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典故
- 格式:ppt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15
英语词汇典故及词根一、英语文化词汇及其典故。
(1)Helen of Troy "特洛伊的海伦",意为“红颜祸水”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
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伦,报仇雪恨。
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
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
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u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
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
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
战争结束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伦重返故土。
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
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2)The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木马计,意为暗藏的危险,奸细。
这个成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
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10年之久,胜负未决。
最后,希腊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Odusseus)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
全体希腊将士伪装撤退,乘船隐藏在附近的海湾里,而奥德修斯率领20名勇士事先藏进妈肚。
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敬神的礼物,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大摆宴席,欢庆胜利。
在英语中,"thorn"(刺)通常被用来比喻困难、痛苦或麻烦的事情。
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或民间传说。
以下是关于“thorn”在英语中典故的几个例子:
玫瑰与刺:在许多文化中,玫瑰被视为美丽和爱情的象征。
但在玫瑰的美丽之下,通常都隐藏着尖锐的刺,提醒人们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可能有不完美之处。
这个比喻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荆棘之路:这个短语通常用来形容充满困难和挑战的道路。
它暗示着只有通过克服困难和痛苦,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成就。
针刺般的疼痛:这个表达用来形容极度痛苦或心痛的感受。
它暗示着像被针刺一样的尖锐和突然的疼痛感。
这些只是"thorn"在英语中具有的一些典故的例子。
具体的典故和含义可能会根据上下文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四十个英语习语典故来源1.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此语源自<<伊索寓言>>,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也可表示这些意义“伪装成朋友的敌人;貌善心毒的人,伪君子”等. 该成语涉及这样一则故事:一只狼披着羊皮混到羊群里去了,欺骗了羊羔,并把羊羔吃了.又见<<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有如此一说: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 里面却是残暴的狼.”例句:Mrs Martin trusted the lawyer until she realized that he wa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马丁太太原来很信任那个律师,后来才认清他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Mr Black was fooled by the salesman’s manner until he showed that he was really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by selling Mr Black a car that was falling apart. 布莱克先生被推销员愚弄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推销员貌善心毒的人。
他卖给布莱克先生的是一辆要垮的小汽车。
2. a dog in the manger此成语源自<<伊索寓言>>,含贬义.该成语涉及这则故事:一只狗躺在马槽里,马或牛来吃食时,它却不让,但狗自己又不能吃.LDC认为该成语指“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的人”. 我们一般选择此译法: “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例句:I’d like to ask you to consider it again and not to be a dog in the manger . 我劝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不要干那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
3.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此语与法国谚语“运水入河”相当,可译为“多此一举”.纽卡斯尔(Newcastle)是英国的产煤基地.例句:It would be like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if another bank opened in this street ; there are three here now .如果再在这条街上开一家银行,那可真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条街目前已经有三家银行了。
英语典故修辞1. 马拉松典故:据说古希腊的马拉松城发生了重大战役,战胜亚述军队后,一位传奇故事中的传奇人物菲利普德斯(Pheidippides)被派去跑到雅典,通知公民胜利消息。
跑步的距离约为42千米,据说他跑了全程,并在抵达雅典后喊出了“胜利!”。
然而,据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故事乃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修辞: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努力奋斗、不向困难低头,坚持不懈追求成功的精神和毅力,表达“不放弃,永不言败”的情感。
2. 石破天惊典故:石破天惊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故事。
传说一位年轻人在路上捡到了一条巨石,于是他想用这块巨石换点钱,但他跑遍了所有的路上的酒店店铺,也没有人买他的石头,感到十分失落。
最后,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小盘子店里,老板极为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免费把这块石头刻上了一个字。
结果他把这块带字的巨石拿到城里卖掉,不谢兴高采烈地回到小盘子店请客,才知道老板刻的字不是别的,正是“天”。
故事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石破天惊”。
修辞: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的大胆惊人、出人意料、轰轰烈烈、令人惊讶的特点,表达“难以置信”的情感。
3. 塞翁失马典故:这个典故来自于中国传统故事,主人公名叫塞翁,他有一匹好马,一天不小心让马跑失了。
周围的人安慰他说,算了吧,失去一匹好马也是一种损失。
可是几天后,这匹马却像受过伤一样,把它带回了家,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而两天后,一匹野马为这匹马群里的一匹小马竟如此执著地徘徊而离群,主人决定将野马抓到稳定新几内亚与他们一起生活,成了主人家的财富。
这让周围的人都非常羡慕。
故事最后主人说,“我真的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的故事,而不管是福是祸一时间难以判断,在不同的时刻和环境下,一件事情的结果也可能各不相同。
修辞:这个典故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不要将表面上的结果作为事情的结局”的情感。
4. 狗尾续貂典故:《后汉书》中记载了这个故事:一位尚书要去拜望刘备,但是他穿戴过于华丽,过于慢条斯理,因此迟到了。
英语知识:15个常见的英文典故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
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
“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诺亚方舟Noah’s Ark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滑铁卢Waterloo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因此,“滑铁卢”常常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本是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
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
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
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
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缪斯Muse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有关英语名言引喻的典故
英语典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英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我们不妨来看看英语典故中我们能够学习到什么?接下来店铺分享英语名言引喻的典故给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学习!
