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氯化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及改进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4.26 KB
- 文档页数:3
制作石蜡切片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和病理学的主要实验方法,也是临床中观察病理变化的重要手段,为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做出了卓越贡献。
实践发现,切片制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制片失败。
本文将对制作石蜡切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作重点介绍。
1切片不成带[1]常见原因:①切片刀不够锋利。
②切片刀与蜡块的角度不当。
③蜡块四周留蜡边太少。
④石蜡硬度过大,黏度不够。
解决方法:①重新磨刀。
②调整切片刀的角度。
③可重新包埋或将蜡块四周熔化,再放入包埋框中补蜡,修理蜡块时组织块周围保留的石蜡以2mm左右为宜。
④蜡块过硬可适当加些蜂蜡,或更换熔点较低的石蜡重新包埋。
⑤将蜡块放入冰箱内延长冰冻时间,然后迅速切片。
2切片弯曲常见原因:①组织成分及形状不规则。
②蜡块上下或左右两边不平行。
③蜡块与切片刀刀口不平行。
④切片刀各处的锋利程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①修整组织块时,注意修切整齐,切成方形或矩形,尽量不要切成三角形[2]。
②将蜡块四边反复修平对称。
③调节蜡块夹持器,使其与切片刀平行。
④移动切片刀,更换刀口位置。
⑤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直吹切片处可防切片卷曲[3]。
3切片上出现裂纹常见原因:①切片刀上有小缺口,或刀口不平整。
②刀口上粘附有细微纤维(如毛发、纸或布丝等物。
③组织过硬变脆(如凝血块、胶冻样物质、囊腺瘤、甲状腺、腺瘤等[4]。
④组织中可能含有较硬之物质,如固定液之结晶石灰质。
⑤裱片的水温太高。
⑥包埋时石蜡冻结太慢。
解决方法:①切片刀某处有缺口,可调换刀口部位或重新磨刀。
刀口上缺口过多且不平整,可先将刀锋垂直在磨刀石上轻轻磨数次,然后按常规磨刀。
②擦净刀口。
③适当减少脱水、透明、浸蜡时间。
④组织中硬性物质太多,则不宜用。
⑤裱片的水温以45℃左右为宜。
⑥包埋时待蜡块周围凝结一层,即放入冷水中。
4切片厚薄不均常见原因:①脱水、透明、浸蜡过度、时间过长、温度过高[4]。
②蜡块太大,过硬,转动时刀刃受震动。
浅谈石蜡型浸润剂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张少茹(天津天材建业投资有限公司)摘要:介绍玻璃纤维石蜡型浸润剂形成历史、地位、作用,调研玻璃纤维坩埚生产企业石蜡型浸润剂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详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玻璃纤维;坩埚法;石蜡型;浸润剂;系统;问题;办法1关于石蜡型浸润剂20世纪30年代,玻璃纤维率先在美国诞生。
我国的玻璃纤维工业起步于1958年,开始以仿制原苏联坩埚法生产玻璃纤维,浸润剂主要采用石蜡型。
到1969年我国代铂炉坩埚法技术诞生,单台坩锅用铂金量大幅下降,克服了铂金短缺困难为我国玻纤工业快速发展闯出一条新的道路。
到1978年以代铂炉坩埚法为主体,以石蜡型浸润剂为代表、以我国特有中碱耐化学侵蚀型产品为主体的多种玻纤制品工业形成体系。
进入90年代,由于先进池窑的飞速发展坩锅法生产比重不断下降,但总量仍保持高速增长。
按2007年当时我国玻纤总量160万吨,坩埚法约占30%为48万吨。
生产厂家几百家,总产量占世界总产的11.4%,是日本总产量的1.5倍。
目前坩埚法生产纺织型纱主要用石蜡型浸润剂,包括一些无碱产品,脱蜡工艺也比较完善。
在池窑拉丝飞速发展的今天,当行业过多关注池窑的发展(池窑使用树脂型或淀粉型浸润剂),却将古老适用的石蜡型浸润剂抛到遗忘角落。
中国现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小玻纤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玻纤工作者要从改进、提高和环保问题上对石蜡型浸润剂予以关注。
2石蜡型浸润剂特点石蜡型浸润剂主要是以乳化石蜡作为保护玻纤的成膜剂、以乳化油作为润滑剂。
相比树脂型浸润剂,石蜡型乳剂的优点是非常适合于纺织加工(包括一些化纤、棉纺织造有涂蜡工艺),石蜡型浸润剂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润滑性,抗切强度低,纤维不会因石蜡粘结造成纤维撕裂。
体系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简单实用。
缺点主要是粘性大,在原丝表面结成一层硬膜,干后发硬,较易破裂,在加捻和织造过程中有部分单纤在表层破裂后,摩擦断裂造成毛丝。
提 高 氯 化 石 蜡 热 稳 定 性 的 途 径权旭平 王旭光(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 110026)摘 要 介绍了氯化石蜡降解机理 ,并从原料精制 、合成工艺的改进以及热稳定剂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氯化石蜡热稳定性的途径 。
关键词 氯化石蜡 降解机理 热稳定性前 言氯化石蜡的热稳定性是衡量氯化石蜡质量优劣 的一项重要指标 。
为了提高产品的热稳定性 ,在氯化 石蜡产品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是人们最易想到的途 径 ,如热稳定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
由于它与氯化 石蜡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并对产品色泽 、酸值无影响 , 且沸点高 、毒性小 、使用方便 , 20 多年来一直被氯化 石蜡生产厂作为首选热稳定剂 。
但乙二醇二缩水甘 油醚价格昂贵 ,用量大 ,增加了氯化石蜡产品的成本 , 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
为此应考虑其它途径如 :精 制原料 、改进氯化工艺及改善操作条件等 。
