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飞天畅想》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8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飞天畅想》|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有关飞天的传说,了解丝绸之路的意义;2.熟悉水墨画的基本画法和语言;3.通过实践绘画,体验在画纸上完成自己的畅想;4.学会用线条、笔法、纹理等手段,表现飞天者的运动状态和空间动态感。
二、教学重点1.探究传统水墨画中人物的表现方式和画法;2.传导入画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学会把个人的审美观写在绘画作品中。
三、教学步骤1. 情境呈现1.展示范画;2.介绍中国古代的“天衣无缝”的神话故事以及一个古代留传的传说——唐代时期,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曾梦见自己乘坐神鸟飞向远方的故事,并讲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3.与学生互动,促使学生表达对神话故事和丝绸之路的个人认识、感悟。
2. 感性体验1.学生飞天动作练习:让学生模仿飞天者的动作练习,听取课程中心留言的引导,寻找画面的最佳结构;2.学生想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想象出自己的神话故事,筛选有价值、有亮点的创意,为绘画奠定发想的基础。
3. 技能理念导入1.范画点评:老师对范画的点评,介绍线条、笔法、墨渍、纹理等造型语言在传统水墨画中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2.知识点讲解:介绍用线条、墨渍、纹理等手段表现飞天者的运动状态和空间感的技巧。
4. 个性画创1.绘画实践:让学生用学习到的技巧、语言,以及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追求,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2.个性发挥:让学生有机会从内在思想、情感和心态入手,表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
5. 评价总结1.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老师对作品逐个点评,指出存在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2.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得失;–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化的表达,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和去行动。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在讲解技能和技法的基础上,更多从心理层面引导学生“传导入画思维”,并在绘画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个性发挥,在学习中培养各自不同的画观和审美追求。
同时,让学生从自己的作品中寻找不足,不仅有利于错误及时改正,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更深步面向未来,激励学生对美术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大大释放。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飞天畅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 飞天畅想》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神话中的飞天形象为主题,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出飞天的神态、动作和服饰等特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飞天的来源、特点和寓意,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飞天的形象和特点了解不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天的来源、特点和寓意,增强对民间艺术的认知。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个性的飞天形象。
3.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飞天的基本形象和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飞天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且寓意丰富的飞天形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飞天的来源、特点和寓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作品展示法: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中的飞天形象,引发学生对飞天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教师讲解飞天的来源、特点和寓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展示: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提高审美意识。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飞天的特点和寓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飞天的基本形象、特点和寓意等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飞天畅想》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 飞天畅想》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飞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天的形象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彩墨绘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彩墨绘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飞天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飞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飞天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掌握绘画技巧。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示范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神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飞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飞天的形象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飞天的起源和发展,讲解飞天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使学生对飞天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绘画飞天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绘制简单的飞天形象。
《飞天畅想》说课稿湘美版五年级下册《飞天畅想》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壁画的创作方法,能运用恰当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化的飞天想象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湘美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飞天畅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壁画的创作方法,能运用恰当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化的飞天想象画。
难点:如何设计独特的飞天人像,以及富有创意的画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飞天图片、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水彩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欣赏感知(三)示范讲解教师展示自己创作的飞天画,讲解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壁画的创作方法。
