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85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组2017年8月目次1 前言 (1)1.1 指标体系整合编制出台的背景 (1)1.2 指标体系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3 指标体系编制的主要依据 (2)2 锦纶6工业概况: (2)2.1 锦纶6切片发展概况 (2)2.2 锦纶6纤维发展概况 (2)2.3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点 (5)2.4 主要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情况 (8)3 适用范围 (9)4 编制指导思想 (9)5 编制原则 (10)5.1 要求 (10)5.2 原则 (10)6 编制过程 (10)6.1 资料收集 (10)6.2 编制过程 (11)6.3 编制技术路线 (11)7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13)7.1 基本要求 (13)7.2 指标选取的说明 (13)8 指标内容的确定 (13)8.1 权重值与分权重值的确定 (13)8.1.1 权重值的确定 (13)8.1.2 分权重值的确定 (14)8.1.3 定量、定性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14)8.1.4 指标选取原则 (14)8.2 指标选取 (14)8.3 综合评价指数 (16)8.4 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6)8.5 考核项目及指标值的确定 (17)8.5.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的确定 (17)8.5.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18)8.5.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的确定 (18)8.5.4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的确定 (18)8.5.5 产品特性指标的确定 (19)8.5.6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的确定 (19)8.5.7 指标值的确定依据 (19)8.6 主要参考资料 (20)9 指标体系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20)9.1 指标体系实施的经济分析 (20)9.2 指标体系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20)9.3 指标体系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20)9.4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20)附表(三)指标体系意见汇总表 (28)1 前言1.1 指标体系整合编制出台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为加快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文件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8月发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修编方案及工作分工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3】1907号文)。
影响P 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1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2013届毕业论文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以力恒化验室为例学生:梁丽雯学号: 0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年级班级: 10(33)班指导教师:2012年9月工业分析与检验写作提纲引言1总论1.1不同粘度PA6切片的应用2力恒化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简介2.1切片的可萃取物含量2.1.1原理2.1.2装置2.1.3步骤2.1.4备注2.2切片的水含量(KF电位滴定法)2.2.1原理2.2.2卡菲试剂2.2.3步骤2.3切片的灰分含量2.3.1原理2.3.2用具2.3.3步骤2.4切片的氨基含量2.4.1原理2.4.2试剂和材料2.4.3步骤2.4.4备注2.5切片外观2.5.1切片外观分类3力恒化验室PA6切片黏度测定的具体介绍3.1黏度的定义3.1.1粘度3.1.2粘度分类3.1.2.1绝对粘度3.1.2.2运动粘度3.1.2.3条件粘度3.1.2.4相对粘度3.1.3粘度的测定方法3.1.4影响黏度的因素3.2乌氏粘度计的测量3.2.2乌氏粘度计测量实验用具3.2.3乌氏粘度计测量仪器组成3.2.4乌氏粘度计测量化学试剂3.2.5乌氏粘度计测量硫酸浓度测定3.2.6乌氏粘度计测量粘度计的校准3.2.7乌氏粘度计测量分析步骤3..2.8乌贝洛德毛细管粘度计使用注意事项4.0 DVS系列自动粘度仪测定粘度4.1上位机软件参考文献影响PA6切片粘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梁丽雯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
聚酰胺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酰胺基,用作塑料时称尼龙,用作合成纤维时我们称为锦纶。
本研究是用己内酰胺来合成PA6锦纶切片。
锦纶-PA6是合成纤维的第三大化纤,所以不管是在民用还是在工业用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①特种丝系列②弹力丝系列③海岛丝系列④涤锦复合丝系列⑤功能性丝系列⑥复合丝系列⑦短纤系列⑧仿麻系列⑨竹节系列空变系列:有光空变、阳离子空变、半光超喂空变彩麻系列:三色丝、彩麻丝、舞龙丝彩丽系列:白彩丽、彩丽丝、明彩丝、柔彩丝、柔丽丝混粘系列:多丽丝、花粘丝、花粘乐丽、花粘彩毛海岛系列:海岛丝、海岛短纤、黑色海岛、竹节系列:涤芯阳节、涤芯涤竹、阳芯涤竹、花粘竹节乐丽系列:涤乐丽、阳乐丽、白纹丝花蕾系列:花蕾丝、蒙纹丝、亮丽丝常规系列:DTY阳离子低弹、阳离子网络低弹功能系列:阻燃丝、记忆丝、仿真丝、热熔长丝、微弹丝、PPS耐高温复合长丝短纤系列:海岛短纤、填充短纤、PTT短纤复合系列:涤锦复合丝、阳涤锦复合、阳锦复合、DTY+POY、FDY+POY、阳离子+POY1.复合弹性纤维ST400是采用两种不同的酯类高聚物(PTT+PET)按比例经复合喷丝组件、复合纺丝加工技术而制成的弹性纤维。
具有潜在的卷缩性和低的模量,具有很高的伸缩性和回弹性。
特性:舒适的弹性、优良的织造加工性、优良的回弹性用途:弹性外衣、休闲装、运动装、女式袜(长、短、裤袜)、弹性牛仔系列规格: 50D/24F、75D/36F、100D/48F、150D/68F、300D/96F2.涤/锦米字型复合超细纤维由聚酯切片(PET)或阳离子改性切片(CD)和聚酰胺切片(PA6)按7:3比例经米字型喷丝组件和复合纺丝技术加工而成的超细纤维,后加工分割成(8+1)单纤维,具有良好的立毛效果和良好的吸湿性。
特性:良好的立毛效果、良好的吸湿性、易护理,可机洗用途:清洁用品、桃皮绒、灯芯条、家纺用品规格:80D/36F、160D/72F、320D/144F3.扁平多层分割型超细纤维纤维是聚酯(PET)和聚酰胺(PA6)按55:45比例并列间隔排列而成复合纤维,加工后纤维断面会分割成11根扁平形状的超细纤维,聚酰胺含量比普通复合超细纤维高,具有柔软的高档手感。
【标题】年产1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最新立项审批报告,对年产1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市场需求、技术选型、投资规模等方面的调研和计算,得出该项目具备可行性的结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引言】差别化锦纶长丝是一种市场需求量大、增值空间广阔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本项目旨在建立年产1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生产线,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差别化锦纶长丝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
目前国内市场对差别化锦纶长丝的需求量达到10万吨,并且依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同时,国际市场也对该产品有较大需求。
因此,项目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技术选型】针对本项目,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能计划,建议选择国内领先的锦纶长丝生产线制造商进行合作,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营稳定性。
【投资规模估算】根据最新立项审批报告的数据,该项目的总投资规模为X亿元,包括设备购置、厂房建设、人员培训等各项费用。
通过对项目投资回报期、经济效益进行测算,预计项目运营后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风险与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挑战。
例如,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升级、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可能对项目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降低风险,建议项目方制定科学的市场调研和风险管理计划,并与供应商、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环境影响评估】差别化锦纶长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
为保护环境,建议项目方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选型、投资规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报告得出年产15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建议项目方加强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差异化竞争力,并注意风险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以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1.《差别化锦纶长丝市场调研报告》,XX市场研究公司,2024年。
近年来,随着消费理念转变,新型环保材料、功能性纤维材料制成的家纺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聚酰胺回潮率优于涤纶,其吸湿性和耐磨性是合成纤维中较好的。
聚酰胺长丝制成的面料手感滑爽硬挺,还具有天然凉感。
此次运用的三菱形截面形态的聚酰胺长丝纵向还具备有利于水分传导的导湿沟槽,赋予聚酰胺长丝类织物优良的导湿性能。