因为这些 途径能够很好地提高氯化石蜡的热稳定性 ,若再加入 少量热稳定剂 ,则可大大增强氯化石蜡的热稳定性 , 由此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定性有三个途径 。
211 原料石蜡的精制因为氯化石蜡用原蜡除直链烷烃外 ,还有支链烷 烃 、环烷烃 、芳香烃及碱性氮等有机化合物 。
这些非 支链烷烃含量在 0 . 5 %以上 ,则会影响氯化石蜡的热 稳定性 。
因为在氯代烷烃的亲核反应中 ,热氯化过程 生成的支链烷烃氯化物经常消去一分子的氯化氢而 得到烯烃 ;在热氯化过程中 ,芳烃可以生成侧链氯代 芳烃和具有较长共轭体系的氯代芳烃 。
这些化合物 极易热解缩合 ,生成烯烃 ;碱性氮有机化合物如吡啶 、 喹啉等 ,是氯代烷烃脱氯化氢的催化剂 ,氯代烷烃脱 氯化氢产生烯烃 。
因此 ,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精制法 对原蜡进行精制 ,投资少 ,工艺简单 ,可减少原料中芳 烃环烷烃及碱性氮等有机化合物 。
212 氯化反应的改进因为相对低温氯化比高温氯化得到的产品热稳 定性好 ,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条件 ,如热氯化也可选择 添加催化剂及能充分使反应液循环起来的氯化工艺 ; 光氯化可选择光效率较强的光源为引发剂 ,以及氯气 在反应液中充分分散的工艺 ,氯化釜带搅拌装置便是 一例 。
浅谈石蜡型浸润剂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张少茹(天津天材建业投资有限公司)摘要:介绍玻璃纤维石蜡型浸润剂形成历史、地位、作用,调研玻璃纤维坩埚生产企业石蜡型浸润剂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题,详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玻璃纤维;坩埚法;石蜡型;浸润剂;系统;问题;办法1关于石蜡型浸润剂20世纪30年代,玻璃纤维率先在美国诞生。
我国的玻璃纤维工业起步于1958年,开始以仿制原苏联坩埚法生产玻璃纤维,浸润剂主要采用石蜡型。
到1969年我国代铂炉坩埚法技术诞生,单台坩锅用铂金量大幅下降,克服了铂金短缺困难为我国玻纤工业快速发展闯出一条新的道路。
到1978年以代铂炉坩埚法为主体,以石蜡型浸润剂为代表、以我国特有中碱耐化学侵蚀型产品为主体的多种玻纤制品工业形成体系。
进入90年代,由于先进池窑的飞速发展坩锅法生产比重不断下降,但总量仍保持高速增长。
按2007年当时我国玻纤总量160万吨,坩埚法约占30%为48万吨。
生产厂家几百家,总产量占世界总产的11.4%,是日本总产量的1.5倍。
目前坩埚法生产纺织型纱主要用石蜡型浸润剂,包括一些无碱产品,脱蜡工艺也比较完善。
在池窑拉丝飞速发展的今天,当行业过多关注池窑的发展(池窑使用树脂型或淀粉型浸润剂),却将古老适用的石蜡型浸润剂抛到遗忘角落。
中国现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小玻纤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意义重大,因此我们玻纤工作者要从改进、提高和环保问题上对石蜡型浸润剂予以关注。
2石蜡型浸润剂特点石蜡型浸润剂主要是以乳化石蜡作为保护玻纤的成膜剂、以乳化油作为润滑剂。
相比树脂型浸润剂,石蜡型乳剂的优点是非常适合于纺织加工(包括一些化纤、棉纺织造有涂蜡工艺),石蜡型浸润剂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和润滑性,抗切强度低,纤维不会因石蜡粘结造成纤维撕裂。
体系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简单实用。
缺点主要是粘性大,在原丝表面结成一层硬膜,干后发硬,较易破裂,在加捻和织造过程中有部分单纤在表层破裂后,摩擦断裂造成毛丝。
石蜡光氯化合成氯蜡—70的研究:(Ⅲ)反应过程致色因素
考察及…
章亚东;黄恩才
【期刊名称】《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年(卷),期】1996(012)001
【摘要】氯蜡-70是—应用广泛、性能优良的精细化工产品,其色泽是—重要的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应用。
本文考察了合成反应过程导致生色的因素,指出原料中含有的少量环烷烃、芳烃、杂环有机物及少量无机杂质能影响产品的色泽,实验表明温度过高,光源波长选择不当也是致色的重要原因。
研究了致色的过程,提出其生色历程是按照β-消除反应机理进行的,并做了具体描述。
【总页数】8页(P72-79)
【作者】章亚东;黄恩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88
【相关文献】
1.间歇光氯化法合成氯蜡—70 [J], 曹卫东
2.石蜡光氯化合成氯蜡—70的研究:(Ⅰ)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 [J], 黄恩才;章亚东
3.石蜡光氯化合成氯蜡—70的研究:(Ⅱ)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探讨 [J], 黄恩才;
章亚东
4.光氯化生产氯蜡—70新进展 [J], 李建强;赵颖
5.溶剂光氯化法生产氯蜡-70的研究 [J], 车丕智;王天赤;刘继红;王春风;卢明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蜡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石蜡课题研究报告石蜡是一种重要的石油产品,在各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对石蜡的生产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领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
首先,本报告对石蜡的生产方法进行了调研和探讨。
石蜡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石油蜡炼制和合成石蜡两种。
石油蜡炼制是利用石油中的蜡状成分进行提炼和分离,而合成石蜡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的。
