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交通安全维护方案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8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措施养护制度与管理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展迅猛。
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稳定措施养护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措施的养护制度与管理方案,并探讨其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1. 介绍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措施的养护制度与管理方案是指对边坡进行维修、加固和管理的一套系统且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边坡稳定措施的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影响因素在制定边坡稳定措施的养护制度与管理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2.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土壤类型、土体力学性质、坡度和坡向等地质因素都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
2.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考虑因素。
气候因素,如雨水渗透、土壤冻融等,可能导致边坡发生滑坡和坡面破裂等不稳定现象。
2.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施工不当、草木疏于养护和非法采矿等,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3. 养护制度为了确保边坡稳定措施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养护制度。
具体步骤如下:3.1 监测与评估建立和维护边坡监测网络,定期对边坡进行评估和检查,以及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警。
3.2 修复与加固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如土方整治、坡面防护、排水系统建设等。
3.3 养护与维修建立健全的养护与维修制度,包括定期巡查、清理杂草、排除积水等,确保边坡的长期稳定。
4. 管理方案为了提高边坡稳定措施养护工作的管理效果,我们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4.1 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养护资源,确保边坡稳定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预算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充足配置以及设备和材料的及时供应。
4.2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养护数据库,记录边坡的监测数据、养护记录和修复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细论高速公路高边坡的防治及养护管理探索构架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高速公路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都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地质勘探和地形方面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其高速公路高边坡做好一定的养护管理,以此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养护质量,确保高速公路的功能有效发挥。
本文主要结合高速公路高边坡的防治及养护管理展开研究分析。
标签: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治及养护管理;探索构架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养护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要结合实际的建设施工做好管理,同时还根据高速公路的施工区域做好地质勘探,这对于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后续的行车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高边坡隐患原因入手,并提出了具体的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养护管理措施,希望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养护管理有所启发。
一、高速公路高边坡隐患原因分析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其中更多的与高速公路的勘探和设计以及施工和运营管理维护等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点都会对高边坡造成隐患,影响高速公路的功能发挥。
(一)地质复杂、变化性大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的建设周期很长,建设长度很大,所以建设区域中往往穿过多种地形地质区域,不同的地质地形很容易出现变化,这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另外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的勘探设计工作涉及到多种方面,如果单一的进行施工设计,很容易造成其中的建筑设计难以满足具体的公路施工需要,高速公路的是建设设计标准很高,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具体的结合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成本等工作做好有效的成本节约,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施工对其施工建设范围进行地质的连贯勘探。
地质的多变性很容易导致高速公路施工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二)设计不周到,地质勘探不细致针对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全面综合的施工设计和建设控制,传统意义上的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更多的注重对大型构造物等方面的施工建设,往往忽略高边坡的施工建设情况,所以也没有对其设计工作做到细致周到,在实际的地质勘探过程中,布点设置稀疏,调查粗略,很容易导致具体的施工建设质量和效果不高,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其主要目的是加强边坡稳定性,防止边坡滑坡、崩塌以及碎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障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保障路上车辆及乘客的安全。
以下是对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的探讨。
第一,设计合理的边坡结构。
边坡防护的第一步是合理设计结构。