因此,聚酰胺长丝在家纺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研究从纺丝工艺着手,优化技术参数,通过牵伸、卷曲、烘干定型等工艺流程开发功能型差别化聚酰胺长丝,并创新性的应用到被芯填充工艺和面料织造设计工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摘要:结合消费者对家纺产品性能与功能的实际需求,对聚酰胺纤维熔融纺丝改性,开发适用于家纺产品的功能型差别化聚酰胺纤维。
采用原液着色技术缓解聚酰胺纤维后道染色污染大的问题,将除甲醛抗菌母粒添加到纺丝溶剂进行熔融纺丝,赋予产品除甲醛和抗菌性功能的有效性与持久性。
将制成的DTY聚酰胺长丝用于被芯填充、FDY聚酰胺长丝与棉纱交织制成抗菌除甲醛功能性软凉席面料。
经测试,被芯小样正反面钻毛根数之和≤10根;功能性软凉席面料除甲醛、抗菌功能性指标等符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A类标准;经纬向水洗尺寸收缩率在±5%以内,抗起毛起球性优良。
关键词:差别化;聚酰胺;被芯填充;软凉席面料武亚琼 沈守兵 陈秀苗(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家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功能型差别化聚酰胺长丝的制备通常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在聚酰胺纤维聚合物熔体中均匀地添加特定的功能性添加剂,可以赋予纤维除甲醛、抗菌等功能。
将质量分数为5%的除甲醛抗菌母粒和聚酰胺原料均匀混合,置于温度为125℃的转鼓干燥箱,真空度在10P a左右,持续干燥5小时,使材料中的水分小于50p p m,待纺丝时备用。
螺杆一区到螺杆四区的温度为240-260℃。
设置喷丝孔为24孔,牵伸速度为2000-2200m/m i n,制备20D聚酰胺长丝;设置喷丝孔为单孔,牵伸速度1200-1500m/m i n,制备600D的单根FDY长丝。
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8)6 指标核算与数据来源 (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6)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长乐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海安化纤业总商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锦纶6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主要包括了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要求等六类。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锦纶6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标体系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细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2598-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导则GB/T 16157-1996 采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603 锦纶牵伸丝GB/T 21534-2008 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536-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T 20-1998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57-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电位电解法HJ-734-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FZ/T 51004 纤维级聚己内酰胺切片FZ/T 54007 锦纶6弹力丝FZ/T 54044 锦纶6工业长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加弹工艺对原液着色锦纶6弹力丝物理性能与颜色的影响作者:刘冰灵高原李永贵金志学来源:《丝绸》2021年第11期摘要:为了研究加弹工艺对原液着色锦纶6弹力丝物理性能与颜色的影响,文章以原液着色蓝色锦纶6预取向丝(87 dtex/24 f)为原料,制备了原液著色蓝色锦纶6弹力丝,探讨了不同牵伸倍数、假捻速比、热箱温度和网络气压下原液着色锦纶6弹力丝的物性指标和颜色特征值。
结果表明:原液着色蓝色锦纶6预取向丝经过加弹后,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颜色向绿色与蓝色偏移。
牵伸倍数1.338,假捻速比1.8,热箱温度165 ℃,网络气压0.5×105 Pa,获得原液着色蓝色锦纶6弹力丝断裂强度、卷曲收缩率、卷曲稳定性较高,物理性能较优。
随着热箱温度的升高,纤维明度提高,颜色向绿色、蓝色方向偏移;随着网络气压的增大,纤维明度值和饱和度下降,颜色向红色和蓝色偏移。
关键词:原液着色;锦纶6;弹力丝;加弹工艺;颜色特征值中图分类号: TS154.6;TS102.52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11002304引用页码: 111105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11.005Influence of draw texturing process on the properties and color of dope dyed nylon-6 DTYLIU Bingling1,2, GAO Yuan2, LI Yonggui1, JIN Zhixue2(1.Clothing and Design Faculty, Minjiang University, Fuzhou 350218, China; 2.Fujian Eversun JinjiangTechnology Co., Ltd., Fuzhou 350212, China)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raw texturing process on properties and color of dope dyed nylon-6 draw textured yarn(DTY), the dope dyed blue nylon-6 pre-oriented yarn(87 dtex/24 f)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to prepare the dope dyed blue nylon-6 draw textured yar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olor features of dope dyed blue nylon-6 draw textured yarns under different draw ratios, D/Y ratio, heater temperature and network pressure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draw texturing, 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the dope dyed blue nylon-6 pre-oriented yarn increased, the breaking elongation decreased, the color turned to green and blue. When the draw ratio was 1.338, D/Y ratio was 1.8, heater temperature was 165 ℃ and network pressure was0.5×105 Pa, the dope dyed blue nylon 6 DTY was obtained with better breaking strength, crimp contraction, high crimp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As the heater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fiber brightness increased, and the color turned to green and blue. As the network pressure increased, the fiber brightness and saturation decreased, and the color turned to red and blue.Key words:dope dyeing; nylon-6; DTY; draw texturing process; color feature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018L3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2016YFB03022803-02);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S-111)作者简介:刘冰灵(1986),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差别化锦纶6长丝的研究与开发。
石墨烯改性锦纶6母粒制备及性能分析王双成;马军强;吕冬生;唐地源【摘要】本文中将微纳米石墨烯与聚酰胺-6共混,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功能母粒.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石墨烯均匀分布在聚酰胺-6内部,含水率、相对粘度、熔融指数以及过滤压力值测试分析表明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功能母粒各方面性能均达到纺丝要求,并且,石墨烯添加可使聚酰胺纤维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远红外、抗菌抑菌性能,提高了纤维的附加值,拓宽开发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年(卷),期】2017(058)004【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石墨烯;聚酰胺-6;改性母粒;功能附加【作者】王双成;马军强;吕冬生;唐地源【作者单位】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6聚酰胺-6(PA6),俗称尼龙6,是常用服装面料之一。
因其耐磨、韧性好、化学稳定性好以及易于加工成型[1-2]等优良性能,可作为金属替代材料,在机械加工业、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制造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但其湿态稳定性差、极性较强、易燃烧、热变形温度较低[3-4]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聚酰胺-6自身优点已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近年来,通过改性处理,提高聚酰胺-6性能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主要方法包括:共聚[5-6]、共混[7-8]、纳米填充[9-10]、复合[11-12]等。
