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508.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单元《分数乘法》导学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
2、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3、使学⽣感受到分数乘法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习重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学习难点】学⽣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主学习】教师出⽰教学板书,请学⽣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说说⾃⼰如何计算的?教师提问学⽣回答问题。
(先通分,再进⾏分⼦与分⼦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课堂探究】1、投影⽰意图:学⽣读题。
新-课 -标- 第- ⼀-⽹2、引导学⽣⽤不同的⽅法进⾏计算:(1)画图表⽰,结合画图,发现3个1/5是3/5.(2)⽤加法计算51+51+51,这道加法算式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这是求3个相同分数的和,⽤乘法算⽐较简便。
想想,可以怎样列式?(3)⽤乘法算,51×3,根据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51×3表⽰什么?既然51×3可以是表⽰3个51连加,你能想办法算出它的得数吗?3、出⽰书本图,请学⽣结合图说⼀说2个3/7是怎样计算的。
新课4、算⼀算,说⼀说分数与整数相乘如何计算。
先独⽴计算,汇报。
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精讲点拨】针对疑难问题教师精讲分析【达标练习】基础:⽣再书本上涂⼀涂,反馈。
新课标第⼀⽹综合:先独⽴填写,反馈。
再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如4/9×2表⽰有2个4/9相加,4/9+4/9=4+4/9=4×2/92、独⽴计算下⾯题⽬,课堂板演,其余学⽣⾃⾏作业。
板演后让学⽣尝试分析出现的问题。
【课后反思】第⼆课时分数乘法(⼀)【学习⽬标】1、、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让学⽣亲⾃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分数乘分数》教案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例4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以学生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 —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初步形成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时可以运用分数乘整数的学习方法,再次运用掌握迁移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的过程,初步形成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索、发现等学习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ppt教法学法:ppt 直观演示、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旧知铺垫师: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整数乘分数的计算,同学们请看(出示PPT ) 拖拉机每小时耕地4 hm 2,21小时耕地多少 hm 2?43小时呢?师:谁能解答?学1:4×21=2(hm 2) 4×43=3(hm 2) 师:大家同意吗?说一说列式的依据和计算方法?学1:列式是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计算方法:整数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 引入新课师:看来同学们整数乘分数的内容掌握的非常好,现在请看老师将题变一变。
(出示ppt )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3 hm 2,21小时耕地多少 hm 2?43小时呢? 师:同学们请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有什么不一样呢?学2:数据变了,之前每小时耕地4 hm 2,现在每小时耕地53hm 2师:观察能力真强,那么数据变了,你还会解答吗?先请列出两个问题的算式不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学3:53× 21= 53×43= 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师:现在我们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什么数?(分数)分数乘分数大家会算吗?(会、不会)会的同学你知道为什么这么算吗?所以,我们今天着重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作出猜想:53×21学:74、103 师:我们先解决53×21 2、小组合作,探究53×21的积师:53×21到底等于多少呢,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PPT 小组合作内容):①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如果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请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53公顷的21; ②再仔细观察涂好的长方形,你会发现:53公顷的21就相当于1公顷的()(); ③你得出的结果是:5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 》导教案第一部分分数乘法第 1 课时 分数乘法主备人: XXX审查人: XXX学习目标:一、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同样。
二、能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先约分后计算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借助分数加法计算知识和整数乘法知识,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 法。
要点难点:一、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题。
教课时间安排:共4课时 过程设计:一、念书自学,自主研究 :1.把 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
2. 说一说 8×5表示什么?并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3. 计算以下各题。
2+2+2+21+1+1+1+1 99 9 97 7 7 7 74. 小结:(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同样加数和的简易运算。
(2)同分母分数相加,只需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 导入新课。
二、分组合作,议论解疑 :1. 出示例 1.每人吃 1个饼, 4 人共吃多少个饼?(分组合作,商讨) 5①“ 1个”是什么意思?5②“ 求 4 人共吃多少个饼? ”能够如何解答?③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④研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出示例 2.①说一说 3×2的结果。
8②想想:什么时候约分?如何约分比较好?3. ①说一说,分数乘整数如何算?②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展现评论,总结升华 :学生经过思虑、沟通、议论后,报告自己的想法。
1. 参照加法算式,发现的计算方法:1+1+1 +1 =11 1 1=1 4 = 4由此获取:5 5 555 5 51×4=1 4 = 4并由此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555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 分数乘整数计算时应注意: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也能够先约分,而后再计算。
四、清理过关,成效检测:1.把下边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1+1+1+1+1=( )×( )66 66 6②2+2+2+2=( ) ×( )15 1515 152. 计算以下各题。
1、分数乘、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页,分数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提示:分数乘除法虽然在学习时分为两个单元,但两者密不可分,若分数除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定义,分数除法的计算也是先转化为分数乘法再计算,所以将分数乘除法集中安排进行总复习。
分数乘除法需要复习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倒数的意义,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含稍复杂的)等等,这么多的知识点,很显然一节课是难以完成复习。
在复习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时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分数乘除法的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作为总复习的内容。
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数和运算的意义虽然看来很简单,恰恰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理解不透,掌握不扎实,就运用不自如,就无法正确解决后面复杂的运算和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分数乘、除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的认识与运算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2.过程能力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的意识和习惯,对本册所学内容形成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教学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完成典型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
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对本学期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在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5、在两个量相比较的情况下,哪个量被平均分了,哪个量就是单位“1”。
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一个数(即单位“1”的量)×部分量对应的分率=部分量。
7、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已知量依次乘已知分率,或先把各分率相乘,求出所求量占已知量的分率,再用已知量乘这个分率。
