果需要高程则要在天线高中输入天线高度。
测量要选天线相位中心或基座底部。
确定后,如果没有选定坐标系统,软件自动弹出缺省投影定义对话框点击确认即可。
若选择了坐标系统,将不出现该对话框。
TGO操作流程指南一、TGO静态解算操作流程1、新建项目此时将自动弹出项目属性对话框,对项目属性进行编辑,主要是坐标系统改变选择。
也可在文件工具条下项目属性中选择定义好的当地坐标系。
2、导入数据对于已将数据传到硬盘上的来说,以下几项常用:* RINEX文件(*.obs,*.??o):导入标准数据格式文件* GPS数据文件(*.dat)导入TRIMBLE 原始数据文件(####***!.dat)####表示仪器号的最后四位数,***表示观测的时间在全年的第几天,!表示开机次数。
0表示第一次,1是第二次。
* SSF/SSK文件导入基线文件* Survey Controler(*.DC) 导入手簿采集的文件然后,直接从存储数据的文件夹下调入即可。
对于未传的数据:* 测量仪器直接将仪器的数据传到该项目中对于其他的格式,包括索佳、NGS文件等据情况选择。
下图顺序为从仪器直接导入数据的情况:单击TRIMBLE图标,可以添加新的设备,包括4700、4600、5700、TSC1、全站仪等设备。
选择com1上的GPS接收机,软件将自动连接接收机或设备,选择需要的数据,传输数据。
数据将自动存储在该项目文件夹下。
如果数据存在硬盘上,则只需选择GPS数据文件,在保存数据的文件夹中找到*.dat的数据文件。
在使用工具条下选择需要的数据,名称中根据文件名输入测站的名称,如果需要高程则要在天线高中输入天线高度。
对于proXR的Rinex文件,机器号要改成不一样,天线类型选COPACT DOME,测量要选天线相位中心或基座底部。
而对于5700,则要选择Zephyr 或Zephyr Geodatics ,测量方法要选TOP OF NOTCH 或BOTTOM OF NOTCH。
确定后,如果没有选定坐标系统,软件自动弹出缺省投影定义对话框点击确认即可。
若选择了坐标系统,将不出现该对话框。
然后出现一个网状的图形,既布网的图形,在视图中的点标记中选择名称,可在图中显示点的名称如果存在同一站两次开机的测点,要合并。
静态数据接收及解算过程一、接收接收器连接电脑——打开loader软件——在loader软件上面第二排第四个图标点击连接(连接后软件数据框内会出现数据)——将鼠标放到数据框内,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全选数据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数据导出——选择导出数据将要保存的路径二、解算过程1、新建数据库:打开电脑桌面图标CGO软件——点击右上角图标“文件”——点击“文件”里面二级选项“新建项目”选择保存路径进行文件夹新建。
2、文件导入:点击右上角图标“文件”——点击“文件”里面二级选项“导入”——单击二级选项“导入”里面的三级选项“原始数据”——选择静态数据保存的文件夹——按鼠标左键全选数据——确定。
3、原始数据检查:当原始数据导入后操作界面会出现“原始数据检查”数据框,在“原始数据检查”数据框里面改变“测量天线高”及“测量方法”里面的数据为实际数据——点击确定后进入图形界面。
4、点击右上图标“基线处理”——点击“基线处理”里面的二级选项“处理全部基线”(处理完成后图形界面里面的绿色线条表示合格线条,白色线条表示不合格。
若合格可不进行处理,若不合格:点击图形文件底下的“基线”图标,进入后会出现数据框——鼠标左键点击不合格的基线数据——然后右键单击此条数据——选择选线里面的“残差观测数据图”——单击数据折线图上方的“下一步”查看单个卫星图形,若哪一条不合格可根据图形上面的名称,如下图“G07”在图形文件上面的横道图中找GO7,若全部横道图不连续、断开或很短,则此横道图后面的对号去掉;若一部分不合格,则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择不合格的部分,之后发现这部分横道图被打上,说明这部分已不参加解算,然后单击图形文件左下角的基线处理即可。
若想要恢复打部分,则鼠标左键单击这一部分,然后鼠标右键单击,选择选项“恢复被删除数据”即可。
)5、录入已知点:单击软件上部图标“平差”——单击二级选项“录入已知点”——将数据库里面的“North”、“East”、“H”数据分别改为已知点的Y、X、H的具体数据——点击确定6、网平差:鼠标左键单击软件上方的图标“平差”——选择二级选项“网平差”——之后会出现一个上浮选项框,在这个选项框里面点击下方选项“平差”。
TGO静态数据处理快速入门(基线解算与网平差部分)1.创建项目若项目(Project)事先已经创建好,则可以用Open Project直接打开已创建好的项目。
创建项目(1)静态数据处理,应选定Metric(公制)模板。
创建项目(2)设定项目属性设定坐标系统(1)设定坐标系统(2)设定坐标系统(3)设定坐标系统(4)设定坐标系统(5)完成坐标系统的设定后,这里将显示出所设定的坐标系信息。
2.GPS观测数据的导入单击DA T File可导入Trimble系列GPS接收机的原始观测数据。
