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钟姐姐交朋友小学品德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79 KB
- 文档页数:3
《和钟姐姐交朋友》教学设计1、使学生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使学生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1、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懂得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
2、在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注意观察钟表。
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规律。
2、教学器材:钟表头饰、40—50个手动卡通小闹钟、40—50张43页的图表。
3、教学课件:教学光盘1、屏幕出示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师念生猜。
2、背景音乐响起钟表嘀嗒声,教师戴上钟表头饰。
我是你们的钟姐姐,我很想认识你们,你们愿意跟我交朋友吗?那请你说说为什么愿意跟我交朋友。
3、我想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我,我出道题来考考你们行吗?现在是几点,我的长胳膊、短胳膊各应指向哪?(学生拨手中的钟,教师听学生发言后拨道具钟)1、导:我认识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我每天和他在一起。
屏幕出示40、41页的五幅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追问:明明这样会有什么后果?2、小组讨论:我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吗?如果你是钟姐姐,你会对明明说什么?3、全班汇报:小组逐幅表演,并说明为什么你会这么说?想不想听听钟姐姐是怎么说的。
屏幕演示钟姐姐是怎么对明明说的。
你认为明明该怎样做?4、师:谢谢你们!明明承受了大家的建议。
你们想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吗?屏幕演示。
1、明明现在进步了,那么生活中的你是怎么做的?请实事求是的答复。
屏幕出示几种情境(录像)(1)经常被妈妈叫起,仍感到困倦;(2)上学路上看小摊,不抓紧时间;(3)经常能早睡早起,起床迅速、轻松。
2、说说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样有什么后果,以后想怎么做?师:红红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屏幕出示40页两幅图,请你看看她这样做会怎么样?你想给她哪些建议。
3、小结: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按时上课,就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不规律的生活一方面可能会对别人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也会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及人格开展不利。
关于和钟姐姐交朋友的教案第三单元我的一天单元目标1. 养成饮食、卫生等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2.能按日十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
3.表现出做爱清洁、讲卫生、有文明的好孩子的愿望。
4.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5.渗透法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设计构想小学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有无好的生活习惯,对其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且,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学生的社交圈子自然地扩大了许多,与人互动的机会增加了.与人发生摩擦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它必须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
如果无法表现适当的生活习惯,极易产生—与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仅不利于其生理的发育,而S且还会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本单元针对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起居卫生等内容的介绍,让儿童在角色扮演、对话、讨论和其他活动中,实际体会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愉悦。
本单元共设计五个主题:主题一:和钟姐姐交朋友,侧重养成儿童按时作息的习惯。
主题二:我很整洁,侧重培养儿童清吉卫生的好习惯。
主题三:我会好好地吃,使儿童懂得合理饮食的初浅常识,学会不挑食、不偏食等。
主题四:我自己会整理,使儿童明白会整理的含义及包含的方面,并为自己会整理、能为家长分担劳动而感到自豪。
主题五:看我多精神,主要培养儿童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授课时数 9节主题一和钟姐姐交朋友主题目标1. 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向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活动安排活动一猜一猜1.教师提供几条关于钟表的谜语,让学生猜谜语,从谜语中感知钟表的作用。
如: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谜底:钟2.谜语之后教师可把准备好的“钟姐姐”图饰展示给学生,并设计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二假如我是“钟姐姐”:1.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2)吃早饭时,背景:窗外可以看见有的小孩背书包走,钟姐姐对明明说……(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的说……(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8:30分,钟姐姐对明明说……2.分小组讨论,如果我是“钟姐姐”我会对明明说些什么?3.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达成的共识,并表演一番,要说明为什么认为“钟姐姐”会这样说?明明该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注意事项本课所提及的按时作息,着重强调规律的生活:不规律的生活一方面可能会对别人造成干扰,另一方面也会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及人格发展不利。
《和钟姐姐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和钟姐姐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设计:1、故事引入:边出示课件边讲解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兔子因为骄傲小看乌龟,在半路上睡大觉,而最终输给爬行较慢的乌龟。
这个结果,让兔子非常伤心,那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一下兔子?在以后的比赛中既能休息一会,而且不误比赛的大事呢!后比赛中既能中途休息一会,而且不误比赛的大事呢!学生讨论得出:可以请钟姐姐帮忙。
师:是呀!钟姐姐的作用可大了,你想和她交朋友吗?(想)板书课题:《和钟姐姐交朋友》明明和钟姐姐就是一对好朋友,明明可喜欢钟姐姐了,因为钟姐姐对明明的帮助可大了!你想知道钟姐姐对明明有哪些帮助吗?(想)道钟姐姐对明明有哪些帮助吗?(想)[点评:开头设计新颖。
能充分利用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巧用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引入课题。
]2、分组学习、表演,有关明明的五个小故事。
课件出事5个小故事。
(1)小组讨论,假如你是钟姐姐,当明明不按时起床、吃饭是不抓紧、路上贪玩、作业拖拉、不按时休息是,该对明明说什么?不按时休息时,该对明明说什么?(2)学生带上头饰,根据议论,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组喜欢的某一个小故事,进行表演。
