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膏外敷对外科常见病的治疗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311.85 KB
- 文档页数:3
三黄膏外敷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张德娟;赵昭;寇贤丽【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结合压疮护理对Ⅰ、Ⅱ期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发生Ⅰ、Ⅱ期压疮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三黄膏外敷压疮创面周围,对照组在压疮创面处喷涂肤创宁,护理措施2组相同,7天后应用压疮愈合计分(PUSH)评价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计分(PUSH)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三黄膏外敷治疗及常规护理Ⅰ、Ⅱ期压疮效果优于肤创宁治疗及常规护理.%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SanHuang ointment for external use combined with care in the treatment for pressure sore at stages Ⅰ and Ⅱ.Methods:Eigh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SanHuang ointment for external use around the wound,and the control group sprayed with FuChuangNing around the wound,other nursing measures were same in both groups,therapeutic effect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the pressure sore were assessed by using PUSH in seven day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notably in PUSH (P<0.01).Conclusion:Therapeutic effects of SanHuang ointment for external use and routine care in treating and nursing pressure sore are superior to these of FuChuangNing and routine care.【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7(030)007【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压疮;护理;三黄膏外敷;肤创宁喷涂【作者】张德娟;赵昭;寇贤丽【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8压疮是指皮肤或/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出部位[1]。
三黄膏外敷与硫酸镁湿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三黄膏外敷与硫酸镁湿敷两种护理措施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肿瘤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黄膏外敷组和硫酸镁湿敷组,各60例,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黄膏外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的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黄膏;硫酸镁湿敷;化疗性静脉炎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是肿瘤科护理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本人查阅众多文献后发现,其研究焦点多数在于发生静脉炎后的治疗,而研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较少。
本文旨在探讨比较三黄膏外敷与硫酸镁湿敷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希望可以为众多护理工作者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防护措施,也为切实减轻病患的化疗痛苦、维持一定生活质量提供一种经济实惠型用药。
特别指出,试验所用三黄膏(甘药准字Z04010878)为甘肃省中医院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清热活血解毒、燥湿泻火、消肿散结之功效,能有效降低组织化学物质的刺激,减轻疼痛[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肿瘤科2017年1~12月收治入院的肿瘤化疗患者120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2.6岁;随机分为三黄膏外敷组和硫酸镁湿敷组,各60例,男性40例,女性20例。
以上所有患者病理诊断均为恶性肿瘤,预备完成5~6个化疗疗程;一般情况好,确定在化疗前无深浅静脉疾患,并且输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没有发生针头滑出血管情况[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试验。
2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①三黄膏外敷组:采用纯中药制剂三黄膏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擦在穿刺点周围,厚度0.5~1mm,用保鲜膜覆盖、胶带固定,每天2次,连续5d。
三黄粉外敷功效与作用三黄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主要由黄柏、黄连和黄芩这三种中草药组成,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三黄粉是一种外用药物,一般用于治疗皮肤病和伤口感染等疾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三黄粉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三黄粉有以下几个主要功效与作用:1. 抗菌止痒:三黄粉中的黄柏、黄连和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体表的细菌、真菌和病毒,从而减少或消除感染。
它还能缓解皮肤的瘙痒和疼痛感,让患者感到舒适。
2. 清热解毒:三黄粉中的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体内的热毒。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皮炎等。
三黄粉可以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皮肤病的症状,并加速伤口愈合。
3. 提高皮肤免疫力:三黄粉中的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它可以增强皮肤细胞的免疫力,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4. 平衡体液:三黄粉中的黄连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肝胆功能,平衡体液。
它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病的根本原因,如肝火旺盛引发的病症。
5. 缓解炎症:三黄粉可以抑制和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
它可以减少组织的水肿、红肿和疼痛感,帮助皮肤快速恢复健康。
6. 刺激伤口愈合:三黄粉对于伤口愈合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促使伤口边缘的皮肤组织快速生长,并加速伤口愈合。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血流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帮助伤口更快地恢复。
三黄粉的外敷方法一般是将适量的药粉加入冷开水中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然后用纱布或绷带固定。
一般情况下,每日外敷3-4次,每次15-20分钟。
外敷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由于三黄粉具有较强的药力,敏感皮肤患者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避免过敏反应。
在使用三黄粉外敷治疗皮肤病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与眼睛接触:三黄粉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涂抹到眼睛附近,以免引起刺激和不适感。