本文以石墨烯作为微纳米填充材料,将其与聚酰胺-6共混,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功能母粒,并对其可纺性能进行表征分析。
1.1 原料石墨烯粉体、聚酰胺切片、分散剂、润滑剂、偶联剂和抗氧剂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石墨烯改性PA6母粒制备石墨烯改性PA6母粒是以石墨烯粉体、聚酰胺切片、分散剂、润滑剂、偶联剂和抗氧剂等为原料,经过混料机预混合和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而成。
聚酰胺特性1.聚酰胺特性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
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
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1.性能指标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000-30000。
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
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增强。
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
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
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
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
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
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
1.2.性能特点与用途1.2.1.PA6物性: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
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加抗冲改性剂后会降至160℃;用15%-50%玻纤增强,可提高至199℃,无机填充PA能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概论 (1)一、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二、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 6七、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产品说明 (15)第三章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7)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7)(一)设备配臵原则 (27)(二)设备配臵方案 (28)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9)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1(二)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2)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40)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2)(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3)1、废水的治理 (43)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4)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4)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4)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6)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7)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7)(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7)(二)环境效益分析 (48)五、厂区绿化工程 (48)六、清洁生产 (49)七、环境保护结论 (49)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1)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2)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2)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2)(一)节能政策依据 (52)(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3)(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4)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4)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6)(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6)1、主要耗能装臵 (56)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6)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7)(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7)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8)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9)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9)七、电力节能措施 (60)八、节水措施 (61)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1)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2)十一、能源管理 (63)(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3)(二)能源计量管理 (64)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4)(一)节能建议 (64)(二)节能效果分析 (65)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5)一、组织机构 (65)二、工作制度 (66)三、劳动定员 (66)四、人员培训 (67)(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7)(二)培训规划建议 (67)第十一章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8)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8)(一)编制依据 (68)(二)投资费用分析 (70)(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1、设备投资估算 (70)2、土建投资估算 (70)3、其它费用 (71)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1)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2)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2)6、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总投资估算 (73)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3)二、资金筹措 (74)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4)三、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5)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5)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6)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6)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6)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7)(一)销售收入估算 (77)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8)(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9)(三)利润总额估算 (79)(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9)(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80)项目综合损益表 (80)四、财务分析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3)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5)五、不确定性分析 (86)盈亏平衡分析表 (86)六、敏感性分析 (87)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8)第十三章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综合评价 