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本报告对石蜡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石蜡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溶点、黏度、熔点范围、石蜡组分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评估石蜡的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本报告还研究了石蜡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本报告对石蜡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综合分析。
石蜡在化工、塑料、橡胶、建筑材料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石蜡可以作为增塑剂、润滑剂、密封剂、防腐剂等多种功能性添加剂使用,改善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通过对石蜡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和总结,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报告对石蜡的生产方法、质量控制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石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石蜡的生产和应用,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石蜡的生产方法与质量控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9(5): 23-26.[2] 王五, 赵六. 石蜡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材料与装饰, 2020(2): 45-48.[3] 石蜡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组. 石蜡产业发展规划[R]. 北京: 经济出版社, 2018.。
液氯质量影响氯化石蜡生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郭杨武
【期刊名称】《中国氯碱》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分析了氯化石蜡生产液氯质量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总页数】2页(P23,39)
【作者】郭杨武
【作者单位】中盐株洲化工集团,湖南株洲412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24.4+16
【相关文献】
1.液氯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J], 臧瑞;澹台妹娴;樊柯;闫莹;时蕊
2.液氯质量对石蜡氯化反应终点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J], 姚应谦;许治安
3.高压法液氯节能生产中氯气液化器腐蚀破坏原因分析 [J], 李向欣;那桂兰
4.影响氯化石蜡产品质量的原因分析 [J], 张凌
5.影响沥青拌和站生产效率和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J], 赵景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造成石蜡制片污染的可能因素作者:刘天民童玲玲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6期制作一张高质量的石蜡切片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
造成石蜡制片污染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组织的污染和试剂的污染,以及人为的因素。
本文主要根据石蜡制片的步骤,总结归纳可能出现污染的情况。
活体新鲜组织离体后,应立即放人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送至病理科。
组织送到后,专门人员应将组织标本与送检单一一对应,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送检组织,若有不符,病理科有权拒收,待J临床科室更正后再次接受,并将每日接受的标本进行登记。
病理科标本的接收核对是活检组织处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之一,如果一旦核对有误,将出现严重而不可挽回的后果。
对于某些较小或者较碎的组织,如诊刮的子宫内膜组织、门诊活检的破碎宫颈组织等,取材时应将组织包在擦镜纸里,以免掉出包埋盒。
对于某些体积过大的组织,如胎盘组织等,需固定至第二天才取材,待标本核对结束后,一定要重新粘贴标本袋上的标签,以免因福尔马林水溶液将标本签打湿,造成字迹不清楚,无法确认标本的来源。
每次完成一个标本的取材后,一定要对取材用的工具,如刀,镊子,剪刀,取材板,直尺等用流水冲洗,保证不会将第一次取材的组织带人第二次取材。
取材的大小以1.5cm×1.5cm×(0.2-0.3)cm为宜,过大过厚脱水较软,切片易破碎,过小组织脱水较硬,切片易出现横纹。
取材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及制片。
取材完成后,组织放人全自动脱水机中处理,主要包括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
取材结束,须确保每个包埋盒的盖子已盖紧,以免组织在脱水机处理过程中掉出。
脱水机中的甲醛,二甲苯,梯度酒精,液体石蜡,清洗试剂需及时更换,一方面保证脱水机每日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确保不因试剂的污染而造成组织的污染。
包埋的原则需遵循打开一个脱水盒,包埋一个组织,杜绝一次性打开多个脱水盒的现象,以免组织掉落或不慎掉人下一个包埋盒中。
影响石蜡切片质量的因素综述常规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石蜡组织块制作、切片制作和染色, 具体的制作过程是: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烤片→染色→封固。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一环套一环的, 任何一个环节不按规范去操作, 都会影响最终制片的质量。