三黄膏局部外敷加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6-03-30T10:30:12.4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作者:危亚辉[导读] 湖南省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正骨室研究三黄膏局部外敷、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湖南省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正骨室摘要:【目的】研究三黄膏局部外敷、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12年12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本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127 例经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 线片或腕关节CT扫描,确诊为桡骨远端新鲜骨折患者为样本,对三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三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并发症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三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临床疗效优于石膏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三黄膏;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发生频率高,治疗应尽可能地恢复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关节面的平整,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否则易引起腕关节僵硬和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手的功能。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骨折部位外敷三黄膏加小夹板固定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2012年12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本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127 例经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 线片或腕关节CT扫描,确诊为桡骨远端新鲜骨折患者为样本。
受伤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3天,其中男68例,女59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平均57.4岁。
右侧82例,左侧45 例。
伸直型(Coles 骨折)101例,屈曲型(Smith 骨折)26例,均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适应症。
将小夹板固定配合外敷三黄膏定为治疗组,共69例;石膏固定为对照组,共5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2 方法2.2.1 治疗组先在组织肿胀处外敷三黄膏后再用小夹板固定。
三黄膏贴敷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效果观察
陈旭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22(29)23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贴敷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急性腰扭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予洛索洛芬钠片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黄膏贴敷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46/48)高于对照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三黄膏贴敷辅助治疗气滞血瘀型急性腰
扭伤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较安全。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陈旭
【作者单位】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
【相关文献】
1.二黄筋康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2.痛经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3.中药熏蒸联合中药硬膏热贴敷
辅助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观察4.息痛巴布膏外贴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5.行气活血汤联合伤速康贴膏治疗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黄消肿软膏治疗急性扭伤及皮肤肿物01皮肤疖肿毛囊炎、疖、脓疤疮等感染性皮肤病,临床较为多见,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外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中医认为这类疾病属于“疮疡”范畴,多因热毒、火毒致病,治疗常以清热解毒为主。
02急性扭伤急性扭伤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 是局部气血经络损伤后的病理反应。
现代医学认为, 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原因一方面是外力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微观结构损伤和微小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细胞充血水肿和变化。
治当抗炎消肿和活血祛瘀。
03中医药治疗该制剂是由杭州市中医院省级名中医邬成霖主任医师在古方三黄散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制成了无毒副作用、性质温和、简便易用、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制剂。
批准文号:浙药制字Z20100277主要成分:大黄、黄芩、黄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
用于皮肤疖肿及急性扭伤。
用法与用量:涂于纱布或桑皮纸上外敷,或直接涂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
规格:30g/盒。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偶有敷处皮肤发痒,停药后自行消失。
三黄消肿软膏由大黄、黄芩、黄柏及黄凡士林组成,方中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活血祛瘀消肿的功效,内服外用可治疗热毒疮疡及烧伤,为君药。
黄芩消肿止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是为臣药;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湿、解毒疗疮之功效,两者协同大黄增效。
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托毒排脓的功效,用于治疗毛囊炎、疖、脓疤疮等感染性皮肤病及急性扭伤。
温馨提示:详情可以咨询本院医生,再对症用药哦!切记用药详情,谨遵医嘱!备注本制剂省市医保均可用。
叁黄软膏的功能主治1. 缓解皮肤疼痛和瘙痒感•参黄软膏是一种常用的外用药膏,主要成分包括三种黄药材,即黄芩、黄柏和黄连等。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疼痛和瘙痒感。
无论是日常的轻微擦伤、烫伤、烧伤,还是皮肤湿疹、荨麻疹等症状,使用叁黄软膏可以迅速缓解不适感。
2. 抗菌消炎,预防感染•参黄软膏中的黄连和黄柏等草药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
外用这个软膏可以阻止伤口感染,并有效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因此,如果有皮肤擦伤、破溃、烧伤等,可以使用叁黄软膏进行消毒和预防感染。
3. 促进伤口愈合•叁黄软膏中的黄芩等草药对治疗伤口愈合也有一定的帮助。
黄芩中所含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促进伤口表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
所以,使用叁黄软膏外敷伤口,可以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减少留下疤痕的可能。
4. 减轻烫伤和晒伤的症状•叁黄软膏中的黄连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烫伤和晒伤时的疼痛和瘙痒感。
如果不慎被热水烫伤或阳光暴晒导致皮肤红肿、痒痛,可以外用叁黄软膏进行镇痛和舒缓。