all Greek to me
对我来说都是希腊文
出处与含义:
出自莎士比亚名句《尤里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 1623)第一幕第二场。
剧中人物,古罗马统帅凯撒的背叛者凯歇斯(Cassius)问他的同党凯斯卡(Casca):"西塞罗说了些什么?" 凯斯卡说:“至于讲到我自己,这些对我都是希腊文。
”意为一点都不懂,完全不能理解,一窍不通。
例句:if only he could have understood the doctor's jargon,the medical niceties... but they were Greek to him---- like a legal problem to a layman.(John Galsworthy)
要是他能听懂医生的行话,了解医学上的细节就好了.... 可是医生这些话他一点都不懂,就像门外汉遇到了法律上的问题一样。
英语典故修辞好的,我可以为您介绍一些英语典故和修辞手法。
一、英语典故1. 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这个典故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
他是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士,但他的身体唯一的弱点是脚后跟。
在一次战斗中,他被一支箭射中了脚后跟,最终因此身亡。
因此,Achilles' heel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致命弱点。
2.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这个典故也来自希腊神话。
潘多拉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被赋予了开启一个盒子的权力。
当她打开盒子时,里面释放出了所有的灾难和疾病,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子里。
因此,Pandora's box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引发的一系列不幸事件。
3.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这个典故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战争。
希腊人为了攻占特洛伊城,制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藏在里面的希腊士兵成功地进入了城内,最终攻占了特洛伊。
因此,Trojan horse这个词汇被用来形容一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危险或欺骗。
二、英语修辞手法1. 比喻(Metaphor)比喻是一种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法。
比喻通常用来强调某个特定的特征或性质。
例如,“他是一只狮子”就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
2. 暗示(Allusion)暗示是一种引用文学、历史或文化事件的修辞手法。
通过暗示,作者可以在不直接提到某个事物的情况下,传达出相关的意义和情感。
例如,“他是一个现代版的浪漫主义者”就是一个暗示,引用了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概念。
3. 对比(Contrast)对比是一种将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对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作者可以强调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例如,“他的声音像雷鸣般嘹亮,而她的声音则像轻柔的风声”就是一个对比,强调了两个人声音的不同。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的一些英语典故和修辞手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柏拉图式爱情Platonic Love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等。
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
“柏拉图婚姻”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2、诺亚方舟Noah’s Ark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
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
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3、滑铁卢Waterloo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因此,“滑铁卢”常常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4、第二十一条军规Catch-22本是名著《第二十一条军规》的书名,作者为英国的约瑟夫·海勒。
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结果;如果你认为你疯了,可以允许你停止飞行,只要你提出请求就行。
可是你一提出请求,就证明你不是疯子,就得继续飞行。
此语常用来比喻圈套、枷锁等。
它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自相矛盾的一套诡辩逻辑,任何人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5、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一次他雕刻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后来,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妻。
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著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6、缪斯Muse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
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
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
文化长廊课外空间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成语典故,其中有很多都是源于风俗习惯,这些英语典故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和感情色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英语典故吧!1.be left in the basket(字面意思:被置于篮中)源自英国旧时习俗。
旧时英国一些育婴堂门边放置几个篮子或筐子,以便收留弃婴,免得他们因无人照料而夭折。
这些弃婴多为私生子或穷苦人家的孩子。
由此产生be left in thebasket一语,用来喻指“被遗弃(忽视、搁置)”或“落选”。
例:All other plans are left in thebasket.(所有其他方案都被搁置在一旁。
)2.bury/dig up the hatchet(字面意思:埋入/挖出战斧)源自北美印第安人风俗习惯。
在印第安人部落中,斧子不仅是生产工具,也是战斗武器。
印第安人常在斧子上刻上条纹以记录自己杀敌的数目。
因此,当敌对双方讲和时,双方都要将战斧埋入地下,代表摒弃仇恨、敌对和厮杀,以示和解。
当他们重新开战时,又会举行仪式,将战斧挖出。
后来,人们就将bury up the hatchet比喻“休战;重归于好”,而dig up the hatchet则喻指“宣战”。
例:The two men had been enemies for a long time,but after the flood they buriedthe hatchet.(这两人敌对甚久,但一场洪水使他们重归于好。
)e hat in hand(字面意思:持帽而来)源自英国民俗。