表演时。
重点说钟姐姐该对明明说什么?明明又该怎样做?时,重点说钟姐姐对明明说什么?明明有该怎样做?3、课件出示,有关小朋友贝贝地2个小故事。
小组讨论:(1)假如贝贝就在你跟前,你想怎样对她说?(2)假如你是被被,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又该怎样做呢?小组汇报。
师小结:贝贝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从此该掉了坏毛病,果真养成了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点评: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件指引下讨论,假如自己是钟姐姐,该怎样对明明说?明明又该怎样做?并带上漂亮的头饰表演,学生兴趣很浓,参与意识很强。
《和钟姐姐交朋友》教学设计单元学情分析一年级刚开始上学,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要培养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本单元课程安排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因为小学生一开始上学,教师如果严卡死管,学生会产生厌倦、甚至怕上学的不良心理,第一、二单元安排了有趣、好玩、喜庆的内容,学生是十分喜欢的。
如第一单元安排了“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等内容;第二单元安排了我们的“国庆节”等内容。
通过学习前两个单元之后再安排“我的一天”主要考虑在小学生感到学习有乐趣的同时,还得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懂得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遵守学校常规,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课程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影像录音等教学资料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优势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使小学生有好心情,培养自信心。
2.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乐意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作息,有责任感。
3.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让学生懂得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遵守学校常规,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谜语导入,初识钟姐姐1.让学生猜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昼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时间观念比人强。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游戏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上课伊始,趣即生;同时通过谜面,初步感受钟表的特征及用途。
]2.实物展示,观察钟表,实际感知。
让学生展示课前模仿自家钟表制成的钟表模型,并分别表述钟表的形状、构造及特点,分享成果,进一步了解钟表的作用,小组交流并推荐几名学生在课堂上交流。
()模拟情境,角色扮演,了解钟姐姐1.放录音,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2)吃早饭时,窗外可以看见有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过,钟姐姐对明明说……(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说……(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了8 : 30,钟姐姐对明明说……[设计意图:把教材中的图画转化成录音童话剧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兴趣盎然,在优美的童话录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2.思考讨论:(1)假如你是“钟姐姐”,在以上不同情境中你会对明明说些什么?(2)为什么要这样说?(3)明明该怎么做?[设计意图:这样的设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他们必然会主动观察教材图文,积极思考:该说什么?怎么说?]3.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
《和钟姐姐交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生活习惯。
边出示课件边讲解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
兔子因为骄傲小看乌龟,在半路上睡大觉,而最终输给爬行较慢的乌龟。
这个结果,让兔子非常伤心,那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一下兔子?在以后的比赛中既能休息一会,而且不误比赛的大事呢!后比赛中既能中途休息一会,而且不误比赛的大事呢!学生讨论得出:可以请钟姐姐帮助。
师:是呀!钟姐姐的作用可大了,你想和她交朋友吗?(想)板书课题:《和钟姐姐交朋友》明明和钟姐姐就是一对好朋友,明明可喜欢钟姐姐了,因为钟姐姐对明明的帮助可大了!你想知道钟姐姐对明明有哪些帮助吗?(想)道钟姐姐对明明有哪些帮助吗?(想)课件出事5个小故事。
(1)小组讨论,假设你是钟姐姐,当明明不按时起床、吃饭是不抓紧、路上贪玩、作业拖拉、不按时休息是,该对明明说什么?不按时休息时,该对明明说什么?(2)学生带上头饰,根据议论,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组喜欢的某一个小故事,进展表演。
表演时。
重点说钟姐姐该对明明说什么?明明又该怎样做?时,重点说钟姐姐对明明说什么?明明有该怎样做?小组讨论:(1)假设贝贝就在你跟前,你想怎样对她说?(2)假设你是被被,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又该怎样做呢?小组汇报。
师小结:贝贝听了同学们的劝告,从此该掉了坏毛病,果真养成了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点评: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件指引下讨论,假设自己是钟姐姐,该怎样对明明说?明明又该怎样做?并带上漂亮的头饰表演,学生兴趣很浓,参与意识很强。
]想一想,自己以前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以后该怎样做?学生汇报。
师小结:做的好的同学要继续发扬,其他同学并以他为典范,做的,希望能及时改正,做一个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做一个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姐姐交朋友以后,你在这三方面做的怎么样?从下周一和周五哪一方面做到了就画一个☆。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和钟姐姐交朋友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使学生明白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适应。
4、教育学生要珍爱时刻。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明白得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
2、在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适应。
教学用具:课件、头饰、卡通闹钟、图表课前预备:1、学生课前预备:学生注意观看钟表。
了解自己的生活适应、规律。
2、教学器材:钟表头饰、40—50个手动卡通小闹钟、40—50张43页的图表。
3、教学课件:教学光盘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屏幕出示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时刻观念比人强。
)师念生猜。
2、背景音乐响起钟表嘀嗒声,教师戴上钟表头饰。
我是你们的钟姐姐,我专门想认识你们,你们情愿跟我交朋友吗?那请你说说什么缘故情愿跟我交朋友。
