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
- 格式:doc
- 大小:891.00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4.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其影响因素是全球气候变暖。
据此回答5-6题。
5.下图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应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实地勘测技术6.全球气候变暖使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在野外淡水更为紧缺,下列获取纯净饮用水的方法和应用的地理原理连线正确的是( )A.①—水汽蒸发 B.②—水汽凝结C.③—生物循环 D.④—地质循环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7-9题。
7.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8.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 )A.甲B.乙C.丙D.丁9.F为一小岛,1月份小岛西侧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1.图甲所示季节里( )A.黄河下游地区正在收摘棉花B.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南迁徙C.美国东南部多飓风活动D.三江平原正在播种小麦下图为某地全年逐日逐时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值线图。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以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2.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答案:解析:第1题,图示阴影区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故B项正确。
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该地因地处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以下图为北半球主要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图,阴影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读图,完成第3~4题。
3.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4.④区域东北部降水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答案:解析:第3题,②③④地均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形成温带沙漠;①地位于非洲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故A项正确。
第4题,④区域东北部地处西风带,距海不远,但因西部南北向的高山阻挡,西风难以深入,降水少,故D项正确。
2021年1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了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
下表为四国的首都北京、利雅得、开罗、德黑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据此完成第5~6题。
5.甲、乙、丙、丁依次为( )A.北京、开罗、德黑兰、利雅得B.利雅得、德黑兰、开罗、北京C.德黑兰、利雅得、开罗、北京D.利雅得、北京、德黑兰、开罗6.甲地冬季降水比夏季多的主要原因是( )B.气压带、风带南移答案:解析:第5题,联系中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四国首都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北京在40°N 附近,对应丁地,故排除A、D两项;伊朗首都德黑兰相对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纬度偏高,所以甲为德黑兰,乙为利雅得。
故C项正确。
第6题,甲为德黑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不受季风影响,故排除A项;河流对于气候的调节作用较小,故排除C项;高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故排除D项;该地位于30°~40°之间的西亚地区,距地中海较近,冬季有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比夏季多,故B项正确。
课时作业2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下图为某地气温柔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及成因分别是( )A.9~12月海陆热力差异B.5~8月气压带、风带移动C.9~12月西风带限制D.5~8月东南信风限制也门首都萨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
下图为“也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3.萨那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燥热干燥B.终年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不多,四季如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导致萨那夏季降水相对较多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下图是“印度尼西亚位置图”。
据此完成5~6题。
5.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燥热干燥C.全年干湿季分明D.全年四季分明6.雷雨是湿热空气剧烈对流运动,同时伴有雷电的强阵雨现象。
图中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雷雨天数超过320天,主要缘由是该地( )①靠近赤道②周边水域广袤③对流显著④气旋活动频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4·山东省试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某自然地理事象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与甲区域相邻的西部区域所属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8.与丁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A.海陆位置B.东北信风C.地形地势D.气压带分布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
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如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冰岛南部气候属于( )A.寒带苔原气候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0.冰岛易发生山洪的缘由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盛行西风的影响C.火山爆发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11.冰岛南部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什么季节的火山灰对欧洲部分空域的航空易造成影响(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24·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月考]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有。
全球气候改变和气候类型的判读一、选择题植物对气候的反应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
如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
据此完成1~3题。
1.在孢粉带Ⅰ中发觉大量松属类花粉,则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草原D.落叶阔叶林2.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的是()A.孢粉带ⅠB.孢粉带ⅡC.孢粉带ⅢD.孢粉带Ⅳ3.在孢粉带Ⅲb中发觉了大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Ⅲb时期该地区气候()A.暖和干旱B.暖和潮湿C.寒冷干旱D.寒冷潮湿解析:1.C 2.B 3.D第1题,读图可知,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含量分别超过50%和40%,同时,该孢粉带中还有大量的松属类花粉,而松属于针叶林植被,故说明此时期该地区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和草类植物,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针阔混交林—草原。
第2题,乔木多为生长在暖和潮湿气候下的木本植物,灌木多为半旱生植物,草本为旱生植物,蕨类多属湿生或水生植物。
读图可知,距今240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孢粉带Ⅱ中草本植物孢粉含量比其他孢粉带高,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较其他孢粉带偏低,说明该孢粉带所在的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地表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
第3题,云杉是湿冷气候环境下的典型乔木植被类型,现在仅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地林带(指示气温低而湿度大的环境)。
读图可知,孢粉带Ⅲb地层中的乔木类、灌木类花粉含量都偏高,蕨类花粉含量也相对增多,说明此时期大气湿度较大,相宜于乔灌木、蕨类的生长;同时,该地层中发觉大量的云杉花粉,进一步说明孢粉带Ⅲb沉积地层时期气候寒冷潮湿。