导入数据(1)选定需要导入的数据文件。
导入数据(2)数据检查(1)数据检查(2)数据检查(3)完成数据导入完成数据的导入后,系统将观测情况用图形方式显示出来。
3. 设定点的注记设置点的注记(1)设置点的注记(2)选定Point Labels (点注记)可进行点的注记形式的设定。
设置点的注记(3)4. GPS 基线处理GPS 基线处理 – 设置GPS 处理方式(1)GPS 基线处理 – 设置GPS 处理方式(2)GPS 基线处理 – 设置GPS 处理方式(3)按下Advanced (高级)按钮,可进行较为复杂的GPS 处理方式的设定。
GPS 基线处理 – 设置GPS 处理方式(4)GPS 基线处理 – 处理GPS 基线(1)选定Process GPS Baselines (处理GPS 基线)按所设定的方式进行GPS 基线处理。
GPS基线处理 – 处理GPS基线(2)GPS基线处理 – 处理GPS基线(3)GPS 基线处理 – 处理GPS 基线(4)GPS 基线处理 – 重新计算报告按下Save (保存)按钮,保存GPS 基线处理结果。
GPS 基线处理 – 警告信息GPS 基线处理结果的质量评定 – 生成环闭合差报告GPS 基线处理结果的质量评定 – 环闭合差报告5. 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GPS 网平差 – 设定基准(无约束平差)GPS 网平差 – 设定平差方式(1)GPS 网平差 – 设定平差方式(2)此处列出的系统中所预置的平差方式,用户既可以选定合适的预置平差方式,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方式。
Leica Geo Office使用手册-LGO后处理软件处理及坐标转换1、新建项目与原始数据输入打开LGO软件,打开项目图标,右击项目新建一个项目输入项目名称,按确定。
点击输入,输入原始数据在电脑上找到您所存放的原是数据,打开文件夹,输入选择你所需要的原始数据文件(即您在手薄中建立的作业名称),输入检查数据点名,观测时段及天线高是否输入正确,如果有错误,可直接进行修改点名和天线高。
2、基线处理以上为点输入,以下为基线处理过程。
右击空白处,选择处理参数选择显示高级参数,并可进行高度角调整。
选择附加输出,如下图点击右键,选择自动处理模式点击右键,全部选择,条状图全部变绿,再点击处理,进行基线解算,解算状态见下图解算完毕之后,检查模糊度状态,都为是,点击右键进行存储。
点击结果查看基线等信息,见下图如果有天线高或点名有误,点GPS处理-选择相应的点进行编辑输入天线高,确定确定,到此为止基线处理结束。
以下为网平差处理过程。
3、网平差处理点击平差图标,在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网平差计算,进行平差计算。
平差结束后,点击右键在结果中选择网,查看平差报告,平差报告见下图F检验与F检验临界值越接近越好。
如果需要WGS84的点成果,点击点图标,然后在空白处击右键选择另存为即可。
输入文件名,如果需要标题,将包含标题打勾即可,然后保存。
4、坐标转换到此为止平差过程结束。
以下是坐标转换操作流程。
在坐标转换之前,我们需要新建一个项目,用来存放已知点当地坐标。
输入项目名称,确定,项目建立完毕。
给已知点当地建一个坐标系统投影,选择坐标系统图标,右击投影,新建。
输入名称,类型选择TM,出现下图显示输入伪东坐标常数,中央子午线,带宽,然后确定。
投影建立完毕。
右击坐标系统,选择新建输入新建坐标系统的名称,地方椭球(如北京54),在此界面再选择投影类型,见下图。
选择您刚建好的投影类型,确定。
已知点的当地坐标系统建立完毕。
以下是将新建的坐标系统挂在已知点所在项目中。
手簿导入84坐标并进行点校正的方法
福建中铁二十四局Trimble 动态培训,经过实验发现11.10的版本可以输入84,并进行内业点校正,方法如下:
1.打开TGO,进入静态解算的数据界面。
自由网平差通过后,准备导出84坐标。
2.进入导出界面,选择自定义,格式如下图所示。
3.选择『名称,纬度,经度,高度,代码(WGS-84)』文件的格式为电子表格(*.CSV)的格式。
4.下面是导出的数据。
5.连接手簿与PC,使用Data Transfer发送文件到手簿。
(以下因为DEMO程序不具有这个功能,所以无法截图)6.在手簿控制器中文件/导入导出功能。
7.文件格式选择『CSV WGS-84 Lat-long points』,文件名选择我们导入的84.csv 。
接受后84坐标就会导入到手簿中。
8.然后再把我们当地的网格坐标导入就可以进行内业点校正了。
关于直接用手簿导出CASS格式的方法(11.10版本)
使用导入/导出功能,选择导出固定格式文件。
在导出固定格式文件中,我们按照以下设置。
如果我们使用10.x版本,可以用以下设置,导出后就可以直接用CASS进行展点了。
(把文件名的后缀改为DAT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选择所有网格点。
转换完成后,提示如下。