1 实验试剂石蜡切片过程中涉及诸多实验试剂, 如固定剂、冲洗剂、脱水剂、透明剂、染色剂等,试剂的选择对制片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同时, 要确保试剂的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检查和更换试剂, 排除因试剂浓度变化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固定、脱水、透明、脱蜡、复水、染色等步骤最好在有盖容器中进行;更换试剂时, 动作要迅速, 以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对试剂浓度的影响, 也可避免切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影响最终的制片质量;并且尽量减少切片上残留的试剂, 以降低试剂间的相互影响。
2 时间石蜡切片的每一步都必须控制在适当的时间内, 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会对后续环节造成影响, 甚至导致最终制片失败。
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加温、微波、超声波等处理加速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和染色各个环节, 达到快速制作石蜡切片的目的。
例如常规福尔马林固定需数小时到一天, 而且会引起组织收缩及某些抗原成分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 而微波固定仅需1~2 min, 且可减少抗原的丢失和损害。
3 温度温度是决定石蜡切片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因素。
固定、脱水、透明、染色等步骤对温度没有特殊的要求, 通常室温即可, 但是加温均可加速反应。
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烤片等步骤则对温度有较严格的要求, 否则会对制片效果产生极大影响。
4 总结要做出一张优秀的石蜡切片, 除了应选择适当的实验试剂、时间和温度, 还应在取材和切片机这三方面多加注意:石蜡的选择和处理要谨慎,优先选择高质量的石蜡;取材一定要新鲜, 取材后迅速放入固定液内, 以防止细胞失真和自溶现象的发生;切片前要校正切片机的厚度标尺及切片刀的角度(一般厚度3~4μm, 角度20°~30°, 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 , 切片刀必须锋利无缺口, 以免造成切片卷曲、不能连成带、有划痕、破碎等。
石蜡加氢精制装置说明与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石蜡加氢精制装置是一种用于将黄蜡或石蜡通过加氢处理转化为白蜡的一种工业设备。
这种设备将石蜡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与氢气反应,通过饱和烃的裂解与合成反应,将石蜡中的不饱和化合物去除,从而得到更纯净的白蜡产品。
然而,在进行石蜡加氢精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危险因素需要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
下面将对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1.高温和高压:石蜡加氢精制过程需要高温和高压环境,而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等危险。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操作压力,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阀门、管道和容器,确保其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环境的要求。
2.氢气泄漏:石蜡加氢精制过程需要使用氢气,而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需要在装置中设置可靠的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定期对氢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气体管道的完整性,避免泄漏的发生。
3.工作环境污染:石蜡加氢精制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如硫化氢、二甲苯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需要在装置周围设置通风系统和排气装置,确保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4.废水和废气处理:石蜡加氢精制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这些废水和废气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需要在装置中设置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范各种危险因素,以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操作压力、设置气体泄漏报警装置、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佩戴防护装备和进行废水和废气的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本人生产PVC电缆料加氯化石蜡的配方比不加氯化石蜡的配方热稳定时间缩短了1/2,求助各位高手,氯化石蜡对热稳定影响有那么大么?氯化石蜡对热稳定时间影响是一定的,特别是对刚果红时间,不过做非标料时添加量少量降低点成本还是可以的,量大热稳定时间降一半是绝对的,尤其是那些短链的氯化石蜡,建议不要用氯化石蜡有个酸值和热分解温度控制好还是可以的。
不然影响热稳定很大。
加了氯化石蜡,稳定剂要适当增加。
加氯化石蜡,热稳定性肯定降低。
因为热稳定剂主要是控制氯元素和H原子结合生产氯化氢气体,从而引起热降解。
氯的含量越高,热稳定性越差,如CPVC的热稳定性要比普通的PVC差。
而氯含量高的CPE,其热稳定性也要比低的差。