设计边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坡度、坡高、土壤稳定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减少施工中的山体开挖量,确保路基底部具有稳定的地基条件,减轻边坡的荷载与侵蚀影响,从而设计出较为稳定的边坡结构。
第二,实施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
随着工程发展,许多加固技术被应用于实践中。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可以进行喷泵加固、植筋加固、屏障加固、防护网加固等,对边坡进行适当加固,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抗侵蚀能力和荷载承载能力。
在实施加固措施时,要注意加固的密度和深度,确保加固能够携带预计的荷载,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第三,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通常面临着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排水措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设计边坡时,应考虑到排水管道的布局,预留良好的地形条件,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保证边坡顶部和底部的排水畅通,避免水分渗透,导致边坡整体稳定性下降。
第四,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植物具有根系稳定、侵蚀抵抗能力强等特点,在边坡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对保障公路安全具有一定的帮助。
常用的植物种类有梭梭树、山体松、杏树等。
植物的栽种和养护应注意适宜地点、适宜季节、适宜数量等,切忌破坏边坡结构稳定性。
最后,定期检查维护。
一般公路边坡的维修周期在三到五年左右,对于高边坡来说,周期更要缩短。
定期检查边坡的稳定性、排水性能以及植物生长情况等,及时发现并进行修缮,确保边坡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状态。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公路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其措施需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探讨防护技术的方法和手段。
一、当前公路路基高边坡的主要问题1.地形因素:中国地大物博,山地地形广泛,公路修建在地形复杂,地势险峻的山区,路基高边坡高差、坡度大,不能防范自然灾害,不利于道路的安全通行。
2.气候因素:中国气候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如风雨、泥石流、山崩、滑坡等对路基高边坡的破坏十分严重,需要针对不同的气候因素制定不同的防护措施。
3.环境因素:经济发展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考虑环境保护,例如针对污染土壤的高边坡采用选择性植被措施,生态恢复等方式。
1.植被防护:选择性种植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被,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边坡的抗冲击能力和防护能力。
同时根据地形复杂性和气候特点制定对应的防护措施,对灾害频发地区的公路修建更要加强植被防护和培育,增强边坡的力学稳定性。
2.加固建筑物: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利用钢筋混凝土工程和深基坑技术加强边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土方工程法:选定合适的土方工程法,如张膜加固法、挡土墙、钢筋混凝土重力墙等工程实施,加强边坡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4.绿色材料:采用环保材料,如生物水凝土、生态护坡、防护网等,增加边坡的安全性和环保意识,提高路线的安全性能。
三、结论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需要结合地形、气候、环境等多重因素,制定防护措施,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加公路路基高边坡的抗灾能力和安全性,使公路运输更加快捷高效,更有保障。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安全,吸取近年来高边坡设计、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重点解决目前存在勘察深度不够、设计理念禁锢、设计方案不尽合理、治理措施单一、与沿线景观不协调、施工质量不高、病害较多、抗灾能力低等问题,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总体品质,省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
一、整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六个树立、六个坚持”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强化建设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高边坡(滑坡)治理要突出安全性和耐久性,确保边坡安全稳定,杜绝发生边坡跨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范围全省所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高达20米以上路堑高边坡,包括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边坡,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边坡、隧道边仰坡、桥头边坡等。
三、整治主要内容(一)工程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往往当作附属工程,出现质量安全管理漏洞。
(二)地质勘察深度不够,勘察手段单一,地勘报告错误较多。
(三)路线设计方案优化深度不足,高填深挖缺少与桥隧方案的比选,采用了本可优化取消的高边坡工程。
(四)高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准确性差。
(五)对高边坡(滑坡)地下水影响重视不够,综合排水系统不完善。
(六)过多采用锚索、锚杆防护方案,或锚索、锚杆防腐措施不到位,造成过早腐蚀损坏,边坡失稳。
(七)防护措施不尽合理,圬工混凝土或浆砌工程过多,防护形式单一,防护效果差,工程病害多,与周围景观不协调。
(八)设计方案未能提供工程监测、安全生产等专项施工方案。
动态设计理念不强,不能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及时完善设计。
(九)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现场管理粗放,施工不规范,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易埋下边坡安全隐患。
四、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整治责任1、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负责本项目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工作。
组建专门机构、专人负责,明确设计单位负责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阶段的项目还要明确施工、监理单位的负责人,明确参建各方工作内容、责任和要求。
