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 格式:pdf
- 大小:66.66 KB
- 文档页数:2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实践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的出台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构建符合产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加实际的职业技能和经验。
这种模式旨在搭建企业和院校之间的桥梁,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互通有无。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2. 正文2.1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企业也能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企业输送人才。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深度结合。
建设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2.2 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力量。
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作者:王风玲熊晓亮王华伟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3期[摘要]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质量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而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章在阐述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如何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作者简介]王风玲(1963- ),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熊晓亮(1978- ),男,湖南永州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务处,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王华伟(1983- ),男,山东威海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教务处,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
(山东烟台264670)[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28-02高职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然而,近年来,高职教育在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其中教学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出路。
教学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健全而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获取教学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反馈,调动各种调控机能,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学质量运行机制,从而有力地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持续健康地发展。
因此,如何构建一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监控是“人们按照某种目的或愿望,通过一定的手段,给系统提供一定的条件,使其沿着可能空间中某个确定的方向发展,消除不确定性”。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既是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检验和监管,也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监控手段的单一性、监控数据的不够准确和及时等。
如何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监控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旨在明确研究目的,深入剖析研究意义,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探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框架,为制定监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关键要素,明确监控的重点和方向;三是探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路径,探寻有效的监控模式与方法;四是评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效果,验证监控体系的有效性;五是研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摘要: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
我院坚持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以保证学院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多元参与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其永恒的主题。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 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程序,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诸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规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
以确保教学校的教学工作按计划进行,并达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
①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院发展的必然需要。
高职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在教学工作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师生双方主动投入到学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建设中,通过师生积极参与,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我院坚持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地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1.1 以教师发展为本在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中,注重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在对教师的教学状态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如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科研水平、双师素质及社会实践能力等,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增强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2 以学生成长为本学生是学校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直接消费者。
因此,确立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重要地位,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评价,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
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案(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案行业企业参与评价是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根本途径,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可靠保证。
积极推行学院与行业企业的亲密合作,使用人单位成为学院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1)毕业生跟踪调查:通过对生产第一线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的跟踪调查,主动了解、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意见与建议,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客观依据。
(2)毕业生实习考核:强调学生毕业实习与企业生产项目相结合,与就业上岗相结合,根据实际生产岗位需要进行毕业实践教学。
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与我院教师配合开展毕业实习,由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实习学生管理,推行毕业实习的考核由校企双方组成考核小组共同进行。
(3)校企合作委员会:深化校企联动,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同时每个专业要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含专业设置)都能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使产学结合成为实施我院教学的根本保证。
(4)学院与相关部门相配合,将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课程在劳动部门和行业组织注册,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能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5)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对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依托行业企业,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拟订各专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等,依据标准组织实施教学。
(7)聘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教学,并从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师德师风、教学纪律等方面,建立以学院管理与考核为主,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考核的评价机制。
(二)学院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1、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建立由学院教务处与教学督导委员会和职能处室为核心,各系(部)、专业教研室为重点的三级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2)制度保障为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系统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体系:建立《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与具体要求》、《教师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考务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使整个教学活动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摘要】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精细化实践教学目标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健全及完善,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然而,正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这种特殊的教学目标,要求其在实践教学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更加严格。
当前,高职院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在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这需要进行探讨并加以解决。
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一)质量监控体系方面的问题质量监控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具体体现在监控对象不够全面、监控主体单一以及监控机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三个方面。
监控对象不够全面指的是其没有覆盖实践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及没有对全部的要素进行全面的监控,这一直是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方面的主要问题之一。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多数院校在进行教学对象的监控时仅仅只是将重点放在教学的效果与讲授上,往往忽略了其他一些如教学辅导、教学准备以及作业布置等方面的监控。
监控主体单一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的监控主体仅仅只有教学督导组而已,而对于其他一些能够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监控主体则被排除在外,如行业精英、企业专家、学生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
在监控机制方面,虽然各大高职院校都存在多种形式的监控机制,如教学检查、教师评教、听课制度、学生评教等,但是由于监控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些监控机制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甚至一部分的监控机制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根本无法将监控机制的效果全面发挥出来。
(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途径,其宗旨是研究并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摘要:依据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叙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监控管理机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管理系统几个方面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运行系统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1]。
同时提出: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