5. 缓解湿疹和荨麻疹等皮肤病症状•参黄软膏对于湿疹和荨麻疹等皮肤病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这些病症通常会导致皮肤瘙痒、发红、肿胀等不适感,使用叁黄软膏可以缓解症状,舒缓皮肤刺激。
6. 其他功效主治•叁黄软膏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主治。
例如,叁黄软膏可以用于皮肤烫伤后的恢复期护理,可以减轻伤口疼痛,促进皮肤愈合;叁黄软膏还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痱子、脚气等常见皮肤问题。
同时,叁黄软膏也可以用于预防和缓解夏季痱子和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不适。
以上是关于叁黄软膏的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叁黄软膏因其多种功效而备受青睐。
但请注意,在使用叁黄软膏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黄膏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配合针灸,理疗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的组合疗法。
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 67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等治疗;试验组34 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并联合三黄膏外敷等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一周。
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 PRI、V AS、PPI 积分都显著性降低(P <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 PRI、VAS、PPI 积分更低(P <0.01)。
试验组治愈率为 38.2 %(13/34),对照组治愈率为 12.1 %(4/33),试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针灸,理疗等传统方法。
关键词:肌筋膜炎;气滞血瘀;寒湿凝筋;三黄膏;麦吉尔疼痛评分肌筋膜炎是一种发生于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1】,主要由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引起,又称为肌纤维炎【2】。
中医将之归为“痹症”范畴【3】,临床上较为多见。
目前学者们对于肌筋膜炎的理解尚存在一些分歧。
部分中医学者将该病分为两种主要证型,即寒湿凝筋证和气滞血瘀证两种。
【4】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赞同这种观点,并在治疗方面根据不同情况辩证施治,在微波,热敷,按摩推拿等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三黄膏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为了验证了我们的观点,我们随机对病人进行了分组,分别应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并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评分系统【5】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长沙市中医医院骨科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肌筋膜炎患者共计67例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三黄膏外敷治疗儿童急性颈淋巴结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小儿急性颈淋巴结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对86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
治疗组给予三黄膏外敷联合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分散片及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
两组均治疗5天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疗组43例中治愈26例,好转17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43例中治愈18例,好转2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
结论三黄膏外敷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结炎疗效切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黄膏;急性颈淋巴结炎;痰毒急性颈淋巴结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未化脓前属于中医学“臖核”,化脓后属于“外痈”范畴;亦名“痰毒”。
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组织的感染,一般预后良好,但治疗不当可转变为慢性。
近年来三黄膏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自制三黄膏由黄芩、黄连、黄柏、皂刺、凡士林等组成,对小儿急性淋巴结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外敷能通过皮肤吸收,具有清热燥湿、通络散结、化瘀止痛,快速清除致炎因子防止化脓,减轻患者痛苦,药性平稳可靠,并且操作简单方便,费用相对较低廉,无名显不良反应,深受广大患儿及家长接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86例兰州市中医医院门诊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
治疗组中男22例,女21例,其中小于3岁2例,3-6岁23例,7-10岁14例,大于10岁4例,伴发热38例。
对照组中其中男23例,女20例,其中小于3岁1例,3-6岁23例,7-10岁15例,大于10岁4例,伴发热39例。
其中最小的2岁3月,最大15岁,3-6岁较多;病程均在5天以上。
临床典型症状:初起发热或不发热,肿块1枚或数枚或融合成块,疼痛或不伴疼痛,质软或中等,常有压痛,活动度可,望之无明显红肿,肿大部位皮温略高,或按之有波动感。
所有患儿均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疼痛或不伴疼痛,均有压痛,浅表淋巴结彩超示淋巴结肿大。
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三黄散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收治的6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三黄散,每2天1剂,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疗程12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6.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①有急性外伤史;②患处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③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及脱位。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活血和止痛药,患肢制动,并抬高患肢及冰敷患处。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黄散治疗,方药组成:黄柏、大黄、黄芩各等分。
每2天1剂,按处方将上药称量配齐,研成粉末,以95%的酒精调拌成糊状,均匀的摊于大小适中的纱布块上(根据损伤部位及面积确定药膏长宽),贴敷于损伤部位,用绷带和胶布固定。
两组均以治疗6天为1个疗程,于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肿胀、疼痛、压痛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皮色正常,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肿胀、疼痛、压痛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3.1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软组织损伤主要是受损组织的炎症反应,血管活性物质和组织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增加和酸性产物的积聚,使损伤局部发生一系列微循环变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张力下降,血流缓慢甚至淤滞,从而加重炎症病变,而急性软组织损伤则属祖国医学“伤筋”病范畴。
