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Meta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09.62 KB
- 文档页数:4
过敏性结膜炎中西医治疗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结膜炎中西医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过敏性结膜炎病人,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将单数分到甲组,双数分到乙组,甲组采用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的西医治疗方法,乙组采用中西医配合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效果和并发症及一周内复发情况。
结果:(1)将两组病人效果进行比较后统计学差异不显著 P<0.05;(2)甲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乙组,且一周后复发率同样高于乙组,在统计学上均有差异 P<0.05,两项均有研究价值。
结论: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中采用中西医配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以及一周内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被借鉴。
【关键词】过敏;结膜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安全性所有过敏导致的眼睛出现过敏反应、结膜出现充血、水肿都被称为过敏性结膜炎,该病与感染性炎症无明显的联系,多与个人体质、免疫力、过敏因素有关,其过敏源可能来自花粉、螨虫、动物毛屑、化学制品,也可能来自空气中的尘土、颗粒物质【1】。
受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的影响,空气环境中PH2.5细微颗粒物的增加,我国患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人数也逐年递增,其中有四分之三的病人在30-45岁之间。
该疾病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眼痒,同时眼睛伴有异物感、灼热感,黏性分泌物增多,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西药治疗,但西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像服用抗敏药物后就会引起嗜睡,而且对病人的治疗见效较慢。
因此有学者采用中西医配合治疗的方法来提高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效果【2】。
本文通过对我院确诊的80例过敏性结膜炎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中西医配合治疗能否有效治疗该疾病和治疗的安全性。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过敏性结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甲组与乙组各40例,甲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从17岁至68岁,平均(35.1±4.8)岁;乙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从20岁至66岁,平均(37.6±5.1)岁,参与研究的病人必须符合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且在我院确诊而且病人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排除对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和心肺功能重大疾病者,将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经济条件、文化水平进行比较,在统计学中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李恩斌546600荔浦县人民医院,广西荔浦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3.076摘要目的:探讨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
方法:收治过敏性结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n=25,予以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与观察组(n=25,予以口服逍遥散加味方颗粒+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疗效。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试验、角膜荧光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均显著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采取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109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期发生钙离子向骨及软组织沉积。
解剖上基底节区毛细血管丰富,纵横交错,排列密集,生理上有优化灌注特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易发生钙化[3];内囊因毛细血管稀少,血供不丰富而不易钙化,称为“内囊空白征”[4]。
对于PTH 的治疗,目前主要是改善症状,纠正低钙血症的同时预防高尿钙,防治软组织钙化和器官功能障碍。
补充钙质治疗及补充维生素D 及其衍生物。
中医认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突出症状是手足搐搦,在中医上属于“痉证”、“瘛疭”的范畴。
吴鞠通《温病条辨·痉病瘛疭总论》中言:“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瘈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瘈也。
”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肾,位在筋脉、骨骼,筋脉有约束联系和保护骨节肌肉的作用,依赖肝血的濡养而保持刚柔相兼之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与效果评估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其中,中医药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基本原理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和“经络”概念,认为眼睛的疾病与人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紧密相关。
因此,在治疗眼科疾病时,中医专家会从整体出发,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以调节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常见眼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策略1. 眼表疾病:如干眼症、结膜炎等中医药治疗眼表疾病主要采用中药滴眼液或洗眼液,其中常用的中药有菊花、蒲公英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以调理气血和疏通经络,促进病情的恢复。
2. 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出血、玻璃体混浊等对于眼底病变,中医药治疗常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式。
内服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肝肾功能,改善视网膜供血和营养,促进病变修复。
而外敷中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部,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病变的吸收。
3. 高度近视:如弱视、斜视等中医药治疗高度近视主要侧重于中药内服,通过改善眼部血液循环、营养代谢等方面的功能来调节眼球的生长发育,减缓近视的进展。
此外,针灸治疗对于斜视的矫正也有一定的效果。
三、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效果评估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的效果评估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 疗效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如症状的减轻或消失、病变的缩小或消失等,以评估中医药治疗的效果。
2. 检查结果:坚持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底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
3.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满意程度,以进一步评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具备明显的治疗优势和疗效。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经中医整体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
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为中医整体护理,对比干预后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对比结果差异可以构成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很显然比对照组更高,对比结果差异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可以优先考虑中医整体护理,除了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之外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中医整体护理;过敏性结膜炎;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过敏性结膜炎已经成为眼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该疾病的产生原因为眼部组织受到过敏源超敏反应导致,发病率较高,主要可以表现为分泌物为粘液性、眼氧、水肿等等[1]。
该疾病病变亚型较多,治疗后还可能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必须接受有效的护理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为探讨过敏性结膜炎接受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我院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
对照组男女各24例、27例;平均年龄(45.38±3.29)岁;平均病程(3.84±0.78)年。