(2019·上海高考)气候异样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峻威逼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据此回答4~5题。
通用版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自然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20220606276(时刻: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2题。
1.对两地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 B.两地白昼时刻相近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D.两地自然带相同2.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要紧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C.大气环流D.洋流解析:1.B 2.C第1题,结合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海陆位置明显不同。
二者纬度位置相当,同处北温带。
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水热条件和自然带都不相同。
第2题,形成长春气候的要紧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索契气候的要紧条件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操纵。
(2021·洛阳模拟)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顺降水分布图,完成3~4题。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要紧缘故是夏季() A.西风带北移的阻碍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C.受夏季风阻碍明显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4.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专门多,阻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要紧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势高低解析:3.C 4.D第3题,依照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于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阻碍大,降水多,故选项C正确。
第4题,依照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左右,能够推断该地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此要紧阻碍因素是地势高低,故选项D正确。
一样来说,凡受海洋气团阻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阻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阻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
据此完成5~6题。
课时跟踪检测(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选择题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3题。
1.图中P地降水量较南北两侧多的原因是()①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②受西北季风影响大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④位于山谷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有()A.地形、纬度、大气环流B.地形、洋流、纬度C.洋流、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大气环流3.图中T处为沙漠,而S处降水更少却没有形成沙漠,其原因是S处()A.距海近,地下水位高B.位于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C.有河流流经,植被覆盖度高D.对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大解析:1.C 2.A 3.C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亚地区,区域降水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P地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势较高,来自海洋的水汽受到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其南北两侧丰富。
第2题,M、N两地降水迥异,该现象既与两地的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不同有关,也与二者的地形差异有关。
N地受大陆气团影响大,M地受海洋、西南季风影响大,N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M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第3题,图中显示,T处为沙漠,S处虽然降水更少但有印度河及其支流等河流流经,所以没有形成沙漠。
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图)。
读图,完成4~6题。
4.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A.华盛顿B.路易斯维尔C.迈阿密D.洛杉矶5.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B.冬季气温低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6.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4.A 5.C 6.B第4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
2.4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的气候类型一、选择题(2014·江西调研)读“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地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海岸变迁仅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则由图中信息可知( )A.早全新世至现代,气候先变冷,后变暖B.早全新世气候最温暖C.中全新世气候最温暖D.现代气候最温暖2.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B.极地冰川融化速度的变化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阅读图例,注意海岸线的变化方向,中全新世海岸线都处于现在的陆地上,海岸线倒退说明该时间段气候温暖海域面积广。
从海岸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全新世以来气候先变暖后变冷。
第2题,气候的冷暖变化导致冰川融化速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海平面的变化,继而影响海岸地貌。
(2014·山东泰安质检)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保温作用B.大气污染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4.该图反映的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全球海平面将下降B.农作物分布范围发生变化C.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D.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减少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温度呈上升趋势,该图反映了全球变暖的问题。
第4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水循环,旱涝灾害频发,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分布。
读某岛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5-6题。
5.该岛东侧的气候与下列哪一项属于同一类型(甲、乙、丙、丁共用同一坐标轴)( )A.甲B.乙C.丙D.丁6.该岛东侧的降水多属于( )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气旋雨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该岛东侧全年高温,降水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甲图示意热带雨林气候。
第6题,从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该岛中部气温低,四周气温高,可知该岛中部海拔较高,为山地,而该岛东侧降水较多,应为山地迎风坡,故降水类型多为地形雨。
课时跟踪检测(九)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单项选择题(2012·南通模拟)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①、②、③和④等温线中,表示1月份等温线的是()A.①③ B.②③C.①④D.②④2.当等温线③所示气温分布状况出现的时期()A.印度半岛高温多雨B.巴西高原草原一片葱绿C.非洲南端炎热干燥D.南极地区气温一年最高(2012·南京模拟)下图表示某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4.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可能是因为Q地()A.距海洋近B.气旋活动频繁C.多地形雨D.多锋面雨(2012·盐城模拟)读“气候资料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6.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2013·徐州模拟)下图示意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回答7~8题。