探究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安全管理思路摘要:新的形势下提高高边坡稳定性,是我国公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运用科学高效勘察技术、确定合理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实施,通车后制定合理健康监控,保证项目高边坡稳定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投资方投资成本和社会成本以及行车安全。
本文就高边坡稳定发展现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实施管理策略以及通车后对边坡稳定进行健康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供一些管理思路。
关键词:高边坡稳定;安全;技术方案;措施高速公路建设是劈山建桥过程,往往易导致山体原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
设计工作者仅根据原山体裸露部分土质、临近项目情况,粗糙地套用设计公式进行边坡设计,易出现受地质不清、特殊土层工点查找不准确、山体开挖后岩土质变化较大,原先设计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等。
因此设计阶段制定详细地质勘察方案,并严格实施,开挖过程中根据土质变化情况优化设计方案,通车后建立健康监控等手段,减少在建设期或通车后失稳,避免造成人员、经济上的重大安全事故。
致力于提高边坡稳定性和保证边坡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为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的服务,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
一、高边坡失稳的现状高速公路是军防、灾难救治、生活快速通行道路和救命路,最近在运营中尤其是暴雨季节常出现或大或小边坡失稳,比如近期平汝高速、沈海高速(湖南段)等高边坡由于种种外力作用下,发生边坡失稳,造成路面破坏(附近桥梁也有移位)、无法正常通车,影响了正常军防、人民生活等。
平汝高速K409+040~K409+110处,塌方约3万立方,施工阶段已对该山体进行扰动,仅简单绿化防护。
滑坡造成K409+040~K409+125段桥梁上部结构发生水平位移,双向交通阻断。
沈海高速(湖南段),顺层三级坡,边坡土层为砂性土,实施阶段代用锚索+锚杆+绿化等防护措施,但截排水系统未完善、排水沟较小或排水沟设计不合理,暴雨后,锚索、锚杆加固部分未发生任何失稳,在边坡侧角发生严重失稳,造成垮方约3000m³,虽不大,但砂土堆满半个车道,影响通车。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已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部分,其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一些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高边坡(滑坡)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难点和瓶颈,使得高速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开展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二、整治目标以防止和减轻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为目标,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有效的预测,察觉和应对较大的高边坡(滑坡)风险,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和顺畅。
三、整治对象和内容1.整治对象本次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将向全国的较大高边坡(滑坡)进行治理。
2.整治内容(1)高边坡的实地调查和现状评估(2)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及评价(3)高边坡灾害化的识别标准制定(4)高边坡的改造与修筑,设施加固(5)高边坡的监测预警与应急救援(6)高边坡防治标准和技术的制定与优化四、整治计划和措施整治计划为分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解决,以达到修建和维护高速公路功能的目标。
1.整治准备阶段(1)召开相关部门座谈会议,综合研究高边坡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2)建立高边坡灾害预报预报机制,明确整治的等级及范围。
(3)准确查明案件的危害因素,确定调查数据及分析标准,制作高边坡整治工作计划。
2.整治实施阶段(1)松土倒塑技术的改造应用(2)制订加固方案和防灾措施,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完成高边坡地质勘查和安全评估的方案3.整治后期阶段(1)制订边坡管理规范和标准,定期开展边坡监督和评估。
(2)与各地有关部门合作,制订预防高边坡(滑坡)灾害的标准与技术。
(3)完善高边坡监测与报警机制,加强应急救援。
五、预期效果通过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整治过的高边坡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边坡灾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高速公路的运行顺畅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和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整体运行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创造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高速改扩建高边坡施工方案1. 引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现代交通网络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之一。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由于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需要面对高边坡施工的挑战。
高边坡施工的合理方案和安全措施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高速改扩建工程中的高边坡施工,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案。
2. 高边坡施工方案的制定步骤2.1. 地质调查在制定高边坡施工方案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工作。
地质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边坡的地质条件、岩性、地下水位等关键信息,以便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应采取的加固措施。
2.2. 边坡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进行边坡设计。
边坡设计的目的是确定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边坡设计需要考虑边坡的坡度、坡高、坡顶宽度等参数,以及边坡加固的方式和材料。
2.3. 施工方法选择在进行高边坡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爆破法、挖掘法、挖台阶法等。
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施工成本、施工周期等因素。