3、我想看看你们是不是确实认识我,我出道题来考考你们行吗?现在是几点,我的长胳膊、短胳膊各应指向哪?(学生拨手中的钟,教师听学生发言后拨道具钟)二、新授:1、导:我认识一个小朋友叫明明,我每天和他在一起。
屏幕出示40、41页的五幅图,你从中发觉了什么问题?追问:明明如此会有什么后果?2、小组讨论:我想请你们帮一个忙行吗?假如你是钟姐姐,你会对明明说什么?3、全班汇报:小组逐幅表演,并说明什么缘故你会这么说?想不想听听钟姐姐是如何说的。
屏幕演示钟姐姐是如何对明明说的。
你认为明明该如何样做?4、师:感谢你们!明明同意了大伙儿的建议。
你们想看看他现在如何样了吗?屏幕演示。
三、巩固:说说你自己1、明明现在进步了,那么生活中的你是如何做的?请实事求是的回答。
屏幕出示几种情境(录像)(1)经常被妈妈叫起,仍感到困倦;(2)上学路上看小摊,不抓紧时刻;(3)经常能早睡早起,起床迅速、轻松。
2、说说自己什么缘故会如此?如此有什么后果,以后想如何做?师:红红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屏幕出示40页两幅图,请你看看她如此做会如何样?你想给她哪些建议。
钟姐姐交朋友说课稿钟姐姐交朋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和钟姐姐交朋友》。
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教学反思等内容。
下面我以教学设计为主,对资源包进行说明。
一、【课标解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进行建构,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角色扮演活动,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师的作用则只是指导儿童活动。
另外,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活动的安排上,遵循了动静结合,知行结合的原则,合理的安排活动,便于学生操作。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处处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和钟姐姐交朋友,观察自己身边的钟,结合自身实际,看看明明和贝贝的生活,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二、【教材分析】《和钟姐姐交朋友》是《品德与生活》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教材。
本课的两个三级小标题分别是钟姐姐对我说、按时起床和休息。
本课的活动目标是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1、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还难以接受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学的生活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引导,从小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2、学生参差不齐,认识水平不同,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小学生理解从小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好处。
四、【教学目标】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通过游戏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懂得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
附三:九方小学2014年下学期区“云峰杯”调教初赛暨组本教研赛课教案品德教研组课题《和钟姐姐交朋友》执教:李佳玲【学情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教师应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让学生真正到生活中去体验、去实践,提高自主生活能力。
小学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无好的生活习惯对其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懂常规,自我约束力较差,时间观念薄弱,加之学生家长对其子女的宠爱,造成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甚至无法按时上学。
【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例如认识钟表、情景游戏、制定作息时间表等等,引导学生在模拟生活的情境下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在活动的安排上,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自身特点,遵循了动静结合,知行结合的原则,处处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和钟姐姐交朋友,懂得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我努力贯穿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教学宗旨,力求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让品德与生活课程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活动目标】1.知道按时起居的意义,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
2.能说出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能说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说出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难点:能说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在父母的帮助下,认识时钟,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及时间规律。
2.教具准备:钟姐姐的头饰、课件。
【活动过程】主题谈话活动一:猜一猜,识钟表1.屏幕出示谜语:一座小小机器房,不分日夜工作忙。
和钟姐姐交朋友小学品德教案
和钟姐姐交朋友小学品德教案
目标:
1.了解按时起居、按时上学的意义。
2.懂得按时上学是遵守学校常规的表现。
3.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为什么要按时起居、按时上学,养成按时作息、守时不拖拉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一猜
猜谜语,让学生从谜语中感知钟表的作用。
一座小小机器房,
不分日夜工作忙。
态度认真又负责,
时间观念比人强。
二、假如我是“钟姐姐”
(一)欣赏童话剧《钟姐姐笑了》
1.早晨明明睡觉,太阳公公站到了窗外,钟姐姐飞到他跟前唱起了歌儿……
2.吃早饭时,背景:窗外可以看见有的小孩背书包走,钟姐姐对明明说……
3.上学路上,树上小鸟在叫,钟姐姐对他说……
4.课堂上写作业,钟姐姐趴在他耳边悄悄的说……
5.晚上,明明在看电视,时钟指到8:30分,钟姐姐对明明说……
(二)分小组讨论,如果我是“钟姐姐”我会对明明说些什么?
(三)每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并表演,要说明为什么“钟姐姐”会这样说明明该怎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
三、评议哪组同学表演的好
第二课时
一、说说按时作息的好处
二、看第40页的'图
(一)给图上的小女孩起个名字,说说他做的怎样
(小组讨论,说说她这样做,上学会怎样上课会怎样经常这样下去会怎样)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表演
三、自己做的怎样
在小组内说说:
自己能否按时作息,在哪一方面做的好。
四、读儿歌
闹钟把我叫,
天天起得早。
路上不贪玩,
上学不迟到。
晚上早上床,
休息睡好觉。
守时不拖延,
作息习惯好。
五、课后作业
填第41页表格,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
六、课后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表演,使同学们在讨论探究中懂得了按时作息的重要意义。
通过填表格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按时作息,和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