8、按原价的几分之几出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将一件商品以原价乘几分之几的价格出售。
9、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一、选择题(共16分)313112113141二、填空题(共16分)三、判断题(共8分)四、计算题(共6分)22.(6分)看图列式。
五、作图题(共6分)23.(6分)根据算式涂一涂。
六、解答题(共42分)参考答案4【详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今天要教授的章节是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乘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且能够运用这个规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难点则是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个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学生们需要用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说,假设我们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1/4千克,那么2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学生们可以通过思考和计算得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例子呈现出来,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答案:1. 1/6,1/4,4/15。
2. 例子:假设一本书有120页,已经看了1/4,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解题过程:120乘以3/4等于90,所以还剩下90页没有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加强。
下一步,我会通过更多的案例和练习,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分数乘法。
我还会引导学生将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比如代数和几何,让学生们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运用分数乘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个实践情景来引入分数乘法的概念。
这个情景是关于苹果重量的计算。
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时,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在讲解分数乘法时,我不仅口头叙述了运算规则,还通过动画和图示的方式进行了展示。
分数乘法(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法,具体包括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推导和理解。
2.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介绍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的意义2. 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方法3. 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4.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5.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2. 提高题: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讨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此外,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保证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运算中分母的处理2. 分数乘法运算中分子的处理3. 分数乘法运算的熟练运用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分数乘法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2. 重点内容: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3. 难点内容:分数乘法运算中分母、分子的处理4. 例题解析:典型例题及解析5. 练习题: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乘法运算题2. 提高题: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拓展题: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是否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1总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1总复习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分数乘法”和第七章“分数除法”的总复习。
其中,第六章主要讲述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第七章主要讲述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计算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长方形蛋糕,将其平均分成8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红吃了其中的4份,求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第六章和第七章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分数乘法:a/b × c/d = (ac)/(bd)分数除法:a/b ÷ c/d = (ad)/(bc)六、作业设计(1)2/5 × 3/4 = ?(2)7/8 ÷ 1/2 = ?2. 应用题:一瓶饮料,小明喝了其中的1/3,小红喝了其中的1/4,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喝了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例题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堂练习环节,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记忆。
拓展延伸: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工程计算等。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数学素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分数乘法——问题解决(2)-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分数乘法的问题解决,主要围绕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乘法法则,包括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将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不仅仅是数的运算,而是表示多个相同分数单位的累加。
2.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生需掌握分子相乘的分子、分母相乘的分母这一计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并正确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分数乘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 讲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实物展示和例题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规律,通过例题示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让学生分组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将分数乘法的定义、计算法则和典型例题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预留部分空间供学生上黑板演练。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计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以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情况,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西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页例4,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一第8、10、11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结合图意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形分析,帮助推导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3×3 1/8×8 3×2/9 7×3/147/10×5 2/15×8 8/9×0 3/5×4抽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二、探究新知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展示例4:(拖拉机耕地的画面和有关条件)拖拉机每小时耕地3/5公顷,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教师:怎样列式,为什么?3/5×2=3/10(公顷)(表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3/5公顷的2倍是多少?)小黑板展示:拖拉机每小时耕地3/5公顷,1/2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教师: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5×1/2。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强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教师提问:观察3/5×1/2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并指名回答,教师揭示课题: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2)思考:3/5×1/2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反馈自己的想法。
(3)教师提问:你们的想法3/1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结合图来表出3/5×1/2。