2.4. 施工工艺规程制定制定施工工艺规程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施工工艺规程应包括边坡开挖、边坡加固、边坡护坡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高边坡施工方案示例3.1. 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水源保障、道路通畅等。
在高边坡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3.2. 边坡开挖边坡开挖是高边坡施工的第一步。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多次开挖和夯实,以确保边坡的稳定。
根据地质条件和边坡的高度,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如机械挖掘、手工挖掘等。
3.3. 边坡加固边坡加固是保证边坡稳定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边坡加固方法有钢筋混凝土喷射桩、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
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边坡的地质条件、承载能力等因素。
3.4. 边坡护坡边坡护坡是为了保护边坡不被水侵蚀和崩塌。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措施与养护方案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而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则成为了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措施以及养护方案进行探讨和总结。
1. 边坡稳定性问题高速公路边坡是指路基施工后的边沟内的斜坡,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土体侵蚀和坡面塌方。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降雨、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边坡稳定性问题时常发生。
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边坡稳定措施2.1. 土方加固土方加固是一种常见的边坡稳定措施。
在施工中可以采用土工布、钢筋网和钢钉等材料,以加固土体的结构,提高其抗滑和抗冲击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堆石加固、灌浆加固等方法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2.2. 植被覆盖适当的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减缓雨水对边坡的侵蚀和冲刷,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在选择植被时,应首选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如草坪、灌木等,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养护。
2.3. 排水系统边坡的稳定性还与排水系统密切相关。
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排除边坡内的积水,减少水分对土体的影响,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降雨量、地质条件和边坡的坡度等因素。
3. 边坡养护方案3.1. 定期巡视和检查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边坡稳定性问题,需要建立定期巡视和检查制度。
巡视中需要关注边坡表面是否出现开裂、滑坡等情况,以及排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等。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2. 维护植被植被是边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修剪和充实。
修剪过长的植物,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状态,避免植被过度生长导致根系松动,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3.3. 维修和加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坡上可能会出现小范围的开裂等问题。
在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可以使用钢筋网、草帘等材料对裂缝进行修复,保持边坡的稳定状态。
4. 总结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措施和养护方案是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探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交通的不断完善,公路在人们的日常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路基高边坡,由于地质条件、大地构造、降雨等原因,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公路运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进行有效的防护,是保障公路安全运营的关键。
本文将就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一、工程地质勘察在公路建设之初,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充分了解路基高边坡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地震状况等,为后续的防护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针对复杂难以控制的地质条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预防措施,确保路基高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二、路基设计在路基的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路基设计可以减小路基高边坡的坡度和高度,降低其对外部因素的敏感性。
在路基设计中也需要留出一定的防护空间,为后续的防护工作做好准备。
三、高边坡支护结构对于已经造成较大裂缝和位移的高边坡,需要进行支护工程,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目前常见的高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挡墙、挡土墙、护坡、加固灌浆、钢丝网等。
这些支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高边坡发生滑坡和塌方,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营。
四、植被覆盖在一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高边坡上,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植被覆盖的方式进行防护。
通过植被覆盖,可以增加高边坡的抗冲蚀能力,减小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五、合理排水高边坡内部的地下水是高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帮助排除地下水,减小地下水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通行。