观察组男女各26例、25例;平均年龄(47.13±3.26)岁;平均病程(3.57±0.89)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别,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对照组全体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因患者眼部基本上处于干痒难耐状态,加重患者烦躁情绪,患者纠正时对治疗与病变的了解不足,更容易产生不利心理。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77 期2019 Vol.6 No.77171加减四物汤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研究王 柳1,亢泽峰2(1.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 100041;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摘要】目的 探究加减四物汤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我院门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给对照组和试验组,随机分配且两组各30人,背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加减四物汤治疗。
结果 中药治疗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而西医治疗组有效率相对较高,但复发率也比较高。
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当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发病前采用中医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发率,并且降低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加减四物汤;过敏性结膜炎;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7.171.01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的季节性结膜炎,你主要发病季节多为春季,且季节性较强,常为定期发作。
一般情况下,一般春季以后症状会明显减轻或自行消失,但第二年春天仍然会出现,其复发率相对较高。
大多数患者会在医院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虽明显见效,但是复发率居高不下,经常反复,过敏性结膜炎以眼部奇痒难忍,流泪,酸涩为临床症状。
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炎,抗敏和镇痛等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缓解,但复发率较高。
本文将就中医加减四物汤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入我院门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常规组,给对照组和试验组,随机分配且两组各30人,患者均在其他医院接受过西医治疗,且均出现反复情况。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翁婉丹,江峰,胡艳华,徐雷,张杰,靳月保申请号:CN201410572362.8
申请日:20141016
公开号:CN104383275A
公开日:
201503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麻黄、地肤子、防风、羌活、金银花、白鲜皮、仙鹤草、木贼、三楞草、白芷、首乌藤、蛇床子、萹蓄、飞扬草、徐长卿、蜂房、元宝草、桑寄生、土人参、鹅不食草、玉竹、见血清、旱田草和甘草。
该中药制剂可以降低复发率,可以较长时间作用于眼表疾病,维持疗效,减少副作用。
申请人:宁波大学
地址: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29#信箱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与效果评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
由于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综合调理的特点,它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和效果评估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与效果评估。
一、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治疗策略1. 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病机所在,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干眼症患者,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舌脉状况判断是否是阴虚火旺,再通过中药的滋阴清热作用进行治疗。
2. 中西医结合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也广泛应用。
中医药可以起到保护、修复眼睛组织的作用,而西医药则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两者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3. 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讲究综合调理,不仅仅是对症下药。
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进而促进眼部组织的恢复和修复。
二、中医药在眼科疾病中的效果评估1. 观察眼部症状利用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时,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来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角膜炎患者,治疗后如果患者的眼红、眼胀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得到改善,就可以判断治疗效果良好。
2. 观察患者整体情况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注重整体调理,因此,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也是进行效果评估的重要指标。
例如,治疗后患者感觉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加、睡眠质量提高等,说明中医药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积极影响。
3. 测量视力指标视力是评估眼科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视力进行定量测量,可以了解治疗后视力是否得到改善。
同时,还可以通过视力的变化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4. 判断复发情况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复发情况。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反复出现眼部问题,可以判断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如果患者长期没有再次出现眼部症状,就可以认为治疗效果比较好。
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药雾化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据报道,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研究目的1.评价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2.探究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安全性;3.探讨中药雾化在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中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
2.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的筛选:选取具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符合国际上公认的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组:将符合包括红肿、瘙痒、日复一日泪水返流、疲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3)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药雾化,具体方案为:达克宁滴眼液1g加入生姜、黄芪、紫草等多种中草药煎煮后,利用雾化法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4)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进行治疗效果评价;(5)安全性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四、研究意义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已经有了初步证据。
如果该治疗方法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并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更高于传统治疗方法,那么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同时,对于了解中药雾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机制和实现其临床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疗效。
方法从医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200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50例。
治疗组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眼局部用药并加用中药洗眼液眼局部洗眼,对照组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局部用药,治疗14天并追踪观察记录治疗结果。
结果对照组无效10例,有效23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无效3例,有效22例,显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眼药水,每次一滴,每日三次,一周为一疗程。
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眼局部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外,另添加中药洗眼液洗眼,每次外洗10分钟,每日两次,每两次一剂。
笔者自拟中药洗眼液处方组成为:黄连、黄柏、黄芩、荆芥穗、牛蒡子、生地、川芎、赤芍、防风、秦皮、苦参各12g,外加冰片1g。