伤筋早期主要是肢体受到急性损伤后,受伤处由于创伤反应致使气血瘀滞,脉络不通,而产生局部的剧烈疼痛,并因疼痛和肿胀,肌肉、肌腱、神经断裂,关节内软骨板破裂,而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100例三黄软膏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摘要】目的:分析三黄软膏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黄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治疗前体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及总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三黄软膏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三黄软膏;疗效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发病原因是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膝关节滑膜发生的炎性病变[1]。
该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往往治疗不彻底,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适合治疗的方案。
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00例,采用三黄软膏外敷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9~53岁,平均(40.3±7.4)岁,病程最短者1h,最长者2d,平均(2.0±0.4)h,左膝25例,右膝25例。
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8~50岁,平均(38.1±8.7)岁,病程最短者1.2h,最长者2.7d,平均(1.6±0.2)d,左膝19例,右膝31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黄膏的功能主治什么是三黄膏三黄膏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由三种黄色草药煎煮后制成的膏状药物。
它由黄连、黄芩、黄柏三味中草药组成,这三味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作为药物的一部分。
三黄膏是一种被熟知的中药制剂,据信具有多种功能和疗效。
三黄膏的功能主治三黄膏被传统中医学认为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功能和主治:1.清热解毒:三黄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由于体内热毒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例如,三黄膏可以用于治疗急性热毒引起的口疮、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2.攻陷热病:三黄膏被广泛使用于治疗热病。
它可以帮助降温、清热,并具有抗感染的作用。
因此,它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病症。
3.解热解毒:三黄膏还可以解毒。
它被用于解毒药物中,可以中和或减轻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因此,三黄膏常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4.抗炎作用:三黄膏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炎症病理变化,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皮肤炎、湿疹等。
5.抑菌消炎:三黄膏具有抗菌、杀虫并消炎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病、腹泻以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等。
6.利湿退黄:三黄膏还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湿热引起的黄疸及黄疸型肝炎症状。
7.清热凉血:三黄膏被广泛使用于治疗热血证。
它可以清热凉血,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
8.抗病毒活性:研究发现,三黄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流感、乙肝等。
三黄膏的用法和用量三黄膏的用法和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建议服用时将三黄膏溶解在温水中,每次口服5-10g,每日2-3次。
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三黄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请注意过敏史,对三黄膏或其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不应使用。
•在使用三黄膏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带状疱疹涂三黄膏
受访专家: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主治医师郭旭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而发病。
早期用中药外治法,对缓解疼痛、缩短周期颇为有利。
推荐一个方子“三黄膏”:取大黄、黄连、黄柏各10克,香油适量,研为极细末,用香油调匀,外涂于患处,每日2~3次。
一般当天即能止痛,2~3天后疱疹萎缩干枯结痂而愈。
适合治疗肝胆热盛型带状疱疹,症状为皮损鲜红、水疱丰满未破、疼痛剧烈、大便干、小便短赤。
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外用能清火消肿、凉血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解热作用、免疫调节作用。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解热、抗利尿、局部麻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
黄柏性寒润泽,能够清火邪、解头痛、消痈肿、生新肉、收水湿。
加香油适量能起到润肤护皮,促进药性渗透的作用。
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炎止痛的功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饮食宜清淡,忌食葱、蒜、生姜、韭菜、
辣椒、辣酱、咖喱粉、胡椒粉等温热刺激性食物以及猪头肉、鸡肉、鹅肉、牛肉、羊肉、鱼虾蟹等发物,忌油腻、酒类、浓茶、咖啡等,以免加重病情及延长病程。
▲。
三黄膏【名方出处】明代滕硕、刘醇等《普济方》。
【使用历史】约600年。
【主要成分】黄芩,黄柏,黄连,栀子。
【整体药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轻度烫伤。
【典型征象】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轻度烫伤。
【禁忌人群】对三黄膏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重度烧伤以及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黄膏来源于古医书《普济方》,主要成分包括黄柏、黄连、黄芩、栀子,“三黄膏”的名称便从处方上得来,后世也把其变化形式称作三黄膏。
三黄膏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显著,并且久经验证。
方中的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芩也是,而黄柏性味苦寒,能够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传统将三黄膏用于治疗疮疡初起、红肿热痛以及轻度烫伤。
现在医学研究后发现,三黄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疾病。
三黄膏是外用药,不能内服,在用药时把三黄膏摊到纱布上贴于患处或者直接涂患处,每隔1天或者2天换1次药。
根据病变大小敷贴,敷时不要过厚。
在用三黄膏的同时,要忌食辛辣食物。
重度烧伤或皮肤破溃患者不宜使用三黄膏,过敏体质的人也要慎用。
治疗烧伤的外用药烧烫伤是指由于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
临床经验证明,烧烫伤达全身表面积的1/3以上时会有生命危险。
烧烫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烧伤按照局部的变化划分可分为四度,程度由轻到重。
三黄膏是传统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它具有清热燥湿以及解毒疗疮的功效。
三黄膏一般只用于症状比较轻的烧烫伤。
利用三黄膏治疗二度烧烫伤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三黄膏中含有黄连、黄柏、黄等药物,把它们研成细末,然后与凡士林加热后混合,经过无菌技术制成药剂,具有去腐生肌以及止痛抑菌的作用。
使用时,在新鲜的创面局部直接外敷药膏,等到痛觉消失后,就刺破水泡,然后去除坏死组织,再重新敷1次药膏。
对于污染创面,要先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创面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将药膏敷于创面。
每天换药1次,等到创面变得红润时,就可以隔1天换1次药了,直到最终痊愈。