7.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有()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8.若不考虑地形因素,五个地点中冬季气候湿润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二、双项选择题(2013·扬州模拟)根据下列资料(气温:℃降水:mm),完成9~10题。
9.上面资料中最有可能组合成典型气候类型的是()A.②④B.①⑥C.③④D.③⑤10.⑤降水量资料最有可能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极地气候(2012·南京模拟)下图表示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资料,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能分别表示南昌和哈尔滨气温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12.下列因素中,引起或加剧这两个城市气温年较差存在差异的有()A.地面状况B.海陆位置差异C.大气环流状况D.昼长时间季节变化三、综合题13.(2013·盐城模拟)南京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非欧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
课时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10°N~25°N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30°~40°至60°~65°的大陆内部与大陆东岸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至北极圈的大陆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3.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5.气候类型的判读0 ℃之间最热月均温<10 ℃寒带气候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 mm 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 mm;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 mm温带温带沙漠气候<200 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
(一轮复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测试题【考核目标】1、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与步骤,并能结合各种气候要素图表提供的信息判断气候类型。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考查范围】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应用。
一、选择题:读下面四幅“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1~2题。
1.下列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①地中海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气候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海洋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D.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2.指出①②③④气候类型中成因与西风带有关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③D.③和④(答案):1.B, 2.A。
(选题目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最常见的气候要素图,主要考查学生据图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对气候成因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读下表内容,完成3~5题。
3.乙地气候类型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A.地中海沿岸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4.丁地气候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受西风带影响C.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影响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丙地点最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河流水体污染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 C.夏季 D.秋季(答案):3.D, 4.A, 5.C。
(选题目的):第3题考查学生借助气候要素统计表判读气候类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世界典型地区的气候类型,找出与之对应地区;第4题考查季风气候成因;第5题要求学生在把握地中海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加以灵活应用的能力,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弱,降水少,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因河流补给少,净化能力弱。
读下面四幅气候要素图(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
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四种气候类型的代表城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C.雅典、纽约、东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7.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在中国分布的气候类型是()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8.最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6.D, 7.B, 8.C。
课时跟踪检测(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读一、单项选择题(2018·泰州二模)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关于P、Q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均集中于夏季B.植被均为落叶阔叶林C.降水量差异主要受地形影响D.P~Q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与上图中Q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解析:1.C 2.D 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P地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的季节分布均匀;Q地年降水量在300 mm以下,植被主要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由比例尺可知P、Q两地实际距离在100 km左右,但降水量差异巨大,可推知主要是受地形阻挡,使得西风气流难以向东深入,图示东部地区位于背风坡而使得降水量急剧减少,两地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应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故选C。
第2题,由图可知Q地年降水量300 mm以下,对应四幅统计图中的降水量数据,各月降水量相加求和可知符合条件的只有D。
(2018·启东中学模拟)读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月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4题。
3.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4.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温和湿润B.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D.全年高温多雨解析:3.D 4.C 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该地最低温在0°以下,6~8月气温较高,为北半球;夏季曲线斜率高,降水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降水少,据此推知该地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第4题,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阅读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完成5~6题。
5.对两地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地理位置相同B.两地白昼时间相近C.两地水热条件相似D.两地自然带相同6.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状况C.大气环流D.洋流解析:5.B 6.C 第5题,结合索契、长春位置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海陆位置明显不同。
二者纬度位置相当,同处北温带。
索契属于地中海气候,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水热条件和自然带都不相同。
第6题,形成长春气候的主要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索契气候的主要条件是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2018·启东中学月考)图中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两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
读图完成7~8题。