89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锦纶6聚合切片及差别化、功能性锦纶纤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研究与技术丝绸JOURNALOFSILK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Studyonthe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张子明(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ꎬ福州350212)摘要:为了打破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高度依赖进口ꎬ本文通过生产实验探索ꎬ自主研究一套完整的炭黑母粒生产及纺丝一体化工艺ꎮ利用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将64%的聚酰胺6有光切片㊁30%的纳米级炭黑粉末㊁6%的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经过熔融塑化㊁螺杆剪切㊁水冷切粒㊁振动筛选㊁真空干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处理ꎬ制备得到炭黑母粒ꎮ所制母粒的相对黏度㊁熔点㊁含水率㊁熔融指数分别为1.94㊁223ħꎬ0.0488%ꎬ10.6g/10minꎮ为了阐明其作为原液着色剂的纺丝性能ꎬ将其以4.7%的添加比例用于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ꎬ规格为高取向丝㊁49.95dtex/12F的连续生产ꎮ其结果表明:纺丝组件的生产周期可达18dꎬ日均纺丝组件的压升值为0.21MPaꎬ日均纺丝断头次数为4.7次ꎬ日均纺丝飘丝次数为2.6次ꎮ关键词:炭黑母粒ꎻ双螺杆挤出法ꎻ锦纶6ꎻ原液着色法ꎻ民用长丝纤维ꎻ生产工艺中图分类号:TS101.921ꎻTQ342.11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4004407引用页码:041107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3.04.007收稿日期:20220805ꎻ修回日期:20230302基金项目: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2022G015)作者简介:张子明(1990)ꎬ男ꎬ博士ꎬ主要从事锦纶6纤维新材料的产业化技术的研究ꎮ㊀㊀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是服用纺织品的主要原料之一ꎬ印染是纺织产业链中提高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附加值的关键环节ꎬ能够为纺织服装带来色彩感与时尚感ꎮ据统计ꎬ2021年中国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产量已达213万t[1]ꎮ近年来ꎬ随着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ꎬ社会上对污染企业加强环保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ꎬ印染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耗水与高排放行业已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领域[2 ̄4]ꎮ在这样的背景下ꎬ环保型有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研究被提上议程[5 ̄6]ꎮ其中ꎬ通过添加色母粒的方式来生产原液着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被视为最具环保效益和工业前景的技术方案之一ꎬ能有效地避免后续印染带来的环境污染[7 ̄8]ꎮ目前ꎬ在中国锦纶6纤维用色母粒的商品结构中ꎬ炭黑母粒占据着核心地位ꎬ但国内鲜有母粒厂家能稳定提供炭黑母粒ꎬ究其根源在于国产母粒虽具有高黑度ꎬ但炭黑粉末在载体树脂中却不具备卓越的分散性ꎬ导致国产母粒质量大打折扣ꎮ因此ꎬ中国炭黑母粒大幅度依赖进口ꎬ但进口的炭黑母粒普遍存在价格昂贵的问题ꎬ导致所制得的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生产成本较高ꎬ不具备优异的市场竞争力[9]ꎻ此外ꎬ进口的炭黑母粒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纺丝组件周期较短的问题ꎬ不利于纺丝连续生产ꎬ影响生产效率[10]ꎮ综上可见ꎬ探究炭黑母粒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并推动其在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中的实用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ꎮ本研究选用聚酰胺6有光切片㊁纳米级炭黑和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作为起始原料ꎬ通过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及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得到炭黑母粒ꎬ然后将其用于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原液着色ꎬ规格为高取向丝㊁半消光㊁49.95dtex/12Fꎬ并重点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ꎬ跟踪连续生产过程中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㊁飘丝率㊁断头率和纤维的物性指标ꎮ1㊀实㊀验1.1㊀材㊀料1.1.1㊀母粒制备原料聚酰胺6有光切片㊁半光切片㊁消光切片(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ꎬ粒径为20~25nm纳米级炭黑粉末(上海卡博特化工有限公司)ꎬSolplusDP320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路博润特种化工(深圳)有限公司)ꎬBASFE(福州福瑞德化工有限公司)ꎬ聚酰胺蜡微粉NEW ̄0400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ꎮ1.1.2㊀纤维制备原料相对黏度2.47ʃ0.02纤维级聚酰胺6半光切片(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ꎬ炭黑母粒(自制)ꎬ6588科凯纺丝油剂(科凯精细化工(上海)有限公司)ꎬ电导率ɤ1μs/cm去离子水(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ꎮ44第60卷㊀第4期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2㊀设备与仪器1.2.1㊀母粒制备设备SHJ ̄36型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水冷拉条生产线(南京杰亚挤出装备有限公司)ꎬNX ̄T26C型失重称(久保田株式会社)ꎬSCD ̄80U/40H ̄D型欧化除湿干燥送料组合(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ꎬFR ̄1020AL/S型连续封口机(深圳华盛联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ꎮ1.2.2㊀母粒检测仪器ME104E型电子天平(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ꎬQXR1000 ̄30型箱式马弗炉(上海黔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ꎬPV60AVS600型黏度仪(上海鲁玟科学仪器有限公司)ꎬDSC200F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德国耐驰公司)ꎬZRZ1452型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ꎬ860KFThermoprep型卡氏样品加热处理器(瑞士万通(Metrohm)中国有限公司)ꎮ1.2.3㊀纤维纺丝设备WINGS型高速卷绕机配侧吹风系统(德国巴马格公司)ꎬTesto425精密型风速仪(德国仪器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ꎬABM ̄2 ̄418型母粒机(厦门帮众科技有限公司)ꎮ1.2.4㊀纤维检测仪器YG086型缕纱测长机㊁YG023B型全自动单纱强力仪㊁YG368型全自动卷缩仪㊁Cac ̄1200L(YG60)型标准光源箱配水浴槽(常州八方力士纺织仪器有限公司)ꎬCFE400C型条干测试仪(苏州长风仪器有限公司)ꎬMQC型油分分析仪(上海麟文仪器有限公司)ꎬHP ̄5型硬度仪(德国SCHMIDT公司)ꎮ1.3㊀工艺流程1.3.1㊀母粒制备工艺流程将64%的纤维级聚酰胺6切片通过失重称加入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的主喂料位ꎬ聚酰胺6切片有有光㊁半光㊁消光三种选择ꎮ将30%的纳米级炭黑粉末㊁6%的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复合型炭黑超分散粉末的配方为5%的Sol ̄plusDP320型号㊁0.5%的BASFE型号和0.5%的聚酰胺蜡微粉)通过失重称加入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的侧喂料位ꎮ经过熔融塑化(各温区温度控制在第一段温区的温度为210ħꎻ第二段温区的温度为220ħꎻ第三段温区的温度为235ħꎻ第四段温区的温度为250ħꎻ第五段温区的温度为235ħꎻ第六段温区的温度为215ħꎻ第七㊁八和九温区的温度为210ħꎻ机头温区的温度为230ħ)㊁螺杆剪切(螺杆剪切的主机转速为590r/min)㊁水冷切粒(切粒机的主机转速为950r/min)㊁振动筛选(双层筛网为上层筛网直径6mmꎬ下层筛网直径3mm)㊁真空干燥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处理ꎬ进而制备得到炭黑母粒ꎬ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ꎮ图1㊀炭黑母粒的生产流程示意Fig.1㊀Productionflowdiagram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1.3.2㊀纤维制备工艺流程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纤维规格为高取向丝㊁半消光㊁49.95dtex/12F)的工艺流程:双组分母粒添加机投料(原料为95.3%的纤维级半消光聚酰胺6切片㊁4.7%炭黑母粒)ң储料罐(带搅拌桨和料位检测功能ꎬ具备混匀切片和母粒的效果)ң螺杆挤压机(各段温区温度控制在第一段温区的温度为230ħꎻ第二段温区的温度为240ħꎻ第三段温区的温度为262ħꎻ第四段温区的温度为261ħꎻ第五段温区的温度为261ħꎻ第六段温区的温度为260ħ)ң熔体分配管道ң计量泵ң纺丝组件(单腔双喷喷丝板ꎬ规格为Φ104mmꎻ单腔单喷喷丝板ꎬ规格为Φ66mm)ң单体抽吸ң侧吹风(风速0.50m/s)ң集束点ң给湿上油(油剂质量分数12.5%)ң甬道ң导丝棒ң1导盘(辊)ң主网络器(起吹结作用)ң2导盘(辊)ң卷绕导丝钩ң卷绕头(卷绕速度4600~4800m/min)ң黑色锦纶6丝锭ꎬ生产流程如图2所示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炭黑母粒2.1.1㊀炭黑母粒的物性指标通过1.3.1所述的母粒制备工艺流程进行生产ꎬ所得到的以有光切片为基料的炭黑母粒如图3所示ꎬ其相关的物性指标如表1所示ꎮ该工艺制备方法简单㊁温和且高效ꎬ可连续稳定制备高质量的炭黑母粒ꎬ制备得到炭黑母粒的相对黏度㊁熔点㊁含水率㊁熔融指数分别为1.94㊁223ħ㊁0.0488%㊁10.6g/10minꎮ54Vol.60㊀No.4Studyonthe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图2㊀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生产流程示意Fig.2㊀Productionflowdiagramofblacknylon6civilfilamentfibers图3㊀炭黑母粒的照片Fig.3㊀Photograph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表1㊀炭黑母粒的物性指标Tab.1㊀Physicalindex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302230.048810.601.942.1.2㊀炭黑母粒切片基料实验生产高质量炭黑母粒对炭黑的分散性有严苛的要求ꎮ在炭黑母粒生产过程中若引入如二氧化钛等异物团聚点ꎬ极易诱导炭黑在聚酰胺基料中团聚ꎬ使其分散性大打折扣[12]ꎬ影响炭黑母粒的稳定生产ꎬ进一步对纺丝使用炭黑母粒的生产情况及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造成不同层次的影响ꎮ因此ꎬ选取聚酰胺6有光切片(二氧化钛含量0)㊁半光切片(二氧化钛含量0 