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政治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 格式:ppt
- 大小:10.98 MB
- 文档页数:46
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认识自己自主学习主干梳理1.我们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原因是什么?进入初中,随着的不断增强,我们越来越关注自我。
2.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的意义?(1)可以促进。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可以促进与。
①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
②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1)方面: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
(2)方面: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
(3)方面: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4.认识目己的途径有哪些?这对正确认识目已有什么意义?5.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1)要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也不能忽视。
(2)用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人贵自知【关键词】孙杨发现自己的不足在20XX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轻松夺冠,最终收获4枚个人项目金牌。
赛后孙杨表示:“通过比赛发现了我自己很多细节上的不足,这会令我更强大。
真正的较量还是在世锦赛上。
”孙杨对自己夺得世锦赛冠军非常有信心。
(1)孙杨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2)你觉得这种认识会对孙杨产生怎样的影响?2.多把尺子量自己【关键词】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次班会上,同学们围绕“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融入新的集体”展开了一次讨论并积极发言。
同学甲:我做值日不太积极,有时还迟到。
我认识到我没有积极维护集体利益。
同学乙:我的同桌遇到难题经常请别的同学讲解,却不找我。
他认为我对他人缺乏热情。
同学丙:学校体育运动会上,我克服困难积极为班级争得荣誉,同学们对我称赞不已。
(1)上述这些同学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2)这对他们的人生会起到什么作用?(3)你认为他们应如何面对同学们的评价?参考答案第一框认识自己真主学习主干梳理1.自我意识2.(1)自我发展(2)他人的交往①他人和社会②宽容和善待3.(1)生理(2)心理(3)社会4.自我②调节和控制他人①他人评价②客观完整清晰5.(1)重视盲从(2)理性的心态合作探究热点剖析1.点拨:(1)正确。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自己》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的内容。
对应的课标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这一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贵自知”,是告诉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认识自己很重要,其二是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信;其三是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二是“多把尺子量自己”,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自己,也是包含了三层意思。
其一是认识了自己的内容,其二是认识自己的途径,其三是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承接了前两课的学习。
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
为帮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要善于从生理、心理、社会实践等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实现自主发展。
3.用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来认识自己,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不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调查:如果5分为满分,请你给现阶段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打分?5分 4分 3分 2分 1分2.小游戏:(1)随机提问学生“你认为自己一分钟内能击掌多少次?”生:一般回答 60次、100次、120次等。
(2)老师计时10秒,我们一起试一试。
生:一般回答 20次、25次、30次等。
师:我们通过前面的调查和游戏发现,一开始我们是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是比较自信的,但是在后面的游戏环节我们却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可能没有那么高,我们身上也许还有很多没有被自己发掘的潜力。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教材分析(一)本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2、能力目标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不断客观地认识自己。
能够积极接纳自己,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
3、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和途径。
明确一个人要接纳、欣赏自己的具体要求。
明确做更好的自己可以落实的行动.(二)设计依据1、学情依据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我有关的本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如何?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别人如何看待我?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
本课从正确的认识自己谈起,以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
初中学生十分注重自我形象,往往过度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本课引导学生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形成更积极的自我形象。
“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令人感到遥远、神秘,而事实上每个人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能,认识、发掘自己的潜能能使学生走向成功。
同时,也会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2、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相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三)内容分析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
引言描述进入中学后,学生对于认识自己的矛盾心理,然后用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认识自己的思考,导入新课。
第一框“认识自己”,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中让学生选取三个镜头来反映自己的中学生活,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觉察自我形象,并初步了解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引出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认识和发展自己不仅成为“我”的需要,并且成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