7.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A.信风B.西风C.台风D.季风8.②地最可能位于( )A.亚洲东部B.北美西部C.非洲南部D.澳大利亚解析:7.D 8.B 第7题,读图,根据气温、降水资料,①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上,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受季风影响。
第8题,②地雨热不同期,7月份气温最高,是夏季,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应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可能位于北美西部。
二、双项选择题(2018·启东中学模拟)读几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10.关于图中②代表的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附近广布B.该气候区四季分明C.全年温差较大D.降水多属于对流雨解析:9.BD 10.AD 第9题,①气温范围20~30 ℃,降水量范围750~1 500 mm,与热带草原气候特征相符;②气温范围22~28 ℃,降水量范围1 500~2 000 mm,为热带雨林气候;③气温范围15~30 ℃,降水量范围1 000~1 500 mm,与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相符;④气温范围7.5~20 ℃,降水量范围700~1 000 mm,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10题,②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降水多属于对流雨。
(2018·盐城调研)下图示意沿海地区的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有( )A.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②地为地中海气候C.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④地D.⑤地多锋面雨和气旋雨12.只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有( )A.②B.③C.④D.⑤解析:11.AD 12.BC 第11题,①地受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主要受副高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地受西风带控制的时间长于③地,③地年降水量少于④地;⑤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A、D正确。
第12题,③地和④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
所以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③和④。
三、综合题13.(2018·镇江测试)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避暑型气候是指夏季温凉舒适,人们无须借助任何避暑措施,感觉刚好适宜且无须调节的气候条件。
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其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
由于我国各地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避暑型气候。
材料二如图为中国夏季避暑型气候类型分布。
材料三下表为不同地区避暑型气候的气象指标。
(1)材料三表中的四个地区对应材料二图中的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四种避暑气候类型,请将其对应起来。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
(2)我国避暑型气候分布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南部沿海避暑型气候最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风的到来能对东南部沿海的酷暑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有20~30个台风产生,但仍无法使避暑气候分布区增多。
从台风的角度说明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图的地区分布及材料三的数据信息可以判断,西南高原型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最强,对应A;中东部山岳型大都位于沿海地区,且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湿度大,对应B;东北山地平原型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对应C;西北山地高原型则对应D。
第(2)题,据材料二的分布图可以判断,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
第(3)题,据材料一避暑型气候的特点可知,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其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
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因纬度低气温高,同时距海近,湿度大等使得很多因子不具备避暑型气候的条件。
第(4)题,台风可以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从台风的特点考虑,台风是移动的,且在一地停留时间短,虽然可以缓解旱情,但无法缓解持续的酷暑天气。
答案:(1)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2)海拔高、纬度高(3)纬度低气温高、离海近湿度高、高海拔地区较少(4)台风路径有三条,西北太平洋产生的台风不一定会影响到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台风在一个地区滞留时间有限,无法带来持续的凉爽天气。
14.(2018·苏州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
材料二图2为图1中的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图。
(1)将图2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图1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对应M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Q______________。
(2)造成⑤⑩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造成⑤⑦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④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该气候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
(4)⑦气候区南部春早严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⑨处是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其分布面积广大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M 7月和1月降水距平值均为正值,且差别不大,说明该地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甲地;N 7月降水距平值很大,说明降水总量大且集中在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丁地;P 1月降水距平值为正,7月为负,说明降水主要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地;Q 1月和7月降水距平值均为负值,说明该地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丙地。
第(2)题,⑤位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⑩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因此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⑤⑦均位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但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⑦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第(3)题,④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从此处穿过,使得该地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或来自亚欧大陆的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第(4)题,春旱的原因主要考虑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需求等。
第(5)题,⑨地处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为世界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成因有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平原面积广大;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
答案:(1)甲丁乙丙(2)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太阳辐射)(3)热带荒漠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4)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变长,气温回升,蒸发增强,而此时夏季风尚未到达,降水少,时值春耕,对水的需求量大(5)温带海洋性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西风影响,沿岸有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平原面积广大;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