然后我们把Data Transfer 导出设置成下面的就可以以电子表格方式导出了。
下面的做法就不必多废口舌了。
TGO操作流程指南一、建立54坐标系统可以使多种测量技术获得的数据一体化,包括GPS(RTK和后处理),常规/光学仪器(包括伺服系统和遥控设备),水准仪和激光仪。
广泛的质量控制工具可以快速并且高效地完成从野外到办公室,再从办公室回到野外的无缝数据传输任务。
1、双击TGO/功能/Coordinate System Manager进入坐标管理器,用来定义当地直角坐标系统及自由坐标系。
①、编辑/增加椭球(E)…用户需要的椭球参数,只需长半轴和扁率即可②、编辑/增加基准转换/Molodensky会出现菜单:选择□创建新的基准转换组,输入如图示③、编辑/增加系统坐标组会出现:④、增加坐标系统(O)…/横轴墨卡托投影(T)…然后选择beijing54确定下一步下一步(本地测区中央子午线经度)完成⑤、文件/保存⑥、文件/退出二、TGO静态解算操作流程1、新建项目此时将自动弹出项目属性对话框,对项目属性进行编辑,主要是坐标系统选择。
也可在文件工具条下项目属性中选择定义好的当地坐标系。
2、导入数据对于已将数据传到硬盘上的来说,以下几项常用:* RINEX文件(*.obs,*.??o):导入标准数据格式文件* GPS数据文件(*.dat)导入TRIMBLE 原始数据文件* SSF/SSK文件导入基线文件* Survey Controler(*.DC) 导入手簿采集的文件然后,直接从存储数据的文件夹下调入即可。
对于未传的数据:* 测量仪器直接将仪器的数据传到该项目中对于其他的格式,包括索佳、NGS文件等据情况选择。
下图顺序为从仪器直接导入数据的情况:单击TRIMBLE图标,可以添加新的设备,包括4700、4600、5700、TSC1、全站仪等设备。
选择com1上的GPS接收机,软件将自动连接接收机或设备,选择需要的数据,传输数据。
数据将自动存储在该项目文件夹下。
如果数据存在硬盘上,则只需选择GPS数据文件,在保存数据的文件夹中找到*.dat的数据文件。
国产GPS接收机数据转换设置和TGO静态处理数据转换设置和,,,静态处理一、数据转换1.1 华测GPS接收机采集数据转换和设置1.1.1 数据格式转换将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到计算机~保存为HCN格式~将HCN格式数据导入到华测静态数据处理软件~如图1-1所示。
图1-1 华测自带的数据格式转换为RINEX格式数据右键单击需要转换的观测点~在弹出菜单上单击转换成RINEX格式~则软件将HCN格式GPS数据转换为RINEX格式数据~并自动保存在工程项目文件夹下的Rinex文件下~如图1-2所示。
图1-2 数据格式转换的结果自动保存在工程项目文件下将转换后的RINEX格式的GPS数据文件导入到TGOGPS数据处理软件中~如图1-3所示~在根据野外观测记录修改接收机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度等信息,如图1-4所示,~再根据TGO数据处理软件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野外采集的GPS数据~后面一章将详细介绍。
图1-3 将转换后的RINEX格式文件导入到TGO软件图1-4 根据野外观测记录~修改接收机类型、天线高度、天线类型等参数图1-5 利用TGO软件处理野外观测数据1.1.2 GPS接收机参数设置在华测GPS静态处理软件模块安装目录下找到HcLoader工具~如图1-6所示~打开数据下载工具模块~如图1-7所示~单击设置工具栏~弹出GPS接收机参数设置对话框~可在该对话框中设置GPS接收机的参数。
图1-6 数据下载工具图1-7 GPS参数设置界面1.2 中海达GPS接收机采集数据转换和设置1.2.1 数据格式转换将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到计算机~保存为ZHD格式~将ZHD格式数据导入到中海达数据处理软件~如图1-6所示。
图1-8 中海达数据格式转换为RINEX格式数据右键单击需要转换的观测点~在弹出菜单上单击转换成RINEX格式~则软件将ZHD格式GPS数据转换为RINEX格式数据~并自动保存在工程项目文件夹下的Rinex文件下~如图1-7所示。
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TGO)软件使用手册这本手册是TGO软件的中文简明使用手册,利用软件自带的样本数据,介绍了以下主要功能的使用方法:建立项目导入数据处理GPS基线最少约束平差查阅RTK和常规测量数据导出数据此外,还介绍了属性(Properties)窗口的使用。
关于TGO软件的详细情况,用户可参阅软件的在线帮助(Help)。
1、用样本数据模块建立项目(Project)使用Trimble Geomatics Office(TGO)软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选用适当的模板建立项目:1、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选择File(文件)/NewProject(新建项目)。