3/5公顷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用左图表示,求1/2小时耕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多少公顷就是求什么?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怎样表示3/5公顷,又怎样表示3/5公顷的1/2呢?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生画出图(也可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动手折出)。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1.1 分数乘法|西师大版前置知识回顾在学习分数乘法之前,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基本的运算符号和运算法则,如加减乘除等;2.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如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等;3.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化方法;4.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这些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定义和性质定义:分数乘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的运算。
性质:1.分数乘法满足交换律,即 $a\\times b=b\\times a$;2.分数乘法满足结合律,即 $(a\\times b)\\times c=a\\times (b\\timesc)$;3.分数的乘积可以化简,即$\\frac{a}{b}\\times\\frac{c}{d}=\\frac{a\\times c}{b\\times d}$。
分数乘法的步骤与例题步骤:1.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2.将得到的新分子和新分母约分,即化简分数。
例题:例题 1:计算 $\\frac{2}{3}\\times\\frac{1}{5}$。
解:$\\frac{2}{3}\\times\\frac{1}{5}=\\frac{2\\times 1}{3\\times5}=\\frac{2}{15}$,因为2和15互质,所以无法约分。
例题 2:计算 $\\frac{13}{4}\\times\\frac{15}{7}$。
解:$\\frac{13}{4}\\times\\frac{15}{7}=\\frac{13\\times 15}{4\\times7}=\\frac{195}{28}$,将分数 $\\frac{195}{28}$ 化简为最简分数$\\frac{15}{28}$。
分数乘法的应用与思考应用:分数乘法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1.在食物制备中,需要将食材的重量和体积等进行相乘计算;2.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将长度和宽度、高度等进行相乘计算;3.在商业运作中,需要将单位价格和数量等进行相乘计算;4.在金融投资中,需要将本金和年化收益率等进行相乘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依据西师大版教材编排,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技巧,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能够准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运算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分数乘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原理,尤其是在处理分数乘分数时如何简化计算过程,以及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计算器、练习题纸、黑板。
-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日常实例引入分数乘法,如分配糖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分数乘整数的运算规则,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运算原理。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互动讨论: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分数乘法有清晰的认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展开,通过图表和典型例题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基础练习题、提高题和应用题三个部分,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问题解决第一课时例1。
二、教学目标:1.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线段图分析,进一步渗透数型结合思想。
3.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难点:找准单位“1”。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复习引入。
(1)列式计算:①20的45是多少? 20×45=16②35的57是多少?35×57=37③15的23是多少? 15×23=10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单位“1”。
男生是女生的23一本书看了27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13(如何准确找准单位“1”)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与我们的分数乘法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学生观察主题图,说说从题目中观察到了哪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①教师提问:你怎样理解“行了全程的23”?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学生独立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所画线段图,并让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画一条线段表示全程,把它平均分成3份,已经行了的路程占其中的2份,就是23)。
②结合线段图分析,同桌同学合作分析讨论,对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分工合作,汽车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求全程的23是多少千米,也就是求84的23是多少千米。
)应该选择用什么方法计算 84×23=56(km),为什么这样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汇报展示,小组分工合作展示,1人主讲,1人展示等分工合作,让小组中所有孩子们都能参与其中。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西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分数乘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有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这两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练习:在讲解完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后,我将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于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我会逐一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
4. 应用:我将引导同学们将分数乘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会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3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将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一些实际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答案:1/4 × 3/4 = 3/16,2/5 × 4/5 = 8/25。
2. 实际问题解决: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那么3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克?答案:3个苹果的总重量是600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于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困惑。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说课稿_西师大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
一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说课稿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教材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时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部分《分数乘法》第一课时的内容。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差不多认识过分数,把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体会动身,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明白得一个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本课探究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法则奠定了基础。
《分数乘法》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2、感受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能够熟练的计算分数乘以整数。
【知识链接】
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表示(),
()
【新知探索】
【自我检测】
一、细心填写:
1、72+
72+72=( )×( )=( ) 61+61+61+6
1=( )×( )=( )=( ) 2、5
2×4表示( )。
3、2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3时=( )分 算式:
4、(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5 61×10 12
5×8 65×12 15个52的和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
125分米,它的周长多少分米?
2、一种胡麻每千克约含油
258千克,1吨胡麻约含油多少千克?
3、一批大米,每天吃去
6
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