根据当时英国的民间习俗,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无以为生时,就可以手持帽子,低声下气地向别人乞讨,以获取他人的同情。
所以,come hat in hand常用来比喻“走投无路;穷困潦倒;有求于人”。
例:Retired workers need not come hat in hand to ask for supple山东省临清市隋东菊供稿43. All Rights Reserved.文化长廊课外空间mentary allowance.(退休工人就不必卑躬屈膝地请求追加补助费了。
a Cleopatra(克娄巴特拉),指绝代佳人——这是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
a Shylock(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奴——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
a Dr. Jekyll and Mr. Hyde(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指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善良、温和(吉基尔医生),另一方面凶恶、残暴(海德先生)——这是史蒂文生的小说《吉基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传》(又名《化身博士》)中的人物。
a Frankenstein(弗兰肯斯坦);人们常说“制造一个弗兰肯斯坦”),指杀伤原制造者的怪物或东西,也指制造这种东西的人以及可怕的怪物或人——这是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人物。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医学院的学生,他把尸体中的骨头取来,制造了一个似人的怪物弗兰肯斯坦,最后自己被这个怪物杀害。
a Sherlock Holmes(夏洛克·福尔摩斯),指有非凡才能的侦探或敏锐精明的人,这种人善于通过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进行追捕或解决疑难问题——夏洛克·福尔摩斯是阿瑟·柯南道尔著名侦探小说中的主人公。
an Uncle Tom(汤姆叔叔),指逆来顺受的人,尤其是黑人,这种人情愿忍受侮辱和痛苦,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绝不反抗——这个词有贬义,来自哈利特·斯托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
a Horatio Alger story(霍雷肖·阿尔杰式的故事),指一种神话般的“飞黄腾达”的经历,往往描写穷小子艰苦奋斗往上爬,最后功成业就,成为富裕的社会名流的故事——因霍雷肖·阿尔杰写的小说情节几乎全部如此而得名。
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衣衫褴褛的狄克》(Ragged dick)系列小说和《衣衫褴褛的汤姆》(Tattered Tom)系列小说。
a catch-22 situation(第二十二条军规式的处境),指不可摆脱的困境:各种因素相互依存,A决定于B,而B又决定于A,所以是一种无出路的、连锁性绝境——这一用语出自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经典英语典故1.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 deadly / fatal/ mortal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
阿基里斯呱呱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
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
在特洛伊战争中,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因此,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 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
2、Helen of Troy "特洛伊的海伦",“红颜祸水”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
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伦,报仇雪恨。
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
英语典故1800字1.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这个典故来自于罗马帝国建立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和时间来完成。
2.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及时行动才能获得成功。
3.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只有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才能真正识别出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4.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是在古罗马时期出现的,意思是说,不管你走哪条路,最终目的地都是罗马。
5. 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同一个事情上,因为一旦失败,我们就会失去所有。
6.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乌云后面总有阳光)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不要灰心丧气,因为即使我们遭遇挫折,事情总会有好的一面的。
7.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因为每一分钱都有价值。
8.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实践胜于言辞)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能力和诚实。
9. The straw that broke the camel's back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事情也能引发巨大的影响。
10.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地方和文化中,我们应该尊重当地的传统和文化。
11. You can't make an omelette without breaking eggs (不打破蛋,无法制作蛋卷)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实现的。
妙语一点通稿件1.Greek Gift(s):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注释:直译是“希腊人的礼物”,出自古罗马杰出诗人维吉尔(Publius Virgilius Maro,公元前70-前19年)的史诗《伊尼特》(Aeneis)。
史诗《伊尼特》第2卷写特洛伊城陷落经过,其中情节除了模拟荷马史诗的描述外,还做了更详细的补充。
当特洛伊人要把大木马拖进城的时候,祭司拉奥孔(Laocoon)劝说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东西。
他说:“我怕希腊人,即使他们来送礼”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拉丁谚语:“Timeo Danaos,et dona ferenteso."(达奈人Danaos即泛指希腊人)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nging gifts.其简化形式就是Greek Gifts.但特洛伊人不听拉奥孔的警告,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里。
木马里藏着希腊的精锐部队,给特洛伊人带来了屠杀和灭亡。