3%)及消光切片(二氧化钛含量1.5%)三类切片基料ꎬ将它们应用于炭黑母粒生产及后续纺丝使用ꎬ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ꎮ表2㊀不同光泽切片用于炭黑母粒生产的对比结果Tab.2㊀ProductionresultsofdifferentPA6chipsforcarbonblackmasterbatches半光切片0.395.87.211消光切片1.5511.3㊀13.5㊀㊀5㊀㊀实验结果表明ꎬ炭黑母粒生产使用的切片中二氧化钛含量越高ꎬ挤出机过滤网板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ꎬ并且后道纺丝使用时飘丝断头数都大幅增加ꎬ纺丝组件周期也明显缩短ꎮ因此ꎬ制备炭黑母粒时所用切片基料应优先选择聚酰胺6有光切片ꎮ2.1.3㊀炭黑母粒炭黑与分散剂配比实验为了探索炭黑母粒中炭黑与分散剂的配比对母粒质量的影响ꎬ本研究选取炭黑与分散剂的配比分别为30︰4㊁30︰6㊁30︰8的母粒进行生产ꎬ并对后续纺丝使用情况进行跟踪ꎬ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ꎮ当其配比为30︰4时ꎬ由于分散剂投入量过低ꎬ分散效果不理想ꎬ炭黑粉末易抱团结块ꎬ导致纺丝组件周期缩短ꎻ当其配比为30︰8时ꎬ虽然纺丝组件周期略有改善ꎬ但由于分散剂含量增加ꎬ导致熔体黏度下降ꎬ在挤出造粒过程中易产生断条现象ꎮ综合考虑ꎬ优选炭黑与分散剂的配比为30︰6进行生产ꎬ可保证炭黑母粒稳定生产并确保纺丝组件周期达18dꎮ表3㊀炭黑与分散剂不同配比的实验结果Tab.3㊀Experimentalresultsofdifferentproportionsofcarbonblackpowdersandsuper ̄dispersantpowders30︰401230︰601830︰85192.1.4㊀挤出机侧喂进料初始温度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炭黑与分散剂在侧喂进料时的初始温度是否会对炭黑母粒质量造成影响ꎬ本研究通过改造侧喂下料斗锥部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图4)ꎬ并跟踪在不同温度下的生产情况及后续纺丝的使用情况ꎬ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ꎮ图4㊀侧喂进料加热装置Fig.4㊀Heatingdeviceofsidefeeding64第60卷㊀第4期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表4㊀侧喂进料温度实验结果Tab.4㊀Experimentalresultsofsidefeedingtemperatures7526㊀980421585 01890 01695512㊀㊀从表4可知ꎬ当侧喂进料时的初始温度较低时ꎬ炭黑与分散剂的混合物进入挤出机与高温熔体接触混合ꎬ会使熔体局部温度骤降ꎬ阻碍炭黑在熔体中的分散ꎬ连续生产会出现挤出机模头处堵料现象ꎬ生产过程伴随挤出造粒断条现象ꎬ进而降低纺丝组件周期ꎻ当初始温度偏高时ꎬ由于分散剂含有石蜡类物质ꎬ分散剂易熔化析出ꎬ与炭黑分离ꎬ降低炭黑在熔体中的分布均匀性ꎬ也会造成挤出造粒断条次数增加ꎬ纺丝组件周期缩短ꎮ通过对比实验ꎬ选取85ħ作为初始温度ꎬ连续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堵料现象ꎬ且无挤出造粒断条现象ꎬ纺丝组件周期可达18dꎮ2.1.5㊀双螺杆挤出机模头温度实验双螺杆挤出机的模头温度对熔体牵伸成型及带条水冷切粒过程有所影响ꎮ若模头温度过低ꎬ熔体挤出温度偏低ꎬ熔体流动性变差ꎬ在牵伸成型过程中易造成断条ꎬ带条经过水冷后温度更低ꎬ进切粒机时硬度较高ꎬ易对切刀刀刃造成损伤ꎬ并且易造成碎切情况ꎬ导致粉尘量增多ꎬ进而影响母粒质量ꎮ若模头温度过高ꎬ使熔体挤出模头时的流动性偏大ꎬ在牵伸成型过程中易造成细条ꎬ且带条经过水冷后温度依旧偏高ꎬ进切粒机时带条硬度不够ꎬ易出现连切㊁丝线缠裹切刀ꎬ降低了切粒机停机保养周期ꎮ为研究实际模头温度对炭黑母粒的影响ꎬ本研究通过控制模头温度ꎬ对成型断条情况㊁机台清理周期及纺丝组件使用周期进行跟踪ꎬ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ꎮ随着模头温度升高ꎬ切粒机清理周期整体呈缩短趋势ꎬ挤出造粒断条次数变少ꎬ纺丝组件周期整体呈延长趋势ꎮ综合考虑ꎬ选取模头温度为230ħꎬ切粒机清理周期为14dꎬ无挤出造粒断条现象ꎬ纺丝组件周期可达18dꎮ表5㊀挤出机模头温度的实验结果Tab.5㊀Experimentalresultsofextruderdietemperatures22014712225142142301401823510017240㊀60172.2㊀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2.2.1㊀黑色锦纶6纤维物性表征图5是炭黑母粒通过4.7%的添加比例用于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规格为高取向丝㊁半消光㊁49.95dtex/12F)连续生产所产的纱线ꎬ其相关物性指标如表6所示ꎮ所制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38cN/dtex㊁断裂伸长率为80.96%㊁条干不匀率为0.62%㊁含油率为1.24%㊁沸水收缩率为7.66%㊁网络数为12个/mꎮ图5㊀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Fig.5㊀Blacknylon6civilfilamentfibers表6㊀纱线物性指标检测结果Tab.6㊀Testresultsofphysicalpropertyindexesofyarns50.010.173.382.4580.962.740.620.781.247.6690.0046.0090.0012.002.2.2㊀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组件类型选择在高取向丝的生产过程中ꎬ优选使用单腔双喷喷丝板组件ꎬ相较于传统的单腔单喷喷丝板ꎬ侧吹风冷却更为均匀ꎬ丝条冷却成形后纤度更为均匀ꎬ条干更好ꎮ与此同时ꎬ单腔双喷喷丝板组件技术的运用使得组件纺丝位距得以缩小ꎬ节省了生产占地空间ꎬ而且在热媒保温和侧吹风节能的共同作用下达到综合节能30%以上ꎮ图6为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在单腔单喷喷丝板组件和单腔双喷喷丝板组件的生产摄影照片ꎮ图6㊀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在喷丝板组件的生产摄影照片Fig.6㊀Photosofblacknylon6civilfilamentfibersduringtheproductionofspinneretassembly74Vol.60㊀No.4Studyonthe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2.2.3㊀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喷丝板板面温度选择在熔融纺丝过程中ꎬ喷丝板板面温度的选择与纺丝纺况关联性很大ꎮ由于纺丝箱内侧吹风系统及外部环境作用下ꎬ喷丝板设定的板面温度会大于实际温度ꎬ因此跟踪研究了喷丝板不同的板面设置温度下的纺丝纺况ꎬ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ꎮ当喷丝板的板面温度较低时ꎬ熔体流动性偏低ꎬ挤出丝需更大的压力ꎬ易造成纺丝组件周期缩短ꎬ并在牵伸过程中ꎬ容易造成飘丝断头现象ꎻ若喷丝板温度过高ꎬ熔体流动性偏大ꎬ挤出丝压力偏小ꎬ熔体从每个孔处流出的均匀性下降ꎬ在牵伸过程中ꎬ也容易造成飘丝断头现象ꎮ综合优选ꎬ喷丝板板面设定温度为235ħꎬ纺丝组件周期最长可达18dꎬ日均飘丝和日均断头数最少ꎬ分别为2.6次与4.7次ꎮ表7㊀不同喷丝板板面温度下纺丝纺况及纺丝组件周期Tab.7㊀Spinningconditionsandservicelifeofthespinningcomponentunderdifferentspinnerettemperatures2304.85.6㊀82352.64.7182404.45.7132.2.4㊀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纺丝组件起始压力选择在黑色锦纶6高取向丝的生产过程中ꎬ纺丝组件起始压力的选择对生产纺况及纺丝组件的周期会有不同的影响ꎬ因此针对性地做了三组不同纺丝组件起始压力的实验ꎬ结果如表8所示ꎮ当组件起始压力为14.5MPa时ꎬ虽然纺丝组件周期长达21dꎬ但是飘丝数多达4.1次/dꎬ断头数多达9.3次/dꎻ当组件起始压力为18.0MPa时ꎬ日均飘丝数和日均断头数都得到明显改善ꎬ但是纺丝组件周期仅9dꎮ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ꎬ纺丝组件起始压力选择16.2Mpa最为合适ꎬ纺丝组件得到合理化应用ꎬ周期可达18dꎬ日均飘丝和日均断头数分别为2.6次与4.7次ꎮ表8㊀不同起始压力下纺丝纺况及纺丝组件周期Tab.8㊀Spinningconditionsandservicelifeofthespinningcomponentunderdifferentinitialpressures14.54.19.32116.22.64.71818.03.13.6㊀92.2.5㊀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组件孔径选择对喷丝板孔径的选择ꎬ在黑色锦纶6高取向丝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ꎮ因此ꎬ对比使用三种不同规格孔径喷丝板ꎬ孔径分别为0.28㊁0.26㊁0.24mmꎬ生产情况如表9所示ꎮ表9㊀不同孔径下纺丝纺况及纺丝组件周期Tab.9㊀Spinningconditionsandservicelifeofthespinningcomponentunderdifferentapertures0.244.206.80110.262.604.70180.283.305.50㊀7㊀㊀熔体在喷出喷丝板孔前处于同一个熔腔内ꎬ在喷出喷丝孔后ꎬ熔体需满足压力降等量原则ꎮ根据圆管层流的哈根 泊肃叶方程可知[13]:Q=πΔPd4128μhˑ10-24(1)式中:Q为各孔中熔体的流量ꎬm3/sꎻπ为圆周率ꎻΔP为喷丝圆柱孔的流体阻力ꎬMPaꎻd为喷丝孔直径ꎬμmꎻh为喷丝孔厚度ꎬμmꎻμ为流体的动力黏度ꎬPa sꎮ根据式(1)可推算出喷丝孔截面的熔体流速(V)为:V=ΔPd232μhˑ10-12(2)通过式(2)可得ꎬ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ꎬ喷丝孔的孔径越大ꎬ熔体流速则越快ꎮ在侧吹风功率输出不变的情况下ꎬ当孔径尺寸选择0.28mm时ꎬ较高的流速会导致纤维在喷出喷丝板时出现纤维抖动现象ꎬ以及纤维冷却不够充分ꎬ进而影响纤维的条干不均匀ꎬ最终导致生产所得纤维出现毛丝㊁圈丝和纺丝组件周期严重缩短等生产异常状况ꎻ若孔径尺寸选择0.24mm时ꎬ因熔体流速较低会影响纤维的纤度ꎬ导致筒重偏轻现象ꎬ并伴随着高频的飘丝和断头现象ꎮ从表9的实际纺况可以看出ꎬ使用孔径为0.26mm的喷丝板生产情况最优ꎮ3㊀结㊀论本研究利用平行同向双螺杆挤出造粒机探究出一套稳定且高效的自产炭黑母粒生产配方及工艺技术ꎬ其中ꎬ生产配方由64%的纤维级聚酰胺6有光切片㊁30%的纳米级炭黑粉末㊁6%的复合型炭黑超分散剂粉末组成ꎮ将所制的炭黑母粒以4.7%的添加比例用于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规格为高取向丝㊁半消光㊁49.95dtex/12F)的连续生产ꎬ通过使用更为节能的单腔双喷喷丝板组件ꎬ在235ħ喷丝板板面温度及0.26mm孔径喷丝板进行纺丝生产ꎬ通过调整纺丝组件起始压力为16.2MPaꎬ黑色锦纶6民用长丝纤维的纺丝组件的生产周期可达18dꎬ日均纺丝组件的压升值为0.21MPaꎬ日均纺丝断头次数为4.7次ꎬ日均纺丝飘丝次数为2.6次ꎬ所制纤维的质量稳定ꎬ能充分满足下游客户免染需求ꎬ有效降低了染整工序给环境带来的负担ꎮ但目前自产炭黑母粒生产流程工艺仍有改进空间ꎬ如能否开发单一型分散剂代替复合型84第60卷㊀第4期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分散剂ꎻ在母粒生产工序阶段是否能优化过滤工艺来进一步提升炭黑母粒在纺丝连续生产过程中纺丝组件的使用周期㊁降低飘丝率和断头率等ꎮ未来ꎬ本研究团队将持续致力于锦纶6纤维用炭黑母粒的研究及其纺丝使用性能的改善ꎬ助力行业 双碳 行动ꎮ«丝绸»官网下载㊀中国知网下载参考文献:[1]中国化纤信息网.