(四)学生创作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化的飞天想象画。
学生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让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飞天畅想》和教学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学生完成一幅飞天想象画,要求具有个性化,画面丰富、有趣。
八、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创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
在学生创作环节,我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和空间。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构图、绘画,以及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篇《飞天畅想》一、教材学情:今天,我要说的这节课《飞天畅想》湘教版第7课五年级下册,本课的目标是运用太空这个极具想象力的话习题来实现想象画的练习。
虽说,在世界许多民族开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存在过,并都各自独立的、自发的产生和开展,然而太空主习题神秘而独树一帜。
为了使学生了解太空世界,开展学生对美的心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心设计了这一课。
本课既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又能与传统教育严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攒的图案图形学有所用,又培养工艺制作的严谨性。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剖析能力,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与思维表达力,之前也学习过简略的设计课程,所以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浅显的创造。
但学生们对于设计只停留在“好看”、“有趣”等粗浅的感知上。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提升丰盛的想像力,描画将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引入、观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重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画将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习激发热爱航天事业的浓重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以少年儿童比较喜欢宇宙科幻为习题材和富于幻想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丰盛的想像力和表现能力,描画将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和美妙将来的追求与探索。
2.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重兴趣,大胆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收集资料,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彩笔、油画棒、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习题师:太空是一个无限而飘渺的空间,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认识和驯服宇宙是我们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幻想,那么在那浩瀚神秘的苍天里到底让我们有多少遥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秘的太空去看一看。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飞天畅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7课《飞天畅想》二、教材分析太空是个神秘而又遥远的空间,充满了很多未知的领域,认识和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断追逐的梦想。
本节课采用了小学五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比较喜爱的航天题材进行了绘画创作和造型表现方面的训练,以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航天梦想的追逐,以及培学生们养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2、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描绘人类去太空探索未知领域的情景。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像绘画,能有所创新。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仰望天空天空是那么遥远,比天空还要遥远的是哪里呢?生:太空。
师:是啊,太空既神秘而又遥远,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出示图片《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师:这是我们中国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壁画中的飞天神像五官立体,衣裙飘逸,栩栩如生,是我们中国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那么,数千年过去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中国人也对太空有着自己的梦想。
今天啊,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乘坐着我们的“神州号”载人飞船,来一趟神奇的太空之旅,一起去完成我们自己的《飞天畅想》出示课题:《飞天畅想》(二)交流畅想1、同学们对太空向往吗?那老师请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太空的知识。
同学们收集的太空资料实在是太美了,连老师都觉得眼前仿佛呈现出一个超越地球的生活空间。
2、老师这也有一些关于我国载人飞船飞上太空的案例。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第七课《飞天畅想》(活动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究太空奇妙的深厚爱好,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绘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究的情景。
2、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爱好和对科学的酷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对太空,对航天事业有更深的了解,并加入自己的想象,描绘生活场景。
教学打算:学生课前搜集太空学问;太空、空间站、卫星的资料图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1、观赏图片一漂亮而神奇的太空。
人们对神奇而又广袤无垠的宇宙充溢了疑问与憧憬,相识、探究宇宙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志向。
遨游太空始终以来是人类的幻想,也有过很多英勇的尝试。
(Ppt图片课文第一幅)这是我国“神舟”七号平安着陆,航天员自主出仓的图片,这次航天的胜利,标记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ppt介绍飞船放射历程)那么,在浩瀚的宇宙中会有些什么呢?2、板书课题“飞天畅想”。
二、观赏了解1、依据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对宇宙太空的相识(学生发表见解)2、图片展示空间站。
人类在太空中建立了空间站,建成后的空间站不仅可以供宇航员长期居住,进行科学试验,甚至可以接待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
不久的将来,人类还将建立太空饭店和月球旅馆。
一般人也可以享受太空生活的乐趣。
3、卫星(ppt图片、载人飞船)卫星是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假如按用途分,可以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三大类。
三、沟通设想1、人类来到太空,在失重环境下,人的习惯会有怎样的变更?(自由探讨,行走、睡觉、饮食等方面)PPt图片2、怎样“游”太空?突出“游”的方法。
A穿上太空服。
B坐上各种飞行器。