由此,Greek gift成为一个成语,按其形象意义相当于英语的谚语: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也与汉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十分类似。
A: I feel so happy these days.B: Congratulations! What is it?A: Jack is always buying me expensive clothes.B: Which Jack?A: The one we ran into last weekend in the nightclub.B: My Goodness! I'm afraid they are Greek gifts for you.A: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B: He’s married.A: 这几天我真幸福!B: 恭喜你!什么事这么高兴?A: Jack 总是给我买昂贵的衣服。
英语专业本科常见典故1.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此语源自<<伊索寓言>>,直译为“披着羊皮的狼”,也可表示这些意义“伪装成朋友的敌人;貌善心毒的人,伪君子”等. 该成语涉及这样一则故事:一只狼披着羊皮混到羊群里去了,欺骗了羊羔,并把羊羔吃了.又见<<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有如此一说: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 里面却是残暴的狼.”例句:Mrs Martin trusted the lawyer until she realized that he was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马丁太太原来很信任那个律师,后来才认清他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Mr Black was fooled by the salesman’s manner until he showed that he was really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by selling Mr Black a car that was falling apart.布莱克先生被推销员愚弄了,后来才发现原来推销员貌善心毒的人。
他卖给布莱克先生的是一辆要垮的小汽车。
2. a dog in the manger此成语源自<<伊索寓言>>,含贬义.该成语涉及这则故事:一只狗躺在马槽里,马或牛来吃食时,它却不让,但狗自己又不能吃.LDC认为该成语指“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让别人享用的人”. 我们一般选择此译法: “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例句:I’d like to ask you to consider it again and not to be a dog in the manger .我劝你还是再考虑考虑,不要干那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
3.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此语与法国谚语“运水入河”相当,可译为“多此一举”.纽卡斯尔(Newcastle)是英国的产煤基地.例句:It would be like carrying coals to Newcastle if another bank opened in this street ;there are three here now .如果再在这条街上开一家银行,那可真是多此一举,因为这条街目前已经有三家银行了。
英语俚语及其典故
英语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形式,通常用于日常口语交流,表达简洁、生动、形象。
以下是一些英语俚语及其典故:
1、“cool”(酷)
这个俚语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黑人文化开始影响白人文化,一些黑人青少年在音乐和舞蹈中使用了独特的动作和声音,白人青少年则开始模仿并称之为“cool”。
2、“knock it off”(别闹了)
这个俚语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一些工人会在休息时间玩一种名为“knock-off”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来自于参赛者需要在比赛结束时把对方的帽子打掉。
这个俚语后来演变为“别闹了”的意思。
3、“drag”(累赘)
这个俚语来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同性恋者在公共场所被拖走并遭受暴力,于是人们开始使用“drag”来表示同性恋者遭受暴力的情景,后来这个俚语演变为累赘的意思。
4、“groovy”(棒极了)
这个俚语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年轻人喜欢使用一些独特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groovy”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俚语现在仍然被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很棒或很酷。
5、“bugged out”(疯狂的)
这个俚语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人们使用“bugged”
这个词来表示受到惊吓或激动,而“bugged out”则表示非常激动或疯狂的状态。
以上只是一些英语俚语的例子,实际上英语中有很多有趣的俚语和典故,了解这些俚语的来源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
有合二为一的意思相似的英文典故在语言的世界里,有些词语的含义往往深藏于其历史背景中,而英文中就有这样一些典故,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寓意着“合二为一”的奇妙含义。
本文将带您领略这些含义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英文典故。
一、Oneforthemoney,Twofortheshow这句英文典故源于古老的伦敦俚语,最初用于描述一种赌博方式。
在那个时代,人们常常在酒馆里进行这种赌博,通常是一人押注,另一人则展示技能。
押注者获胜后,他会得到赌注,而展示者则能得到报酬。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为钱,二为表演”,但它蕴含的深层含义是:为了赢得胜利,你必须付出努力和汗水,而胜利的背后则是付出的辛勤劳动。
二、Allinone,allintwo这句英文典故源于古英语,它意味着事物的完美状态。
“Allinone”表示将所有事物融为一体,“Allintwo”则意味着一切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这正如一句中国的谚语“合二为一”,它表达了事物的和谐统一和完美无缺。
三、Oneforall,allforone这句英文典故源自古希腊神话,它表达的是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在这期间,希腊联军中的每个人都在为整个联军而战,他们互相支持、共同进退。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一人为了大家,大家为了一人”,但它所传达的深层含义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四、Oneforall,allforone,andeachforhimself这句英文典故与前一句有所不同。
它是在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即在集体利益的同时,每个人也要为自己谋求利益。
这种观念在一些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但它显然与前一句所表达的团结互助精神相悖。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句话没有共同之处,它们都强调了团结和互助的重要性,只是在具体情境中有所侧重。
五、Astitchintimesavesnine这句英文典故源于一句古老的谚语,意思是“及时处理问题可以避免更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