锦纶民用长丝年度产能及产量[EB/OL].[2022 ̄08 ̄02].https://www.ccf.com.cn/datacenter/capacity.php.ChinaChemicalFiberInformationNetwork.Annualcapacityandoutputofnylon6civilfilamentfibers[EB/OL].[2022 ̄08 ̄02].https://www.ccf.com.cn/datacenter/capacity.php.[2]任南琪ꎬ周显娇ꎬ郭婉茜ꎬ等.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ꎬ2013ꎬ64(1):84 ̄94.RENNanqiꎬZHOUXianjiaoꎬGUOWanqianꎬetal.Areviewontreatmentmethodsofdyewastewater[J].CIESCJournalꎬ2013ꎬ64(1):84 ̄94.[3]温沁雪ꎬ王进ꎬ郑明明ꎬ等.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化工环保ꎬ2015ꎬ35(4):363 ̄369.WENQinxueꎬWANGJin.ZHENGMingmingꎬetal.Researchprogressesanddevelopmenttrendsoftechnologiesfordyeingwastewateradvancedtreatment[J].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ChemicalIndustryꎬ2015ꎬ35(4):363 ̄369.[4]奚旦立ꎬ马春燕.印染废水的分类㊁组成及性质[J].印染ꎬ2010ꎬ36(14):51 ̄53.XIDanliꎬMAChunyan.Classificationꎬcompositionandpropertiesofdyeingeffluents[J].ChinaDyeing&Finishingꎬ2010ꎬ36(14):51 ̄53.[5]王梦柯ꎬ邱志成ꎬ于春晓.我国原液着色聚酰胺6纤维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ꎬ2021ꎬ44(3):53 ̄57.WANGMengkeꎬQIUZhichengꎬYUChunxiao.Researchprogressofdope ̄dyedpolyamide6fiberinChina[J].ChinaSyntheticFiberIndustryꎬ2021ꎬ44(3):53 ̄57.[6]万殊姝ꎬ沈兰萍ꎬ郭晶.可持续发展绿色纤维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针织工业ꎬ2021(1):30 ̄33.WANGShushuꎬSHENLanpingꎬGUOJing.Developmentstatusandprospectofsustainablegreenfiber[J].KnittingIndustriesꎬ2021(1):30 ̄33.[7]赵晓婷ꎬ金剑ꎬ王利平.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的研究现状[J].合成纤维工业ꎬ2018ꎬ41(2):51 ̄55.ZHAOXiaotingꎬJINJianꎬWANGLiping.Researchstatusindopedyeingtechnologyforpolyesterfiber[J].ChinaSyntheticFiberIndustryꎬ2018ꎬ41(2):51 ̄55.[8]万雷ꎬ李德利ꎬ吴文静ꎬ等.我国化纤母粒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纺织导报ꎬ2019(1):59 ̄62.WANLeiꎬLIDeliꎬWUWenjngꎬetal.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ofChina schemicalfibermasterbatchindustry[J].ChinaTextileLeaderꎬ2019(1):59 ̄62.[9]刘冰灵.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工艺[J].丝绸ꎬ2018ꎬ55(2):45 ̄50.LIUBingling.Effectofproductionconditionsondopedyedblacknylon6DTY[J].JournalofSilkꎬ2018ꎬ55(2):45 ̄50.[10]陆育明ꎬ刘萍ꎬ冯忠耀ꎬ等.原液着色环保聚酯纤维的开发[J].合成纤维ꎬ2018ꎬ47(2):9 ̄11.LUYumingꎬLIUPingꎬFENGZhongyaoꎬetal.The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spun ̄dyedpolyesterfiber[J].SyntheticFiberinChinaꎬ2018ꎬ47(2):9 ̄11.[11]孙振华.聚酰胺改性技术及改性产品研究进展[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ꎬ2018ꎬ35(4):163 ̄166.SUNZhenhua.Researchprogressofpolyamidemodificationtechnologyandmodifiedproducts[J].JournalofTextileScienceandEngineeringꎬ2018ꎬ35(4):163 ̄166.[12]介瑞华ꎬ郭贵宝ꎬ赵文广ꎬ等.炭黑吸附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粉体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J].人工晶体学报ꎬ2013ꎬ42(10):2144 ̄2149.JIERuihuaꎬGUOGuibaoꎬZHAOWenguangꎬetal.Preparationand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formethylorangeofnano ̄powderTiO2byhydrothermalmethodsupportedonactivatedcarbon[J].JournalofSyntheticCrystalsꎬ2013ꎬ42(10):2144 ̄2149.[13]王妮ꎬ张建春ꎬ来侃ꎬ等.喷丝孔孔径对涤纶单丝直径与双折射的影响[J].合成纤维工业ꎬ2004(5):18 ̄20.WANGNiꎬZHANGJianchunꎬLAIKanꎬetal.EffectofdiameterofspinneretholeondiameterandbirefringenceofPETfilament[J].ChinaSyntheticFiberIndustryꎬ2004(5):18 ̄20.94Vol.60㊀No.4Studyonthe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Studyonthe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ZHANGZimingFujianEversunJinjiangCo.Ltd.Fuzhou350212ChinaAbstract Atpresent carbonblackmasterbatchesoccupyacorepositioninthecommoditystructureofcolor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inChina butthedomesticcarbonblackmasterbatchesaremainlyimported.Thereasonisthatthecarbonblackpowderdoesnothaveexcellentdispersionincarrierresinunderthepremiseofhighblacknessofmasterbatches resultinginthefactthatfewdomesticmasterbatchmanufacturerscanstablyprovidecarbonblackmasterbatches.However importedcarbonblackmasterbatchesareexpensive whichleadstothehighproductioncostofblacknylon6filamentfibersforciviluseandlowmarketcompetitiveness.Inaddition theimportedcarbonblackmasterbatchesgenerallyhavetheproblemofshortspinningcomponentcycle whichisnotconducivetocontinuousspinningproductionandaffectstheproductionefficiency.Inordertobreakthehighdependence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onimports theauthorindependentlyresearchedacompletesetofcarbonblackmasterbatchproductionandspinningintegrationprocessthroughproductionexperimentandexploration.Thecarbonblackmasterbatchesweresynthesizedbyusingtheco ̄rotatingparalleltwin ̄screwextrusionmethodthroughthefollowingprocesses meltingplasticizationbehavior screwshearing water ̄cooleddicing vibrationscreening vacuumdryingandotherprocedures.Thepolyamide6brightchips64%nano ̄gradecarbonblackpowders30%andcompositecarbonblacksuper ̄dispersantpowders6%wereemployedasstartingmaterialsinthesyntheticstrategy.