常见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渗水井等。
六、监测预警在公路运营的过程中,对路基高边坡进行监测预警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定期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高边坡发生变形和位移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公路的安全通行。
公路路基高边坡的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综合考虑。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1. 前言为保障高速公路沿线的安全和畅通,近年来,国家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调查、评估、监测和治理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高速公路高边坡治理是公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2. 背景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高速、大容量、全封闭、全天候、高效率,这些特点使得高速公路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
然而,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高速公路面临着许多的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破坏和滑坡对高速公路的使用和人员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威胁。
高速公路高边坡的治理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全面考虑地质、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确保治理效果。
3. 目标本专项整治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开展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的专项治理行动,实现对高速公路沿线的高边坡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监测和治理,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4. 方案4.1 确定整治范围以各省份交通规划部门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为单位,依据地质、地形、气候、交通运输等情况,确定高速公路高边坡治理的重点区域和治理范围。
4.2 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制定高速公路高边坡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建立评估体系和评估系统,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4.3 实施检测和监测实施高速公路高边坡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建立高边坡监控系统。
运用遥感技术、地面测量技术、地下探测技术等手段,对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危险地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4.4 制定治理措施方案制定高速公路高边坡治理的技术措施。
根据评估分析结果,设计出对高边坡的加固、护坡、治理等有针对性的方案。
同时,在治理范围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设计,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建设。
4.5 加强宣传和培训对高边坡治理的相关技术、法律法规、治理方法等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对高边坡治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4.6 整治效果监测通过对高速公路高边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和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治理效果。
高速公路路堑高陡边坡施工安全管理
高速公路路堑高陡边坡施工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1. 设立警示标志: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施工区域,
并限制车辆速度。
2. 划定工作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清晰的工作区域,并在区域外设置防护栏或标志,防止施工人员和设备受到车辆的干扰。
3. 安全通道: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疏散,同时也要确
保其疏散通道不会对交通流量造成过多干扰。
4. 充分沟通:施工队和相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沟通,了解交通状况,并根据需要
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实施交通管制或者进行交通引导。
5. 安全培训:施工队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6. 安全设备使用:施工现场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7.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例如地质不稳、边坡滑坡等情况。
8. 天气预警: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预测和预警工作,避免恶劣天气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
总之,高速公路路堑高陡边坡施工安全管理需要从制定规范、设立警示标志、划定工作区域、沟通协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一、前言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路网已经成为我国陆路交通的重要骨架。
其中,高边坡(滑坡)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和水土条件差的地区,高边坡问题更为突出,对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对于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背景介绍高边坡(滑坡)指的是高速公路沿线山坡、沟壑等处因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往往存在着地貌不平衡、地质体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从而引发山体滑坡、坡体滑动等现象。