在工具栏中,点击NewProject(新建项目)。
在项目栏中,点击NewProject(新建项目)快捷方式。
显示以下对话框:2、在Name(项目名称)栏中,输入项目名。
3、从Template(模板)列表中,选择DemonstrationSampleData(演示样本数据)选项。
4、在New(新建)组中,证实选中Project(项目)选项。
5、点击OK。
这样就建立项目工显示ProjectProperties(项目属性)对话框,其中的数值来自样本数据模板。
6、点击OK,关闭ProjectProperties(项目属性)对话框。
2、输入样本数据文件这部分说明如何导入:NGSDataSheet(NGS成果表)文件GPS数据文件2.1导入NGS成果表文件NationalGeodeticSurvey(NGS,国家大地测量)文件是美国测量坐标成果文件。
以下介绍一种向TGO软件导入控制点成果的方法:1、做其中之一:选择File(文件)/Import(导入)。
选择Import(导入)工具。
显示以下对话框:2、确定选中Survey(测量)标签。
3、选NGS data sheet file(*.dat,*,dsx,*.htm,*.html,*.prl)选项。
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TGO)软件实用教程概述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TGO)是Trimble通用的数据后处理软件包,它可以接受和处理多种测量技术获得的数据,包括Trimble GPS,常规/光学仪器(包括伺服系统和遥控设备),水准仪和激光仪。
可以高效地完成从野外到办公室,再从办公室到野外的无缝数据传输任务。
TGO的功能如下:GPS基线的处理(如果安装了W A VE基线处理模块); 测量网络平差(如果安装了网平差模块); GPS和常规的地形测量数据处理; 数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 道路设计数据导入和导出; 测量数据导入和导出; 数字地面模型和等高线; 数据转化和投影; GIS数据获取和导出; 要素代码; 项目报告; 测量项目管理。
TGO软件包安装完成后,在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的程序项目中就增加了TGO软件及若干实用工具软件的启动菜单,这些实用工具软件可以单独启动运行,也可以在TGO运行界面启动运行,在TGO中启动时,必须在不打开任何项目的情况下,从功能菜单启动。
常规的GPS用户可以利用TGO软件完成如下工作:将GPS测量数据(GPS接收机、数据采集器、第三方数据或其它工程数据)导入到TGO 中;GPS基线处理和GPS测量网平差;数据质量控制;输出项目报告;常规的GPS用户可能用到的实用工具及重要功能:数据导入和导出(Data Transfer);坐标系统管理器(Coordinate System Manager);独立坐标系统与WGS84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星历预报(Quick Plan);原始数据转换为RINEX格式。
本教程仅对上述内容进行介绍,有关更多详情,请参见TGO 在线帮助。
第一节 GPS静态数据处理操作流程本章简要介绍了以下主要功能的使用方法:建立项目导入数据处理GPS基线最小约束平差约束平差输出数据此外,还介绍了属性窗口的使用。
Trimble Geomatics Office数据处理软件静态解算流程介绍一、说明本文的介绍以一个控制网的两个观测时段为例,对每一步的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按照本文所述步骤进行操作,可以达到让初学者对软件基本掌握的水平,能解决一般的GPS静态解算的问题。
二、软件的运行开机运行软件的方法很多,这里只简单介绍其中的一种:单击“开始”菜单,单击“所有程序(P)”启动Ttimble Geomatics Office软件,如图1所示:图1软件启动后的界面如图2所示,图2三、坐标系统的建立在新建项目前,应首先建立项目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即测量过程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统的建立与管理主要通过菜单栏的“功能”菜单来实现的,如图3所示:单击“功能”,选择“Coordinate System Manager ”项,出现如图4所示的对话框:图3图41.新建椭球基准在图4所示的窗口中选择“椭球”标签项,如图5所示:在窗口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鼠标右键菜单,选择“添加新椭球(A)...”,如图6所示:图5图6然后在“椭球属性”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及相应的长半轴和扁率,剩下的短半轴和偏心率在文本框里用鼠标左键单击即可自动计算出来。