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quality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 experimentswerecarriedoutondifferentnylon6chips differentproportionsofcarbonblackpowdersandsuper ̄dispersantpowdersinthemasterbatches differentinitialtemperaturesofsidefeedoftheextruderanddifferentdietemperaturesofthetwin ̄screwextruder.Accordingtotheproductionprocess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andtheactualuseofspinningconditions theauthorselectedthebrightchipsasthebasematerial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thefinalmasterbatchproductionprocess withtheratioofcarbonblackpowdersandsuper ̄dispersantbeing30︰6theinitialtemperatureofthesidefeedoftheextruderbeing85ħandthedietemperatureofthetwinscrewextruderbeing230ħ.Therelativeviscosity meltingpoint moisturecontentandmeltindexofthecarbonblackmasterbatchwas1.94223ħ0.0488%and10.6g/10minrespectively.Inordertoclarifythespinningperformanceofthecarbonblackmasterbatchwhichwasusedasthedopedyeingcolorant thecarbonblackmasterbatchwasusedinthecontinuousproductionofdopedyedblacknylon6filamentfibersforcivilusehigh ̄orientedyarn 49.95dtex/12F atanaddedratioof4.7%.Inordertofurtherimprovethequalityofblacknylon6filamentfibersforciviluse experimentswerecarriedoutbyselectingdifferentspinningcomponenttypesdifferentspinneretsurfacetemperatures differentspinningcomponentstartingpressuresanddifferentcomponentapertures.Bycomparingthespinningconditionsandcomponentcycle blacknylon6filamentfibersforcivilusewereproducedbyusingsingle ̄cavitydoublespinneretassembly withaspinneretsurfacetemperatureof235ħspinningassemblyinitialpressureof16.2MPaandassemblyapertureof0.26mm.Theresultclearlyshowsthattheservicelifeofthespinningcomponentcanbeupto18days thedailyaverageboostpressureofthespinningcomponentisabout0.21MPa thedailyaveragebrokenyarnisabout4.7times thedailyaveragefloatedyarnisabout2.6times thebreakingstrengthofthefiberis3.38cN/dtex thebreakingelongationratioofthefiberis80.96%theunevennessofthefiberis0.62%theoilratioofthefiberis1.24%theboilingwatershrinkageofthefiberis7.66%andthenetworkdensityofthefiberis12dotspermeter.Atpresent thereisstillroomforimprovementintheproductionprocessofself ̄producedcarbonblackmasterbatches forexample whetheritispossibletodevelopasingle ̄typedispersantinsteadofacomposite ̄typedispersant andwhetherthefiltrationprocesscanbeoptimizedinthemasterbatchproductionprocesstofurtherenhancethecarbonblackmasterbatchinthespinningprocessofcontinuoususeofthespinningmodulecycle andreducetherateofthedailyfloatedyarnandthedailyaveragebrokenyarnandsoon.Inthefuture ourteamwillcontinuetodevotetotheresearchofcarbonblackmasterbatchesfornylon6fibersandtheimprovementoftheirspinningperformancetohelptheindustrytoimplement thecarbonpeakingandcarbonneutrality action.Keywords carbonblackmasterbatch twin ̄screwextrusionmethod nylon6fiber dopedyeingmethod civilfilamentfiber productiontechnology05。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4.12•【文号】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施行日期】2022.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提升纺织工业竞争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纺织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为目的,统筹产业链供应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塑造优势。
坚持创新在化纤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面向科技前沿、面向消费升级、面向重大需求,完善创新体系,塑造纺织工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优化结构,开放合作。
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
绿色发展,循环低碳。
坚持节能降碳优先,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扩大绿色纤维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目录1总论 (2)1.1项目由来 (2)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2)1.3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 (3)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3)1.5 评价标准 (4)2 建设项目概况 (8)2.2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8)2.4 主要设备与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10)2.5 公用工程 (13)2.6 环境保护工程 (15)3工程和工程污染源分析 (16)3.1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点位 (16)3.2 新建项目污染源强分析 (18)3.3 物料平衡分析 (25)3.4 非正常和事故排放分析 (26)4 清洁生产分析 (29)4.1 主要原、辅材料的清洁分析 (29)4.2 产品的清洁性分析 (33)4.3 项目生产技术清洁性分析 (33)4.4 原料单耗和能源消耗 (34)4.4环境管理要求的有效性 (36)4.5 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36)5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概况 (37)5.1地理位置 (37)5.2金华市工业园区南区规划概况 (37)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0)6.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2)6.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7 环境影响预测 (45)7.2 废水纳管排放可行性分析 (50)7.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0)7.4 环境噪声影响分析 (51)8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52)8.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评述 (52)8.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效果评述 (55)9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59)9.1事故风险识别分析 (59)9.2评价范围 (60)9.3 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60)9.4 事故源强 (61)9.5 后果计算及评价 (62)9.6 风险管理与减缓风险措施 (66)10总量控制方案 (68)11 项目建设规划相容性分析 (71)11.1 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 (71)11.2 与长三角经济产业发展相容性分析 (71)11.3与浙江省产业发展相容性分析 (71)11.4 与金华城市发展规划相容性分析 (72)11.5与金华工业园区(南区)规划相容性分析 (72)12 公众调查和参与 (74)12.1公众参与方法和形式 (74)12.2调查对象 (75)12.3调查结果和公众意见分析 (75)12.5公众意见调查结论 (79)13 评价结论与建议 (79)13.1 评价结论 (79)13.2 建议 (83)1总论1.1项目由来金华华兴新化纤有限公司由金华经济开发区精密锁具有限公司、金灿公司、飞鹰公司和三联公司整合重组而成。
其中的金华经济开发区精密锁具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由国家安全部512所和金华经济开发区共同组建,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的开发研制,经营范围包括电子锁、防盗门以及各类化纤原料和纤维产品。
金华华兴新化纤有限公司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决定在浙江省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的工程项目。
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和中国“化纤行业预警系统”要求,年产10万t以上聚酰胺切片和3万t以上锦纶民用丝差别化纤维属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三废”污染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属于C1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作出必要的结论。