2011年5、6月份,教育部副部长鲁听两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这一切都要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比。
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高职院校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实践教学为重的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建立了校内实训室、生产型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选取了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了教学情境,强调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复杂,对每一环节过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缺乏有力的监控。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1.1实践教学场所比较分散,管理工作难以实施到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大力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比,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凸显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实践性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生的技能和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保证。
目前,竞争的压力已经明显引发了职业院校生存的危机。
现在,硬件设施已不再是学校吸引生源的关键因素,“以质量求生存”成为每个高职院校的根本出路。
因此,如何实现高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有机统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成为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1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现状分析1.1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目前,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执行了全省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结合其培养目标和要求,能够进行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质量监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1初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日常教学检查制度;二是坚持常规的不同层面的听课制度;三是学生评教制度;四是教师评学制度。
依据实践教学管理的要求,成立以系部为主的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和过程的检查和监督。
建立听评课领导机构,确定校系领导、专家和同行的三级听评课制度。
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态度、实践能力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
初步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1.2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体现在各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Construction of Monitoring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尹彬Yin Bin(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徐州221004)(Xu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Economics&Trading,Xuzhou221004,China)摘要:近年来,江苏高职院校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要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改进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质量已明显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对于进一步完善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存在很多有关认识和操作层面的问题,仍需要从现状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指导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are bold practice,dare to explore,innovate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of practical curriculum,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n the requirement of"Jiangsu Province,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ction plan,the qual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monitoring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But for further perfect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bout recognization and operational levels,still need to analyze and study deeply from aspect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actice etc.,so as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monitoring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监控体系;现状分析;策略研究Key words:practical teaching;monitoring system;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trategy and research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47-02———————————————————————作者简介:尹彬(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图书馆馆长。
工作忙家务繁重没兴趣自身惰性场地器材缺乏无人指导男教师女教师合计53.3%48.9%51.1%32.4%38.8%35.6%18.9%24.5%21.7%13.5%18.3%15.9%18.6%12.8%15.7%8.1%10.5%9.3%表6山东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1-2)的乒乓球室和羽毛球馆。
像足篮排球这类消耗体力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所占比例低,在高校男教师中占18.6%,女教师中仅占5.8%。
2.6影响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分析工作忙、家务繁重是影响山东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没兴趣、自身惰性、场地器材缺乏、无人指导也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分别占到了21.7%、15.9%、15.7%、9.3%。
工作忙在山东高校男教师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男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评职称。
高校女教师因为家务繁重,忙于家务和照顾老人、小孩而影响体育锻炼次数时间的比例要高于高校男教师。
3建议3.1减轻高校教师的压力由宣泄在高校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中的比例较高;工作忙、家务繁重是影响山东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每周进行1次以下,每次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下的比例较高可以看出山东省高校教师工作忙、压力大,减小高校教师的压力势在必行。
各高校要适当的减轻高校教师在评职称、科研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强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方面的引导,如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体育健康知识,通过板报、广播、校园网、体育知识技能培训、健康知识咨询等形式强化教师的健康意识,培养教师的体育锻炼习惯[1],提高高校教师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热情。
3.2制定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监督机制、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2]针对山东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形式中得出的学校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例较少的情况,学校要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制定常年的体育锻炼计划,增强高校教师的参与力度。
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相关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归入高校教师的考核中。
举行各种比赛,争取吸引更多的高校教师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在节假日也要多举行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
3.3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有40.4%的高校教师选择在学校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可见加大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体育锻炼场地、器材等的数量,并及时进行维修是十分必要的[3]。
小区空地、广场公园也是山东省高校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较为主要场所,所以对这种学校外体育场所的建立维修等也是必须的。
3.4培养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提供相关的技术山东省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项目中,像足篮排球这类消耗体力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所占比例低,在高校男教师中占18.6%,女教师中仅占5.8%,跳舞健美操这类需要技术的运动所占比例太低。
所以各高校要加大高校教师对篮足排球热情的培养,加大对体育锻炼的指导。
参考文献:[1]杨秀芝.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93-96.[2]张晓丽.山西省不同性别、年龄高校教师体育健身行为特征的对比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93-96.[3]张鹏.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与分析[J].师资,2010,06:4-8.·247·价值工程职业院校基本健全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较为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践教学组织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实践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课程建设、教材选用、成绩考核等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性,使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1.1.3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取得一定效果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组织有序,并具有相应的监控措施。
教师的教学态度、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实践技能提高明显,初步形成了“督导检查—问题处理—指导提高”的基本监控程序,取得效果较好。
1.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2.1创新不够、方法落后存在盲目套用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专业内涵不够突出,创新意识不强,监控力度不够,不能体现出高职特色。
虽然有标准有制度,但执行起来力度不够,重布置轻检查,有检查无结果,随课程改革潮流,不求改革的实效。
1.2.2监控评价体系不科学实践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缺乏规范化、不具有自身院校的特色,监控制度和保障体系不够科学,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
缺乏专业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
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手段,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的评价体系。
1.2.3监控和评价的范围有限对理论教学过程涉及较多,对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方面不够完善、系统和规范。
从外部来讲,主要局限于办学条件和设施等方面;从内部来讲,主要局限于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一般采用学生评教和少量的听课等方式进行,而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众多相关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关注较少,导致评价范围不深入不全面。
1.2.4监控和评价效果不明显对监控、评价工作重视不够,只求其有,不求其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
对实践教学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的解决措施,经常导致上一年检查和评估出现的问题在下一年依然存在,难以做到“监有标准,控有效果”。
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2.1更新实践教学观念认真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消化吸收、整合创新,切实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为标准,以任务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具有明显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
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新型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