增塑剂加氯化石蜡的,也会增加配方体系里氯的含量,热稳定性当然变差,如果氯化石蜡的质量本来就不好,有引起热分解的一些物质,那么热稳定性可能会更差。
氯化石蜡的热分解温度比聚氯乙烯低。
所以会首先释放氯化氢诱导聚氯乙烯热分解加氯化石蜡刚果红时间变短是一定的,所以有的电线厂家又要加氯化石蜡,又要过180min,要求稳定剂来解决,简直是无语。
现在我们的钙锌稳定剂只能做到加了氯化石蜡还能保持90min左右。
当然,不加氯化石蜡240min也没问题。
为降低PVC胶料的成本,生产厂家在配方中添加大量的氯化石蜡,但随之而来的负面作用凸现,如热稳定性不够,析出,铜丝变黑等酸度过高表明产品被氧化或者杂质过多。
可以通过滴定来检测酸度,方法参考如下:酸值的测定1.定义:酸值是指中和1g试样中游离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mg KOH/g。
2.仪器和设备:a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b微量滴定管,5mL,分度值0.05mL。
3.试剂和溶液:a.溶剂:甲苯:乙醇=1:1b.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lmol/lc.酚酞指示剂:10g/l4.试样量:称样0.2~5g,根据酸值不同确定取样量,一般酸值在15mgKOH/g以上,取样量在0.2克,酸值在3以下取样量在4-5克。
氯化石蜡生产装置腐蚀与对策
曹国民
【期刊名称】《化工机械》
【年(卷),期】2003(030)003
【摘要】介绍了氯化石蜡装置中各工段的设备管线及附件的使用状况,对装置中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对策.
【总页数】5页(P189-192,188)
【作者】曹国民
【作者单位】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徐州华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050.9
【相关文献】
1.漂粉精生产装置防腐蚀的对策 [J], 李懋星
2.漂粉精生产装置防腐蚀对策 [J], 李懋星;陆彩红
3.氯化石蜡生产装置火灾爆炸事故的技术改造 [J], 杨放怀;张春霞;宋建池;李进
4.硝酸生产装置腐蚀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J], 刘振宏
5.氯化石蜡-52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 [J], 张彩东;李亚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鸡胚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中的问题探讨及方法改进介绍鸡胚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材料,被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
在对鸡胚进行研究时,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是常见的研究手段之一。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鸡胚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染色效果不理想、特异性较差、溶解度低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方案进行改进。
问题探讨染色效果不理想染色效果不理想是鸡胚石蜡组织切片免疫组化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酶解反应不充分酶解反应是制备免疫组化切片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从组织中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等干扰因素,以提高染色效果。
如果酶解反应不充分,会导致去除的内源性干扰因素不足,影响染色效果。
2.抗体浓度过低抗体是免疫组化染色的关键因素之一,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对靶分子的检测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染色效果。
3.蛋白质结构破坏在组织处理过程中,蛋白质可能会被破坏,这会影响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影响染色效果。
特异性较差特异性较差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交叉反应在染色过程中,抗体可能会与非目标蛋白质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特异性下降。
2.细胞外固定化合物(CFAs)的影响CFAs是细胞表面或细胞外的分子,可以与抗体结合并影响染色效果。
3.协同作用某些蛋白质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这会导致当其中一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改变时,其他蛋白质的表达也会被影响,从而影响免疫组化的特异性。
溶解度低溶解度低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缓冲液配制不当缓冲液是影响溶解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配制不当会导致溶解度降低。
2.聚集抗体可能会发生聚集,聚集体的溶解度较低,这会导致溶解度降低。
3.pH值不当 pH值对溶解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如果pH值不当会导致溶解度低。
方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酶解反应酶解反应是影响染色效果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酶解反应:1.时间控制酶解反应的时间应该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时间过短会导致去除内源性干扰因子不足,时间过长则会影响细胞的结构,从而影响染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