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标准
- 格式:xlsx
- 大小:22.84 KB
- 文档页数:4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3. 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5. 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
不安全是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因此,不安全行为包括两个内涵:1)肇发事故概率较大的行为;2)在事故过程中不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的行为。
从人的心理状态出发,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
1、有意的不安全行为:
称有目的、存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能安全犯罪行为,就是故意的违章行为,例如酒后上岗、酒后驾车等。
这些不安全犯罪行为尽管表现形式相同,却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为“冒险”。
进一步思索可知,之所以冒险,就是为了同时实现某种不适度的须要,抱着这些心理的人为了赢得利益而冒著受危害的风险。
由于对危险的可能性估算不当,心存侥幸,在防止风险和赢得利益之间做出了错误的挑选。
2、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指非故意的或无意识的不能安全犯罪行为。
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就可以及时地予以制止。
这类错误的整体表现情况比较多,归纳出来大致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信息有误或人没有感知到外部信息的刺激,如没有注意到异常情况的发生;
2)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缺陷,例如听力极差、色盲等;
3)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判断失误,如从业时间短、处理异常情况不当;
4)因操作技能缺乏而导致反应犯规,例如没经过专业训练而上岗工
5)大脑意识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疲劳作业;
上述因素可能将单独引致不安全犯罪行为,也可能将共同促进作用,引致不安全犯罪行为出现。
不管急于的不能安全犯罪行为,还是有意的不能安全犯罪行为,均可能将增添很大的危害。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略安全,忽略警示1.未经同意开动、关停、挪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不测转动、通电或泄露等;4.忘掉封闭设备;5.忽略警示标记、警示信号;6.操作错误 ( 指按钮、阀门、扳手、短处等的操作 ) ;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行;10.违章驾驶灵活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余。
二、造成安全装置无效 1. 拆掉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拥塞.失去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无效;4.其余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1. 暂时使用不坚固的设备;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余。
四、手取代工具操作 1. 用手取代手动工具;2.用手消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 ( 指成品、半成品、资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 ) 寄存不妥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 冒险进入涵洞;2.靠近漏料处 ( 无安全设备 )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督查人员同意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擅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实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地点 ( 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逗留九、机器运行时加油、维修、检查、调整、焊接、打扫等工作十、有分别注意力行为十一、在一定使用个人防备用品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略其使用 1.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备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带呼吸护具;6.未佩带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余。
十二、不安全装扮 1. 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饰;2.操控带有旋转零零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余。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件办理错误。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
忘记关闭设备;5。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
奔跑作业;8。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
违章驾驶机动车;11。
酒后作业;12。
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
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
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
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
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
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
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
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
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
私自搭乘矿车;10。
在绞车道行走;11。
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
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
未佩戴呼吸护具;6。
未佩戴安全带;7。
未戴工作帽;8。
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文件编号:TP-AR-L364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正式版)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 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3. 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 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在生产、工作和日常活动中,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事故和伤害。
本文将介绍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包括以下方面:1.违反规定操作违反规定操作是指不按照规定或指示进行操作,例如:未经授权操作设备、违反操作规程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2.使用不安全工具使用不安全工具是指使用有缺陷或不适合使用的工具,例如: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设备、工具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人员受伤。
3.不佩戴防护设备不佩戴防护设备是指在进行危险作业或使用危险设备时没有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例如: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问题。
4.未经许可进入危险区域未经许可进入危险区域是指在没有得到授权或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情况下进入危险区域,例如:未经授权进入机房、配电室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5.忽视警告标志忽视警告标志是指不注意或无视警告标志,例如:无视安全警示标识、随意触摸设备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6.不合理分配注意力不合理分配注意力是指在工作或学习中分散注意力,例如:分心驾驶、操作电脑时不用安全眼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人员受伤。
7.错误使用机器设备错误使用机器设备是指在使用机器设备时出现错误,例如:使用功率超标的设备、随意调整安全装置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8.过度疲劳或药物影响过度疲劳或药物影响是指由于过度疲劳或服用药物而影响判断和反应能力,例如:长时间工作、饮酒后进入工作状态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人员受伤。
9.不了解风险评估结果不了解风险评估结果是指在进行某项工作时没有了解或评估相关的风险,例如:不熟悉工作环境、未按照安全规程操作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人员受伤。
10.不遵守安全规程不遵守安全规程是指在进行某项工作时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流程,例如:违反安全操作流程、未及时报告安全隐患等。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总结
1.不戴安全帽:在危险区域工作或进行激烈运动时不戴安全帽。
2.不系安全带:在汽车行驶中或进行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3.不穿防护服:在有害物质或危险环境中工作时不穿防护服。
4.乱扔垃圾:随意乱扔垃圾,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或安全隐患。
5.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规行为,容易引发
交通事故。
6.不注意饮食安全:食用过期食品或不注意食品卫生,可能导
致食物中毒。
7.不熄烟、乱丢烟蒂:在禁烟区域吸烟或乱丢烟蒂可能引发火灾。
8.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物品:擅自使用他人的设备或工具,可能
导致意外伤害。
9.不保护个人隐私:泄露个人信息、使用弱密码等行为容易导
致个人信息被盗用。
10.不定期检查设备:不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容易导致设备
故障或事故。
11.不遵守电器使用规定:过载使用电器、盲目安装电线等行
为容易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12.过度使用药物:滥用药物或长期依赖药物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13.不定期进行体检:不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能导致疾病发现过晚或无法及时治疗。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知识培训徐州京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以及事故的发生都是企业管理组织存在征兆的缺陷。
当事故发生时如果只追究员工的责任而不纠正管理缺陷,事故永远只能停留表面,事故仍然会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按国家标准GB6441-86规定,不安全行为包括: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违章驾驶机动车;酒后作业;客货混载;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膜;工件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其他;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其他;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其他;4、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代替手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5、物体存放不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嘹望;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作用: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带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带安全帽;未佩带呼吸护具;未佩带安全带;未戴工作帽;其他;12、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其他;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瞭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
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