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士大夫。 气宇轩扬,玉树临风,弹得一手好琴。 这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办完差事,在乘船返途时,中秋已来 临。船沿江而行,行至汉水时,一阵 狂风巨浪,使得江水狂涨。伯牙无奈, 只得将般暂时停在汉阳江 上。伯牙 归途遇阻,心绪不佳,弹琴解闷.一曲 未终,琴弦忽断一根。伯牙知定有人 在附近窃听琴声,随吩咐下人去找。 果然不出伯牙所料,很快身为樵夫在 旁侧听的钟子期被找出来了。
原来钟子期早年曾为官,后弃官隐退,以伐柴为生。子期谙通音 律,听出伯牙琴声中意为何物,弦外之音又为何由。伯牙来了雅 兴,先弹了一曲《高山》,子期听后立即赞叹说:“多壮美啊! 曲意巍峨如泰山!”伯牙大吃一惊,复又弹了一曲《流水》, 曲调刚终,钟子期又立即赞叹说:“多壮美啊!乐情浩荡如江 河!”伯牙惊喜万分,二人一见如故,从此与钟子期结为生死之 交,成为音乐上的难得“知音”,由音律开始一直谈到各自在政 治上的见解与主张,深厚的友情就在此刻产生了。别时,伯牙执 子期之手,竟泪汩汩而出“人生得一知已足矣。”难舍难分,两 当伯牙满怀兴奋赴邀,却在一片山麓下找到了子期的坟冢.子期已 经积郁成疾,不幸病逝。伯牙悲痛万分,漫山遍野寻找着子期 曾经踏足过的每一块土地,最后在子期的墓前弹了一支琴曲,就 是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曲毕,子期说了一句“此曲终兮 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然后举琴重摔,从此不在操琴。
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 到处奔波流浪. 友谊万岁,朋友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 天长!
我们也曾逍遥荡桨在微波上,当如今已经劳燕分飞远隔 大海重洋,我们往日情意相投让我们紧握手,让我们来 举杯畅饮友谊地久天长!
宁要快乐的傻子, 不要忧郁的天才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