如图7所示,输入的是国家西安80坐标系统的椭球参数。
国家北京54坐标系统椭球参数:长半轴:6378245 m扁率:298.300国家西安80坐标系统椭球参数:长半轴:6378140 m扁率:298.257图7单击“确定”按钮,新建椭球即完成,如图8所示:图82.建立坐标转换选择“坐标转换”标签,如图9所示:在右侧框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新的基准转换参数”>“七参数”,如图10所示:图9在基准转换属性对话框中输入名称、椭球,椭球的选择通过右侧的下拉箭头进行选择,参数框中选择“从WGS84(F)”,下面的三个平移量、三个旋转角及尺度比不用输入。
如图11所示的输入的是国家西安80坐标系统的名称及选择的是“xian80”椭球图10图113.坐标系统的建立选择“坐标系统”标签,如图12所示:在左侧框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选择“增加新的坐标系统组(A)...”,如图13所示:图12在“坐标系统组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坐标系统组的命名。
图13在“坐标系统”标签页选中上面所建的坐标系统组的名字,如图14所示:在其右侧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选择“增加新的坐标系统(A)”>“横轴墨卡托投影(T)...”,如图15所示:在投影带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名称(在该例中输入xian80)、基准名称(该例中选择xian80)、基准方法(该例中选择“七参数”),然后单击“下一步”如图16所示:在大地水准面模型属性对话框中,“方法(M)”选择“大地水准面格网模型”、“模型”选择“EGM96(global)”,然后单击“下一步”如图17所示:图14图15图16图17在图17所示的投影对话框中,选择正坐标方向,国家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系统的正坐标方向是北和东。
中心纬度为0中心经度:这个要依据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的中心投影带进行填写。
(本例中所采用的中心经度为118度30分00秒)纵轴加常数:国家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系统的纵轴加常数为500 km 尺度比:一般情况下为1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坐标系统的建立即完成,如图18所示:图184.保存坐标系统建立完成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保存,一定要保存了才在项目中进行坐标系统的添加,保存的方法如图19所示: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符号,即可完成保存。
图19四、新建项目以下所述以一个工程两个观测时段的实例来进行讲述,在图20所示,在左侧的项目栏单击“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项目1”,模板选择“Metric”米制模版,单击“确认”按钮,得到如图21所示:项目属性对话框,选择坐标系统标签,在坐标系统设置框内单击右侧的“改变(C)...”按钮,得到如图22所示的“选择坐标系统类型”对话框图20图21图22在图22对话框中选择“坐标系统和投影带(Z)”,单击“下一步”,如图23所示:选择“xian80”坐标系统,单击“下一步”,如图24所示:选择“预定义的大地水准面模型”EGM96(global)单击“完成”按钮,坐标系统的改变即完成。
如图25所示:图23图24图25点击“确认”按钮得到如图26所示的界面:图26到这里项目已经建立好,下一步的工作是把从接收机下载下来的观测数据导入项目中,用鼠标单击位于图26左侧的“导入”按钮,选择“DAT文件”如图27所示:(也可以通过菜单栏“文件”中的“导入”,选择“GPS数据文件(*.dat)”)图27数据导入对话框如图28所示: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可以一次选多个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得到图29所示:图28图29在图29所示下,输入点的名称,天线高度,天线类型,天线高的量取方式,如图30和图31所示:图30图31“要素码”这一栏可以不用输入,如图32所示:图32将所有的观测数据导入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如图33所示:即得到我们布网的图形,在TGO软件菜单栏“视图”中选择“点标记”,再选择“点名”,即可在图中显示点的名称。