将洗眼液方中的中药用纱布包好,按常规中药煎制方法煎至100℃,再武火转文火煎制五分钟,然后关火,弃掉药渣,后将冰片放入煎制好的洗眼液药液中,将加入冰片的洗眼液药液一分为二,一半转移至干净的敞口容器中,待其自然降温,等温度降至40℃左右时(手背感觉稍温即可),用清洁的手撩洗眼液洗眼(注意:睁眼洗)或者用洁净的纱布浸泡药液敷于眼部,持续五分钟,然后把剩余的一半洗眼液药液放入冰箱恒温储藏,在进行第二次洗眼液洗眼治疗时。
先将药液加热至100℃,后静置自然降温至适宜温度后进行洗眼治疗,方法同第一次洗眼治疗时,每日1剂,每日2次,在治疗一周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眼部主观症状以及在相关仪器设备检查下的角膜结膜和眼睑的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显效:角结膜病变消退,眼痒消除;有效:角结膜病变缓解,眼痒减轻;无效:结膜病变,眼痒均无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所有数据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篇一一、引言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引发的鼻腔炎症。
近年来,随着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其发病率逐渐升高。
在治疗上,辛芩颗粒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对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
二、方法1. 文献检索我们通过计算机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等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关键词包括“辛芩颗粒”、“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等。
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关于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非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需明确;试验需报告足够的数据以评估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排除标准:非临床试验、综述、病例报告等。
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估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估,内容包括:研究基本信息、研究设计、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等。
采用Jadad评分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
4. 统计分析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对于二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或风险比(RR)作为效应指标;对于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均数差(SMD)作为效应指标。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根据异质性大小决定。
三、结果1. 文献检索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XX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XX篇RCT 研究。
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XX篇RCT研究共涉及患者XXX例,其中试验组XXX例,对照组XXX例。
各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设计、患者基本情况等详见附表。
3. Meta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OR值为X.XX(95%CI:X.XX 至X.XX),表明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显著。
详见图1。
(2)安全性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方震;翁文忠;王钦彪【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22(60)16【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VIP、SinoMed、WanFang data、CNKI、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关键检索词: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变应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玉屏风。
搜索关于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中英文文献。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610例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总有效率更高(OR=4.36,95%CI:2.63~7.22,P<0.001),且复发率更低(OR=0.35,95%CI:0.17~0.72,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期内试验组出现1例轻度腹泻的不良反应。
结论玉屏风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比单纯西药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提高了治疗效果。
【总页数】5页(P136-139)【作者】方震;翁文忠;王钦彪【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医院眼科;福建省福清市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7【相关文献】1.真武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2.玉屏风散加味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3.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4.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盗汗疗效观察及护理5.振源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Meta 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敏性结膜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訾迎新;金明【摘要】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症状容易反复、治疗棘手的免疫性结膜炎,发病原因复杂.随着近年来中医眼科对该病的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相关情况作一综述.%Allergic conjunctivitis is an autoimmune conjunctivitis with easily repeated symptoms,intractable nature and complicated etiology.Recent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intensive study on this disease,better clinical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by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lated issues.【期刊名称】《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27)001【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中医药治疗【作者】訾迎新;金明【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中日友好医院眼科,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31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1〕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指结膜对外界过敏原的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主要分为Ⅰ型及Ⅳ型变态反应,其中以Ⅰ型变态反应所致的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
眼痒是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有时患者也会出现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
由于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加之频繁应用眼部化妆品以及隐形眼镜,人们越来越容易接触到过敏原,国外报道超过25%的人口忍受IgE介导的过敏反应〔2〕。
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徐莉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1(3)4
【摘要】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临床已确诊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59例,给予依美斯汀滴眼液、栀黄滴眼液点眼;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辨证分型加服中药汤剂,并对疗效依据眼症状及体征6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分析。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76.3%,其中显效率治疗组为64.6%,对照组45.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19-20)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辨证分型;疗效观察
【作者】徐莉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91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J], 郭和东;武胜花;张立帅
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张振宇
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列腺肥大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方案的探讨 [J], 任红
4.辨证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J], 许卫国
5.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观察 [J], 赵文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