为此建设单位(金华华兴新化纤有限公司)委托东华大学为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1.2.1 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三废”排放特征和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强;估算工程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和事故风险可能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通过类比调查,分析本项目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等指标,客观评价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对新建企业的选址、排污去向及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损益分析;在上述评价基础上,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析本项目与城市及区域规划的相容性,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通过风险分析,了解本项目可能的环境风险源、可能的影响程度、预防风险发生的控制措施;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了解项目周边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最后,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做出结论,并提出项目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为企业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及主管部门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2.2 评价原则评价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相关环保法规政策,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相容”、“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质量不发生级差变化”为主要原则。
1.3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1.3.1 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通过工程分析得出本项目的排污特征及其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以及根据《大纲》评审咨询意见,确定下列因子为评价因子:(1)大气环境评价因子:SO2、NO2、PM10、己内酰胺(2)声环境评价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L Aeq(3)固体废物评价因子:工业固废、废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固体废物的分类、毒性鉴别、处置途径和措施。
(4)废水排放分析因子:根据本项目的生产特点、选取SS、COD Cr、BOD5、TOC、NH3-N、己内酰胺、石油类作为废水排放分析因子。
选取pH、DO、COD cr、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作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5)影响预测因子:A声级L Aeq、SO2、NO21.3.2 总量控制因子(1)大气环境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2)水环境总量控制因子:氨氮、COD Cr(3)固体废物总量控制因子:工业固体废物量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敏感目标1.4.1 评价范围(1)考虑到该工程将设立热媒炉烟囱,排气筒的排放高度拟定为40m,其影响范围将达到 1.6km左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三级评价范围要求评价区域边长为4km。
为此,根据工程废气排放情况和附近区域自然社会情况划定大气评价范围为16km2,即以锅炉烟囱为中心,东西南北各2km,合计4km×4km的正方形区域。
(2)噪声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厂界外1米处和周边半径50m内的可能敏感点。
(3)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地表水评价范围将结合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使用功能、实际分布情况、项目排水经秋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最终排放水体—金华江(婺江)的调查监测断面来确定。
1.4.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项目周围主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是一些比较村庄,本项目污废水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噪声对周围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小,因此主要为可能受大气污染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根据规划,很多居民点要整体搬迁。
在规划资料调研、现场踏勘、图上量算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1-1及附图。
表1-1 项目周围主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1.5 评价标准1.5.1 环境质量标准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的二级标准。
特征污染物联苯-联苯醚环境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作为依据,居住区联苯及其氧化物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01 mg/m 3。
己内酰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前苏联(1977年)标准:居住区环境空气中最高浓度限值:0.06mg/m 3(1hr 浓度)。
己内酰胺、联苯-联苯醚的车间空气浓度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作为依据。
“联苯-联苯醚”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7mg/m 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1.5mg/m 3。
己内酰胺车间空气最高允许浓度:12.5mg/m 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5mg/m 3。
各因子浓度限值列于表1-2。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和参考的标准另外,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为比较全面评价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列出工业区环境空气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表1-3)。
表1-3 环境空气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根据金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业园区(南区)排水进入秋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金华江的公路桥-排埠头段排放口集中排放,根据资料调查,该段水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根据《金华工业园区(南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环评的要求,园区东面的湖海塘水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园区内部的吕塘水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1-4。
根据资料调研,金华江的公路桥-排埠头段水质除应执行表1-4的III类标准外,还应执行表1-5的补充项目标准。
表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无单位)表1-5 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标准单位:mg/L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的区域属于工业区,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评价(表1-6)。
表1-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单位: L dB(A)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设两台热媒炉,根据《金华市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2007年本项目基地接通天然气,因此本项目拟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热媒,热媒采用联苯-联苯醚。
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工业炉窑的定义:工业炉窑是在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可知,本项目热媒炉属于加热工业炉窑的范畴,因此本项目热媒炉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标准,详见表1-7。
表1-7 热媒锅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因此本次评价参考燃油炉窑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
2)仅限于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加热沥青炉窑。
3)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并选浓度最大值,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离烟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并选浓度最大值。
根据标准要求,本项目工业炉窑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1.7,其排气筒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
本项目拟定烟囱高度为40m,可以满足标准要求。
另外,本项目排放的己内酰胺和添加剂粉尘无组织排放浓度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参考其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颗粒物(其他)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苯)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4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甲苯)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4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酚类)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8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