这些问题给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和运输效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边坡处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陡峭的高边坡造成视野死角,给驾驶员造成安全隐患;2.高边坡处常常有石头或泥土掉落现象,轻则造成车辆损坏,重则危及车上人员安全; 3.高边坡的滑坡问题也时有发生,对交通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三、高边坡(滑坡)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3.1 预处理阶段3.1.1 挖掘性诊断对高速公路边坡处的地形及地质情况进行全面透彻的勘测和分析,以便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整治的计划和方案。
检查的焦点应落在高速公路边坡附近主要地质层的分布状况、地下水流动状况、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土壤的稳定性等问题上。
3.1.2 监测预警在基础处理结束后,需要采用曲柄墙免费给出的基础。
观测点选取要审慎,避开边坡的致灾因素要素,保证边坡稳定与工程安全。
3.2 处理阶段3.2.1 边坡加固边坡加固是保持边坡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目的在于增大边坡侧推力的抵抗力或者减小边坡的散流力,从而减轻边坡的滑动势能。
3.2.2 滑坡治理对已经出现滑坡的地方,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对应的治理措施,包括挖深排水、加固护面、震旦预裂缝、爆破切除等方法。
3.2.3 环境治理为进一步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包括沿线绿化、景观设计以及垃圾治理等方面,使得高速公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营运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交通安全维护方案探讨摘要:近年以来,随着一大批新建高速公路相继投入使用,在后期的营运过程中,高边坡滑坡等病害屡有发生。
如何保证高速公路在正常营运条件下能有效治理边坡滑坡等问题,减少由于施工所带来的行车堵塞、经济损失,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等已成了高速公路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合龙丽高速公路遂昌段边坡处治工程中交通安全维护方案的应用实例,对位于长下坡路段的高边坡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维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及建议。
关键词:高边坡借道施工长下坡交通组织限速卡点一、工程概况龙丽高速公路地处浙西南山区,全线共有114处高于20 m的路堑高边坡。
自2007年1月1日开通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多处路堑边坡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边坡病害问题。
其中遂昌段丽水往龙游方向k50+580~k50+640高边坡在投入运营后,发现坡顶有3条裂缝,最长裂缝长28m,缝宽10cm~15cm、错落10cm;k50+980~k51+130高边坡于2009年3月15日在第4级边坡上出现楔形体的块石崩落(失稳楔体范围约3m×4m,深度约2~3m),失稳楔体在涨破防护网后滚落到路面范围,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构成了极大危胁。
为避免坡体进一步滑移,需对该段边坡进行及时治理,两处边坡共需卸土25000m3。
该施工路段处于一个长达7400米的长下坡路段中,其中,起始的2200米为青云岭隧道,路面平均纵坡为4.8%,紧接着的1600米路面纵坡为4.0%,边坡施工点距坡顶(青云岭隧道进口)约4150米,施工路段路况较为复杂。
项目部在承接本工程后,结合工程实际,认为施工最大的安全风险是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并尽量保证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
基于施工要从边坡上向路面大方量卸土,为尽可能减少施工带来的营运收入下降,施工路段必须保持畅通,除非遇有紧急情况,否则所有车辆不在邻近收费站分流。
为此必须采取借道通行(改变交通流方向的封道方式),即封闭丽水往龙游方向的所有车道,开往龙游方向的车辆从龙游往丽水方向的超车道借道通行。
二、施工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在施工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增大。
从国内5条高速公路的统计结果来看,各作业区路段施工期间发生的事故平均为非施工期间的2.7倍, 其中安全状况最差的公路, 达7.2 倍。
同时施工期事故的经济损失大于非施工期间, 最高为非施工期间的3.81 倍;施工期间事故严重程度也高于非施工期, 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比最高为0.58, 为非施工期间的1.54 倍。
[1]事故成因一般可分为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3 个方面。
[2-3]1.人的因素。
主要指驾驶员的操作因素, 包括强行超车,占5. 95% , 车速过快,占29. 88%,操作不当,占10. 45%。
2.路的因素。
主要指作业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 包括提示作业区标志不清、施工作业影响交通运行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
表现在:①提示作业区标志不清。
由于提示作业区标志不清晰, 驾驶员行驶到作业区时没有注意到道路情况的变化, 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7. 31%。
②施工作业影响交通运行。
指施工区长度、施工时间、施工人员及车辆随意出入作业区, 影响行驶车辆而造成的事故, 占事故总数的11. 94%。
③环境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2. 98%。
3.车的因素。
主要指车辆故障, 这部分因素占总数的1. 49%。
遂昌段为龙丽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仅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该路段就发生事故13起,占龙丽高速事故总数的11.9%,而该路段长度仅占全线里程的4.9%。
经统计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为车辆速度过快而导致车辆撞击护栏或其他固定物,见图。
龙丽高速公路2009年事故分析图通过分析发现,车速过快是造成施工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次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控制车速,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采取一般的手段是很难将车速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根据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表明, 限速标志能够使车辆的平均时速下降6.4~8.5 km , 但是80%~ 95% 的车辆速度仍然高于设定的限制速度。
三、限制车辆经过施工区速度的措施1.加长部分车道封道距离以限制车速在施工前,项目部设计了多种措施以期限制过往车辆在施工区的车速。
在通常情况下,在养护施工区发生事故的概率与施工时间、施工作业区长度和施工车道交通流量成正比。
研究结果显示,有一种方案理论上效果较好,即在双向通行区之前的下坡路段(施工点至青云岭隧道)将双车道通行封闭为单车道通行。
但此方案加大了封道区长度,缺点也十分明显。