C去航天放射中心(PPt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放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放射中心、西昌航天放射中心。
放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3、幻想乘坐飞船游太空,说说在太空能见到些什么,又会有怎样好玩的状况发生?(提示:五彩缤纷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穷无尽的宇宙,漂亮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马路……)4、假如要在太空居住,你要怎样建设自己的家园?(人类在太空建立了各种造型居所,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速马路、游乐场、购物商店,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外星人等,他们和人们交往融洽,大家生活在一起特别开心。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飞天畅想》教课方案临翔区长征小学陈亚青教课目的: 1、激发学生探究太空神奇的浓重兴趣,启迪学生勇敢想象。
2、用绘画形式,运用多种绘画资料,描述人类去太空旅游或探究的情形。
3、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教课重难点: 1、学生能充足发挥想象,用绘画描述出人类探究太空或旅游的情景,并激发对航天科技事业的热爱。
教课准备:课件、教师示范画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前老师想考你们一点点航天小知识,敢于挑战吗?(出示名字:杨利伟、翟志刚 )认识他们吗,谈谈他们的故事。
2、对,真是他们,实现了中华民族游览太空的梦想,此刻让我们一同往返首那些载入史册的伟大时辰。
(课件播放发射火箭视频)3、广袤无垠的太空终究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奇特的力量呢?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七课,来一次奇特的太空之旅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启迪沟通1、在旅游出发前,我们先来进行“太空猜想”怎么样,谁先说?(课件出示星空图)2、学生沟通后教师总结:遥远神奇的太空或许是这样的:各种各种的卫星繁忙的工作着;林林总总的飞船在星球之间穿越;大大小小的探测器正在采集数据,或许已经找到外星人的蛛丝马迹。
(教师边总结边播放相机图片)3、人类对太空的探究愈来愈激烈,甚至提出了“太空移民”的设想,这个梦会实现吗?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为此又做了那些探究与研究呢,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课件播放有关视频)4、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5、真是了不起啊,我们祖国航天技术发展这么迅猛,已经成立了宇宙空间站,,哪下边我们就出发去空间站看看吧!6、此刻我们已经抵达中国宇宙空间站,在太空失重的状况下,我们的生活会有那些改变呢?(课件出示有关图片)7、为了能更好的在太空生活,一定得建一坐太空城啊!孩子们,我们这趟旅游可不可以白来,我们给太空城的建设供给些建议好吗?(小组沟通,集思广益)8、你们提出的设计方案真是丰富裕勇敢啊,老师听了脑洞大开。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飞天畅想》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7. 飞天畅想》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自己对神话中飞天的想象和创造。
教材内容丰富,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飞天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对于如何将飞天的形象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飞天的形象特点,并进行适当的示范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天的形象特点,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飞天的形象特点的把握。
2.如何将飞天的形象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评价。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飞天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飞天的形象特点,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多具有个性化的飞天作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飞天的形象特点,以及如何将飞天的形象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飞天畅想︳湘美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飞天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飞天形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飞天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飞天形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线条和色彩表现飞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飞天是古代壁画中的一种形象,它具有优美的姿态、飘逸的线条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飞天的基本知识,包括飞天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飞天形象,并讲解绘画技巧。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尝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飞天形象。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教师强调飞天的艺术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培养想象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飞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绘画技巧,培养了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飞天艺术特点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飞天,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欣赏古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运用飞天形象进行创作,如制作手抄报、绘画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7. 飞天畅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7. 飞天畅想》是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敦煌莫高窟艺术,尤其是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欣赏到飞天的美丽姿态,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并运用想象和创造能力,设计自己心中的飞天形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敦煌莫高窟艺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欣赏飞天艺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中飞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能力,设计自己心中的飞天形象。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设计飞天形象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能力,设计出独特且有创意的飞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让学生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设计飞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创造能力。