图33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处理GPS基线,如图34所示,选择“处理GPS基线”会出现如图35所示的对话框:图34图35在图35所示的最下边的状态栏,显示正在处理的基线,一共有多少条基线,正在处理第几条,有几条接受几条拒绝。
所有的基线处理完之后的对话框如图36所示:在本算例情况下,共解算12条基线,全部通过,单击“保存”按钮得到如图37所示:图36图37在图37所出现的对话框,属正常情况,点击“否”即可,保存后的图形如图38所示:在有些点上会插有小红旗,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不用担心,进行了无约束平差后即可消除了小红旗。
图38可以首先选择所有解算过的基线,如图39所示,然后单击“GPS 基线处理报告”得到如图40所示的基线处理报告;在单击“GPS环闭合差”得到如图41所示的环闭合差报告图39图40图41在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平差了,平差分为两步:(1)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的流程为:基准选择——平差形式选择—观测值的选择—加权策略的设计—已知点坐标的输入—执行平差—平差结果分析等。
1)基准选择因为自由网平差选择的基准为“WGS—84坐标系”,所以在TGO 软件的菜单栏“平差(A)”中的“基准”栏目中选择“WGS—84坐标系”。
2)平差形式选择在TGO软件的菜单栏“平差(A)”中选择“平差形式”,显示如图42所示,一般选择95%的置信界限,可以对该项进行编辑或使用默认值。
图423)观测值得选择在TGO软件的菜单栏“平差(A)”中选择“观测值”,打开如图43所示的对话框,可以选择所有GPS基线,自由网平差不选择水准面数据。
图434)加权策略的设计在TGO软件的菜单栏“平差(A)”中选择“加权策略”,打开如图44所示的对话框。
对GPS观测值应用纯量形式加权,即选择“所有观测值”,然后选择纯量类型:“自动的”或“交替的”。
对地面观测值和大地水准面观测值,在自由网平差中不予加权。
图445)已知点坐标的输入自由网平差可以不用输入已知点坐标,软件自行选择已知点。
若要输入已知点,可在TGO软件的菜单栏“平差(A)”中选择“点”,在WGS—84基准下固定一个已知点。
如图45所示:图456)执行平差在TGO菜单栏“平差(A)”中选择“平差”,开始进行平差处理。
7)平差结果分析平差计算完成后,平差结果保存在网平差报告中,平差结果分析主要依据网平差报告来进行。
阅读报告主要检查的项目有综合统计、平差后的GPS基线观测值。
当使用自动定权策略进行自由网平差时,若网参考因子或x2检验未通过检验,主要是由不合格的基线观测值所引起的。
对于经过统计平差后超限的基线观测值,采取基线在处理或删除后,再进行平差处理,直到通过检验且误差在限值之内为止。
将报告另存,报告中的大地坐标可以用于后续动态测量的点校正,以求转换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标准的北京54坐标系或西安80坐标系,接步骤(2)约束平差继续做;若是当地自由坐标系,则做点校正。
(2)约束平差约束平差与无约束平差的操作步骤相同,在选择平差基准栏目中选择地方坐标系统(在TGO软件“功能/坐标系统管理”中建立的坐标基准)。
对于本例而言则选择如图46所示的“投影基准—xian80”图46GPS网的约束平差一般至少输入2个已知点的坐标(如图47所示)。
而对于高程,则需要更多的已知大地水准点。
本例约束Y204点、D001点为已知点,输入西安80坐标。
进行平差看结果是否通过,通过报告(图48)查看未知点坐标,坐标误差分量及边长相对中误差等。
可选择编辑器编辑报告。
图47图48至此整个的TGO的解算流程已经完毕,当然在解算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对软件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掌握解决的办法。
深入对软件的了解。
下面介绍一下对不合格基线的处理方法:1)通过修改“timeline”去掉不好的观测数据,重新解算基线使其合格。
通过在TGO软件的菜单栏“视图”中选择“timeline”如图49所示将观测质量不好的时间段通过鼠标左键选择,然后右键菜单,将其禁止。
等将所有的差质量的观测修改完以后,从新对不合格基线进行从新解算,看其是否能够达到合格要求。
2)将不合格基线删除掉,不让其参与网平差,但不能删除过多的基线,基线的删除率要小于30%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基本上能消除不合格的基线,解算结果符合基线质量要求,使基线相对中误差和环闭合差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