是否采取该方案必须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是对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1.1长距离约束性封道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作业, 会引起施工范围内道路通行能力的大幅下降。
下表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观测的几个作业现场的平均通行能力。
[4]从表中可以看出, 养护维修作业区的通行能力大大下降, 特别在3 条车道封闭2 条的情况下最为严重。
因此, 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极易成为整条道路的“瓶颈”地段。
本次应用实例为双车道开放一个车道。
由表可知,每小时可以通过的车辆最大值为1340辆。
而本路段7月份车流量最大值仅为178辆/h(发生在7月17日下午5时到6时)。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本路段堵车。
且在封道期间,拖车24小时停在距施工区500米的遂昌停车区内,应对紧急情况。
1.2采取措施,避免违章超车。
通常情况下,违章超车有三种:一种是在双车道通行一车道时,驾驶员通过封闭车道对前方车辆进行超车。
这种情况,车辆容易刮倒封道设施,导致封道设施分布凌乱,对后续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
另一种是在双车道通行一车道时,驾驶员通过硬路肩对前方车辆进行超车,这种情况,由于硬路肩偏窄,在超车过程中容易发生车辆刮擦;最后一种更加危险,在双向通行路段,驾驶员在双向车道进行超车。
超车时若迎面遇上对向车道行驶的车辆,后果不堪设想。
针对第一种情况,在封闭车道每隔200米设置一道障碍(具反光效果),通过隧道监控中心的摄像头监控,杜绝了车辆通过封闭车道超车。
针对第二种情况,在硬路肩设置了一些障碍(具反光效果),从而使车辆完全没有空间进行超车。
针对第三种情况,用警示绳连接每一个双向通车的封道警示桩,从最后的效果看,这种方法基本杜绝了车辆超车的情况。
1.3避免驾驶员思想麻痹。
要避免驾驶员由于封闭路段过长而产生的麻痹思想,必须在封道上有所变化,要在邻近施工区的路段营造一种紧张的施工气氛。
(1)在邻近施工区的路段(丽水方向车道)设置更多的提醒设施。
在离借道口2000米的路段开始,放置特殊警示牌、爆闪灯,在警示桩上设置频闪灯等。
(2)在越邻近施工区的路段,放置警示设施密度越大。
这样既可以给驾驶员紧迫感,又会使其误以为自己的车速过快, 进而减速。
这种方法使平均车速下降了22.6% , 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6](3)在双向通行路段设置夜间照明灯光。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通行路段进行照明,同时也提醒驾驶员前方有施工路段,从而使驾驶员在思想上产生重视。
2.设置关卡限制车速在实际运用中,显然通过加长部分车道封道距离可避免或减少一些安全隐患,但实际上,加长部分车道封道距离并没能有效地控制住车速,许多车辆在经过封道区时依然速度过快。
在2010年8月30日至9月6日的一个星期内,就连续有2起重车因车速过快而在封道区长下坡路段发生了事故。
为此,经过反复讨论及分析后,采取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长下坡坡顶位置设置关卡,让重车在此停车,然后由工作人员对驾驶员进行口头提醒,并发放提醒卡片。
其实,在施工前期,因为此方案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并未付诸实施。
首先,在拦车提醒时,后方车辆容易与停下的车辆造成追尾事故;其次,工作人员在拦车过程中容易被过往车辆伤害;并且,在重车在停下后,容易造成起步困难,引起堵车。
经过反复比较,为了更好地限制车速,经与高速交警及高速公路管理处协商讨论后,经许可,于9月8日实施了本方案。
结果,在剩下的20多天封道施工中,施工路段再没发生任何交通事故,效果十分明显。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本路段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应防范。
主要做法是:2.1在长上坡的末端位置即长下坡前,设置一个拦车点,对重车进行拦截。
拦截人员为协警,在上岗前进行3天的安全教育。
拦车时,采用活动栏杆,重车来临时,将栏杆推出,待车辆停下后,人员上前提醒:“前方大型施工,请将车速控制在40码”,并发放提醒卡片。
2.2在拦车点后方300米,停放一辆白色预警车,每当有重车通过时,使用警报进行提醒。
2.3在拦车点后方150米处,设置2m*2m的警示牌:“前方停车提醒”。
在拦车点后方100米处,放置一个直径1m的圆形告示牌:“停”。
2.4在龙丽高速公路所有收费口,对车辆进行提醒:56k处大型施工,并有拦车提醒。
2.5龙游往丽水方向在将双车道封闭为单车道之前,再用警示桩设置一道s型弯道,以降低车辆在拦车点的车速。
2.6利用全线的可变情报板对过往车辆进行前方施工提醒,并在服务区内设置前方施工告示牌,提醒驾驶员停车加水,防止在长下坡路段制动失效。
2.7重复使用限速牌,在200~ 250 m 的距离内,连续设置限速标志牌。
[6]结论:实践表明,如何限制车速是本次交通安全维护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最后实施了加长封道距离以及拦车提醒的方案。
本方案虽然可能会给施工方带来新的安全隐患,但若是配套措施到位,完全可以避免由本方案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也证明了本方案的可实施性。
所以,本方案也得到了高速交警以及业主部门的支持,最终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但本方案的实施须具备相当多的先决条件,如龙丽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小;卡车点位于一个长上坡坡顶位置,重车在此车速较慢等。
对于一般路段,贸然采取拦车提醒的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本文的重点落在了限制车速的相关措施上,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夜间照明,保护封道设施等措施未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苏志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安全状况分析交通与计算机2008 年第1 期第26 卷[2]孟祥海, 裴玉龙, 罗丽君. 黑龙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公路交通科技, 1998[3]裴玉龙, 马艳丽. 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十届年会论文集, 2002[4]任福田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美1985 年版)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1[5]吴新开, 吴兵公路2004 年7月第7期[6] [苏]bu巴布可夫,著景天然,译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范顺日(1977年出生),男,浙江台州人,工程师,全国一级建造师,现就职于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从事高速公路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郑坤平(1961年出生),男,浙江丽水人,工程师,现就职于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从事高速公路营运与安全管理工作;季建国(1985年出生)男,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任浙江交工高等级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从事高速公路施工与养护安全管理工作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