3.练习法:学生动手绘制自己心中的飞天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敦煌莫高窟艺术中飞天的相关资料,准备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敦煌莫高窟艺术,引导学生关注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飞天壁画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飞天的特点。
教师总结飞天的艺术特点,如姿态优美、动作轻盈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设计飞天形象,引导学生动手绘制。
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飞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他人的飞天形象。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像,能有创新教学难点:运用已掌握的绘画知识和技能,描绘出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宇宙、卫星、航天发射中心、外星人、太空城市等的图片资料、课件和优秀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图画本、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几张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哪里呢?你们对太空了解吗?(出示太空图片)生答:是太空;……小结:宇宙大的难以想象,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人们几千年来不断的对太空进行探索,那这么神秘的地方,我们也一起去遨游太空,畅想太空吧!(板书课题)二.新授1.提问:师:古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今有神州揽月的惊天壮举。
那同学们是否知道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是谁?抽生回答:杨利伟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广袤的宇宙迎来了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中国宇航员杨利伟胜利的遨游太空,标志着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
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生:激动师:老师和大家同样的激动与自豪。
2.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有一天你登上太空,你想看到什么呢?你希望看到什么呢?举手回答生:行星、外星人、太空城、彗星、人造卫星、太阳星星等。
师:你有可能看见浩瀚的星际,也有可能看见晶莹剔透的星球,也有可能看到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人造卫星,说不定我们运气好还能看见悬浮的太空城,我们会看到奇异的外星人,奇异的外星人可能会成为我们亲密的朋友。
你们想不想登上太空?那我们需要什么工具登上太空呢?生:航天飞行器。
太空飞船,太空火箭。
3.观看飞船升空的精彩片段。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年级下册《飞天畅想》教学设计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中心小学李春芳教学目标:1、提升丰富的想象力,学会以绘画的形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2、通过欣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3、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激发想象力,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奇思妙想的太空城。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大胆想象绘画,能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范画教学过程:—、情境激趣1.欣赏图片:遨游太空自古以来一直以来是人类的梦想,从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女;从人类模仿鸟类飞行,到热气球的应用,再到莱特兄弟的飞行器,以及飞机的发明,都是人类为遨游太空所做的努力。
近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取得了不断的进步:1957年10月4日,苏联用多级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标志着人类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10月15日,广褒的宇宙迎来了一位中国访客——神州五号。
中国宇航员杨利伟胜利的遨游了太空,标志着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
同时国际空间站的建立,揭开了人类航空时代的新篇章。
那么浩瀚的宇宙中到底会有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遨游太空,进行“飞天畅想”吧!2.板书课题“飞天畅想”。
二、欣赏了解1 .课前让大家捜集了一些关于宇宙太空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发表见解)2.同学们真的是知识渊博,对宇宙太空了解的这么全面!这么神秘而广袤的太空,想不想移民到太空中的呢?为了实现太空移民,我们就需要建造太空城。
那么太空城里有什么呢?三、交流设想1、提问:在太空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或者你希望能看到什么?(学生发言)瀚海的星空,震撼吧!希望大家将这种震撼的感觉带到我们的绘画中去。
各种各样的飞行器。
老师也来设计一款飞行器,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飞天畅想》教案飞天畅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件引入、欣赏,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探索的情景。
3.通过学习本课能够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并能够运用手中的绘画工具畅想未来太空世界。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太空是个无限而遥远的空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奥秘,下面我们就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来看看太空吧!展示课件视频。
大家感觉太空神秘不神秘,美丽不美丽。
认识、利用、征服太空是我们人类梦寐以求的梦想,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就反映出我国古人对月球构造的朦胧认知,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梦想,到了近现代我们人类不仅已经进入太空,并且登陆了月球,同时也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太空看看吧!展示课题飞天畅想二、展示教学目标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哪位同学可以起来给大家读一下。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现在我们明确了目标,就让我们带着这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三、自学回答下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课活动一的内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人在太空中是一种什么状态?为什么?2.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是谁?他于那一年乘坐那艘飞船进入太空。
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可以起来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
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人在太空中是一种失重漂浮的状态,展示图片,适当讲解。
由于在太空中没有大气,处于失重的真空状态,人失去重心,产生一种漂浮的感觉。
哪位同学可以起来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
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是杨XX,看他正在向我们招手。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
《飞天畅想》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技能目标:能简单的绘制出心目中宇宙的样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油画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心中宇宙是什么样子?你能把它绘制出来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飞天畅想》;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4页的两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说出自己的畅想;
师:大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三、实践展示: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畅想,结合课文内容制作一幅《太空城》的图片;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体进行作品展示。
师: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点评;。
五年级下册第七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七课《飞天畅想》学习活动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技能,进行以太空城为主题的绘画创作。
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线与造型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行以太空城为主题的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
教学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和板书。
(太空科幻影片,宇宙、卫星、外星人、太空城市等的图片,和优秀学生作品。
)学具:勾线笔,彩色卡纸,旋转蜡笔。
教学活动:一、情景激趣,引入新课。
1、邀请学生观看科幻大片宇宙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的想象力。
(幻灯片播放影片)2、设疑引入神秘的太空。
师:谁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什么题材的影片吗?生:外太空题材的影片。
(课件播放太空图片)师:观察的真细致,这是关于外太空的科幻电影,相信你们也被电影里的画面震撼到了。
太空不仅神秘,而且还很有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飞天畅想。
3、师小结并揭示课题:飞天畅想二、深入了解,共同探讨。
1、了解我国航天的相关信息。
“嫦娥奔月”不再是梦想,由此来了解我国航天的相关信息。
(a.2003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师:真是见多识广,早在2003年10月15日宇航员杨利伟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了14圈,航天科技越来越发达,有越来越多的宇航员进入太空登上月球,今天就让老师当一回导游带你们去看一看神秘有趣的太空。
2、深入了解空间站——处失重状态,物体失重显漂浮状态。
(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找出其特点,师小结。
)a.观看空间站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漂浮。
B.观看漂浮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失重现象。
水、宇航员、苹果都是漂浮在空中的(板书:漂浮)在失重的环境下,物体的重量消失了,它们都会漂浮在太空中。
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飞天畅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飞天畅想》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了解飞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飞天图片,以及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指导,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飞天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表面的形象,对于飞天的艺术价值和背后的故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欣赏飞天的特点,挖掘其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飞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具有个性的飞天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飞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
2.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具有个性的飞天形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飞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飞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讲解法:教师讲解飞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实践法:学生动手描绘飞天形象,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飞天的图片资料,包括壁画、绘画作品等。
2.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准备相关资料,如飞天的故事、壁画的历史背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飞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飞天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飞天的相关知识,包括飞天的定义、艺术价值以及壁画的历史背景等。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飞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描绘飞天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具有个性的飞天形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飞天畅想-湘美版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通过分析蒲公英的构成形态,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和美的奥妙,了解天空的构造和交流视觉交流。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天空构造原理。
2.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和天空的交互作用关系,在视觉上把握层次质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掘和表达自我。
教学难点1.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天空的形态和造型。
2.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比例和颜色。
教学方式1.线上教学。
2.通过PPT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3.课后学生自行制作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图像欣赏1.分享画作和照片中的天空元素,让学生感知并了解天空的构图原理。
2.分析图片中的蒲公英群,让学生感知蒲公英的特点和表现方法,提供思路对画面中的天空作出表现。
第二步:素材筛选1.让学生在自然中寻找、摄影、收集参与元素,依据一定的构图原则筛选出符合作品的素材。
2.引导学生参考PPT所示的蒲公英图片,进行素材编排和合成。
第三步:制作作品1.参考拍摄的素材和PPT所示的作品,让学生运用线描表现,了解线条的特性和效果。
2.在静态的空间环境中运用比例关系,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变形和造型的方法。
3.运用色彩和明暗关系,让学生理解色彩产生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感受。
第四步:课堂分享1.每位学生呈现自己的作品。
2.导师提供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学生的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熟练掌握线描和色彩运用的方法。
但是,有些学生还需要加强构思能力,尤其是在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方面。
这需要导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在视觉、审美和构思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